管理问题往往都是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

合集下载

管理其实很简单

管理其实很简单

其实管理非常的简单,不过在此的前提是企业的管理者要获得管理信息的条件,有条件就简单反之就复杂。

往往企业的管理信息是不对称的,既可能是外部信息的不对称,也可能是内部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企业管理也就复杂了许多。

也许管理学科就是这样诞生的吧。

下面就来听听倍垒跟您谈谈管理。

我们总是在公司里看到我们的管理者忙碌的身影,不是跟下属指导工作,就是在批阅文件,再不然都是在开各种的会议不管是小会、大会、周会、月会、季度会、年会、产品研讨会、营销会议、股东会等,还有晨会、晚会、等,整天的陷入会山会海当中,美其名曰开会开会,一开就会。

总之无处不体现我在管理这个企业或部门。

好象如果不向下属开会、要报表回指派工作就不能够体现自己领导的地位似的。

其实有些会议、工作都是不需要管理者自己每天来做的。

所有这些都是领导人对于管理领会的不够深刻,没能够真正领会管理的涵义,属于过度管理的范畴之内。

过度管理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就是管理人太自信于自己的能力,不信任自己的员工,不太会放权。

一度认为只要没了自己的指导别人就不会做的好。

既然不相信自己的员工,既然要事事亲力亲为,那又何必招那么多人呢?全部自己做都好了啊,还要别人干嘛呢?您是不是太累了呢?曾经的诸葛亮也是事必躬亲,但到最后不也是心力交瘁而死。

我们不可能有精力管理所有的东西,也不可能是一个全才,企业家的作用就是整合企业的所有资源,将其进行优化分配,发挥最大的效益去控制和协调每个人。

领导者不会放权会出现哪些问题呢?1.通路不畅:在过度管理下,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容易发生障碍,无论是员工之间的沟通,还是员工与上级的沟通,都不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员工对上级也往往是报喜不报忧,尽对领导说好话,无论好话背后这件事是否可行或者其他什么的。

与领导人近的人就会获得领导人赏识,不管绩效、能力怎样,也同样可以获得重用。

严重的阻碍了信息管道的畅通和双向反馈,更谈不上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往往错失良机。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的企业也不在少数,本人服务的企业中不在少数。

管理越简单越好

管理越简单越好

最伟大的总裁是最有空闲的,他知道最好的管理是简单管理,最简单的方法才是最实用的方法;最简单的决策才是最出色的决策。

管理越简单越好------成功管理者必修的卓越经典------李昊编著简单:简单就是统一,简单就是和谐,简单就是力量,简单就是高效。

简单管理:要简化组织形式,实施零管理层,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处理,就是要运用简单的技巧,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总之,简单就是一条永恒的自然法则,就是管理的灵魂,管理的实质。

第一章:管理,从简单做事开始1.放心把事情交给员工去做。

但是在实践中,为什么把工作派给别人去做对某些人来说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事呢?下面就是些可能的原因及相关简单可行的解决建议:1.如果你把一件你可以干得很好的工作派给别人做了,也许就达不到你可以达到的水平了,或者不如你做得那么快,或者做得不如你精细——所以,你求全求美的思想——作崇,你就以为派给别人做,不会做得像你自己做得那般好。

这时候,你就要问问你自己:尽管别人不如你做得好,但是不是也能达到目的了呢?如果不是,你能不能教教他,让他把工作做好呢?2.如果让别人来做你的工作,也许你会担心他们做得比你好,而最终会取代了你的工作。

但是,如果你把那些常规性的工作派给别人去做,你自己就可以腾出时间来做一些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而且,如果你能让你培植的人才取代你的工作,你也就能让你自己再升一级,何乐而不为呢?你应该把工作派给别人去做,教给你手下一些东西,以便给自己腾出时间来从事更为重要,更为紧急或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3.如果你放弃了你的职责,你将无事可干。

因为害怕在把工作派给别人做了之后就无事可干,所以那些握有些小权的人哪怕是芝麻绿豆点大的小事也不愿放手让别人去干。

然而,你应该认识到,放手让别人去干一些小事只会有助于你提高处理更大的管理性工作的能力,也会增加你分担老板工作的机会。

4.你没有时间去教别人如何解手工作。

在这一点上,你得明白,你越是没空训练别人接手工作,你自己要干得就越多。

管理即让一切变简单

管理即让一切变简单

管理即让一切变简单如今,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管理培训也是数不胜数,培训的内容不是西方一些比较潮流的管理思想,就是现在被炒的火热的国学与管理。

管理的内容被大大的丰富化了,然而在众多的管理思想面前,很多人却把自己给迷失了。

管理在大家的眼里似乎成了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很多人管理者在盲目的追求这些所谓成功管理经验的同时,管理的问题还是存在,企业很多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真是让人看着悲哀。

对于管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管理的看法都不一样,这也和每个管理者自己的个性有关。

每一个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时都会体现出他自己的风格,有些时候盲目的追求一些潮流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并不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因为有些经验并不和管理者自身的个性相容。

其实,不管一个人的个性如何,管理都有一个最本质的原则,那就是让一切变得简单。

那么如何使一切都变得简单呢?答案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现在很多的企业在这一块做的真的很欠缺,管理当中凭经验决策,管理者每天都淹没在一些繁琐的事物当中,很少有时间去思考企业的长期发展问题。

在一些民营企业,创始人的作用非常大,企业对他们的依赖性非常强,一旦创始人不在,企业就很难再持续的运营下去。

这都是管理没有标准化带来的后果。

但在欧美一些国家情况就完全不同,最高管理者的变更是经常的事情,而且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对企业的带来什么负面的影响。

原因在哪里?就是国外在企业管理当中,标准化和规范化做的比较好。

在他们的观念当中,标准化就是管理一家企业最基本的一环,以后所做的所有的管理改善都是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之上的。

标准化让企业的经营变得简单,因为很多常规性的决策在事先都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实施的时候只要按照原先的标准进行。

标准化也让计划和控制变得简单。

因为一切都是它的标准,因此在做计划的过程当中,就能更好的进行预测,不用担心所收集到的数据是否可靠,不用担心此类计划能否有效的被执行(因为执行的程序和过程都已经标准化了)。

别把管理看得太简单

别把管理看得太简单

别把管理看得太简单管理是一门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学问,它涉及到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多个方面,需要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

很多人却对管理持有一种简单的看法,认为管理就是指挥下属、安排工作,觉得只要有一点管理经验就能轻松应对各种管理问题。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别把管理看得太简单。

管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包括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管理者需要了解公司的业务,掌握市场的动向,还需要有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现代企业中,管理的复杂性越来越高,管理者需要及时地应对各种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管理涉及到众多的管理技巧和方法。

一个管理者如果只会发号施令,而不懂得如何激发员工的潜力,如何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又如何做出科学的决策,那么他很可能会碰壁。

管理者需要了解各种管理技巧,比如领导力、团队建设、沟通技巧、冲突管理等等,才能够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

只有掌握了这些管理技巧,管理者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游刃有余。

还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管理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工作。

管理者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需要征得大家的共识,需要与上级领导和同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需要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只有通过团队的协同合作,才能够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实现个人的管理目标。

所以,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培养团队意识,懂得如何激励员工,如何管理团队,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才能够取得成功。

我们要意识到,管理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学问。

管理者需要不断地学习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技巧,需要与时俱进,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管理者还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管理挑战。

别把管理看得太简单。

管理是一门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学问,它需要管理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需要掌握各种管理技巧和方法,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简单管理——越简单越有效

简单管理——越简单越有效
• 2007年11月15日,飞利浦全球十二万八千名员工全部停工 一天,讨论“简单与我,为此他们也换下了用了十年的口 号“”让我们做得更好”为“精于心简于形”
• 麦当劳在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千万家连锁店,为什 么能运营灵便自如?靠简单的产品,标准化快餐。十几分 钟搞定一顿饭。
简单是什么
五、成功的企业都是简单的企业
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哪个企业家愿意复杂, 然而,很多企业家却不敢简单,不会简单。 那么,究竟何为简单?简单能带给我们什么 呢?
简单,让我们专注于最重要的一点,集中 精力做最重要的事情,从而保证了完成的高 质量。
简单,让我们抛开烦扰,轻装上阵,从而 可以挑战更高的高度。
简单,让我们抓住事物的要害,找到最有 效的方法,从而事半功倍,体现了效率
系统简单 设计简单“精于
心简于形” 产品简单
操作简单
标志简单 一个总能抓住重点、把握方向、找到简单方法并有效执行的 企业,总是成功的!简单才有生存和发展! 成功的人都是简单的人,成功的企业都是简单的企业
不简单就死亡
小故事大道理
日本的“电视冠军”节目中,有一位水果达人, 为了让果树结出最硕大、最甜美的果实,在果树 开花后摘掉大部分的花朵,仅留下两三个花苞。 “我要让全部的养分都灌注在这几个花苞上,这 样自然能够结出最硕大、最甜的果实”。
简单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境界,需要管理者通过三个步骤“修炼”而成
简单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学管理的人,常常把简单等同于简陋、浅 薄、幼稚,仅从表面上认识简单。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是大部分管理者所处的阶段,他们很 迷茫,看到的世界非常复杂,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复杂的,都必须用复杂的方法去解 释、去解决

简单,是一种境界_第三辑 简单是一种明快高效的管理方式

简单,是一种境界_第三辑 简单是一种明快高效的管理方式

简单的管理,有利于执行和操作:制度的简单让执行者易于接受,流程的简单让实施者更易操作。

简单的管理,也有利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毕竟一根绳子比一团乱麻更容易找出头绪来。

因此,把管理从复杂变得简单,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成本,还可以让整个运作更高效。

复杂的东西往往漏洞也很复杂,简单的问题解决起来便也容易。

在管理中,简单往往有着出奇制胜的效果。

简单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最好的管理是那种交响乐团式的管理,一个指挥可以管理250个乐手。

"他通过调查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对企业而言,管理的层级越少越好,而层级之间的关系越简单,行事操作起来就越高效。

如同火箭发射的原理一样,只有挣脱重力的牵制,才能凌空而去。

作为卓越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想尽办法去繁就简,将牵绊工作效率的障碍果断地甩掉,以达致高效的管理境界。

换一个灯泡需要多少人?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在一本《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的畅销书中被明确的提出。

进而,作者杜仲明分析道:如果灯泡坏了的时候,只有儿子一个人在家,那么问题自然很简单:他找一个灯泡换上就可以了;但如果这时妈妈和儿子同时在家,那么换一个灯泡就需要两个人:儿子在椅子上安灯泡,妈妈在下面扶椅子;如果灯泡坏了,恰好爸爸、妈妈和儿子同时在家,那么,儿子在上面安灯泡,妈妈在下面扶椅子,爸爸在边上给儿子递灯泡;如果灯泡坏了,爸爸、妈妈、儿子和女儿同时在家......这是一个没有止境的结果。

灯泡安好后,随之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由于灯泡是大家共用的,谁也不会像在乎私人物品一样去关心它的费用。

家里常常出现长明灯现象,电费居高不下。

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组织召开家庭会议,大家选大儿子负责灯泡的开关管理,当月的费用马上降了下来--但是大家纷纷对大儿子有意见,认为他不公平,他儿子写作业和他老婆上厕所的时候,他就允许开灯;别人有事的时候,他就百般找借口不许开灯。

每次为了开灯,还要给他买烟、买糖......为此,爸爸组织了无数次家庭会议,专门设置了监督员,负责监督开关管理人员。

管理越简单越好

管理越简单越好

1、过去的管理者是“经理”表现为控制者、干预者、约束者和阻挡者。

现在的管理者应是“领导”,表现为解放者、协助者、激励者和教导者。

2、正如我们都知道的一样,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一艘船的舵手和风帆,应该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风范。

如果为了一些琐碎小事而影响了整个团队的前进,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了。

老子讲究“无为而治”,在这里“无为”应该理解为放权给下属,解放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不该管的事就别管,去做一个决策者应该做的事情。

这才是管理者的最高境界。

3、作为一名管理者,为了实现成功管理,在你做任何事之前,请树立这样一个信念:管理就是越简单越好。

简单管理就是要简化组织形式,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是要运用简单的技巧,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

总之,简单就是一条永恒的自然法则,简单就是力量,简单就是高效。

4、指挥千军万马,不如善点将才。

5、没有一个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有效只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

管理是可以学会的,但是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

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员的变更,理论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昨天的失败不等于今天的失败,昨天的成功也不等于今天的成功。

”所以既要学习管理,又不可照搬,这是大师的忠告。

6、在企业管理中,没有永远的正确,也没有永远的神话;不会有永远的错误,也不会有永远的罪人。

昨天的“异端”,可能是今天的真理,昨天的“真理:,可能就是今天的错误。

或许你已错过,或许你的错误还没到来,但你一定要相信,在管理过程中,没有不犯错误的,关键是错了能够及时改正。

7、不论企业制定的目标和方针如何,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以赢取更多的顾客为目的。

所以说企业目标的唯一有效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创造顾客的方法有很多。

首先,公司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所以首要任务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研究消费者心理。

通过研究消费者心理,预测未来市场,赶在竞争对手之前研发并推出适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产品,方能占领市场先机。

管理从来就不是一件复杂的事

管理从来就不是一件复杂的事

管理从来就不是一件复杂的事1、机制是关键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大思维: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

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2、留个缺口给别人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

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

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大思维: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

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

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3、两个鞋子推销员英国和美国的两家皮鞋工厂,各自派了一名推销员到太平洋上某个岛屿去开辟市场。

最新-企业管理的复杂与简单化 精品

最新-企业管理的复杂与简单化 精品

企业管理的复杂与简单化一、企业管理的复杂化当前,企业的制度虽然日趋完善和丰富,但员工在工作中依然经常会无所适从;企业职能管理人员虽然终日忙于各项事务,但很多人搞不清楚自己做这些工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虽然对一个员工的考核罗列了多项指标,但他仍然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被合理的衡量和肯定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是这时候的企业,已经患上了复杂管理综合症。

其典型的特征就是为管理而管理,为考核而考核,企业管理工作已经逐渐脱离了企业价值创造的初衷。

当复杂的管理体系没有产生正面效果,反而让员工疲于应对的时候,管理者们自然会希望管理能够化繁为简。

而简单管理的核心,则是要掌握原则、抓住关键。

从企业管理实践的演进过程来看,没有哪家企业的管理是一开始就是复杂的。

一开始总是简单的,都是掌握原则,抓住关键问题,解决关键问题。

如果不能很好的分析企业的管理是如何变的复杂,而只是想着回到那种最初简单而美好的时代,就会为了简单而简单,使管理变得一团乱麻,更加复杂,并可能陷入从复杂———简单———再复杂———再简单的的恶性循环。

一企业管理变复杂的成因对一个企业来说,当企业规模比较小,员工结构比较简单的时候,企业管理比较重要的决策,基本都是由企业领导人直接负责的,这时候的管理,是比较简单和原则性的,企业领导人拥有较高的权威性,而且这个阶段,企业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员工的升职空间比较大,管理工作的争议性也较小,权威高、空间大,管理自然比较顺畅。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人员的增加,经营状况的稳定,企业的管理制度不断的丰富和完善,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直至出现上面提到的复杂管理综合症。

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不断丰富和细化制度。

一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对企业至关重要。

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领导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很多管理的重要决策必须委派其下级去完成的时候,企业领导人自然担心企业会出现任人唯亲、嫉才妒能、拉帮结派、敷衍了事等问题,因而就希望通过制度,通过非常具体的条文来约束相关的人和事,以防止出现企业领导人担心的问题发生。

论文范文—把复杂事情简单化

论文范文—把复杂事情简单化

把复杂事情简单化企业的管理不必太复杂化,使事情保持简单是中小企业与成长型企业发展的要旨。

让管理回归简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面临成长烦恼的中小企业往往在两个方向上犹豫不决:是按照学院派老师及大企业顾问们的说法,把自己企业弄得像大企业一样完善,还是根据自己的“企情”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公司的简单的管理体系?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博士宋新宇,凭借他在欧洲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的工作经历,以及服务中国众多中小企业的经验,在其《让管理回归简单》一书中直言:太多的把简单事情做复杂而失败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回归简单的管理,才是适合中小企业与成长型企业的管理。

《基业常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介绍了一家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家族企业——花岗岩石材公司。

在这家企业,流程越来越完备,制度越来越完善,战略越来越完美。

然而,员工似乎总是提不起精神,客户也总是找不到感觉,并且市场份额在明显下滑。

走投无路之时,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想到了利用客户的力量。

他决定采取“减免付款”的独特方式启发内在的潜能,将竞争能力提升到新的水准。

“减免付款”方式授权客户根据自己的满意程度决定是否付款以及付多少,企业绝不与客户讨价还价,客户只需要填写一张简单的表格,说明原因即可,没有任何附带条件。

“减免付款”确保了客户的需求和不满可以直截了当地传递到企业内部。

因此,企业也就将自己赤裸裸地暴露于外部市场的风风雨雨。

这最终让公司的全体员工对客户的需求始终保持着最高程度的警觉和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顺利推行了一系列旨在增强竞争力的改革措施。

结果,该公司的产品价格不仅没有因为“减免付款”而降低,反而比市场平均价格高出了6%。

“减免付款”的做法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具有驱动力的机制,这种机制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将客户无声的呼唤无遮挡地传递到企业内部;二是将其转化为推动变革的驱动力。

管理体系是基础,但是,缺少了“领导力”或者“客户驱动力”的推动,管理体系就与一本书无异了。

管理核心目的是什么?

管理核心目的是什么?

管理的核心目的究竟是什么?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三个方面:①使事情简单化;②使团队幸福化;③使绩效高效化。

一、事情简单化事情越简单越容易做好,管理就是要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常态化。

1、简化流程,抓住重点。

随着公司的发展,为了把工作做的更加完美,我们会增加许多工作项目,可到头来我们发现真正起作用的也就是那核心的几个项目而已。

企业请外部咨询管理公司来为企业把脉,其目的就是为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但重心是哪?没有明确的重心,什么都在抓,其结果是大家忙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成效。

终究企业的病只有自己最清楚,最终是企业自己知道根结在哪?而借助外力只是更准确无误的找准企业的管理提升的瓶颈,对症下药。

其实,管理是什么?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如邓小平同志说的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其根本就是采取和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解决问题。

最终就是将事情简化,将流程、标准简化,抓住核心,提纲挈领即可。

2、运用授权,各司其职。

授权这个词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真正能用好的人并不多。

作为领导者,肯定会比下级优秀——当然不排除一些部门的领导是通过“后门”上去的无能之辈,这些领导可能会比下级弱——我们都喜欢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下级,因此下级做事情往往入不了你的法眼,所以你总会遇到一些这样的领导者:交代给你的事情他无限制的干预,要么他自己揽着事情不放手,结果使本来简单的事情变得非常复杂。

一件事情插手的人越多会越复杂,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与做事方式都会不一样。

在管理中,作为管理者,一定要用好授权安排协调好各项事情,使大家各司其职,并且给下属发挥的空间,不要对下属的事情插手过多,更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下属跟自己一样去做事情,只要保证结果即可。

怎样做到?信任,充分信任和尊重。

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

管理者充分信任下属,给其创造和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多用赞美、遵从、给予好处,下属就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管理越简单越好

管理越简单越好

管理越简单越好生活已经够麻烦了,但还是有许多管理者不怕麻烦,给自己的管理生崖设置各种各样的“圈套”。

她们和她们自己认为复杂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斗争,并且依据一些最新的管理理论,用一些复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做。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那么简单是什么?简单就是和谐,简单就是力量,简单就是高效。

简单管理又是什么呢?简单管理就是要简化组织形式,实施零管理层,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处理,就是要运用简单的技巧,发掘员工的最大潜能。

总之,简单就是一条、永恒的自然法则,就是管理的灵魂,管理的实质。

作为一名管理者,为了实现成功管理,在你做任何事之前,请树立这样一个信念;管理越简单越好。

因为事情本来再简单不过,复杂的是你的思想,是你对事的态度,是你处理问题的方法。

就像原本可以一句话表达清楚的内容,偏偏有些人要用十句话来表达,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管理者最易犯的毛病。

穿过复杂的重要迷雾,看清楚了事情的本来面目,管理人的脑子需要清醒过来了,除非你决定破罐子破摔,一条道走到黑,或者你打算改行不做管理人了。

否则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归管理的真谛:简单。

第一章管理,从简单做事开始1、放心把事情交给员工去做刚开始上任的领导是否有犯这个错误呢?没有做到放心把事情交给员工去做是的,一个人能处理的工作量有限,作为一个管理者,手中的事物总是很多,但是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做完更多的事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放心地把事情交给员工去做。

这样一来,即使你不在的时候,工作也能顺利进行。

2、有条理是高效完成工作的法宝大多数刚上任的管理者都经历过被时间困扰的过程。

起初,她们总是被大量的工作弄得狼狈不堪,她们尝试着想在八小时或十小时内完成所有的工作。

但实践证明,“欲速则不达”是铁定的规律。

其实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很简单,只有三个字:有条理。

那么怎样把工作做得更有条理呢?管理者应该立即采取行动。

越早知道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就能越快产生效果。

3、巧妙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找出自己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可以在每个周日的晚上提前书写一份时间表。

管理的“繁”与“简”

管理的“繁”与“简”

管理的“繁”与“简”作者:张永波来源:《现代企业文化》 2018年第2期众多管理的本质核心内容就在于将烦琐的工作管理转化为简单的工作方式,从而达到高效执行工作的目的。

因此,在众多企业管理当中都采取简化管理的模式,从而能够不断地提升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整个企业的工作执行力关系着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的效率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不断地加强企业的管理才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执行力以及企业既定目标的顺利完成,最终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应该通过科学的流程来完善各项工作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的效果和作用,也不能过度地将管理变成管控,而是应该将管理过程进行优化,从而调动各方资源,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化繁为简的管理理念在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企业的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方式都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效率以及运行的质量。

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包括多种不同的工作,这些工作的工作速度以及工作的质量都对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各个不同管理的工作要相互协调,相互支持,从而将整体的管理工作变得更为简单,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这是管理的终极目标。

企业的整个管理体系都需要通过科学的流程来进行简单化,从而解决多种管理体系并行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最终能够形成一种融合的化“繁”为“简”的管理体系。

同时在整个企业的管理当中,不能一味地追求简单的管理模式,简单的管理模式虽然可以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但是,简单的模式也会使得企业的多种管理体系之间产生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消极作用。

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将众多繁杂的工作能够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并且不断地提升工作的效率,这才是管理的基本要求。

在管理过程当中,可以通过量化的管理方式,不断地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从而推动管理方式的不断升级,这种管理方式可以使得管理按照简单的规范以及原则来设计相应的考核指标,通过这些考核指标,让每个员工都明白自己的工作量以及最终的考核方式,从而能够规范员工的行为,并且按照相关的流程来执行工作。

管理哲学奥卡姆剃刀定律: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

管理哲学奥卡姆剃刀定律: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
如果管理者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得要死,才能
取得工作上的成功,那就大错特错。事情会朝着复杂 的方向发展,而效率则来源于简单。不要被复杂的事 务干扰,忽略了真正有效的东西。真正有效的方法, 往往是最简单的。
杰克•韦尔奇的管理思想中有一条非常著名的论 断,那就是"成功属于精简敏捷的组织"。他认为企 业不必复杂化,对他来说,使事情保持简单是商业活 动的要旨之一。他说,他的目标是"将我们在GE所 做的一切事情、所制造的一切东西‘去复杂化’"。
那么,我们要合理地使用奥卡姆剃刀,不能盲目。 例如,IBM在电脑产品营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其前CEO郭士纳所指,他们具有非常优秀的集成能 力。然而,其广告宣传语却将这一点删掉了,留下推 广小型电脑的"小行星问题的解决方法"。结果,IBM自然未能凭这则广告获得区别于其他电脑的地位。可 见,没有什么比删掉自己的优势更可悲了。
奥卡姆剃刀定律: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
提出者:14世纪欧洲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 奥卡姆的威廉。
内容精解: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 原理”。正如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所说的,"切 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 的事情"。
应用要诀:不做任何多余的事。在人们做过的事 情中,可能大部分都是无意义的,而常隐藏在繁杂事 物中的一小部分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复杂的事情往 往可通过最简单的途径来解决,做事要找到关键。简 而言之,把烦琐累螯一刀砍掉,让事情保持简单。
质朴、毫不造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简单"不是乱砍一 气,而是在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之后的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正如一个雕刻家,能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变成栩 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因为他胸中有丘壑。如果你抓不 住重点、找不到要害,不知道什么最能体现内在品质, 运用剃刀的结果只能是将不该删除的删除了。

【优质】管理的本质应当是简单还是复杂--优秀word范文 (5页)

【优质】管理的本质应当是简单还是复杂--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管理的本质应当是简单还是复杂?从泰罗提出科学管理开始,传统的管理学就在有意无意的倡导我们创造复杂精妙的管理方式与组织架构,似乎越精妙复杂,才越没有漏洞,越完善有效。

为消费者提供产品时也受到这种思维的影响,觉得产品越复杂精密或多功能,消费者才会觉得物超所值。

其实,这些都是受周围环境和习惯思维影响所形成的一种错觉。

下面就是jy135网为大家整理的管理的本质应当是简单还是复杂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觉得有用的朋友可以分享给更多人哦!事实往往是一个企业最初能够生存与发展,靠的就是简单——简单专一的商品、简单高效的业务流程,简单明确的管理方式。

当企业逐步变大,在无形中一点点开始变得复杂,组织庞大,层级众多,员工也越来越多时,效率却越来越低;市场营销手段也逐步丰富,对应的是投入的增加,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甚至是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也越发的复杂,虽然功能强大,看似物超所值,但是使用麻烦的产品却并不一定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

当我们在经营活动中被复杂的事物搞的焦头乱额时,静下心来,会听到在市场乱局的背后有一个质朴的声音在告诉我们——经营的大道来自简单。

还记得金庸笔下描写的“独孤九剑”吗?只有简单的九个招式,每个招式都因为去掉了繁琐花哨的动作而变得异常简单,简单到没有任何破绽。

在经营活动中我们也有必要去思索,当复杂给我们带来的不是高效率与无懈可击,而是效率低下、资源消耗等各种问题的时候,我们试着把问题想的简单一些,也许问题就真的变简单了。

复杂的背后应该是简单的一个复杂事物的背后往往有一个简单的本质,之所以复杂,多是我们自己主观的把简单本质包裹起来,使清晰而简单的本质变得复杂难解。

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说过:“我只会做两件事,一件是简单的事,一件是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

不要把管理弄复杂

不要把管理弄复杂

不要把管理弄复杂管理复杂化和管理过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倾向。

那些有不安定感的经理们正在制造复杂,他们担心如果他们简单了,别人会认为他们是头脑简单的人。

所以经理们的报告越写越厚,商业计划书一写就几百页。

很多的大型企业也喜欢制造漂亮的、复杂的文件。

“不要把管理弄复杂”,上海本原企业咨询研究所所长沈玉龙教授最近大力提倡简单化管理。

他说:“简单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执行文化,解决的是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的‘知行不合一’、‘理念在天上飘,行为在地上爬’的矛盾”。

复杂等于个人能力强吗?沈玉龙认为,复杂化管理源于很多人把它作为展示个人能力的资本。

为什么写个方案要写得很厚内容很多,涉及很多模型呢?是为了显示写作者懂这个东西。

实际上,复杂便于蒙混过关;复杂可以逃避责任,因为在汪洋大海里面很难去找到某个点。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缺乏抓住要害的思维能力。

有一家有一定知名度的生产蜂蜜的企业曾经请沈玉龙前去把脉,结果沈玉龙发现:该企业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假大空的毛病,抓不住企业当前的最重要问题,停留在乌托邦式的百年老店梦想中不能自拔。

其实,该公司的核心问题只有三个:一是蜂产品的功效是否稳固;二是如何增加单店的赢利;三是如何对1350家加盟店实行有序管理。

杰克·韦尔奇说过,“作为领导者,一个人必须具有表达清楚准确的自信,确信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能理解事业的目标。

然而做到组织简化绝非易事,人们往往害怕简化。

他们往往会担心,一旦他们处事简化,会被认为是头脑简单。

事实恰恰相反,惟有头脑清醒、意志坚定的人才是最简化的。

”老子说“大道至简”,最深刻的道理是最简单的。

所以化繁琐为简单,以简单来驾驭繁琐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能力。

沈玉龙说:简单管理就是要在企业运作过程中,准确找到并把握事物的规律,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所以,简单管理会使企业的速度、效率、竞争力以及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简单管理的关键点是立足事实,实事求是,贯通表里;深入本质,把握规律,找准关键点;删繁就简,直截了当,提高效率;强调执行,即把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自我管理,取消管理。

实现管理简单化,真的有那么繁琐吗?

实现管理简单化,真的有那么繁琐吗?

实现管理简单化,真的有那么繁琐吗?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实现管理简单化,真的有那么繁琐吗?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实现管理简单化,真的有那么繁琐吗?1、管理的最高境界是简单!是的,其实做别的事情的最高境界也是简单。

提“简单化管理”,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走进新华书店,形形色色的关于““简单化管理”的书籍,却反其道而行之,洋洋洒洒的书厚上达几百页、甚至上千页,把一个“简单化管理”的命题,搞的那么“复杂”,这让阅读者怎么可能感觉到“简单”得起来?这样的书籍一问世、就注定是失败的结局;这样的理论一问世、就注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开花结果的!2、例如:没有必要为“如何开门”专门制定一份正式文件,而只需要在门上帖上“推”或“拉”就足够了。

这就是“简单+高效”。

3、曾有一家造纸企业,因经营无方,多年亏损。

新总裁上任后,发现员工作风散漫,上班下班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没个标准。

于是总裁问办公室主任,以前是否设立过一些规章制度。

办公室主任说,企业不但定有规章制度,而且非常详细。

等把管理条例拿来一看,好家伙,厚厚五大本。

总裁翻了翻说,这么复杂的东西,谁看,怎么记得住?于是,亲自主持制定了两项管理制度,一项叫做“四无”,一项叫做“五不走”。

两项制度,一共九条,简单清楚,人人明白。

自此以后,工厂管理大有起色,人人都夸老总“英明”。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简单化常常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做事力求简单,繁杂会让我们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是很容易的,多余的装饰、多余的构建、多余的想法、多余的语言都会把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备注:“四无”即:生产现场无垃圾、无杂物、无闲坐闲聊人员、无乱放成品半成品。

“五不走”即:当班任务不完成不走、设备不擦净不走、材料不放整齐不走、工具不清点好不走、现场不清扫不走。

我们经常看到十字路头,悬挂着醒目的标识牌“一停二看三通过”,也是类似的味道。

其实也是简单化管理的手段之一!4、简单化要求“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例如,生活中很多男厕所在小便池上贴上条:“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问题往往都是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前言:“简单就是美”,这句话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那就是简单的“用常识思考”。

美国股神巴菲特在谈及自己的炒股秘诀的时候只用了一句话来概括:“用常识来炒股”。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所谓的“信息时代”,这是一个知识空前丰富的时代,例如思考一下你们现在手里所阅读的一本书,在读这么一本书所需要的三个小时内,所出版发行的各种书籍、报刊、杂志,大约相当于17世纪人类所有书籍知识量的总和。

战国时期的苏秦、张仪,三国时期的诸葛亮那样的人,可以自称已经读过当时绝大部分典籍,真正称得上是博览群书,而在今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很多知识,我们无法掌握,也未必需要掌握。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物理学上有七个最基本的单位,例如米是长度的基本单位、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其他的物理量和它们的单位都是可以用这些基本单位来表示的。

这些都是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生就了解的基本常识,然而即使是绝大部分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和大多数的硕士甚至博士,都未必清楚了解全部的七个单位,尤其是第七个单位:光学强度的基本单位:坎德拉。

今天的很多书籍高深或者艰涩得让我们无法阅读,有些人会心虚地认为是自己不懂,实际上如果一本所谓专著让一个正常智力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读懂,那么它就是失败的。

所以严谨的香港法典会经常提到“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的理解”。

这里就蕴涵着用常识思考的简单哲理:简单即深刻。

无疑的,普通人对于知识和科学充满敬畏,有时候不亚于对宗教的敬畏,然而敬畏不等于迷信。

很多时候,应该用简单的常识去思考,去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

这是一种咨询顾问的本能思维。

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实际上这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2002年8月到9月,北京有一个著名的恐龙展出。

大约有数万北京人参观了这个展出,并且受到了一场很好的科普教育。

在这个展出中,有一些东西令人十分感兴趣的,在这个展出的宣传单中,详细地列出了每一种恐龙的具体介绍,其中一些是这样的:“霸王龙,体重6500公斤”。

“棘背龙,体重6350公斤”。

“肿头龙,头部甲的厚度23厘米,可以有效地保护它的头部不受攻击”。

坦率地讲,对于科学家们对于科学的态度和大胆的假设也一直是心存敬畏的。

但是对于一些东西感到非常的不可理解。

人类的出现不过数百万年,真正称得上文明的人类历史不到一万年,却试图对距今2亿到6500万年前的恐龙的构造和行为作出如此精确的描述,其根据究竟是什么呢?根据捷登的了解,由于历史年代的过于久远和地壳运动的结果,人类今天所能发现的恐龙化石是非常稀少和不完整的,根据这些石头的痕迹我们大胆和大致地推断一些东西,仅仅只能是推测。

捷登丝毫不怀疑所谓“专家”的专业水平。

然而仍然想根据常识好奇地询问一些问题,这个所谓的“6500”和“6350”的根据是什么?根据化石推断出体积?又根据什么推断出组织和密度?就算能推断出来,究竟有什么意义,是成年恐龙的平均水平?还是我们发现的某一头恐龙的最大水平?如果这个数值仅仅是6000万或者7000万,那么还有一定的意义,否则,如果要精确到50公斤的水平,无论如何也无法想像清楚的。

这不是专家的专业知识可以解释清楚的,而根本就是一种奇怪的事情。

例如对肿头龙的头部厚度的估计,为什么能够精确到23厘米?既不是22厘米.也不是24厘米呢?就算在今天,对人类自身身高作一个描述,可能也只能说一般成年男性人类的身高165~185之间。

何况是一种距今1亿年的古老物种。

在恐龙展的介绍上,我们还见到了其他类似的文字,例如对一种恐龙行动力式的介绍“行走时利用尾巴左右摇摆进行平衡。

”等。

诸如此类的介绍,越是精确和严谨,越是让人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产生必然的怀疑。

这就是利用常识思考的一个结果。

在进行管理咨询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各种数据,有精确的,也有估算的,类似于“预计今年的盈利为23 456 789.50元”这样的数据也是很常见的,不过对于成熟的咨询顾问而言,这样的数据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

对于预计和估算的数据,实际上往往万以后的数据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我的~名同事就经常说“模糊即精确”,就是这个道理。

“简单就是美”还有另外的诠释方式。

中学数学课上,老师经常要求我们把一些式子进行简化,最简单的方式是表达问题和结果最完美的方式。

咨询顾问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他们经常喋喋不休地寻根究底,要把一个问题弄清楚有时候很简单,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实际上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复杂的问题仅仅在经过三四轮“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以后,就暴露了问题的本质,甚至发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根据管理咨询的实践经验,即使是最复杂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经过最多6次的正确的询问后,都可以揭示其本来面目,即使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起码也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这是一个非常神奇而美妙的规律。

在商业社会中,有这么一种倾向:大家喜欢用一些华丽和复杂的字眼来讨论问题,或者是掩饰自己的无知。

在一个团队进行最初的磨合或者是一个会议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往往要花费三分之一的时间纠正这一现象。

把一些复杂而不常用的经济学用语翻译过来。

因为我们发现,管理和交流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往往就是沟通,把沟通进行简化,实际上只有两个能力要求:一是发言者的表达能力,二是倾听者的理解能力;在我们的理解能力都是相当的情况下,表达能力是一个关键,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表达,否则就是发言者的失败。

事实上捷登发现,往往用最简单的方式或语言把事情表达清楚以后,解决方案也随之出现。

关于牺牲决策的议论牺牲决策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在做思考和决策的时候都在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方式,专门把这种思维方式拿出来进行认识,有助于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决策的深意。

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或者预测他人的行为。

所谓“牺牲决策”的基本定义是:人类在进行思考、行为和决策的时候,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往往自觉或不自觉选择牺牲一些其他方面的利益,维护更加自我的利益。

这里首先隐含着一个所谓“机会成本”的概念。

也可以说机会成本是牺牲决策的一种表述方式。

我们都知道,北京存在着所渭的“黑车市场”,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自行车销赃市场。

同样地,在路过北京公主坟的时候,不断有人会上来问:“有旧手机卖吗?”作为一个守法的普通市民,我们也曾经为自己自行车的被盗痛骂盗车贼,同时在购买手机的时候,我们也非常担心会买到翻修的旧手机。

显然的,如果每一个人都不去购买黑车,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的旧手机销毁,就不会存在这样一条完整的通路,然而,每一个个人都不自觉地运用了这样一个牺牲决策:即牺牲了大众的利益,而获取了自我的更多的利益。

虽然从整个系统来看,效用降低了,由于非法利润的存在,整个系统的价值受到了损害,实际上也潜在地损害了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但是由于这种损害的不确定性和现实自我利益的驱动作用,使得我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套用经济学家韩韶辉的说法就是:“经济学上的熵增加了。

”一个最典型的牺牲决策的例子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假设里面有10个人,他们总体的利益是100,每人有10的利益值。

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让其中的个体A来进行决策,这个决策将让整个系统的利益减少10,就是每个人的自我利益减少1,但是同时A的利益增加2,那么一般来讲,A会同意这个决策。

当然,现实的情况中,真正的决策过程比这个例子要复杂得多。

虽然只要自己获得的利益大于l,A就可以接受这个决策,但是A可能要考虑各种风险,比如道德风险和其他风险,当然事实上也可以把这些风险量化进去,放到A所损失的利益中衡量。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只要A获得利益大于其所有损失和风险的总和,决策就很有可能被接受。

这种利益差越大,决策被接受的可能性越大。

“牺牲决策”要深入地研究下去可以剖析众多的经济学现象和社会现象。

在这里不作此赘述,主要是想谈谈这种思维在管理中的体现,和对于一个咨询顾问而言,如何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决策动因进行工作。

对“牺牲决策”而言,如下几点是它的根本假设:1作为个体的人,每一个都是理性和自私的;2.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以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决策者心目中的价值”来进行比较和衡量,这种量化的因素包括道德风险、情感和价值取向等;3资源:时间、金钱、精力等是有限的。

由于以上假设的存在,人们必须进行取舍和决策,事实上,从日常生活到重大的经济管理决策,我们每天都在无数次地重复这一过程。

在管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顾问必须有意识地考虑到这个问题,进行合理的利用和规避。

例如,在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时,必须清楚地区分谁是我们真正的客户,他们作为个体的人有什么需求。

在进行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项目的时候,必须清楚地了解内部的各种关系,了解到每一个人牺牲决策背后的真相。

在进行营销方面的项目咨询时,必须认识鲥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在是扩大市场覆盖面还是提高市场占有率,是增加产品线还是突出产品特色等方面,我们只能抓住一个或几个重点。

对于咨询顾问而言,了解清楚客户的状况和需求是一件非常费力和重要的事情。

“客户”这一提法是一个模糊的整体,“在合理的范围内尽最大努力为客户服务,”是管理咨询的基本准则,但是在进入一个项目以前,项目经理很难清晰意识到客户可以是如此复杂的概念。

总而言之,在整个管理咨询的过程中,时刻意识到“牺牲决策”这一规律,对于管理咨询方案的形成和最终的顺利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