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 (2)

合集下载

人因工程

人因工程
以借助路标牌反射自身车灯的光线,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看见路标牌,提醒时间提
前,使司机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并且,该油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反射光线是有
特定方向的,司机只能看到自己车灯的反射光。这样避免其他汽车光线产生的眩光
伤害司机眼睛,使之不能看清前面的路况。
人因理论的应用方法
依据.若是使用者族群过为庞大或较难预期(如公共设施),则通常使用第95百分
位数男性或第5百分位数女性作为其最大或最小之基准
人体计测数据之设计基本原则
可调设计
将相关设备或空间的设计规划可依据不同 的使用者体型尺寸作个别的调整,但应特别 注意可调范围及机制的可行性,必须符合使 用族群特性及调整的便利性
GB/T13547-92国家标准提供的立、坐、跪、卧、爬等常取姿势的主要功能寸, 参阅表2-8
人体的量测
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范围
人体的量测
人体上部及上肢固定姿势活动角度范围
人体的量测应用的注意点
量测的尺寸需适合使用者 个别差异是主要的挑战
-因种族、性别、年龄、年代、职业、地域、健康情形、饮食等而异
工厂实例-搬运
问题
» 不间断地弯腰将辊轴推25英尺远
解决方法
» 制造铝推杆来协助推动辊轴 » 内部改进
工厂实例-搬运
问题
» 从地板上提起袋子
解决方法
» 液压起重
工厂实例-设计原则
问题
» 坚硬、细小的柄
解决方法
» 有护垫、完全手抓式柄
生活实例-路标牌
过去路标牌是用一般的油漆作为涂料的,现在路标牌全部用反光油漆,夜间司机可
因此人因工程可谓“为使用者而设计之”
人因工程的内容
“Ergonomics” 意指「工作的法则、工作的学问」,是研究如何 工作可以更省力、更省事、更安全、更正确的学问. 人因工程中,工作内容的主体决定工作环境的设计,人体的计

人因工程学又称工效学1人机工程学2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

人因工程学又称工效学1人机工程学2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人

人因工程學(又稱工效學[1]、人機工程學[2]、人類工效學、人體工學、人因學),是一門重要的工程技術學科。

它是管理科學中工業工程專業的一個分支,是研究人和機器、環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結合,使設計的機器和環境系統適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點,達到在生產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適目的的一門科學。

其中側重於研究人對環境的精神認知稱為cognitive ergonomics或human factors,而側重於研究環境施加給人的物理影響稱為physical ergonomics或occupational biomechanics。

作為一門綜合性邊緣學科,它的研究和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因此人們試圖從各種角度命名和定義它。

命名下面是一個有代表性(但不是全部)的命名表:命名表國際人類工效學學會(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簡稱IEA)將人類工效學(Ergonomics)定義為: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在某種工作環境中的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各種因素;研究任何機器及環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中怎樣統一考慮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等問題的學科。

——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 還有其他一些從不同角度出發的、關注重點不同的定義。

從這些不同的定義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的元素:研究內容:人-機器-環境系統的相互關係。

研究方法:對人的能力和行為(生理的、心理的)進行深入研究,把成果用於設計和改善機器和環境。

研究目的:使機器和環境適應人的需要,這些需要包括:提高工作和生產效率;保障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適。

這些共同的元素表明,儘管命名和定義並不統一,但它們都指涉同一學科。

工效學主要可以分為兩個研究方向:工作環境工效以及產品工效。

前者目標主要為設計和設定工作者的工作環境,以減低工作者的工作壓力並提高工作效率。

後者為產品設計提出友善的操作界面以及舒適的外形設計,以此提高用戶的舒適度和加入美學的設計因素。

人因工程学知识点

人因工程学知识点

一1. 人因工程的定义:1)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2)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和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征,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

2. 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作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人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决策者,也是操纵者或使用者;机是指人所操纵或使用的一切物的总称,它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设施、工具或用具等;环境是人、机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人、机、环境在其构成的综合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完成特定的工作过程。

3. 发展过程:1)20世纪初:泰勒最早提出,特点:以机器为中心,让人去适应机器。

2)一战初至二战前: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霍桑试验3)二战到20世纪60年代:从人适应机器转入到机器适应人的新阶段。

4)20世纪60年代后: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高技术领域发挥特殊作用。

4. 人因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机---环境系统。

在研究中特别注意客观性和系统性。

客观性是指研究者在工作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根据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去揭示事物的内在的规律性,不能以个人主观臆断解释客观事实。

5. 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是获取有关研究对象资料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

包括:(1)访谈法。

通过询问交谈来收集资料。

(2)考察法。

实地考察,发现系统的问题,为开展分析、实验和模拟提供资料。

(3)问卷法。

根据研究目的,以问卷或量表的形式收集答案。

2)观测法:研究者通过观察、测定和记录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现象来认识研究对象的一种方法。

观测者不介入研究对象的活动中3)实验法: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系统地改变一定变量的因素,以引起研究对象相应变化来进行因果推论和变化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

人因工程学课后习题及解答(总4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人因工程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郭伏、钱省三主编第一章一、简述人因工程学的定义。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人一机一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操纵的机器以及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也可以简称为人一机系统。

为了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人因工程学把人的工作优化问题作为追求的重要目标。

其标志是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

二、人因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1.人因工程学的萌芽时期20世纪初,美国人泰勒(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进行了着名的铁铲实验和时间研究实验 ,他还对工人的操作进行了时间研究,改进操作方法,制定标准时间,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泰勒同一时期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开展了动作研究,创立了通过动素分析改进操作动作的方法。

在这一时期,德国心理学家闵斯托伯格倡导将心理学应用于生产实践,其代表作是《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提出了心理学对人在工作中的适应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

20世纪初,虽然已孕育着人因工程学的思想萌芽,但人机关系总的特点是以机器为中心,通过选拔和培训使人去适应机器。

由于机器进步很快,使人难以适应,因此大量存在着伤害人身心的问题。

2.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这一阶段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工作效率研究提供了重要背景。

该阶段主要研究如何减轻疲劳及人对机器的适应问题。

自1924年开始,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的“霍桑实验”,这是对人的工作效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工作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还发现组织因素、工作气氛和人际关系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3.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这一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

人因工程学练习题带图

人因工程学练习题带图

工效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一)、1、产能 2、氧需 3、氧上限 4、氧债 5、静态作业 6、动力定型 7、能量代谢 8、基础代谢量 9、基础代谢率 10、安静代谢量 11、安静代谢率 12、能量代谢量 13、能量代谢率14、代谢率 15、相对代谢率 16、物质的卡价 17、氧热价 18、呼吸商 19、劳动强度(二)、1、光的波动特性 2、可见光 3、白光 4、光的色散 5、相对视敏函数 6、光通量 7、发光强度 8、亮度 9、照明10、视力 11、中心视力 12、周边视力 13、一般照明 14、局部照明 15、综合照明 16、眩光 17、眩光效应 18、直接眩光 19、反射眩光 20对比眩光 21、保护角 22、照度均匀度(三)、1、声音 2、声音频率 3、声波波长 4、声压 5、声压级 6、声功率 7、频谱 8、频谱分析 9、频程10、噪声 11、听阈 12、痛阈 13、响度 14、声级 15、听觉适应 16、听力损伤 17、听力损失 18、听觉疲劳 19、听觉适应 20、噪声性耳聋 21、烦恼 22、掩蔽效应=70dB(A) 26、语言23、等效连续声级 24、统计声级 25、L10干扰级 27、音乐调节(四)、1、无彩色系列 2、色彩 3、色调 4、饱和度 5、明度 6、基色 7、互补色 8、色彩调节 9、安全色 10、对比色(五)、1、气溶胶 2、粉尘 3、降尘 4、飘尘 5、生产性粉尘 6、浓度的质量、体积混合表示法 7、浓度的体积表示法8、粉尘的分散度 9、尘肺 10、矽肺 11、硅酸盐肺 12、碳尘肺 13、混合性尘肺 14、通风 15、空气调节 16、自然通风 17、机械通风(六)、1、人机系统 2、视觉适应性 3、视觉惰性 4、视觉烁感觉 5、视野 6、视错觉 7、掩蔽效应 8、调节作用时间周期 9、反应时间 10、简单反应时间 11、运动物体反应时间 12、人体测量 13、人体静态测量(七)、1、功能分配 2、人机界面 3、作业空间 4、坐姿平面最舒适作业范围 5、数字显示装置 6、刻度 7、刻度方向 8、转换控制器(八)、1、连接 2、对应连接 3、逐次连接 4、密集指数5、可通行指数 6、可靠度二、思考题1、工效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2、某男工身高1.7m,体重70kg,基础代谢量平均值约为158.7KJ/m2•h,连续作业70min。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2

《人因工程学》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1、物体具有一定的亮度,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引起视觉感觉。

这种视觉感觉的清楚程度称为()。

A.照度B.光强C.视度D.亮度2、( )是指不考虑特殊的局部需要,为照亮整个被照面积而设置的照明。

A.一般照明B.局部照明C.综合照明D.特殊照明3、下面不是控制和防止眩光的措施是()。

A.限制光源亮度B.合理分布光源C.光线转为射线D.适当提高亮度,增大亮度对比4、下列哪个条件要求照度标准值分级提高一级()。

A.进行很短时间的作业时B.视觉能力低于正常能力时C.作业精度或速度无关紧要时D.建筑等级和功能要求较低时、照度均匀的标志是:场内最大,最小照度分别与均匀照度之差小于等于平均照度的()。

A.1/2B.1/3C.1/4D.1/1、不属于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的是()A硫氧化物 B氢气 C氮氧化物 D卤化物和有机物质气体7、悬浮颗粒物又称飘尘,是漂浮在空气中粒径在()以下A1 B 11 C17 D188、以下不属于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的是()A新车内装饰材料 B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 C 外界污染 D人体自身的污染9、当儿童体内铅含量超过()时,儿童脑发育就会受不良影响,称为铅中毒A0ug/L B80ug/L C100ug/L D120ug/L10、以下不属于从建筑物中的天然材料里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是()A镭 B苯 C钍 D钾1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和肝功能异常及免疫功能异常等A甲醛 B苯 C丙酮 D氟化氢12、体内能量的产生、转移和消耗称为()A 能量代谢 B基础代谢 C 安静代谢 D 机能代谢13()是人在绝对安静下维持生命所必须消耗的能量A 基础代谢量B 安静代谢量 C能量代谢量 D 代谢量14、基础代谢量的符号()A R BBCSDM1、安静代谢量与基础代谢量的关系()AR=1.2BBR=BCR=0.8BDR与B无关11常用()指标衡量劳动强度A安静代谢量B能量代谢量C基础代谢量D相对代谢量17单位时间所需的氧量叫做()A 养需 B养债 C 养耗量 D养耗18动强度是指作业者在生产过程中()及紧张程度。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罗文琦 (2)

人因工程学课程设计罗文琦 (2)

目录一、题目: 台灯的改进设计 (2)1.1、前言 (2)1.2、本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二、客观环境调查结果分析. (3)2.1、调研总体概况 (3)2.2、台灯的发展前景 (3)三、调研分析 (5)3.1、台灯高度不适合 (5)3.2、台灯光线散射面积不合适(灯光聚集度不合理) (5)3.3、台灯光照区域改变困难 (6)四、方案设计与改进 (6)4.1、设计规范和要求 (6)4.2、方案内容分析 (7)五、改进前后评价 (8)六、方案比较 (8)六、设计说明 (9)6.1 方案效果图 (10)七、设计认识与结果讨论 (11)八、参考文献资料 (11)一、题目: 台灯的改进设计设计说明1.1、前言受制于现代房屋结构,日光灯的设置高度都普遍偏高,不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如阅读书籍,使用电脑,对精密零件进行加工等)给予足够的照明,且个人的生活习惯,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对光的需求量也不一样,人们往往采取使用台灯的方案来满足自己对光线的需求,并减少对他人的影响。

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台灯要改变台灯的灯管高度往往是靠改变灯管的高度来实现的,但这又带来灯光的散射面积和灯光的聚集度的改变,并且靠灯管的高度改变来改变台灯的高度也改变了灯光的照射方向,从而对眼睛带来更大的伤害。

而高档可变高度的台灯往往都采用高档的软钢绳作为支撑杆,来改变台灯的高度来满足不同身高人群对台灯的要求,但其高昂的售价往往导致人们望而却步,没能在生活中得到普及。

其次当我们夜晚使用台灯时,受制于反射片的影响,往往导致光线散射面积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对他人的生活待来影响。

而当我们需要频繁转换工作区域时,期望台灯光照能跟随工作区域的转变而转变,所以我们在台灯头上设计一个可在平面内360度旋转的灯头。

作为生活中采光的重要来源,对其进行人性化、实用化的设计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台灯的改良,我们通过观察各设计中,我们通过观察不同身高,对光线敏感程度不同人群,习惯使用台灯时间段不同的人群进行观察,最终通过灵活地运用一些人机工程学的分析方法与数据测量和处理方法,确定了在灯管下方的支撑柱上加一个可伸缩支撑柱来实现在不改变灯管的高度同时保持光线散射角度不变的情况先改变灯管的高度;同时将原有的固定式反射片改成活动反射片,来改变灯管的散射角度,和灯光的聚集度,通过旋转灯头来改变光照区域。

人因工程人体测量(2)

人因工程人体测量(2)

2019/11/22
26
测量项目-立姿(一)
2019/11/22
27
测量项目-立姿(二)
2019/11/22
28
测量项目-立姿(三)
2019/11/22
29
测量项目-立姿(四)
2019/11/22
30
测量项目-立姿(五)
2019/11/22
31
测量项目-坐姿(一)
2019/11/22
32
50%~99%之间的数值: x x (SD K)
2019/11/22
17
百分比(%) 0.5
表2-1 百分比与变换系数
K
百分比(%)
2.576
70
1.0
2.326
75
2.5
1.960
80
5
1.645
85
10
1.282
90
15
1.036
95
20
0.842
97.5
25
0.674
99.0
30
1500
F
手距地面高度
700
G
爬着工作
高度
800
900
950
H
长度
1500
1600
I
俯卧工作
高度
450
500
600
J
(腹朝下)
长度
2450
K
仰卧工作
高度
500
600
650
L
(背向下)
2019/11/22
长度
1900
1950
2000
39
2.2.2 动态测量
伸展域

人因工程学概论-第二章 人体生理特性

人因工程学概论-第二章 人体生理特性


身体平衡
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脑干: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

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部位
统 脊髓 具有反射功能、传导功能
二、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也称感官系统,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的机 构。感觉系统又分为视、听、触、动、味、嗅等系统。
人类接收外界讯息的管道:
6% 11%
视觉 听觉 其他
83%
一、视觉系统
1、视觉刺激

95
。80。
。 45
。 40


红 绿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Team of Prof. Sun L. Y.
School of management
视觉
2. 视觉特征——视野与视力范围
人的正常视力范围比视野要小些,因为视力范围是要求能迅 速,清晰的看清目标的细节,所以只能是视野的一部分。
二、视觉机能
在设计中,视角 是确定设计对象尺寸大小的依据。
图 眼睛结构示意图
1. 视觉特征——视力
视力为眼睛分辨物体细部的最大能力,即分辨两点 间的最小距离
通常由视力表测定,视力表有12行大小不等,方向 各异的“E”字,愈往下愈小。当被测者站在5m远 处观看第10行的“E”字,若能分辨清楚,表明视力 为1(现行对数视力表为5分)。正常人眼在视距 25cm时,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为0.075mm
视物的现象,称为明适应。 明适应中人眼出现暂时看不清是人眼的感受性下
降引起的,大约30s可基本适应,经过60s可达到完全 适应。明适应比暗适应能力强的多。
应用: 由于视觉的明暗适应性,因此要求工作地照度要
均匀,避免阴影,否则,眼睛需要频繁调节,增加眼 睛的疲劳感。

人因工程职业伤害之预防(二篇)

人因工程职业伤害之预防(二篇)

人因工程职业伤害之预防基本上,事业单位在人因工程职业伤害之预防方面,应拟订相关因应策略说明如下:1.人因工程计划的研拟计划拟订初期,应深入了解人因工程相关知识,并广泛收集职业伤害相关信息,据以规划适合事业单位本身的人因工程计划。

计划的拟订与实施,必须能获得雇主及管理阶层的支持与共识,并将劳工纳入其实施的计划中,共同参与计划的拟订以及后续实施上的配合。

2.人因工程危害因子评估运用人因工程评估技术,藉以评估工作场所中现存或潜在的人因工程危害因子,其着眼点主要在于人因工程危害程度(或剂量)的评估及再评估。

基本上,可概分为主观性(subjective)评估与客观性(objective)评估等二种,同时,劳工伤病数据及请假纪录亦可作为人因工程评估参考。

3.危害预防与控制3.1工程控制透过工作站、工作方法及工具的重新设计,让工作或操作适合劳工;工程控制手段为工作环境危害改善的优先工作。

评估及改善的相关数据应予纪录及保存,以作为后续评估及改善的重要参考依据。

3.2行政管理与个人防护具使用基本上,行政管理与个人防护具使用的考虑时机主要在于当工程控制无法达成、或工程控制执行过程中的一种暂时性措施。

行政管理方面,可包括工作轮调、工作中休息时间、工作调适(新员工或离开一段时间后回返的劳工)等方式。

基本上人因工程危害预防较少利用个人防护具,仅如手套或衣服的设计,用以改善振动、热或冷环境。

3.3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方面应包括劳工早期的危害认知、以及常见伤害与征兆症状的了解。

健康管理的内容应包括系统性的肌肉骨骼伤害评估、劳工报告征兆症状时的咨询服务、劳工伤害症状的治疗、征兆症状的追踪了解、愈后回返工作岗位的协助、健康检查的标准化表格、伤病数据的纪录与保存。

健康管理相关人员应了解劳工所从事的作业在劳工生理上的需求、以及与危害的相关性。

3.4人因工程改善绩效的再评估人因工程评估应周期性的予以实施,以确保其成功的的可能性。

当人因工程改善执行后,必须定期进行追踪。

人因工程PPT课件

人因工程PPT课件
现代工业工程
——人因工程学
.
1
一、概述
.
2
1.1、人因工程定义
❖ 人因工程学又称为:工效学、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效学、人体工学
❖ 人因工程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三者之 间的关系,实现三者的最佳匹配,是一门实 践性、综合性、交叉的边缘学科
.
3
1.1、人因工程定义
两个目标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满足人们的价值需求
.
29
3.2 作业疲劳
四. 疲劳的类型
1. 生理疲劳 (1)根据产生疲劳的部位分类
(2)根据引起疲劳的原因和状态分类
.
体力疲劳 脑力疲劳 技术性疲劳
局部性疲劳 全身性疲劳
急性疲劳 慢性疲劳 姿势疲劳 缺氧疲劳 病理疲劳
30
3.2 作业疲劳
2.心理疲劳 劳动强度不大,但由于神经系统过于紧张或长时间从事单调、厌烦的工作而使
锻炼:可以巩固动力定型,使动作敏捷、准确、协调、肺 活量增加,使所从事的作业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持久性。
熟练效应:反.复从事某项活动,形成一种全身性的适应性变27 化,使机体协调、不易产生疲劳,达到提高作业能力的效果 。
3.2 作业疲劳
一. 作业疲劳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者的作业机能衰退、作业能力明显下降, 有时伴随有疲倦感等主观症状的现象,称为作业疲劳。
b.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c.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 交能力
❖ 3.动机
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 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 内部动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 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 4.情绪
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 的行为反应。是个体与环境之间 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人因工程改进方案

人因工程改进方案

人因工程改进方案一、引言人因工程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念,旨在优化工作环境,减少人为失误,提高效率和安全。

人因工程改进方案是对现有工作环境和流程进行分析,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进工作环境,减少人为失误和提高效率。

本文将针对某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进行人因工程改进方案的研究和探讨。

二、现状分析该制造企业的生产车间主要生产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操作工人,工艺繁杂,操作复杂。

目前的生产车间存在以下问题:1. 工作环境差:生产车间灯光暗,通风不畅,噪音较大,工人长时间工作易感到疲劳和不适,容易出现人为失误。

2. 工作流程不畅:生产车间存在一些工艺上的瓶颈,物料流动不畅,工人需要频繁移动和调整工作位置,大大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和复杂度。

3. 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车间缺乏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流程,工人在操作时存在各自为战,操作不一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4. 人为失误较多:由于工作环境不佳和工作流程不畅,工人容易出现疏忽和错误,造成大量的废品和返工。

三、改进方案1. 改善工作环境改善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失误的关键。

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改善照明和通风:对生产车间的照明设施进行改造,增加照明灯具,确保工作区域的充分照明。

同时,加强通风系统的改造,保证空气畅通。

(2)减少噪音:对生产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音对工人的影响。

(3)改善工作台和工作椅:为工人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工作台和工作椅,减轻工人的疲劳感。

2. 优化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

为了优化工作流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重新规划工作空间:对生产车间的工作空间进行重新规划,优化布局,减少物料的运输距离,降低工作的复杂度。

(2)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制定统一的工作标准和流程,对操作流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每个工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3)引入自动化设备:适当引入一些自动化设备,减少对人力的依赖,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人因工程案例精选精品PPT课件

人因工程案例精选精品PPT课件

93~110次 /min
0.5~1.0L/min
中等劳动
111~113次 /min
1.0~0.5L/min
重劳动
131~150次 /min
1.5~2.0L/min
很重劳动
151~165次 /min
2.0~2.5L/min
极重劳动 >165次/min >2.5L/min
5.44 x 105J/h
5.44~8.37x105 J/h 8.37~ 11.30x105J/h
1.心率值测量(次/分) 2.心肺功能测量(耗氧量、能量消耗)
AD-JYGL-075
2. 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 劳动强度分类
劳动 强度 等级
心率值
耗氧量
不同测量方式
能量消耗 (每日每小时平均)
能量消耗 (平均每分钟)
很轻劳动 <92次/min <0.5L/min
10.46x103 J/min
轻劳动
防提出建议。
13
AD-JYGL-075
2. 劳动强度与作业伤害
•肌肉骨骼伤害
上肢肌肉骨骼伤害
– 颈部疼痛:颈肩部软组织劳损和颈椎病 – 肩关节疼痛:肩周炎 – 肘关节疼痛:网球肘 – 腕关节疼痛:腕隧道综合症(白指症)
下肢肌肉骨骼伤害
– 下背疼痛: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
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是指手肘外侧肌腱 发炎疼痛。疼痛的产生是由于负责手腕及手 指背向伸展的肌肉重复用力而引起的。患者 会在用力抓握或提举物体时感到患部疼痛。 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研究显 示,手腕伸展肌,特别是桡侧腕短伸肌,在 进行手腕伸直及向桡侧用力时,张力十分大, 容易出现肌肉筋骨连接处的部分纤维过度拉 伸,形成轻微撕裂。

人因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人因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人因工程》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经验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2.科学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3.现代人因工程学阶段一般是指。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战前B.二战~20世纪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现在D.人类远古时期4.美国学者泰勒被尊称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5.吉尔布雷斯被公认为。

A.“科学管理之父”B.“动作研究之父”C.“管理学第一夫人”D.“工业心理学之父”6.由“人体主要尺寸表”中查得,中国成年男子身高的95百分位数是P95=1775mm,这就表示。

A.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5%的人大于此B.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和小于1775mm,有95%的人大于此C.中国成年男子中有9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D.中国成年男子中有5%的人身高等于1775mm7.过街天桥上防护栏杆的高度的尺寸设计属于。

A.I型产品尺寸设计B.IIA型产品尺寸设计C.IIB型产品尺寸设计D.III型产品尺寸设计8.需要两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和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9.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下限值依据的是哪一类型产品的尺寸设计?()A.Ⅰ型产品B.ⅡA型产品C.ⅡB型产品D.Ⅲ型产品10.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扶手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1.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椅面高度设计”主要的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2.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座椅座深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姿肘高C.坐姿眼高D.小腿加足高13.以下哪一项人体尺寸是“火车卧铺净空高度设计”的主要依据?()A.坐深B.坐高C.坐姿大腿厚D.小腿加足高14.是指为了消除高度恐惧感、空间压抑感等心理因素而加的尺寸修正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概述
1.人因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
答:人因工程学就是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科学。

2.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

(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

(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

(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

(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

(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

3.人因工程学的发展阶段有哪几个?
答:萌芽时期(20世纪初期)
人因工程学的兴起时期(1910—1940年)
人因工程学的成长时期(1940—1960年)
人因工程学的发展时期(1960年以后)
第二章人的因素
1. 感觉系统主要分类有哪些?
答:感觉系统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动觉、味觉、嗅觉等系统。

2.什么是能力?影响作业者能力的因素是什么?
答: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影响因素:素质,只是,教育,环境和实践活动。

3.人体补充ATP的过程有哪几种方式?
答:补充ATP的方法有三种:一磷酸原(ATP-CP)系统;二乳酸能系统;三有氧氧化系统。

第三章微气候环境
1. 什么是微气候?为什么必须综合评价微气候条件?
答:微气候是指生产、生活过程中现场所处的局部环境中的气候状况。

人进入作业或生活场所时,要受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因此,应综合评价微气候环境。

2.如何改善高温作业环境?
答:高温作业环境的改善应从生产工艺和技术、保健措施、生产组织措施等方面加以改善。

3.如何改善低温作业环境?
答:低温作业环境的改善,应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采暖和保暖工作。

(2)提高作业负荷。

(3)个体保护。

(4)采用热辐射取暖。

第四章环境照明
1. 工业企业建筑物照明按形式可分为哪儿种? 人工照明按灯光照射范围和效果又分为几种?
答:工业企业的建筑物照明通常采用三种形式,即自然照明、人工照明和二者同时并用的混合照明。

人工照明按灯光和照射效果,又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综合照明和特殊照明。

2. 眩光是怎样产生的? 都有什么样的眩光? 眩光效应有何危害?
3.如何防止和控制眩光?
答:防止和控制眩光的措施主要有:
①.限制光源亮度。

②.合理分布光源。

③.光线转为散射。

④.避免反射眩光。

⑤.适当提高环境亮度,减少亮度对比。

4. 简述照明设计中灯具安排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色彩环境
1.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哪些主要影响?
2. 色彩调节的概念及其目的是什么?
3. 安全色的种类和含义是什么?使用时必须考虑哪三方面问题?
第六章噪声及振动环境
1. 噪声声源有哪些?如何进行噪声控制?
2.如何进行振动的控制?
答:(1)减少和消除振动源
(2)个体防护。

(3)限制接触振动时间
第七章空气环境
1. 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
2. 生产车间空气污染如何防治?
3. 什么是粉尘?
4. 何谓通风? 通风的目的是什么?
5. 何谓空气调节? 空气调节的目的是什么?
第八章体力工作负荷
1.什么是体力工作负荷?
2. 什么是基础代谢量?安静代谢量?能量代谢量?
3.什么是劳动强度?劳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4.降低疲劳的途径?
第十一章人体测量
1.人体测量都有哪几个基准面?
2. 试述P5、P50、P95的含义?
3. 为什么要进行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的确定?怎样确定?
第十二章作业空间设计
1.什么是作业空间?分几类及其含义?
2.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答:(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3.作业体位有几种?
4.座椅设计的原则?
第十四章人机界面设计
1.什么是人机界面?人机界面设计主要指什么?
答:人机界面是人机之间传送信息的媒介,它主要包括三部分:机上显示器与人的信息通道的界面;机上操作器与人的运动器官的界面;人机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界面。

人机界面设计的内容主要是指显示器、控制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设计,应使人机界面符合人机信息交流的规律和特性。

人机界面设计的依据是人。

2.显示器有哪几种形式?并简述各自的应用特点。

答:显示器分为视觉显示、听觉显示和触觉显示等。

视觉显示:传递的信息很长或需要延迟者,需用方位、距离等空间状态说明的信息,所处环境不适合听觉传递或听觉负荷已很重的场合;听觉显示:较短或无需延迟的信息,简单且要求快速传递的信息,视觉通道负荷过重的场合,所处环境不适合视觉通道传递的信息;触觉显示:视、听觉通道负荷过重的场合,使用视、听觉通道传递信息有困难的场合,简单并要求快速传递的信息。

3.什么是控制—显示的相合性?它有何重要意义?
答:通常显示器与控制器是联合使用的,因此,对于显示器和控制器的设计,不仅应使各自的性能最优,而且应使它们彼此之间的配合最优。

这种控制器与显示装置之间的配合称为控制—显示相合性。

控制器与显示器相合性好,可减少信息加工和操作的复杂性;缩短人的反应时间,提高人的操作速度,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要求操作者非常迅速地进行操作时可减少人为差错,避免事故的发生。

4.什么是控制—显示(C/D)比?设计时应如何选择C/D比?
答:控制—显示比是控制器与显示器位移大小的比例关系,即是指控制器的位移量与之相对应的显示器位移量之比(C/D),可用来表示系统的灵敏度;人机界面上的控制—显示系统具有精调和粗调两种功能,C/D比的选择应考虑
精调和粗调的时间,最佳的C/D比则是两种调节时间曲线相交处,这样可以使总的调节时间降到最低。

第十五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1.什么是事故?其产生原因有哪些?
事故是指人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或者说事故是在生产或生活中人们不期望发生的导致人员伤害、死亡,导致设备或财产损失和破坏,以及环境危害的偶然事件(随机事件)或突发事件。

: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事故原因。

目前世界上有代表的事故致因理论有十几种,如:“人为失误论”----认为一切事故都是由人的失误造成的;“能量转移论”---- 认为生物体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的转变;“综合论”----认为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作用的结果;“多米诺骨牌论”-----认为伤害是由五因素的事件链造成的。

五因素事件链是: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人为的过失→不安全动作或机械、物质危害→意外事件→人身伤亡的事件。

2.什么是人为失误?其产生原因有哪些?
3. 根据4M法理论提出的事故预防对策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