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简/ 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考研政治: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这篇关于《考研政治:对⽴统⼀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对⽴统⼀规律(⽭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规律对⼈们正确认识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常重要的,其中的“⽭盾及其同⼀性和⽃争性、⽭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盾分析⽅法”等也是历年考研政治选择题和分析题中的重要考点,需要同学们重点复习。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重要的规律,现通过上下两篇⽂章,对其中的四个重要问题展开解析。
本⽂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盾规律)”和 “⽭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两个问题进⾏解析。
问题⼀: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盾规律)”?解析:唯物辩证法是⼀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对⽴统⼀规律⼜称⽭盾规律)。
原因有四个:1.对⽴统⼀规律(⽭盾规律)揭⽰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题中题: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解析: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在要素之间的⽃争性与同⼀性及事物之间的⽃争性、同⼀性,以及伴随发⽣的事物的运动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结和作⽤反映在唯物辩证法中就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容。
2.对⽴统⼀规律(⽭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统⼀规律(⽭盾规律)提供了⼈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法——⽭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题中题:⽭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有哪些?解析:⽭盾分析法包含⼴泛⽽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盾特殊性的⽅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法、在对⽴中把握同⼀和在同⼀中把握对⽴的⽅法、批判与继承相统⼀的⽅法等。
)4.是否承认对⽴统⼀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上学对⽴的实质。
(题中题:辩证法和形⽽上学的区别何在?解析:辩证法和形⽽上学是对“世界怎样存在的”这⼀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
辩证法高中知识点总结归纳

辩证法高中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辩证法的基本概念1. 辩证的本质和特点:辩证是事物内部联系的统一和斗争的统一。
它要求从事物的内部矛盾及其发展过程中把握事物的全貌。
2. 辩证法的方法:包括分析、综合、概括、具体、总结、对立统一等方法。
在认识上,要善于批判,善于综合;在实践上,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 辩证法的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辩证联结规律。
这些原理是揭示事物运动发展规律的根本原理,是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4. 辩证法的应用:在具体领域中,要灵活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分析事物的矛盾,掌握事物的运动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辩证的观点1.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事物两个互相依存并对立的侧面的统一。
对立是事物矛盾的表现,统一既是对立的调和,又是对立的整合。
因此,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看到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事物的全貌。
2.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先前的形式或制度被否定,新的形式或制度取代旧的形式或制度,这是对旧事物的否定;而新的事物既保留了旧事物的成果,又有了新的发展,这又是对旧事物的否定。
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通常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三、辩证的方法1.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事物时,要善于分析和综合。
分析是把一个事物的复杂性分解为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因素,以便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发展规律。
而综合是把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个因素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整体性和运动规律。
2.概括与具体在理论上要善于概括,善于归纳,这样可以从众多的具体事物中归纳出一般性的规律、原则和定律。
而在实践中要善于具体,善于分析,这样可以具体把握事物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
3.总结与预测总结是对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归纳和总结,是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基础,是指导实践的重要手段。
马原复习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整理考试题型:一、填空题(5分)(PPT中红字部分)二、单选题(5分)(PPT中红字部分)三、简答题(30分;10分/题)(100字左右)四、论述题(40分;20分/题)(300字左右)五、材料分析题(20分)(300字左右)专题一:“老祖宗”不能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特点)(P10-P12)1、科学性2、革命性3、实践性4、人民性5、发展性二、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P2-P4)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此外,马克思主义还包含着其他许多知识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军事学等,并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自身的内容。
3.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4.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5.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
三、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P13-P16)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可编辑ppt
2
?
• 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 它变短呢?
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
可编辑ppt
3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 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可编辑ppt
4
磁注铁意是点一1个:矛矛盾盾统是一体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统 这一个不统一对体立内或,只存对在立着不N、统S一两极,都,不N、是S矛两盾极互关相系排。
7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同一性(统一):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 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
同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一 性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
以相互转化。
可编辑ppt
8
(2)斗争性(对立):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的倾向和趋势。(排斥、区别、差异、不同等)
可编辑ppt
1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 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 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 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注意:
哲学上讲的斗争
(共 性) (抽 象) (一 般)
具体表现 具体矛盾和斗争 政治用语中讲的斗争
概括总结 (个 性) (具 体) (特 殊)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
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可编绝辑p对pt 的,无条件的)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特征和认识功能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一、物质世界和实践、二、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系统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与“四个”战略思想。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1、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就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有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表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思维和存有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有有没有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相同提问,哲学可以分割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派;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4对世界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同回答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4)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5)意识的起源和本质意识就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就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就是物质世界的主观贾启允。
物质同意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物质和运动,运动和恒定,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特点是三维性。
(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同意意识,意识依赖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高产物,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选择、分析题考点)摘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0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⑴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和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丛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它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制约、转化的规律。
在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同时又存在着相互通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则。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双方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
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
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事物发展变化。
没有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事物发展就没有动力。
2.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通联、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对立双方相互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双方相互通联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条件。
3. 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对立双方通过斗争实现相互转化,进而实现对立的统一。
这种斗争与统一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原因。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这种斗争和制约导致事物的变化,最终实现了对立方面的转化和事物发展的统一。
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贯穿于各种特殊规律中。
正是由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才使唯物辩证法成为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总原则。
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的贯彻运用,有助于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推动事物发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贯穿于一切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内涵包括了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等方面。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青 衣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 • • •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 变化和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新事物已经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新事物既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应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 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元素。
The end,Thank you!
信科102 宋德华 201000114222
(二)唯物辩证法师科学 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它包括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 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 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统一的方法等,都是矛盾分析 法的具体体现。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衣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 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 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 用。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 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 事物才展现和谐状态。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 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 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他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 想映像及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 化中。”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 是因为: • 1、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 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 2、它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 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 3、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 盾分析法。 青
专题五 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人
国籍 民族 时代 肤色 体形 性质 姓别 生理
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 汉族、回族、壮族、苗族、蒙古族…… 古代人、近代人、现代人……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胖人、瘦人、高个、矮个…… 好人、坏人、凡人、英雄、罪犯…… 男人、女人……
焉 知 非 福
塞 翁 失 马
(2)矛盾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
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战场厮杀
学术争鸣
批评与自我批评
市场竞争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①相互区别
同一性是相对的:指同一性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暂时 的,它体现了静止的相对性;
在《战国策》中有 “画蛇舔足”的一 段故事。这里面包 括什么哲学道理呢? 客观事物都有它本 身的规定性 ,表 现在质和量两个方 面,即质的规定性 和量的规定性。
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 转化
1、质、量、度
(1)质是指事物成为它自 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 区别的内在规定性。
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 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 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 劳动的高级动物。
健康的人、患病的人、活人、死人……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没有“水 果”,只有桃、梨、 苹果、桔子等具体水 果形态。它们虽然各 有特点,但都包含有 水果的共同特性,都 含有果酸和糖类等有 机成份。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 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马原对立统一规律 ppt课件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 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 变动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 化
水滴数量的增加就是量 变的过程,当水滴的数 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石 头就被穿透了即发生了 质变。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 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 性。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 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什么是质,量,度?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 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 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
在下象棋时,同一 性就是对手双方 的存在,斗争性就 是双方的厮杀。
矛盾
对立(斗争性)
统一(同一性)
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渗透,包含)一 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两者的辩证关系
➢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 2.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 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 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
➢ 4.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 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的作用表现
1.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我们身边的 人是否存在 这样的矛盾 呢?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第一章对立统一规律

所以,既要看到中美之间有着合作的基础,又要看到
中美托之勒密间分歧的哥白客尼观性。开用普勒对立统一牛的顿观点来看爱因待斯中坦 美之
间的地关心系说 ,求大日同心说,存小行大异星规,运律动力三求共识万定有律。引力
相对论
21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越能推动事物发 展?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 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 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 法——矛盾分析法。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 盾,而不是唯物辩证法所说 的辩证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
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的哲学范畴。
生命本身即包含有死亡的种子。 黑格尔
的小偷
…
新的锁
更新
的锁 …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推动天体运动和演化的动力,是吸引和排 斥既斗争又统一的相互作用。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18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是同化和异化、
遗传和变异既斗争又统一的矛盾斗争。
19
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不断发展 人类社会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既斗争又统一才不断发展的。
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包含着矛盾 社会运动充满复杂矛盾 人的思维领域充满矛盾
事物的产生、发展、灭亡充满矛 盾
事事有矛盾
矛 盾
具
有
普
时中,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 性、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 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 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 异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3章重点内容

总结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要点复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反作用)和可知论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自然论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4.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表现为: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马克思:实践物质概念恩格斯:物的总和列宁: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意义物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适应了环境变化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消极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立统一规律

原因—结果
三 大 规 律
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现象—本质
范 畴
必然—偶然 个别—一般 可能—现实
否定之否定规律
形式—内容
……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 法的实质和核心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和发展 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 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 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这些规律和 范畴的“钥匙”。
B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区别的。从两者在矛 盾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来看,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性是相对的 地位,作用不同 斗争性是绝对的
㈠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3.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运动发 展
矛盾着的对立 面又统一又斗争,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 动和发展。
B.斗争的绝对性和同一的相对性
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矛盾运动中活跃的、能动 的方面,它能够打破各种条件的限制,并能 创造矛盾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 同一性是矛盾运动中相对稳定的、保守的方 面。对立双方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是有条件 的,矛盾中的同一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⑵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对立面的斗争使双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发 生变化,最终促成相互转化,事物发生质变。
对立面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 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㈠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4.方法论意义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它在整个唯物辩证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其原因有三:1、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都由对立统一规律揭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既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指出对立统一关系是最深刻、最本质的联系;又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说明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联系和发展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容,它一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凡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在使用广义的矛盾分析法,比如运用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等。
狭义的矛盾分析法特指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逻辑矛盾,而是辩证矛盾,它是标志着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哲学上的矛盾就是由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矛盾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既有方向相反的两种特殊的关系,一种是相互排斥,一种是相互依存。
这个听起来特别难理解,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关系应该互相抵消,但实际上它们不是抵消,两种关系同时起作用,维持着事物的稳定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即矛盾每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必要前提;其二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贯通,即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的这种相互依存分为静态的依存和动态的依存。
动态的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一方的发展是另一方发展的前提,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对方的发展而孤立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只有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对立统一被看作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运动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事物变化的源泉。
例如,自然界中的阴阳、植物界中的生长和衰败、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等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
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有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存在着矛盾对立,才会产生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解决,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对立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被称为矛盾斗争。
矛盾的斗争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变革的推动力。
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实现事物的质变和飞跃。
因此,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进一步地,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研究事物要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角度出发,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通过研究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矛盾对立统一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而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反映。
通过对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要善于分析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实现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
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3
14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辨证关系
❖ ( l )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 同一性是相对的是指它是有条件的
❖ 斗争性是绝对的是指它是无条件的
❖ (2)联系: ❖ A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斗争性就没有矛盾
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 B 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制约 ❖ C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2021/3/13
9
练习
❖ 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
❖ A 量体裁衣
B 因材施教
❖ C 积劳成疾
D 居安思危
题中只有D项中“安”与“危”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属于 矛盾同一性。
塞翁失马。说明矛盾双方的转化是 有条件的。
塞翁失马
2021/3/13
10
❖ 3 矛盾斗争性
❖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的属性、趋势,(对立) ❖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有遗传就无所谓变异,没有胖就无所谓瘦,没有进攻就无 所谓防守,没有战争就无所谓和平,没有苦就无所谓乐, 没有穷就无所谓富……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矛盾 的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 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也就是矛盾的同一性。
2021/3/13
6
矛盾的同一性有两种表现形式
❖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 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 主讲人:
2021/3/13
1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原因是: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 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 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 范畴的“钥匙”。
❖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 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 2矛盾的同一性 ❖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
势。
2021/3/13
4
他 敢 吗 ?
2021/3/13
2021/3/13
13
思考:哲学上的“斗争” =暴力冲突=阶级斗争=同学 分歧?它与这些斗争有何关系?
❖ 总结:不是,这些是哲学所讲斗争的具体表现。
❖ 哲学上讲的“斗争” 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互相排 斥、相互斗争的概括和抽象、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 争的共性反映,包括一切对立和差异,具有广泛的 意义,内容十分丰富,形式无限多样。我们不能把 哲学上讲的对立、斗争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 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两者是共性 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化发展
2,画一副画, 说说你的构想。
甲画家: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影在远 山和湖边的花草,好象一面镜子。
❖ 乙:画了一个飞流直下的瀑布,旁边一颗树, 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鸟,它在睡觉
❖ 提问:哪一种设计更能体现“安静”,说明
❖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要注意:不能 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
❖ •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
❖ •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 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 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暴力与和平
❖ •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021/3/13
12
❖ 1、古往今来的阶级矛盾、革命战争年代大量 矛盾,始终贯穿于史。 2、当今中美两国关 系,始终在斗争中共同发展。
❖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 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 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 过渡的决定力量。
2021/3/13
11
❖ 议一议: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 的矛盾双方?
❖ •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
❖ 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 置之死地而后生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祸福相倚
2021/3/13
8
❖ 《三国演义》开篇即云:“话说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既体现矛 盾之同一性也。无分便无合,无合亦不存在 分,两者不可分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乎,因为有相聚;然而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只能盼望下次再聚首, 可见矛盾双方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存,亦相 互转化。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 方法——矛盾分析法。
2021/3/13
2
我的矛无坚不摧!
我的盾没有利器 能穿过它!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 你的盾,如何?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 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 法所说的辩证矛盾。
2021/3/13
!?
3
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 用
5
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 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前提。因此,结论是 “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 的一方(乙),另一方(甲)也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 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再如:没有作用力就 无所谓反作用力,没有化合就无所谓分解,没
2021/3/13
16
❖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两者相互依存,没有教师的启 发讲授,就没有学生的领梧与接受,没有学生的领 悟与接受,教师的启发讲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和意义,双方共处于教学活动这个统一体中。
❖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021/3/13
7
❖ 思考:在我国灿烂的文化中有哪些成语或是 俗语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