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c6bb9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74.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m=4+3,则以下对m 的估算正确的( )A .2<m <3B .3<m <4C .4<m <5D .5<m <62.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对“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这一规定的意见,随机对全校100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这一问题中样本是( )A .100B .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C .被抽取的100名学生家长的意见D .全校学生家长的意见3.下列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4.我国明代珠算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指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如果大和尚1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1个,正好分完,试问大、小和尚各多少人?设大和尚有x 人,依题意列方程得( )A .()31003x x +-=100 B .10033x x -+=100 C .()31001003x x --= D .10031003x x --= 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若A (1,1),B (2,0),则C 点的坐标为( )A .(-3,-2)B .(3,-2)C .(-2,-3)D .(2,-3)6.实数a ,b 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2()a b +( )A .﹣2a-bB .2a ﹣bC .﹣bD .b7.点()1,3M m m ++在y 轴上,则点M 的坐标为( )A .()0,4-B .()4,0C .()2,0-D .()0,28.1221()()n n x x +-=( )A .4n xB .43n x +C .41n x +D .41n x -9.估计10+1的值应在( )A .3和4之间B .4和5之间C .5和6之间D .6和7之间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B .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为40%”,表示明天有40%的时间都在降雨C .“篮球队员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投中”为随机事件D .“a 是实数,|a|≥0”是不可能事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7-的立方根是________.2.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在A ,B ,C 三处经过三次拐弯,此时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即AE ∥CD ),若∠A =120°,∠B =150°,则∠C 的度数是________.3.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_________4.若x 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_____.5.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80千米/时,t 时后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为____________.6.已知13a a +=,则221+=a a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2(2)3(41)5(1)x x x ---=- (2)211011412x x x ++-=-2.已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426x y m x y +=+⎧⎨-=⎩的解满足3x y +<,求满足条件的m 的所有非负整数值.3.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AD 上,∠BCE =∠ACD =90°,∠BAC =∠D ,BC =CE .(1)求证:AC =CD ;(2)若AC =AE ,求∠DEC 的度数.4.尺规作图:校园有两条路OA 、OB ,在交叉路口附近有两块宣传牌C 、D ,学校准备在这里安装一盏路灯,要求灯柱的位置P 离两块宣传牌一样远,并且到两条路的距离也一样远,请你帮助画出灯柱的位置P .(不写画图过程,保留作图痕迹)5.我市某中学举行“中国梦•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高、初中部根据初赛成绩,各选出5名选手组成初中代表队和高中代表队参加学校决赛.两个队各选出的5名选手的决赛成绩如图所示.(1)根据图示填写下表;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初中部85高中部85 100(2)结合两队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析哪个队的决赛成绩较好;(3)计算两队决赛成绩的方差并判断哪一个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平均数(分)中位数(分)众数(分)初中部85 85 856.某农产品生产基地收获红薯192吨,准备运给甲、乙两地的承包商进行包销.该基地用大、小两种货车共18辆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红薯,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4吨/吨和8吨/辆,运往甲、乙两地的运费如下表:(1)求这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2)如果安排10辆货车前往甲地,其余货车前往乙地,其中前往甲地的大货车为a辆,总运费为w元,求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若甲地的承包商包销的红薯不少于96吨,请你设计出使总运费最低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低总运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C3、C4、B5、B6、A7、D8、A9、B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2、150°3、135°4、±10.5、2或2.56、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65x=-;(2)2x=.2、满足条件的m的所有非负整数值为:0,1,23、(1)略;(2)112.5°.4、略.5、(1)(2)初中部成绩好些(3)初中代表队选手成绩较为稳定6、(1)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10辆;(2)w=70a+11400(0≤a≤8且为整数);(3)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3辆大货车、7辆小货车前往甲地;5辆大货车、3辆小货车前往乙地.最少运费为11610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aa7e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f.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2=±B 3=-C2=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是分数B .227是无理数C .π-3.14是有理数D .3是有理数3.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3,﹣2),“车”位于点(﹣1,﹣2),则“马”位于A .(1,3)B .(5,3)C .(6,1)D .(8,2)4.如图,直线12l l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1l 上,一锐角顶点B 在直线2l 上,若0135∠=,则2∠的度数是A .65B .55C .45D .355.如图,△ABC 沿BC 方向平移得到△DEF ,已知BC=7,EC=4,那么平移的距离为A .2B .3C .5D .76.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同位角相等;②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④不重合的三条直线a、b、c,若//a b,//b c,则//a c.A.1个B.2个C.3个D.4个7.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在直线l上,若5cmPA=,7cmPB=,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A.等于5cm B.小于5cm C.不大于5cm D.等于6cm 8.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的是()A.180∠+∠=︒B.BAC ACDD BAD∠=∠C.CAD ACB∠=∠∠=∠D.B DCE9.如图,这是小明学校周边环境的示意图,以学校为参照点,儿童公园,图书市场分别距离学校500m、700m,若以(南偏西30°,500)来表示儿童公园的位置,则图书市场的位置应表示为()A.(700,南偏东45︒)B.(南偏东45︒,700)C.(700,北偏东45︒)D.(北偏东45︒,700)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1A,第二次移动到点2A……,第n次移动到点n A,A的坐标是()则点2021A .()1010,0B .()1010,1C .()1011,0D .()1011,1二、填空题11325-3-.(填“>”“<”或“=”)12.根据如表回答下列问题:x 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x 533.61538.24542.89547.56552.25556.96561.69566.44571.21满足23.623.7n <<的整数n 有________个.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四象限内有一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M 的坐标为_____.14.如图,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2,8-、()11,6-、()14,0-、()0,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_______.15.如图所示,//AB CD ,EC CD ⊥.若28BEC ∠=︒,则ABE ∠的度数为_______.三、解答题16.(12-(2)求下列式子中x 的值:()229x -=17.根据要求,画图并回答问题:(1)如图,点P 在AOC ∠的边OA 上.①过点P 画OA 的垂线交OC 于B ;②过点P 作直线//PM OC ;(2)表示点О到直线PB 的距离的线段是__________;(3)直接写出所作图中与O ∠互余的角(可以表示出来的角).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的坐标为()0,4,线段MN 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M 的坐标为()3,1--,点N 的坐标为()3,2-.(1)将线段MN 平移得到线段AB ,其中点M 的对应点为A ,点N 的对应点为B .点M 平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长度;②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2)在(1)的条件下,若点C 的坐标为()4,1,连接AC ,BC ,求ABC ∆的面积.19.如图,已知∠1=∠2,∠3=∠4,∠5=∠A ,试说明:BE ∥CF .完善下面的解答过程,并填写理由或数学式:解:∵∠3=∠4(已知)∴AE ∥()∴∠EDC=∠5()∵∠5=∠A (已知)∴∠EDC=()∴DC ∥AB ()∴∠5+∠ABC=180°()即∠5+∠2+∠3=180°∵∠1=∠2(已知)∴∠5+∠1+∠3=180°()即∠BCF+∠3=180°∴BE ∥CF ().20.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O 点,∠AOC 与∠AOD 的度数比为4:5,OE ⊥AB ,OF 平分∠DOB ,求∠EOF 的度数.21.(1)计算下列各式的值:=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计算上面各式的值,你发现:对于任意有理数a=__________.(2)利用所得结论解决问题:若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 b-.22.如图1,AB∥CD,E是射线FD上的一点,∠ABC=140°,∠CDF=40°(1)试说明BC∥EF;(2)若∠BAE=110°,连接BD,如图2.若BD∥AE,则BD是否平分∠ABC,请说明理由.23.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如图1),其中30∠=︒,A∠=︒,4560B∠=∠=︒.D E(1)若112∠的度数;BCD∠=︒,求ACE(2)试猜想BCD∠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与ACE(3)若三角板ABC保持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DCE,在转动过程中,试探究BCD∠等于多少度时,//CD AB?请你直接写出答案.参考答案1.D 2.D 3.C 4.B 5.B 6.A 7.C 8.C 9.D 10.B 11.>【详解】解:因为-25>-27,3-,故答案为:>.12.5【详解】解:∵23.62=556.96,23.72=561.69,∴556.96561.69n <<∴满足23.623.7<<的整数n 有5个,故答案为:5.13.()5,4-【详解】解:∵点M 在第四象限,∴点M 的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4,到y 轴的距离为5,∴点M 的坐标为()5,4-,故答案为:()5,4-.14.80【详解】解:(1)如图所示:过点A 作AE ⊥x 轴于点E ,过点B 作BF ⊥x 轴于点F ,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14-11)×6+12×(6+8)×(11-2)+12×2×8,=9+63+8,=80;故答案为:80.15.118︒【详解】解:过点E 作EG ∥AB ,则EG ∥CD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EC =90°,所以∠GEB =90°-28°=62°,因为EG ∥AB ,所以∠ABE =180°-62°=118°.故答案为:118°.16.(1)63(2)1x =-或5【详解】解:(1()238127232---93232=--+63=-;(2)∵()229x -=,∴23x -=±,∴1x =-或5.【详解】解:(1)如图所示,(2)∵OP ⊥PB∴线段OP 的长为点O 到直线PB 的距离故答案为:OP .(3)∵OP ⊥PB ∴∠OPB =90゜∴∠O +∠PBO =90゜即与O ∠互余的角为PBO ∠∵PM ∥OC ∴∠BPM =∠PBO∴∠O +∠BPM =90゜即与O ∠互余的角为BPM∠∴与O ∠互余的角为PBO ∠,BPM ∠.18.(1)①右,3,上,5(或上,5,右,3均可以);②()6,3;(2)7【分析】(1)①由点M 及其对应点的A 的坐标可得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即可;②根据①可得点N 的对应点B 的坐标;(2)割补法求解可得.【详解】解:(1)①∵点A 的坐标为()0,4,点M 的坐标为()3,1--,∴点M 移到点A 的过程可以是: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也可以是:先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②由①得:将N (3,-2)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坐标是(6,3),∴点B 的坐标为(6,3);(2)如图,过点C 作CF y ⊥于点F ,过点B 作BE CF ⊥交FC 延长线于点E ,过点A 作AD y ⊥轴交EB 的延长线于点D ,则四边形AFED 是矩形,∴3AF =,4CF =,2CE =,2BE =,1BD =,6AD =,∴矩形AFED ABC Rt AFC Rt BCE Rt ABDS S S S S =--- 111634322617222=⨯-⨯⨯-⨯⨯-⨯⨯=.19.答案见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灵活判断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逐步可求解.试题解析:解:∵3=4∠∠(已知)∴AE ∥B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ED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A ∠∠(已知)∴EDC ∠=A ∠(等量代换)∴DC ∥A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05180ABC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0523180∠+∠+∠=∵1=2∠∠(已知)∴0513180∠+∠+∠=(等量代换)即03180BCF ∠+∠=∴BE ∥CF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0.50°.【详解】解:设∠AOC =4x ,则∠AOD =5x ,∵∠AOC +∠AOD =180°,∴4x +5x =180°,解得x =20°,∴∠AOC =4x =80°,∴∠BOD =∠AOC =80°,∵OE ⊥AB ,∴∠BOE =90°,∴∠DOE =∠BOE ﹣∠BOD =10°,又∵OF 平分∠DOB ,∴∠DOF =12∠BOD =40°,∴∠EOF =∠EOD +∠DOF =10°+40°=50°.21.(1)4;13;0;3;5;1;a 或()()00a a a a ⎧≥⎪⎨-<⎪⎩;(2)a b-+【详解】(1)4;13;0;3;5;1;a 或()()00a a a a ⎧≥⎪⎨-<⎪⎩(2)解:由数轴知:21a -<<-,01b <<,∴0a b +<,0a b -<,a b -()()a b a b a b =-++--a b =-+.22.(1)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1)证明:∵AB ∥CD ,∴∠ABC+∠BCD =180°,∵∠ABC =140°,∴∠BCD =40°,∵∠CDF =40°,∴∠BCD =∠CDF ,∴BC ∥EF .(2)解:结论:BD 平分∠ABC .理由:∵AE ∥BD ,∴∠BAE+∠ABD =180°,∵∠BAE =110°,∴∠ABD =70°,∵∠ABC =140°,∴∠ABD =∠DBC =70°,∴BD 平分∠ABC .23.(1)68°;(2)180BCD ACE ∠+∠=︒,理由见解析;(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详解】解:(1)∵90BCA ECD ∠=∠=︒,112BCD ∠=︒∴1129022DCA BCD BCA ∠=∠-∠=︒-︒=︒.∴902268ACE ECD DCA ∠=∠-∠=-︒=︒.(2)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ACE DCE ACD ACD ∠=∠-∠=︒-∠,∴180BCD ACE ∠+∠=︒.(3)当120BCD ∠=︒或60︒时,//CD AB .如图2,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当180B BCD ∠+∠=︒时,//CD AB ,此时180BCD ∠=︒-18060120B ∠=︒-︒=︒;如图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当60B BCD ∠=∠=︒时,//CD AB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8de5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1.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能确定物体具体位置的是()A .朝阳大道右侧B .好运花园2号楼C .东经103︒,北纬30°D .南偏西55︒2.在0.21)A .0.2BC .﹣1D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 2=±B 1=-C 2=±D .3=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B .对顶角相等C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将M (5,2)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则移动后的点的坐标是()A .(2,0)B .(3,5)C .(8,4)D .(2,3)6.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 ,45AOC ∠=︒,射线OE 是BOD ∠的角平分线,则∠BOE 的度数为()A .22.5︒B .23.5︒C .45︒D .40︒7.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 ∥CD 的是()A .∠1=∠2B .∠BAD =∠BCDC .∠BAD +∠ADC =180°D .∠3=∠48.小明在学习平行线的性质后,把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摆放在自己的文具上,如图,AD ∥BC ,若∠2=70°,则∠1=()A .22°B .20°C .25°D .30°9.如图,数轴上有M ,N ,P ,Q 四点,则这四点中所表示的数最接近)A .点MB .点NC .点PD .点Q10.如图,已知直线AB ,CD 被直线AC 所截,//AB CD ,E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E 不在直线AB ,CD ,AC 上),设∠BAE =α,∠DCE =β.下列各式:①α+β,②α﹣β,③180°﹣α﹣β,④360°﹣α﹣β,∠AEC 的度数可能是()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1.已知点(1,3)M m m ++在x 轴上,则m 等于______.12.如果一个正数a 的两个不同平方根分别是22x -和63x -,则a =______.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5,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M 的坐标是______.14.如图://AB CD ,AE CE ⊥,13EAF EAB ∠=∠,13ECF ECD ∠=∠,则AFC ∠=__.15a ,小数部分是b ,计算a ﹣2b 的值是__.16<x x 的整数有4个;③﹣3⑥对于任意实数a a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三、解答题172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1)24810x -=;(2)35(1)48x -+=.19.如图,已知AD BC ⊥于点D ,点E 在AB 上,EF BC ⊥于点F ,12∠=∠,试说明//DE AC .20.按要求画图及填空:在由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建立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O 及△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点A 的坐标为;(2)将△ABC 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画出△A 1B 1C 1.(3)△A 1B 1C 1的面积为.21.(1)由8个同样大小的立方体组成的魔方,体积为64,则出这个魔方的棱长是_____.(2)图1正方形EFGH 的边长等于魔方的棱长,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及其边长.(3)把正方形ABCD 放到数轴上,如图2,使得A 与1-重合,那么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______.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2,a +1),B(a ﹣1,4),C(b ﹣2,b )三点.(1)当点C 在y 轴上时,求点C 的坐标;(2)当AB ∥x 轴时,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3)当CD ⊥x 轴于点D ,且CD =1时,求点C 的坐标.23.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两点P 1(x 1,y 1),P 2(x 2,y 2),其两点间的距离P 1P 2轴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 2﹣x 1|或|y 2﹣y 1|.(1)已知A (1,3),B (﹣3,﹣5),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线段MN ∥y 轴,MN =4,若点M 的坐标为(2,﹣1),试求点N 的坐标;(3)已知一个三角形各顶点坐标为D (0,6),E (﹣3,2),F (3,2),你能判定此三角形的形状吗?说明理由.24.已知//AM CN ,点B 为平面内一点,AB BC ⊥于B .(1)如图1,直接写出A ∠和C ∠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2)如图2,过点B 作BD AM ⊥于点D ,请说明ABD C ∠=∠的理由;(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 、F 在DM 上,连接BE ,BP 、CF ,BF 平分DBC ∠,BE 平分ABD ∠,若180FCB NCF ∠+∠=︒,3BFC DBE ∠=∠,求EBC ∠的度数.参考答案1.C【分析】在平面中,要用两个数据才能表示一个点的位置.【详解】解:朝阳大道右侧、好运花园2号楼、南偏西55︒都不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东经103︒,北纬30°能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要明确,一个有序数对才能确定一个点的位置.2.D【分析】按照无理数的定义逐个来判定即可.【详解】解:A、0.2属于有理数,故A不符合题意;3,为有理数,故B不符合题意;BC、﹣1为有理数,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D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识别,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无理数的定义.3.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分别判断即可.【详解】解:A2=,故选项错误;B1=-,故选项正确;C2=,故选项错误;D、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立方根的定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应先找出所要求的这个数是哪一个数的立方.由开立方和立方是互逆运算,用立方的方法求这个数的立方根.4.A【分析】根据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内角和等性质,对选项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B:对顶角相等,为真命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相加为90︒,即互余,为真命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为真命题,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真假命题,涉及到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内角和、平行公理等内容,熟练掌握相关几何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可得答案.【详解】因为M点坐标为(5,2),根据平移变换的坐标变化规律可知,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5−3,2-2),即(2,0).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6.A【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D=∠AOC,再根据射线OE是∠BOD的角平分线即可得解.【详解】解:由对顶角相等得,∠BOD=∠AOC=45°,∵射线OE是∠BOD的角平分线,∴∠BOE=12∠BOD=12×45°=22.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熟记概念并求出∠BOD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7.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由∠1=∠2可判断AD∥BC,不符合题意;B.∠BAD=∠BCD不能判定图中直线平行,不符合题意;C.由∠BAD+∠ADC=180°可判定AB∥DC,符合题意;D.由∠3=∠4可判定AD∥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过F作FG∥AD,则FG∥BC,即可得到∠2=∠EFG=70°,再根据∠AFE=90°,即可得出∠AFG=90°-70°=20°,进而得到∠1=∠AFG=20°.【详解】解:如图,过F作FG∥AD,则FG∥BC,∴∠2=∠EFG=70°,又∵∠AFE=90°,∴∠AFG=90°-70°=20°,∴∠1=∠AFG=2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板的知识,比较简单,熟记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B【分析】先估算.【详解】∵∴43-<-∴最接近N故答案选择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正确估算.10.D【分析】根据点E有6种可能位置,分情况进行讨论,依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图1,由AB//CD,可得∠AOC=∠DCE1=β,∵∠AOC=∠BAE1+∠AE1C,∴∠AE1C=β﹣α.(2)如图2,过E2作AB平行线,则由AB//CD,可得∠1=∠BAE2=α,∠2=∠DCE2=β,∴∠AE2C=α+β.当AE2平分∠BAC,CE2平分∠ACD时,∠BAE2+∠DCE2=12(∠BAC+∠ACD)=12×180°=90°,即α+β=90°,又∵∠AE2C=∠BAE2+∠DCE2,∴∠AE2C=180°﹣(α+β)=180°﹣α﹣β;(3)如图3,由AB//CD,可得∠BOE3=∠DCE3=β,∵∠BAE3=∠BOE3+∠AE3C,∴∠AE3C=α﹣β.(4)如图4,由AB//CD,可得∠BAE4+∠AE4C+∠DCE4=360°,∴∠AE4C=360°﹣α﹣β.(5)(6)当点E 在CD 的下方时,同理可得,∠AEC =α﹣β或β﹣α.综上所述,∠AEC 的度数可能为β﹣α,α+β,α﹣β,180°﹣α﹣β,360°﹣α﹣β.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的运用与外角定理,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1.3-【分析】当点M 的纵坐标为0时,即可列式求值.【详解】解:由题意得:m+3=0,解得m=-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用到的知识点为:x 轴上点的纵坐标为0.12.36【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两不同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列式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3262x x -=--,即2263x x -=-+,解得4x =,222426x ∴-=⨯-=,36a ∴=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利用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且互为相反数列出正确的关系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分析】根据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得到点M 的横纵坐标可能的值,进而根据所在象限可得点M 的具体坐标.【详解】解:设点M 的坐标是(x ,y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5,到y 轴的距离为4,∴|y|=5,|x|=4.又∵点M 在第二象限内,∴x =−4,y =5,∴点M 的坐标为(−4,5),故答案是:(−4,5).【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用到的知识点为:点到x 轴的距离为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 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第二象限(−,+).14.60︒【分析】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垂直的定义,方程的思想求解即可.【详解】解:连接AC ,设EAF x ∠=,ECF y ∠=,3EAB x ∠=,3ECD y ∠=,//AB CD ,180BAC ACD ∴∠+∠=︒,33180CAE x ACE y ∴∠++∠+=︒,180(33)CAE ACE x y ∴∠+∠=︒-+,180(22)FAC FCA x y ∠+∠=︒-+180()AEC CAE ACE ∴∠=︒-∠+∠180[180(33)]x y =︒-︒-+33x y=+3()x y =+,180()AFC FAC FCA ∠=︒-∠+∠180[180(22)]x y =︒-︒-+2()x y =+,AE CE ⊥ ,90AEC ∴∠=︒,22906033AFC AEC ∴∠=∠=⨯︒=︒.故答案为:6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方程的思想,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科学引入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15.3﹣【分析】a 、b 的值,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12,∴a =1,b 1,∴a ﹣2b =1﹣21)=3﹣故答案为: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无理数的估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无理数的大小先表示出a 、b ,代入求解.16.②③【分析】根据有理数、无理数、实数的意义逐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但是有的数不开方也是无理数,如:π,3π等,因此①不正确,不符合题意;x x 的整数有﹣1,0,1,2共4个,因此②正确,符合题意;③﹣3是99,因此③正确,符合题意;④π就是无理数,不带根号的数也不一定是有理数,因此④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⑤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因此⑤不正确,不符合题意;⑥若a <0|a|=﹣a ,因此⑥不正确,不符合题意;因此正确的结论只有②③,故答案为:②③.【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有理数、实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意义是正确判断的前提.172++.【分析】先化简绝对值、化简二次根式、立方根、二次根式的乘法,再计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即可得.【详解】原式35=+,2+.【点睛】本题考查了化简绝对值、立方根、二次根式的乘法与加减法,熟记各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1)92x =±;(2)12x =-【分析】(1)移项后根据平方根的定义求解;(2)移项后根据立方根的定义求解;【详解】解:(1)∵24810x -=,∴2481x =,∴2814x =,∴92x =±;(2)∵35(1)48x -+=,∴327(1)8x -=-,∴312x -=-,∴12x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见解析【分析】先由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1=∠3,再用∠1=∠2代换,最后用内错角相等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AD BC ⊥于点D ,EF BC ⊥于点F ,∴//AD EF ,∴13∠=∠,∵12∠=∠,∴23∠∠=,∴//DE AC .【点睛】此题是平行线的判定,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用判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AD ∥EF .20.(1)(-4,2);(2)见解析;(3)5.5.【分析】(1)根据点A 的的位置和平面直角坐标系求解即可;(2)根据平移规律即可画出△A 1B 1C 1;(3)利用割补法求△A 1B 1C 1的面积,把△A 1B 1C 1补全成一个矩形,然后用矩形的面积减去其他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A 1B 1C 1的面积.【详解】(1)A (-4,2);(2)如图,△A 1B 1C 1即为所求.(3)11111134231413 5.5222A B C S =⨯-⨯⨯-⨯⨯-⨯⨯= .∴△A 1B 1C 1的面积是5.5.【点睛】此题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利用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移变换以及利用割补法求三角形面积.21.(1)4;(2)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边长是(3)-1-【分析】(1)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可求这个魔方的棱长.(2)根据魔方的棱长为4,所以小立方体的棱长为2,阴影部分由4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乘以4即可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开平方即可求出边长.(3)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详解】解:(1=4,答:这个魔方的棱长为4.(2)∵魔方的棱长为4,∴小立方体的棱长为2,∴阴影部分面积为:12×2×2×4=8,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8,边长是(3)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立方根求出魔方的棱长.22.(1)(0,2);(2)4;(3)(﹣1,1)或(﹣3,﹣1)【分析】(1)利用y 轴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b ﹣2=0,求出b 得到C 点坐标;(2)利用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a +1=4,求出a 得到A 、B 点的坐标,然后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3)利用垂直于x 轴的直线上点的坐标特征得到|b |=1,然后求出b 得到C 点坐标.【详解】解:(1)∵点C 在y 轴上,∴20b -=,解得2b =,∴C 点坐标为(0,2);(2)∵AB ∥x 轴,∴A 、B 点的纵坐标相同,∴a +1=4,解得a =3,∴A(﹣2,4),B(2,4),∴A ,B 两点间的距离=2﹣(﹣2)=4;(3)∵CD ⊥x 轴,CD =1,∴|b |=1,解得b =±1,∴C 点坐标为(﹣1,1)或(﹣3,﹣1).【点评】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23.(1)(2)(2,3)或(2,﹣5);(3)等腰三角形,见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2)利用MN∥y轴得到M、N的横坐标相同,设N(2,t),利用两点间的距离为4得到|t+1|=4,然后求出t即可;(3)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计算出DE、DF、EF,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判断.【详解】解:(1)A,B(2)∵线段MN∥y轴,∴M、N的横坐标相同,设N(2,t),∴|t+1|=4,解得t=3或﹣5,∴N点坐标为(2,3)或(2,﹣5);(3)△DEF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D(0,6),E(﹣3,2),F(3,2),∴DE5,DF5,EF6,∴DE=DF,∴△DEF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该题时,先弄清两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然后选取合适的公式来求两点间的距离.24.(1)∠A+∠C=90°;(2)证明见解析(3)105°【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2)过点B作BG∥DM,证∠DBG=90°,得出∠ABD=∠CBG,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CBG,即可得到∠ABD=∠C;(3)过点B作BG∥DM,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F=∠GBF,再设∠DBE=α,∠ABF=β,根据∠CBF+∠BFC+∠BCF=180°,可得(2α+β)+3α+(3α+β)=180°,根据AB⊥BC,可得β+β+2α=90°,最后解方程组即可得到∠ABE=15°,进而得出∠EBC=∠ABE+∠ABC=15°+90°=105°.【详解】解:(1)如图1,AM与BC的交点记作点O,∵AM∥CN,∴∠C=∠AOB,∵AB⊥BC,∴∠A+∠AOB=90°,∴∠A+∠C=90°,故答案为:∠A+∠C=90°;(2)如图2,过点B作BG∥DM,∴∠D+∠DBG=180°,∵BD⊥AM,∴∠D=90°,∴∠DBG=90°,∴∠ABD+∠ABG=90°,又∵AB⊥BC,∴∠CBG+∠ABG=90°,∴∠ABD=∠CBG,∵AM∥CN,BG∥AM,∴CN∥BG,∴∠C=∠CBG,∴∠ABD=∠C;(3)如图3,过点B作BG∥DM,∵BF平分∠DBC,∴∠DBF=∠CBF,由(2)可得∠ABD=∠CBG,∴∠ABF=∠GBF,∵BE平分∠ABD,∴∠DBE=∠ABE,设∠DBE=α,∠ABF=β,则∠ABE=α,∠ABD=2α=∠CBG,∠GBF=∠ABF=β,∵BG∥DM,∴∠AFB=∠GBF=β,∵∠BFC=3∠DBE=3α,∴∠AFC=3α+β,∵BG∥DM,∴∠AFC+∠NCF=180°,∵∠FCB+∠NCF=180°,∴∠FCB=∠AFC=3α+β,△BCF中,由∠CBF+∠BFC+∠BCF=180°,可得(2α+β)+3α+(3α+β)=180°,①由AB⊥BC,可得β+β+2α=90°,②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α=15°,∴∠ABE=15°,∴∠EBC=∠ABE+∠ABC=15°+90°=10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平行线构造内错角,运用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进行推导.余角和补角计算的应用,常常与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相关联.解题时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80b94ec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43.png)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9的算术平方根是()A .81B .3C .3-D .42.下列各组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互相得到的是( )A .B .C .D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各点在第二象限的是( )A .()3,0-B .()2,1-C .()2,1-D .()2,1-- 4.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⑤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F =∠ACB =90°,∠D =45°,∠B =60°,AB //DC ,则∠CAE 的度数为( )A .25°B .20°C .15°D .10° 6.若325.36 2.938=,3253.6 6.329=,则325360000=( ) A .632.9 B .293.8 C .2938 D .6329 7.如图,//AB CD ,FG 平分EFD ∠,168∠=︒,则BGF ∠=( )A .112°B .126°C .136°D .146°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A 2,A 3,A 4,A 5,A 6的坐标依次为A 1(0,1),A 2(1,1),A 3(1,0),A 4(2,0),A 5(2,1),A 6(3,1),…按此规律排列,则点A 2021的坐标是( )A .(10101),B .(10100),C .(10111),D .(10110),二、填空题9.已知非零实数a.b 满足|2a-4|+|b+2|+()23a b -+4=2a ,则2a+b=_______. 10.已知点()36,415A x y -+,点()5,B y x 关于x 轴对称,则x y +的值是____. 11.如图,DB 是ABC 的高,AE 是角平分线,26BAE ∠=,则BFE ∠=______.12.如图,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54°,则∠2=____度.13.将一条长方形纸带按如图方式折叠,若1108∠=︒,则2∠的度数为________°.14.已知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e 13f 5a b +3cd e ﹣f =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4,9)P m m --在y 轴上,则线段OP 长度为________. 16.如图,弹性小球从点P (0,1)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小球碰到正方形OABC 的边时反弹,反弹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前后的线与边的夹角相等),当小球第1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 1(2,0),第2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 2,…,第n 次碰到正方形的边时的点为P n ,则点P 2021的坐标为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2|+(﹣3)2﹣4;(2)23252+-;(3)220183|3|27(4)(1)-+---+-.18.求下列各式中的x值:(1)(x﹣1)2=4;(2)(2x+1)3+64=0;(3)x3﹣3=38.19.如图.已知∠1=∠2,∠C=∠D,求证:∠A=∠F.(1)请把下面证明过程中序号对应的空白内容补充完整.证明:∴∠1=∠2(已知)又∵∠1=∠DMN()∵∠2=∠DMN(等量代换)∴DB∥EC()∴∠DBC+∠C=180°().∵∠C=∠D(已知),∴∠DBC+()=180°(等量代换)∴DF∥AC()∴∠A=∠F()(2)在(1)的基础上,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到∠DBC=∠DEC,请帮他写出推理过程.20.如图,一只甲虫在5×5的方格(每小格边长为1)上沿着网格线运动.它从A处出发去看望B、C、D处的其它甲虫,规定: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如果从A到B 记为:A→B(+1,+4),从B到A记为:A→B(﹣1,﹣4),其中第一个数表示左右方向,第二个数表示上下方向,那么图中(1)A→C(,),B→D(,),C→(+1,);(2)若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1,﹣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21.我们知道2是无理数,其整数部分是1,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请解答下列问题:(1)10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2)如果5的小数部分为a,13的整数部分为b,求a+b-5的值;(3)已知10+3=x+y,其中x是整数,且0<y<1,求x-y的相反数.22.求下图44的方格中阴影部分正方形面积与边长.23.已知:AB//CD.点E在CD上,点F,H在AB上,点G在AB,CD之间,连接FG,EH,GE,∠GFB=∠CEH.(1)如图1,求证:GF//EH;(2)如图2,若∠GEH=α,FM平分∠AFG,EM平分∠GEC,试问∠M与α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用含α的式子表示∠M)?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B【分析】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详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时注意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2.C【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C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平移变换中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图案C通过平移后可以得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移变换及其基本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点在第二象限的符号特点横坐标是负数,纵坐标是正数作答.【详解】解:A、(0)在x轴上,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2,-1)在第四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2,1)在第二象限,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2,-1)在第三象限,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4.B【分析】根据几何初步知识对命题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为真命题;②内错角相等,只有两直线平行时,内错角才相等,此为假命题;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为真命题;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此为假命题;⑤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为假命题;①③命题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对顶角等几何初步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给出的已知数据即可求出CAE ∠的度数.【详解】解:90F ∠=︒,45D ∠=︒,45DEF ∴∠=︒,90ACB ∠=︒,60B ∠=︒,30BAC ∴∠=︒,//AB DC ,45BAE DEF ∴∠=∠=︒,453015CAE BAE BAC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6.B【分析】.【详解】解: 2.938=,∴22.93810293.8.=⨯=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立方根的含义,立方根的性质,熟练立方根的含义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7.D【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AB CD ,168∠=︒,∴=1=68EFD ∠∠︒,∵FG 平分EFD ∠, ∴11683422GFD EFD ∠=∠=⨯=, ∵//AB CD ,∴180********BGF GFD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8.A【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找规律得出的坐标,再确定的坐标,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0,1),A2(1,1),A3(1,0),A4(2,0),A5解析:A【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图象完成一个循环,找规律得出4n A 的坐标,再确定2020A 的坐标,从而可得出点A 2021的坐标.【详解】解:A 1(0,1),A 2(1,1),A 3(1,0),A 4(2,0),A 5(2,1),A 6(3,1),…, ∴4A 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0,8A 的横坐标为224⨯=,纵坐标为0,……以此类推,4n A 的横坐标为22n n ⨯=,纵坐标为0,∵202145051÷=,∴2020A 的坐标为(5052,0)⨯,∴2021A 的坐标为(1010,1)故选:A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得到点的坐标变化规律.二、填空题9.4【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0,求出a的范围,进而得出|2a-4|等于原值,代入原式得出|b十2|+=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分别求出a和b的值,即可求出2a+b的值.【详解】解:解析:4【分析】首先根据算术平方根的被开方数≥0,求出a的范围,进而得出|2a-4|等于原值,代入原式得出|b十=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分别求出a和b的值,即可求出2a+b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可得a≥3,∴2a-4>0,已知等式整理得:,∴a=3,b=-2,∴2a+b=2×3-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熟练掌握非负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0.-6【分析】让两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相加得0,即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值即可.【详解】解:∵点,点关于x轴对称,∴;解得:,∴,故答案为-6.本题考查平面直解析:-6【分析】让两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相加得0,即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值即可.【详解】解:∵点()36,415A x y -+,点()5,B y x 关于x 轴对称,∴3654150x y y x -=⎧⎨++=⎩; 解得:33x y =-⎧⎨=-⎩, ∴=-6+x y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坐标轴成轴对称的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关于横轴的对称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成相反数.11.【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AD=∠BAE=26°,而∠AFD 与∠FAD 互余,与∠BFE 是对顶角,故可求得∠BFE 的度数.【详解】∵AE 是角平分线,∠BAE=26°,∴∠FAD=∠B解析:64【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AD=∠BAE=26°,而∠AFD 与∠FAD 互余,与∠BFE 是对顶角,故可求得∠BFE 的度数.【详解】∵AE 是角平分线,∠BAE=26°,∴∠FAD=∠BAE=26°,∵DB 是△ABC 的高,∴∠AFD=90°−∠FAD=90°−26°=64°,∴∠BFE=∠AFD=64°.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2.7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由折叠的性质可知,由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得.【详解】解:如图,长方形的两边平行,,折叠,,.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解析:72【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3∠=∠,由折叠的性质可知34∠=∠,由平角的定义即可求得2∠.【详解】解:如图,长方形的两边平行,∴13∠=∠,折叠,∴34∠=∠,218034180545472∴∠=︒-∠-∠=︒-︒-︒=︒.故答案为:72.【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3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即可解决.【详解】∵AB ∥CD ,如图∴∠GEC=∠1=108゜由折叠的性质可得:∠2=∠FED∵∠2+∠FED+∠GEC=180゜∴∠2=解析:3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即可解决.【详解】∵AB ∥CD ,如图∴∠GEC =∠1=108゜由折叠的性质可得:∠2=∠FED∵∠2+∠FED +∠GEC =180゜∴∠2=11(180)(180108)3622GEC ︒-∠=⨯︒-︒=︒ 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平角的概念,关键是掌握折叠的性质. 14.【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a+b =0,∵c 、d 互为倒数,∴cd =1,∵3<<4,∴的整数部分解析:45【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实数a 、b 互为相反数,∴a+b =0,∵c 、d 互为倒数,∴cd =1,∵34,∴3,e =3,∵23,∴2,即f 2,∴e ﹣f=)013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相反数、倒数、无理数的估算,掌握相反数、倒数的意义,以及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表示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5【分析】先根据在轴上,计算出m 的值,根据纵坐标的绝对值即是线段长度可得到答案.【详解】∵在轴上,∴横坐标为0,即,解得:,故,∴线段长度为,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只要考查解析:5【分析】先根据(4,9)P m m --在y 轴上,计算出m 的值,根据纵坐标的绝对值即是线段OP 长度可得到答案.【详解】∵(4,9)P m m --在y 轴上,∴横坐标为0,即40m -=,m=,解得:4P-,故(0,5)∴线段OP长度为|5|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只要考查了再y轴的点的特征(横坐标为零),在计算线段的长度时,注意线段长度不为负数.16.(4,3)【分析】按照反弹规律依次画图即可.【详解】解:如图: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图,可知小球从P2反射后到P3(0,3),再反射到P4(2,4),再反射到P5(4,3),再反射到P点解析:(4,3)【分析】按照反弹规律依次画图即可.【详解】解:如图: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图,可知小球从P2反射后到P3(0,3),再反射到P4(2,4),再反射到P5(4,3),再反射到P点(0,1)之后,再循环反射,每6次一循环,2021÷6=336…5,即点P2021的坐标是(4,3).故答案为:(4,3).【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找到循环数值,从而得到规律.三、解答题17.(1)9;(2)-;(3)-3.【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解析:【解析】【分析】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依次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9﹣2=9,(2)原式=(1+3﹣5,(3)原式=3﹣3﹣4+1=﹣3.【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8.(1)x=3或x=﹣1;(2)x=﹣2.5;(3)x=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解析:(1)x=3或x=﹣1;(2)x=﹣2.5;(3)x=1.5.【分析】(1)直接开平方进行解答;(2)先移项,再开立方进行解答.(3)先移项,系数化为1,再开平方法进行解答【详解】解:(1)开方得:x﹣1=2或x﹣1=﹣2,解得:x=3或x=﹣1;(2)方程整理得:(2x+1)3=﹣64,开立方得:2x+1=﹣4,解得:x=﹣2.5;(3)方程整理得:x3=278,开立方得:x=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19.(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2=∠DMN,由此判定DB∥EC,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DBC+∠D=180°即可判定DF∥A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解析:(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对顶角相等及等量代换得到∠2=∠DMN,由此判定DB∥EC,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得出∠DBC+∠D=180°即可判定DF∥AC,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解;(2)由平行线的性质及等量代换即可得解.【详解】解:(1)证明:∵∠1=∠2(已知),又∵∠1=∠DMN(对顶角相等),∴∠2=∠DMN(等量代换),∴DB∥E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BC+∠C=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C=∠D(已知),∵∠DBC+(∠D)=180°(等量代换),∴DF∥A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DB∥EC,∴∠DBC+∠C=180°,∠DEC+∠D=180°,∵∠C=∠D,∴∠DBC=∠DEC.【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1)3,4,3,﹣2,D,﹣2;(2)见解析【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可得答案;(2)根据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可得答案.【详解】解:(1)A→C( 3解析:(1)3,4,3,﹣2,D,﹣2;(2)见解析【分析】(1)根据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可得答案;(2)根据向上向右走为正,向下向左走为负,可得答案.【详解】解:(1)A→C( 3,4),B→D(3﹣2),C→D(+1,﹣2);故答案为3,4;3,﹣2;D,﹣2;(2)这只甲虫从A处去甲虫P处的行走路线依次为(+2,+2),(+1,﹣1),(﹣2,+3),(﹣1,﹣2),请在图中标出P的位置,如图【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有序实数对表示路线.读懂题目信息,正确理解行走路线的记录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1)3,;(2)1;(3)【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求解;(2)估算出的小数部分为a,的整数部分为b,即可确定出a+b的值;(3)根据题意确定出x与y的值,求出x-y的相反数即可.【详解解析:(1)3103;(2)1;(3312【分析】(1)根据题意即可求解;(25a13b,即可确定出a+b的值;(3)根据题意确定出x与y的值,求出x-y的相反数即可.【详解】(1)3104<<,103103;(2)253<<,5252,∴=,52a3134<<,3,3b ∴=,231a b ∴++=;(3)132<<,11,10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y <1,)1,1011111111112y x x y ∴==+=∴-=-==12x y ∴-=x y ∴-的相反数是:(1212-=.【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 22.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2×2=8;正方形的边解析:8;【分析】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到所求的正方形的面积为8,然后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求8的算术平方根即可. 【详解】解:正方形面积=4×4-4×12×2×2=8;正方形的边长【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 2=a ,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 23.(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等量代换得出,即可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解;(2)过点作,过点作,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解析:(1)见解析;(2)902FME α∠=︒-,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EH EHB ∠=∠,等量代换得出GFB EHB ∠=∠,即可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解; (2)过点M 作//MQ AB ,过点G 作//GP AB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AB CD , CEH EHB ∴∠=∠,GFB CEH ∠=∠,GFB EHB ∴∠=∠,//GF EH ∴;(2)解:902FME α∠=︒-,理由如下:如图2,过点M 作//MQ AB ,过点G 作//GP AB ,//AB CD ,//MQ CD ∴,AFM FMQ ∴∠=∠,QME MEC ∠=∠, FME FMQ QME AFM MEC ∴∠=∠+∠=∠+∠, 同理,FGE FGP PGE AFG GEC ∠=∠+∠=∠+∠, FM 平分AFG ∠,EM 平分GEC ∠, 2AFG AFM ∴∠=∠,2GEC MEC ∠=∠, 2FGE FME ∴∠=∠,由(1)知,//GF EH ,180FGE GEH ∴∠+∠=︒,GEH α∠=,180FGE α∴∠=︒-,2180FME α∴∠=︒-,902FME α∴∠=︒-.【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作出合理的辅助线是解题的。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b9c5702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4c.png)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A .2B .2±C .2D .2± 2.下列图形中,可以由其中一个图形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 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互补C .在同一平面内,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5.一副直角三角尺叠放如图1所示,现将45°的三角尺ADE 固定不动,将含30°的三角尺ABC 绕顶点A 顺时针转动,使两块三角尺至少有一组边互相平行,如图2,当15BAD ∠=︒时,//BC DE ,则BAD ∠(0180BAD ︒<∠<︒)其它所有可能符合条件的度数为( )A .60°和135°B .60°和105°C .105°和45°D .以上都有可能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1的平方根是1; ②5是25的算术平方根;③(﹣4)2的平方根是﹣4;④(﹣4)3的立方根是﹣4;⑤0.01是0.1的一个平方根.A .①④B .②④C .②③D .②⑤ 7.如图,直线AB ∥CD ,BE 平分∠ABD ,若∠DBE =20°,∠DEB =80°,求∠CDE 的度数是( )A .50°B .60°C .70°D .80°8.如图,小球起始时位于(3,0)处,沿所示的方向击球,小球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如果小球起始时位于(1,0)处,仍按原来方向击球,小球第一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0,1),那么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 )A .(3,4)B .(5,4)C .(7,0)D .(8,1)二、填空题9.已知实数x,y 满足2x -+(y+1)2=0,则x-y 的立方根是_____.10.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11.如图,△ABC 中∠BAC =60°,将△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 ′处,连接C ′D 与C ′C ,∠ACB 的角平分线交AD 于点E ;如果BC ′=DC ′;那么下列结论:①∠1=∠2;②AD 垂直平分C ′C ;③∠B =3∠BCC ′;④DC ∥EC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12.如图,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交于点D ,E ,射线DF ⊥直线c ,则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 _______个.13.将长方形纸带沿EF 折叠(如图1)交BF 于点G ,再将四边形EDCF 沿BF 折叠,得到四边形GFC D '',EF 与GD '交于点O (如图2),最后将四边形GFC D ''沿直线AE 折叠(如图3),使得A 、E 、Q 、H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D ''恰好落在BF 上若在折叠的过程中,//''EG QD ,且226∠=︒,则1∠=________.14.a ※b 是新规定的这样一种运算法则:a ※b=a+2b ,例如3※(﹣2)=3+2×(﹣2)=﹣1.若(﹣2)※x=2+x ,则x 的值是_____.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线段3,AB =且//AB x 轴,且点A 的坐标是()1,2,则点B 的坐标是____.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1,1),B (﹣1,1),C (﹣1,﹣2),D (1,﹣2).动点P 从点A 处出发,并按A ﹣B ﹣C ﹣D ﹣A ﹣B …的规律在四边形ABCD 的边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若t =2021秒,则点P 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333|3- 333 18.(1)已知a m =3,a n =5,求a 3m ﹣2n 的值.(2)已知x ﹣y =35,xy =1825,求下列各式的值: ①x 2y ﹣xy 2;②x 2+y 2.19.如图所示,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若1E ∠=∠,则23∠∠=吗?下面是推理过程,请你填空或填写理由.证明:∵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已知),∴90ADC EGC ∠=∠=︒(____________),∴//AD E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E ∠=∠(已知)∴2E ∠=∠(____________)∵//AD EG ,∴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量代换)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1)求出ABC 的面积;(2)平移ABC ,若点A 的对应点2A 的坐标为()0,2-,画出平移后对应的222A B C △,写出2B 坐标.21.阅读下面文字: 2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2122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又例如:由“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可知:22<2(7)<23,即273<<,∴7的整数部分是2,小数部分是72-.(1)10的整数部分是___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___; (2)如果5的小数部分是a ,37整数部分是b ,求25b a -+的值;(3)已知103x y +=+,其中x 是整数,且01y <<,求y x -. 22.如图1,用两个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1)如图2,若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12dm ,则此正方形的对角线AC 的长为 dm . (2)如图3,若正方形的面积为162cm ,李明同学想沿这块正方形边的方向裁出一块面积为122cm 的长方形纸片,使它的长和宽之比为3∶2,他能裁出吗?请说明理由. 23.阅读下面材料:小亮同学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如图甲,AB //CD ,E 为AB ,CD 之间一点,连接BE ,DE ,得到∠BED . 求证:∠BED =∠B +∠D .(1)小亮写出了该问题的证明,请你帮他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证明:过点E 作EF //AB ,则有∠BEF = .∵AB //CD ,∴ // ,∴∠FED = .∴∠BED =∠BEF +∠FED =∠B +∠D .(2)请你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乙,已知:直线a //b ,点A ,B 在直线a 上,点C ,D 在直线b 上,连接AD ,BC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且BE ,DE 所在的直线交于点E .①如图1,当点B 在点A 的左侧时,若∠ABC =60°,∠ADC =70°,求∠BED 的度数; ②如图2,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设∠ABC =α,∠ADC =β,请你求出∠BED 的度数(用含有α,β的式子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依据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2=,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C【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只有C 的基本图案的角度,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结合图形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只有C 的基本图案的角度,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符合平移的性质,属于平移得到;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平移设计图案,熟知图形平移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全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点在各象限的坐标特点即可得答案.【详解】∵点的横坐标2>0,纵坐标-3<0,∴点()2,3P -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直角坐标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4.B【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公理判断即可.【详解】解:A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原命题是假命题;C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是真命题;D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是真命题,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5.D【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当AC ∥DE 时,45BAD DAE ∠=∠=︒;当BC ∥AD 时,60DAB B ∠=∠=︒;当BC ∥ AE 时,∵60EAB B ∠=∠=︒,∴4560105BAD DAE EAB ∠=∠+∠=︒+︒=︒;当AB ∥DE 时,∵ 90E EAB ∠=∠=︒,∴4590135BAD DAE EAB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板的性质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进行分析,从而作出判断.【详解】解:1的平方根是±1,故说法①错误;5是25的算术平方根,故说法②正确;(-4)2的平方根是±4,故说法③错误;(-4)3的立方根是-4,故说法④正确;0.1是0.01的一个平方根,故说法⑤错误;综上,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理解相关定义,注意符号是解题关键. 7.B【分析】延长DE ,交AB 于点F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已知条件可得20EBF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求EFB ∠,最后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延长DE ,交AB 于点F ,BE 平分∠ABD ,20DBE ∠=︒,20EBF DBE ∴∠=∠=︒,DEB DFB EBF ∠=∠+∠,∠DEB =80°,802060EFB DEB EBF ∴∠=∠-∠=︒-︒=︒,//AB CD ,60CDE EFB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8.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相应的图形,然后即可发现点所在位置的变化特点,即可得到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详解】解:由图可得,点(1,0)第一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0,1),第二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3,4),第三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7,0),第四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8,1),第五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5,4),第六次碰撞后的点的坐标为(1,0),…,∵2021÷6=336…5,∴小球第2021次碰到球桌边时,小球的位置是(5,4),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点的坐标位置的变化特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二、填空题9.【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y的值求x-y的立方根.【详解】解:由题意得,x-2=0,y+1=0,解得x=2,y=-1,x-y=3,3的立方根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33【分析】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求出x 、y 的值求x-y 的立方根.【详解】解:由题意得,x-2=0,y+1=0,解得x=2,y=-1,x-y=3,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非负数的性质和立方根的概念,掌握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关于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可求解.【详解】解:由点关于轴对称点的坐标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 解析:()2,3--【分析】关于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进而可求解.【详解】解:由点()2,3P -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为:()2,3--,故答案为()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问题,熟练掌握点的坐标关于坐标轴对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①②④【分析】根据折叠的全等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外角的性质等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处,∴∠1=∠2,A=AC ,DC解析:①②④【分析】根据折叠的全等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外角的性质等判断即可【详解】解:如图,∵△ACD 沿AD 折叠,使得点C 落在AB 上的点C ′处,∴∠1=∠2,A C '=AC ,DC =D C ',∴AD 垂直平分C ′C ;∴①,②都正确;∵B C '=D C ', DC =D C ',∴B C '=D C '= DC ,∴∠3=∠B ,∠4=∠5,∴∠3=∠4+∠5=2∠5即∠B =2∠BC C ';∴③错误;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CD =∠A C 'D =∠B +∠3=2∠3,∵∠ACB 的角平分线交AD 于点E ,∴2(∠6+∠5)=2∠B ,653,∴∠+∠=∠∴3,DCE ∴∠=∠∴D C '∥EC∴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外角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4【分析】根据射线DF ⊥直线c ,可得与∠1互余的角有∠2,∠3,根据a ∥b ,可得与∠1互余的角有∠4,∠5,可得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4个【详解】∵射线DF ⊥直线c∴∠1+∠2=90°,∠1解析:4【分析】根据射线DF ⊥直线c ,可得与∠1互余的角有∠2,∠3,根据a ∥b ,可得与∠1互余的角有∠4,∠5,可得图中与∠1互余的角有4个【详解】∵射线DF ⊥直线c∴∠1+∠2=90°,∠1+∠3=90°即与∠1互余的角有∠2,∠3又∵a ∥b∴∠3=∠5,∠2=∠4∴∠1互余的角有∠4,∠5∴与∠1互余的角有4个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互余的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本题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根据得到,从而求得,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解析:32°【分析】连接EQ ,根据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得到EQ GD ''∥,=QEG EGB ∠∠,根据EG QD ''∥得到=QD G EGB ''∠∠,从而求得=QEG QD G ''∠∠,再根据题意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Q ,∵A 、E 、Q 、H 在同一直线上∴EQ ∥GD ''∴=QEG EGB ∠∠∵EG ∥QD ''=QD G EGB ''∠∠∴=QEG QD G ''∠∠∵226∠=︒,QD C ''''∠=90°∴=QEG QD G ''∠∠=180°-90°-26°=64°由折叠的性质可知:1=QEO ∠∠ ∴1=2QEG ∠1∠=32° 故答案为:3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14.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 ,进而可得方程﹣2+2x=2+x ,解得:x=4.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解析: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2)※x=﹣2+2x ,进而可得方程﹣2+2x=2+x ,解得:x=4. 故答案为:4.点睛:此题是一个阅读理解型的新运算法则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新运算法则的特点,然后直接根据新定义的代数式计算即可.15.或【分析】设点B 的坐标为,然后根据轴得出B 点的纵坐标,再根据即可得出B 点的横坐标.【详解】设点B 的坐标为,∵轴,点A (1,2)∴B 点的纵坐标也是2,即 .∵,或 ,解得或 ,∴点解析:()4,2或()2,2-【分析】设点B 的坐标为(,)a b ,然后根据//AB x 轴得出B 点的纵坐标,再根据3,AB =即可得出B 点的横坐标.【详解】设点B 的坐标为(,)a b ,∵//AB x 轴,点A (1,2)∴B 点的纵坐标也是2,即2b = .∵3AB =,13a ∴-=或13a -= ,解得4a =或2a =- ,∴点B 的坐标为()4,2或()2,2-.故答案为:()4,2或()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于x 轴的线段上的点的特点,掌握平行于x 轴的线段上的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6.(0,1)【分析】根据点A 、B 、C 、D 的坐标可得出AB 、AD 及矩形ABCD 的周长,由题意可知P 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 的周长的循环运动,然后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A(1,1), B解析:(0,1)【分析】根据点A 、B 、C 、D 的坐标可得出AB 、AD 及矩形ABCD 的周长,由题意可知P 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 的周长的循环运动,然后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详解】解:∵A (1,1), B (-1,1),C (-1,-2), D(1,-2)∴AB = CD = 2,AD = BC = 3,∴四边形ABCD 的周长= AB + AD +BC +CD = 10∵P点的运动是绕矩形ABCD的周长的循环运动,且速度为每秒一个单位长度∴P点运动一周需要的时间为10秒∵2021=202×10+1∴当t=2021秒时P的位置相当于t=1秒时P的位置∵t=1秒时P的位置是从A点向B移动一个单位∴此时P点的坐标为(0,1)∴t=2021秒时P点的坐标为(0,1)故答案为:(0,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与运动方式的关系,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P点一个循环运动需要花费的时间.三、解答题17.(1)0;(2)4【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即可;(2)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详解】(1)解原式==0;(2)解原式==3+1解析:(1)0;(2)4【分析】(1)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去绝对值然后合并即可;(2)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即可.【详解】(1)解原式=0;(2)解原式=3+1=4.故答案为(1)0;(2)4.【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绝对值,掌握绝对值的性质以及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8.(1);(2)①;②【分析】(1)逆向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①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解答即可;②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解析:(1)2725;(2)①54125;②95 【分析】(1)逆向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①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解答即可;②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1)3m a =,5n a =,32m n a -∴ 32m n a a =÷32()()m n a a =÷3235=÷2725=; (2)①35x y -=,1825xy =, 22x y xy ∴-183()255xy x y =-=⨯ 54125=; ②35x y -=,1825xy =, 22x y ∴+2()2x y xy =-+23182525⎛⎫=+⨯ ⎪⎝⎭ 9362525=+ 95=. 【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以及幂的乘方,熟记相关公式与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9.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DC=∠EGC=9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D ∥E解析: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ADC =∠EGC =9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到AD ∥EG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1=∠2,等量代换得到∠E =∠2,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E =∠3,等量代换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证明:∵AD ⊥BC 于点D ,EG ⊥BC 于点G (已知),∴∠ADC =∠EGC =90°(垂直的定义),∴AD ∥EG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 =∠1(已知),∴∠E=∠2(等量代换),∵AD ∥EG ,∴∠E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等量代换),故答案为:垂直的定义;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1)3;(2)B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2,C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解析:(1)3;(2)B 2(3,0),画图见解析【分析】(1)先求出AC ,BC 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2)先根据A 和A 2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然后求出B 2,C 2的坐标,然后描点,顺次连接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3,2A -,()0,4B ,()0,2C ,∴AC =3,BC =2, ∴1=32ABC S AC BC =△;(2)∵A(-3,2),A2(0,-2),∴A2是由A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B2,C2的坐标分别为(3,0),(3,-2),如图所示,即为所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三角形面积,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平移方式,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1.(1)3,;(2);(3)【分析】(1)先估算出的范围,再求出即可;(2)先估算出和的范围,再求出a、b的值,最后求出代数式的值即可;(3)先求出10+的范围,再求出x、y的值,最后代入求出解析:(1)3103;(2)853)123【分析】(110的范围,再求出即可;(2537的范围,再求出a、b的值,最后求出代数式的值即可;(3)先求出3x、y的值,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详解】解:(1)∵91016∴310<4,∴10310-3,故答案为:310-3;(2)∵459363747∴253,6377,∴a ,b =6,∴)628b a -+=-+(3)∵12,∴11<1012,∴x =11,y =10111=,∴1111212y x --== 【点睛】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和求代数式的值,能估算出无理数的大小是解此题的关键. 22.(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求得正方形边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对角线长;(2)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然后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解析:(1)2)不能,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正方形面积,可求得正方形边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对角线长; (2)利用方程思想求出长方形的长边,然后与正方形边长比较大小即可.【详解】解:(1)∵正方形纸片的面积为21dm ,∴正方形的边长1AB BC dm ==, ∴AC =.(2)不能;根据题意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3xcm 和2xcm .∴长方形面积为:2?312x x =,解得:x =∴长方形的长边为.∵4,∴他不能裁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中的应用,灵活的进行算术平方根计算及无理数大小比较是解题的关键.23.(1)∠B ,EF ,CD ,∠D ;(2)①65°;②180°﹣【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解答即可;(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根据∠ABC=60°,解析:(1)∠B,EF,CD,∠D;(2)①65°;②180°﹣11 22 aβ+【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解答即可;(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左侧时,根据∠ABC=60°,∠ADC=70°,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BED的度数;②如图2,过点E作EF∥AB,当点B在点A的右侧时,∠ABC=α,∠ADC=β,参考小亮思考问题的方法即可求出∠BED的度数.【详解】解:(1)过点E作EF∥AB,则有∠BEF=∠B,∵AB∥CD,∴EF∥CD,∴∠FED=∠D,∴∠BED=∠BEF+∠FED=∠B+∠D;故答案为:∠B;EF;CD;∠D;(2)①如图1,过点E作EF∥AB,有∠BEF=∠EBA.∵AB∥CD,∴EF∥CD.∴∠FED=∠EDC.∴∠BEF+∠FED=∠EBA+∠EDC.即∠BED=∠EBA+∠EDC,∵BE平分∠ABC,DE平分∠ADC,∴∠EBA=12∠ABC=30°,∠EDC=12∠ADC=35°,∴∠BED=∠EBA+∠EDC=65°.答:∠BED的度数为65°;②如图2,过点E作EF∥AB,有∠BEF+∠EBA=180°.∴∠BEF =180°﹣∠EBA ,∵AB ∥CD ,∴EF ∥CD .∴∠FED =∠EDC .∴∠BEF +∠FED =180°﹣∠EBA +∠EDC . 即∠BED =180°﹣∠EBA +∠EDC ,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EBA =12∠ABC =12α,∠EDC =12∠ADC =12β, ∴∠BED =180°﹣∠EBA +∠EDC =180°﹣1122a β+. 答:∠BED 的度数为180°﹣1122a β+.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5386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0.png)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16的算术平方根是()A .4B .4-C .2D .2- 2.如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四种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作是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 B . C . D . 3.在下列所给出坐标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是( )A .(0,3)B .(-2,1)C .(1,-2)D .(-1,-2)4.下列四个命题,①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线段AB 的延长线与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如图,直线AB ,CD 被直线ED 所截,//AB CD ,1140∠=︒,则D ∠的度数为( ).A .40°B .60°C .45°D .70°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9的平方根是3±B .16的值是8C .127的立方根是13D .38-的值是2- 7.将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靠在直尺上,且斜边与这根直尺平行,那么,在形成的这个图中与α∠互余的角共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8.如图,长方形BCDE 的各边分别平行于x 轴、y 轴,物体甲和物体乙由点()2,0A 同时出发,沿长方形BCDE 的边做环绕运动,物体甲按逆时针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物体乙按顺时针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则两个物体运动后的第2021次相遇地点的坐标是( )A .()1,1--B .()2,0C .()1,1-D .()1,1-二、填空题9.若8x -+2y -=0,则xy =__________.10.若()1,1A m n +-与点()-3,2B 关于y 轴对称,则()2019m n +的值是___________; 11.如图,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B=60°,∠C=70°,则∠EAD=______.12.如图,已知直线EF ⊥MN 垂足为F ,且∠1=138°,则当∠2等于__时,AB ∥CD .13.如图①是长方形纸带,DEF α∠=,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②,再沿BF 折叠成图③,则图③中的CFE ∠的度数是________.14.对于这样的等式:若(x +1)5=a 0x 5+a 1x 4+a 2x 3+a 3x 2+a 4x +a 5,则﹣32a 0+16a 1﹣8a 2+4a 3﹣2a 4+a 5的值为_____.15.P (2m -4,1-2m )在y 轴上,则m =__________.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 出发,按向右、向上、向右、向下…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行走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 1,第2次移动到A 2,…第n 次移动到A n ,则A 2021的坐标是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3-(-5)+(-6)(2)()211162--⨯ 18.求下列各式中x 的值.(1)4x 2=64;(2)3(x ﹣1)3+24=0.19.阅读下列推理过程,在括号中填写理由.已知:如图,点D 、E 分别是线段AB 、BC 上的点,AE 平分BAC ∠,BED C ∠=∠,//DF AE ,交BC 于点F .求证:DF 平分BDE ∠.证明:AE ∵平分BAC ∠(已知)12∠∠∴=( )BED C ∠=∠(已知) //AC DE ∴( ) 13∠∠∴=( )23∴∠=∠(等量代换)//DF AE ( )25∴∠=∠( )34∠=∠( )45∴∠=∠( )DF ∴平分BDE ∠( )20.在下图的直角坐标系中,将ABC 平移后得到A B C ''',它们的各顶点坐标如下表所示:ABC(),0A a ()3,0B ()5,5C A B C ''' ()4,2A ' ()7,B b ' (),C c d ' (1)观察表中各对应点坐标的变化,并填空:ABC 向_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再向_______平移________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A B C ''';(2)在坐标系中画出ABC 及平移后的A B C ''';(3)求出A B C '''的面积.21.任意无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构成的.已知一个无理数a ,它的整数部分是b ,则它的小数部分可以表示为-a b .例如:469263<<6262.根据上面的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11m 5n 5m n +(2)若7142x ,小数部分是y ,求142x y -+ 22.学校要建一个面积是81平方米的草坪,草坪周围用铁栅栏围绕,现有两种方案:有人建议建成正方形,也有人建议建成圆形,如果从节省铁栅栏费用的角度考虑(栅栏周长越小,费用越少),你选择哪种方案?请说明理由.(π取3)23.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PAB =130°,∠PCD =120°.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APE +∠CPE =50°+60°=110°.问题解决:(1)如图2,AB ∥CD ,直线l 分别与AB 、CD 交于点M 、N ,点P 在直线I 上运动,当点P 在线段MN 上运动时(不与点M 、N 重合),∠PAB =α,∠PCD =β,判断∠APC 、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请直接写出∠APC 、α、B 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AB ∥CD ,点P 是AB 、CD 之间的一点(点P 在点A 、C 右侧),连接PA 、PC,∠BAP和∠DCP的平分线交于点Q.若∠APC=116°,请结合(2)中的规律,求∠AQC 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16的算术平方根为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C【分析】根据平移变换的定义可得结论.【详解】解:由平移变换的定义可知,选项C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平移变换解析:C【分析】根据平移变换的定义可得结论.【详解】解:由平移变换的定义可知,选项C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移设计图案,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平移变换的定义,属于中考基础题.3.B【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逐项分析即可.解:A.(0,3)在y轴上,故不符合题意;B.(-2,1)在第二象限,故符合题意;C.(1,-2) 在第四象限,故不符合题意;D.(-1,-2) 在第三象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征,正确掌握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题关键.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为(+,-),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4.B【分析】利用直线和射线的定义、以及线段的性质和两点之间距离意义,分别分析得出答案.【详解】解:①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故此选项错误.②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故此选项正确.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此选项正确.④线段AB的延长线是以B为端点延长出去的延长线部分,与射线BA不是同一条射线故此选项错误.综上,②③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直线、射线、线段的性质和两点之间距离意义,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定义.5.A【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D,进而利用邻补角得出答案即可.【详解】解:如图,∵AB∥CD,∴∠2=∠D,∵∠1=140°,∴∠D=∠2=180°−∠1=180°−140°=40°,故选:A.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答.6.B【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A、9的平方根是3±,此项说法正确;B、16的值是4,此项说法错误;C、127的立方根是13,此项说法正确;D、38-的值是2-,此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熟练掌握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是解题关键.7.B【分析】由互余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利用等量代换求解即可.【详解】解:∵斜边与这根直尺平行,∴∠α=∠2,又∵∠1+∠2=90°,∴∠1+∠α=90°,又∠α+∠3=90°∴与α互余的角为∠1和∠3.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平行线的性质的理解,目的是找出与∠α和为90°的角.8.A【分析】根据两个物体运动速度和矩形周长,得到两个物体的相遇时间间隔,进而得到两个点相遇的位置规律.【详解】解:由已知,矩形周长为12,∵甲、乙速度分别为1单位/秒,2单位/秒则两个物体解析:A【分析】根据两个物体运动速度和矩形周长,得到两个物体的相遇时间间隔,进而得到两个点相遇的位置规律.【详解】解:由已知,矩形周长为12,∵甲、乙速度分别为1单位/秒,2单位/秒则两个物体每次相遇时间间隔为12142秒,则两个物体相遇点依次为(-1,1)、(-1,-1)、(2,0),∵2021=3×673+2,∴第2021次两个物体相遇位置为(-1,-1),故选:A.【点睛】本题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动点坐标规律探究题,解答关键是找到两个物体相遇的位置的变化规律.二、填空题9.1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0,∴x−8=0,y−2=0,∴x=8,y=2,∴xy=.故答案为16.【点睛】解析:16【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x−8=0,y−2=0,∴x=8,y=2,∴xy=8216⨯=.故答案为16.【点睛】性:(1)被开方数a 是非负数,即a ≥0;(2. 10.1【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m 、n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详解】由点与点的坐标关于y 轴对称,得:,,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解析:1【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m 、n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详解】由点()11A m n +-,与点()32B -,的坐标关于y 轴对称,得: 13m +=,12n -=,解得:2m =,1n =-,∴20192019()(21)1m n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1.;【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所以°,在三角形BAE 中,°,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解析:5︒;【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60°,∠C=70°,所以18013050A ∠=-=°,所以25BAD ∠=°,在三角形BAE 中,906030BAE ∠=-=°,所以∠EAD=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属于对角平分线和角度基本知识的变换求解.12.48°【分析】先假设,求得∠3=∠4,由∠1=138°,根据邻补角求出∠3,再利用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解:若AB//CD ,则∠3=∠4,又∵∠1+∠3=180°,∠1=138°,解析:48°【分析】先假设//AB CD ,求得∠3=∠4,由∠1=138°,根据邻补角求出∠3,再利用EF MN ⊥即可求出∠2的度数.【详解】解:若AB //CD ,则∠3=∠4,又∵∠1+∠3=180°,∠1=138°,∴∠3=∠4=42°;∵EF ⊥MN ,∴∠2+∠4=90°,∴∠2=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垂直,平角定义,解题思维熟知邻补角、垂直的角度关系.13.180°-3α【分析】由AD∥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BFE和∠CFE的度数,再结合∠CFG=∠CFE-∠BFE及∠CFE=∠CFG-∠BFE,即可求出∠CFE的度数.【详解】解:∵A解析:180°-3α【分析】由AD∥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BFE和∠CFE的度数,再结合∠CFG=∠CFE-∠BFE 及∠CFE=∠CFG-∠BFE,即可求出∠CFE的度数.【详解】解:∵AD∥BC,∴∠BFE=∠DEF=α,∠CFE=180°-∠DEF=180°-α,∴图②中∠CFG=∠CFE-∠BFE=180°-α-α=180°-2α,∴图③中∠CFE=∠CFG-∠BFE=180°-2α-α=180°-3α.故答案为:180°-3α.【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牢记“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及“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14.-1.【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得出字母的值,进而代入解答即可.【详解】解:(x+1)5=x5+5x4+10x3+10x2+5x+1,∵(x+1)5=a0x5+a1x4+a2x3+a3x2+解析:-1.【分析】根据多项式的乘法得出字母的值,进而代入解答即可.【详解】解:(x+1)5=x5+5x4+10x3+10x2+5x+1,∵(x+1)5=a0x5+a1x4+a2x3+a3x2+a4x+a5,∴a0=1,a1=5,a2=10,a3=10,a4=5,a5=1,把a0=1,a1=5,a2=10,a3=10,a4=5,a5=1代入﹣32a0+16a1﹣8a2+4a3﹣2a4+a5中,可得:﹣32a0+16a1﹣8a2+4a3﹣2a4+a5=﹣32+80﹣80+40﹣10+1=﹣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得a0,a1,a2,a3,a4,a5的值.15.2【分析】根据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是0列式计算即可得到m的值.【详解】∵点P(2m-4,1-2m)在y轴上,∴2m-4=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y解析:2【分析】根据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是0列式计算即可得到m的值.【详解】∵点P(2m-4,1-2m)在y轴上,∴2m-4=0,解得m=2.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点的坐标,熟记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是解题的关键.16.(1011,0)【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1,0),A2(1,1),A3(2,1),A4(2,0),A5(3,0),A6(3,解析:(1011,0)【分析】根据图象可得移动4次完成一个循环,从而可得出点A2021的坐标.【详解】解:A1(1,0),A2(1,1),A3(2,1),A4(2,0),A5(3,0),A6(3,1),…,2021÷4=505•••1,所以A2021的坐标为(505×2+1,0),则A2021的坐标是(1011,0).故答案为:(1011,0).【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规律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象,得到点的变化规律,难度一般.三、解答题17.(1)2;(2)-1【分析】(1)利用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算乘方和平方根,再算乘法,最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1)解:3-(-5)+(-6)=3+5-6解析:(1)2;(2)-1【分析】(1)利用加减法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先算乘方和平方根,再算乘法,最后进行加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1)解:3-(-5)+(-6)=3+5-6=2(2)解:(-1)21 2=1-4× 1 2=1-2=-1【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1)x=±4;(2)x=-1【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4x2=64,∴x2=16,∴x=±4;(2)3(x-1)解析:(1)x=±4;(2)x=-1【分析】(1)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2)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方程即可.【详解】解:(1)4x 2=64,∴x 2=16,∴x =±4;(2)3(x -1)3+24=0,∴3(x -1)3=-24,∴(x -1)3=-8,∴x -1=-2,∴x =-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时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不要漏解. 19.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填写理由即可.【详解】证明:平分(已知)(角平分线的定义)(已知)(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解析: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填写理由即可.【详解】证明:AE ∵平分BAC ∠(已知)12∠∠∴=(角平分线的定义)BED C ∠=∠(已知)//AC D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3∴∠=∠(等量代换)//DF AE (已知)2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5∴∠=∠(等量代换)DF ∴平分BDE ∠(角平分线的定义)【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0.(1)上,2,右,4 ;(2)见解析;(3)7.5【分析】(1)利用根据A,B两点的坐标变化:A(a,0),A′(4,2);B(3,0),B′(7,b),即可得出A,B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解析:(1)上,2,右,4 ;(2)见解析;(3)7.5【分析】(1)利用根据A,B两点的坐标变化:A(a,0),A′(4,2);B(3,0),B′(7,b),即可得出A,B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4 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出图形.(2)根据(1)中图象变化,得出△A′B′C′;(3)利用S△ABC=S△A′B′C′=12AB×y c得出即可.【详解】解:(1)根据A,B两点的坐标变化:A(a,0),A′(4,2);B(3,0),B′(7,b);△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4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A′B′C′;(2)如图所示:(3)S△ABC=S△A′B′C′=12AB×y c=12×3×5=7.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平移变换的性质与作法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根据A,B两点坐标变化得出图象平移变化位置是解题关键.21.(1)0;(2)【分析】(1)仿照题例,可直接求出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2)先求出的整数部分,再得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代入计算.【详解】解:(1)∵,∴,∴的整数部分是解析:(1)0;(2)112 【分析】(1(27【详解】解:(1)∵∴34<, ∴3,即m=3, ∵∴23<<,∴2,即n=2,∴;(2)∵< ∴10711<, ∴710,即2x=10,∴x=5, ∴77103,即3,∴2x y -)532-112. 【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整数和小数部分.看懂题例并熟练运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选择建成圆形草坪的方案,理由详见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求出正方形的周长,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圆的半径,求出圆的周长,比较大小得到答解析:选择建成圆形草坪的方案,理由详见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求出正方形的周长,根据圆的面积公式、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求出圆的半径,求出圆的周长,比较大小得到答案.【详解】解:选择建成圆形草坪的方案,理由如下:设建成正方形时的边长为x 米,由题意得:x 2=81,解得:x =±9,∵x >0,∴x =9,∴正方形的周长为4×9=36,设建成圆形时圆的半径为r 米,由题意得:πr 2=81. 解得:81π=±r , ∵r >0.∴81π=r ,∴圆的周长=812627ππ⨯≈, ∵5276<<, ∴3062736<<,∴建成圆形草坪时所花的费用较少,故选择建成圆形草坪的方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应用,掌握算术平方根概念是解题的关键.23.(1)∠APC=α+β,理由见解析;(2)∠APC=α-β或∠APC=β-α;(3)58°【分析】(1)过点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2)分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解析:(1)∠APC =α+β,理由见解析;(2)∠APC =α-β或∠APC =β-α;(3)58°【分析】(1)过点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即可求解;(2)分点P 在线段MN 或NM 的延长线上运动两种情况,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角的和差即可求解;(3)过点P ,Q 分别作PE ∥AB ,QF ∥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及角的和差即可求解.【详解】解:(1)如图2,过点P 作PE ∥AB ,∵AB∥CD,∴PE∥AB∥CD,∴∠APE=α,∠CPE=β,∴∠APC=∠APE+∠CPE=α+β.(2)如图,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MN的延长线上运动时,∵AB∥CD,∠PAB=α,∴∠1=∠PAB=α,∵∠1=∠APC+∠PCD,∠PCD=β,∴α=∠APC+β,∴∠APC=α-β;如图,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线段NM的延长线上运动时,∵AB∥CD,∠PCD=β,∴∠2=∠PCD=β,∵∠2=∠PAB+∠APC,∠PAB=α,∴β=α+∠APC,∴∠APC=β-α;(3)如图3,过点P,Q分别作PE∥AB,QF∥AB,∵AB∥CD,∴AB∥QF∥PE∥CD,∴∠BAP=∠APE,∠PCD=∠EPC,∵∠APC=116°,∴∠BAP+∠PCD=116°,∵AQ平分∠BAP,CQ平分∠PCD,∴∠BAQ=12∠BAP,∠DCQ=12∠PCD,∴∠BAQ+∠DCQ=12(∠BAP+∠PCD)=58°,∵AB∥QF∥CD,∴∠BAQ=∠AQF,∠DCQ=∠CQF,∴∠AQF+∠CQF=∠BAQ+∠DCQ=58°,∴∠AQC=58°.【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添加辅助线将两条平行线相关的角联系到一起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e7c84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4c.png)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 6÷x 3=x 2B. 2x 3﹣x 3=2C. x 2•x 3=x 6D. (x 3)3=x 9 3. 把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815610⨯B. 715.610C. 1.56×10-5D. 61.5610-⨯ 4. 一个角度数是40°,那么它的余角的补角度数是( )A. 130°B. 140°C. 50°D. 90°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 ( )A. 17B. 22C. 17或22D. 216. 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 ()()x a x a +-B. ()()a b a b +--C. ()()x b x b ---D. ()()b m m b +-7.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得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ASB. SSSC. ASAD. AAS 8. 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cm ,5cm ,8cmB. 8cm ,8cm ,18cmC. 1cm , 1cm ,1cmD. 3cm ,4cm ,8cm 9. 已知a+b=﹣5,ab=﹣4,则a 2﹣ab+b 2=( )A. 29B. 37C. 21D. 3310. 某人骑车上路,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路时间,于是就加快了车速.如图s 表示此人离家距离,t 表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四个表示s 与t 的关系的图象中,符合以上情况的是( ) A.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 计算(-2a 2b)(3ab)=____________________.12. 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 ,其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13. 如图,在△ABC 中,∠A=40°,点D 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DC 为________14. 一辆汽车以3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 15. 如图,已知AB=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能利用“SSS”判定△ABC ≌△ADC 的是_____.16. 若102m =,103n =,则210m n +=_________.17. 若226m n -=,且3m n -=,则m n +=___.18. 观察下列等式①223415-⨯=,②225429-⨯=,③2274313-⨯=,…根据上述规律,第n 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三、解答题19. 如图,在ΔABC 中,D 是AB 边上一点.(1)求作:∠ADE=∠ABC ,交AC 边于点E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DE 与BC 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20. 计算:(1)022120182()2-+- (2)()()32231223a b ab a b -÷-⋅ (3)()()()2122m m m m -+-- (4)()()22a b a b +++-21. 一个角与它的补角的度数之比为1:8,求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22. 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1=∠E ,∠B =∠D . 求证:AB ∥CD证明:∵ ∠1=∠E ( 已知 )∴ ∥ ( )∴ ∠D +∠2=180°( ) ∵ ∠B =∠D ( 已知 )∴ ∠B + ∠2= 180°( ) ∴ AB ∥CD ( )23. 如图表示玲玲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她9点离开家,15点回到家,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她离家多远?(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3)第一次休息时,她离家多远?(4)11点~12点她骑车前进了多少千米?24. 如图,AB=DE,AC=DF,点E、C在直线BF上,且BE=CF.试说明AB∥DE.25. 已知如图,A、E、F、C四点共线,BF=DE,AB=CD.(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BFA;(2)在(1)基础上,求证:DE∥BF.26. 如图:BD平分∠ABC,∠ABD=∠ADB,∠ABC=50°,请问:(1)∠BDC+∠C 度数是多少?并说明理由.(2)若P点是BC上的一动点(B点除外),∠BDP与∠BPD之和是一个确定的值吗?如果是,求出这个确定的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27. 如图1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多少?(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观察图2你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代数式:(m+n)2,(m-n)2,mn.(4)根据第(3)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a+b=7,ab=5,则(a-b)2的值是多少?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如图,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定义进行判断: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依次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 A.∠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对顶角;B.∠1与∠2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只有一个公共顶点,是对顶角;C.∠1与∠2有两个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D. ∠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对顶角;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一种位置关系..它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 6÷x 3=x 2B. 2x 3﹣x 3=2C. x 2•x 3=x 6D. (x 3)3=x 9[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合并同类项,只把系数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次数不变;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对各选项计算后利用排除法求解.[详解]A 、应x 6÷x 3=x 3,故本选项错误;B 、应为2x 3﹣x 3=x 3,故本选项错误;C 、应为x 2•x 3=x 5,故本选项错误;D 、(x 3)3=x 9,正确.[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性质和法则是解题的关键.3. 把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815610⨯B. 715.610C. 1.56×10-5D. 61.5610-⨯[答案]D[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0.0000015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6位得到1.56,所以0.000001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56×10-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4. 一个角的度数是40°,那么它的余角的补角度数是( )A. 130°B. 140°C. 50°D. 90° [答案]A[解析][分析]若两个角的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余;若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两个角互补.依此求出度数.[详解]40°角的余角是:90°−40°=50°,50°角的补角是:180°−50°=130°.故选:A.[点睛]考查余角与补角的相关计算,掌握余角与补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5.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 ( )A. 17B. 22C. 17或22D. 21 [答案]B[解析]由题意分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分别为4和9两种情况结合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由题意分以下两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4时,因为4+4<9,围不成三角形,所以这种情况不成立;(2)当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9时,因为4+9>9,能够围成三角形,此时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9+9+4=22. 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2.故选B.点睛:当已知等腰三角形其中两边长,求第三边长或周长时,通常要分“已知两边分别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两种情况,结合三角形三边间的关系进行讨论.6. 下列乘法中,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的是( )A. ()()x a x a +-B. ()()a b a b +--C. ()()x b x b ---D. ()()b m m b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的特点:两个二项式相乘,并且这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解答.[详解]解:、、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故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两项都互为相反数,故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运算.故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结构.注意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并且相同的项和互为相反数的项必须同时具有.7.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得出A O B AOB '''∠=∠的依据是( )A. SASB. SSSC. ASAD. AAS[答案]B我们可以通过其作图的步骤来进行分析,作图时满足了三条边对应相等,于是我们可以判定是运用SSS ,答案可得.[详解]解:作图的步骤:①以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 于点、;②任意作一点,作射线O A '',以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画弧,交O A ''于点;③以为圆心,CD 长为半径画弧,交前弧于点D ';④过点D '作射线O B ''.所以AOB ∠'''就是与AOB ∠相等的角; 在OCD ∆与△OCD ''',O C OC ''=,O D OD ''=,C D CD ''=,OCD ∴∆≅△()O C D SSS ''',AO B AOB ∴∠'''=∠,显然运用的判定方法是SSS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全等得到角相等是用的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 在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3cm ,5cm ,8cmB. 8cm ,8cm ,18cmC. 1cm , 1cm ,1cmD. 3cm ,4cm ,8cm[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判断.[详解]A 、 3+5=8 ,不能组成三角形;B 、 8+8<18,不能组成三角形;C 、 1+1>1 ,能组成三角形;D 、 3+4<8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般用两条较短的线段相加,如果大于最长那条就能够组成三角形. 9. 已知a+b=﹣5,ab=﹣4,则a 2﹣ab+b 2=( )A. 29B. 37C. 21D. 33 [答案]B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再代入求出即可.[详解]∵a+b=−5,ab=−4,∴a2−ab+b2=(a+b)2−3ab=(−5)2−3×(−4)=37,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能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是解此题的关键.10. 某人骑车上路,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路时间,于是就加快了车速.如图s表示此人离家的距离,t表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四个表示s与t的关系的图象中,符合以上情况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修车时,路程没变化,可得答案.[详解]∵停下修车时,路程没变化,观察图象,A、B、D的路程始终都在变化,故错误;C、修车是的路程没变化,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观察图象是解题关键,注意修车时路程没有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 计算(-2a2b)(3ab)=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6a3b2[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2a2b)(3ab)=-6a3b2.故答案为-6a3b2.[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乘单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12. 对于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答案] (1). r (2). c[解析]试题解析:∵圆的周长随着圆的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对于圆的周长公式2πC r ,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 .故答案为,.r C13. 如图,在△ABC 中,∠A=40°,点D 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则∠BDC 为________[答案]110°[解析][分析]由D 点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可推出∠DBC +∠DCB =70°,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DC 的度数.[详解]解:∵D 点是∠ABC 和∠ACB 角平分线的交点,∴∠CBD =∠ABD =12∠ABC ,∠BCD =∠ACD =12∠ACB , ∵∠A=40°,∴∠ABC +∠ACB =180°−40°=140°,∴∠DBC +∠DCB =70°,∴∠BDC =180°−70°=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4. 一辆汽车以3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S (千米)与行驶时间t (时)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答案]S=35t[解析][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详解]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得:汽车所走的路程S (千米)与所用的时间t (时)的关系表达式为:s=35t . 故答案为:S=35t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关系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表示出关系式.15. 如图,已知AB=AD ,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能利用“SSS”判定△ABC ≌△ADC 的是_____.[答案]CB =CD[解析][分析]要判定△ABC ≌△ADC ,已知AB =AD ,AC 是公共边,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则由题意根据SSS 可添加CB =CD .[详解]已知AB =AD ,AC 是公共边,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则由题意根据SSS 能判定△ABC ≌△ADC ,则需添加CB =CD ,故答案为:CB =CD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SSS ). 16. 若102m =,103n =,则210m n +=_________.[答案][解析]∵10m =2,10n =3,∴10m+2n =10m •102n =2×32=18.故答案是:18.17. 若226m n -=,且3m n -=,则m n +=___.[答案]2[解析][分析]将m 2−n 2 利用平方差公式变形,将m-n=3代入计算即可求出m+n 的值.[详解]解:∵m 2-n 2=(m+n)(m-n)=6,且m-n=3,∴m+n=2.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 观察下列等式①223415-⨯=,②225429-⨯=,③2274313-⨯=,…根据上述规律,第n 个等式是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答案](2n+1) −4×n=4n+1.[解析][分析]由①②③三个等式可得,被减数是从3开始连续奇数的平方,减数是从1开始连续自然数的平方的4倍,计算的结果是被减数的底数的2倍减1,由此规律得出答案即可.[详解]由题意知, ①223415-⨯=,②225429-⨯=,③2274313-⨯=,则第④个等式为9−4×4=17,故第n 个等式为(2n+1) −4×n=4n+1左边=4n+4n+1−4n=4n+1=右边,∴(2n+1) −4×n=4n+1故答案为(2n+1) −4×n=4n+1.[点睛]此题考查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题关键在于理解题意找到规律. 三、解答题19. 如图,在ΔABC 中,D 是AB 边上一点.(1)求作:∠ADE=∠ABC ,交AC 边于点E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DE 与B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答案](1)见解析;(2)DE 平行BC.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作∠ADE=∠ABC ,DE 与AC 边交于点E ,即可得到图形;(2)根据同位角两直线平行进行判定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作∠ADE=∠ABC ,DE 与AC 边交于点E ,如图所示:∠ADE 即为所求;(2)DE 平行BC.理由:由(1)可知∠ADE=∠ABC ,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DE 平行BC.[点睛]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和平行线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作图基本方法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0. 计算:(1)022120182()2-+- (2)()()32231223a b ab a b -÷-⋅ (3)()()()2122m m m m -+-- (4)()()22a b a b +++-[答案](1)1;(2)43a 7b 5;(3)-m ²+3m−2;(4)a ²+2ab+b ²-4;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以及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先算括号里面的,再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计算,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3)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和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并合并同类项计算即可;(4)把a+b 当成一项,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在展开合并化简即可. [详解](1)原式=1+14−14=1; (2)原式=-8a 6b 3÷(-2ab)13a ²b 3=43a 7b 5; (3)原式=m ²−m−2−2m ²+4m=-m ²+3m−2;(4)原式=(a+b)²-4=a ²+2ab+b ²-4.[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是解题的关键,计算时要注意符号的正确处理. 21. 一个角与它的补角的度数之比为1:8,求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答案]70°[解析]分析]设这个角是x ,表示出它的补角为(180°−x ),然后列出方程求出x ,再根据余角的定义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设这个角是x ,则它的补角=180°−x ,根据题意得,x ∶(180°−x)=1∶8,解得x =20°,90°−20°=70°.答:这个角的余角是70°.[点睛]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熟记定义并表示这个角的补角,然后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 请将下列证明过程补充完整:已知:∠1=∠E,∠B=∠D.求证:AB∥CD证明:∵∠1=∠E(已知)∴∥()∴∠D+∠2=180°()∵∠B=∠D(已知)∴∠B+ ∠2= 180° ( )∴AB∥CD()[答案]∵∠1=∠E(已知),∴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D(已知),∴∠B+∠2=180°(等量代换)∴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析][分析]根据∠1=∠E可判定AD∥BE,可得∠D和∠2为同旁内角互补;结合∠B=∠D,可推得∠2和∠B也互补,从而判定AB平行于CD.[详解]证明:∵∠1=∠E(已知),∴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D+∠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D(已知),∴∠B+∠2=180°,∴AB∥C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同学们要熟练掌握.23. 如图表示玲玲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她9点离开家,15点回到家,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玲玲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她离家多远?(2)她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多长时间?(3)第一次休息时,她离家多远?(4)11点~12点她骑车前进了多少千米?[答案](1) 30千米;(2)10时30分,休息了半小时;(3) 17.5千米;(4) 12.5千米.[解析]试题分析:(1)(3)小题,观察图象,结合题意即可得到对应的答案;(4)观察图象可得:11点时,玲玲距家17.5km,12点时玲玲距家30km,由此可得1112点玲玲骑车前进了30-17.5=12.5(km).试题解析:(1)观察图象可得:玲玲是在12点时到达距家最远的地方的,此时她距家30km;(2)观察图象可得:玲玲10点30分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30分钟;(3)观察图象可得:玲玲第一次休息时,距家17.5km;(4)观察图象可得:11点时,玲玲距家17.5km,12点时玲玲距家30km,∴11点12点,玲玲骑车行驶了:30-17.5=12.5(km).点睛: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有以下两点:(1)弄清图象中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量的意义;(2)弄清图象中各个转折点(如图中的点C、D、E、F)的意义.24. 如图,AB=DE,AC=DF,点E、C在直线BF上,且BE=CF.试说明AB∥DE.[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证明△ABC ≌△DEF 得到∠B=∠DEF ,即可推出AB ∥DE.[详解]∵BE=CF ,∴BE+CE=CF+CE,即BC=EF ,在△ABC 和△DEF 中,AB DE AC DF BC EF =⎧⎪=⎨⎪=⎩,∴△ABC ≌△DEF,∴∠B=∠DEF ,∴AB ∥DE.[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证得△ABC ≌△DEF 是解题的关键. 25. 已知如图,A 、E 、F 、C 四点共线,BF=DE ,AB=CD .(1)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DEC ≌△BFA ;(2)在(1)的基础上,求证:DE ∥BF .[答案](1)添加的条件为:AE=CF (答案不唯一);(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添加的条件AE=CF ,因此可得AF=CE ,即可证明△DEC ≌△BFA ;(2) 由(1)知△DEC ≌△BFA ,得到∠DEC=∠BFA ,根据直线平行的判定,即可证明;[详解]解:(1)添加的条件为:AE=CF ,证明:∵AE=CF ,∴AE+EF=CF+EF ,即:AF=CE ,又∵BF=DE ,AB=CD ,∴在△DEC 和△BFA 中,AB CD BF DE AF CE =⎧⎪=⎨⎪=⎩∴△DEC ≌△BFA (SSS );(2)由(1)知△DEC ≌△BFA ,∴∠DEC=∠BFA(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DE ∥B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以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直线平行的·判定,掌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是解题的关键.26. 如图:BD 平分∠ABC ,∠ABD=∠ADB ,∠ABC=50°,请问:(1)∠BDC +∠C 度数是多少?并说明理由.(2)若P 点是BC 上的一动点(B 点除外),∠BDP 与∠BPD 之和是一个确定的值吗?如果是,求出这个确定的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答案](1)∠BDC+∠C=155°,理由见解析,(2)∠BDP 与∠BPD 之和是一个确定的值,∠BDP+∠BPD=155°,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BD 平分∠ABC ,∠ABD=∠ADB ,可得出AD ∥BC ,在△BCD 中,∠DBC=25°,从而可得答案,(2)因为∠DBC 大小固定,ADB ∠的大小就固定,所以无论P 点如何移动,∠BDP 与∠BPD 之和为一定值.[详解]解:(1)∠BDC+∠C=155°. 理由如下:∵BD 平分∠ABC ,∠ABC=50°,∴∠ABD=∠CBD=25°; 又∠ABD=∠ADB=25°,∠BDC+∠C=180°-∠CBD=155°.(2)是确定的值. 理由如下:∵∠ADB=∠CBD ,∴AD∥BC,∴∠ADP+∠BPD=180°;∴∠BDP+∠BPD=180°-∠ADB=15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7. 如图1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你认为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多少?(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2中阴影部分的面积:(3)观察图2你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代数式:(m+n)2,(m-n)2,mn.(4)根据第(3)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a+b=7,ab=5,则(a-b)2的值是多少?[答案](1)m-n;(2)(m-n)(m-n)=(m-n)2,(m+n)2-4mn=(m-n)2;(3)(m+n)2-4mn=(m-n)2;(4)29[解析][分析](1)观察得到长为m,宽为n的长方形的长宽之差即为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2)可以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长方形的面积得到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面积;也可以直接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得到;(3)利用(2)中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正方形面积得到(m+n)2-4mn=(m-n)2;(4)根据(3)的结论得到(a-b)2=(a+b)2-4ab,然后把a+b=7,ab=5代入计算.[详解]解:(1)观察图形可得正方形的边长=m-n;(2)方法一:(m-n)(m-n)=(m-n)2 ;方法二:(m+n)2-4mn=(m-n)2 ;(3)利用(2)中的方法二可得:(m+n)2-4mn=(m-n)2 ;⨯=.(4)根据(3)的结论可得:(a-b)2=(a+b)2-4ab=27-4529[点睛]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从几何的图形来解释完全平方公式的意义.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正确的分析图列,找到组成图形的各个部分,并用面积的两种求法作为相等关系列式子.。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cbe5268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0.png)
完整版人教(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1.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 .4 B .4- C .2 D .2- 2.下列运动中,属于平移的是( )A .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B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C .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D .随风飘动的风筝在空中的运动 3.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2,3B .()2,3-C .()2,3--D .()2,3-4.给出以下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内错角相等.其中假命题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列几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 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②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 ③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 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它的任一个内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16=±4B .±16=4C .3273-=-D .2(4)4-=-7.如图,ABCD 为一长方形纸片,AB ∥CD ,将ABCD 沿E 折叠,A 、D 两点分别与A ′、D ′对应,若∠CFE =2∠CFD ′,则∠AEF 的度数是( )A .60°B .80°C .75°D .7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的指令是: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一次移动到点1A ,第二次移动到点2A ……,第n 次移动到点n A ,则点2021A 的坐标是( )A .()1010,0B .()1010,1C .()1011,0D .()1011,1二、填空题9.若a 、b 为实数,且满足|a ﹣2|+3b -=0,则a ﹣b 的立方根为_____. 10.若()1,1A m n +-与点()-3,2B 关于y 轴对称,则()2019m n +的值是___________;11.如图中,36B ∠=︒,76C ∠=︒,AD 、AF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DAF ∠=________.12.如图,将三角板与直尺贴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 (C ∠=90°)在直尺的一边上,若2∠=63°,则1∠的度数是__________.13.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D ′,C ′的位置.若∠EFB =72°,则∠AED ′=__.14.当1x ≠-时,我们把11x -+称为x 为“和1负倒数”.如:1的“和1负倒数”为11112-=-+;-3的“和1负倒数”为11312-=-+.若134x =-,2x 是1x 的“和1负倒数”,3x 是2x 的“和1负倒数”…依次类推,则4x =______;123•••x x x …•2021x = _____.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0)A a ,(,)C b c ,连接AC ,交y 轴于B ,且3125a -23(7)0b c --=,则点B 坐标为__.16.育红中学八五班的数学社团在做如下的探究活动: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智能机器人接到如下指令: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长度,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点A 1,第2次移动到点A 2…第n 次移动到点A n ,则△OA 2A 2021的面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 (1)()()2201730.042731+-+--- (2)()231664532-----18.求下列各式中的x : (1)x 2﹣12149=0. (2)(x ﹣1)3=64. 19.填充证明过程和理由.如图,已知∠B +∠BCD =180°,∠B =∠D .求证:∠E =∠DFE . 证明:∵∠B +∠BCD =180°(已知), ∴AB ∥CD ( ). ∴∠B = ( ). 又∵∠B =∠D (已知), ∴∠D =∠ . ∴AD ∥BE ( ). ∴∠E =∠DFE ( ).20.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ABC 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分别写出点A 、B 、C 的坐标;(2)将ABC 向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 1B 1C 1,其中点A 的对应点是A 1,点B 的对应点是B 1,点C 的对应点是C 1,请画出A 1B 1C 1,并分别写出点A 1、B 1、C 1的坐标; (3)求ABC 的面积.21.阅读下面的文字,解答问题:大家知道2是无理数,而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因此2的小数部分我们不可能全部地写出来,于是小明用21-来表示2的小数部分,你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吗?事实上,小明的表示方法是有道理的.因为2的整数部分是1,将这个数减去其整数部分,差就是小数部分.根据以上内容,请解答:已知103x y +=+,其中x 是整数,01y <<,求x y -的值. 22.观察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 (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边长是多少? (2)估计边长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23.已知:直线AB ∥CD ,M ,N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H 为平面内一点,连HM ,HN . (1)如图1,延长HN 至G ,∠BMH 和∠GND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求证:2∠MEN ﹣∠MHN =180°;(2)如图2,∠BMH 和∠HND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 ①请直接写出∠MEN 与∠MHN 的数量关系: ;②作MP 平分∠AMH ,NQ ∥MP 交ME 的延长线于点Q ,若∠H =140°,求∠ENQ 的度数.(可直接运用①中的结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A【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16的算术平方根为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B【详解】解:A、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大,不属于平移;B、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属于平移;C、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不属于平移;D、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解析:B【详解】解:A、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变大,不属于平移;B、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属于平移;C、随手抛出的彩球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不属于平移;D、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既发生了平移,也发生了旋转.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关键是掌握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3.C【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象限内点的特点判断即可;【详解】∵盖住的点在第三象限, ∴()2,3--符合条件; 故答案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象限内点的特征,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4.B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①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③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原命题是假命题; 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原命题是假命题. 故选:B . 【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对顶角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难度较小. 5.B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对①进行判断;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对②进行判断;根据余角与补角的定义对③进行判断;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对④进行判断. 【详解】解: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所以①错误; 如果∠1和∠2是对顶角,那么∠1=∠2,所以②正确; 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小于这个角的补角,所以③正确;三角形的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之不相邻的一个内角,所以④错误.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6.C 【分析】根据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得. 【详解】A 4,此项错误; B、4±,此项错误;C 3-,此项正确;D 4,此项错误;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立方根,熟记各定义是解题关键. 7.D 【分析】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 ∥CD ,得到∠CFE =∠AEF ,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DFE =∠EFD ′,由平角的性质可求得∠CFD ′的度数,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AB ∥CD , ∴∠CFE =∠AEF ,又∵∠DFE =∠EFD ′,∠CFE =2∠CFD ′, ∴∠DFE =∠EFD ′=3∠CFD ′,∴∠DFE +∠CFE =3∠CFD ′+2∠CFD ′=180°, ∴∠CFD ′=36°,∴∠AEF =∠CFE =2∠CFD ′=72°. 故选: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等知识,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 ,,,,,, ,由此得出纵坐标规律:以1,1,0,0的顺序,每4个为一个循环,可求出点的纵坐标,然后根据,,,,可得:,即可求解. 【详解】 解:由题意得: ,,,,解析: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1(0,1)A ,2(1,1)A ,3(1,0)A ,4(2,0)A ,5(2,1)A ,6(3,1)A ,,由此得出纵坐标规律:以1,1,0,0的顺序,每4个为一个循环,可求出点2021A 的纵坐标,然后根据4(2,0)A ,8(4,0)A ,12(6,0)A ,,可得:2020(1010,0)A ,即可求解.【详解】 解:由题意得:1(0,1)A ,2(1,1)A ,3(1,0)A ,4(2,0)A ,5(2,1)A ,6(3,1)A ,,由此得出纵坐标规律:以1,1,0,0的顺序,每4个为一个循环,∵202145051÷= ,∴点2021A 的纵坐标为1, ∵4(2,0)A ,8(4,0)A ,12(6,0)A ,,由此得:2020(1010,0)A ,∴2021(1010,1)A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规律题——坐标与旋转,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找出规律解答问题.二、填空题 9.-1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再进而计算所给代数式的立方根. 【详解】解:∵|a ﹣2|+=0,|a ﹣2|≥0,≥0 ∴a ﹣2=0,3﹣b =0 ∴a =2,b =3 ∴, 故答案为:解析:-1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 、b 的值,再进而计算所给代数式的立方根. 【详解】解:∵|a ﹣0,|a ﹣2|≥0 ∴a ﹣2=0,3﹣b =0 ∴a =2,b =3 ∴1==-,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立方根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个非负数和为0,则这两个数都为0”列出方程求得a 、b 的值.10.1 【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m 、n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由点与点的坐标关于y 轴对称,得:,,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解析:1 【分析】根据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m 、n 的值,代入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由点()11A m n +-,与点()32B -,的坐标关于y 轴对称,得: 13m +=,12n -=,解得:2m =,1n =-, ∴20192019()(21)1m n +=-=.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对称点的坐标规律:关于x 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 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11.【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BAD 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F 的度数,由AF ⊥BC 可求出∠AFD=9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 ∵A 解析:20︒【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BAD 度数,再由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求出∠ADF 的度数,由AF ⊥BC 可求出∠AFD=9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AF 是ABC 的高,∴90AFB ∠=︒, 在Rt ABF 中,36B ∠=︒,∴90BAF B ∠=︒-∠9036=︒-︒54=︒. 又∵在ABC 中,36B ∠=︒,76C ∠=︒, ∴18068BAC B C ∠=︒-∠-∠=︒, 又∵AD 平分BAC ∠,∴11683422BAD CAD BAC ∠=∠=∠=⨯=︒,∴DAF BAF BAD ∠=∠-∠5434=︒-︒20=︒.故答案为:20︒.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高线、及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等知识,难度中等.12.27° 【分析】根据直尺的两边是平行的,从而可以得到CD ∥EF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2和∠DCE 的关系,再根据∠ACB=∠1+∠DCE ,从而可以求得∠1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析:27° 【分析】根据直尺的两边是平行的,从而可以得到CD ∥EF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以得到∠2和∠DCE 的关系,再根据∠ACB =∠1+∠DCE ,从而可以求得∠1的度数,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解:∵CD //EF ,∠2=63°, ∴∠2=∠DCE =63°, ∵∠DCE +∠1=∠ACB =90°, ∴∠1=27°, 故答案为:27°.【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13.36°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DEF =∠EFB =72°,由折叠的性质求出∠D′EF72°,然后可求∠AED′的值.【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AD//BC,∴∠DEF=解析:36°【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知∠DEF=∠EFB=72°,由折叠的性质求出∠D′EF72°,然后可求∠AED′的值.【详解】解:∵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AD//BC,∴∠DEF=∠EFB=72°,又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EF=∠DEF=72°,∴∠AED′=180°﹣72°﹣72°=36°,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折叠的性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和1负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可得到数字的变化规律:从开始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和1负倒数”定义和可得:,,,……由此可得出从开解析:3 4 -【分析】根据“和1负倒数”的定义分别计算2x、3x、4x、5x…,可得到数字的变化规律:从1x开始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由此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和1负倒数”定义和13 4x=-可得:214314x =-=--+, 311413x =-=-+, 4131413x =-=-+,514314x =-=--+ ……由此可得出从1x 开始每3个数为一周期循环,∵2021÷3=673…2,∴20214x =-,202034x =-,又1x ·2x .3x = 31(4)43-⨯-⨯=1, ∴123•••x x x …•2021x =3(4)4-⨯-=3, 故答案为:34-;3. 【点睛】本题考查新定义的实数运算、数字型规律探究,理解新定义的运算法则,正确得出数字的变化规律是解答的关键.15.【分析】由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完全平方式求出,的值,得出,两点的坐标,连接,设,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可求出的值,则答案可求出.【详解】解:(1),,,,,,,.如图,连接,设,,, 解析:358(0,) 【分析】由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完全平方式求出,,a b c ,的值,得出A ,C 两点的坐标,连接OC ,设OB x =,根据三角形AOC 的面积可求出x 的值,则答案可求出.【详解】解:(1)3125a =-,30b -=,70c -=5a ∴=-,3b =,7c =, (5,0)A -,(3,7)C ,5OA ∴=. 如图,连接OC ,设OB x =,(3,7)C ,15717.52AOC S ∆∴=⨯⨯=, AOC AOB COB S S S ∆∆∆=+,115317.522xx ∴+⨯=, 358x ∴=, ∴点D 的坐标为358(0,),故答案是:358(0,).【点睛】 本题考查了立方根及算术平方根、完全平方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分割的思想解答.16.【分析】由题意知OA4n =2n ,图形运动4次一个循环,横坐标对应一个循环增加2,计算出A2A2021,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知OA4n =2n (n 为正整数),图形运动4次一个循环解析:10092【分析】由题意知OA 4n =2n ,图形运动4次一个循环,横坐标对应一个循环增加2,计算出A 2A 2021,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由题意知OA 4n =2n (n 为正整数),图形运动4次一个循环,横坐标对应一个循环增加2∵2021÷4=505…1,∴A2021与A1是对应点,A2020与A0是对应点∴OA2020=505×2=1010,A1A2021=1010∴A2A2021=1010-1=1009则△OA2A2019的面积是12×1×1009=10092,故答案为:1009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下标为4的倍数时对应长度即为下标的一半,据此可得.三、解答题17.(1)1.2;(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以及-1的奇数次幂的计算法则得出各式的值,然后进行求和得出答案;(2)、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计算法则得出各式的值,解析:(1)1.2;(27【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以及-1的奇数次幂的计算法则得出各式的值,然后进行求和得出答案;(2)、根据算术平方根、立方根以及绝对值的计算法则得出各式的值,然后进行求和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原式()()0.23310.2331 1.2=+-+--=-++=(2)原式(445244527=---=---=18.(1);(2)【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解析:(1)117x=±;(2)5x=【分析】(1)用求平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2)用求立方根的方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1210 49x-=,∴212149x=,∴117x=±;(2)∵()3164x-=,∴14x-=,∴5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求解方法.19.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CE,求出解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B∥C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DCE,求出∠DCE=∠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得出AD∥B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即可.【详解】证明:∵∠B+∠BCD=180°(已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D(已知),∴∠D=∠DCE(等量代换),∴AD∥B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DF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0.(1)A(﹣3,4),B(﹣5,2),C(﹣2,0);(2)见解析,A1(3,0),B1(1,﹣2),C1(4,﹣4);(3)5【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求解;(2)根据点平移的坐标解析:(1)A(﹣3,4),B(﹣5,2),C(﹣2,0);(2)见解析,A1(3,0),B1(1,﹣2),C1(4,﹣4);(3)5【分析】(1)根据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求解;(2)根据点平移的坐标变换规律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然后描点即可;(3)用一个矩形的面积分别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去计算△ABC的面积.【详解】解:(1)由题意得:A(﹣3,4),B(﹣5,2),C(﹣2,0);(2)如图,△A1B1C1为所作,∵A1是经过点A(-3,4)右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3+6,4-4)即(3,0)同理得到B1(1,﹣2),C1(4,﹣4);(3)△ABC的面积=3×4﹣12×2×3﹣12×4×1﹣12×2×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移作图,坐标与图形,根据平移方式确定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21.同意;【分析】找出的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然后再来求.【详解】解: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无理数的整数部分是,即,无理数的小数部分是,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大小.解题解析:同意;12-【分析】x y-.【详解】解:同意小明的表示方法.111012<+∴无理数1011,即11x=,∴无理数10(1011 1-,即1y=,)11112x y∴-=-=【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大小.解题关键是确定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即可解决问题.22.(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边长是;(2)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分析】(1)由图形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可解析:(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2)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分析】(1)由图形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原来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周围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由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乘以边长,可以得到阴影正方形的边长;(2【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阴影正方形的面积是:5×5−1442=17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17(2)∵所以45∴边长的值在4与5之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及算术平方根的定义,解题主要利用了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求解,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关键是无理数的估算.23.(1)见解析;(2)①2∠MEN+∠MHN=360°;②20°【分析】(1)过点E作EP∥AB交MH于点Q,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性质、邻补角和为180°,角与角之间的基本运算、等量代换等即解析:(1)见解析;(2)①2∠MEN+∠MHN=360°;②20°【分析】(1)过点E作EP∥AB交MH于点Q,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性质、邻补角和为180°,角与角之间的基本运算、等量代换等即可得证.(2)①过点H作GI∥AB,利用(1)中结论2∠MEN﹣∠MHN=180°,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性质、邻补角和为180°,角与角之间的基本运算、等量代换等得出∠AMH+∠HNC=360°﹣(∠BMH+∠HND),进而用等量代换得出2∠MEN+∠MHN=360°.②过点H作HT∥MP,由①的结论得2∠MEN+∠MHN=360°,∠H=140°,∠MEN=110°.利用平行线性质得∠ENQ+∠ENH+∠NHT=180°,由角平分线性质及邻补角可得∠ENQ+∠ENH+140°﹣12(180°﹣∠BMH)=180°.继续使用等量代换可得∠ENQ度数.【详解】解:(1)证明:过点E作EP∥AB交MH于点Q.如答图1∵EP∥AB且ME平分∠BMH,∴∠MEQ=∠BME=12∠BMH.∵EP∥AB,AB∥CD,∴EP∥CD,又NE平分∠GND,∴∠QEN=∠DNE=12∠GN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MEN=∠MEQ+∠QEN=12∠BMH+12∠GND=12(∠BMH+∠GND).∴2∠MEN=∠BMH+∠GND.∵∠GND+∠DNH=180°,∠DNH+∠MHN=∠MON=∠BMH.∴∠DHN=∠BMH﹣∠MHN.∴∠GND+∠BMH﹣∠MHN=180°,即2∠MEN﹣∠MHN=180°.(2)①:过点H作GI∥AB.如答图2由(1)可得∠MEN=12(∠BMH+∠HND),由图可知∠MHN=∠MHI+∠NHI,∵GI∥AB,∴∠AMH=∠MHI=180°﹣∠BMH,∵GI∥AB,AB∥CD,∴GI∥CD.∴∠HNC=∠NHI=180°﹣∠HND.∴∠AMH+∠HNC=180°﹣∠BMH+180°﹣∠HND=360°﹣(∠BMH+∠HND).又∵∠AMH+∠HNC=∠MHI+∠NHI=∠MHN,∴∠BMH+∠HND=360°﹣∠MHN.即2∠MEN+∠MHN=360°.故答案为:2∠MEN+∠MHN=360°.②:由①的结论得2∠MEN+∠MHN=360°,∵∠H=∠MHN=140°,∴2∠MEN=360°﹣140°=220°.∴∠MEN=110°.过点H作HT∥MP.如答图2∵MP∥NQ,∴HT∥NQ.∴∠ENQ+∠ENH+∠NHT=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MP平分∠AMH,∴∠PMH=12∠AMH=12(180°﹣∠BMH).∵∠NHT=∠MHN﹣∠MHT=140°﹣∠PMH.∴∠ENQ+∠ENH+140°﹣12(180°﹣∠BMH)=180°.∵∠ENH=12∠HND.∴∠ENQ+12∠HND+140°﹣90°+12∠BMH=180°.∴∠ENQ+12(HND+∠BMH)=130°.∴∠ENQ+12∠MEN=130°.∴∠ENQ=130°﹣110°=2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邻补角,等量代换,角之间的数量关系运算,辅助线的作法,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综合性较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d2f6d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65.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2+x2=x4B. x2•x3=x5C. x6÷x2=x3D. (2x)3=6x32.下列每个网格中均有两个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由另一个进行轴对称变换得到的是()A. B. C. D.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与∠5是同位角B. ∠2与∠4是对顶角C. ∠3与∠6是同旁内角D. ∠5与∠6互为余角4.在圆周长C=2πR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 )A. 2是常量,C、π、R是变量B. 2π是常量,C,R是变量C. C、2是常量,R是变量D. 2是常量,C、R是变量5.如图,能判定AB∥CD的条件是()A ∠1=∠3 B. ∠2=∠4C. ∠DCE=∠DD. ∠B+∠BAD=180°6.如图,在△ABC和△DCB中,∠ABC=∠DCB,要使△ABC≌△DC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不能是( )A. ∠A=∠DB. ∠ACB=∠DBCC. AB=DCD. AC=DB7.如图,将一个正方形分成9个全等的小正方形,连接三条线段得到∠1,∠2,∠3,则∠1+∠2+∠3的度数和等于()A. 120°B. 125°C. 130°D. 135°8.在△ABC中,AB=AC,∠BAC=45°.若AD平分∠BAC交BC于D,BE⊥AC于E,且交A于O,连接O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D⊥BC;②OC平分BE;③OE=CE;④△ACD≌△BCE;⑤△OCE的周长=AC的长度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二.填空题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7398=_____.10.如图,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BC,AC于点D和E,∠B=60°,∠C=25°,则∠BAD=___________° .11.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它的周长为20cm,一条边长6cm,那么腰长是_____.12.如图,长方形是由若干个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组成,从面积的角度研究这个图形,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这个数学等式是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来)1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α,β,γ 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 .14.已知(9n)2=38,则n=_____.15.若多项式a2+2ka+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16.若∠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且另一边互相平行,∠1=50°,则∠2=_________.17.如图,已知AB∥CD,则∠A、∠C、∠P关系为_____.18.如图,等边△ABC中,BD⊥AC于点D,AD=3.5cm,点P、Q分别为AB、AD上的两个定点且BP=AQ=2cm,若在BD上有一动点E使PE+QE最短,则PE+QE的最小值为_____cm三.解答题19.计算(1)(2m+n﹣2)(2m+n+2) (2)(2+a)(2﹣a)﹣a(5b﹣a)+3a4b2+(﹣a2b)220.(1)计算:(﹣12)﹣1+(π﹣3.14)0+(﹣23)2019•(32)2018 (2)先化简,再求值:[(x ﹣2y )2+(x ﹣2y )(2y +x )]÷2x ,其中x =2,y =﹣1.21.已知()25a b +=,()23a b -=,求下列式子的值:(1)22a b +;(2)4ab .22.已知:如图,AB ∥CD ,∠B =∠D .点EF 分别在AB 、CD 上.连接AC ,分别交DE 、BF 于G 、H .求证:∠1+∠2=180°证明:∵AB ∥CD ,∴∠B =_____._____又∵∠B =∠D ,∴____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l +∠2=180°._____23.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 地到B 地,乙驾车从B 地到A 地,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 (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 (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速度为______千米/分,乙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分(2)当乙到达终点A 后,甲还需______分钟到达终点B(3)请通过计算回答: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时,甲出发了多少分钟?24.在△ABC 中,AB =AC ,点D 是射线CB 上一个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以AD 为一边在AD 的右侧作△ADE ,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在线段CB上,且∠BAC=90°时,那么∠DCE=______度.(2)设∠BAC=α,∠DCE=β.①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上,∠BAC≠90°时,请你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如图3,当点D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BAC≠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x2+x2=x4B. x2•x3=x5C. x6÷x2=x3D. (2x)3=6x3[答案]B[解析][分析]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A、x2+x2=2x2,故此选项错误;B、x2•x3=x5,正确;C、x6÷x2=x4,故此选项错误;D、(2x)3=8x3,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下列每个网格中均有两个图形,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由另一个进行轴对称变换得到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求解.[详解]观察选项可知,A中的两个图形可以通过平移,旋转得到,C中可以通过平移得到,D中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得到,只有B可以通过对称得到.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定义是解题的关键.3.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与∠5是同位角B. ∠2与∠4是对顶角C. ∠3与∠6是同旁内角D. ∠5与∠6互为余角[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同位角、对顶角、同旁内角以及余角的定义对各选项作出判断即可.[详解]解:A 、∠1与∠5是同位角,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2与∠4对顶角,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3与∠6是同旁内角,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5与∠6互为补角,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角、对顶角、同旁内角的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三线八角,可直接从截线入手.对平面几何中概念的理解,一定要紧扣概念中的关键词语,要做到对它们正确理解,对不同的几何语言的表达要注意理解它们所包含的意义.4.在圆的周长C =2πR 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 )A. 2是常量,C 、π、R 是变量B. 2π是常量,C,R 是变量C. C 、2是常量,R 是变量D. 2是常量,C 、R 是变量[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变量常量的定义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可求解.[详解]在圆的周长公式中2R C π=中,C 与r 是改变的,π是不变的;所以变量是C ,R ,常量是2π.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变量与常量知识,属于基础题,正确理解变量与常量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是( )A. ∠1=∠3B. ∠2=∠4C. ∠DCE=∠DD. ∠B+∠BAD=180°[答案]B[解析][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或互补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详解]A. ∵∠1=∠3,∴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A错误;B.∵∠2=∠4,∴AB∥CD,故B正确,C.∵∠DCE=∠D,∴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C错误;D. ∵∠B+∠BAD=180°,∴AD∥BC,而不能判定AB∥CD,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直线平行.6.如图,在△ABC和△DCB中,∠ABC=∠DCB,要使△ABC≌△DC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不能是( )A. ∠A=∠DB. ∠ACB=∠DBCC. AB=DCD. AC=DB[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ABC=∠DCB,BC=CB,然后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逐个进行判定即可.[详解]解:由题意∠ABC=∠DCB,BC=CB∴A. ∠A=∠D,可用AAS定理判定△ABC≌△DCBB. ∠ACB=∠DBC,可用ASA定理判定△ABC≌△DCBC. AB=DC,可用SAS定理判定△ABC≌△DCBD. AC=DB,不一定能够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掌握判定定理灵活应用是本题的解题关键.7.如图,将一个正方形分成9个全等的小正方形,连接三条线段得到∠1,∠2,∠3,则∠1+∠2+∠3的度数和等于( )A. 120°B. 125°C. 130°D. 135°[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BCA BDE ∆≅∆,从而有3CAB ∠=∠,这样可得1390∠+∠=︒,根据图形可得出245∠=︒,这样即可求出123∠+∠+∠的度数.[详解]解:在ABC ∆与BDE ∆中AC DE C D CB DB =⎧⎪∠=∠⎨⎪=⎩, ()BCA BDE SAS ∴∆≅∆,3CAB ∴∠=∠,由图可知,1=90CAB ∠+∠︒,∴1390∠+∠=︒,由图可知,245∠=︒,1239045135∴∠+∠+∠=︒+︒=︒.故选:.[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属于数形结合的类型,解答本题需要判定BCA BDE ∆≅∆,这是解答本题关键.8.在△ABC 中,AB =AC ,∠BAC =45°.若AD 平分∠BAC 交BC 于D ,BE ⊥AC 于E ,且交A 于O ,连接OC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AD ⊥BC ;②OC 平分BE ;③OE =CE ;④△ACD ≌△BCE ;⑤△OCE 的周长=AC 的长度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①正确,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即可证明;②错误,证明OB=OC>OE即可判断;③正确,证明∠ECO =∠OBA=45°即可;④错误,缺少全等的条件;⑤正确,只要证明BE=AE,OB=OC,EO=EC即可判断.[详解]解:∵AB=AC,AD平分∠BAC,∴AD⊥BC,BD=CD,即①正确,∴OB=OC,∵BE⊥AC,∵OC>OE,∴OB>OE,即②错误,∵∠ABC=∠ACB,∠OBC=∠OCB,BE⊥AC,∴∠ABE=∠ACO=45°,∴∠ECO=∠EOC=45°,∴OE=CE,即③正确,∵∠AEB=90°,∠ABE=45°,∴AE=EB,∴△OEC的周长=OC+OE+EC=OE+OB+EC=EB+EC=AE+EC=AC,即⑤正确,无法判断△ACD≌△BCE,故④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二.填空题9.用科学记数法表示:0.007398=_____.[答案]3⨯7.39810-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10n a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0.007398=7.398×10﹣3.故答案为:37.39810-⨯.[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n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10.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BC ,AC 于点D 和E ,∠B =60°,∠C =25°,则∠BAD =___________°.[答案]70.[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A=DC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C=∠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C 的度数,计算出结果.[详解]解:∵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DA=DC ,∴∠DAC=∠C=25°,∵∠B=60°,∠C=25°,∴∠BAC=95°,∴∠BAD=∠BAC-∠DAC=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它的周长为20cm ,一条边长6cm ,那么腰长是_____.[答案]6cm 或7cm .当腰长=6cm时,底边=20﹣6﹣6=8cm,当底边=6cm时,腰长=2062﹣=7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推出腰长.[详解]解:∵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当腰长=6cm时,底边=20﹣6﹣6=8cm,即6+6>8,能构成三角形,∴当底边=6cm时,腰长=2062﹣=7cm,即7+6>7,能构成三角形,∴腰长是6cm或7cm,故答案为6cm或7c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在于分析讨论6cm为腰长还是底边长.12.如图,长方形是由若干个小长方形和小正方形组成,从面积的角度研究这个图形,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这个数学等式是___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出来)[答案](a+2b)(a+3b)=a2+5ab+6b2[解析][分析]根据图形求面积有直接求和间接求两种方法,列出等式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整个长方形的面积:S=(a+2b)(a+3b),同时,这个图形是由5个长是a宽是b的小长方形和6个边长是b的小正方形和一个边长是a的正方形组成的,所以面积S=a2+5ab+6b2.∴(a+2b)(a+3b)=a2+5ab+6b2.故答案为:(a+2b)(a+3b)=a2+5ab+6b2.[点睛]这道题主要考查整式的乘法的推导,难度较低,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 的一角折叠,使点A 落在△ABC 外的A'处,折痕为DE.如果∠A=α,∠CEA′=β,∠BDA'=γ,那么α,β,γ 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答案]γ=2α+β.[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得:∠BDA'=∠A+∠AFD,∠AFD=∠A'+∠CEA',代入已知可得结论.[详解]由折叠得:∠A=∠A',∵∠BDA'=∠A+∠AFD,∠AFD=∠A'+∠CEA',∵∠A=α,∠CEA′=β,∠BDA'=γ,∴∠BDA'=γ=α+α+β=2α+β,故答案为γ=2α+β.[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关键.14.已知(9n)2=38,则n=_____.[答案]2[解析][分析]先把9n化为32n,再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可得出4n=8,即可求得n的值.[详解](9n)2=(32n)2=34n=38,∴4n=8,解得n =2.[点睛]此题考查幂的乘方,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运算法则.15.若多项式a 2+2ka+1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的值是_____.[答案]±1[解析]分析:完全平方式有两个:222a ab b ++和222a ab b -+,根据以上内容得出221ka a =±⋅,求出即可. 详解:∵221a ka ++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2ka =±2a ⋅1, 解得:k =±1, 故答案是:±1. 点睛: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6.若∠1与∠2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且另一边互相平行,∠1=50°,则∠2=_________.[答案]50°或13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解答此题.[详解]解:如图:当α=∠2时,∠2=∠1=50°,当β=∠2时,∠β=180°−50°=130°,故答案为:50°或13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如图,已知AB ∥CD ,则∠A 、∠C 、∠P 的关系为_____.[答案]∠A+∠C﹣∠P=180°[解析][详解]如图所示,作PE∥CD,∵PE∥CD,∴∠C+∠CPE=180°,又∵AB∥CD,∴PE∥AB,∴∠A=∠APE,∴∠A+∠C-∠P=180°,故答案是:∠A+∠C-∠P=180°.18.如图,等边△ABC中,BD⊥AC于点D,AD=3.5cm,点P、Q分别为AB、AD上的两个定点且BP=AQ=2cm,若在BD上有一动点E使PE+QE最短,则PE+QE的最小值为_____cm[答案]5[解析][分析]过BD作P的对称点,连接P,Q,Q与BD交于一点E,再连接PE,根据轴对称的相关性质以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得出此时PE+QE最小,并且等于Q,进一步利用全等三角形性质求解即可.[详解]如图,过BD作P的对称点,连接P,Q,Q与BD交于一点E,再连接PE,此时PE+QE最小.∵与P关于BD对称,∴PE=E,BP=B=2cm,∴PE+QE= Q,又∵等边△ABC中,BD⊥AC于点D,AD=3.5cm,∴AC=BC=AB=7cm,∵BP=AQ=2cm,∴QC=5cm,∵B=2cm,∴C=5cm,∴△Q C为等边三角形,∴Q=5cm.∴PE+QE=5cm.所以答案为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对称求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以及等边三角形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19.计算(1)(2m+n﹣2)(2m+n+2) (2)(2+a)(2﹣a)﹣a(5b﹣a)+3a4b2+(﹣a2b)2[答案](1)22++-;(2)2-5ab+4a4b2.m mn n444[解析][分析](1)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整式乘法,加减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1)(2m+n﹣2)(2m+n+2)()2m n+-=2422m mn n++-;=444(2)(2+a)(2﹣a)﹣a(5b﹣a)+ 3a4b2+(﹣a2b)2=2-a2-5ab+a2+3a4b2+ a4b2=2-5ab+4a4b2.[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和乘法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并严格按照整式乘法法则进行.20.(1)计算:(﹣12)﹣1+(π﹣3.14)0+(﹣23)2019•(32)2018 (2)先化简,再求值:[(x ﹣2y )2+(x ﹣2y )(2y +x )]÷2x ,其中x =2,y =﹣1.[答案](1)53-;(2)2x y -,4. [解析][分析](1)根据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积的乘方逆运算计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2)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展开合并,再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计算,最后代入求值即可.[详解]解:(1)(﹣12)﹣1+(π﹣3.14)0+(﹣23)2019•(32)2018 20182018223=21332⎛⎫⎛⎫⎛⎫-++-⨯-⨯ ⎪ ⎪ ⎪⎝⎭⎝⎭⎝⎭()20182=113⎛⎫-+-⨯- ⎪⎝⎭ 2=13⎛⎫-+- ⎪⎝⎭ =53-; (2)[(x ﹣2y )2+(x ﹣2y )(2y +x )]÷2x =22224442x xy y x y x ⎡⎤-++-÷⎣⎦=2242x xy x ⎡⎤-÷⎣⎦=2x y -,当x =2,y =﹣1时,原式=()221-⨯-=4.[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积的乘方逆运算,整式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及代入求值等知识,解题关键是牢记相关知识,严格按法则进行计算.21.已知()25a b +=,()23a b -=,求下列式子值:(1)22a b +;(2)4ab .[答案](1)4;(2)2;(1)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展开,进而求出22a b +的值;(2)直接利用(1)中所求,进而得出ab 的值,求出答案即可.[详解]解:(1)∵()25a b +=,()23a b -=,∴22+25a b ab +=,2232b a b a +-=,∴()2228a b +=,解得:224a b +=,(2)∵224a b +=,∴4+2ab=5,解得:ab=12, ∴4ab =14=2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如图,AB ∥CD ,∠B =∠D .点EF 分别在AB 、CD 上.连接AC ,分别交DE 、BF 于G 、H .求证:∠1+∠2=180°证明:∵AB ∥CD ,∴∠B =_____._____又∵∠B =∠D ,∴_____=_____.(等量代换)∴_____∥_____._____∴∠l +∠2=180°._____[答案]见解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已知得到∠D=∠BFC,证明DE∥BF,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结论.[详解]证明:∵AB∥CD,∴∠B=∠B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又∵∠B=∠D,∴∠D=∠BFC.(等量代换)∴D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l+∠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BF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BFC;DE;B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3.甲、乙两人在一条笔直的道路上相向而行,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驾车从B地到A地,他们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行驶,已知甲先出发6分钟后,乙在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千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甲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分,乙的速度为______千米/分(2)当乙到达终点A后,甲还需______分钟到达终点B(3)请通过计算回答: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时,甲出发了多少分钟?[答案](1)16,43;(2) 78;(3)283或60分钟[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可得甲乙的速度;(2)根据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除以乙行驶的速度,可得乙到达A站需要的时间,根据相遇前乙行驶的路程除以甲行驶的速度,可得甲到达B站需要的时间,再根据有理数的减法,可得答案;(3)根据题意列方程即可解答.[详解]解:由纵坐标看出甲先行驶了1千米,由横坐标看出甲行驶1千米用了6分钟,甲的速度是1÷6=16千米/分钟,由纵坐标看出AB两地的距离是16千米, 设乙的速度是x千米/分钟,由题意,得10x+16×16=16,解得x=43,即乙的速度为43米/分钟.故答案为16;43;(2)甲、乙相遇时,乙所行驶的路程:4401033⨯=(千米)相遇后乙到达A站还需1416263⎛⎫⨯÷=⎪⎝⎭(分钟),相遇后甲到达B站还需411036⎛⎫⨯÷⎪⎝⎭=80分钟,当乙到达终点A时,甲还需80-2=78分钟到达终点B.故答案为78;(3)110606÷=(分钟),设甲出发了x分钟后,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6x+43(x-6)=16-10,解得x=283,答:甲出发了283或60分钟后,甲、乙之间的距离为10千米时.[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利用同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得出甲乙的速度是解题关键.24.在△ABC中,AB=AC,点D是射线C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1)如图1,当点D 线段CB 上,且∠BAC =90°时,那么∠DCE =______度.(2)设∠BAC =α,∠DCE =β.①如图2,当点D 在线段CB 上,∠BAC ≠90°时,请你探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如图3,当点D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BAC ≠90°时,请将图3补充完整,并直接写出此时α与β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答案](1)90°;(2)①α+β=180°;②α=β.[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等腰三角形证明ABD ≅ACE,所以∠ECA=∠DBA,所以∠DCE =90°.(2)方法类似(1)证明△ABD ≌△ACE ,所以∠B=∠ACE ,再利用角的关系求αβ180+=︒. (3)同理方法类似(1).试题解析:解:(1) 90 度.∠DAE =∠BAC ,所以∠BAD =∠EAC,AB=AC,AD=AE ,所以ABD ≅ACE,所以∠ECA=∠DBA,所以∠ECA =90°.(2)① αβ180+=︒.理由:∵∠BAC =∠DAE ,∴∠BAC -∠DAC =∠DAE -∠DAC ,即∠BAD =∠CAE,又AB=AC ,AD=AE ,∴△ABD ≌△ACE ,∴∠B=∠ACE .∴∠B +∠ACB =∠ACE+∠ACB ,∴B ACB DCE β∠∠∠+==.∵αB ACB 180∠∠++=︒,∴αβ180+=︒.(3)补充图形如下, αβ=.。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23d62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b.png)
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A、相交、垂直B、相交、平行C、垂直、平行D、相交、垂直、平行2、如图所示,是一个“七”字形,与∠1是同位角的是()A、∠2B、∠3C、∠4D、∠53、经过一点A画已知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A、0条B、1条C、2条D、不能确定4、如图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b的是()A、∠1=∠3B、∠2=∠3C、∠4=∠5D、∠2+∠4=180°5、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 B.长方形 C.直角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6、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2a-3与5-a,则x的值是()。
A.64B.36C.81D.497、如图,已知:∠1=∠2,∠3=∠4,∠A=80°,则∠BOC等于()A、95°B、120°C、130°D、无法确定8、若a*=1.1062,b*=0.947是经过舍入后作为的近似值,问a*+b*有几位有效数字?()A、4B、5C、6D、7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B、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C、绝对值相等的数互为相反数D、符号相反的数互为倒数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4,0)、B(0,2),现将线段AB向右平移,使A 与坐标原点0重合,则B平移后的坐标是()。
A.(0,-2)B.(4,2)C.(4,4)D.(2,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9349000(保留2个有效数字)为________________.12、如图1直线AB,CD,EF相交与点O,图中∠AOE的对顶角是_________,∠COF的补角是__________。
13、如图2,要把池中的水引到D处,可过C点引CD⊥AB于D,然后沿CD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试说明设计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多项式4x²+4mx+3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______.15、如图,AC平分∠BAD,∠DAC=∠DCA,填空:因为AC平分∠BAD,所以∠DAC= _______,又因为∠DAC=∠DCA,所以∠DCA= _______,所以AB∥_______。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4套(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4套(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dfe60a33d4b14e8424682a.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4的算术平方根是()A.±2 B. 2 C.±2 D.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a)位于x轴的上方,则a的值可以是() A.0 B.-1 C. 3 D.±33.下列实数:3,0,12,-2,0.35,其中最小的实数是()A.3 B.0 C.- 2 D.0.354.如图,小聪把一块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若∠1=25°,则∠2的度数是()A.25°B.30°C.35°D.60°(第4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 5.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若A(a,b)在x轴上,则B(b,a)在y轴上B.如果直线a,b,c满足a∥b,b∥c,那么a∥c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D.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6.如图是围棋棋盘的一部分,将它放置在某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白棋②的坐标为(-3,-1),白棋④的坐标为(-2,-5),则黑棋①的坐标为() A.(-1,-4) B.(1,-4) C.(3,1) D.(-3,-1) 7.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点,根据图中各点的位置,所表示的数与5-11最接近的点是()A.A B.B C.C D.D8.如图,将正方形网格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ABC经过平移后得到三角形A1B1C1,若AC上一点P(1.2,1.4)平移后对应点为P1,点P1绕原点顺时针旋转180°,对应点为P2,则点P2的坐标为()A.(2.8,3.6) B.(-2.8,-3.6)C.(3.8,2.6) D.(-3.8,-2.6)9.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沿BD折叠,得到三角形BC′D,C′D与AB交于点E.若∠1=35°,则∠2的度数为()A.20°B.30°C.35°D.55°10.如图,下列命题:(第10题)①若∠1=∠2,则∠D=∠4;②若∠C=∠D,则∠4=∠C;③若∠A=∠F,则∠1=∠2;④若∠1=∠2,∠C=∠D,则∠A=∠F;⑤若∠C=∠D,∠A=∠F,则∠1=∠2.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1 B.2 C.3 D.4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在实数:8,0,364,1.010 010 001,4.2·1·,π,247中,无理数有________个.12.将点A(-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B,则点B在第________象限.13.命题“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直线a∥b,AC⊥AB,∠1=60°,则∠2的度数是________.(第14题)(第18题)15.若(2a+3)2+b-2=0,则a b=________.16.已知点M(3,2)与点N(x,y)在同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且点N到x轴的距离为5,那么点N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17.用“*”表示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正实数a,b,都有a*b=b+1.例如8*9=9+1=4,那么15*196=________,m*(m*16)=________.18.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都换成分数,得到一个如图所示的分数三角形,称为莱布尼茨三角形.若用有序实数对(m,n)表示第m行,从左到右第n个数,如(4,3)表示分数112,则(9,2)表示的分数是________.三、解答题(19~21题每题8分,22~24题每题10分,25题12分,共66分) 19.计算:(1)16+38-(-5)2;(2)(-2)3+|1-2|×(-1)2 021-3125.20.如图,已知EF∥AD,∠1=∠2.求证:∠DGA+∠BAC=180°.请将下列证明过程填写完整:(第20题) 证明:∵EF∥AD(已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1=∠2(已知),∴∠1=∠3(________________).∴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GA+∠BAC=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EO⊥CD于点O,OF平分∠AOD,且∠BOE=50°.求∠COF的度数.(第21题)22.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已知三角形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的坐标为(2,-4),B 的坐标为(5,-4),C的坐标为(4,-1).(1)画出三角形ABC;(2)求三角形ABC的面积;(3)若把三角形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A′B′C′,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并写出B′的坐标.(第22题)2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100°,CA平分∠BCD,且∠ACB=40°,∠BAC=70°.(第23题)(1)AD与BC平行吗?试写出推理过程.(2)若点E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求∠DAC和∠EAD的度数.24.观察等式:3+32=332,2+23=4×23,5+54=554,….(1)请用含n(n≥3,且n为整数)的式子表示出上述等式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2)按上述规律,若10+ab=10a9,则a+b=________;(3)仿照上面内容,另编一个等式,验证你在(1)中得到的规律.25.如图,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的坐标为(a,0),点C的坐标为(0,b),且a,b满足a-4+|b-6|=0,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线路移动.(第25题) (1)a=________,b=________,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_;(2)当点P移动4 s时,请指出点P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答案一、1.D 2.C 3.C 4.C 5.D 6.B7.D8.A9.A点拨:∵∠1=35°,CD∥AB,∠C=90°,∴∠ABD=35°,∠DBC=55°.由折叠可得∠DBC′=∠DBC=55°,∴∠2=∠DBC′-∠DBA=55°-35°=20°.10.C点拨:①因为∠1=∠3,所以若∠1=∠2,则∠3=∠2,则DB∥EC,则∠D=∠4,故①正确;②由∠C=∠D,并不能得到DF∥AC,则不能得到∠4=∠C,故②错误;③若∠A=∠F,则DF∥AC,并不能得到DB∥EC,则不能得到∠1=∠2,故③错误;④因为∠1=∠3,所以若∠1=∠2,则∠3=∠2,所以DB∥EC,所以∠4=∠D,又∠C=∠D,则∠4=∠C,所以DF∥AC,所以∠A=∠F,故④正确;⑤若∠A=∠F,则DF∥AC,所以∠4=∠C,又∠C=∠D,则∠4=∠D,所以DB∥EC,所以∠3=∠2,又∠1=∠3,则∠1=∠2,故⑤正确.所以正确的有3个.故选C.二、11.212.四13.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平行14.30°15.3216.(3,5)或(3,-5)17.15;5+118.172点拨:观察题图可得以下规律:是第几行就有几个分数;每行每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每行第一个分数的分母为行数,第n(n为大于1的整数)行的第二个分数的分母为n(n-1).故(9,2)表示的分数为19×8=172.三、19.解:(1)原式=4+2-5=1;(2)原式=-8+(2-1)×(-1)-5=-8+1-2-5=-12- 2.20.∠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DG;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1.解:∵EO ⊥CD ,∴∠DOE =90°.∴∠BOD =∠DOE -∠BOE =90°-50°=40°. ∴∠AOC =∠BOD =40°, ∠AOD =140°. 又∵OF 平分∠AOD , ∴∠AOF =12∠AOD =70°.∴∠COF =∠AOC +∠AOF =40°+70°=110°. 22.解:(1)如图所示.(第22题)(2)S 三角形ABC =12×3×3=92. (3)如图,B ′(1,-2).23.解:(1)AD ∥BC .推理过程如下:∵CA 平分∠BCD ,∠ACB =40°, ∴∠BCD =2∠ACB =80°. ∵∠D =100°, ∴∠D +∠BCD =180°. ∴AD ∥BC .(2)由(1)知AD ∥BC , ∴∠DAC =∠ACB =40°. ∵∠BAC =70°,∴∠DAB =∠DAC +∠BAC =40°+70°=110°. ∴∠EAD =180°-∠DAB =180°-110°=70°.24.解:(1)n+nn-1=n nn-1(2)10+9(3)11+1110=111110.(答案不唯一)25.解:(1)4;6;(4,6)(2)∵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线路移动,OA=4,OC=6,∴当点P移动4 s时,点P在线段CB上,离点C的距离为4×2-6=2.∴点P的坐标是(2,6).(3)由题意可得,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当点P在线段OC上时,点P移动的时间是5÷2=2.5(s);第二种情况,当点P在线段BA上时,点P移动的时间是(6+4+1)÷2=5.5(s).故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点P移动的时间是2.5 s或5.5 s.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 B.3.14 C.D.﹣2.9的算术平方根是()A.±3 B.3 C.D.3.的相反数是()A.﹣B.C.﹣D.4.点P(﹣3,2)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下列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A.B.C.D.6.如图,点A、B、C、D在直线n上,且PC⊥n,则图中点P到直线n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A.PA B.PB C.PC D.PD7.如图,直线l截两平行直线a,b,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A.∠1=∠5 B.∠2=∠4 C.∠3=∠5 D.∠5=∠28.如图,CO⊥AB,点O为垂足,则下列说法不一定成立的是()A.∠1与∠2相等B.∠AOD与∠2互补C.∠AOC与∠BOC相等D.∠1与∠2互余9.已知∠A,∠B互余,∠A比∠B大30度.设∠A,∠B的度数分别为x°、y°,下列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是()A.B.C.D.10.如果电影票上的“5排2号”记作(5,2),那么(4,1)表示()A.4排5号B.5排4号C.1排4号D.4排1号11.已知点A(a,b)在第一象限,那么点B(﹣b,﹣a)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2.下列命题中:①有理数是有限小数;②有限小数是有理数;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3.比较﹣π与﹣3.14的大小是()A.﹣π=﹣3.14 B.﹣π>﹣3.14 C.﹣π<﹣3.14 D.无法比较14.方程3x﹣2y=7的解是()A.B.C.D.15.下列各式中,没有意义的是()A.B.C.D.﹣二、解答题16.计算:(1)++|π﹣3|;(2)()2+3﹣6.17.解答题(1)解方程组;(2)填出括号里的理由.已知:∠1+∠2=180°,求证:a∥b.证明:∵∠1=∠3,∠1+∠2=180°∴∠3+∠2=180°∴a∥b.18.如图,△AO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4),B(3,1),D(5,1);(1)求△AOB的面积;(2)将△AOB平移得到△CDE,使点O与点D对应,画出△CDE,并写出点C 和点E的坐标.19.如图,已知AB∥CD,点D在BE上,且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20.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在学校举行的一次数学竞赛中,某班小勇同学得了88分,赛制规定:试题一共20小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一题倒扣1分,请问小勇在竞赛中答对几道题?21.如图,已知:∠A=∠1,∠2+∠3=180°,∠BDE=70°,(1)AB与DF平行吗?说明理由;(2)求∠ACB的度数.22.已知=3,=4﹣b,求a+b的平方根.23.某厂决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改善该厂生产、生活条件,投入的资金用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提升职工待遇;第二方面是改善该厂生产设施.2014年投入的总资金为t万元,其中用于第一方面的资金是第二方面的两倍.2015年第一、第二方面资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两方面资金增长的百分数之和为70%,投入的总资金比2014年增长了40%,(1)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2014年用于两个方面的资金;(2)分别求第一第二方面增长的百分数.24.将长方形OABC的顶点O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a,b),且a,b满足+(b+6)2=0.(1)求点B的坐标;(2)若点P从点B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C点运动(不超过C点),同时点Q从C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原点运动(不超过原点),试探讨四边形AQCP的面积在运动中是否会发生变化?求其值,若变化,求变化范围.(3)若过O点的直线OD交长方形的边于点D,且直线OD把长方形的周长分为3:5两部分,求点D的坐标;(4)若H(0,﹣1),点P(m,﹣3)在第三象限内运动,则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HBCP的面积等于△AHB的面积,若存在,求P点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为()A. B.3.14 C.D.﹣【考点】26: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解答】解:A、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故A正确;B、是有限小数,故B错误;C、是有限小数,故C错误;D、是无限循环小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2.9的算术平方根是()A.±3 B.3 C.D.【考点】22:算术平方根.【分析】根据开方运算,可得算术平方根.【解答】解:9的算术平方根是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注意一个正数只有一个算术平方根.3.的相反数是()A.﹣B.C.﹣D.【考点】28:实数的性质.【专题】11 :计算题.【分析】由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由此即可求解.【解答】解:∵+(﹣)=0,∴的相反数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无理数的相反数,无理数的相反数和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意义相同,无理数的相反数是各地中考的重要考点.4.点P(﹣3,2)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可知:点P(﹣3,2)位于第二象限.【解答】解:因为点P(﹣3,2)的横坐标为负,纵坐标为正,所以其在第二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5.下列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A.B.C.D.【考点】J2: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对顶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后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对顶角的定义:A中∠1和∠2不是对顶角;B中∠1和∠2不是对顶角;C中∠1和∠2不是对顶角;D中∠1和∠2是对顶角;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定义,对正确识图有一定要求.6.如图,点A、B、C、D在直线n上,且PC⊥n,则图中点P到直线n的距离是线段()的长度.A.PA B.PB C.PC D.PD【考点】J5: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根据“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解答.【解答】解:∵PC⊥n,∴点P到直线n的距离是线段PC的长度,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7.如图,直线l截两平行直线a,b,则下列式子不一定成立的是()A.∠1=∠5 B.∠2=∠4 C.∠3=∠5 D.∠5=∠2【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J2:对顶角、邻补角.【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及对顶角相等即可解答.【解答】解:A、已知a∥b,∠1和∠5为同位角,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知,∠1=∠5,故正确;B、∠2和∠4是内错角,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知,∠2=∠4,故正确;C、∠3和∠5为对顶角,由对顶角相等可知,∠3=∠5,故正确;D、∵a∥b,∴∠2+∠3=180°,∵∠5=∠3,∴∠2+∠5=180°,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8.如图,CO⊥AB,点O为垂足,则下列说法不一定成立的是()A.∠1与∠2相等B.∠AOD与∠2互补C.∠AOC与∠BOC相等D.∠1与∠2互余【考点】J3:垂线;IL: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垂直的定义、互补的定义、互余的定义一一判断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OC⊥AB,∴∠AOC=∠COB=90°,故C正确,∵∠AOD+∠DOB=180°,∴∠AOD与∠DOB互补,故B正确,∵∠1+∠2=∠COB=90°,∴∠1与∠2互余,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互余、互补、垂线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9.已知∠A,∠B互余,∠A比∠B大30度.设∠A,∠B的度数分别为x°、y°,下列方程组中符合题意的是()A.B.C.D.【考点】IL:余角和补角;99: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考查角度与方程组的综合应用,∠A与∠B的度数用未知量表示,然后列出方程.【解答】解:∠A比∠B大30°,则有x=y+30,∠A,∠B互余,则有x+y=90.故选C.【点评】运用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10.如果电影票上的“5排2号”记作(5,2),那么(4,1)表示()A.4排5号B.5排4号C.1排4号D.4排1号【考点】D3:坐标确定位置.【分析】根据所给数对第一个表示排数,第二个表示号可得:(4,1)表示4排1号.【解答】解:(4,1)表示4排1号,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确定位置,关键是理解所给的数对所表示的意义.11.已知点A(a,b)在第一象限,那么点B(﹣b,﹣a)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考点】D1: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一象限内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都是正数判断出a、b,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解答.【解答】解:∵点A(a,b)在第一象限,∴a>0,b>0,∴﹣b<0,﹣a<0,∴点B(﹣b,﹣a)在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2.下列命题中:①有理数是有限小数;②有限小数是有理数;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考点】27:实数.【分析】①②根据有理数的即可判定;③④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解答】解:①有理数不一定是有限小数,整数也是有理数,故说法错误,②有限小数是有理数,故说法正确;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故说法正确;④无限小数都不一定是无理数,其中无限循环小数为有理数,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分类,重点是掌握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13.比较﹣π与﹣3.14的大小是()A.﹣π=﹣3.14 B.﹣π>﹣3.14 C.﹣π<﹣3.14 D.无法比较【考点】2A:实数大小比较.【分析】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π>3.14,∴﹣π<﹣3.14;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大小比较,掌握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解答此题的关键.14.方程3x﹣2y=7的解是()A.B.C.D.【考点】9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将x、y的值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相等即可得.【解答】解:A、当时,3x﹣2y=7,此选项正确;B、当时,3x﹣2y=1,此选项错误;C、当时,3x﹣2y=﹣1,此选项错误;D、当时,3x﹣2y=﹣7,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得定义: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关键.15.下列各式中,没有意义的是()A.B.C.D.﹣【考点】7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24:立方根.【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和立方根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x2≥0,∴有意义;有意义;∵4<,∴4﹣<0,∴无意义;﹣有意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立方根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二、解答下列各题16.(8分)计算:(1)++|π﹣3|;(2)()2+3﹣6.【考点】2C:实数的运算.【专题】11 :计算题;511:实数.【分析】(1)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立方根定义,以及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原式利用二次根式性质化简,合并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原式=﹣2+5+π﹣3=π;(2)原式=3﹣3.【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7.(8分)解答题(1)解方程组;(2)填出括号里的理由.已知:∠1+∠2=180°,求证:a∥b.证明:∵∠1=∠3(对顶角相等),∠1+∠2=180°(已知)∴∠3+∠2=180°(等量代换)∴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考点】9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J9:平行线的判定.【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由对顶角相等及已知角互补,等量代换得到同旁内角互补,利用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证.【解答】解:(1),①+②×3得:10x=0,即x=0,把x=0代入①得:y=2,则方程组的解为;(2)证明:∵∠1=∠3(对顶角相等),∠1+∠2=180°(已知),∴∠3+∠2=180°(等量代换),∴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已知);(等量代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利用了消元的思想,消元的方法有: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18.(6分)如图,△AO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4),B(3,1),D (5,1);(1)求△AOB的面积;(2)将△AOB平移得到△CDE,使点O与点D对应,画出△CDE,并写出点C 和点E的坐标.【考点】Q4: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直接利用△AOB所在矩形面积减去周围三角形面积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已知点坐标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AOB的面积:3×4﹣×1×4﹣﹣=12﹣2﹣1.5﹣3=5.5;(2)如图所示:C(6,5),E(8,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移变换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正确得出平移后对应点位置是解题关键.19.(6分)如图,已知AB∥CD,点D在BE上,且BE平分∠ABC,∠CDE=150°,求∠C的度数.【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利用邻补角可计算出∠BDC=30°,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ABD=∠BDC=30°,接着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CBD=∠ABD=30°,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计算∠C的度数.【解答】解:∵∠CDE=150°,∴∠BDC=180°﹣150°=30°,∵AB∥CD,∴∠ABD=∠BDC=30°,∵BE平分∠ABC,∴∠CBD=∠ABD=30°,∴∠C=180°﹣∠BDC﹣∠CBD=180°﹣30°﹣30°=12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0.(6分)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在学校举行的一次数学竞赛中,某班小勇同学得了88分,赛制规定:试题一共20小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一题倒扣1分,请问小勇在竞赛中答对几道题?【考点】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8A: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设小勇在竞赛中答对x道题,5x﹣(20﹣x)×1=88解得,x=18即小勇在竞赛中答对18道题.【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21.(8分)如图,已知:∠A=∠1,∠2+∠3=180°,∠BDE=70°,(1)AB与DF平行吗?说明理由;(2)求∠ACB的度数.【考点】JB: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BEC=∠3,由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结论.(2)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ED=∠1,等量代换得到∠BED=∠A,推出DE∥A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1)AB与DF平行,理由:∵∠2+∠BEC=180°,∵∠2+∠3=180°,∴∠BEC=∠3,∴AB∥DF;(2)∵AB∥DF,∴∠BED=∠1,∵∠A=∠1,∴∠BED=∠A,∴DE∥AC,∴∠ACB=∠BDE=7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0分)已知=3,=4﹣b,求a+b的平方根.【考点】24:立方根;21:平方根.【分析】先根据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得到关于a、b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组即可求出a、b的值,进而得到a+b的平方根.【解答】解:由题意有:2a+1=9,解得a=4,4﹣b=﹣1,解得b=5,或4﹣b=0,解得b=4,或4﹣b=1,解得b=3,则a+b的平方根为±3或±2或±.【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23.(11分)某厂决定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改善该厂生产、生活条件,投入的资金用于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提升职工待遇;第二方面是改善该厂生产设施.2014年投入的总资金为t万元,其中用于第一方面的资金是第二方面的两倍.2015年第一、第二方面资金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两方面资金增长的百分数之和为70%,投入的总资金比2014年增长了40%,(1)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2014年用于两个方面的资金;(2)分别求第一第二方面增长的百分数.【考点】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设2014年用于第二方面的资金为a万元,则用于第一方面的资金为2a万元,根据“2014年投入的总资金为t万元”得出a=可得答案;(2)设第一方面的增长率为x,第二方面的增长率为y,根据“两方面资金增长的百分数之和为70%,投入的总资金比2014年增长了40%”列方程组求解可得.【解答】解:(1)设2014年用于第二方面的资金为a万元,则用于第一方面的资金为2a万元,则a+2a=t,∴a=,答:2014年用于第一方面的资金为万元,用于第二方面的资金为万元;(2)设第一方面的增长率为x,第二方面的增长率为y,根据题意得:,解得:,答:第一方面的增长率为50%,第二方面的增长率为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4.(12分)将长方形OABC的顶点O与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点A,C分别在X轴,Y轴上,点B(a,b),且a,b满足+(b+6)2=0.(1)求点B的坐标;(2)若点P从点B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向C点运动(不超过C点),同时点Q从C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原点运动(不超过原点),试探讨四边形AQCP的面积在运动中是否会发生变化?求其值,若变化,求变化范围.(3)若过O点的直线OD交长方形的边于点D,且直线OD把长方形的周长分为3:5两部分,求点D的坐标;(4)若H(0,﹣1),点P(m,﹣3)在第三象限内运动,则是否存在点P使四边形HBCP的面积等于△AHB的面积,若存在,求P点坐标,不存在,说明理由.【考点】LO: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得到a ﹣3=0,b +6=0,然后解方程求出a 与b 的值,再写出B 点坐标;(2)设运动的时间为t ,则BP=t ,CQ=2t (0≤t ≤3),则可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S 四边形AQCP =S 矩形ABCO ﹣S △AOQ ﹣S △APB 计算得到S 四边形AQCP =9,即四边形AQCP 的面积在运动中不发生变化;(3)分类讨论:当点D 在AB 上,如图1,设D (3,n ),则AD=﹣n ,BD=6+n ,根据题意得(3﹣n ):(6+n +3+6)=3:5,然后解方程求出n 即可得到D 点坐标;当点D 在BC 上,如图2,设D (m ,﹣6),则CD=m ,BD=3﹣m ,根据题意得(6+m ):(3﹣m +3+6)=3:5,然后解方程求出n 即可得到D 点坐标;(4)根据四边形HBCP 的面积等于△AHB 的面积得到×5×|m |+×5×3=×6×3,然后解方程可得到满足条件的m 的值,从而得到P 点坐标.【解答】解:(1)∵+(b +6)2=0, ∴a ﹣3=0,b +6=0,∴a=3,b=﹣6,∴B 点坐标为(3,﹣6);(2)四边形AQCP 的面积在运动中不会发生变化.如图1,设运动的时间为t ,则BP=t ,CQ=2t (0≤t ≤3),S 四边形AQCP =S 矩形ABCO ﹣S △AOQ ﹣S △APB=3×6﹣×3×(6﹣2t )﹣×6×t=9;(3)当点D 在AB 上,如图3,设D (3,n ),则AD=﹣n ,BD=6+n , ∵直线OD 把长方形的周长分为3:5两部分,∴(3﹣n ):(6+n +3+6)=3:5,解得n=﹣,∴D 点坐标为(3,﹣); 当点D 在BC 上,如图2,设D (m ,﹣6),则CD=m ,BD=3﹣m , ∵直线OD 把长方形的周长分为3:5两部分,∴(6+m ):(3﹣m +3+6)=3:5,解得m=,∴D点坐标为(,﹣6),综上所述,D点坐标为(3,﹣)或(,﹣6);(4)存在.如图4,∵四边形HBCP的面积等于△AHB的面积,∴×5×|m|+×5×3=×6×3,而m<0,∴m=﹣,∴P点坐标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特征计算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在下列各数:3.1415926、、0.2、、、、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2 B.3 C.4 D.5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B.±=C.±=±D.=±3.若|3﹣a|+=0,则a+b的值是()A.2 B.1 C.0 D.﹣14.估算﹣2的值()A.在1到2之间B.在2到3之间C.在3到4之间D.在4到5之间5.已知下列命题:①若a>0,b>0,则a+b>0;②若a≠b,则a2≠b2;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6.同桌读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乎?”后,兴高采烈地利用电脑画出了几幅鱼的图案,请问:由图中所示的图案通过平移后得到的图案是()A.B.C.D.7.如图,小明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A.右转80°B.左转80°C.右转100°D.左转100°8.已知点P位于y轴右侧,距y轴3个单位长度,位于x轴上方,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则点P坐标是()A.(﹣3,4) B.(3,4)C.(﹣4,3) D.(4,3)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B(﹣3,2)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与点A(x,y)重合,则点A的坐标是()A.(2,5)B.(﹣8,5) C.(﹣8,﹣1)D.(2,﹣1)10.如图,已知棋子“车”的坐标为(﹣2,﹣1),棋子“马”的坐标为(1,﹣1),则棋子“炮”的坐标为()A.(3,2)B.(﹣3,2) C.(3,﹣2) D.(﹣3,﹣2)11.已知点A(1,0),B(0,2),点P在x轴上,且△PAB的面积为5,则点P的坐标为()A.(﹣4,0) B.(6,0)C.(﹣4,0)或(6,0)D.无法确定12.如图,AB∥CD,DE⊥CE,∠1=34°,则∠DCE的度数为()A.34°B.56°C.66°D.54°13.如图,直线AB∥CD,∠C=44°,∠E为直角,则∠1等于()A.132°B.134°C.136°D.138°14.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A.110°B.120°C.140°D.150°二、填空题15.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6.3﹣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17.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a﹣3与5﹣a,则这个正数是.18.点P(2a,1﹣3a)是第二象限内的一个点,且点P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P的坐标是.19.直线m外有一定点A,A到直线m的距离是7cm,B是直线m上的任意一点,则线段AB的长度:AB7cm.(填>或者<或者=或者≤或者≥).20.如图是某公园里一处矩形风景欣赏区ABCD,长AB=50米,宽BC=25米,为方便游人观赏,公园特意修建了如图所示的小路(图中非阴影部分),小路的宽均为1米,那么小明沿着小路的中间出口A到出口B所走的路线(图中虚线)长为米.三、解答题(共60分)21.(10分)(1)计算:(﹣2)2×+||+×(﹣1)2016(2)解方程:3(x﹣2)2=27.22.(10分)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已知DE∥BC,DF、BE分别平分∠ADE、∠ABC,可推得∠FDE=∠DEB 的理由:∵DE∥BC(已知)∴∠ADE=()∵DF、BE分别平分∠ADE、∠ABC,∴∠ADF=()∠ABE=()∴∠ADF=∠ABE∴∥()∴∠FDE=∠DEB.()23.(10分)如图,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都在网格点上,其中,C点坐标为(1,2),(1)写出点A、B的坐标:A(,)、B(,)(2)将△ABC先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画出△A′B′C′(3)写出三个顶点坐标A′(、)、B′(、)、C′、)(4)求△ABC的面积.24.(10分)如图,在A、B两处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地测得公路走向是北偏东46°,A、B两地同时开工,若干天后公路准确接通.(1)B地修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多少度?(2)若公路AB长12千米,另一条公路BC长6千米,且BC的走向是北偏西44°,试求A到公路BC的距离?。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考卷及答案(各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5a249060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5.png)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正数?A. 3B. 0C. 1/2D. 1/22.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正数和零3. 下列哪个数是分数?A. 0.5B. 3/4C. 0.333D. 14. 下列哪个数是无理数?A. 3B. 2/3C. √2D. 0.255. 下列哪个数是整数?A. 1/2B. 0.5C. 3D. 0.3336. 下列哪个数是正整数?A. 0B. 1C. 1D. 1/27. 下列哪个数是负整数?A. 0B. 1C. 1D. 1/28.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0B. 2C. 3D. 49.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1B. 2C. 3D. 410.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0B. 1C. 2D. 4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5的绝对值是______。
2. 2的相反数是______。
3. 3/4的倒数是______。
4. 5的平方是______。
5. 2的立方根是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方程:2x 3 = 7。
2. 解不等式:3x + 4 > 11。
3. 解方程组:x + y = 5, x y = 1。
4. 解不等式组:x > 2, x < 5。
5. 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3 + 4) × (5 2) ÷ 2。
四、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小明买了5本书,每本书的价格是8元。
他付了5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五、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证明:对于任意实数a,a的平方总是非负的。
2. 解析几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 3),点B(5, 1)。
求线段AB的长度。
选择题答案:1. C2. D3. B4. C5. C6. C7. C8. C9. B10. C填空题答案:1. 52. 23. 4/34. 255. 1.2599210498948732(约等于1.26)解答题答案:1. x = 52. x > 33. x = 3, y = 24. 2 < x < 55. 13应用题答案:1. 找回的金额为10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b62a94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b0.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有一点M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4,则点M 的坐标是( )A .(3,4)-B .(4,3)-C .(4,3)-D .()3,4-2.如图,过△ABC 的顶点A ,作BC 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 .B .C .D .3.如图,在△ABC 中,AB=20cm ,AC=12cm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cm 速度向点A 运动,点Q 从点A 同时出发以每秒2cm 速度向点C 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当△APQ 是以PQ 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秒A .2.5B .3C .3.5D .44.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200元,按标价的五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A .120元B .100元C .80元D .60元5.已知x 是整数,当30x 取最小值时,x 的值是( )A .5B .6C .7D .86.如图,四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M ,P ,N ,Q ,若点M ,N 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表示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卷七“盈不足”中有题译文如下:今有人合伙买羊,每人出5钱,会差45钱;每人出7钱,会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x 人,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54573x x -=-B .54573x x +=+C .45357x x ++=D .45357x x --= 8.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下列摆放方式中a ∠与β∠互余的是( )A .图①B .图②C .图③D .图④9.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AD ,AB 于点E ,O ,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10.如图,在菱形ABCD 中,AC=62,BD=6,E 是BC 边的中点,P ,M 分别是AC ,AB 上的动点,连接PE ,PM ,则PE+PM 的最小值是( )A .6B .3C .6D .4.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关于x 的代数式()2x -1x 9a ++是完全平方式,则a =_________.2.如图,AB ∥CD ,FE ⊥DB ,垂足为E ,∠1=50°,则∠2的度数是_____.3.已知AB//y 轴,A 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 的坐标为________.4.已知直线AB ∥x 轴,点A 的坐标为(1,2),并且线段AB =3,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5.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一种运算:a ※b=ab ﹣a+b ﹣2.例如,2※5=2×5﹣2+5﹣2=ll .请根据上述的定义解决问题:若不等式3※x <2,则不等式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6.已知13a a +=,则221+=a a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1)()()64233x x -+=- (2)2134134x x ---=2.已知5a 2+的立方根是3,3a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4,c 13分.(1)求a ,b ,c 的值;(2)求3a b c -+的平方根.3.如图,将边长为m 的正方形纸板沿虚线剪成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矩形,拿掉边长为n 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剩下的三块拼成新的矩形.(1)用含m 或n 的代数式表示拼成矩形的周长;(2)m=7,n=4,求拼成矩形的面积.4.如图,在△ABC和△ADE中,AB=AC,AD=AE,且∠BAC=∠DAE,点E在BC 上.过点D作DF∥BC,连接DB.求证:(1)△ABD≌△ACE;(2)DF=CE.5.为了解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程度,某学校对本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绘制统计图,其中统计图中没有标注相应人数的百分比.请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求“非常了解”的人数的百分比.(2)已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对“垃圾分类”知识达到“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程度的学生共有多少人?6.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现在点A、点B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秒和0.5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点P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同时从O点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A3、D4、C5、A6、C7、B8、A9、D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5或-72、40°3、(3,7)或(3,-3)4、(4,2)或(﹣2,2).5、16、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x=;()24x=-.2、(1)a=5,b=2,c=3 ;(2)±4.3、(1)矩形的周长为4m;(2)矩形的面积为33.4、(1)证明略;(2)证明略.5、(1)20%;(2)6006、(1)点P对应的数是1;(2)存在x的值,当x=﹣3或5时,满足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8;(3)当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点P所对应的数是﹣4或﹣28.。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644e76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5.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l、已知∠a的对顶角是81°,则∠a=______.2、把“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5)到x轴的距离为______,到y轴的距离为________.4、若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5、如果P(m+3,2m+4)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________.6、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外角为10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_..7、一个长方形的三个顶点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8、将点P(-3,4)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则点Q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9、武夷中学运动场需铺设草皮,现有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6种形状的草皮,请你帮助工人师傅选择两种草皮来铺设足球场,可供选择的两种组合是.10、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从第1个球起到第2010个球止,共有实心球_____________个。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A.相交B.平行C.相交或平行D.相交、平行或垂直12、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则∠C是().(A)120°(B)130°(C)140°(D)150°13、在△ABC中,已知∠A:∠B:∠C=1:2:3则△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都不对54D3E21CBA14、如果∠A 和∠B 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A 和∠B 的关系是().A.相等B.互余或互补C.互补D.相等或互补15、如右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个.(1)︒=∠+∠180BCD B ;(2)21∠=∠;(3)43∠=∠;(4)5∠=∠B .A.1B.2C.3D.4第15题图16、下列说法:①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②内错角相等;③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是一一对应;④因为∠1=∠2,∠2=∠3,所以∠1=∠3。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bb79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6.png)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计算23()m m -⋅结果是( )A. 5m -B. 5mC. 6m -D. 6m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6()()()a a a a ---=B. ()3235626m n m n -=-C. 1025x x x ÷=D. 03226-⨯=- 3.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32)(32)a b b a +-B. (21)(21)x x -+--C. ()()x y x y --+D. 1122x x ⎛⎫⎛⎫--+ ⎪⎪⎝⎭⎝⎭4.如图,AB 与CD 交于点,OE A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OC ∠与BOD ∠相等B. BOD ∠与DOE ∠互余C. AOC ∠与AOD ∠互补D. AOE ∠与BOC ∠对顶角 5.计算结果为256x x --的是( )A. ()()23x x -+B. ()()61x x +-C. ()()23x x +-D. ()()61x x -+ 6.如图,AB AC ⊥,AD BC ⊥,垂足分别为,,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共有( )A. 2条B. 3条C. 4条D. 5条7.小颖妈妈在防疫期间从家里出发,用了10分钟快速走到一个离家800米的药店,在药店排队10分钟买到了预约的口罩,然后步行回到家.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小颖妈妈所走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8.多项式A B ÷的计算结果是21x -+,已知21B x =+,由此可知多项式是( )A. 241x +B. 214x -C. 4x -D. 241x -二、填空题9.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60220nm -,60n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10.一个长方体长是5210cm ⨯,宽是31.510cm ⨯,高是41.310cm ⨯,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_3m .11.如图所示,随着剪刀两个把手之间夹角(DOC ∠)的增大,剪刀刀刃之间的夹角(AOB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12.下表反映的是某水果店销售的草莓数量(kg )与销售总价(元)之间的关系,它可以表示为________. 销售数量(kg )1 2 3 4 … 销售总价(元)6.5 125 18.5 245 …13.计算101(2)2π-⎛⎫--- ⎪⎝⎭的结果是________.14.如图,在两条方向相同的南北公路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AB ,从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50°,则从地测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15.已知有理数,满足2213a b --=,则33()()a b a b +-的值是________.16.根据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写出的一个等式是________.三、解答题17.计算:(1)()32328x x y xy ⋅÷; (2)3(2)(3)9a a a a -⋅--÷;(3)()2(1)(1)1x x x -++.18.求下列各式的值:(1)2(31)(32)(23)x x x x +-+-,其中2x =-;(2)222()()22m n m n mn mn ⎡⎤+--+÷⎣⎦,其中1m =,12n =-. 19.数学活动课上,小亮把两个含30°角的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摆放,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他让小明判断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小明很快说出了答案并讲出了判断的依据.请你猜猜小明的答案和理由.20.如图,已知α∠,β∠.求作:AOB ∠,使AOB αβ∠=∠-∠.(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1.防疫期间的某天上午9:00,社区工作人员小孙从社区办公室出发,上门为本社区两户隔离人员家庭送生活用品,同时了解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她先去了距离社区较近的张家,稍作停留简单询问了情况后,又去了稍远一点的李家,这家人口较多,了解情况时间稍长一些,由于社区还有其它事情等待处理,结束工作后她快速返回社区办公室.已知小孙距离社区办公室的距离(米)与离开办公室的时间(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小孙从李家出来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3)小孙在李家停留了几分钟?小孙几点回到社区办公室?22.如图,已知//AB CE ,点,,在同一条直线上.(1)已知40B ∠=︒,求DCE ∠的度数;(2)已知60A ∠=︒,40B ∠=︒,求ACD ∠的度数;(3)当A ∠,B 的度数变化时,A ∠,B ,A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变化吗?如果不变,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计算23()m m -⋅的结果是( )A. 5m -B. 5mC. 6m -D. 6m[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积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乘法计算即可.[详解]解:23()m m -⋅=23m m ⋅=5m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幂的运算性质,掌握积的乘方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6()()()a a a a ---=B. ()3235626m n m n -=- C 1025x x x ÷=D. 03226-⨯=-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的性质和负指数幂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2312366()()()()()a a a a a a ++---=-==-,故本选项正确;B.()3236928m n m n -=-,故本选项错误;C.1018202x x x x -÷==,故本选项错误;D.031122188-⨯=⨯=,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幂的运算性质,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零指数幂的性质和负指数幂的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下列各式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32)(32)a b b a +-B. (21)(21)x x -+--C. ()()x y x y --+D. 1122x x ⎛⎫⎛⎫--+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对各选项进行逐一计算即可. [详解]解:A 、不符合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不能用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错误;B 、符合平方差公式,故本选项正确;C 、原式=()2x y -+,故本选项错误; D 、原式=212x ⎛⎫--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熟知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相乘,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AB 与CD 交于点,OE AB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OC ∠与BOD ∠相等B. BOD ∠与DOE ∠互余C. AOC ∠与AOD ∠互补D. AOE ∠与BOC ∠是对顶角[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补角和余角的定义即可解题.[详解]解:A.∠AOC 与∠BOD 是对顶角,所以∠AOC=∠BOD ,故正确;B.∠BOD 和∠DOE 互为余角,故正确;C.AOC ∠与AOD ∠互补,故正确;D.AOE ∠与BOC ∠不是对顶角,故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补角和余角的定义,属于简单题,熟悉概念和性质是解题关键. 5.计算结果为256x x --的是( )A. ()()23x x -+B. ()()61x x +-C. ()()23x x +-D. ()()61x x -+[答案]D[解析][分析]运用十字相乘的方法来分解即可.[详解]解:256x x --=(x-6)(x+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十字相乘的方法来分解因式,熟练掌握该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如图,AB AC ⊥,AD BC ⊥,垂足分别为,,则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共有( )A. 2条B. 3条C. 4条D. 5条[答案]D[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D的长度表示点A到直线BC的距离;BD的长度表示点B到直线AD的距离;CD的长度表示点C到直线AD的距离;CA的长度表示点C到直线AB的距离;BA的长度表示点B到直线AC的距离;综上: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共有5条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解题关键是明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这个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因此要找到垂直的特点即可.7.小颖妈妈在防疫期间从家里出发,用了10分钟快速走到一个离家800米的药店,在药店排队10分钟买到了预约的口罩,然后步行回到家.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小颖妈妈所走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小颖妈妈所走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分析图象即可.[详解]解:小颖妈妈用了10分钟快速走到一个离家800米的药店,此时各个选项均符合题意;在药店排队10分钟买到了预约口罩,即这10分钟走的路程为0,故可排除B和D;然后步行回到家,即此时小颖妈妈又行驶了800米,故可排除C,选A.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图象,掌握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实际意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多项式A B ÷的计算结果是21x -+,已知21B x =+,由此可知多项式是( )A. 241x +B. 214x -C. 4x -D. 241x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A B ÷的计算结果是21x -+,可得A=B (-2x+1),将21B x =+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A B ÷的计算结果是21x -+,∴A=B (2x+1)=(2x+1)(-2x+1)=-(2x+1)(2x-1)=214x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乘除,关键是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平方差公式,在计算时要注意结果的符号. 二、填空题9.2020年2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60220nm -,60nm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答案]8610-⨯[解析][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10n a -⨯,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详解]解:∵1nm=1×10-9m ∴60nm=6×10-8m . 故答案为:6×10-8. [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10n a -⨯,其中1||10a <,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本题也考查了纳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1nm=1×10-9m . 10.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210cm ⨯,宽是31.510cm ⨯,高是41.310cm ⨯,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_3m .[答案]63.910⨯[解析][分析]先进行单位换算,再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详解]53210cm=210m ⨯⨯,311.510cm=1.510m ⨯⨯,421.310cm=1.310m ⨯⨯故它的体积是:33126210 1.510 1.310 3.1m 90⨯⨯⨯⨯⨯=⨯.故答案为:63.91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以及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单位换算和正确计算是解题关键. 11.如图所示,随着剪刀两个把手之间夹角(DOC ∠)的增大,剪刀刀刃之间的夹角(AOB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增大 (2). 对顶角相等[解析][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OB 和∠DOC 为对顶角∴∠AOB=∠DOC∴随着剪刀两个把手之间夹角(DOC ∠)的增大,剪刀刀刃之间的夹角(AOB ∠)增大理由为对顶角相等.故答案为:增大;对顶角相等.[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顶角性质的应用,掌握对顶角相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2.下表反映的是某水果店销售的草莓数量(kg )与销售总价(元)之间的关系,它可以表示为________. 销售数量(kg ) 1 2 3 4 …[答案]60.5y x =+[解析][分析] 由图表可知,当销售数量为1kg 时,销售总价为6.5元,销售数量每增加1kg ,销售总价就增加6元,从而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详解]解:由图表可知,当销售数量为1kg 时,销售总价为6.5元,销售数量每增加1kg ,销售总价就增加6元, ∴y=6.5+6(x -1)=60.5x +故答案为:60.5y x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函数解析式,掌握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3.计算101(2)2π-⎛⎫--- ⎪⎝⎭的结果是_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按照负指数幂和零指数幂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后,进行有理数加减法运算即可. [详解]解:101(2213)2π-⎛⎫---=-- ⎪⎭=-⎝ 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负指数幂、零指数幂和有理数加减运算的运算法则,解答关键是按照法则进行计算.14.如图,在两条方向相同的南北公路之间要修一条笔直的公路AB ,从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南偏西50°,则从地测公路的走向是________.[答案]北偏东50°[解析][分析]首先计算2∠的度数,再根据方向角来描述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详解]解:如图所示:150∠=︒,//AC BD ,2150∴∠=∠=︒,乙地所修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50︒,故答案为:北偏东5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向角,关键是掌握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15.已知有理数,满足2213a b --=,则33()()a b a b +-的值是________.[答案]127[解析][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和负指数幂的性质可得()()13a b a b +-=,然后根据积的乘方的逆用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2213a b --=∴()()13a b a b +-=∴33()()a b a b +-=[]3()()a b a b +- =313⎡⎤⎢⎥⎣⎦=127故答案为:127.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平方差公式、负指数幂的性质和积的乘方的逆用,掌握平方差公式、负指数幂的性质和积的乘方的逆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6.根据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写出的一个等式是________.[答案]22()()4a b a b a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b ,其面积为2()a b +;空白正方形的边长为a -b ,其面积为2()a b -;阴影部分由4个矩形组成,每个矩形的长为a ,宽为b ,每个矩形的面积为ab ;然后根据大正方形的面积=空白正方形的面积+4个矩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由图可知:图中大正方形边长为a +b ,其面积为2()a b +; 空白正方形的边长为a -b ,其面积为2()a b -;阴影部分由4个矩形组成,每个矩形的长为a ,宽为b ,每个矩形的面积为ab ;∴22()()4a b a b ab +=-+故答案为:22()()4a b a b a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公式变形的几何意义,利用大正方形的面积=空白正方形的面积+4个矩形的面积得出等式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7.计算:(1)()32328x x y xy ⋅÷; (2)3(2)(3)9a a a a -⋅--÷;(3)()2(1)(1)1x x x -++.[答案](1)623xy (2)2a (3)41x - [解析][分析](1)先计算单项式的乘方,再进行单项式乘法,最后进行单项式除法即可;(2)先计算单项式的乘方,再进行单项式乘除法,最后加减;(3)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1)()32328x x y xy ⋅÷=63388x x y xy ⋅÷=623x y ;(2)3(2)(3)9a a a a -⋅--÷=232(27)9a a a ---÷=222+3a a -=2a ;(3)()2(1)(1)1x x x -++=()22(1)1x x -+=41x -.[点睛]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求下列各式的值:(1)2(31)(32)(23)x x x x +-+-,其中2x =-;(2)222()()22m n m n mn mn ⎡⎤+--+÷⎣⎦,其中1m =,12n =-. [答案](1)76x +;-8 ; (2)2n +;32[解析][分析] (1)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和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再合并同类项,化简后,再代入的值可得答案.(2)首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括号里面的乘法,再合并同类项,然后再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计算除法,化简后,再代入、的值计算即可.[详解]解:(1)原式2(31)(32)(23)x x x x +-+-2262(6946)x x x x x =+--+-22626946x x x x x =+-+-+76x =+,当2x =-时,原式2768=-⨯+=-;(2)原式222()()22m n m n mn mn ⎡⎤=+--+÷⎣⎦222222(2)22m mn n m mn n mn mn ⎡⎤=++--++÷⎣⎦22222(222)2m mn n m mn n mn mn =++-+-+÷2(42)2mn mn mn =+÷24222mn mn mn mn =÷+÷2n =+,当1m =,12n =-时,原式1322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关键是掌握有乘方、乘除的混合运算中,要按照先乘方后乘除的顺序运算,其运算顺序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相似.19.数学活动课上,小亮把两个含30°角的三角板按照如图所示方式摆放,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他让小明判断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小明很快说出了答案并讲出了判断的依据.请你猜猜小明的答案和理由.[答案]//AB CD ,理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尺的摆放方式,比较容易找到一组相等的内错角,从而证明两条直线平行.[详解]//AB CD ,理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已知α∠,β∠.求作:AOB ∠,使AOB αβ∠=∠-∠.(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答案]图见解析[解析][分析]作∠AOC=α∠,然后在∠AOC 内部作∠BOC=β∠,即可得到AOB αβ∠=∠-∠.[详解]解:作∠AOC=α∠,然后在∠AOC 内部作∠BOC=β∠,即可得到AOB αβ∠=∠-∠,如下图所示,∠AOB 即为所求.[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基本作图,掌握利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1.防疫期间的某天上午9:00,社区工作人员小孙从社区办公室出发,上门为本社区两户隔离人员家庭送生活用品,同时了解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她先去了距离社区较近的张家,稍作停留简单询问了情况后,又去了稍远一点的李家,这家人口较多,了解情况时间稍长一些,由于社区还有其它事情等待处理,结束工作后她快速返回社区办公室.已知小孙距离社区办公室的距离(米)与离开办公室的时间(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2)小孙从李家出来后步行的速度是多少?(3)小孙在李家停留了几分钟?小孙几点回到社区办公室?[答案](1)点表示小孙从社区办公室出发5分钟后到达距社区办公室200米的张家;(2)80(米/分);(3)10分钟,9:40.[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象中A点对应的(米)与(分)解答即可;(2)根据“速度时间路程”解答即可;(3)根据图象中(米)与(分)解答即可.[详解]解:(1)由图象可知,点表示小孙从社区办公室出发5分钟后到达距社区办公室200米张家;(2)800(4030)80÷-=(米分).故小孙从李家出来后步行的速度是80米分;(3)由图象可知,小孙在李家停留了()302010-=分钟,小孙9:00出发,到经过40分钟回到社区办公室, 9:40回到社区办公室.故:小孙在李家停留了10分钟,小孙9:40回到社区办公室.[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看函数图象,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意,然后根据图象信息找到所需要的数量关系,利用数量关系即可解决问题.22.如图,已知//AB CE ,点,,在同一条直线上.(1)已知40B ∠=︒,求DCE ∠的度数;(2)已知60A ∠=︒,40B ∠=︒,求ACD ∠的度数;(3)当A ∠,B 的度数变化时,A ∠,B ,ACD ∠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变化吗?如果不变,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40DCE ∠=︒(2)100ACD ∠=︒(3)不变 ACD A B ∠=∠+∠[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ACD A B ∠=∠+∠,然后代入相应的角度即可求出答案;(3)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ACD A B ∠=∠+∠,从而得出答案.[详解](1)//AB CE ,40DCE B ∴∠=∠=︒;(2)60A ∠=︒,40B ∠=︒,∴6040100ACD A B ∠=∠+∠=︒+︒=︒;(3)不变,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知,ACD A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ef829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9.png)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填空题1.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2.如果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与2a-1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3.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14)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 4.若3x +是4的平方根,的立方根是1y -,则x y +=_________.5.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6.如图,直线a ∥b ,点B 在直线b 上,AB BC ⊥,若255∠=︒,则1∠=___度.7.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两条斜边所成的钝角x 为____.8.如图,已知直线a ∥b ,c ∥d ,∠1=115°,则∠2=__________,∠3=__________.9.实数120的整数部分是_____, 小数部分是_____.10.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32,34,9, -5,-38,0有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无理数集合: _______________; 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负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1.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 )A. 有理数B. 整数C. 无理数D. 实数12.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1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55-= B. 3.60.6-=- 2(13)13-= 366=±14.坐标平面上,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P ,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5,则点P 的坐标为() A. (-5,-4) B. (-4 ,5) C. (4,5) D. (5,-4)15.若点P(m+3,m+1) 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为( )A. (0,2)B. (2,0)C. (0,4)D. (0,-2)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17.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同旁内角互补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D. 对顶角相等18.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 BCD ∠=∠;③ABC ADC ∠=∠且34∠=∠;④180BAD ABC ∠+∠=︒,能判定AB CD ∥的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19.把一张对面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那样,EF 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1)∠C ′EF=32°(2)∠AEC=116°(3)∠BGE=64°(4)∠BFD=116°.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0.一个数的立方根是 4,这个数的平方根是 ( )A. 8B. -8C. 8 或 -8D. 4 或 -421.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m 的值是( )A -3 B. -1 C. 1 D. -3或122.16平方根与-8的立方根的和是( )A. -4或6B. -6或2C. -2或6D. 4或623.下列各对数值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x +2y=2的解是( )A. 20x y =⎧⎨=⎩B. 22x y =-⎧⎨=⎩C. 01x y =⎧⎨=⎩D. 10x y =-⎧⎨=⎩ 24.已知a<b<0 , 则点A(a-b ,b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三.解答题25.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52x =36(2)-3=3826.解方程组25{437x y x y +=+=. 27.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两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8.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CD⊥EF,∠AOE=70°,若OG平分∠BOF.求∠DOG的度数.29.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如图,已知BD⊥AC,EF⊥AC,D、F分别为垂足,且∠1=∠4,求证:∠ADG=∠C证明:∵BD⊥AC,EF⊥AC∴∠2=∠3=90°( )∴BD∥EF ( )∴∠4=_____( )∵∠1=∠4∴∠1=_____( )∴DG∥BC( )∴∠ADG=∠C( )答案与解析一.填空题1.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_____.[答案](1). 0 (2). 0,1 (3). 0,1,-1[解析][分析]利用平方根,算术平方根,以及立方根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一个数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1;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0,1,−1;故答案为:0;0,1;0,1,-1.[点睛]此题考查了立方根,平方根,以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如果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与2a-1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答案]49[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可得这个数的平方根,再根据互为相反数的和等于0,可得平方根,再根据平方,可得这个数.[详解]解:∵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与2a-15,∴(a+3)+(2a﹣15)=0,a=4,a+3=4+3=7,7的平方是49,∴这个数是49,故答案为:49.[点睛]此题考查平方根,解题关键在于求出a的值._________;(-14)2 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_.[答案](1). (2). 1 4[解析] [分析]21()4-的值,再分别计算它们的算术平方根即可得解.[详解5=,5211()416-=,116的算术平方根是14,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一个数的平方及算术平方根,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若3x+是4的平方根,的立方根是1y-,则x y+=_________.[答案]-2或-6[解析]32x+==±,可得x=-1或-5;12y-==-,可得y=-1.所以x+y=-2或-6.5.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解析][分析]命题中的条件是两个角是对顶角,放在“如果”的后面,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应放在“那么”的后面.[详解]解:题设为: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为:这两个角相等,故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故答案为: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将原命题写成条件与结论的形式,“如果”后面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后面是条件的结论,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相应的条件和结论,比较简单.6.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AB BC⊥,若255∠=︒,则1∠=___度.[答案]35[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因为直线a∥b,根据同位角的知识可知,∠2等于∠3,因为AB BC ∠+∠=︒⇒∠=︒所以1390135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对顶角,同旁内角互补等基本知识的运用7.把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两条斜边所成的钝角x为____.[答案]165°[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解即可.[详解]解:∵∠x为下边小三角形外角,∴∠x=30°+(180°-45°)=165°,故答案为:16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定理,通过三角板拼装来求角度数,将问题实际化.8.如图,已知直线a∥b,c∥d,∠1=115°,则∠2=__________,∠3=__________.[答案](1). 115°(2). 115°[解析]∵a∥b,∠1=115°,∴∠2=∠1=115°.∵c∥d,∴∠3=∠2=115°.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9.120_____,小数部分是_____.[答案](1). 10 (2). 120[解析][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估算,先找出离被开方数最近的两个完全平方数,得出二次根式所在的范围即可.[详解]100120121,∴120,12010,120,故答案为:10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估算,掌握二次根式的估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34,,0 有理数集合:_______________;无理数集合: _______________;正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_;负数集合: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34,0 (2). , (3). ,34 , [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无理数、正负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有理数:340;,34负数:故答案为:有理数集合:340 ,34[点睛]本题考查实数的分类,其中0是有理数,但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二.选择题11.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关系的数是( )A. 有理数B. 整数C. 无理数D. 实数[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数轴上的点都表示一个实数,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进行回答.[详解]解:因为数轴上的点都表示一个实数,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所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成一一对应.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实数与数轴,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其定义.12.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同位角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由图可知①③中的∠1与∠2有公共边,为同位角,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察同位角的定义.1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55-=- B. 3.60.6-=- C. 2(13)13-= D. 366=±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结合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然后做出选择.[详解]因为-5<0,故A 项的表达式无意义,故A 项错误;-0.36=-0.6,故B 2(13)-169,故C 366=,故D 项错误.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化简,熟练掌握运算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4.坐标平面上,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P ,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5,则点P 的坐标为( )A. (-5,-4)B. (-4 ,5)C. (4,5)D. (5,-4) [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可得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得|y|=4,|x|=5,又∵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P,∴x=−5,y=−4,∴点P的坐标为(−5,−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15.若点P(m+3,m+1) 在y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A. (0,2)B. (2,0)C. (0,4)D. (0,-2)[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点P在y轴上,即x=0,可得出m的值,从而得出点P的坐标.[详解]解:∵点P(m+3,m+1)在y轴上,∴x=0,∴m+3=0,解得m=−3,∴m+1=−3+1=-2,∴点P的坐标为(0,-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有关性质,解题关键在于得出m的值.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向下平移,纵坐标相减,横坐标不变解答.[详解]∵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17.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 同旁内角互补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D. 对顶角相等[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线段、对顶角、补角、平行线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真命题;B. 如果两直线不平行,同旁内角不互补,所以同旁内角互补是假命题;C. 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是真命题;D. 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故选B[点睛]掌握线段、对顶角、补角、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 BCD ∠=∠;③ABC ADC ∠=∠且34∠=∠;④180BAD ABC ∠+∠=︒,能判定AB CD ∥的有( )A. 3个B. 2个C. 1个D. 0个[答案]C[解析] ①由∠1=∠2,得到AD ∥BC ,不合题意;②由∠BAD=∠BCD ,不能判定出平行,不合题意;③由∠ABC=∠ADC 且∠3=∠4,得到∠ABC-∠4=∠ADC-∠3,即∠ABD=∠CDB ,得到AB ∥CD,符合题意;④由∠BAD+∠ABC=180°,得到AD ∥BC ,不合题意,则符合题意的只有1个,[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9.把一张对面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那样,EF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1)∠C′EF=32°(2)∠AEC=116°(3)∠BGE=64°(4)∠BFD=116°.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翻折变换的性质对各小题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1)∵AE∥BG,∠EFB=32°,∴∠C′EF=∠EFB=32°,故本小题正确;(2)∵AE∥BG,∠EFB=32°,∴∠GEF=∠C′EF=32°,∴∠AEC=180°-32°-32°=116°,故本小题正确;(3)∵∠C′EF=32°,∴∠GEF=∠C′EF=32°,∴∠C′EG=∠C′EF+∠GEF=32°+32°=64°,∵AC′∥BD′,∴∠BGE=∠C′EG=64°,故本小题正确;(4)∵∠BGE=64°,∴∠CGF=∠BGE=64°,∵DF∥CG,∴∠BFD=180°-∠CGF=180°-64°=116°,故本小题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翻折变换的性质,熟知图形翻折不变性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一个数的立方根是4,这个数的平方根是 ( )A. 8B. -8C. 8 或-8D. 4 或-4[答案]C因一个数的立方根是 4,可得这个数为64,64的平方根是±8,故选C. 21.若2m -4与3m -1是同一个数的平方根,则m 的值是( )A. -3B. -1C. 1D. -3或1 [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当24=31m m --时,3m =-;当24310m m +=--时,1m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根的性质,易错点是容易忽略相等的情况,做好分类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16的平方根与-8的立方根的和是( )A. -4或6B. -6或2C. -2或6D. 4或6 [答案]B[解析][分析]先求16的平方根,再求−8的立方根,然后求和.[详解]4,∴它们的和是−6或2,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方根和立方根的定义,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23.下列各对数值中不是二元一次方程x +2y=2的解是( )A. 20x y =⎧⎨=⎩B. 22x y =-⎧⎨=⎩C. 01x y =⎧⎨=⎩D. 10x y =-⎧⎨=⎩ [答案]D[解析][分析]将四个选项中的x 与y 的值代入已知方程检验,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将x=2,y=0代入方程左边得:x+2y=2+2×0=2,右边为2,故本选项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本选项错误;B、将x=-2,y=2代入方程左边得:x+2y=-2+2×2=2,右边为2,故本选项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本选项错误;C、将x=0,y=1代入方程左边得:x+2y=0+1×2=2,右边为2,故本选项是方程的解,不符合题意,本选项错误;D、将x=-1,y=0代入方程左边得:x+2y=-1+2×0=-1,右边为2,故本选项不是方程的解,符合题意,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24.已知a<b<0 ,则点A(a-b,b )在第( )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a<b<0,判断出a−b和b的取值范围,再根据点的坐标特点判断其所在象限.[详解]解:∵a<b<0,∴a−b<0,b<0,∴点A(a−b,b)第三象限,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的点的坐标的符号特点,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三.解答题25.求下列各式中的值(1)252x=36(2)-3=3 8[答案](1)x=65;(2)x=32[解析][分析](1)先将方程进行变形,再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2)先将方程进行变形,再利用立方根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25x 2=36x 2=3625∴x=56±; (2)x 3−3=38x 3=278∴x=32.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定义,理解相关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注意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不要漏解.26.解方程组25{437x y x y +=+=. [答案]4{3x y ==-,;[解析] 解:①×3﹣②得,28x =,解得4x =.把4x =代入①得,85y +=,解得3y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4{ 3.x y ==-, 27.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两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答案]甲的速度是4千米/时,乙的速度是2千米/时.[解析][分析]设甲的速度是x 千米/时,乙的速度是y 千米/时,根据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可列方程组求解.[详解]设甲的速度是x 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y 千米/小时,由题意,得6336x y x y +=⎧⎨-=⎩,解得:42 xy=⎧⎨=⎩.故甲的速度是4千米/时,乙的速度是2千米/时.[点睛]本题考查理解题意的能力,有两种情景,一种是相遇,一种是追及,根据两种情况列出方程组求解.28.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CD⊥EF,∠AOE=70°,若OG平分∠BOF.求∠DOG的度数.[答案]55︒[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DOB,OG平分∠BOF,得∠BOG=∠FOG,等量代换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知:CD⊥EF,∠AOE=70︒∵∠AOE+∠EOD+∠DOB= 180︒,∴∠DOB=20︒.又∵∠BOF和∠AOE是对顶角∴∠BOF=∠AOE=70︒.∵OG平分∠BOF,∠BOF=70︒∴∠BOG=∠FOG=35︒.∠DOG=∠DOB+∠BOG=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正确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对顶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9.根据下列证明过程填空:如图,已知BD⊥AC,EF⊥AC,D、F分别为垂足,且∠1=∠4,求证:∠ADG=∠C证明:∵BD⊥AC,EF⊥AC∴∠2=∠3=90°( )∴BD∥EF ( )∴∠4=_____( )∵∠1=∠4∴∠1=_____( )∴DG∥BC( )∴∠ADG=∠C( )[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详解]解:∵BD⊥AC,EF⊥AC(已知),∴∠2=∠3=90°,∴BD∥E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4(已知),∴∠1=∠5(等量代换),∴DG∥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G=∠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要熟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能正确运用语言叙述理由,还要注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期中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3a1a0a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b.png)
人 教 版 数 学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 中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共有( )个.①4x-3=5x-2;②131x x +=;③3x-4y=5;④311045x -+=;⑤x²+3x+1=0;⑥x-1=12 A. 5B. 2C. 3D. 4 2.方程123x x -+=的解是( ) A. 13 B. 13- C. 1 D. -13.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A 由1233x y -=得2x y = B. 由3222x x -=+得 4x =C. 由233x x -=得3x =D. 由357x -=得375x =- 4.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54a a >B. 23x x +<+C. 2a a ->-D. 42a a > 5.若关于x 的方程2x-4=3m 的解满足方程x+2=m ,则m 的值为( )A. 10B. 8C. -10D. -86.若-72a 2b 3与101a x+1b x+y 是同类项,则x.y 的值为( )A. x=1y=3⎧⎨⎩B. x=2y=2⎧⎨⎩C. x=1y=2⎧⎨⎩D. x=2y=3⎧⎨⎩7.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价仍获利20%,则该商品的进价是( ).A. 95元B. 90元C. 85元D. 80元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不等式x <2的正整数解中有一个B. -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C. 不等式-3x >9的解集是x >-3D. 不等式x <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9. 不等式-3x+6>0的正整数解有( ).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多个10.解方程21101136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421016x x +-+= B. 421011x x +--=C. 421016x x +--=D. 411011x x +-+= 11.如图是甲、乙、丙三人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支点在中点处),则甲的体重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2.不等式()22m x ->解集是22x m <-那么( ) A. 2m < B. 2m >C. 0m >D. 0m < 13.古题:“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都来到店中,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那么有_______间房,有_____位客人.( )A. 9,72B. 8,63C. 2,16D. 2,17 14.爷爷现在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12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3倍,现在孙子的年龄是( )A. 11岁B. 12岁C. 13岁D. 14岁15.方程2x-3y=7,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 )A. 72x y 3-=B. 2x 7y 3-=C. 73y x 2+=D. 73y x 2-= 16.若4x-3y=0且x≠0,y≠0,则4543x y x y-+的值为( ) A. 131 B. 13- C. 14- D. 3217.在等式y kx b =+中,当2x =时,4y =-;当2x =-时,8y =,则这个等式是( )A. 32y x =+B. 32y x =-+C. 32y x =-D. 32y x =-- 18.复兴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一部分学生抬土,另一部分学生担土.已知全班共用土筐 59 个,扁担 36 个,求抬土、担土学生各多少人?如果设抬土的学生 x 人,担土的学生 y 人,则可得方程组( )A. 2()592362y x x y ⎧+=⎪⎪⎨⎪+=⎪⎩B. 2592362x y x y ⎧+=⎪⎪⎨⎪+=⎪⎩C. 2592236x y x y ⎧+=⎪⎨⎪+=⎩D. 259236x y x y +=⎧⎨+=⎩ 二.填空题19.据花都气象台“天气预报”报道,今天的最低气温是17℃,最高气温是25℃,则今天气温t (℃)的范围是_________20.若方程kx -12=2的解是x=2,则k=________ 21.已知□x -2y=8中,x 的系数已经模糊不清(用“□”表示),但已知21x y =⎧⎨=⎩是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则□表示的数为___22.m 取整数值_______时,方程组2441x my x y +=⎧⎨+=⎩的解x 和y 都是整数 23.某省今年高考招生17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8%,设该省去年招生x 万人,则可以列方程 ________ . 24.当x=_____时,代数式4x+2与3x ﹣9的值互为相反数. 25.125,2x x -==___________ 三.解答题26.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1)5-x=18(2)4x+3=2(x-1)+1(3)0.3210.30.4x x -=- (4)22314m n m n =+⎧⎨+=⎩(5)37235x y x y +=⎧⎨-=⎩ 27.(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①2132x x -<+②3136x x -≥- (2)求不等式5412x -<1的非正整数解.28.已知xyz≠0,且4360270 x y zx y z--=⎧⎨+-=⎩.(1)用含z的代数式表示x,y;(2)求23657x y zx y z+-++值29.已知方程组340x yx y k-=⎧⎨++=⎩的解也是方程3x-5y = 5的解,求k的值30.在解方程组51044ax yx by+=⎧⎨-=-⎩时,由于粗心,甲看错了方程组中的,而得解为31xy=-⎧⎨=-⎩,乙.看错了方程组中的,而得解为54 xy=⎧⎨=⎩.(1)甲把a看成了什么,乙把b看成了什么?(2)求出原方程组的正确解.31.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掘600m3的土方,在前两天共完成了120m3后,又要求提前2天完成挖掘任务,问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挖掘多少土方?(用不等式解答)32.一条船顺水行驶36千米和逆水行驶24千米的时间都是3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的速度(用方程或方程组解答)33.某服装厂接到生产一种工作服的订货任务,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按照这个服装厂原来的生产能力,每天可生产这种工作服150套,按这样的生产进度,在客户要求的期限内只能完成订货量的45;现在工厂改进了人员结构和生产流程,每天可生产这种工作服200套,这样不仅比规定时间少用1天,而且比订货量多生产25套,求要订做的工作服是多少套,要求的期限是多少天.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方程中,一元一次方程共有()个.①4x-3=5x-2;②131xx+=;③3x-4y=5;④31145x-+=;⑤x²+3x+1=0;⑥x-1=12A. 5B. 2C. 3D. 4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①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符合题意;②属于分式方程,不符合题意;③属于二元一次方程,不符合题意;④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符合题意;⑤属于一元二次方程,不符合题意;⑥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符合题意;∴是一元一次方程共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正确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方程123x x-+=的解是( )A. 13B.13- C. 1 D. -1[答案]B[解析][分析]方程去分母,移项合并,将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详解]解:去分母得:-1+3x=6x,移项合并得:3x=-1,解得:x=1 3 -.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3.下列各式变形正确的是( )A. 由1233x y -=得2x y =B. 由3222x x -=+得 4x =C. 由233x x -=得3x =D. 由357x -=得375x =- [答案]B[解析][分析]A 同时乘3,再移项即可,B 移项化简即可,C 移项化简即可,D 移项即可.[详解]A 、得x=-2y ,错误;B 、正确;C 、x=-3,错误;D 、3x=7+5,错误,所以答案选择B 项.[点睛]本题考察了等式的移项和化简,熟练掌握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54a a >B. 23x x +<+C. 2a a ->-D. 42a a > [答案]B[解析][详解]A 、因为5>4,不等式两边同乘以a ,而a≤0时,不等号方向改变,即5a≤4a ,故错误;B 、因为2<3,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x ,不等号方向不变,即x+2<x+3正确;C 、因为﹣1>﹣2,不等式两边同乘以a ,当a≤0时,不等号方向改变,即﹣a≤﹣2a ,故错误;D 、因为4>2,不等式两边同除以a ,当a≤0时,不等号方向改变,即42a a≤,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0”是很特殊的一个数,因此,解答不等式的问题时,应密切关注“0”存在与否,以防掉进“0”的陷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5.若关于x 的方程2x-4=3m 的解满足方程x+2=m ,则m 的值为( )A. 10B. 8C. -10D. -8[答案]D[解析][分析]解出第一个方程的解代入第二个方程可得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出即可得出m 的值.[详解]解:由题意得:2x−4=3m ,解得:x =342m +, ∵此解满足方程x +2=m , ∴342m ++2=m ,解得:m =−8.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同解方程的知识,在解答此题时关键要将m 看作常数得出x 的值,然后再求解m 的值. 6.若-72a 2b 3与101a x+1b x+y 是同类项,则x.y 的值为( )A. x=1y=3⎧⎨⎩B. x=2y=2⎧⎨⎩C. x=1y=2⎧⎨⎩D. x=2y=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可知x+1=2,x+y=3,求出x 、y 的值即可解答.[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2,3x x y +=⎧⎨+=⎩ 解得1.2x y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是易混点,因此成了中考的常考点. 7.某种商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相对于进价仍获利20%,则该商品的进价是( ).A. 95元B. 90元C. 85元D. 80元[答案]B[解析]解:设商品的进价为x 元,则:x (1+20%)=120×0.9,解得:x =90.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亦可根据利润=售价一进价列方程求解.8.下列说法中,错误是( )A. 不等式x <2的正整数解中有一个B. -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C. 不等式-3x >9的解集是x >-3D. 不等式x <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答案]C[解析][分析]由不等式整数解的知识,即可判定A 与D ,解不等式求得B ,C 的解集,可判断B ,C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 、不等式x <2的正整数解只有1,故A 正确;B 、2x-1<0的解集为x <12,所以-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故B 正确; C 、不等式-3x >9的解集是x <-3,故C 错误;D 、不等式x <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故D 正确.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等式的解的定义,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不等式的整数解.此题比较简单,注意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9. 不等式-3x+6>0的正整数解有( ).A. 1个B. 2个C. 3个D. 无数多个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不等式得到x <2,所以x 可取的正整数只有1.故选A .考点:不等式的解法.10.解方程21101136x x ++-=时,去分母正确的是( ) A. 421016x x +-+= B. 421011x x +--=C. 421016x x +--=D. 411011x x +-+= [答案]C[解析][分析]两边同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详解]解:方程两边同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6得:()()2211016x x +-+=即421016x x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解方程中的变形.11.如图是甲、乙、丙三人玩跷跷板的示意图(支点在中点处),则甲的体重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 C. D.[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跷跷板示意图列出不等式,表示在数轴上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50kg <甲的体重<60kg , 表示在数轴上为,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向右画;<,≤向左画),在表示解集时“≥”,“≤”要用实心圆点表示;“<”,“>”要用空心圆点表示. 12.不等式()22m x ->的解集是22x m <-那么( ) A. 2m <B. 2m >C. 0m >D. 0m < [答案]A[解析][分析]在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m -后,不等号的方向改变了,可得到20,m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 ()22m x ->的解集是22x m <-, 在不等式的两边都除以:2m -,不等号的方向发生了改变,20,m ∴-<2,m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以及解不等式,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3.古题:“我问开店李三公,众客都来到店中,一房七客多七客,一房九客一房空”那么有_______间房,有_____位客人.( )A. 9,72B. 8,63C. 2,16D. 2,17[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中的等量关系为:7×客房数+7=客人总数;(客房数-1)×9=客人数,据此可列方程组求解.[详解]解:设有x 间房,y 位客人, 则 77,9(1)x y x y +=⎧⎨-=⎩解得8,63x y =⎧⎨=⎩ 答:有8间房,63位客人.故选B .[点睛]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实际问题,找准等量关系是关键.14.爷爷现在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12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3倍,现在孙子的年龄是( )A. 11岁B. 12岁C. 13岁D. 14岁 [答案]B[解析][分析]设现在孙子的年龄是x ,则爷爷现在的年龄是5x .12年后爷爷的年龄是5x+12,孙子的年龄是12+x ,根据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详解]解:设现在孙子的年龄是x 岁,根据题意得5x+12=3(12+x ),解得x=12,即现在孙子的年龄是12岁.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5.方程2x-3y=7,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 ) A. 72x y 3-= B. 2x 7y 3-= C. 73y x 2+= D. 73y x 2-= [答案]B[解析]移项,得-3y=7-2x,系数化为1,得723x y -=-,即273x y -=. 故选B.16.若4x-3y=0且x≠0,y≠0,则4543x y x y-+的值为( ) A. 131 B. 13- C. 14- D. 32[答案]B[解析][分析]由4x-3y=0得4x=3y ,代入所求的式子化简即可.[详解]解:由4x-3y=0,得4x=3y ,∴ 453521.433363x y y y y x y y y y ---===-++ 故选:B .[点睛]解题关键是用到了整体代入的思想,注意:利用分式的性质变形时,所乘的(或所除的)整式不为零. 17.在等式y kx b =+中,当2x =时,4y =-;当2x =-时,8y =,则这个等式是( )A. 32y x =+B. 32y x =-+C. 32y x =-D. 32y x =--[答案]B[解析][分析]分别把当2x =时,4y =-;当2x =-时,8y =代入等式y kx b =+,得到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k 、b 的值即可.[详解]解:分别把当2x =时,4y =-;当2x =-时,8y =代入等式y kx b =+,得4282k b k b -=+⎧⎨=-+⎩①②,①+②,得2b =4,解得b =2, 把b =2代入①,得-4=2k +2,解得k =-3,把k =-3,b =2代入等式y kx b =+,得32y x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理解题意,熟练解法是解题的关键.18.复兴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一部分学生抬土,另一部分学生担土.已知全班共用土筐 59 个,扁担 36 个,求抬土、担土学生各多少人?如果设抬土的学生 x 人,担土的学生 y 人,则可得方程组( ) A. 2()592362y x x y ⎧+=⎪⎪⎨⎪+=⎪⎩ B. 2592362x y x y ⎧+=⎪⎪⎨⎪+=⎪⎩ C. 2592236x y x y ⎧+=⎪⎨⎪+=⎩ D. 259236x y x y +=⎧⎨+=⎩ [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组,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由题意可得,2592362x y x y ⎧+=⎪⎪⎨⎪+=⎪⎩,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组.二.填空题19.据花都气象台“天气预报”报道,今天的最低气温是17℃,最高气温是25℃,则今天气温t (℃)的范围是_________[答案]17≤t≤25[解析][分析]读懂题意,找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即可.[详解]解:因为最低气温是17℃,所以17≤t,最高气温是25℃,t≤25,则今天气温t(℃)的范围是17≤t≤25.故答案为:17≤t≤25.[点睛]解答此题要知道,t包括17℃和25℃,符号是≤,≥.20.若方程kx-12=2的解是x=2,则k=________[答案]5 4[解析] [分析]由于方程122kx-=的解是x=2,那么x=2一定满足方程,所以代入已知方程即可得到关于k的方程,然后解此方程就可以求出k的值.[详解]解:∵方程kx-12=2的解是x=2,∴2k-12=2,∴k=54.故填空答案:54.[点睛]本题求k思路是根据方程的解的定义,可把方程的已知解代入方程的中,使未知数转化为已知数,从而建立起未知系数的方程,通过解未知系数的方程即可求出未知数系数.21.已知□x-2y=8中,x的系数已经模糊不清(用“□”表示),但已知21xy=⎧⎨=⎩是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则□表示的数为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设a=□,即方程为ax-2y=8,把21xy=⎧⎨=⎩代入方程,得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可以求出a的值.[详解]解:设a=□,即方程为ax-2y=8,把方程的解21xy=⎧⎨=⎩代入方程ax-2y=8,得2a-2=8,解得a=5.即□表示的数为5.故答案为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方程的解的含义,解题关键是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把关于x 和y 的方程转化为关于□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即可.22.m 取整数值_______时,方程组2441x my x y +=⎧⎨+=⎩的解x 和y 都是整数 [答案]6,7,9,10[解析][分析]首先解方程组,利用m 表示出x ,y 的值,然后根据x 、y 都是整数即可求得m 的值.[详解]解:解方程组得: 168,28m x m y m -⎧=⎪⎪-⎨⎪=⎪-⎩当y 是整数时,m-8=±1或±2,解得:m=7或9或6或10.当m=7时,x=9;当m=9时,x=-7;当m=6时,x=5;当m=10时,x=-3.故m=7或9或6或10.故答案是:7或9或6或1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正确解关于m 的方程组是关键.23.某省今年高考招生17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8%,设该省去年招生x 万人,则可以列方程 ________ .[答案]x(1+18%)=17[解析][分析]根据某省今年高考招生比去年增加了18%,可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出今年的招生,继而可得出方程.[详解]解:由题意得,今年的招生人数为x (1+18%),故可得方程:x (1+18%)=17.故答案为:x (1+18%)=17.[点睛]此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表示出今年的招生人数. 24.当x=_____时,代数式4x+2与3x ﹣9的值互为相反数.[答案]1[解析][分析]因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是0,那么(4x+2)+(3x-9)=0.[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x+2)+(3x-9)=0化简得:4x+2+3x-9=0解得:x=1故答案为:1. 25.125,2x x -==___________ [答案]94或114 [解析][分析]由绝对值的含义,把方程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125,2x -= 1252x ∴-=或 125,2x -=- 解得:114x =或9.4x = 故答案为:94或11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方程,利用绝对值的含义把绝对值方程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6.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1)5-x=18(2)4x+3=2(x-1)+1(3)0.3210.30.4x x -=-(4)22314m n m n =+⎧⎨+=⎩(5)37235x y x y +=⎧⎨-=⎩ [答案](1)x=-13;(2)x=-2;(3)1255x =;(4)42m n =⎧⎨=⎩;(5)41x y =⎧⎨=⎩[解析][分析](1)直接移项、化系数为1即可解答;(2)先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再化系数为1即可;(3)先去分母、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即可;(4)利用代入消元法即可解答;(5)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解答.[详解]解:(1)5-x=18-x=18-5x=-13;(2)4x+3=2(x-1)+14x+3=2x-2+12x=-1-3x=-2;(3)0.3210.30.4x x -=- 32010134x x -=- 12803012x x -=-11024x -=-1255x = (4)22314m n m n =+⎧⎨+=⎩将m=2+n 代入2m+3n=14得:2(2+n)+3n=14,解得n=2,将n=2代入m=2+n 得m=4,所以原方程组解为:42m n =⎧⎨=⎩; (5)37235x y x y +=⎧⎨-=⎩①②①+②得3x=12,解得x=4,将x=4代入x+3y=7中得:4+3y=7,解得y=1,∴原方程组的解为:41x y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本的解法. 27.(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①2132x x -<+② 3136x x -≥- (2)求不等式5412x -<1的非正整数解. [答案](1)①x>-3,数轴见详解;② x≥3;数轴见详解;(2)-1,0[解析][分析](1)①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②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即可;(2)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得到非正整数解即可;[详解]解:(1)①2132x x -<+,∴3x -<,∴3x >-;数轴如下:②3136x x -≥-, ∴263x x ≥-+,∴39x ≥,∴3x ≥;数轴如下:(2)54112x -<, ∴5412x -<, ∴74x >-, ∴不等式的非正整数解有、0;[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整数解,以及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8.已知xyz≠0,且4360270x y z x y z --=⎧⎨+-=⎩. (1)用含z 代数式表示x ,y ;(2)求23657x y z x y z+-++的值 [答案](1)32x z y z=⎧⎨=⎩;(2)310 [解析][分析](1)由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消去x 和y ,即可得到答案;(2)由(1)的结论,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4360270x y z x y z --=⎧⎨+-=⎩①② 由②4⨯-①,得:11220y z -=,∴2y z =;把2y z =代入②,得470x z z +-=,∴3x z =;∴32x z y z=⎧⎨=⎩;236(2)576663107620310x y zx y zz z z z z z z z+-+++-=++==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代数式的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29.已知方程组340x y x y k -=⎧⎨++=⎩的解也是方程3x -5y = 5的解,求k 的值 [答案]22k =-[解析][分析]先把方程x−y =3与3x−5y =5联立,求出x 、y 的值,再代入方程4x +y +k =0中即可求出k 的值. [详解]把方程x−y =3与3x−5y =5联立得,3355x y x y -⎧⎨-⎩=①=②, ①×3−②得,y =2,代入①得,x =5,把x =5,y =2代入方程4x +y +k =0,得4×5+2+k =0, 解得k =−22.[点睛]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两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30.在解方程组51044ax y x by +=⎧⎨-=-⎩时,由于粗心,甲看错了方程组中的,而得解为31x y =-⎧⎨=-⎩,乙.看错了方程组中的,而得解为54x y =⎧⎨=⎩. (1)甲把a 看成了什么,乙把b 看成了什么?(2)求出原方程组的正确解.[答案](1)看成-5,看成6;(2)158x y =⎧⎨=⎩[解析][分析](1)把甲乙求得方程组的解分别代入原方程组即可;(2)把甲乙所求的解分别代入方程②和①,求出正确的a 、b ,然后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详解](1)把31x y =-⎧⎨=-⎩代入51044ax y x by +=⎧⎨-=-⎩中得: 3510124a b --⎧⎨-+-⎩== ,解得:58a b -⎧⎨⎩==, 再把54x y =⎧⎨=⎩代入51044ax y x by +=⎧⎨-=-⎩中得: 520102044a b +⎧⎨--⎩== ,解得:26a b ==-⎧⎨⎩, 所以甲把a 看成-5;乙把b 看成6;(2)∵正确的a 是-2,b 是8,∴方程组为:2510484x y x y -+⎧⎨--⎩== , ∴158x y =⎧⎨=⎩, 即原方程的解为158x y =⎧⎨=⎩. [点睛]考查的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31.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至少要挖掘600m 3的土方,在前两天共完成了120m 3后,又要求提前2天完成挖掘任务,问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挖掘多少土方?(用不等式解答)[答案]平均每天至少挖80立方米[解析][分析]设平均每天挖x 立方米,根据题目意思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设平均每天挖x 立方米,由题意得:120+x(10-2-2)≥600x≥80答:平均每天至少挖80立方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根据题目意思列出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32.一条船顺水行驶36千米和逆水行驶24千米的时间都是3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的速度(用方程或方程组解答)[答案]速度为10千米每小时,水流的速度2千米每小时[解析][分析]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为y 千米/小时,根据船顺水行驶36千米和逆水行驶24千米的时间都是3小时,列方程组求解.[详解]解: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 千米每小时,水流的速度千米每小时,由题意得3()363()24x y x y +=⎧⎨-=⎩, 解方程组,得:102x y =⎧⎨=⎩; 答: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10千米每小时与水流的速度2千米每小时.[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33.某服装厂接到生产一种工作服的订货任务,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按照这个服装厂原来的生产能力,每天可生产这种工作服150套,按这样的生产进度,在客户要求的期限内只能完成订货量的45;现在工厂改进了人员结构和生产流程,每天可生产这种工作服200套,这样不仅比规定时间少用1天,而且比订货量多生产25套,求要订做的工作服是多少套,要求的期限是多少天.[答案]要订做的工作服是3375套,要求的期限是18天.[解析][分析]设订做的工作服是x 套,要求的期限是y 天,根据题意所述等量关系可得出方程组,解出即可.[详解]设要订做的工作服是x 套,要求的期限是y 天, 由题意得41505200(-1)25y x y x ⎧=⎪⎨⎪=+⎩, 解得337518x y =⎧⎨=⎩, 答:要订做的工作服是3375套,要求的期限是18天.[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根据等量关系得出方程组.。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2301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2.png)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0的倒数是( )A .﹣2020B .﹣12020C .2020D .120202.如图,将▱ABCD 沿对角线BD 折叠,使点A 落在点E 处,交BC 于点F ,若ABD 48∠=,CFD 40∠=,则E ∠为( )A .102B .112C .122D .923.若整数x 满足19x ≤45+2,则x 的值是( )A .8B .9C .10D .114.一5的绝对值是( )A .5B .15C .15-D .-55.今年一季度,河南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214.7亿元,数据“214.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2.147×102B .0.2147×103C .2.147×1010D .0.2147×10116.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x ﹣m+1>0的最小整数解为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4≤m <7B .4<m <7C .4≤m ≤7D .4<m ≤77.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222()a b a b +=+;②224(2)4a a -=-;③532a a a ÷=;④3412a a a ⋅=,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 )A .①B .②C .③D .④8.若长度分别为,3,5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 )A .1B .2C .3D .89.如图,在△ABC 中,AB =AC ,D 为BC 上一点,且DA =DC ,BD =BA ,则∠B 的大小为( )A .40°B .36°C .30°D .25°10.如图,在菱形ABCD 中,AC=62,BD=6,E 是BC 边的中点,P ,M 分别是AC ,AB 上的动点,连接PE ,PM ,则PE+PM 的最小值是( )A .6B .33C .26D .4.5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______.2.如图a 是长方形纸带,∠DEF=25°,将纸带沿EF 折叠成图b ,再沿BF 折叠成图c ,则图c 中的∠CFE 的度数是__________°.3.已知有理数a ,b 满足ab <0,a+b >0,7a+2b+1=﹣|b ﹣a|,则()123a b a b ⎛⎫++- ⎪⎝⎭的值为________.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两个角分别是(2x -10)°和(110-x)°,则x =________.5.分解因式:4ax2-ay2=_____________.5.若x的相反数是3,y=5,则x y+的值为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不等式组:3(2)421152x xx x--≥⎧⎪-+⎨<⎪⎩,并将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2.解不等式组并求出它所有的非负整数解.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a,0),B(b,0),且a,b满足|a2|b40++-=,点C的坐标为(0,3).(1)求a,b的值及S三角形ABC;(2)若点M在x轴上,且S三角形ACM =13S三角形ABC,试求点M的坐标.4.如图,已知AB∥CD,CN是∠BCE的平分线.(1)若CM平分∠BCD,求∠MCN的度数;(2)若CM在∠BCD的内部,且CM⊥CN于C,求证:CM平分∠BCD;(3)在(2)的条件下,连结BM,BN,且BM⊥BN,∠MBN绕着B点旋转,∠BMC+∠BNC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其值;若变化,求其变化范围.5.某软件科技公司20人负责研发与维护游戏、网购、视频和送餐共4款软件.投入市场后,游戏软件的利润占这4款软件总利润的40%.如图是这4款软件研发与维护人数的扇形统计图和利润的条形统计图.根据以上信息,网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图中a,m的值;(2)分别求网购与视频软件的人均利润;(3)在总人数和各款软件人均利润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否只调整网购与视频软件的研发与维护人数,使总利润增加60万元?如果能,写出调整方案;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6.小明同学三次到某超市购买A、B两种商品,其中仅有一次是有折扣的,购买数量及消费金额如下表:类别次数购买A商品数量(件)购买B商品数量(件)消费金额(元)第一次 4 5 320解答下列问题:(1)第次购买有折扣;(2)求A、B两种商品的原价;(3)若购买A、B两种商品的折扣数相同,求折扣数;(4)小明同学再次购买A、B两种商品共10件,在(3)中折扣数的前提下,消费金额不超过200元,求至少购买A商品多少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C4、A5、C6、A7、C8、C9、B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如果两个角是等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2、105°3、0.4、40或805、a(2x+y)(2x-y)6、2或-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7<x≤1.数轴见解析.2、0,1,2.3、(1)9(2)(0,0)或(-4,0)4、(1)90°;(2)略;(3)∠BMC+∠BNC=180°不变,理由略5、(1)a=20,m=960;(2)网购软件的人均利润为160元/人,视频软件的人均利润为140元/人;(3)安排9人负责网购、安排1人负责视频可以使总利润增加60万元.6、(1)三(2)A:30元/件,B:40元/件(3)6 (4)7件。
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145b2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c.png)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9的算术平方根是()A.±3B.3C.﹣3D.2、下列数是无理数的有()A.B.﹣1C.0D.3、点M在第二象限,距离x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M点的坐标为()A.(5,﹣3)B.(﹣5,3)C.(3,﹣5)D.(﹣3,5)4、下列是真命题的是()A.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B.内错角相等C.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D.负数没有立方根5、如图,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得到AB∥CD的是()A.∥1=∥3B.∥2=∥4C.∥B=∥D D.∥B+∥2=180°6、中国的《九章算术》是世界现代数学的两大源泉之一,其中有一问题:“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译文:今有牛5头,羊2头,共值金10两;牛2头,羊5头,共值金8两.问牛、羊每头各值金多少?设牛、羊每头各值金x两、y两,依题意,可列出方程组为()A.B.C.D.7、若正数a的两个平方根是3m﹣2与3﹣2m,则m为()A.0B.1C.﹣1D.1或﹣18、如图,将∥ABC沿BC方向平移3cm得到∥DEF,若∥ABC的周长为24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为()A.30cm B.24cm C.27cm D.33cm9、如图,直线m∥n,∥1=70°,∥2=30°,则∥A等于()A.30°B.35°C.40°D.50°10、已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满足x+y=6,则a的值为()A.1B.2C.﹣2D.11第8题第9题第15题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设n为正整数,且,则n的值为.12、若y=+2,则y=.13、若是二元一次方程ax+by=﹣1的一个解,则3a﹣2b+2024的值为.14、已知=1.038,=2.237,=4.820,则=.15、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16、如果,其中m,n为有理数,那么m+n=.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答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11、_______ 12、______13、_______ 14、______15、_______ 16、______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计算:(﹣1)2023+|1﹣|+﹣.18、已知2a﹣1的算术平方根是3,b是﹣1的立方根,c是的整数部分,求a+b+c的值.19、已知方程组的解和方程组的解相同,求(2a+b)2024.20、∥ABC与∥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B(,),C(,);(2)若∥A'B'C'是由∥ABC平移得到的,点P(x,y)是∥ABC内部一点,则∥A'B'C'内与点P相对应点P'的坐标为(,);(3)求∥A'B'C'的面积.21、已知:如图,DE∥BC,BD平分∥ABC,EF平分∥AED.(1)求证:EF∥BD;(2)若BD∥AC,∥C=2∥2,求∥A的度数.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a﹣1,4a),分别根据下列条件进行求解.(1)若点P在y轴上,求此时点P坐标;(2)若点P在过点A(2,8)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上,求此时a值;(3)若点P的横纵坐标相等,Q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求此时PQ的最小值.23、水果店2月份购进甲种水果50千克、乙种水果80千克,共花费1600元,其中甲种水果以20元/千克,乙种水果以15元/千克全部售出;3月份又以同样的价格购进甲种水果30千克、乙种水果40千克,共花费880元,由于市场不景气,3月份两种水果均以2月份售价的9折全部售出.(1)求甲、乙两种水果的进价每千克分别是多少元?(2)请计算该水果店2月和3月甲、乙两种水果总赢利多少元?24、规定:若P(x,y)是以x,y为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的正整数解,则称此时点P为二元一次方程ax+by=c的“理想点”.请回答以下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关问题.(1)方程x+2y=3的“理想点”P的坐标为.(2)已知m,n为非负整数,且,若是方程2x+ y=13的“理想点”,求的值;(3)“郡园点”P(x,y)满足关系式:,其中m为整数,求“理想点”P的坐标.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坐标分别为A(0,a)、B(b,a),且a,b满足:,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AB.(1)求C,D两点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2)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 A,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3)已知点M在y轴上,连接MB、MD,若∥MBD的面积与四边形ABDC 的面积相等,求点M的坐标.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11、7 12、2 13、2023 14、22.37 15、360 16、5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解答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17、﹣218、119、720、解:(1)A(1,3),B(2,0),C(3,1)(2)答案为:x﹣4,y﹣2 (3)2.21、(1)略(2)60°22、(1)P(0,4)(2)a=2 (3)P(﹣,﹣),最小值为.23、(1)甲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16元,乙种水果的进价为每千克10元.(2)该水果店2月和3月甲、乙两种水果共赢利800元.24、(1)P的坐标为(1,1)(2)m=25,n=3(3)P(1,1)25、(1)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15(2)值为1,值不发生变化(3)M的坐标为(0,18)或(0,﹣4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edb2a6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3.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B .7+7C .12或7+7D .以上都不对2.如图,函数y=2x 和y=ax+4的图象相交于A(m ,3),则不等式2x ax+4<的解集为( )A .3x 2>B .x 3>C .3x 2<D .x 3<3.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24a x m -+=的解为1x =,则a m +的值为( ) A .9B .8C .5D .44.互联网“微商”经营已成为大众创业新途径,某微信平台上一件商品标价为200元,按标价的五折销售,仍可获利20元,则这件商品的进价为( ) A .120元B .100元C .80元D .60元5.如图,过A 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 的图象相交于点B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A .y=2x+3B .y=x ﹣3C .y=2x ﹣3D .y=﹣x+36.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y (cm)与所挂的物体的质量x(kg)之间有下面的关系:x /kg 0 1 2 3 4 5 y /cm 1010.51111.5121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与y 都是变量,且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B .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0 cmC .物体质量每增加1 kg ,弹簧长度y 增加0.5 cmD .所挂物体质量为7 kg 时,弹簧长度为13.5 cm 7.把1a a-根号外的因式移入根号内的结果是( ) A .a -B .a --C .aD .a -8.248162(31)(31)(31)(31)(31)⨯+++++的计算结果的个位数字是( ) A .8B .6C .2D .09.如图,在△ABC 中,AB =AC ,D 是BC 的中点,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AD ,AB 于点E ,O ,F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10.如图,在△ABC 中,DE 是AC 的垂直平分线,且分别交BC ,AC 于点D 和E ,∠B =60°,∠C =25°,则∠BAD 为( )A .50°B .70°C .75°D .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2a1-,4.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如图,将长方形纸片ABCD的∠C沿着GF折叠(点F在BC上,不与B,C重合),使点C落在长方形内部的点E处,若FH平分∠BFE,则∠GFH的度数是________.3.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_________4.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组232x ax a>+⎧⎨<-⎩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5.已知点A(a,0)和点B(0,5)两点,且直线AB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0,则a的值是______________.6.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若20AOD∠=,则BOC∠的大小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3(2x﹣1)=15 (2)711 32x x-+-=2.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5x13(x-1),13x8-x2a22+>⎧⎪⎨≤+⎪⎩恰有两个整数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如图①,已知AD∥BC,∠B=∠D=120°.(1)请问:AB与CD平行吗?为什么?(2)若点E、F在线段CD上,且满足AC平分∠BAE,AF平分∠DAE,如图②,求∠FAC的度数.(3)若点E在直线CD上,且满足∠EAC=12∠BAC,求∠ACD:∠AED的值(请自己画出正确图形,并解答).4.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上,BD=CE,BE、CD相交于点0;求证:(1)DBC ECB∆≅∆(2)OB OC=5.为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军宁中学开展以“我最喜爱的传统文化种类”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围绕“在诗词、国画、对联、书法、戏曲五种传统文化中,你最喜爱哪一种?(必选且只选一种)”的问题,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2)通过计算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军宁中学共有96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中学最喜爱国画的学生有多少名?6.周末,小明和爸爸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骑车锻炼,他们在同一地点沿着同一方向同时出发,骑行结束后两人有如下对话:(1)他们的对话内容,求小明和爸爸的骑行速度,(2)一次追上小明后,在第二次相遇前,再经过多少分钟,小明和爸爸相距50m?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C2、C3、C4、C5、D6、B7、B8、D9、D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a42、90°3、135°4、a≤2.5、±46、16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3;(2)x=-23.2、-4≤a<-3.3、(1)平行,理由略;(2)∠FAC =30°;(3)∠ACD:∠AED=2:3或2:1.4、(1)略;(2)略.5、(1)本次调查共抽取了120名学生;(2)补图见解析;(3)估计该中学最喜爱国画的学生有320名.6、(1)小明骑行速度为200m/分钟,爸爸骑行速度为400m/分钟;(2)爸爸第一次追上小明后,在第二次相遇前,再经过14分或74钟,小明和爸爸相距50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学期期 中 测 试 卷(时间:xx 分钟 总分:xx 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a =b a ,b 的式子表示是( ) A .2aB .2bC .a b +D .ab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 )A .B .C .D .3.如图,若12∠=∠,则下列选项中可以判定//AB CD 的是( )A .B .C .D .4.下列各数比1大的是( )A .0B .12C D .3-5.下面四个命题中,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①对顶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④如果a ,b 都是正数,那么0ab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③④6.点M 在第二象限,距离x 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3个单位长度,则M 点的坐标为()A .(5,3)-B .(5,3)-C .(3,5)-D .(3,5)-7.如图,数轴上点N 表示的数可能是( )A B CD 8.4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2±B .2C .2-D .16±9.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2x =,||3y =,则(x y += ) A .1-B .1C .5D .5-1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第一次左拐50︒,再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第二次右拐50︒,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 ) A .恰好相同B .恰好相反C .互相垂直D .夹角为100︒11.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2,1)A ,(0,5)B ,点C 在第二象限,则点C 的坐标是()A .(1,3)-B .(1,2)-C .(2,3)-D .(2,4)-12.小明做了四道练习题: ①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⑤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⑥两条直线相交,一定垂直;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正确的有( )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5分)13.(53±,则a = .14.(5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15.(5分)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 .16.(5分)已知|2|0x += .17.(5分)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若1126∠=︒,则2∠= 度.1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2)、点B 的坐标为(0,3)-,将线段AB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是M 、N ,点K 在x 轴上,若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则点K 的坐标为 .19.(5分)一块长为()a cm ,宽为()b cm 的长方形地板中间有一条裂缝(如图甲).若把裂缝右边的一块向右平移xcm (如图乙),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可列式为 2()cm20.(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10个点的坐标为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4分) 21.(10分)计算和解方程:(1)计算:|1|)ππ-+.(2)2330x =,求x 的值.(3)3(2)270x -+=,求x 的值.22.(10分)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OE 是COB ∠的平分线,OE OF ⊥,74AOD ∠=︒,求COF ∠的度数.23.(10分)“联片办学”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右图是我们第四片区六所兄弟学校的大致位置,其中点O表示西站十字,点A表示牵头学校五十五中,点B表示八十三中,点C表示三十四中,点D表示三十六中,点E表示九中,点F表示三十一中.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X、Y轴的正方向,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1)分别写出表示六所学校的点的坐标;(2)试确定OEF∆的形状;(3)求ADE∆的面积.24.(10分)学习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时,数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如图1,在ABC ∆中,80BAC ∠=︒,在C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12ADB ABC ∠=∠,作ACB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求CED ∠的度数.善于归纳总结的小聪发现:借助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转化角的位置,不改变角的大小”. 于是小聪得到的解题思路如下:过点B 作//BF AD (如图2),交CE 于点F ,将求CED ∠的度数转化为求BFC ∠的度数问题,再结合已知条件和相关的定理,证出BF 是ABC ∠的平分线,进而求出BFC ∠的度数.(1)请按照上述小聪的解题思路,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2)参考小聪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如图3,在ABC ∆中,D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D 作//DE BC ,ACB ∠和ADE ∠平分线交于点G ,求证:12G A ∠=∠.25.(10分)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 CD .求证:B D BED ∠+∠=∠. 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井填上适当的理由. 解:过点E 作直线//EF CD 2(D ∴∠=∠ )//AB CD (已知),//EF CD , //(AB EF ∴ ) 1(B ∴∠=∠ )12BED ∠+∠=∠,(B D BED ∴∠+∠=∠ )应用与拓展:如图②,直线//AB CD .若22B ∠=︒,35G ∠=︒,25D ∠=︒,则E F ∠+∠= 度.方法与实践:如图③,直线//AB CD .若60E B ∠=∠=︒,80F ∠=︒,则D ∠=度.26.(12分)如图,给出格点三角形ABC.(1)写出点A,B,C的坐标;(2)求出ABC的面积.27.(12分)如图,已知,//BC OA,100C OAB∠=∠=︒,试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1,求证://OC AB;(2)如图2,点E、F在线段BC上,且满足EOB AOB∠=∠,并且OF平分:BOC∠①若平行移动AB,当6BOC EOF∠=∠时,求ABO∠;②若平行移动AB,AOC COEABO∠+∠∠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1a=b a,b的式子表示是() A.2a B.2b C.a b+D.ab【解析】a b=,∴ab=.故选:D.2.下列四个图形中,不能通过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A.B.C.D.【解析】A、能通过其中一个菱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B、能通过其中一个正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C、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需要一个四边形旋转得到,符合题意;D、能通过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平移得到,不符合题意.故选:C.3.如图,若12AB CD的是()∠=∠,则下列选项中可以判定//A.B.C.D.AB CD的是D,【解析】若1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判定//故选:D.4.下列各数比1大的是()A.0B .12CD .3-【解析】11032>>>-, ∴比1故选:C .5.下面四个命题中,它们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①对顶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④如果a ,b 都是正数,那么0ab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③④【解析】①对顶角相等.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②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③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④如果a ,b 都是正数,那么0ab >.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故选:C .6.点M 在第二象限,距离x 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3个单位长度,则M 点的坐标为( )A .(5,3)-B .(5,3)-C .(3,5)-D .(3,5)- 【解析】点P 位于第二象限,∴点的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点距离x 轴5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3个单位长度,∴点的坐标为(3,5)-.故选:D .7.如图,数轴上点N 表示的数可能是( )AB C D【解析】.12A <,不符合题意;.12B <<,不符合题意;.23C ,符合题意;.34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8.4的算术平方根是( )A .2±B .2C .2-D .16±【解析】224=, 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B .9.若点(,)P x y 在第四象限,且||2x =,||3y =,则(x y += )A .1-B .1C .5D .5-【解析】由题意,得2x =,3y =-, 2(3)1x y +=+-=-,故选:A .10.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第一次左拐50︒,再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第二次右拐50︒,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 )A .恰好相同B .恰好相反C .互相垂直D .夹角为100︒【解析】如图所示(实线为行驶路线):符合“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判定,∴两次拐弯后的行驶方向与原来的行驶方向恰好相同;故选:A .11.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2,1)A ,(0,5)B ,点C 在第二象限,则点C 的坐标是( )A .(1,3)-B .(1,2)-C .(2,3)-D .(2,4)-【解析】过C 作CE y ⊥轴于E ,过A 作AF y ⊥轴于F ,90CEO AFB ∴∠=∠=︒,四边形ABCO 是矩形,AB OC ∴=,//AB OC ,ABF COE ∴∠=∠,()OCE ABF AAS ∴∆≅∆,同理BCE OAF ∆≅∆,CE AF ∴=,OE BF =,BE OF =,(2,1)A ,(0,5)B ,2AF CE ∴==,1BE OF ==,5OB =,4OE ∴=,∴点C 的坐标是(2,4)-;故选:D .12.小明做了四道练习题:①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⑤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⑥两条直线相交,一定垂直;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解析】①有公共顶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故不符合题意; ②两个直角互为补角,故符合题意;③一个三角板中两个锐角互为余角,故符合题意;④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角是对顶角或等角,故不符合题意;⑤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不符合题意;⑥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直角,则两直线一定垂直,故不符合题意;⑦若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故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5分)13.(53±,则a = 81 .【解析】3±, ∴9=, 解得:81a =,故答案为:8114.(5分)写出“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 .【解析】“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面积相等,因而逆命题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故答案是: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15.(5分)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 (2,5) .【解析】若4排3列用有序数对(4,3)表示,那么表示2排5列的有序数对为(2,5), 故答案为:(2,5).16.(5分)已知|2|0x += 2- .【解析】根据题意得,20x +=,60y -=,解得2x =-,6y =,所以268x y -=--=-2-.故答案为:2-.17.(5分)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若1126∠=︒,则2∠= 72 度.【解析】如图:将一条两边互相平行的纸带折叠(如图),DAB CAB ABC ∴∠=∠=∠,1126∠=︒,18012654DAB CAB ABC ∴∠=∠=∠=︒-︒=︒,180545472ACB ∴∠=︒-︒-︒=︒,272ACB ∴∠=∠=︒,故答案为:72.1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2)、点B 的坐标为(0,3)-,将线段AB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是M 、N ,点K 在x 轴上,若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则点K 的坐标为 (5,0)或(3,0)- .【解析】由题意知点M 坐标为(01,2)+,即(1,2),点N 的坐标为(01,3)+-,即(1,3)-,则2(3)5MN =--=,设点(,0)K a ,则点K 到MN 的距离为|1|a -,三角形MNK 的面积为10,∴15|1|102a ⨯⨯-=, 解得5a =或3a =-,∴点K 的坐标为(5,0)或(3,0)-,故答案为:(5,0)或(3,0)-.19.(5分)一块长为()a cm ,宽为()b cm 的长方形地板中间有一条裂缝(如图甲).若把裂缝右边的一块向右平移xcm (如图乙),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可列式为 bx 2()cm【解析】如图乙,产生的裂缝的面积()()2ABCD S ab a x b ab bx cm =-=+-=矩形. 故答案为bx .20.(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若干个整数点,其顺序按图中“→”方向排列,如(1,0),(2,0),(2,1),(3,2),(3,1),(3,0)⋯根据这个规律探究可得,第110个点的坐标为 (15,10) .【解析】横坐标为1的点有1个,纵坐标为0;横坐标为2的点有2个,纵坐标为0,1;横坐标为3的点有3个,纵坐标为0,1,2;横坐标为4的点有4个,纵坐标为0,1,2,3;⋯发现规律:因为123414105++++⋯+=,因为在第14行点的走向为向上,所以第105个点的坐标为(14,13),因为第15行点的走向为向下,故第110个点在此行上,横坐标为15,纵坐标为从106个点(15,14)向下数5个点,即为10;故第110个点的坐标为(15,10)故答案为(15,10).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74分)21.(10分)计算和解方程:(1)计算:|1|)ππ-+.(2)2330x =,求x 的值.(3)3(2)270x -+=,求x 的值.【解析】(1)原式11ππ=-=;(2)方程整理得:210x =,开方得:x =(3)方程整理得:3(2)27x -=-,开立方得:23x -=-,解得:1x =-.22.(10分)如图,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OE 是COB ∠的平分线,OE OF ⊥,74AOD ∠=︒,求COF ∠的度数.【解析】70AOD ∠=︒,70BOC ∴∠=︒, OE 是COB ∠的平分线,1372COE COB ∴∠=∠=︒, OE OF ⊥,90EOF ∴∠=︒,903753COF ∴∠=︒-︒=︒.23.(10分)“联片办学”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右图是我们第四片区六所兄弟学校的大致位置,其中点O 表示西站十字,点A 表示牵头学校五十五中,点B 表示八十三中,点C 表示三十四中,点D 表示三十六中,点E 表示九中,点F 表示三十一中.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X 、Y 轴的正方向,结合图解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表示六所学校的点的坐标;(2)试确定OEF ∆的形状;(3)求ADE ∆的面积.【解析】(1)以西站十字为坐标原点,向右向上分别为x 、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0,1)A ∴-,(2,3)B -,(5,0)C -,(8,6)D -,(4,4)E --,(4,4)F -;(2)2224432OF =+=;2224432OE =+=;22864EF ==;222323264OF OE EF ∴+=+==OEF ∴∆为直角三角形,又4OF OE ==O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3)ADE ∆的面积1112585432222=⨯-⨯⨯-⨯⨯=.24.(10分)学习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时,数学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如图1,在ABC ∆中,80BAC ∠=︒,在C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12ADB ABC ∠=∠,作ACB ∠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求CED ∠的度数.善于归纳总结的小聪发现:借助平行线的性质可以“转化角的位置,不改变角的大小”. 于是小聪得到的解题思路如下:过点B 作//BF AD (如图2),交CE 于点F ,将求CED ∠的度数转化为求BFC ∠的度数问题,再结合已知条件和相关的定理,证出BF 是ABC ∠的平分线,进而求出BFC ∠的度数.(1)请按照上述小聪的解题思路,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2)参考小聪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如图3,在ABC ∆中,D 是AB 延长线上的一点,过点D 作//DE BC ,ACB ∠和ADE ∠平分线交于点G ,求证:12G A ∠=∠. 【解答】(1)证明:如图2,过点B 作//BF AD ,交CE 于点F , CED CFB ∴∠=∠,CBF D ∠=∠, 12D ABC ∠=∠,ABC ABF CBF ∠=∠+∠, 12ABF CBF ABC ∴∠=∠=∠, CE 是ACB ∠的平分线,12FCB ACB ∴∠=∠, 180()CED CFB FCB FBC ∴∠=∠=︒-∠+∠1180()2ACB ABC =︒-∠+∠ 1180(180)2CAB =︒-︒-∠ 130=︒.(2)证明:如图3,CG 平分ACB ∠,DG 平分ADB ∠,12GCA GCB ACB ∴∠=∠=∠,12GDE GDA ADE ∠=∠=∠, G GDA A GCA ∠+∠=∠+∠,1122G ADE A ACB ∴∠+∠=∠+∠, //DE CB ,ADE CBD ∴∠=∠,CBD A ACB ∠=∠+∠,11111()22222G A ACB ADE A ACB A ACB A ∴∠=∠+∠-∠=∠+-∠+∠=∠. 25.(10分)感知与填空:如图①,直线//AB CD .求证:B D BED ∠+∠=∠. 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井填上适当的理由.解:过点E 作直线//EF CD2(D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 CD (已知),//EF CD ,//(AB EF ∴ )1(B ∴∠=∠ )12BED ∠+∠=∠,(B D BED ∴∠+∠=∠ )应用与拓展:如图②,直线//AB CD .若22B ∠=︒,35G ∠=︒,25D ∠=︒,则E F ∠+∠= 度.方法与实践:如图③,直线//AB CD .若60E B ∠=∠=︒,80F ∠=︒,则D ∠= 度.【解析】感知与填空:过点E 作直线//EF CD ,2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CD (已知),//EF CD ,//AB EF ∴(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1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2BED ∠+∠=∠,B D BED ∴∠+∠=∠(等量代换),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等量代换.应用与拓展:过点G 作//GN AB ,则//GN CD ,如图②所示:由感知与填空得:E B EGN ∠=∠+∠,F D FGN ∠=∠+∠,22253582E F B EGN D FGN B D EGF ∴∠+∠=∠+∠+∠+∠=∠+∠+∠=︒+︒+︒=︒, 故答案为:82.方法与实践:设AB 交EF 于M ,如图③所示:180180806040AME FMB F B ∠=∠=︒-∠-∠=︒-︒-︒=︒,由感知与填空得:E D AME ∠=∠+∠,604020D E AME ∴∠=∠-∠=︒-︒=︒,故答案为:20.26.(12分)如图,给出格点三角形ABC .(1)写出点A ,B ,C 的坐标;(2)求出ABC ∆的面积.【解析】(1)点A 的坐标为(1,5)-,点B 的坐标为(1,0)-,点C 的坐标为(4,3)-, (2)依题意,得//AB y 轴,且5AB =,1155(41)22ABC S ∆∴=⨯⨯-=. 27.(12分)如图,已知,//BC OA ,100C OAB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求证://OC AB ;(2)如图2,点E 、F 在线段BC 上,且满足EOB AOB ∠=∠,并且OF 平分:BOC ∠ ①若平行移动AB ,当6BOC EOF ∠=∠时,求ABO ∠;②若平行移动AB ,AOC COE ABO∠+∠∠那么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试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解答】(1)证明://BC OA ,180C COA ∴∠+∠=︒,180BAO ABC ∠+∠=︒,100C BAO ∠=∠=︒,80COA ABC ∴∠=∠=︒,180COA OAB ∴∠+∠=︒,//OC AB ∴;(2)①如图②中,设EOF x ∠=,则6BOC x ∠=,3BOF x ∠=,4BOE AOB x ∠=∠=, 180AOB BOC OCB ∠+∠+∠=︒,46100180x x ∴++︒=︒,8x ∴=︒,648ABO BOC x ∴∠=∠==︒.如图③中,设EOF x ∠=,则6BOC x ∠=,3BOF x ∠=,2BOE AOB x ∠=∠=, 180AOB BOC OCB ∠+∠+∠=︒,26100180x x ∴++︒=︒,10x ∴=︒,660ABO BOC x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BO ∠为48︒或60︒;②//BC OA ,100C ∠=︒,80AOC ∴∠=︒,EOB AOB ∠=∠,802COE AOB ∴∠=︒-∠,//OC AB,BOC ABO∴∠=∠,80AOB ABO∴∠=︒-∠,802802(80)280 COE AOB ABO ABO∴∠=︒-∠=︒-︒-∠=∠-︒,∴802802 AOC COE ABOABO ABO∠+∠︒+∠-︒==∠∠,∴平行移动AB,AOC COEABO∠+∠∠的值不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