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杜甫诗三首”原文对照释义

合集下载

杜甫诗三首及翻译

杜甫诗三首及翻译

杜甫诗及翻译杜甫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是诗坛的泰斗,本文就来分享一篇杜甫诗三首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春望》作者:杜甫朝代:唐体裁:五言律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①国:指京城长安。

②感时:感叹时事。

③花溅泪:看见花就泪水飞溅。

④鸟惊心:听到鸟的叫声使人心惊。

⑤烽火:这里指战争。

⑥抵:值。

⑦短:短少。

⑧浑:简直。

⑨簪:古代男子成年后把头发绾在头顶上,用一根簪别住。

【译文】故国沦亡,空留下的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赏析】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的长安城,杂草丛生,满目荒凉。

诗人忧时伤乱,触景生情。

全诗由「望」着笔,情景相融。

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由忧国到思家,情感愈来愈强、逐渐具体、逐渐深入。

读罢全诗,满腹焦虑、搔首而叹的诗人恍若眼前。

此诗以深沉凝练、言简意多闻名。

遣词用字,精当准确,含蕴丰富。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②岱宗:泰山亦名岱山,在现今的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③青:山色。

未了:不尽。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④造化:大自然。

钟:聚集。

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⑤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

割:划分。

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⑥荡胸:心胸摇荡。

⑦决眦:决:裂开。

眦:眼角。

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⑧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

入:受到眼里,即看到。

高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高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高中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诗三首为秋兴八首其一、登高、咏怀古迹其一。

1杜甫诗三首原文1、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2、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杜甫诗三首对照译文秋兴八首(其一)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登高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长江滚滚涌来奔腾不息。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咏怀古迹(其三)千山万岭好像波涛奔赴荆门,王昭君生长的乡村至今留存。

从紫台一去直通向塞外沙漠,荒郊上独留的青坟对着黄昏。

只依凭画图识别昭君的容颜,月夜里环珮叮当是昭君归魂。

千载琵琶一直弹奏胡地音调,曲中抒发的分明的昭君怨恨。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杜甫诗原文及翻译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

杜甫诗三首分别是那三首,怎么翻译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一、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

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二、《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释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

三、《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24 唐诗三首石壕吏①唐•杜甫写作背景安史之乱中,杜甫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在石壕村投宿时,遇到差役深夜抓人,于是根据所见所闻,写出了这篇不朽的诗作。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重点注释①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②投:投宿。

③一何:多么。

④前致词:走上前去( 对差役) 说话。

⑤戍:防守。

⑥附书至:捎信回来。

⑦新:最近。

⑧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⑨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⑩完裙:完整的衣服。

裙,这里泛指衣服。

⑪老妪:老妇。

⑫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作品主旨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石壕村亲眼看见差役深夜抓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写作背景公元760年,诗人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

不料到了次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诗篇。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重点注释①三重茅:多层茅草。

②挂罥:挂着,挂住。

罥,挂结。

③长:高。

④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

坳,低洼的地方。

⑤忍:狠心。

⑥能:如此、这样。

⑦呼不得:喝止不住。

⑧俄顷:一会儿。

⑨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⑩向昏黑:渐渐黑下来。

向,接近。

⑪衾:被子。

⑫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⑬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何由,怎能、如何。

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⑭寒士:贫寒的士人。

⑮突兀:高耸的样子。

作品主旨这首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叙写了秋风吹飞屋上茅草、村童抱茅而去、秋雨密集、屋破漏雨等情景,接着直抒诗人“广厦庇寒士”的人生理想,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卖炭翁唐·白居易写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

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杜甫诗三首翻译和赏析杜甫诗三首这篇课文的具体翻译时怎样的呢?这三首诗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译文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造物者给你,集中了瑰丽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总要登上你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赏析:《望岳》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

诗人到了泰山脚下,但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

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

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诗篇气魄宏伟,笔力囊括,造语挺拔,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清人浦起龙说:「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取为压卷,屹然作镇。

」(《读杜心解》),却是中肯的评价。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译文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

感伤时看见花开就想流泪,怅恨别离时听到鸟鸣反而惊心。

战火长时不息一连持续几个月,一封家书就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

《春望》赏析:《春望》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诗。

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显示了诗人一贯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这正是该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杜甫《羌村三首》(之三)原文、译文、鉴赏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杜甫《羌村三首》(之三)原文、译文、鉴赏

杜甫《羌村三首》【之三】原文、译文、鉴赏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手里都带著礼物,倒上一杯杯的浊酒和清酒一再的解释说:“酒味为什麼淡薄,是由於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孩儿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生活里,领受你们深厚的情谊,真是惭愧啊!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甚。

【鉴赏】羌村三首杜甫峥嵘赤云西, 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 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 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 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 四座泪纵横。

至德二载(757)杜甫为左拾遗时,房琯罢相,他上书援救,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羌村(在今陕西富县南)探家。

《羌村三首》就是这次还家所作。

三首诗蝉联而下,构成一组还家“三部曲”.第一首写刚到家时合家悲喜交集的情景。

前四句叙写在夕阳西下时分抵达羌村的情况.迎接落日的是满天峥嵘万状、重崖叠嶂似的赤云,这烂的景色,自会唤起“归客”亲切的记忆而为之激动。

“日脚”是指透过云缝照射下来的光柱,象是太阳的脚。

“日脚下平地"一句,既融入口语又颇有拟人化色彩,似乎太阳经过一天奔劳,也急于跨入地底休息.而此时诗人恰巧也结束漫长行程,到家了。

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初二杜甫诗三首原文及翻译

《望岳》(东岳泰山)岱(dài)宗夫(fú)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看不尽它的青色。

大自然把山岳的奇异景象全都赋予了泰山,它使山南山北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渺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翻译: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越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 / 2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翻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在晚上来抓人。

老头越过墙逃跑,老妇出门去察看。

差役吼叫多么凶狠,老妇人啼哭多么痛苦!我听到老妇人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三个儿子应征防守邺城。

一个儿子捎信回来,两个儿子最近作战死亡。

活着的人暂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永远完了!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丁,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

因为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出出进进没有完整的衣服。

老妇我力气虽然衰弱,请让我跟随你在今晚回兵营去,赶快应征到河南去服役,还能够为军队准备明天的早饭。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了有人隐隐约约地哭。

杜甫诗三首译文及赏析

杜甫诗三首译文及赏析

杜甫诗三首译文及赏析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塞上风云接地阴。

——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白帝城高急暮砧。

——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解析】①玉露:白露。

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④兼天:连天。

“兼”,连的意思。

⑤塞上:这里指夔州的山。

⑥两开:第二次开放。

这里是指第二次看到。

杜甫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

“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时光流走。

⑦接地阴:风云盖地。

⑧他日:往日。

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⑨系(jì):系舟上岸。

⑩寒衣:冬天的衣服。

⑾催刀尺:赶裁新冬衣。

⑿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这里是捣布,把布捣平整后用来裁剪衣服。

砧(zhēn),捣衣石。

【赏析】大历元年(766),杜甫在云安养病半年,然后迁到夔州,即今四川奉节。

他在夔州仍经常卧病在床,这《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时写的一组七律。

这八首诗,是完整的组诗,因景寄情,既抒发了诗人漂泊之感、故国之思,也深深地寄托着对李唐王朝盛衰的感叹与悲哀。

①首联短短14个字里,那满目衰飒的秋景,森森逼人的寒气,使人的悲凉心绪油然而生,给全文奠定了一个悲凉之基调。

这里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

②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

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杜甫诗三首+八上课后十首注释+八下前五首注释(除地名人名)

杜甫诗三首+八上课后十首注释+八下前五首注释(除地名人名)

望岳岱宗:泰山齐鲁青未了: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

青,指山色。

未了:不尽。

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即重于泰山。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

钟,聚集。

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昏暗一面明亮,截然不同。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荡胸:心胸摇荡。

曾:通“层”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

眦:眼角。

会当:终当春望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浑,简直。

石壕吏投:投宿逾:越过一何:多么前置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戍:防守附书至:捎信回来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更无人:在没有别的(男)人了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有孙母未去:(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服。

裙,泛指衣服老妪:老妇请从吏夜归: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

请:请让我。

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应,应征。

犹得:还能够夜久语声绝: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泣幽咽:(有人)低声地哭。

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天亮等成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老妇已经被抓去服役了)长歌行阳春布德泽:春天的太阳散布恩惠焜黄华叶衰:花叶枯黄,衰败。

华,通“花”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百川东流到海,什么时候回头西归呢?比喻光阴一去不复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野望薄暮:傍晚。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共23页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共23页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杜甫诗三首》翻译注释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羌村三首-其三(杜甫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羌村三首-其三(杜甫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羌村三首·其三唐代:杜甫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标签初中古诗、生活、感激译文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时,鸡又争又斗。

把鸡赶上了树端,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说:“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停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吟唱完毕,我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注释正:一作“忽”。

斗争,争斗;搏斗。

一作“正生”。

柴荆:犹柴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

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

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

问:问遗,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

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榼:酒器。

浊清,指酒的颜色。

苦辞酒味薄:是说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

苦辞,就是再三地说,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

苦,一作“莫”。

黍,黍子。

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

童,一作“郎”。

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

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

“艰难”句就是歌词。

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赏析这第三首,叙述邻里携酒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

通过父老们的话,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生活。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群鸡的争斗乱叫也是暗喻时世的动荡纷乱,同时,这样的画面也是乡村特有的。

正是鸡叫声招来了诗人出门驱赶群鸡、迎接邻里的举动,“驱鸡上树木,始闻扣柴荆”,起首四句,用语简朴质实,将乡村特有的景致描绘了出来,而这种质朴,与下文父老乡邻的真挚淳厚的情谊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位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作铺垫“问”有问候、慰问之义,同时在古代还有“馈赠”的进一步含义,于是又出现“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两句,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

杜甫诗三首文言文翻译

杜甫诗三首文言文翻译

一、《春望》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国家破败,山河依旧;城中的春天,草木茂盛。

感叹时光流逝,泪水洒落花瓣;离别时,惊动了鸟儿,心中充满悲伤。

战火连绵三个月,家书如同万金;白发越来越少,梳理时几乎无法插簪。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痛和对亲人的思念。

首联描绘了国家破败的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颈联描绘了战火连绵的惨状,尾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月夜忆舍弟》原文: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边防的鼓声中断了人们的行走,边塞的秋天传来一声雁鸣。

露水从今夜开始变白,月亮还是故乡的明亮。

弟弟们都离散了,没有家可归,生死未卜。

寄出的书信久久未能送达,更不用说战争还未停止。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首联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颈联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担忧,尾联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憎恶。

三、《登高》原文: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无尽的树叶萧萧飘落,长江滚滚向前流淌。

万里悲秋,常年客居他乡,百年多病,独自登上高台。

艰难困苦,痛苦使白发增多,潦倒之余,新停的酒杯。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感慨。

首联描绘了凄凉的景象,次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颈联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厌倦。

以上三首诗均反映了杜甫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他作为“诗史”的巨大价值。

《羌村三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羌村三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羌村》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羌村三首》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原文羌村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⑴。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⑵。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⑶。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⑷!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⑸。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⑹。

其二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⑺。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⑼。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⑽。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⑾。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⑿。

其三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⒀。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⒁。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⒂。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⒃。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⒄。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⒅。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⒆。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⒇。

词句注释⑴峥嵘,山高峻貌;这里形容云峰。

赤云西,即赤云之西,因为太阳在云的西边。

古人不知地转,以为太阳在走,故有“日脚”的说法。

这两句是未到时的远望。

⑵因有人来,故宿鸟惊喧。

杜甫是走回来的,所谓“白头拾遗徒步归”,他曾向一个官员借马,没借到。

“千里至”三字,辛酸中包含着喜悦。

⑶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杜甫的妻子这时以前虽已接到杜甫的信,明知未死,但对于他的突然出现,仍不免惊疑,只是发愣,所以说“怪我在”。

下句说,惊魂既定,心情复常,方信是真,一时悲喜交集,不觉流下泪来。

这两句写得极深刻、生动,是一个绝妙的镜头。

⑷遂,是如愿以偿。

这两句是上两句的说明,下四句的引子。

“偶然”二字含有极丰富的内容,和无限的感慨。

杜甫陷叛军数月,可以死;脱离叛军亡归,可以死;疏救房琯,触怒肃宗,可以死;即如此次回鄜,一路之上,风霜疾病、盗贼虎豹,也无不可以死。

现在竟得生还,岂不是太偶然了吗?妻子之怪,又何足怪呢。

⑸歔(xū)欷(xī),悲泣之声。

这些感叹悲泣声表现了父老们(邻人)对于这位民族诗人的赞叹。

⑹夜阑,深夜。

“更”读去声,夜深当去睡,今反高烧蜡烛,所以说“更”。

这是因为万死一生,久别初逢,过于兴奋,不忍去睡,也不能入睡。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唐诗三首》重要基础知识点总结

24 唐诗三首石壕吏①唐•杜甫写作背景安史之乱中,杜甫从洛阳回华州(今属陕西渭南),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在石壕村投宿时,遇到差役深夜抓人,于是根据所见所闻,写出了这篇不朽的诗作。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重点注释①吏:小官,这里指差役。

②投:投宿。

③一何:多么。

④前致词:走上前去( 对差役) 说话。

⑤戍:防守。

⑥附书至:捎信回来。

⑦新:最近。

⑧已:停止,这里指生命结束。

⑨乳下孙:还在吃奶的孙子。

⑩完裙:完整的衣服。

裙,这里泛指衣服。

⑪老妪:老妇。

⑫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作品主旨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石壕村亲眼看见差役深夜抓人的故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写作背景公元760年,诗人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

不料到了次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诗篇。

品诗词对照翻译及赏析重点注释①三重茅:多层茅草。

②挂罥:挂着,挂住。

罥,挂结。

③长:高。

④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

坳,低洼的地方。

⑤忍:狠心。

⑥能:如此、这样。

⑦呼不得:喝止不住。

⑧俄顷:一会儿。

⑨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⑩向昏黑:渐渐黑下来。

向,接近。

⑪衾:被子。

⑫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⑬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何由,怎能、如何。

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⑭寒士:贫寒的士人。

⑮突兀:高耸的样子。

作品主旨这首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叙写了秋风吹飞屋上茅草、村童抱茅而去、秋雨密集、屋破漏雨等情景,接着直抒诗人“广厦庇寒士”的人生理想,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卖炭翁唐·白居易写作背景《卖炭翁》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