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大《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作者:李永夫徐秋芳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第08期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命规律的重要基础科学之一,它也是高等院校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学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
但是目前我国的植物营养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出发,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为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旨在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生命规律的重要基础科学之一,也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营养学(Plant Nutrition)”是一门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课程,是高等院校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园艺学、农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中重要课程之一。
植物营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目前,该科学与其他相关科学如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分子生物学科学、资源科学及信息技术科学等紧密结合[1],具有与多门学科互相联系、彼此交叉、互为渗透的特征。
本文将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改革必要性出发,探讨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为目前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改革建议,旨在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一改革的必要性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阐明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各种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以及内营养物质运输、植物营养学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或者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等手段来调节植物体的新陈代谢,以此来提高植物营养,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因此,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对于研究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以及农林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完善,农林类高等院校需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实用型高级人才,就必须在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广泛的探索和与深入的实践[2]。
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摘要:植物营养学课程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缺少实验教学环节,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从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实验教学内容的确定、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等方面探讨了构建科学合理的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体系,以此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植物营养实验课程探索实验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实践型高素质人才过程的重要步骤。
农业院校大多数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1]。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草业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以《植物营养原理》为理论基础,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和植物营养特性遗传改良技术,达到培肥土壤,提高植物产量和改良产品品质的目的。
它与作物营养与施肥、植物营养研究法、土壤与农业化学分析等课程构成植物营养学课程体系,是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农学类本科专业基础课之一。
其内容包括植物营养原理,土壤养分与施肥原理,化肥与有机肥料的种类、性质、转化和合理施用等。
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应用技术,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学生综合运用植物营养理论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的《植物营养学》课程是在原《农业化学(总论)》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使用的教材为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大学合编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植物营养学》,该教材于1994年出版了第一版,2002年修订出版了第二版,多年来一直作为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植物营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考试的指定教材。
在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培训链条中,实验教学一直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
“植物营养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
2022年6月第23期Jun. 2022No.23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植物营养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余娇娇,周元清,张翠萍,陈 祯(玉溪师范学院 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摘 要] “植物营养学”是高校农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进行“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农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要求。
以陆景陵主编的《植物营养学》第二版上册为例,从思想政治素材、思政元素及思政维度三个方面,充分而深入地挖掘了“植物营养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选用翻转课堂、现象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多维度的创新教学模式,全方位融入“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实现课程承载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寓意课程,最终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协同发展,同时为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作者简介] 余娇娇(1983—),女,云南保山人,博士,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生理与遗传研究;周元清(1974—),女,云南元江人,博士,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学、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张翠萍(1980—),女,云南通海人,博士,玉溪师范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学教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3-0105-04 [收稿日期] 2021-12-26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1](P3)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各种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程和思想政治专业教师,而应当成为全体教师共同承担的教育使命与责任[1](P3)。
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
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摘要]: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掌握对本科生进行其他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及学校学分制的推行,课时数减少和培养高质量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原来植物营养学课程的讲授面临很大的挑战。
基于此,植物营养学课程组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植物营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是与生物、农学、资源和环境等学科有关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任务通过养分管理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课程面向的专业群体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专业骨干课)、环境科学专业(专业素质课),农学、园艺、植保、中草药学及草坪学等专业(自由选修课)。
同时该课程是在本科生修完化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讲授的植物营养基本原理,为学生能进一步学好肥料学、养分资源管理、植物营养研究法、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及土壤污染与防治和环境生物学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该课程在校内的主要发展历程在河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成立之初,就设立了《农业化学总论》这门课程,该课程包括两大部分:植物营养学原理和肥料学,前者是现在《植物营养学》课程的前身。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化学总论》被《植物营养学》所代替,上个世纪90年代的《植物营养学》涵盖的内容和设置的课时较多,内容包括植物营养基本原理、土壤养分、植物养分和肥料的施用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
总学时80,实验课15学时。
植物营养学教学研究
植物营养学教学研究摘要:《植物营养学》是一门性很强的课程,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
在《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增加实验学时和实验内容及细化实验成绩的评定对实验教学进行,并对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ﻭ关键词: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课。
它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肥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1,2]。
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体系的内容之一[3],通过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理论教学形象的描述案例.实验教学环节应在严格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开展教学活动,在理论教学一起的作用下培养学生发现课程问题、提出有关问题、分析具体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可以结合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让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实际操作中辨证统一[4]。
然而,在《植物营养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原有的实验1内容存在较多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
ﻭ《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1)实验课课时少。
在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植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占50学时,实验学时仅有10学时。
对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学生来说,10学时的实验课太少,应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充分调动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原有的实验教学大纲安排实验内容以验证性为主,只要按照实验步骤做下去,就可以得到结果,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3)实验课成绩评定不合理。
原有实验课成绩评定主要通过实验结果进行,只要结果正确,成绩为满分。
这样造成一些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抄袭别的同学的实验结果,还可以得到高分,无法公正学生的真正能力。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物 营 养 学 》 作 物 产 量 生 理 部 分 内 容 由于 中
在 Ⅸ 物 生 理 学 》 已 有 体 现 , 可 让 学 生 植 中 故
物 营 养 学 》 堂 教 学 的 授 课 方 式 大 多 是 采 课 取 “ 堂灌” “ 鸭式 ” 学方法 , 满 、填 教 只是 教 学
课 后 自学 。 植 物 生 理 学 》 程 中包 括 的 营 《 课
2. 加强 与植 物 生理 学和 土壤 学课 程 内容 3
2. 利用 暑期 社会 实 践提 前开展 教 学 , 1 提升 的 协 调 农 业 资 源 与 环 境 专 业 教 学 计 划 设 置 为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是 我 校 本 科 生 培 养 计 划 学 生 在修 完《 物 生理 学 和 《 壤 学 之后 植 土
物 提 供 充 足 的 养分 , 造 良 好 的营 养 环 境 , 创 或通 过 改 良植 物 遗 传 特 性 的 手 段 调 节 植 物
高 作物 产 量和 改 善 产 品 品 质 的 目的 。 因此 ,
精 神 。 堂 课 下 来 学 生 对 老 师 所 讲 授 的 内 肥 的 理 论 知 识 提 出 合 理 的 施 肥 建 议 。 过 一 通 体 的 代 谢 , 高植 物营 养 效 率 , 而达 到 提 容 实 际 掌 握 的 非 常 有 限 , 提 从 教学 效 果 不 好 , 严 这 样 ~ 套 教 学 流 程 , 仅 可 以 增 进 学 生 对 不 重阻碍创新 人才的培 养。
科 教 研 究
Cl E c I ha d a。 n u tn
植 物 营养 学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探 讨 与 实践
植物营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植物营养学论文题目一、最新植物营养学论文选题参考1、农业生产中的若干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问题2、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3、《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4、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5、基于植物营养学和稳定同位素技术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研究6、介绍一本新书--《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植物营养学分析及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8、《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9、植物高效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分子植物营养学研究进展10、《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11、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缓释肥的研制及评价Ⅱ.植物营养学效果12、推荐一本新书《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13、农学专业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14、《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15、“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16、植物营养学家朱兆良的学术风格17、研究生课程内容应顺应学科发展和国家需求——以高级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为例18、《植物营养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19、基于共词与社会网络分析的国际植物营养学发展态势研究20、植物营养学SCI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文献类型与学术特征分析二、植物营养学论文题目大全1、一村一大《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2、以集中训练强化提升农科类研究生操作技能——以植物营养学专业为例3、“植物营养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4、《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5、研究性教学在《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6、高等院校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改建议7、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仿生有机复合肥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博士刘存寿副教授9、为了粮食的“粮食”——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学博士刘存寿10、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西藏“植物营养学”实践教学探讨11、纵观植物营养学说的时代特征--兼议创立“腐植酸·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的现实意义12、“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基于西藏农业生产在植物营养方面的特点13、论土壤植物营养学与农业持续发展14、植物营养学在经济林研究中的运用探讨15、关于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的探析16、研究分析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措施17、植物营养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构建与探索18、日本土壤和植物营养学家来湘、桂考察访问19、第五届全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学术论讨会提出向土壤科学和植物营养学研究新的更高领域攀登20、高等农业院校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改方针三、热门植物营养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植物营养学SCI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文献类型与学术特征分析2、气象院校农资专业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3、土壤和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4、自然科学基金促进我国植物营养学发展5、植物营养学双语教学若干问题探讨6、西藏农业院校植物营养学教学内容定位刍议7、李文学:植物营养学的新时代探索8、试论植物营养学是种植业的基础科学9、让生命美丽绽放——追忆我国已逝著名植物营养学家严小龙10、高级植物营养学(研究生用书)11、认识永远不会完结将科技事业奋斗到底——访植物营养学家王运华教授12、研究植物营养的科学家——采访植物营养学专家陆景陵奶奶13、植物营养学(上)(第2版)14、植物营养学(下)(第2版)15、植物营养学最新进展16、《植物营养学》省级精品课程17、植物营养学实验18、植物营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19、《植物营养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讨20、高级植物营养学四、关于植物营养学毕业论文题目1、植物营养学2、植物营养学3、植物营养学4、高效利用土壤磷素的植物营养学研究5、土壤-植物营养学原理和施肥6、《高级植物营养学》7、高级植物营养学8、环境硒与健康关系研究中的土壤化学与植物营养学9、植物营养学研究的五种新观点10、高级植物营养学11、矿区废弃地复垦中的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问题12、国内外土壤-植物营养学期刊论文发表时滞的统计分析13、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新进展14、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15、植物营养学在经济林研究中的运用16、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17、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与实践18、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19、土壤植物营养学与农业持续发展20、Seminar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学科研究生Seminar为例五、比较好写的植物营养学论文题目1、中国将主办2005年第15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2、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第十三届国际植物营养会议3、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第十三届国际植营养会议4、植物营养学与环境科学专家张崇玉5、宁夏大学植物营养学硕士学位点介绍6、安徽科技学院植物营养学——安徽省重点学科7、作物遗传育种及植物营养学专家——程剑平。
“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22年5月第20期May 2022No.20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段建军a,黄 莺a,王小利b,何 进b(贵州大学 a.烟草学院;b.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摘 要]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作为涉农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对指导作物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经济作物如烟草。
因其与农业生产实践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因此植物营养学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学习掌握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和提升对应实践应用能力对于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剖析传统植物营养学教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现在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课程考核和教学实践等方面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一流学科建设;实践[基金项目] 2016年度贵州大学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植物营养学双语课程建设”(SJJG201611);2020年度教育部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项目“烟草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2021年度贵州大学一流课程培育项目建设项目“贵州大学植物营养学一流学科建设”(XJG2021048)[作者简介] 段建军(1976—),男,河南舞阳人,博士,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烟草营养与施肥、烟地土壤保育等方面的研究;黄 莺(1973—),女,贵州湄潭人,硕士,贵州大学烟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烟草营养与施肥及土壤环境化学研究;王小利(1979—),女,山西柳林人,博士,贵州大学农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肥料,耕地肥力提升与保持研究。
[中图分类号] Q945.1-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0-0056-05 [收稿日期] 2021-10-20“植物营养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农学、植保、园艺、草业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植物营养学》课程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束之后 。但这 一 时 段 刚 好处 于换 季 阶段 , 收 已基 本 结 秋 束, 而冬种 作 物 又 还 没 长 出 来 , 生 到 田里 感 觉 没 东 西 学
可看 。
13 学生对 实 习重视 不 够 .
长 期 以来 , 受课 程设 置 的 影
响以及对 课程本 身认识 的不深入 , 多数学生 心 目中逐 渐 在 形 成这样 的认识 , 即去校 外 实 习就 等 同 于出外 观 光旅 游 , 就 是对 紧张学 习的暂时放松 或休息 。据 了解 , 就植 物营 养 学 课程实 习而言 , 学生 对 此重 视 不够 的原 因主要 有 : 一是 课 程学分设置 不甚合 理 。我 校实行 的是 学分 制 , 学分上 从
要是 以组织学生 参观 学 习 、 观看 相 关视 频 资料 为主 , 生 学 基本处 于被动学 习状态 。由于实 习 内容相 对单 一 , 每一 而 项 内容 持续 的时间较 长 , 很 多学 生感 觉 不适 应 、 让 易疲 劳
等 , 以提起学 习 的兴 趣 。 难 12 实 习时 间安 排不 尽 合理 . 我 校 的 《 物 营养 学 》 植 课
业意识 和社会 责任感方 面都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然 而 ,
看, 植物营养学和植物营养学实习是两 门相对独立 的课
程 , 中植 物营养 学 占4 0 其 . 学分 , 物营养 学实 习 占 10 而植 .
学分 。由此 , 很大一 部 分学 生 会更 注 重理 论 课 的学 习 , 认 为在计 算绩点 成绩时 , 理论课 得 9 o分 和 6 o分会存 在很 大
安 徽农 学 通 报 , nu giS iB l 2 1 ,7 0 ) A hi r c. u1 0 1 1 (9 A . .
新农科背景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植物营养学”金课建设探索
参考文献:
[1]井汇源,孙彦婷,曹素芳,等“ . 新农科”视角下兽医微生物 学“金课”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20(50).
[2]肖璐洁,杨武德,张淑娟,等《 . 精准农业概论》“金课”建设 “1223”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0(10).
[3]李燕丽,熊勤学,吴启侠,等“ . 新农科”背景下“土壤资源调 查与评价”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
一、传统“植物营养学”课程课存在问题 “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核心课程, 教材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植物营养学科发展概况;17 种必需营养元素功能;有益营养元素功能;养分吸收、 运输;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等十一章内容。 下册包括肥 料的种类、品种、性质和特点;肥料有效性;各类肥料施 用与科学管理等十章内容。 传统“植物营养学”课程教 学以教师的“一言堂”为中心,以多媒体、板书教学手段
[4]张娜娜“ . 新农科”背景下线下线上混合式大学外语教学 模式构建[J].绿色科技,2020(23).
[5]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6]张永亮,朱蕾,孙加节,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科专业课模
块化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饲料生 物技术”课程教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5). [7]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 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1). [8]张萌,俞元春,李萍萍.翻转课堂模式在污染控制类课程案 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 [9]张爱琴,刘东霞,宿丽霞.基于案例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 式设计与应用研究———以“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课程为例[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1). [10]焦晓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植物营养学”线上教学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逄蕾1ab,2,路建龙1b,2,吴行芬1c ,杨轲1c ,唐桤蔓1,2(1.甘肃农业大学a.农学院;b.财经学院;c.植物生产类实验教学中心,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70)[摘要]国家提出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教学全过程。
挖掘思想政治元素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点工作。
“植物营养学”是甘肃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通过基于“植物营养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分析和建课调查,开展“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合适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为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甘肃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课;课程教学;课程调查[基金项目]2018年度西南林业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面上课题“自然地理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YB201815);2020年度甘肃农业大学课程思政项目“植物营养学”;2020年度甘肃农业大学混合课程建设项目“植物营养学”(GSAUBC2020F04);2019年度甘肃农业大学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农业现代化专题”(GSAU-ZDKC-1909)[作者简介]逄蕾(1979—),女,山东诸城人,博士,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覆盖栽培对土壤生态影响研究;路建龙(1978—),男,甘肃平凉人,硕士,甘肃农业大学财经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覆盖栽培对土壤生态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18-0160-04[收稿日期]2020-11-30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也是全面育人的有效方式。
《植物营养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植物营养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模式开展了《植物营养学》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等措施,增强了学生对植物营养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标签:植物营养学;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既包含了植物营养的基础理论和原理,又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教学中不仅要学生掌握植物营养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学科的发展和农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林高校要培养出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开拓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就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探索。
研究性教学是近年来广为倡导的教学模式。
胡田庚认为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在独立的探索、思考和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改变了常规的教师对教学内容逐条逐理讲解说明的教学方式,而是针对现象,提出问题,讨论研究,探求结果。
研究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勤于思考的能力。
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笔者在《植物营养学》教学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手段,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植物营养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1优化教学内容,丰富学科知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也推动了植物营养学研究的快速发展。
在植物营养学的教学中,也需要补充完善新的教学内容。
近年来,由于专业设置的不断修订,专业课程的不断增加,植物营养学课程课时减少,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应用探索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应用探索作者:张要军夏雯雯刘文娟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23期[摘要] 新农科专业建设背景下,“植物营养学”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之一,融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于一体,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
为推进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课程育人”目标,深入挖掘了“植物营养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将思政教育改革融入课堂教学,旨在提高育人成效,进而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引领发展”的培养目标,并为相关学科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新农科[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探索与实践——以生物科学明德班‘生态学’为例”(HDXJJG2019-101);2020年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SKYKCSZ2020-005)[作者简介] 张要军(1987—),男,河南叶县人,生态学博士,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务办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学教育研究;夏雯雯(1997—),女,河南商丘人,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生物)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学生物学;刘文娟(1995—),女,河南信阳人,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生物)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中学生物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077-04 [收稿日期] 2021-01-15课程思政自2014年提出以来,全国高校掀起了针对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的浪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持续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1]。
谈植物营养学的实践教学与改革
谈植物营养学的实践教学与改革实验教学不仅能很好地配合理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以往的植物营养学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验课16学时,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课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为1:3。
虽然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将实验教学内容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由于实验课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教师在安排实验时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上实验课以完成实验任务为主要目的,缺少对实验内容进行深入地认知和分析,很难将实验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不能有效起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因此,一方面要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将实验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由原来的1:3调整到1:2左右,有充足的课时安排一定的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渗透理论知识,起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融合的效果。
2.创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教育部“实验室建设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创新理论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的总体思路,通过开放实验室,鼓励兴趣浓、能力强、肯钻研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拟订实验方案、参与项目检测等工作,探究植物营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自校内连栋日光温室建成后,每年在其中进行与植物营养学相关的项目20余项,学生参与人数近40人,通过对实践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实践兴趣均非常大,通过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目前,学校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将学生参与企业实践作为重要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管理、科研与开发之中,已经成为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植物营养学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探索现代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学生掌握应用性较强的技术和方法,强化在生产中的应用能力。
浅谈《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植物营养学》是高等院校中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规律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养分管理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因此,《植物营养学》课程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学生对这门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其今后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及就业具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改变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
1《植物营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成立于2004年,作为一所理工科院校的唯一农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成立至今一直在不斷的发展和进步。
《植物营养学》课程已经历经了五届本科生的教学实践,我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但受学校整体学科教育定位和教学资源的影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1 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课时数不协调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中国农业大学陆景陵等编写的《植物营养学》(上册)和由南京农业大学胡霭堂等编写的《植物营养学》(下册)。
上述两本教材内容主要以植物矿质养分为核心,由植物营养生理、肥料性质和作物施肥三部分组成,知识面很宽,信息量很大。
目前,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教学计划对《植物营养学》的课时设置为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因此,要在短短48学时的时间内完成《植物营养学》上、下两册教材的教学任务,教师对课程的讲授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也不充分。
1.2 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目前,受制于课时数偏少这一现状,《植物营养学》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大多是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是教学媒介由黑板变成多媒体。
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
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初步研究作者:刘文菊彭正萍廖文华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13期[摘要]:植物营养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掌握对本科生进行其他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学位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及学校学分制的推行,课时数减少和培养高质量农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原来植物营养学课程的讲授面临很大的挑战。
基于此,植物营养学课程组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几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关键词]:植物营养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营养物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是与生物、农学、资源和环境等学科有关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任务通过养分管理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植物营养学课程面向的专业群体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专业骨干课)、环境科学专业(专业素质课),农学、园艺、植保、中草药学及草坪学等专业(自由选修课)。
同时该课程是在本科生修完化学(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之后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讲授的植物营养基本原理,为学生能进一步学好肥料学、养分资源管理、植物营养研究法、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及土壤污染与防治和环境生物学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该课程在校内的主要发展历程在河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成立之初,就设立了《农业化学总论》这门课程,该课程包括两大部分:植物营养学原理和肥料学,前者是现在《植物营养学》课程的前身。
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化学总论》被《植物营养学》所代替,上个世纪90年代的《植物营养学》涵盖的内容和设置的课时较多,内容包括植物营养基本原理、土壤养分、植物养分和肥料的施用及其在土壤中的转化。
“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基于西藏农业生产在植物营养方面的特点
“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基于西藏农业生产在植物营养方面的特点刘合满;曹丽花;张红峰;张静【摘要】“植物营养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课程,针对目前西藏大学“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践内容不系统、与地方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实践教学缺乏创新性等问题,基于西藏地区植物营养的生产实际需求,从植物营养学基本研究方法、植物营养物质吸收与利用效率、土壤—养分迁移损失、气候变化下的营养转化与植物吸收4个方面提出了“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实践教学改革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期刊名称】《中国林业教育》【年(卷),期】2016(034)004【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西藏农业特点;植物营养学;实践教学【作者】刘合满;曹丽花;张红峰;张静【作者单位】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林芝 860000;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林芝860000;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林芝 860000;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西藏林芝860000【正文语种】中文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必要环节。
实践教学首先强调的是实践,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实践使人们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真理知识[1]。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2]。
“植物营养学”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研究的是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植物营养学”是以土壤为基础,以养分供应和循环为关键,以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为目的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目前“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如将研究性教学应用在“植物营养学”的课程教学中[3],建立了“一村一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模式[4]以及“三维”教学体系等[5]。
但是,由于西藏植物营养学科起步较晚,基础相对薄弱,且在相关教学研究中存在着照抄照搬内地模式的问题,使“植物营养学”课程实践教学缺少与地方农业生产的联系,显现出诸多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江大 学农 学 院 ,湖 北 长 荆 州 442 ) 305
摘 要 :《 植物营养学》是-V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种植类 “ I 一村一名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 《 植物营养学》课程
教学 过程中体会到当前 该课 程教学存 在一些 问题 ,并对该课程教学 内容 、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
M e —y i an
( col f g c l r , a g eU iesy u e J gh u4 4 2 , hn ) S ho r ut e Y nt nvri ,H b i i zo 30 5 C i oA i u z t n a
A s a t P a t uri a rc clcus n o usr ujc fro ev l eo ecl g td n o bt c : ln N tt n w sapat a o r ad a cmp l y sbet o n ia n o ae s e t f r io i e o lg l u
p a t g s e ily.Ho v r o r b e xse n t e c u s e c i g o u g sin r r p s d o h eo m l ni p cat n we e ,s me p o lmse it d i h o re t a h n .S me s g e t swe e p o o e n t e r f r o o e c ng c n e s,me h dso h o re a d a s sme t o . fta hi o tnt t o ft e c u s n se s ntme h ds Ke y wor s:Pl n ti o d a tNu rt n;o e vla e o e c la e su e t eo m ft e c u s e c i g;s g e to i n ilg n o lg t d n ;r f r o h o r e ta h n u g sin
关键 词 :植物营养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 ; 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 号 :S3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 672 1)8 06 — 2 01 97 (02 1 — 16 0
Pr lm i a y St y o an ti o a h ng o ei n r ud n Pl tNurt n Te c i fOne Vilg n l g t de t i la e O e Col e S u n a
学 习特点不 同,他们大多来 自农村 ,一部分毕业 于高 中、职 业 高中或技校 ,但仍有相 当一部分是初 中毕业 ,文化基 础相对 薄
“
一
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 以下 简称 “一村 一大” )是 教育
部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教育工作 的决 定 的一项 重 大 举 措 , 旨在 围绕 服 务 农 村 的 改 革 与 发 展 ,探 索 利 用 现 代 远 程教育手段将高等教育资源送到 乡村的人才培 养模式 ,为农 民 提供学得到 、用得好的实用技术 ,为农 村培养一 批用得 上 、留 得 住 的技 术 和 管 理 人 才 ,使 他 们 成 为 农 业 技 术 应 用 带 头 人 、发 家致 富带头人 、推动农村社会 和经济发展带头人 … 。长江 大学 从 20 0 7年 9月 开始实施 “ 一村一 大” 计划 ,目前 已有三届 学 生毕业 。这些学生分别在农学 院、园林 园艺学 院和动物科 学学 院学 习。通过几 年的教 学实践 ,逐 渐形 成 了不 同的教 学模块 , 如综合素质模块 ,包括思想政治 教育课 、农村 经营管 理课 、农 村政策法规课 、文化素质课 、市 场营销课 等。另外 ,专业 技术 课 程 模 块 中包 括 动 物 的养 殖 及 疾 病 防 治 、畜 禽 养 殖 及 植 物 生 产 ( 种植 类 )等。农学 院主要负 责种植类专业 的学生 。其 中,《 植 物营养学》 是种植类 “ 一村一大”学生 的必修课程 之一 ,它是 研 究 植 物 的 营 养物 质 的 吸 收 、运 输 、转 化 和 利 用 的 规 律 及 植 物 与外 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 的科学 ,并 在此基 础上通 过施肥手段 为植物 提供充 足的养分 ,创造 良好的营养 环境 ,或 通过改 良植物遗传 特性 的手段调节植物体 内的代谢 ,提 高植物 营养效率 ,从 而 达到 明显 提 高作 物产 量 和改 善产 品 品质 的 目 的 J 。多年实践证 明,获得作物高产 和优质产 品的关 键 ,在很 大程 度上取决于养分的平衡 供应。它必须 以植 物营养理论 为指 导 ,以各 类植 物的营养特性 与不同土壤 的供 肥状况为施 肥 的重 要依据 。只有 在正确的理论 指导下的施肥才 能地提 高产量 、改 善 品质 、保 护 环境 ,并 建立 良好 的生态 系 统 ,造福 人 类 ;反 之 ,盲 目施 肥 往 往 不 仅 不 能 增 产 ,反 而 浪 费 资 源 ,破 坏 生 态 环 境 ,给人 类 带 来 巨 大 的 损 失 和 危 害 。 该 门课 程 是 实 践 性 较 强 的 课 程 ,然 而 ,笔 者 发 现 ,“ 村 一 名 大 学 生 ” 与 普 通 本 科 学 生 一
第4 0卷第 1 8期
21 02年 9月
广
州
化
工
Vo. 0 No 8 14 .1
Gu n z o h mia n u t a g h u C e c lI d sr y
S pe e . 01 e tmb r 2 2
一
村 一大 《 物 营 养 学》 课 程 教 学 改革 初 探 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