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穴居遗址
山东省青州市南王孔发现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
山东省青州市南王孔发现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作者:付廷红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山东青州象山发现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的过程,并从动物骨骼化石、石器等方面加以论证。
【关键词】青州南王孔;古人类;洞穴遗址【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一、发现过程在青州进行水泥石灰岩矿产勘查时,在邵庄镇南王孔村东南的采石坑石渣中发现了动物骨骼化石。
经调查,此处原为一大型溶洞。
洞深约20cm,洞高、洞宽约3-5m。
溶洞被粘土充填。
溶洞中钟乳石发育,洞壁石幔厚度达10cm。
在石渣及残土中发现石器数枚,并发现古人用火证据,从而判断此处为古人类栖居洞穴遗址。
二、自然环境洞址位于山东青州西12km,邵庄镇南王孔东南的葡萄峪口东侧。
溶洞发育在奥陶纪灰岩之中,近南北走向,洞口朝北,海拔标高235m。
高出山间第四纪阶地约80m。
附近山丘低缓,北侧的象山海拔标高296.9m。
见图1、2。
三、主要证据(一)动物骨骼化石该洞2002年12月由开山放炮炸开。
当地村民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化石。
其中有两只头化石,形状像狗头样。
还有大量其它骨骼碎片。
2005年进行石灰岩矿调查时,在现场的石渣及残土中发现动物骨骼化石,它们或被黄褐色粘土包裹,或被石灰华包裹。
骨质大多呈疏松状,但骨骼结构清晰。
还观察到一块骨骼化石,在其中心形成方解石晶洞;还有块骨骼化石中心(骨髓部位)完全被石质置换。
见图3、4、5、6。
(二)石器本次共发现石器3枚。
1.号石器外形呈拐状,石质为石灰岩。
长40cm,细头截面近方形,边长8cm。
中部截面呈长方形,长边15cm,短边7cm。
底部拐头部位,形状不规则,截面长约14cm,宽约11cm。
一侧呈浑圆状,有磨蚀迹象。
石器外围被黄褐色粘土包裹,土质密实,土中有石灰华团块及石灰岩小碎块,还有细小的动物骨骼残片化石。
石器中部棱角分明,表面平整,有磨蚀迹象,是近天然的、粗糙的重型击捣工具。
见图7。
2.号石器长柱状,石质为石灰岩。
南召县历史悠久
南召县历史悠久,文明开发较早,古代文化灿烂。
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南召猿人破洪荒立足中原,已群居于今县境云阳镇西北3公里的杏花山下,科学工作者考证,南召猿人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是国内...南召县历史悠久,文明开发较早,古代文化灿烂。
约五六十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南召猿人”破洪荒立足中原,已群居于今县境云阳镇西北3公里的杏花山下,科学工作者考证,“南召猿人”与“北京猿人”的时代大体相当,是国内发现的七大古人类遗址之一。
发掘出的猿人洞穴牙齿化石和遗物,、表明先民们“血缘群婚”、“穴居野处”,依靠“原始群”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使用砸击和捶击的粗糙打制石器,依山傍水过着采集和野猎生活。
与杏花山遗址相毗邻的小空山遗址,是二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址,洞穴内发现的一米厚残余烬层证实,先民们结束了“茹毛饮血”;食用火烤的熟食,标志着人类走向新的文明历史。
县境内还发现有18处仰韶文化早期至龙山文化晚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标志着县境内史前文明传承不断,辉煌灿烂。
夏禹时县境属豫州之域。
商世为谢国地。
西周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封申伯侯国,为申国地。
东周庄王九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灭申国,设申县,遂属楚之申县。
周赧王十二年(楚怀王二十六年,前303年),韩取楚之宛北地区,遂属韩。
周赧王二十三年(前292年),秦将白起攻取韩,遂属秦。
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年),秦初置南阳郡,始置雉县。
西汉、东汉因袭雉县。
三国雉县属魏国南阳郡。
晋时雉县属南阳国。
南朝宋武帝废雉县;北朝北魏置武川、北雉二县,属荆州北清(一说北淯)郡;西魏又置向城县,雉阳郡领之。
隋开皇初(公元589年)废雉阳郡及北雉,以武川为蒙州治;仁寿中改蒙州为洧州;大业三年(607年)改清州为洧阳郡,县境分属其武川、向城二县。
唐武德初废武川,并入向城县;贞观六年(632年),向城县隶属邓州。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废向城,人临濑。
宋、金、元皆未设县。
参观周口店猿人遗址感受
参观周口店猿人遗址感受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起源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充满神秘色彩的话题。
而周口店猿人遗址,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静静地向我们诉说着远古的故事。
当我踏入这片土地时,心中满是敬畏与好奇,仿佛即将揭开一段被尘封许久的秘密。
周口店猿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这里是世界闻名的早期人类发祥地之一。
远远望去,山峦起伏,绿树成荫,让人难以想象在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下,竟隐藏着如此惊人的历史遗迹。
走进遗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化石和石器的展示。
那些古老的骨骼化石,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远古人类的生命气息。
看着那些简单而粗糙的石器,我不禁想象着远古人类是如何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曙光。
沿着参观路线,我们来到了猿人洞。
站在洞口,一股凉意扑面而来,仿佛穿越到了远古时代。
洞内的石壁上,还保留着当年考古发掘的痕迹,那些层层叠叠的堆积层,就像是历史的年轮,记录着岁月的变迁。
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里曾经出土了大量的猿人化石和用火遗迹,证明了早在几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就已经能够使用火来取暖、照明和烹饪食物。
火的使用,无疑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还为人类的大脑发育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远古人类的顽强生命力所打动。
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却能够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他们要面对猛兽的袭击、自然灾害的威胁,但他们从未放弃,不断地适应环境,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周口店猿人遗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它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遗迹,让它们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然而,当前的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
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
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分布特点: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
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广泛,自北向南,自东向西都有分布。
远古人类遗址分布于我国东部的较多,分布于我国西部的较少。
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与水源有关,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附近,如珠江、黄河、长江等。
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有: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中国远古人类遗址还有金牛山人、丁村人、蓝田人、和县人、马坝人。
扩展资料1、元谋人遗址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
元谋人化石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后正式被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
遗址中还出土有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等早更新世动物化石,打制石器及炭屑。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云南高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距北京市区约48公里。
3、红山文化遗址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
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
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
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4、半坡遗址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
北京人文环境
卢沟晓月 卢沟桥拂晓晨景,斜月低垂,晨霭苍茫,西山诸峰,笼罩轻烟,古桑干河, 晓雾蒙蒙, 如同一幅月色迷离的画境,故称"卢沟晓月",河的两畔还各有石碑一 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是乾隆所写 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四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明月西沉, 水光幽幽,桥白如玉,良辰美景. 卢沟桥的东头是宛平城,1937年“七七事变”就 发生在此。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 1987年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全长1120米。卢沟古桥只准许 行人步行通过。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明十三陵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 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 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 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故宫
故宫博物馆是在明清皇宫 (北京紫禁城)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以明清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和中国古代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明清紫禁城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朝二十四代皇帝 在这里居住并实行对全国的统治近五百年。 院藏文物计一百万件,主要为明清宫廷文物和以宫中旧藏为主体的传世 艺术品,如“金銮宝座”,清代“二十五宝”,乾隆“金编钟”“玉编磬” 等。 院内举办多种专题展览。
元土城遗址公园
元土城遗址公园 西起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 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是元大都城墙遗址。马甸 附近士城墙高12.5米、宽31米。在黄亭子恢复了"蓟门烟 树"景区,并建元代武士雕像。沿墙有小月河,园内多植 洋槐、松树,毛白杨和核桃树等树木。德胜门外,有一处 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健德门遗址。元土城遗址为 重点保护文物。
蓝田猿人遗址简介
蓝田猿人遗址简介导读:蓝田猿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命名为“直立人蓝田亚种”。
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属早期直立人,生活的时代是更新世中期、旧石器时代早期。
蓝田人的生活年代,本来认为是距今约69万年前到95万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测定后认为是距今约115万年前到70万年前。
蓝田猿人遗址位于蓝田县公王岭,距西安约50公里,中国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属古遗址类。
蓝田猿人是继北京猿人之后,我国发现的最重要的人类化石。
这一发现扩大了我国猿人的分布范围,丰富了人类物质文化纪录,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了珍贵的科学资料。
蓝田猿人遗址纪念馆建在蓝田县公王岭的山腰上,这是一座飞檐高翘,精致玲珑,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六角碑亭,亭内竖立着蓝田猿人化石出土纪念碑,碑上雕刻蓝田猿人的复原胸像,碑身下刻“蓝田猿人头盖骨化石出土处”,背面有郭沫若题词。
蓝田人世界遗址简介之蓝田猿人遗址蓝田猿人遗址,在蓝田县陈家窝村和公王岭。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1963年9 月,在陈家窝村厚30米左右的红色土层底部,发现了一个老年女性的颌骨,1964年5 月,又在公王岭红土底部的钙质结核土中,发现一个不完整的中年女性头骨。
两地相约30千米。
老年女性下颌骨特点与北京猿人相似,但比北京猿人较为原始。
中年女性头骨带有较多的原始性。
经古地磁测定,陈家窝村猿人距今65-50万年,。
公王岭猿人距今约115万年。
两者发现在蓝田,属于亚洲人种,按国际科学记名惯例,定为直立人蓝田亚种,通常中做蓝田猿人或蓝田人。
蓝田猿人的文化遗存,主要是打制的粗石器。
这些石器多发现在与猿人遗骸出土地相近的红土层中。
共200余件,其种类有刮消器、砍砸器、尖状器和有使用痕迹的石片、石球等。
尖状器形状和特征很像是人类早期使用的万能工具石斧。
砍砸器是砍砸东西的用具,有大型盘状多边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制的多边砍砸器和小型砍砸器,中小型交互打制的多边砍砸器和小型砍砸器等。
华龙洞遗址基本介绍
华龙洞遗址基本介绍
华龙洞遗址位于中国北京市周口店地区,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遗址之一。
该遗址距今约1万年左右,是研究中国早期人类文明的重要遗址之一。
华龙洞遗址的发现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人们在华龙洞附近发现了大量石器和陶器等文物。
随后,考古学家对华龙洞进行了详细的发掘和研究,发现了大量人类居住和活动遗迹,包括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
华龙洞遗址的特点之一是它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该遗址位于一座高山之上,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由于该地区气候寒冷,华龙洞成为了早期人类的理想居住地。
另一个特点是该遗址的文化遗存。
在华龙洞遗址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等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生活和文明水平。
此外,该遗址还出土了许多人类骸骨和墓葬,这些骸骨和墓葬也提供了重要的人文信息。
华龙洞遗址对于研究中国早期人类文明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中国北方最早的人类遗址之一,也是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通过对该遗址的研究和发掘,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人类的生活、文化和历史。
旧石器时代典型的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典型的文化遗存概述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时代之一,其文化遗存是了解人类起源和进化过程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旧石器时代的一些典型的文化遗存,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
穴居遗址在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居住在山洞或岩洞中,这些居所被称为穴居。
穴居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些遗址一般位于山脚下或山洞周围的平地上,靠近水源和猎物聚集地,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
穴居遗址中常见的文化遗物包括石器、火种、兽骨等。
石器工具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工具,在穴居遗址中被大量发现。
这些石器被制作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用于狩猎、切割食物、打磨皮革等各种生活需要。
火种的发现表明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火的运用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温暖和照明。
洞穴壁画洞穴壁画是旧石器时代文化中最独特和珍贵的遗存之一。
这些壁画通常出现在山洞或岩洞的墙壁上,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了当时人类的生活和狩猎活动。
虽然洞穴壁画的具体含义和目的尚不完全清楚,但它们无疑是旧石器时代人类艺术的杰作。
洞穴壁画中常见的题材包括野生动物、狩猎场景和人类形象等。
绘画的风格多样,有些壁画极为精细,展现了人类对细节和形象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这些壁画的存在证明了旧石器时代人类对艺术的追求和创造能力,也为我们揭示了旧石器时代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遗址遗骸除了穴居遗址和洞穴壁画,旧石器时代的遗址遗骸也是了解这个时代人类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些遗骸可以提供关于旧石器时代人类身体特征、生活方式和进化过程的重要信息。
旧石器时代的遗骸主要是化石化的人类骨骼或骨骼碎片。
通过对这些遗骸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身高、体型、口腔结构等生物学特征,进一步推测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遗址遗骸的发现和研究有助于我们还原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场景,深入了解他们的生存状态和文化特征。
结语旧石器时代典型的文化遗存是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线索,为我们还原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上古历史】山顶洞人(约2万年前 1万年前)
【上古历史】山顶洞人(约2万年前 1万年前)【上古历史】山顶洞人(约2万年前-1万年前)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
它属于晚期智人。
它以北京周口店龙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发现的山顶洞穴命名。
1930年发现的?1933年至193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忠主持发掘。
人类化石?出土的石器?喇叭和穿孔装饰物?发现了中国已知最早的墓葬。
地质时代是晚更新世末?根据放射性碳年代测定?这个年龄大约是三万年前。
山顶洞人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的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
他们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山顶洞人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
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
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还发现了一些有孔的兽牙,海钳壳和磨光的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1933年,北京龙门洞顶有猿人化石,但北京龙门洞顶有许多猿人化石。
叫它洞穴人。
地质年代相当于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
人体骨骼至少有7具,年龄从新生儿到老年不等。
其中三个头骨保存完好。
根据魏敦瑞的说法,男性老年人与欧洲克罗马侬人相似,成年女性头骨A是美拉尼西亚人,成年女性头骨B与爱斯基摩人相似。
基于这一事实,魏敦瑞认为,古代人的个体差异比今天的种族差异更大,这是因为今天的种族在不同地方的人选择之后发生了变化。
目前,人们普遍不认为山顶洞人是无差别的蒙古族(黄种人)。
洞穴和年代山顶上的山洞被分成了几个洞?楼上的房间?下室和下窖4部分。
洞的北边?大约4米高?较低的宽度约为5米。
上面的房间在洞的东半部?从北到南大约8米宽?从东到西大约14米长。
发现地上有一堆灰烬?洞穴底部的钟乳石层和部分洞壁被烧毁了?它表明,上面的房间是穴居人居住的地方。
在上腔培养物中发现的婴儿头骨碎片?骨针?装饰品和一些石器。
中国建筑史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梯形屋顶建筑
巨石建筑
2、建筑的产生
黄河流域: 木骨泥墙房屋-由穴居演变而来
长江流域: 干阑式建筑-由巢居演变而来
三、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
(7000~5000年前)
实例: 1.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2.西安半坡遗址 3.浙江余姚河姆渡干阑式建筑遗址
陕西临潼 姜寨仰韶 文化村落 遗址平面
浙江余姚 河姆渡村 遗址房屋 榫卯
第二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
新石器时代:BC1万年—4000年前 (1) . 仰韶文化时期:7000—5000年前 (2) . 龙山文化时期:4000年前
一、原始人群的住所:
1、旧石器时代早期“中国猿人”所居山 洞
2、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所居山洞 3、旧石器时代晚期“新人”所居山洞
*文献记载:
“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系辞》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橧巢”《礼记·礼运》
橧:聚柴木以作居处 巢:在高处筑巢
பைடு நூலகம்
河南偃师汤泉沟穴居遗址
二、建筑的产生:
《韩非子 五蠹(du 蛀虫)》: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 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 为巢,以避群害”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 以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
河南郑州大河村F1-4房屋遗址
河南郑州大河村F1-4房屋遗址平面
河南郑州大河村F1-4房屋遗址想象复原外观
四、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 (4000年前)
居住遗址多为圆形平面的半穴居房屋 室内白灰居住面 房屋面积缩小 有前后二室相连的布局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屋遗址平面
五、长江流域的建筑遗迹
马坝人遗址简介
实习之“马坝人遗址”马坝人遗址位于曲江县马坝镇南狮子岩,距京珠高速公路曲江出口2千米。
穿过马坝人遗址的大门,远远看到两座高高的山,老师跟我们说,那就是狮子岩。
狮子岩是由外形貌似狮子的两座秀丽玲珑的石灰岩孤峰组成,一高一矮,南北并立,由北遥望如卧狮酣睡,由南远看则似雄狮起舞。
这座狮子岩就是著名的马坝人遗址、石峡遗址所在地。
1958年马坝公社的农民在狮子岩狮头山北面第二层溶洞中采挖洞内的堆积作肥料时,在的一条裂隙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类型人类化石,于是命名为马坝人。
马坝人的脑容量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
分类上归于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这一重要环节的代表。
“马坝人”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古人类,为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它为完善我国原始人类发展的序列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资料,证明了广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原始群时代,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唯一的一处古人类化石遗址。
填补了岭南地区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
1973年,在狮子岩狮头山与狮尾山之间又发现了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也就是石峡遗址,遗址内有4个不同时期的考学文化堆积层: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距今约5000—4000年被命名为“石峡文化”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层;是距今约3800—3100年的早期青铜文化层;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相当的晚期青铜文化层。
石峡遗址内发现有柱洞、灰坑、陶窑等遗存,被清理的公共墓葬有一百多座,并出土有石器、陶器及玉器等。
1977年在狮子岩两石山之间出土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晚器的文物,被命名为“石峡文化”,更使狮子岩名声大震。
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底是怎样的山洞可以孕育出智人呢?遗址像一个公园,大多数地方很平坦,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
我们开始参观马坝人博物馆。
1988年在遗址北侧建成马坝人博物馆。
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周口店猿人遗址感受
参观周口店猿人遗址感受周口店猿人遗址是我国早期人类文化遗址的重要代表,也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周口店猿人遗址,对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参观感受。
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周口店猿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整个地区呈现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峦起伏,溪水纵横。
我在参观中走进向导指引下来到了遗址的核心区域。
一片开阔的天地展现在我眼前,仿佛置身于几百万年前的世界。
巨大的岩石峭壁上,保存着一些古老的人类活动痕迹,这就是当年周口店猿人所居住的洞穴。
由于岁月的长河和自然力量的作用,洞穴变得不再完整,但它们作为历史的见证仍然引人深思。
站在这片土地上,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更加珍惜现代文明发展的机遇。
二、感受古人的智慧与勇气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深入了解人类起源和文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在参观中,我聆听了专家的解说,了解到人类在采集、打猎和生存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他们面对荒蛮的环境,不断寻求求生之道,是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这些发现让我感受到古人的坚韧和聪明才智,也让我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而自豪。
正是因为古人的努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世界。
通过参观,我更加珍视现代社会的便利和发达,也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表示由衷的敬佩。
三、感受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参观周口店猿人遗址,使我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正是人类从远古时代开始的探索,才有了今天的世界。
我们的祖先通过与自然的斗争,开创出文明的篇章,为后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
从最早的简单工具,到石刀、石斧的出现,再到后来的陶器和纺织品,我们的祖先不断创造、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明的进步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和奉献。
四、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庄严周口店猿人遗址作为我国乃至世界考古学中的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参观遗址时,我深深被遗址的厚重与庄严所吸引。
中国原始社会的人类遗址
中国原始社会的人类遗址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最多的国家。
黄河、长江流域分布着众多的古人类遗址,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原始社会的人类遗址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原始社会的人类遗址元谋人1、元谋人距今大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公认的中国境内的最早居民。
元谋人遗址是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那蚌村发现的。
考古工作者在那里发现了两颗古人类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用火的遗迹。
这些遗迹说明元谋人已会劳动,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知道用火,跨进人类的门槛了。
北京周口店人2、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距今大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从事狩猎和采集,他们已懂得使用天然火。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
北京人遗址,是现今世界上保留古人类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遗址。
北京人第一颗头盖骨化石,是1929年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的。
北京人用简陋的石器砍伐木柴、刮削木棒、割剥兽皮。
在北京人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心,灰烬里还有火烧过的石块、兽骨及朴树子。
这说明北京人曾长期使用火,用火照明,取暖以及烧烤食物等。
陕西蓝田人3、其他原始人陕西蓝田人,距今约八十万年;安徽和县人,距今约二十多万年;辽宁营口的金牛山人,距今约二十多万年。
这些古人类遗址的发现说明,在远古时代,我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到处都留下我们祖先生活过的遗迹。
山顶洞人4、山顶洞人距今大约一万八千年前,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又生活着一种原始人,称为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仍然处在旧石器时代,但他们的劳动和生活能力大为进步,已经掌握了钻孔和磨制技术。
山顶洞人会缝制衣服,有爱美的意识。
他们过着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处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山顶洞人的模样,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
山顶洞遗址发现的骨针,长82毫米,针耳微弯,磨制得很光滑,一头有针孔。
这说明山顶洞人已会缝制衣服。
遗址里还出土了一批穿孔的兽牙、海蚶壳和石珠,可能是山顶洞人的颈饰。
中国境内20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图)
中国境内20处原始社会文化遗址(图)1、北京周口店遗址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图)(北京人距今70万年~距今2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18000年)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发现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
发掘年代:1921年该遗址的发掘揭示了人类在东方大陆的起源,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剑齿虎头骨化石:(上)剑齿虎上犬齿化石:(中)山顶洞人头骨化石:(下,脑量1300毫升~1500毫升)2、云南元谋人遗址(图)(距今170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云南省元谋县。
发掘年代:1965年对于研究猿人化石的地理分布、体质形态演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元谋人牙齿化石:(左上:11.4毫米,右上:11.3毫米)刮削石器:工具(下)3、陕西蓝田人遗址(图)(陈家窝地点距今65万年左右,公王岭地点距今100万年左右)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陕西省蓝田县。
发掘年代:1963年为研究古人类进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石器:工具(上,长3.7~4.6厘米)蓝田人头骨化石:(下,脑容量780毫升)4、金牛山遗址及金牛山人(图)(遗址距今31万年~距今16万年,人类化石距今约28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及金牛山人发现地,位于辽宁省营口市。
发掘年代:1974年为研究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征的变化提供了新的例证。
金牛山人头骨化石:(脑容量1335毫升)5、马坝人遗址(图)(距今12.95万年~距今13.5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化石发现地,位于广东省曲江县。
发掘年代:1958年对于研究中国南方地区早期人类体质形态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马坝人头骨化石:(左上)剑齿象牙齿化石:(右上)犀牛下颌骨化石:(左下)石锤:工具(右下左,横径5.8厘米)石砍砸器:工具(右下右,长15.8厘米)6、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群(图)(距今100多万年~距今1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至晚期遗址,位于河北省与山西省交界处的泥河湾盆地。
北京人遗址解说词
北京人遗址解说词概况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
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
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
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
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
这一遗址是1921年由瑞典学者安特生首先发现的,此后又有多名学者对其进行了发掘。
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
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
周口店遗址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
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
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
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
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
遗址中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原料均来自于遗址附近,石制品多为小型器,器型种类繁多,早期石器较粗大,砍砸器居重要地位。
中期石器形制变小,尖刃器发展迅速。
晚期石器更趋小型化,石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石器。
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
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
“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人类进化之谜考古学知识点
人类进化之谜考古学知识点人类进化之谜:考古学知识点人类进化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话题,我们通过考古学的研究,逐渐揭开了人类进化的谜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人类进化的重要考古学知识点,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1. 北非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家在北非发现的石器遗址为研究人类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在这些遗址中,人们找到了早期人类使用的工具和遗骸化石。
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摩洛哥的拜伦人化石,年代约为30万年前,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现代人类化石。
2. 埃塞俄比亚的人类化石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里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系列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的人类化石。
其中最有名的是“露西”化石,年代约为350万年前。
这些化石为我们揭示了早期人类的特征和进化过程提供了宝贵的证据。
3. 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通过对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的遗址的考古学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尼安德特人是与现代人类同时存在的古人类群体,他们使用石器工具、居住在洞穴中,并且具有相对较大的颅骨和强壮的身体。
4. 穴居文化考古学家在世界各地的遗址中发现了早期人类的穴居遗址,这些遗址为我们提供了他们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线索。
穴居遗址中通常会发现火堆、动物骨骼和石器等,这些都反映出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技术水平。
5. 农业革命考古学家发现,农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转折点。
通过对古代农耕社会的遗址研究,我们了解到人类是如何从狩猎采集社会转变为农耕社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城市和文明。
6. 金字塔和古城遗址古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城遗址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通过对这些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社会组织和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信息,揭示了古埃及文明的辉煌和神秘之处。
人类进化之谜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话题,考古学的进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对遗址、化石和文物等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和文明发展的历程。
06古文化遗址
作为帝都的先天不足
• 面积稍显狭小,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口,物产不够 丰富,可资借用的人口与物质基础不够雄厚
• 制内易而御外不易,对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 制力比较薄弱 • 兵家必争之地,昔日雄伟壮丽的都城,总会在激 烈的战争中沦为废墟
第 六 章
古文化遗址
第 一 古文化遗址的定义 节 与分类
古文化遗址的定义
• 古文化遗址,指古代人类在生产、生活及 其他活动中留有文化遗存的处所
一、洞穴遗址
• 早期人类利用天然洞穴作为栖身之所而留下来的 住址 • 一般分布在石灰岩地区 • 内容:人类化石、动物化石,石器、骨器等文化 遗物
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遗址
西安的城市历史 ——隋唐
• 隋朝新建大兴城,移 至龙首原以南 • 唐代将其更名为长安
• 其规模之大,不仅为 古代中国之最,在古 代世界也名列前茅
西安的城市历史——明
• 以唐长安皇城为基 础,建起一座西安 城 • 一百使用到近现代
西安旅游景点——城墙
叁 金银宫阙诸天上,Fra bibliotek锦绣山川一气中 ——北京
北京的城市历史——元
• 遵从《周礼·考工记》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皇权至上的城市规划原 则 • 平面为长方形 • 由宫城、皇城、外城三 重方城组成 • 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 • 东西建筑对称排列
北京的城市历史——明清
• 以中轴线贯穿南北 • 南起永定门 • 北至钟、鼓楼 • 皇城居中 •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 五坛八庙星布城周
第 三 节
古都
中国古都的基本特点
• 是某一政权最高统治者及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 是国家的政治中心 • 国家的经济中心或经济中心之一
七年级历史 背诵知识点 中国境内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
七年级历史背诵知识点中国境内古人类遗址的分布特点
分布广泛、多样性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
1、广泛分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古人类遗址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涉及到的地区非常广泛。
从北方的河北、山西到南方的广东、福建,从东部的沿海地区到西部的青藏高原,都发现了大量的古人类遗址。
2、多样性:中国的古人类遗址类型多样,包括旧石器时代的山顶洞穴遗址、河流流域的遗址、海滨地区的遗址等。
这些遗址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生存状况和文化特点。
3、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古人类遗址不仅仅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地方,还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工具、艺术品等,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4、历史悠久:中国的古人类遗址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如北京周口店的猿人遗址,证明了中国是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同时,中国也有许多其他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如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商代的二里头遗址等,展示了中国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河南历史
河南历史重要的古文化遗址1、南召猿人:发现于河南南阳南召县的古猿人化石,证明在大约五六十万年以前,河南就有人类居住。
2、许昌人:距今约1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于2007年在河南许昌被发现。
它的发现,通过与其它遗址配合,为中国人不是起源于非洲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3、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左右,位于河南舞阳,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酒、世界上最早的类似文字的契刻符号等几项世界最早的文明成果,轰动世界,被认为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第一个门槛”。
4、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左右,因发现于河南新郑裴李岗村而得名,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5、太昊陵:距今约7000年,位于河南周口淮阳县,是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的陵墓,位居中华十八大名陵之首,始建于春秋,扩建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历代帝王51次御祭。
淮阳古称“宛丘”,是伏羲定都和长眠之地,也是神农氏定都之地,被认为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是华夏族和东夷族共同的圣地。
6、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因发现于河南三门峡仰韶村而得名。
这是同时期影响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古文化,仰韶村的考古发掘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端。
7、黄帝故里:河南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
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因全世界华人的广泛认同而成为中华第一大典,在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方面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8、二里头文化: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
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9、郑州商城:位于今天郑州市区,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
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10、安阳殷墟: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堪称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也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类穴居遗址
地球最后一次冰期的冰雪消融,约十万年左右,大地复苏后,万物苏醒,人类走出山洞,来到原野筑巢而居,开始养育家畜、培植水稻、烧制陶瓷、开垦农田,开始了一个远古人类新的纪元,一个新的一万年的历史朝人类走来,这是当今考古界所公认的人类进化程序。
一.道县玉蟾岩的中外专家考古,发现了距今14000年前的陶器和水稻,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陶瓷和稻作农业发源地。
沙田石壁洞距玉嶦岩仅十余公里,当时当地天文地理条件完全一致。
而石壁洞的考察证实,正是在天然地理环境和远古人类的人居条件完全吻合。
古人类穴居遗址
二.玉蟾岩和石壁洞,地处同一洑水河流域,相距仅十余公里,其相对标高相近,同是泥盆纪石灰岩溶洞,受同一时期的地下水流动冲刷而形成;洞内外地质地理环境几乎相同,从这次随同中科院古人类所的考察看,发现古老的人工垒成的远古石壁房,应该是远古人类由穴居过渡到棚居时代的住室。
3楼一、原始人的巢居和穴居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被称作“有巢氏”的人物。
据说,他的主要功绩就是教人民“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见《韩非子·五蠹篇》)。
根据近代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发现,这种用枝条搭成的鸟巢式树上房屋,确实是人类最早住所的形式之一。
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把天然的洞穴略加改造后成为住所。
远古人民在冬天都住在洞穴里,到了夏天就迁往树上的巢屋(见《礼记·礼运篇》)。
这些记载也符合于人类住宅需要冬暖夏凉的一般规律。
简陋的巢居很容易损坏,也常常随着树林的毁灭而消失。
所以,在今天已经不太可能发现原始人巢居的遗迹。
但是,从居住在现代热带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中,还可以看到巢居生活的
若干踪迹。
关于原始人穴居的遗迹,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如北京郊区周口店“中国猿人之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
这是一个很大的石灰岩洞穴(石灰岩山岭经过水的溶蚀,逐渐形成各式各样的山洞)。
洞的面积约五百平方米,高达四十米。
洞口朝东,洞前有广阔的平原。
洞的东边有一条清澈的溪水,终年不息地从洞口潺潺流过。
河滩上的鹅卵石,正是制作石器的好原料。
前来河边饮水的水牛、野鹿和羚羊,也是猿人们经常猎取的对象。
树上的野果,地下的根茎,以及老鼠和蝙蝠等小动物,也都是他们用来充饥的食物。
这说明猿人们在这种便于生活的地点居住,是运用了人类的智慧,几经选择而决定的。
二、新石器时代的村落
远古人类的巢居和穴居生活,大致经历了二、三百万年之久。
自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们从长期的劳动锻炼中,掌握了制造精巧的磨光石器和骨器的技术,有些工具还装上木柄来使用。
这时,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也能够制造弓箭和鱼网,开始饲养起少量的家畜,还发明了陶器。
这样,人们生活资料的来源比旧石器时代丰富而又可靠多了。
特别是农业的出现正是人类定居生活的前提。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利用较为锋利的石器砍伐树木和挖掘房屋的地基,再把木材进一步加工为柱子和椽〔chán船〕子,然后建成原始的木构建筑物。
墙壁则是先树立一排小木柱或芦苇,再涂上泥土作成的。
中华古建筑简介之原始建筑(图)
原始建筑
一、穴居
《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
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
现,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
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
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
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
但
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
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
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
例
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
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
挖作洞穴。
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
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
居住方式。
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
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
现,其平面多为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
别。
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
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
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
洞。
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
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
面建筑所代替。
[本帖最后由云雨霏于2007-10-25 23:26
编辑]
TOP
2#大中小发表于 2007-10-25 22:25 只看该作者
二、巢居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孟子·滕文公》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
《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可见“巢者与穴居”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
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被发现,如浙江余杭县土筑祭坛,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石砌方圆祭坛,辽西建平县境
内的神庙等。
这些发现,使人们对神州大地上先民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
从此建筑不仅具有了它的物质功能而且具有了精神意义,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TOP
公卿
大明监察御史兼陕西布政使
帖子
7670
精华
9
积分
12684
大漢金幣
12684 金
最后登录
2010-4-9
∙我的博客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3#大中小发表于 2007-10-25 22:34 只看该作者三、真正建筑诞生
农耕社会的到来,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走出丛林。
人们可以用劳动创造生活,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开始了人工营造屋室的新阶段,并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诞生了。
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
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
新石器时代陶屋
当前离线
原始半穴居建筑复原图
西安半坡遗址1号方形大房子
西安半坡遗址2号圆形大房子
1号方形大房子复原图甲
2号圆形大房子复原图甲
1号方形大房子复原乙
2号圆形大房子复原图乙
1号方形大房子复原图丙
2号圆形大房子复原图丙
[本帖最后由云雨霏于2007-10-25 22:39 编辑] TOP
4#大中小发表于 2007-10-25 22:38 只看该作者
南方较潮湿地区,“巢居”已演进为初期的干阑式建筑。
如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许多干阑建筑构件,甚至有较为精细的卯、启口等。
既然木构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将浙江余姚河姆渡的干阑木构誉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
干阑式民居这是一种下部架空的住宅。
它具有通风、防潮、防盗、防兽等优点,对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的地区非常适用。
它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
例。
已发掘部分是长约23米、进深约8米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推测是一座长条形的、体量相当大的干阑式建筑。
木构件遗物有柱、梁、枋、板等,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
可以说,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已初具木构架建筑的雏形,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