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穴居遗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类穴居遗址

地球最后一次冰期的冰雪消融,约十万年左右,大地复苏后,万物苏醒,人类走出山洞,来到原野筑巢而居,开始养育家畜、培植水稻、烧制陶瓷、开垦农田,开始了一个远古人类新的纪元,一个新的一万年的历史朝人类走来,这是当今考古界所公认的人类进化程序。

一.道县玉蟾岩的中外专家考古,发现了距今14000年前的陶器和水稻,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最古老的陶瓷和稻作农业发源地。沙田石壁洞距玉嶦岩仅十余公里,当时当地天文地理条件完全一致。而石壁洞的考察证实,正是在天然地理环境和远古人类的人居条件完全吻合。

古人类穴居遗址

二.玉蟾岩和石壁洞,地处同一洑水河流域,相距仅十余公里,其相对标高相近,同是泥盆纪石灰岩溶洞,受同一时期的地下水流动冲刷而形成;洞内外地质地理环境几乎相同,从这次随同中科院古人类所的考察看,发现古老的人工垒成的远古石壁房,应该是远古人类由穴居过渡到棚居时代的住室。

3楼一、原始人的巢居和穴居

在我国丰富的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位被称作“有巢氏”的人物。据说,他的主要功绩就是教人民“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见《韩非子·五蠹篇》)。根据近代民族学和考古学的发现,这种用枝条搭成的鸟巢式树上房屋,确实是人类最早住所的形式之一。另外一种形式,就是把天然的洞穴略加改造后成为住所。远古人民在冬天都住在洞穴里,到了夏天就迁往树上的巢屋(见《礼记·礼运篇》)。这些记载也符合于人类住宅需要冬暖夏凉的一般规律。

简陋的巢居很容易损坏,也常常随着树林的毁灭而消失。所以,在今天已经不太可能发现原始人巢居的遗迹。但是,从居住在现代热带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中,还可以看到巢居生活的

若干踪迹。

关于原始人穴居的遗迹,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如北京郊区周口店“中国猿人之家”,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处。这是一个很大的石灰岩洞穴(石灰岩山岭经过水的溶蚀,逐渐形成各式各样的山洞)。洞的面积约五百平方米,高达四十米。洞口朝东,洞前有广阔的平原。洞的东边有一条清澈的溪水,终年不息地从洞口潺潺流过。河滩上的鹅卵石,正是制作石器的好原料。前来河边饮水的水牛、野鹿和羚羊,也是猿人们经常猎取的对象。树上的野果,地下的根茎,以及老鼠和蝙蝠等小动物,也都是他们用来充饥的食物。这说明猿人们在这种便于生活的地点居住,是运用了人类的智慧,几经选择而决定的。

二、新石器时代的村落

远古人类的巢居和穴居生活,大致经历了二、三百万年之久。自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们从长期的劳动锻炼中,掌握了制造精巧的磨光石器和骨器的技术,有些工具还装上木柄来使用。这时,已经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也能够制造弓箭和鱼网,开始饲养起少量的家畜,还发明了陶器。这样,人们生活资料的来源比旧石器时代丰富而又可靠多了。特别是农业的出现正是人类定居生活的前提。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利用较为锋利的石器砍伐树木和挖掘房屋的地基,再把木材进一步加工为柱子和椽〔chán船〕子,然后建成原始的木构建筑物。墙壁则是先树立一排小木柱或芦苇,再涂上泥土作成的。

中华古建筑简介之原始建筑(图)

原始建筑

一、穴居

《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

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

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

现,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

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

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但

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

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

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例

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

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

挖作洞穴。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

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

居住方式。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

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

现,其平面多为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

别。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

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

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

洞。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

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

面建筑所代替。

[本帖最后由云雨霏于2007-10-25 23:26

编辑]

TOP

2#大中小发表于 2007-10-25 22:25 只看该作者

二、巢居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可见“巢者与穴居”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

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被发现,如浙江余杭县土筑祭坛,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石砌方圆祭坛,辽西建平县境

内的神庙等。这些发现,使人们对神州大地上先民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从此建筑不仅具有了它的物质功能而且具有了精神意义,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TOP

公卿

大明监察御史兼陕西布政使

帖子

7670

精华

9

积分

12684

大漢金幣

12684 金

最后登录

2010-4-9

∙我的博客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3#大中小发表于 2007-10-25 22:34 只看该作者三、真正建筑诞生

农耕社会的到来,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走出丛林。人们可以用劳动创造生活,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开始了人工营造屋室的新阶段,并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诞生了。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

新石器时代陶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