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平帖4行,38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得告承长平,未佳善得适,适君如常也。

知有患苦,耿耿。

念劳心,食少,劳甚,顿还。

白不具。

王羲之再拜。

小大佳帖4行,42字。

草书。

《右军书记》著录,又名《都下帖》。

入刻《淳
化阁帖》等。

释文足下小大佳也。

诸疾苦忧劳非一,如何?复得都下近问不?吾得敬和二十三日书,无他。

重熙住定为善。

谢二侯。

省飞白帖3行,25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省飞白乃致佳。

造次寻之,乃欲穷本,无论小进也。

称此,将青于蓝。

丹杨帖5行,42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知比得丹杨书,甚慰。

乖离之叹,尚复可言,寻答其书。

足下反事复行,便为索然,良不可言。

此亦分耳。

迟面,一一。

太常帖5行,42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太常故患胛,灸愈,体中可可耳。

仆射事已行。

以《表》让,未知恕不? 未复司州旨告,悬悚。

鄱阳岁使,应有书,而未得。

得万书帖4行,34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向亦得万书,委曲备悉,使人慨然。

见足下,乃悉知。

叔虎克昨发,月半略必至。

未见,劳参军。

热日帖3行,29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热日更甚。

得书,知足下不堪之,同此无赖。

早且乘凉,行欲往,迟散也。

王羲之。

多日帖3行,29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七月六日羲之白:多日不知问,邑邑。

得二日书,知足下比问,耿耿。

今已佳也。

期已至帖1行,1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期已至,迟还,具足下问耳。

力东帖3行,2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当力东,治道家,无缘省苦,但有悲慨!不得东,此月问。

舍子帖2行,19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信云:舍子别送,乃是北方物也。

何以欲此?欲几许?
月末帖2行,11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月末必往,迟见君,无以为喻。

择药帖4行,45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乡里人择药,有发梦而得此药者。

足下岂识之不? 乃云服之令人仙,不知谁能试者?形色故小异,莫可尝见者。

谢二侯。

昨见帖5行,48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昨见君,欢复无喻。

然未善悉,想宿昔可耳。

肋中云何,一善消息,值周转胜也。

耿耿。

疾患小差。

与弘远俱诣,迟共写怀。

王羲之白。

雪候帖3行,27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雪候既不已,寒甚。

盛冬平可,苦患。

足下亦当不堪之。

转复知问。

王羲之。

知远帖3行,23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知远比当造,顷迟见此子。

真以日为岁。

足下得审问,旨令吾。

荀侯帖5行,3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荀侯佳不? 未果,就卿许,企怀耳。

安西音信明公,愚得归洛也。

计介解有悬
休寻。

知君帖3行,24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知君当有分住者,念处穷毒而复分乖尚可居情想反理断当。

旦反帖4行,4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旦反想至,所苦晚,差不? 耿耿。

仆脚中不堪,沉阴重痛不可言。

不知何以治之,忧深。

力不一一。

王羲之顿首。

自慰帖4行,31字。

行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深以自慰,理有大断,其思豁之令尽,足下勿乃忧之。

足下殊当忧吾,故一一,示问。

毒热帖3行,31字。

行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晚复毒热,想足下所苦,并以佳,犹耿耿。

吾至顿劣,冀凉言散,力知问。

王羲之顿首。

足下家帖4行,30字。

行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足下家极知无可将接,为雨,遂乃不复,更诸弟兄问,疾深护之。

不具。

羲之白耳。

小园帖15行,103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仆近修小园子,殊佳。

致果杂药,深可致怀也。

偿因行往,希见。

何公处动静,故一一。

常患,驰情。

散骑痈转利,庆慰。

姊故诸恶,及侧永嘉慰。

奉集欣熹无喻,余可耳。

得华直疏,故尔,诸恶不差,悬忧。

顺何似未复庆等,近消息,悬心。

君并何为耶。

此犹未得尽集,理行大NFDA7 ,迟此无喻。

知问帖2行,11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离不可居,叔当西耶。

迟知问。

小大悉帖6行,57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羲之死罪:小大悉比来未? 惟不可怀。

未复临海问,悬情。

计宾命行应至。

迟卞公还具。

承问妹极得散力,以为至慰。

期等故尔耳。

因缘,不多白。

羲之死罪。

遇信帖2行,15字。

草书。

又名《不审帖》。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不审定何日当北,遇信复白,迟承后问。

清和帖7行,58字。

草书。

又名《伏想清和帖》。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伏想清和,士人皆佳。

适桓公十月末书,为慰。

云所在荒,甚可忧。

殷生数问北事势,复云何?想安西以至,能数面不?或云顿历阳,尔耶?无缘同为叹。

迟知问。

运民帖2行,13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运民不可得。

而要当得,甚虑叛散。

八日帖6行,63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八日羲之顿首:多日不知君问。

得一昨书,知君安善,为慰。

仆比小差,而疲剧。

昨若耶观望,乃苦与上隐痛,前后未有此也。

然一日一昔,劳复不极,以此为慰,力不一一。

乐著帖2行,15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乡里人乐著县户,今送其名,可为领受。

转佳帖9行,62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君顷就转佳不? 仆自秋便不佳,今故不善差。

顷还少啖脯,又时啖面,亦不以为佳,亦自劳弊。

散系转久,此亦难以求泰。

不去人间,而欲求分外,此或速弊。

皆如君言。

大热帖2行,2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便大热,足下晚可耳。

甚患此热。

力不一一。

王羲之白。

周常侍帖2行,9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此书因周常侍想必至。

吾唯帖4行,60字。

草书。

又名《诸怀帖》。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吾唯辨辨,便知无复日也。

诸怀不可言。

知彼人已还。

吾此犹有小小往来。

不欲来者,其野近,当往就之耳。

不大思其方,不见可久理。

而任之者悠然。

此可叹息!
西问帖3行,21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得西问,无他,想彼人甚平安。

此粗佳。

玄度来数日,为慰。

中郎女帖4行,32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中郎女颇有所向不?今时婚对,自不可复得。

仆往意,君颇论不?大都比亦当在君耶!
发疟帖3行,2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发疟,比日疾患,欲无赖。

未面,邑邑!反不具。

王羲之白。

肿不差帖2行,17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得书知问,肿不差,乏气,匆匆,面近。

王羲之报。

如常帖4行,36字。

草书。

又名《昨还帖》。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足下各如常。

昨还殊顿。

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

力不具。

王羲之。

贤内妹帖2行,17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得书,知足下问,吾既不佳,贤内妹未差,延期……
狼毒帖3行,2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须狼毒,市求不可得。

足下或有者,分三两停。

须故示。

阔转帖3行,25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阔转久,劳想岂舍。

知足下常得之,卒未近缘,如何?足下数令知问。

冬中帖5行,5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十一月四日羲之白:冬中感怀深,始欲寒。

足下常疾何如? 不得近问,邑邑。

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

力及不具。

王羲之白。

周益州帖2行,15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周益州送此邛竹杖,卿尊长或须,今送。

执手帖3行,2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

临书怅然。

阮公帖7行,54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阮公故尔,可忧。

时放恕大事,今令速言。

阿万守笃,大灸不得力,而从事以至,甚无计。

自必出,唯须小佳。

铁石今出求救,足下可复助。

旦令得通。

月末帖2行,11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家,月末,当至上虞。

妹亦俱去。

蒸湿帖4行,31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此蒸湿,难为人。

得示,知足下故尔堪行,想不成病耳。

吾至无赖,行克。

王羲之顿首。

西问帖1行,6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不得西问,耿耿。

丘令帖4行,32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丘令送此宅图云:可得四十亩,尔者为佳。

可与水丘共行视。

佳者,决便当取,问其贾。

不审帖3行,2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不审比出,日集聚不?一尔缅然。

恐东旋未期,诸情罔。

飞白帖3行,19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飞白不能乃佳,意乃笃好。

此书至难,或作,复与卿。

昨故遣书帖7行,7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羲之白:昨故遣书,当不相遇。

知君还,喜慰。

足下时行,想今善除,犹耿耿。

仆时行以十一日,而不除。

如比日便成委顿。

今日犹当小胜,不知能转佳不?积不?卿至。

劣劣。

力还不具。

王羲之白。

采菊帖5行,36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不审复何以永日,多少看未? 九日当采菊不?至日欲共行也。

但不知当晴不耳! 伦等还,殊慰意。

增慨帖4行,36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增慨。

知足下疾患,小佳。

当惠像想,示能果。

迟此善散非直,思想而已也。

寻复有问,足下以数示。

由为帖1行,7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由为诸,力不一一。

月半帖4行,36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月半哀感,奈何奈何! 念邑邑。

罔极之至,不可居处。

比日何似? NFDA8 差不?悒悒。

力知问。

王羲之顿首。

独坐帖4行,35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知彼乃尔,切切! 汝乃独坐,但有忧邑。

悬远,不能得遣人。

且吾无复久意,
果去,当南视汝等也。

安西帖3行,28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安西帖》与《如兄子帖》
或为一帖。

释文一昨得安西六日书,无他,无所知说,故不复付送。

《让都督表》亦复常言耳。

如兄子帖3行,25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如兄子书,道嵩自必果。

今复与书督之。

足下敕令至,并与远书也。

黄甘帖4行,24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奉黄甘二百,不能佳。

想故得至耳。

船信不可得,不知前者至不?
尊夫人帖3行,29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尊夫人不和,想小尔,今以佳。

念累息。

卿佳不?吾故劣劣!力知问。

王羲之敬问。

日五帖4行,31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日五期结极以大。

先师之言皆著,推此言之无验。

如此事君当欲知,故及。

宜停宅。

先生帖2行,14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先生适书,亦小小不能佳,大都可耳。

雨快帖7行,60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三月十六日羲之白:一昨省不悉,雨快,君可不?万石转差也,灸得力不?不得后问,悬悒,不去怀。

君云当有旨信,迟望其至。

仆劣劣。

故遣不一一,还具示。

王羲之。

卿女帖2行,17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取卿女,奈何奈何!为长史,休种不?何似,耿耿。

适欲遣书帖5行,48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适欲遣书云得示,知足下得凉以为佳,甚慰。

知多疾患,念劳心。

吾故不欲食,
几以为事恐不可久,邑邑。

思面拜,故果之。

王羲之。

此郡帖8行,66字。

草书。

入刻《淳化阁帖》等。

释文此郡之弊,不谓顿至于此。

诸逋滞非复一条。

独坐不知何以为治,自非常才所济。

吾无故舍逸而就劳,叹恨无所复及耳。

夏人事请托,亦所未忽,小都冀得小差,顷日当何理。

豹奴帖6行,70字。

章草。

入刻《澄清堂帖》(孙退谷本)。

释文羲之顿首:昨得书问,所疾尚NFDAB NFDAB ,既不能眠食,深忧虑。


吾情,至不能不委。

嫂故不差,豹奴晚不归家,随彼弟问州也。

前书云,至三月间到之,何能尽情忧。

足下所惠,极为慰也。

不谓也。

省书增感帖2行,12字。

行书。

入刻《澄清堂帖》(孙退谷本)。

释文省书增感切,及反不具,羲之报。

远近清和帖6行,48字。

草书。

入刻《澄清堂帖》(小万柳堂本)。

释文远近清和,士人平安。

荀侯定住下邳,复遣军取卞城。

此间民事,愚智长叹,乃亦无所隐。

如之何?!又顷水雨,以复为灾,卿彼何似?
孤不度帖3行,26字。

章草。

入刻《大观帖》等。

释文(孤不度德量力,欲俟义于)天下,而措术浅短,遂至昌蹶,然至于今日,志犹
不息,君谓计将安出?
董卓帖6行,59字。

章草。

入刻《大观帖》等。

释文亮曰: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故能克绍,以弱为强。

今日拥百万之众,协天子而令诸侯,诚不可与争锋也。

长风帖7行,87字。

楷书。

入刻《大观帖》等。

释文得长风书,灵柩幽隔卅年,心想平昔,痛慕崩绝,岂可居处?抽裂不能自胜!谢书,已具日安厝,即其情事长毕,奈何!松等陨恸,哀情顿泄,亦难可言!郗还未卜,
聊示及。

中郎相忧不去心,感远怀近,增伤惋。

每见范母子哀号,使人情悲!
破羌帖9行,81字。

草书。

高29厘米。

又名《王略帖》。

入刻《宝晋斋帖》等。

释文知虞帅书,桓公以至洛,即摧破羌贼,贼重创,想必禽之。

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

此公威略实著,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

知仁祖小差,此慰可言。

适范生书如其语,无异。

故须后问为定。

今以书示君。

范新妇帖6行,52字。

高29厘米。

行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谢、范新妇得富春还,诸道路安隐,甚慰悬心。

比日凉,即至平安也。

上下集聚,欣庆也。

华等佳不?自新妇母子去,寂寞难言。

思子辈不可言。

归京帖5行,39字。

高29厘米。

行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十一月十七日羲之顿首顿首:归京先墓毁动,奉讳号恸,五内若割,痛当奈何奈何!王羲之顿首顿首。

暴疾帖5行,48字。

高29厘米。

行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期小女四岁,暴疾不救,哀愍痛心,奈何奈何!吾衰老,情之所寄,唯在此等。

奄失此女,痛之缠心,不能已已。

可复如何,临纸情酸!
孙女帖4行,39字。

高29厘米。

行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羲之顿首:二孙女不育,伤夭命,痛之缠心,不能已已。

哀悼切心。

岂图十日之中,二孙殁,如何。

羲之顿首。

顷日帖3行,23字。

高29厘米。

行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顷日亲亲径过诸婚姻,经恤,体力不复堪之,故未复遣信耳。

妇母帖2行,19字。

高29厘米。

行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二月二日汝妇母一昨夜亡,亲亲伤怛,汝不可言。

事长帖3行,21字。

高29厘米。

行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事长毕,举宅陨绝。

当复奈何!穆桓不可忍见,但有塞鲠。

敬伦帖4行,41字。

高29厘米。

行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九月三日羲之报:敬伦、遮诸人去晦祥NFDAC ,情以酸割,念卿伤切,诸人岂可堪处,奈何奈何!及书不具。

羲之报。

重告帖4行,30字。

高29厘米。

行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重告慰情。

吾腹中小佳。

体NFDA8 乏气,便转差,深以为慰。

慰足下意也。

王羲之顿首。

尔今帖9行,75字。

高29厘米。

行书。

又名《尔令帖》,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尔今以善和,尊今当出。

卿女母子粗平安。

丧际,贤女动气疾,当时,乃勿勿。

今以除也。

他等皆知孝思。

先日之欢,于今皆为哀苦,触事切人,处此而能令哀恻不经于心,殆空语耳。

一至于此,何所复言。

快雨帖4行,38字。

高29厘米。

行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想至向来,快雨。

想君佳,乃得,此雨必佳,深为君欢喜。

□既乏劣又头痛,
甚无疾。

力不具。

王羲之顿首。

道护帖6行,56字。

高29厘米。

行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六月十一日羲之报:道护不救疾,恻怛伤怀。

念弟闻问,悲伤不可胜,奈何奈何!曹妹累丧儿女,不可为心,如何?得廿三日书为慰。

及还不次。

羲之报。

州民帖4行,35字。

高29厘米。

行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州民王羲之死罪:贤□逝没,甚痛。

奈何!白NFDAD 不备太尉,门左不可言。

同此酸慨!王羲之顿首。

玉润帖11行,118字。

高29厘米。

行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

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

痼病少有差者,忧之NFDAE 心,良不可言。

顷者艰疾,未
之有良由。

民为家长,不能克己,勤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

民唯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

想官奴辞以具,不复多白。

上负道德,下愧先生,夫复
何言。

裹帖3行,18字。

高29厘米。

草书。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裹味佳,今致君。

所须可示,勿难。

当以语虞令。

道意帖4行,30字。

高29厘米。

草书。

又名《旧志帖》。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旧志道意甚勤,至不? 知为尽心,朝夕而已,有所希耳。

一自任之耳。

当以君书示。

服食帖13行,105字。

草书。

高29厘米。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服食,而在人间,此速弊分明,且转衰老,政可知。

乃欲与彦仁集界上,甚佳。

诸如此事,皆所欣也。

平自可尔。

何所谘人?外将何必拘小绳墨?且令吴兴不出界,当可耳。

便可。

因余杭而耶。

不因此会,再举难也。

君便可,以仆书示之。

但俗多怪,且在草泽者,为尔扇动踪任,恐恶之者众。

廿八帖3行,27字。

草书。

高29厘米。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廿八日羲之白:得昨告,承领动,悬情,想小尔耳。

远白。

不具。

王羲之再拜。

有书帖2行,19字。

草书。

高29厘米。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昨近有书至此,故不多也。

迟其书,不悉耳。

羲之白。

告姜帖2行,18字。

草书。

高29厘米。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廿七日告姜汝母子佳不?犹一一耶。

羲之顿首。

鹘等帖3行,18字。

草书。

高29厘米。

入刻《宝晋斋帖》。

释文鹘等不佳,都令人弊见此辈,吾衰老不复堪此。

圣教序30行,行85、86字不等,计2400余字。

行书。

拓片高224厘米,宽98厘米。

全名为《怀仁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记并心经》。

碑在陕西省博物馆。

释文(略)
兴福寺碑35行,行20余字,计748字。

行书。

误称《吴文碑》,俗名《半截碑》。

碑在陕西省博物馆。

释文(略)
金刚经拓本,剪本。

高25.8厘米。

455行,4520字。

行书。

原石毁佚。

又名《集书新译金刚经》,全名《唐玄序集王羲之书金刚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