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终极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

●实验动物学(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LAS)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

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研究实验动物和动

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LA)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

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

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根据遗传特点不同,常把实验动物划分为近交系(inbred strain)、封闭群(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杂交群(hybrids)。

●目前,我国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将实验动物划分为4个等级:普通级动物conventional(CV)animal、清洁动物clean(CL)animal、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animal、无菌动物germ free(GF)animal。

●动物实验:应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有关器官的组织

形态改变、机能反应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1988年, 原国家科委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标志着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走上了行政法规管理的轨道。

●伴随着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普通级大鼠和小鼠将被禁止使用。●“AEIR”是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A”即animal(实验动物),“E”

系equipment(设备),“I”为information(信息),“R”是reagent(试剂)。

●“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原则、减少(reduction)原则、优化(refinement)原则。

第二章实验动物遗传学

实验动物的分类包括动物学的分类和实验动物学的分类两部分。按动物学分类可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按实验动物学分类则分为品种和品系。品系包括近交系、封

闭群和杂交群等。

●品种是人们根据不同需要而对动物进行改良、选择,即定向培育,并具有某种特定外形和

生物学特性的动物群体,其特性能较稳定地遗传。如新西兰兔、青紫蓝兔和日本大耳兔等品种的实验用兔。

●品系即“株”,为实验动物学的专用名词,指来源明确,并采用某种交配方法繁殖,而具有

相似的外貌、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稳定的遗传特性,可用于不同实验目的的动物群体。以NIH小鼠为例,按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真兽亚纲、啮齿目、鼠科、小鼠属、小家鼠种;并按实验动物学分类,其品种为白化小鼠,其品系是NIH小鼠,封闭群。

●近交—有意识地从一个动物群体中选用血缘关系比较接近的雌雄个体,即有共同祖先的兄

妹、母子、父女进行交配,此种近亲交配的方式称为近交(inbreding)。

●近交系动物—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之间或亲代与子代之间交配培育而成的动物,

称为近交系(inbred strain)动物。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1、基因纯和性(homozygosity)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近交系的近交系数应大于99%。

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isogenicity)

3、表现型的一致性(uniformity)

4、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sensitivity)

5、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identifiability)

6、遗传组成独特性(individuality)

7、背景资料可查性(accessibility)

8、国际分布广泛性(extensity)

●封闭群(closed colony)动物,又称远交群(outbred stock)动物,是指以非近亲交配

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

4代以上的动物。如昆明种小鼠、SD大鼠等。

●如果有效群体数目过小,必然导致近交系数上升率加大。因此Ne至少要达到25对(50只)。○杂交群动物——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的后代。简称F1代动物。

第三章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

●普通级动物(CV animal)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实验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定

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

●清洁动物(CL animal)是根据我国国情而设立的等级动物,除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

寄生虫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 animal)通常被称为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

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无菌动物(GF animal)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

○悉生动物(GN animal)——如果在无菌动物体内人为植入一种或数种微生物,称为悉生动物.

●导致人兽共患病的主要病原体

1、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猕猴疱疹病毒1型(B病毒)、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2、细菌—沙门菌、布鲁杆菌、志贺菌、结核分枝杆菌、钩端螺旋体。

3、真菌—皮肤病原真菌。

4、寄生虫—弓形虫。

●病毒性疾病

第四章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

●实验动物环境:是指这种人工控制的, 供实验动物繁殖、生长的特定场所及相关条件, 即

围绕实验动物所有事物的总和。

●实验动物设施:用于实验动物繁育、生产和动物实验的建筑物、设备以及运营管理在内的总和。

●影响实验动物环境的因素(简答/问答)——气候因素、理化因素、生物因素

1、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流和风速等。

(1)温度:(1) 影响生长发育和繁殖 (2) 影响代谢 (3) 影响健康与抗感染能力

(4) 激发应激反应 (5) 影响实验结果

(2)湿度:高温高湿情况下,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方式蒸发散热受障碍,而易于引起代谢紊乱及抵抗力下降。大多数实验动物适宜的相对湿度为40-70%,并以50±5%为

最佳。

(3)气流和风速:一般要求饲育室和动物实验室气流速度小于或等于0.1-0.2m/s,屏障环境换气次数为10~20次/h。

2、理化因素——包括光照、噪声、粉尘、有害气体和杀虫剂、消毒剂等。

(1)光照:①影响视力: 出现视网膜障碍。②影响生理及生殖机能。

(2) 噪声:一般将室内噪声控制在60dB以下。

(3)粉尘:屏障环境的空气洁净要求达到10 000级,隔离环境的空气洁净要求达到100级。(4)有害气体: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实验动物设施中的氨浓度应低于14 mg/m3。

3、生物因素——包括空气中的微生物、社会因素、饲养密度

(1)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落下菌数要求,普通环境≤30个/皿,屏障环境≤3个/皿,隔离环境无检出。

(2)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指在某个种属中,实验动物个体的优劣、社会地位以及饲养密度等。

(3)饲养密度:饲养室每平方米面积收容的成年实验动物最大密度,大约是小鼠100只、大鼠50只、豚鼠20只、兔4只、狗1只、猴1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