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动物疾病病原研究进展
养殖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应用
养殖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与应用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肠道微生物是指生活在动物肠道内的微生物群落,其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对宿主的健康和养殖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养殖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养殖实践中的应用。
对虾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对对虾肠道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全面的研究。
研究发现,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料成分、环境因素、养殖方式等。
同时,不同养殖环境和饲料对虾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了解对虾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为养殖业提供科学依据。
养殖对虾时,不同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会影响对虾的消化吸收、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等方面。
因此,了解对虾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为养殖业提供合理的饲喂策略和疾病防控措施。
其次,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还可以为疾病的早期预警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某些病原微生物在感染对虾之前会在肠道内繁殖,通过监测对虾肠道微生物的变化可以及早发现病害。
同时,通过比较健康对虾与患病对虾的肠道微生物组成差异,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进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还可以为肠道菌种的选育和应用提供支持。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影响主要通过代谢产物进行,而不同菌种的代谢能力存在差异。
通过对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发掘到具有益生作用或抗病能力的菌种,并应用于对虾养殖中,以改善对虾的健康状况和增加对虾产品的附加值。
然而,养殖对虾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肠道微生物的高通量测序技术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虾养殖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困难。
其次,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还需要与其他因素相结合,如饲料组分、养殖环境等,才能全面了解微生物对对虾的影响。
虾肝肠胞虫(EHP)流行病学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虾肝肠胞虫(EHP)流行病学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许杰;邓威;李军;薛淑霞;马文婷;霍文慧【期刊名称】《中国动物检疫》【年(卷),期】2018(035)002【摘要】近年来,虾肝肠胞虫(EHP)感染已成为对全球对虾养殖生产影响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我国针对养殖对虾EHP感染的调查显示,该病具有较高的流行风险,是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的主要病原.为了解EHP的流行病学特点、检测方法和综合防治现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EHP基本特性、传播途径、致病性、检测技术和防控措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EHP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技术参考.【总页数】5页(P64-68)【作者】许杰;邓威;李军;薛淑霞;马文婷;霍文慧【作者单位】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221;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221;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221;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221;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221;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3002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1.51+3【相关文献】1.虾肝肠胞虫(EHP)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传播途径初步研究[J], 丁慧昕;施慧;谢建军;王庚申;汪玮;何杰;许文军2.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及虾肝肠胞虫(EHP)的荧光定量PCR检测 [J], 刘宝彬;杨冰;吕秀旺;万晓媛;刘珍;黄倢3.虾肝肠胞虫(EHP)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传播途径初步研究[J], 丁慧昕;施慧;谢建军;王庚申;汪玮;何杰;许文军;;;;;;;4.虾肝肠胞虫(EHP)孢子的纯化和计数 [J], 赵若恒;高雯;邱亮;李晨;谢国驷;黄倢5.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状况及虾肝肠胞虫(EHP)携带量的影响 [J], 徐胜威;杨程;斯烈钢;申屠基康;沈伟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虾蟹类动物色素细胞的研究进展
虾蟹类动物色素细胞的研究进展作者:秦政姜玉声刘鑫江禹函来源:《河北渔业》2021年第08期摘要:综述了虾蟹类动物体色形成的色素细胞种类和调控机制。
虾蟹类动物体色主要由色素细胞构成,具有躲避天敌等重要功能。
虾蟹类动物的体色具有一定的遗传能力,与虾蟹类动物特有的甲壳蓝蛋白基因有直接联系。
甲壳蓝蛋白主要分布在外骨骼中,与虾青素结合形成不同类型的色素细胞。
虾蟹类动物的载色体转运色素颗粒,受激素调控,可通过细胞内外钙离子的运动以及cGMP信号的级联来诱导,两类肌球蛋白参与了色素转运。
关键词:虾蟹类动物;色素细胞;甲壳蓝蛋白;调控機制体色是生物重要的表型特征,通常最先暴露于自然选择和性别选择下,对物种的形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虾蟹类动物的色素细胞聚集构成体色,体色主要起到躲避捕食者的保护作用。
生活在东太平洋浅水域的七腕虾属虾类,可以通过体色花纹体现出不同的隐蔽元素。
四肢和身体上有横带和条纹的图案仿佛是栖息地的底质,体表的白色斑点在人类观察者眼中被认为是贝壳或砾石的碎片[1]。
在热带海域,生活在珊瑚礁中的虾类也利用结构色保护自己。
例如膜角虾属(Hymenocera)属的一些品种,利用不同的结构色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体色用于警告潜在的捕食者,这与很多蛇类类似,体色鲜艳代表毒性更强。
中华虎头蟹(Orithyia sinica)的头胸甲上有一对明显的眼斑,作用类似昆虫翅膀上的眼斑,可以起到欺骗恐吓捕食者的作用[2-3]。
而浮游生活的虾蟹类动物幼体通常通过保持透明来躲避通过视觉捕食的捕食者。
几乎所有虾蟹类动物,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存在色素细胞,仅有少量穴居及在深海生活的种类例外。
色素细胞由10~20个载色体聚集在一起形成[4-6]。
有些载色体只含有一种色素颗粒,例如黄色载色体,有些载色体包含多种色素颗粒。
色素细胞直径可达300 μm,肉眼可见。
虾蟹类动物的色素细胞的发生和发育通常具有一定的遗传能力[7],也会在遗传水平上发生变异(见封三图1)。
虾蟹类的寄生虫病
3、流行情况: 全球性疾病,对育苗和养成都有危害,尤其危害虾蟹的幼体
3.产地: 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 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
中国对虾
斑节对虾
河 蟹 ( 青 蟹 )
?河蟹 个体简介
1.其他名称: 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学名 中华绒螯蟹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节肢动 物门、甲壳纲、绒螯蟹属。该属以螯足密生 绒毛而得名。
2.主要特征:
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 。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最前端的一对附肢叫螯足 ,表面长满绒毛;螯足之后有4对步足,侧扁而较长 ;腹肢已退化。河蟹的雌雄可从它的腹部辨别:雌 性腹部呈圆形,雄性腹部为三角形。
3.栖息地: 分布较广。因栖息生态环境的不同 ,形成长江水系、辽河水系、瓯江水系和闽 江水系4个种群。
? 在1990年,Sindermann,发现这种微孢子虫感染范围增加 到虾的心脏、鳃、胃神经系统和性腺组织内
? 1994—1996年期间,印度科学家P.Ramasany、Jayakumar 和英国科学家G.P.Brennan等合作,对狄鲁汉微孢虫引 起印度对虾的病理学和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发现感染 狄鲁汉微孢虫的对虾通常在腹部肌肉呈现白垩色,并带有 坏死现象。严重感染的病虾游泳呆滞、行动迟缓身体虚弱 和萎靡不振。病虾肌肉在显微镜下发现其肌原纤维变质, 细胞结构被严重损坏,在肌肉组织问遍布有大量微胞虫的 孢子)
虾蟹健康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
虾蟹健康养殖技术及疾病防治第一章水质管理所有的水产养殖动物都不能离开水而生存。
都需要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氧气(溶解氧)进行呼吸活动,有些品种的皮肤、肺已经能进行气体交换(龟、鳖、鳗、黄鳝、泥鳅、乌鳢、河蟹等),但仍离不开水的滋润;水生动植物(称浮游生物),水生高级动植物,都要进行光和作用和呼吸运动,对气体交换产生影响;有机物碎屑、残饵、死亡的动植物尸体;海湖入口河叉的农业化肥农药残留物及毒物;海区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水质变化,如密集滩涂养殖引起的富营养化;某些旺生藻类或水生生物排泄的毒性物质,俗称赤潮,都对养殖水体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天气突然变化的水体分层、泛池、低气压、暴雨、久旱等等都可在短期内造成水产养殖的巨大损失甚至全军覆灭,血本无归。
因此水质是水产养殖业的最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指标。
观察检测水质,调控水质是养殖业者每时每刻都不敢松懈的日常工作内容,是养殖成败的技术关键。
1、如何培育优良水色?水色是指溶于水中的物质(包括天然的金属离子、污泥腐殖质、微生物、浮游生物、悬浮的残饵、有机质、粘土以及胶状物等)在阳光下呈现出来的颜色。
培养水色包括培养单胞藻类和培养有益微生物对水色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水色标志着藻类、菌类、浮游动物三者的动态健康平衡,是健康养殖的必要保证。
要求肥水的同时要同时培养活菌,活菌类的产品有“EM金露”、“超浓缩EM 露”、“水产清道夫”或“EM菌旺”。
良好的水色有下列优点:A、可增加水中的溶氧。
B、可稳定水质,降低水中有毒物的含量。
C、可当饵料生物,提供养殖对象的天然饵料。
D、可减少水体的透明度,抑制丝藻及底藻的滋生。
透明度的降低有利于养殖对象防御敌害,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E、可稳定水温。
F、可抑制病菌的繁殖。
优良水色种类(一):茶色、茶褐色水(如图)这种水色的水质肥、活、浓。
水中的藻类以硅藻为主,如三角褐脂藻、等边金藻、新月菱形藻、角毛灌、圆筛藻等,这些藻类都是养殖对象苗期的优质饵料。
淡水鱼虾细菌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淡水鱼虾细菌病诊断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蔺凌云;潘晓艺;袁雪梅;姚嘉赟;徐洋;尹文林;沈锦玉【摘要】In this article,the common bacterial diseases in freshwater fishes and shrimps were summarized and introduced,including bacterial septicemia,bacterial enteritis,bacterial gill-rot disease,streptococcal disease,delayed Edwards disease,intestine-likeenteropathies,nocardiosis,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and spiroplasmosis,etc. Meanwhile,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tection methods for bacterial diseases endangering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dustry in and outside China were also summarized,which included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s and on the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such as common PCR method,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technology,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 16S rRN detection method,nucleic acid probe hybridization method,and gene chip technology),as well as the detection methods based on immunology(such as immunoenzymatictechnology,immunofluorescence,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nd antibody chip t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ummary,it was indicated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urveillance,early warning,immunity, drug and ecology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s a conclusion,the research in this article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bacterial disease diagnosis in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dustry,standardization of detection methods andcommercialization of testing products.%本文概述了淡水鱼虾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包括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烂鳃、链球菌病、迟缓爱德华氏菌病、鮰类肠败血症、诺卡氏菌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和螺原体病等,并对近年来国内外主要淡水养殖细菌性病害检测方法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包括基于病原菌生理生化特征的检测方法、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检测方法(如常规定性PCR检测方法、实时定量PCR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16S rRNA检测技术、核酸探针杂交法和基因芯片技术等),以及基于免疫学相关技术的检测方法(如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抗体芯片技术等),提示在防控方面应该注重监测预警、免疫、药物、生态和综合防控等技术.本文为淡水养殖细菌性病害的诊断、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及推动相应检测产品的商品化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动物检疫》【年(卷),期】2018(035)006【总页数】6页(P83-88)【关键词】细菌性疾病;鱼;虾;诊断技术;防控技术【作者】蔺凌云;潘晓艺;袁雪梅;姚嘉赟;徐洋;尹文林;沈锦玉【作者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鱼类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鱼类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鱼类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鱼类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鱼类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鱼类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鱼类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浙江湖州3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31 淡水鱼虾主要细菌病1.1 淡水鱼主要细菌病1.1.1 细菌性败血病(暴发性出血病)该病是危害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严重的一种淡水养殖鱼类急性传染病。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思政案例
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思政案例一、引言病原微生物是引发水生动物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水产养殖业中,病害问题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学习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不仅是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益的关键,也是培养优秀人才、为国家繁荣提供保障的重要任务。
二、案例背景小明是某水产养殖企业的技术员,负责养殖池的日常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
某天,企业接到一群小龙虾养殖户的求助,称其养殖池内的小龙虾出现大量死亡,并怀疑是疾病引起的。
对此,企业立即组织技术团队进行现场调查和病原微生物学分析。
经过调查,技术团队发现养殖户养殖池内的水质、饲料、养殖密度等方面都没有明显问题,疑似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
于是,团队采集了一些死亡和生病的小龙虾样本,进行了病原微生物学检测。
经过实验室检测,团队发现小龙虾体内分离出了一种名为白霉菌的病原微生物,该菌灌注到健康小龙虾体内可以引起严重的感染症状。
白霉菌在水中悬浮状态下,通过小龙虾摄食、体壁突破等途径侵入小龙虾体内,繁殖和感染小龙虾组织,最终导致其死亡。
经过进一步调查,团队发现近期小龙虾养殖户普遍倾向于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来预防和治疗小龙虾疾病。
这种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导致了病原菌耐药性的增强,还破坏了水质生态平衡,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
三、案例分析1. 社会效益通过分析这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水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学的研究对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了解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感染机制和防控方法,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水生动物疾病,减少经济损失,提高水产养殖产业的竞争力。
案例中还提到了过度使用抗生素的问题。
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障动物健康的保护水生态环境。
通过加强病原微生物学教育,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技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量,可以保护水生生态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思政教育该案例涉及到了病原微生物学的研究和水产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思政教育:(1)科学精神:案例中的技术团队通过学科交叉,运用病原微生物学知识解决了养殖户面临的问题,展现了科学精神。
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
• 1基本情况 • 2体表检查 • 3体内检查 • 4根据检查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 5病原体确定进行确诊。
四、实验方法
• 一、基本情况调查:
• 水质情况、吃食情况、用药情况、发病情况等。 • 二、肉眼检查;
• (1)体表:大型寄生虫、发炎、充血、腐烂、体
色变化等; • (2)体内器官:大型寄生虫、发炎、充血、腐烂、
三、实验材料药品
• 草酸铵结晶紫液或品兰、革兰氏碘液、 番红液或曙红、95%酒精、0.85%生理盐 水、蒸馏水。.烂鳃、赤皮病、疖疮病等 鱼类患病活体标本和固定标本
四、实验内容
• (一)病变标本观察
1.烂鳃病观察:肉眼观察病鱼头部颜色特别暗黑,鳃丝腐烂发白, 常粘有许多污泥,严重时鳃丝尖端软骨外露,鳃盖骨内 表皮 充血,中间部分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小洞,从外表看像透明天 窗。
• 4.保存
• 石蜡封瓶口,贴上标签, 4~8℃冰箱中密封保存。
• 5.注射
• 腹腔注射,每尾0.1~0.2mL
(2)效果检测
• 抗体效价检测:用注射法将稀释后的灭活菌液接种到 无患病史的 同种寄主动物(水产养殖物)体内,连续养殖动 2 个月,从第 10d 开始每隔 10d 取 3 尾以上接种生物用 微量血凝板法检测其 平均凝集抗体效价。抗体效价检测方法为:抽取感染动物血液并 离心分离血清,用取样器吸取 0.1ml 血清加入经灭菌的 96 孔板 的 A1 孔内,在 96 孔板 A 行的其他孔内加入 0.05ml 无菌 PBS ,从 A1 孔内取 0.05ml 血清加入 A2 孔内,混匀后再从 A2 孔内取 0.05ml 液体加入 A3 孔内 …… ,如此重复,使 96 孔 板内后 1 个孔内的血清浓度均比前 1 个孔低 1 倍(倍释法), 再在 96 孔板的每个孔内加入 0.05ml 菌液(活的或灭活的均 可),37 ℃ 孵育过夜后观察(最好在 96 孔板下垫一张黑纸以 增加反差),出现沉淀的最高血清稀释倍数即为血清中所含抗病 原菌抗体的效价。比较不同时期内抗体效价的变化情况,确定最 高抗体效价值。一般情况下,抗体效价越高,灭活细菌作为疫苗 的效果就最好。
水产动物疾病学发展及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发生鱼病后,治疗以内服与外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每半月每亩用二氧化氯100g对水全池泼洒。
另外,乌鳢对硫酸亚铁十分敏感,因此在乌鳢的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慎用或不用硫酸亚铁防治鱼病.水产动物疾病学发展及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于庆华吴翔刘双凤(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分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0)一、水产动物疾病学的发展水产动物疾病学是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疾病发生的病因、致病机理、流行规律以及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
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学。
一方面,它要以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组织学、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流行病学、水环境学等学科为基础;另一方面,它n. All Rights Reserved.要密切结合水产动物养殖生产实践,通过对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来建立并发展自己的学科体系。
迄今,水产动物疾病学已是一门具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形成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并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的科学。
水产动物疾病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如果从人类对于水产动物疾病的知识来讲,那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
尤其是对于鱼类病害的知识,在我国不少古籍中都有所描述和记载。
据考证:我国的池塘养鱼开始于殷末期(公元前1142—前1135年)。
从周初到战国,有七百年历史,当时用鱼作祭品和馈赠的礼物,池塘养鱼业逐渐发展起来,生产经验也日益丰富。
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460年,范蠡根据当时劳动人民的养鱼经验,写出了《养鱼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著作。
宋代有关鱼病的资料中,如北宋(960—1127)大文学家苏轼(1037—1101)所著的《物类相感志》中,有“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用枫树皮投水中则愈”句。
在明代,淡水养殖已有相当的发展,青鱼、草鱼、鲢、鳙的饲养方法到明末已有较高的水平。
当时,黄省曾的《养鱼经》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全面地总结了明代和明代以前的鱼种养法及鱼病的预防。
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本科选修课论文题目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学院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年级2007 级学号***************姓名冯启业指导教师唐毅成绩2009年11月27日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一、近年来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研究进展1、水生动物免疫学的研究(1)免疫组织、器官免疫组织、器官的研究发展迅速,卢全章等(1991)报道了胸腺是鱼类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场所,其组织结构分为皮质和髓质,内有大、中、小三类淋巴细胞,有人认为鱼类的胸腺参与了T淋巴细胞的成熟。
脾脏是鱼类红细胞、粒细胞产生、储存及成熟的主要场所,由红白髓组成,同样存在着大量淋巴细胞(秉志,1983)。
(2)免疫相关细胞的研究对参与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也进行了研究,证明了真骨鱼类确有T、B细胞之分(夏春,1994)。
研究的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对这些细胞进行分析,以确认它们与哺乳动物异同及在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3)鱼类疫苗的研究工作逐渐深入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在进一步实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大规模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性免疫试验,草鱼出血病的防治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对于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和对虾常见细菌病的防治,已建立了疫苗防治技术综合预防措施,使细菌性疾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对于鳗鲡、甲鱼等的细菌性疾病的疫苗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目前疫苗的研究工作已从组织疫苗、细胞疫苗向基因疫苗方向发展。
(4)免疫相关因子的研究近年来对免疫相关因子的研究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补体的作用已查明,它是一组蛋白成份组成的复合酶,主要是导致细胞溶解,协助抗体杀死病原体,可介导炎症反应并吸引及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干扰素是鱼体重要的抗病毒感染的防御因子,由白细胞产生;溶菌酶多存在于鱼粘液、血清及吞噬细胞中,能抵抗病原微生物而使鱼类获得保护(陈昌福,1990);白细胞介素和巨噬细胞活化因子能刺激肾和外周血白细胞,增加巨噬细胞数量并提高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
《虾蟹类生物学》
引言概述:据统计,虾蟹类是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甲壳动物群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学、生态学等领域。
其形态多样、习性独特,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虾蟹类的生物学特点,并分析其在环境适应、生殖、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通过了解虾蟹类生物学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一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
正文内容:1.虾蟹类的分类和形态特征介绍虾蟹类的分类系统和形态特征,包括体型、触角、螯足、眼睛等结构的功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2.虾蟹类的生态习性分析虾蟹类在不同生物环境中的生态习性,包括栖息地选择、食物来源、隐蔽行动、群体行为等,探讨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态功能。
3.虾蟹类的生殖生物学揭示虾蟹类的生殖特征和繁殖模式,包括性别确定、生殖器官结构、交配行为、孵化方式等,以及其中的进化机制和生殖策略。
4.虾蟹类的行为学研究探讨虾蟹类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背后的生理和神经机制,包括觅食行为、抗逆行为、遭受捕食者的逃避行为等,并介绍行为学研究在虾蟹类保护和养殖中的应用。
5.虾蟹类的保护与利用分析虾蟹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介绍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技术,探讨虾蟹类资源管理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总结:虾蟹类生物学是一个复杂而广阔的研究领域,涉及虾蟹类的分类、形态、生态、生殖和行为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虾蟹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虾蟹类的适应能力、行为习性和生态功能,为虾蟹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虾蟹类生物学的研究,加深对其生态系统角色和其在生态工程中的应用价值的理解,并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保护策略,以保障虾蟹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引言概述:虾蟹类是海洋生物中常见的一类动物,包括了虾、蟹、龙虾、螃蟹等多个种类。
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受到渔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虾蟹类的分类地位、解剖特征、生理特性、繁殖方式及其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虾蟹类的分类地位1.虾蟹类的门、纲、亚纲分类2.各类虾蟹的科、亚科、属等不同分类级别3.虾蟹类与其他生物的亲缘关系二、虾蟹类的解剖特征1.外部形态特征:身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2.内部器官结构:头胸部、腹部和附肢等器官的组成与功能3.器官适应性:对水生环境的适应和功能特点三、虾蟹类的生理特性1.运动和呼吸:虾蟹类的游泳和行走方式以及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摄食和消化:虾蟹类的摄食方式和消化系统的特点3.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虾蟹类的感觉器官发达程度和神经系统的组成四、虾蟹类的繁殖方式1.雌雄性别特征:虾蟹类的性别判定及其性器官的特点2.受精方式:虾蟹类的受精方式和交配行为特征3.卵的发育和孵化:虾蟹类卵的发育过程和孵化后的幼体特点五、虾蟹类的生态环境1.栖息地和分布范围:虾蟹类的生活环境和分布范围2.食物链角色:虾蟹类在海洋食物链中的地位和作用3.生态适应性:虾蟹类对不同生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和策略总结:虾蟹类作为海洋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分类、解剖特征、生理特性、繁殖方式以及生态环境。
河蟹气泡病的原理
河蟹气泡病的原理
河蟹气泡病(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HPND)是一种常见的虾类疾病,主要发生在养殖的河蟹中。
其原理主要涉及河蟹的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
1. 养殖环境因素:水质污染、温度、氧气含量等环境因素对虾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水体中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会引起河蟹消化系统的损伤,并导致气泡病的发生。
2. 病原体感染:气泡病的发病通常与一种名为HPND导致的细菌感染有关。
这种细菌严重损伤河蟹的肝胰脏,导致其功能衰退。
研究发现,HPND感染引起的虾肠腺坏死和其他炎症反应,可能是气泡病发展的主要原因。
3. 免疫系统衰弱:气泡病可导致河蟹的免疫系统衰弱,使其更容易受到各类病原体的感染。
免疫系统的调节失调会进一步加重气泡病的发展,并导致河蟹死亡。
4. 饲料营养不均衡:河蟹的饲料营养不均衡也是气泡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削弱河蟹的免疫力,使其易感染细菌和病毒。
综上所述,河蟹气泡病的发病原理主要包括养殖环境因素、病原体感染、免疫系统衰弱和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及其防治
制定系统性的防治策略
未来需要加强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防治策略的研究,制定出更为 全面、有效的防控措施,以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跨学科合作
鼓励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加强合作,共同开展虾、蟹固着类纤毛虫 病的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05
防治方法预防措施1 2 Nhomakorabea强化饲养管理
提高虾、蟹的免疫力,定期监测水质,保持良好 环境。
消除病源
及时清理池塘,消除病原体,防止疾病传播。
3
避免从染病区域引入水生动物
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染病的水生动物进入池塘。
治疗措施
使用抗寄生虫药
在明确诊断后,可以使用抗寄生虫药如硫酸 铜、硫酸亚铁等进行治疗。
增强营养
THANKS
感谢观看
缺乏系统性的防治策略
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病原学、诊断技术等方面,缺乏系统性 的防治策略,导致在实际生产中难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和传播。
跨学科合作不足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的研究涉及到病理学、生物学、环 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目前各领域间的合作尚不够充分,亟 待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发展前景与应用前景
加强疫苗研发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 及其防治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概述 • 病原特征 •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诊断方法 • 防治方法 • 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概述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的定义
虾、蟹固着类纤毛虫病是一种由原生动物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虾和蟹等水生 动物中。
该病害通常由固着类纤毛虫寄生引起,如聚缩虫、钟虫等,这些纤毛虫会在虾、 蟹的体表、附肢和鳃上大量繁殖,影响其正常生活和生长。
虾蟹新型病原螺原体的发现和研究
虾蟹新型病原螺原体的发现和研究王文【摘要】螺原体是一种个体极小、形态多变、没有细胞壁的非常特殊细菌,它们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植物和昆虫体内发现,有些是农作物(玉米、柑橘等)和有益昆虫(蜜蜂)的致病菌.从患有"颤抖病"的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中分离到的螺原体是首次从水生甲壳动物中发现的新型病原,命名为中华绒螯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 sp.Nov),它是"颤抖病"的致病菌.这一发现将人们对螺原体的分布由陆地扩大到水域.除河蟹外,螺原体对其他经济水生甲壳动物也具有广泛的侵染性,如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俗称青虾)中也相继发现了螺原体.经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分析、交叉感染实验以及超微病理学特征比较等方面的研究,最终确定这些不同宿主来源的螺原体与引起河蟹"颤抖病"的螺原体为同一种类,表明该种螺原体可以在不同的水生甲壳动物物种之间进行交叉感染和传播.为了有效防控螺原体引起的虾蟹疫病,不仅需要开展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其致病机理的研究,而且需要建立一个从快速诊断到实时监控再到有效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本综述对这一新型虾蟹病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Spiroplasma is a tiny microorganism,with polymorphism and without cell wall. It was found in plants and in?sects in the 1970s to be a kind of pathogen of crops(corn or citrus)and beneficial insect such as bee. The spiroplasma isolated from Chinese mitten crab(Eriocheir sinensis)with tremor disease has been verified to be a causative agent and it is the first spiroplasma found in aquatic crustaceans,which is nominated as novel spiroplasma species Spiroplasma erio?cheiris sp. Nov. This discovery has extended people's view of spiroplasmas distributions from land terrene towater area. Besides Eriocheir sinensis,spiroplasmas are also infective to other aquatic crustaceans such as Procambarus clarkia, Penaeus vanmamei,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and 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 All of the spiroplasmas isolated from above crutaceans are be proved to be the same species as Spiroplasma eriocheiris with methods of molecular biology,im?munology,cross infection and 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This indicates that spiroplasma pathogen can transmit among the different kinds of crustaceans. In order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disease of economic cultured crustaceans infect?ed by spiroplasma,a 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que from rapid diagnosis to real time protec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is review sums up the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studies on this novel pathogen.【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9)001【总页数】13页(P1-13)【关键词】经济水生甲壳动物(虾蟹);螺原体;致病菌;疫病防控【作者】王文【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经济水生甲壳动物(虾蟹)是我国水产养殖动物,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每年仅江苏省虾蟹的产值就达600多亿元.但是,水产病害尤其是新型水产病原引起的病害,一直困扰着虾蟹产业可持续发展.据国家质检总局报道,每年我国经济水生甲壳类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0亿元.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颤抖病”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危害极大的水产病害,由于发病后期河蟹出现附肢颤抖症状故取名“颤抖病”,因为病蟹附肢环起也称“环爪病”(图1).该病发病率30%~70%,死亡率近100%,给河蟹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1],2008年农业部已将该病列为新修订的“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近十多年的研究表明引起河蟹颤抖病的病原是一种新型的水产病原——螺原体,该病原已在水生甲壳动物中广泛传播,而且分布范围广、危害大,给经济水生甲壳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危害,这也是世界水产病害研究面临的新课题.本综述就该病原的发现、验证、命名及检测和防控等方面的研究做一总结.1.1 河蟹“颤抖病”病原的发现运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患有“颤抖病”的河蟹进行组织和细胞病理学研究,发现有一种形态类似于立克次氏体的微生物大量分布在病蟹的血淋巴细胞和肌肉神经组织中(图2).该微生物是否是“颤抖病”的致病原还需要通过科赫氏法则(Koch’s postulates)的验证,也就是要确定一种疾病是由微生物引起的,需要满足4个条件:首先,这种微生物得存在于所有病例中;其次,它们要可以分离,并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再次,即使经过多次传代,它们也应该能在健康个体中引起原发性的感染;最后,在因接种而患病的个体中,应该可以再次分离并培养出同一种微生物.1.2 河蟹“颤抖病”病原的分离、培养及纯化按照科赫氏法则要求,首先要将病蟹中发现的类似于立克次氏体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然后再用该微生物进行人工回感健康的河蟹,复制出“颤抖病”病症并重新从回感发病的河蟹中分离出同样的病原.将患“颤抖病”河蟹的血液经220nm孔径滤膜过滤,然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7日龄鸡胚.将接种病原的鸡胚和接种生理盐水的对照组鸡胚置于35℃培养箱,每天观察、记录鸡胚情况. 5 d~8 d后所有接种病原的鸡胚均死亡,而接种生理盐水的对照组鸡胚生长良好.从接种病原鸡胚的卵黄囊和尿囊中收集到大量的微生物,将该微生物进行健康河蟹的回感实验及电镜超微病理学观察,证实其与自然界患“颤抖病”的河蟹病的病症完全一致,而且其病理感染特征也完全一致(此过程称为科赫氏法则验证).将这些尿囊液和卵黄液分离并收集起来保存在-70℃中,这就是第一代“颤抖病”病原体纯培养分离物[2].1.3 河蟹“颤抖病”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鉴定16S rRNA基因(16S rDNA)分析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生物种类谱系分析的“分子尺”和细菌鉴定的“金标准”,已被广泛运用于生物的系统分类.为了进一步明确“颤抖病”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地位,运用该方法对从鸡胚中分离纯化的“颤抖病”病原微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出乎人意料,这种微生物并不是先前通过电镜观察初步判断的立克次氏体类微生物[3-7],而是螺原体类微生物[8].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作为引物(广普引物),进行病原体DNA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进行质粒DNA重组和分子克隆,经PCR鉴定及酶切鉴定结果为阳性的样品,送生工(上海)生物工程技术公司测定DNA序列,将测定的16S rDNA序列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NCBI)的GenBank上比对,结果显示“颤抖病”病原体与非凡螺原体Spiroplasma mirum的16S rRNA基因有98%以上的相似性.经过系统分析,进一步确定了“颤抖病”病原体在分类学中的地位,它属于螺原体类微生物,与非凡螺原体(Spiroplasma mirum)的亲缘关系最近[8],Spiroplasma mirum是从兔子身上寄生的兔虱蜱中分离的螺原体.1.4 河蟹螺原体的证实及命名螺原体是一类非常独特的微生物,具螺旋结构和运动性,体积很小,可以滤过220 nm孔径滤膜,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单细胞生物之一.螺原体是柔膜体纲(Mollicutes)、虫原体目(Entomoplasmatales)、螺原体科(Spiroplasmataceae)、螺原体属(Spiroplasma)生物,是20世纪70年代才发现的一类寄生于植物和昆虫的微生物[9-11],它们大多数能引起植物和昆虫的病害.长期以来这类微生物的寄主被认为只有植物和昆虫这两大类[12],在水生甲壳类动物体内发现螺原体类微生物是一个特例,所以需要根据分子生物学的实验结果,进行微生物学、形态学及免疫学等方面的进一步验证.微生物实验显示“颤抖病”病原体可以滤过220 nm孔径滤膜,并可以在特殊的人工培养基(M1D、R2)中生长,因为没有细胞壁而对青霉素类药物不敏感,用暗视野或相差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该病原的运动性和螺旋结构,电镜负染可清楚显示其螺旋结构(图3).将河蟹“颤抖病”病原与现有所有螺原体的抗体分别进行一一对应的免疫学实验验证(与美国Gasparich教授实验室合作),完成了血清学实验鉴定,最后正式命名“颤抖病”病原为中华绒螯蟹螺原体Spiroplasma eriocheiris sp. nov.,该螺原体不仅是一个新种,而且属于一个新的血清族XLIII[13](图4),该菌株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螺原体菌株及其应用ZL 2007 1 0190266.7).最早的螺原体是由美国植物病理学家Robert.Davis在患矮小病的玉米中发现的,起初认为是一种类似于支原体的微生物[9],之后Williamson和Tully等人成功用人工培养基分离培养了该病原,并发现其特有的螺旋状结构就称为螺原体[10-11].绝大多数螺原体分离自昆虫和扁虱,其中包括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鳞翅目、蜻蜓目及蜱螨类.而河蟹螺原体的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螺原体发布的认识,将螺原体的分布范围从陆地扩大到水域[14-15],对螺原体的宿主范围和生态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16].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发现,螺原体对水生甲壳动物有广泛的侵染性[17].2.1 其他水生甲壳动物螺原体病原的发现和确定继河蟹螺原体病原微生物后,2004年在与河蟹同养一个池塘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也发现了大量死亡,在病虾的肌肉、神经、血淋巴细胞及各器官的结缔组织中发现了与河蟹“颤抖病”病原类似的病原体,其感染特性也极为相似,用培养螺原体的两种常规培养基M1D和R2都获得了纯培养物,通过光镜验证其具运动性,电镜显示出其典型的螺旋结构,并进行了科赫氏法则的验证,然后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证实该病原菌确为螺原体类病原微生物,是克氏原螯虾的致病微生物.这是继河蟹后在淡水甲壳类中发现的第二个螺原体类病原微生物[18].凡纳滨对虾(Penac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是世界公认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养殖经济对虾之一,自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后,目前已形成了以海水养殖为主,海淡水养殖并存的格局,淡水养殖主要以浙江、江苏、山东等省市为主.在发生河蟹“颤抖病”养殖池塘附近凡纳滨对虾也发病,且发病迅速、发病期长、多反复、死亡率高,通过实验室PCR检测,能在病虾肌肉和虾塘底泥中检测到螺原体16S rDNA特异序列[18],并用螺原体培养基从病虾体内分离出螺原体,从而证实螺原体引起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暴发性流行病.有趣的是,美国学者Nunan用螺原体的鉴定方法对他们之前认为的类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凡纳滨对虾大量死亡疾病[19]进行重新验证,证实该病的致病原也是一种螺原体Spiroplasma penaei[20-21],该疫病在南美海域养殖的凡纳滨对虾非常严重,导致大量养殖企业倒闭.这表明螺原体病原在水生甲壳动物中的地域分布具有广泛性,不仅分布于淡水也分布于海水,是世界水产病害研究遇到的新课题,值得密切关注.2010年夏季,江苏省高邮市罗氏沼虾发生重大疫病,现场取样后进行了病理学研究,在病虾的肌肉、神经、血淋巴细胞及各器官的结缔组织中发现了与河蟹螺原体类似的病原,其感染特性也极为相似,用螺原体培养基分离、培养病原后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出螺原体典型的螺旋结构,用螺原体16S rDNA特异序列的引物进行验证也得到了阳性结果.之后又进行了科赫氏法则的验证,确定引起这次罗氏沼虾疫病的病原是螺原体[22].2011-2012年连续两年夏季,在江苏省宝应县一些发生河蟹“颤抖病”的养殖塘中发现与河蟹混养的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俗称青虾)出现死亡,经过PCR检测发现螺原体为阳性,随即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取样以及病原的分离,分离出的病原显示螺原体的典型特征,而且超微病理学结果也显示该病原的侵染部位与螺原体侵染其他虾蟹宿主的部位完全相同[23].至此,已经在河蟹和4种不同类型的淡水养殖虾类(克氏原螯虾[18]、凡纳滨对虾[18]、罗氏沼虾[22]、日本沼虾[23])和海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21]中发现了螺原体病原,揭示螺原体对水生甲壳动物的普遍侵染性和广泛的发布性,螺原体病原已经在主要养殖虾蟹类之间传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2 不同水生甲壳动物螺原体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从河蟹和虾类中分离的螺原体是否不同类型?他们与陆生种类的螺原体是否存在差异?为了探索这些问题需要开展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首先从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购买与河蟹螺原体亲缘性最近的陆生螺原体菌株——非凡螺原体(Spiroplasma mirum)并进行人工培养和复活.将虾蟹分离出的螺原体分别与此种螺原体进行微生物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和研究,发现虾蟹螺原体与非凡螺原体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虾蟹螺原体最适生长温度30℃,而非凡螺原体最适生长温度37℃,且衰亡较快.运用人工交叉回感实验研究不同来源螺原体的侵染特性,即用河蟹螺原体去回感不同的虾类,用不同虾类的螺原体去回感河蟹,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螺原体的感染特性和引起的病症完全一样,只是感染程度和感染时间上存在一些差异[24].而当用非凡螺原体分别回感河蟹和虾时,却未见发病.这表明陆生的非凡螺原体不能感染水生甲壳动物.分别用以上不同来源的螺原体注射雄性新西兰大耳兔制备多抗,然后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测血清学交叉反应试验.结果显示从河蟹和虾类分离培养的螺原体抗原产生的抗体分别对自身和对方的抗原和抗体都有相互交叉反应,而虾蟹螺原体与非凡螺原体之间没有交叉反应[25],因而可以推测从河蟹和虾类中分离培养的螺原体是在不同甲壳动物宿主间传播同一种螺原体病原,而它们与陆生种类的非凡螺原体有较大的差异.将不同水生甲壳动物来源的螺原体和非凡螺原体S.mirum进行16S rDNA分析发现,所有水生甲壳动物来源的螺原体都与非凡螺原体S.mirum在16S rDNA上有98%以上的相似性[23].基因树分析表明水生甲壳类动物来源的螺原体都聚在一起(图5),这与免疫学的初步研究结果相吻合.综上所述,河蟹及虾的螺原体与已知的非凡螺原体S.mirum虽然在16S rDNA上有98%以上的相似性,但免疫学检测结果有差异,而且在培养特点上也有差异.因而可以判断从虾蟹分离出的螺原体病菌不仅是水生动物的新型病原菌而且也是螺原体类家族的一个新类群.3.1 虾蟹螺原体疫病感染模型的建立和感染特性及机制的研究3.1.1 螺原体致病的病理学特征螺原体作为植物(农作物)、昆虫(如蜜蜂)、水生经济甲壳动物(虾蟹)的重大致病菌,定植于不同宿主体内,由于侵染的宿主不同,螺原体的侵染方式和病理学特征也各不相同.螺原体在陆地上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昆虫与植物交互感染进行[15].柑橘螺原体Spiroplasma citri和玉米螺原体Spiroplasma kunkelii主要寄生于植物筛管部和吸食植物汁液的昆虫体内,螺原体在植物的筛管中大量增殖导致植物形成僵化、矮缩等病症.蜜蜂螺原体Spiroplasma melliferum能穿过蜜蜂的中肠屏障到达淋巴组织,并在淋巴组织内大量繁殖从而使蜜蜂死亡[26].河蟹螺原体则是通过鳃或体表(尤其是蜕壳期)进入体内,首先感染血淋巴细胞,在其内大量增殖,并随血淋巴将病原带至机体各器官的结缔组织中,形成系统性感染,最终导致河蟹死亡,尤其是神经系统和神经与肌肉细胞连接处的增殖导致蟹附肢出现颤抖症状,这也是“颤抖病”名称的来历,而其他淡水虾类感染螺原体后的病理特征与河蟹极为相似[18],免疫组化研究也显示这一侵染特性[27].此外,Nunan等从海水养殖的凡纳对虾中发现的螺原体Spiroplasma penaei也形成系统性感染[21].血淋巴是甲壳动物最重要的免疫组织,担负着甲壳动物固有免疫最主要的功能[28].前期研究表明,螺原体进入虾蟹体内最先侵染的是血淋巴细胞[8].病原进入细胞后在其内大量增殖形成包涵体,最终导致细胞破裂,病原释放出并去感染其他正常组织和细胞(图6).螺原体是无细胞壁的特殊细菌,且相对于其他细菌来说螺原体类病原不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29],所以其侵染和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对致病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3.1.2 虾蟹个体及血淋巴细胞螺原体感染模型的建立和感染后免疫机制的研究从患病虾蟹分离出螺原体病原后,要进行经典的微生物学“科赫氏法则”验证后才能确定致病原.通过“科赫氏法则”,也就是人工回感实验的验证[30],可以掌握不同虾蟹宿主感染螺原体的时间和计量以及发病周期等信息[24](图7),通过这些积累,可以建立成熟的河蟹、克氏原螯虾和罗氏沼虾动物感染模型方法[2,31,34],为在个体水平上深入开展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螺原体侵染虾蟹宿主的主要靶细胞是血淋巴细胞,所以建立虾蟹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可以更深入地探讨病原侵染宿主靶细胞的分子致病机制.梁廷明等摸索了体外培养河蟹血淋巴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31],顾伟等优化了该方法从而建立了河蟹血淋巴细胞螺原体感染模型[32](图8).丁正峰、杜婕等分别建立了克氏原螯虾和罗氏沼虾的血淋巴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和螺原体感染血淋巴细胞的模型[33-34],为深入探讨这水生甲壳动物血淋巴细胞螺原体感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孟庆国、杜婕、修云吉、黄颖等利用以上个体和细胞感染模型及相关技术分别研究了螺原体刺激后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和罗氏沼虾血淋巴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35-53].4.1 虾蟹螺原体检测技术4.1.1 光镜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根据螺原体主要侵染虾蟹血淋巴细胞的特点,建立了虾蟹活体血淋巴光镜的简易、快速检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号:01137316.4),这个技术可以对健康和感染的虾蟹动物进行微量取血,进行活体实时监测.利用螺原体侵染蟹血细胞后形成包涵体及病原体具游动性的特点,建立了光镜快速诊断方法.可在不染色的情况下直接观察血液滴片,能直观地发现侵染到血细胞的病原体,方法便捷、快速,准确,能在5 min之内对还未表现出典型症状的早期感染虾蟹作出诊断.同时为验证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检测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一个验证方法.4.1.2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建立常规的病原微生物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过程中,通常采用苯酚法或试剂盒进行被检样品的DNA提取,这些方法繁琐、费时,苯酚法需要的样品量大,不适宜微量检测及动物的活体血液检测,苯对操作人员还有毒性;试剂盒则成本较高,而且使用范围较局限,通常一种试剂盒只能针对一两种不同环境中的样品进行提取.采用法医常用的Chelex-100试剂提取环境(底泥)、分离培养的病原菌以及被检测组织(包括寄主肌肉、内脏组织、血液等)中的模板DNA,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底泥中极微量的病原菌也能检测出来[54].另外,将实验室分离纯培养的病原菌稀释成已知的不同浓度梯度,采用相同方法扩增、检测.通过比较检测样品的电泳条带和稀释浓度梯度的条带的亮度,并通过相关软件将条带明暗差异转换成数字差异,可以对样品中螺原体的浓度相对含量进行比较.经过改进的这一PCR检测方法与现有的常规PCR技术相比,敏感、便捷、快速,经济,能在2 h~4 h内作出诊断,是进行大批量检测虾蟹螺原体感染的有效手段,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螺原体病原微生物的PCR快速检测技术,国家发明专利号:200510041005. x),并获国家水生动物防疫标准(SC/T 7220—2015)[55].4.1.3 螺原体的微生物学培养及电镜检测技术利用螺原体可以在M1D或R2特殊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特性,将病虾蟹组织进行碾磨后用220 nm孔径滤膜滤过,然后接种到含有酚红的M1D或R2培养基中,3 d~5 d后如果培养基由粉红色变为橘黄色则表明这些病蟹体内含有螺原体病原,把该培养基中的培养物进行电镜负染观察可以看到具有典型螺旋结构的螺原体,则可以准确判定螺原体病原[8].4.1.4 ELISA检测技术及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制生产实际中急需一种实用性强、快速有效的该病原的检测技术,针对这一需要,探索以多抗技术为基础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研制不需要任何仪器设备和复杂技术的螺原体病原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利用螺原体通过血淋巴在虾蟹体内传播的特性,建立一种可以通过微量采集虾蟹血淋巴检测其内螺原体病原的方法,可以提前对螺原体的侵染情况做出判断.首先摸索获得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免疫方法,制备出该病原高效价的多抗,利用传统间接ELISA方法进行效价检测;优化ELISA检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总体性能评价,包括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检测等.研制的ELISA检测试剂盒灵敏度达0.573 mg/mL,特异性良好,本检测方法变异系数无论批内还是批间均不超过10%,有很好的稳定性.该试剂盒在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的条件下,能在2.5 h内有效检出侵染到蟹体内的颤抖病病原[56],可用于螺原体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一种检测水生动物螺原体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ZL 2007 1 0025337.8).4.2 虾蟹螺原体疫病防控关键技术近年来许多病害也时常流行,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特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对这些悬而未决的病害许多养殖户盲目用药,不仅污染了水源,而且给水产可持续发展带来障碍,所以尽快明确致病因子,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57].为了将实验室的研究更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有必要研发适用于基层的水产螺原体快速诊断试剂盒,建立实时监测技术,筛选防治螺原体的有效药物,建立包括苗种检疫、清塘、苗种消毒、营造良好养殖环境、科学用药等综合防控螺原体疫病的关键技术.4.2.1 有效药物的筛选药物治疗是治疗虾蟹螺原体病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吴霆等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螺原体对水产常用清塘剂、消毒剂、杀菌驱虫药、抗微生物药及部分中草药的体外药敏试验、药效实验,筛选出对虾蟹螺原体敏感的药物[58-59].封琦等针对筛选出的有效药物开展了药理及药代动力学研究[60-61],以期摸索出最佳的科学用药方法.4.2.1.1 药敏试验吴霆等进行了螺原体对水产常用清塘剂、消毒剂、杀菌驱虫药、抗微生物药及部分中草药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发现螺原体对国家公布的无公害食品水产用药中的抗微生物药物氟苯尼考(FF)和土霉素(OTC)最为敏感[57-58],FF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6 mg·L-1和2.5 mg·L-1,OTC的MIC和MBC分别为0.04 mg·L-1和0.62 mg·L-1(表1).4.2.1.2药效试验用氟苯尼考(FF)对中华绒螯蟹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表2),FF 96hLD50为1 106.624 mg/kg,安全使用量为111 mg/kg,远远大于其MIC和MBC,药敏试。
虾肝肠孢子虫病及其防治手段的研究进展
广 西 农 学 报Journal of Guangxi Agriculture 第38卷 第2期Vol.38,No.2452023年4月April,2023动物科学虾肝肠孢子虫病及其防治手段的研究进展韦秀颖1,2 杜泓明2 覃绍敏1 刘金凤1 吴健敏1*(1.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广西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摘要:虾肝肠孢子虫病(Hepatopancreatic microsporidiaosis ,HPM )是由虾肝肠孢子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 EHP )感染引起的一种虾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寄生虫病。
近年来该病在全世界对虾养殖区域内广泛流行,造成对虾生长缓慢综合症(MSGS ),损失堪比白斑综合症病毒病(WSSV ),严重影响对虾养殖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就HPM 的病原、流行情况、传播途径、预防与检测手段及相关药物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HPM 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虾;虾肝肠孢子虫;预防与检测;药物研究中图分类号:S851.34+7.3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3-4374(2023)02-0045-05Research Progress on Hepatopancreatic Microsporidiaosis and Its Control MethodsWei Xiu-ying 1,2, Du Hong-ming 2, Qin Shao-min 1, Liu Jin-feng 1, Wu Jian-min 1*(1.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Veterinary Biotechnology, Guangxi Veterinary Research Institute, Nanning, Guangxi 530001, China; 2.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Guangxi 530004, China)Abstract: Hepatopancreatic microsporidiaosis is an obligate intracellular parasitic disease of penaeidcaused by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infec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disease has been widely prevalent inimportant penaeid farming areas around the world, causing Monodon Slow Growth Syndrome (MSGS), and the loss has been comparable to with 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health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penaeid farming industry, which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is paper, the pathogen, epidemic situation, transmission route,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methods, and related drug research progress of HPM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PM.Key words: penaeid,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 prevention and detection, drug research 虾肝肠孢子虫(EH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对对虾养殖行业危害较大的寄生虫病病原,最早于2003年在泰国生长缓慢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中被发现,直至2009 年才被成功分离,并被定义为孢子虫属的一个新物种。
甲壳动物微孢子虫的研究进展
甲壳动物微孢子虫的研究进展刘慧;丁正峰;王文【摘要】微孢子虫是一类细胞内专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它种类多样,寄主范围广泛.本文综述了目前发现的甲壳动物微孢子虫的分类、生活史、微孢子虫病的现状、危害及防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虾蟹养殖中有关微孢子虫病防控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水产养殖》【年(卷),期】2017(038)007【总页数】4页(P28-31)【关键词】微孢子虫;甲壳动物;分类;防控【作者】刘慧;丁正峰;王文【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化工学院,江苏南京210000;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5微孢子虫(Microspor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寄生对象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等几乎所有的动物类群。
1857年家蚕微粒子病病原生物的发现开启了人们对微孢子虫的研究之路。
微孢子虫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具有极丝,具单细胞孢子,不含线粒体、过氧化物酶系及典型的囊状高尔基体,含有似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其最显著的结构特征是具有孢子前端复杂的挤出装置和孢子后端的后泡(PV)。
微孢子虫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目前已报道的寄生对象达200余属、1 500余种。
至今已发现的微孢子虫分属187属,1 500种以上,其中已确认的侵染鱼类的有20属,侵染水生节肢动物的超过50属[1]。
在国内主要研究了寄生于昆虫和鱼类的微孢子虫,尤其是家蚕微孢子虫,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近年来,研究发现一些微孢子虫对甲壳纲动物有致病性,且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甲壳动物的养殖。
因此基于养殖生产实践和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意义,开展甲壳动物寄生微孢子虫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甲壳动物是微孢子虫的主要寄主之一,目前已报道的甲壳类动物微孢子虫大约有43属[2]。
大多数微孢子虫侵染甲壳动物后,可引起寄主细胞肥大并在寄生部位产生囊状结构,如异瘤体(Xenoma)等。
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
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甲壳动物免疫学是从无脊椎动物免疫学中分化出来的,10多年来发展很快,正逐渐形成一门新的学科。
鉴于目前虾蟹类病害防治不理想的现状,可以认为甲壳动物免疫学研究是最终战胜虾蟹类病害的重要基础。
在世界范围内虾、蟹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高密度养殖和过剩投饵等原因,导致养殖池的饲养环境急剧恶化,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也逐渐增多[2]。
近年来,对虾的各种疾病对我国养虾业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3]。
为了防治养殖虾、蟹的传染性疾病,使用各种抗菌剂虽然仍被作为主要对策,但是由于耐药性病原菌的形成,以及食品安全性等公共卫生上问题的提出等,正确地使用抗菌剂及其基本的防治疾病对策尚待确立[4]。
此外,对于水产甲壳动物的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进行诸如对养殖池的消毒和卵的清洗等一般性处理而已。
因此,面对水产甲壳动物各种疾病频发的现状,了解甲壳动物的各种疾病以及阐明对这些疾病的机体防御机能,自然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5]。
蟹病害始终是水产养殖的严峻问题,这与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抗生素的滥用、不合理的高密度养殖、蟹的种质资源受到破坏等诸多因素有直接关系。
尽管蟹有坚硬外壳的保护,可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但还需要有一种有效的内部防御网络来对付任何通过伤口或其他途径进入机体的各种病原体。
蟹防御主要通过循环血细胞的吞噬、包囊、凝集、溶血和凝固等作用来完成。
在某些情况下,病原体能够躲避或破坏蟹的防御网络,因此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疾病。
一些因素除给病原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滋生环境外,还会激发潜伏在体内的病原体。
蟹因全力抵抗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体内机能协调失常或组织损伤,降低了对入侵病原体的防御能力,以致于平时不会构成危害的病原体也会造成严重病害。
疾病的发生是蟹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研究蟹的免疫系统,有效提高蟹本身的抗病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甲壳动物的机体防御系统与脊椎动物一样,主要包括细胞和体液性因子。
水产动物疾病学发展概况我国水产动物疾病的发展简史
2005年各种鱼类病害损失比例
各种鱼类损失比例 其他海水, 4.01% 其他淡水, 8.98% 鲫, 5.13% 鳗鲡, 4.32% 鲷, 2.93% 鲂, 1.30% 罗非鱼, 5.36% 鲢鳙, 8.18% 鳜, 11.29% 鲤 , 12.30% 草鱼, 36.21%
2、水产动物疾病学的任务
第二时期
到了60年代,有在前十年的基础上, 进行了更加系统的研究,这是我国鱼病学 的大发展时期。
第三时期
在70年代,开始了鱼类病毒病、鱼类 免疫学、鱼类病理学、药理学的研究。
第四时期
进入80年代以后至今,由于国家对水 产业采取了“一养为主”的方针,使水产 养殖生产空前高速发展起来,不论是养殖 水面、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和养殖产量都 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这就对水产动物 疾病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也给水产 动物疾病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因此,在这一阶段,是水产动物疾病学的 研究 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6´ 14.93%
主要养殖鱼类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2005年的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鱼类44.53亿元,其中淡水鱼类41.82 亿元(93.92%),海水鱼类损失2.71 亿元(6.08%).淡水鱼类草鱼21.49 亿元,其次是鳜的损失5.21亿元.海 水鱼类石斑鱼为0.87亿元;大黄鱼为 0.35亿元。
二、我国水产动物疾病的发展简史
我国养鱼历史虽很悠久,关于鱼病的 记载,可以考证到公元前1300年,而且内 容也很丰富。我国水产动物疾病学的研究 是从鱼类疾病的研究开始的,他的发展可 分为四个不同时期:
第一时期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生物学家和 水产工作者开展了鱼类寄生虫病、细菌病、 真菌病和非寄生性疾病的研究和调查,积 累了关于病原、诊断和防治技术的大量知 识和经验,这是中国鱼病学的初创阶段。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病害问题,疾病种类多,发病情况复杂,重大疫病等也在流行,不利于水产养殖工作的发展。
养殖人员采取了防治措施,但是轻预防重治疗,研发能力弱,缺乏病害快速诊断的能力。
养殖人员要提高重视程度,灵活地运用病害控制技术,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从而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主要是基于我国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来展开论述的。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控制;控制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水产养殖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水产养殖过程中,会产生多种类型的病害,并且病害的情况非常复杂,甚至还会爆发流行病等。
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对病害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为了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收益,养殖人员要采取科学的病害控制技术,在病害风险评估、远程诊断技术、免疫调节剂以及生态防治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避免病害问题的严重化,促进水产养殖的综合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从水产养殖病害现状、防治现状以及控制技术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展开进一步论述的。
1水产养殖病害现状1.1疾病种类多我国的养殖量远大于捕捞量,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家。
水产养殖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了鱼类、贝壳、甲壳类以及水生生物等,我国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的养殖,养殖的种类已经达到了60多种,但是几乎所有的水产都会受到病害的影响。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可知,我国水产养殖中存在的病害高达200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病害就有几十种,病害产生的根源包括了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
在相关疾病源的调查中,细菌性疾病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则是寄生虫性疾病以及细菌性疾病,最少的则是真菌性疾病。
病毒的种类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1.2发病情况复杂我国水产养殖的区域较多,跨度相对较大,水域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包括了池塘、水库、海洋以及湖泊等,导致病害的情况也较为复杂。
第十届世界华人虾蟹研讨会专题:上海海大群英荟萃,虾蟹产业的病害危机是否触碰到你的神经
第十届世界华人虾蟹研讨会专题:上海海大群英荟萃,虾蟹产业的病害危机是否触碰到你的神经程纯明;李欣瑶【期刊名称】《当代水产》【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8页(P60-67)【作者】程纯明;李欣瑶【作者单位】《当代水产》;《当代水产》【正文语种】中文2015年,全国水产品产量6,699万吨,其中养殖产量占76%。
全国虾蟹产量412万吨,其中虾类产量303万吨,河蟹产量为82万吨,虾蟹类总产值达2,000多亿元。
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的产生,包括良种繁育体系的健全、养殖技术的创新和提高、一级专用配合饲料的研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虾蟹产业的志士同仁一直在不断研究改善。
2016年11月12日,在上海海洋大学临港校区,第十届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如期举行,超过600名水产从业者与会。
从1998年至2016年,世界华人虾蟹养殖研讨会已经做到第十届,从第一届200余人,到现在超过600人,会议规模不断壮大,参与虾蟹产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对于虾蟹产业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方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相建海、中山大学教授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何建国、比利时大学教授Gilbert Van Stappen、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成永旭、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健、台湾大学教授陈秀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顾泽茂、苏州大学教授蔡春芳、宁波大学母昌考等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就虾蟹的种质遗传、生物技术、生态养殖、饲料营养、病害防治等方面分享了研究进展和成果,给了与会者不少惊喜。
其中,笔者选取了台湾大学教授陈秀男对于全球养虾产业管理技术的见解、台湾成功大学罗竹芳教授关于虾类白斑病毒的研究,和南京师范大学王文教授关于虾蟹新型病原螺原体的分析报告,苏州大学蔡春芳教授对河蟹养殖管理中的几个误区及“水瘪子”诱因分析等报告做了完整报告笔记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想跟各位报告一下,我曾经是OI的亚洲代表,所有关于养虾的疾病,包括病毒、细菌都很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n Journal of Fisheries Research 水产研究, 2019, 6(3), 110-117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ojfrhttps:///10.12677/ojfr.2019.63014Research Advances on Etiology in Shrimpand Crab DiseasesYuting Yi, Yu Tian, Yazhou Hu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Received: Aug. 13th, 2019; accepted: Aug. 28th, 2019; published: Sep. 4th, 2019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hrimp and crab farming industr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steadily, creating good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breed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other factors, shrimp and crab diseases occur frequently, which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reeding industry of the shrimp and crab. The etiology of shrimp and crab diseases caused by viruses, bacteria, fungus and parasites was re-viewed, and the pathogen species, transmission ways, antibacterial drug screening and detection methods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to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hrimp and crab diseases in China.KeywordsThe Diseases of Shrimp and Crab, Etiology, Antibacterial Drug虾蟹类动物疾病病原研究进展易玉婷,田钰,胡亚洲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收稿日期:2019年8月13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28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4日摘要近年来,我国虾蟹类动物养殖产业稳步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由于养殖规模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虾蟹类动物疾病频发,严重制约虾蟹类经济动物健康养殖的持续发展。
本文综述了病毒、易玉婷等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引起的虾蟹类疾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详细介绍病原体种类、传播途径、抗菌药物筛选、检测方法等相关研究,为防治养殖虾蟹类动物主要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虾蟹病,病原学,抗菌药物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虾蟹类动物在分类学上属甲壳纲十足目,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品种。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甲壳类动物养殖产量达514万t,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逐渐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虾蟹类动物疫病日益增多,严重威胁并制约了虾蟹类动物养殖产业的发展。
虾蟹类疾病按病原可分为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等,本文综述了上述病原引起的疾病,以期为我国养殖虾蟹类动物的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2. 病毒性病原及其引起的疾病2.1.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 WSSVWSSV病是我国对虾养殖中危害性最大的病毒病,主要通过摄食携带WSSV的媒介生物,经口和消化道感染[1]。
病虾一般会在水面下无规律的漫游,虾体微微发红或体表不发红但头胸甲和腹甲内缘有白斑[2]。
WSSV宿主中以甲壳纲十足目种类为主,我国南方已确定21种WSSV宿主[1]。
对WSSV功能蛋白的研究发现,其囊膜蛋白中的VP28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3]。
将含有VP28基因的转基因蓝藻制备成疫苗口服剂,可用于仔虾期WSSV感染的防治[4]。
2.2. 中肠腺坏死杆状病毒Midgut Gland Necrosis Baculovirus, BMNVBWNV主要寄生虾的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内,导致肝胰腺和和中肠粘膜的萎缩、坏死[5]。
BMNV 主要感染对象包括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及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lcalus)等[6][7]。
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治疗对虾病毒,早期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该病毒的常用诊断方法有传统组织学、电镜法、DNA探针、PCR法等。
2.3. 对虾桃拉综合症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 TSV患病对虾体色变深,呈深红色或褐色,甲壳变软,出现大量不规则黑斑,部分斑点会出现溃烂。
TSV 易感染南方滨对虾(Penaeus schmitti)、斑节对虾、白滨对虾(Penaeus setiferus)等,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的幼虫后期至成虫早期极容易被感染[8]。
TSV也被报道过能感染人和猴的细胞系,有成为动物性传染病的可能[9]。
常用检验TSV的方法有显微镜观察、组织病理学实验、抗体实验、DNA探针原位杂交、RT-PCR方法等[10]。
易玉婷等2.4.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Virus, IHHNVIHHNV对细角滨对虾(Litopenaeus stylirostris)有较高致病性和死亡率[11],也可感染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的仔虾、幼虾,造成大量死亡[12]。
患有急性IHHNV病的对虾出现厌食、体色斑驳、在水中上下翻转等异常现象[11],而幼虾被感染后会出现慢性矮小残缺症(Runt-deformity syndrome, RDS)、生长缓慢、附肢畸形等症状[13]。
此外,多种蟹类、贝类也可作为IHHNV的宿主[14]。
IHHNV 可通过病虾的卵巢垂直传播给下一代,雌虾高度感染时,会影响下一代胚胎的发育,因此亲虾的无病毒检测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15]。
2.5. 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 YHVYHV可引起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细角滨对虾等大量死亡,患病对虾食量增大后突然停止摄食,聚集在池塘角落水面大量死亡,濒死虾全身发白,头胸部因肝胰腺发黄而呈黄色。
YHV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如鸟类(海鸥等)摄食病虾后排泄可将YHV传播到其它池塘[16]。
Limsuwan等研究发现饲料中添加β-环糊精半胱胺盐酸盐及维生素E可提高对虾对YHV病的免疫[17],Assavalapsakul等发现在凡纳滨对虾体内注射YHV-Pro dsRNA可抑制YHV的复制,表明YHV-Pro dsRNA可用作YHV病的预防性药物[18]。
2.6. 青蟹呼肠孤病毒Mud Crab Reovirus, MCRVMCRV首次发现于广东珠海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体内,病蟹表现出活力差、摄食少、鳃松弛、体表呈浅灰色等病症[19],而邹清等在厦门采集的患病青蟹还有断肢、甲壳局部溃烂等症状[20]。
MCRV主要经肠道和体表感染[19],短期内可造成青蟹大规模死亡[20]。
3. 细菌性病原引起的疾病3.1.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VP3.1.1. 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症Acute Hepatopancreas Necrosis Syndrome, AHPNS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导致AHPNS的病原为副溶血弧菌的特异变种,患病对虾嗜睡,摄食减少,甲壳变软、出现黑点,肝胰腺显著萎缩,发生纤维化病变,质地变硬[21]。
张轩对AHPNS消毒剂的筛选研究发现,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碘溴海因等消毒剂对AHPNS有一定的防治效果[22]。
3.1.2. 对虾红腿病病虾附肢变红,多在岸边活动,恶化时丧失摄食能力,肝胰脏颜色变浅且不能见完整轮廓[23]。
宋春华等的药敏实验表明氯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痢特灵等对该菌抑制能力较强[24]。
3.1.3. 中华绒螯蟹弧菌病患病蚤状幼体体色加深,头胸甲发红,摄食减少,活动力下降,被刺易断。
患病大眼幼体体表发红,眼柄上色素呈树枝状,游动无力,逆水游动时会上下翻滚。
王金霞等的药敏实验发现该菌对氧哌嗪青霉素、呋喃西林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新霉素等中度敏感[25]。
3.2.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河蟹“颤抖病”,病蟹的症状有惧水,厌食,步足颤抖并出现卷曲、上翘,肝脏水肿。
魏育红等的药敏实验表明该菌对氟哌酸、盐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26]。
组国掌等在稻田养殖环境下发现一例河蟹颤抖病是由苏云金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反硝化产碱菌(Alcaligenes易玉婷等denitrificans)混合感染引起,药敏实验表明两种细菌均对喹诺酮类、氯霉素和中草药黄连、黄芩、大黄等高度敏感[27]3.3. 丝状细菌Filamentous bacteria丝状细菌主要附着在虾蟹类卵及幼体体表上,一端附着,另一端游离,不汲取宿主的营养,但该菌的菌丝会黏附大量有机碎屑、藻类等,导致细菌、纤毛虫等的大量寄生。
感染该菌后,会使卵停止发育、幼体摄食受阻,脱皮困难,有时附着于幼体鳃上,会造成幼体窒息死亡[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