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100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草原》一文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巴金C. 朱自清D. 冰心3. “瓜熟蒂落”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A. 事情发展到阶段,自然会成功B. 瓜熟了,蒂自然就落下来了C. 瓜没有熟,蒂就落下来了D. 事情没有到阶段,就成功了4.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A. “你要去哪里?”妈妈问。

B. 她喜欢画画,唱歌,跳舞。

C. 他想:“我该怎么做呢?”D. 这本书很好看,你想看吗?5. 下列哪个词的词性是动词?A. 快乐B. 跑步C. 红色D. 大小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正确的。

()2.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3. “不耻下问”是指不愿意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形容瀑布的壮观景象。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指要努力读书,增长知识,同时也要出门走走,增长见识。

2. 《草船借箭》的故事出自《三国演义》,讲述了诸葛亮用智谋借箭的故事。

3. “满招损,谦受益”是告诫人们要谦虚,不要骄傲自满。

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

5.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比喻学生超过了老师,或者后辈超过了前辈。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请解释“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

3. 请简述《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4. 请解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

5.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思造一个句子。

2. 请用“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造一个句子。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搭石》一文中出现的词语是()A. 间隔B. 拦截C. 挽裤D. 平衡2. 《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被任命为()A. 廷尉B. 宰相C. 上卿D. 大将军3. 下列诗句中,出自《静夜思》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床前明月光,照在窗台上。

D. 窗前明月光,照在床前地上。

4. 《语文园地二》中,下列哪个字属于形声字?()A. 桃B. 梨C. 杏D. 李5. 《古诗三首》中,《山行》的作者是()A. 杜甫B. 白居易C. 王维D. 杜牧6. 在《语文园地二》中,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拟人手法?()A. 雨过天晴,太阳露出了笑脸。

B. 雨过天晴,太阳升起来了。

C. 雨过天晴,太阳照耀着大地。

D. 雨过天晴,太阳温暖了人心。

7. 《搭石》一文中,描述了搭石过程中人们之间的()关系。

A. 竞争B. 合作C. 互助D. 友爱8.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是()A. 打败仗B. 丢失阵地C. 知错就改D. 背叛国家9. 下列词语中,与“ABB”式词语结构相同的是()A. 碧绿碧绿B. 火红火红C. 雪白雪白D. 金黄金黄10. 《语文园地二》中,下列哪个句子是反问句?()A. 这件事难道不是你做的吗?B. 这件事是你做的。

C. 你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吗?D. 这件事是谁做的?二、判断题:1. 《搭石》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家乡的人们搭石过河的故事。

()2.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和蔺相如一开始就是好朋友。

()3.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五言绝句。

()4. 《语文园地二》中,学习了ABB、AABB、ABAB式的词语结构。

()5. 《山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间行走时的所见所感。

()6. 《搭石》一文中,作者通过搭石这件事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7. 《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因为胆小怕事而不敢与廉颇正面冲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练习复习(附答案)共80道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专项练习复习(附答案)共80道题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选择题专项练习(后附答案)共计80道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白鹭.(lù)黛.色(dài)画框.(kuànɡ)眼睑.(liǎn)B.半亩.(mǔ)眸.子(móu)榨.油(zhà)便.宜(pián)C.匣.子(jiá)箩.筐(luó)趴.下(pā)杭.州(hánɡ)D.享.受(xǎnɡ)嫌.弃(xián)陪.伴(péi)嗜.好(s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清辰悠然寻常桂花B.配合荼叶懂得生硬C.播种精巧孤独忘确D.黄昏身段色素浇水3.“(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______之一分则嫌______,素.之一忽则嫌白.,______之一忽则嫌______。

”关注加点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A.减短黛黑B.黛黑减短C.减短荤腻D.加高淡素4.下面句子中,对“嗜好”一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的兴趣嗜好..非常广泛,如画画、打球、下棋等等。

B.爸爸戒酒后,再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不良嗜好..了。

C.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D.我们总嗜好..去验证别人对我们许下的诺言,却很少验证自己的诺言。

5.下面哪句诗与《桂花雨》中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含义相似()A.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6.“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信赖他人,他人便会对你多一份信赖。

同时,你也会收获一份快乐。

别人给你一份信赖,你定会为这份信赖而自豪,也会感激别人。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模拟试卷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颠簸(bǒ)B. 矜持(jīn)C. 咖啡(kā)2.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蜿蜒(wān yán)B. 碍眼(ài yǎn)C. 喂养(wèi yǎng)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去公园玩吧!B. 我们去公园玩吧.C. 我们去公园玩吧,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B.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C.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的一项是()A. 雪花像白糖一样撒下来。

B. 雪花像白糖一样撒下来。

C. 雪花像白糖一样撒下来。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草原》的作者是(),《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宋代词人()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有()、()、()等。

5. 《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等。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草原》草原,一望无际,绿油油的,仿佛一块巨大的绿毯。

风一吹,绿毯上泛起层层波纹,美极了。

草原上,牛羊成群,悠闲地吃着草。

远处,一座座蒙古包像白色的蘑菇,点缀在绿色的草原上。

牧民们骑着马,赶着牛羊,在草原上放牧。

草原的夜晚,更是美丽。

满天繁星,仿佛一颗颗宝石,镶嵌在黑色的天幕上。

草原上的篝火,像一朵朵红色的花朵,在夜空中绽放。

我爱草原,我爱草原的美丽,我爱草原的宁静。

1. 文章中,作者用“巨大的绿毯”比喻草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文章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什么感情?4. 你喜欢草原吗?为什么?一、选择题1. B2. A3. A4. A5. A二、填空题1. 老舍、茅盾2. 是3. 苏轼4. 曹操、刘备、孙权5.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三、阅读理解1. 好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草原的广阔和美丽。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山B. 林C. 从D. 明2. 下列哪个词语的拼音是正确的?A. 青蛙(qīng wā)B. 稻田(dào tián)C. 猫头鹰(māo tóu yīng)D. 落叶(luò yè)3. 下列哪个句子是正确的?A. 我今天去学校了。

B. 我今天去学校。

C. 我今天去学校了。

D. 我今天去学校了。

4. 下列哪个词语是名词?A. 跑B. 快C. 书D. 吃5. 下列哪个词语是动词?A. 山B. 高C. 跑D. 大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明"字是形声字。

()2. "青蛙"的拼音是"qīng wā"。

()3. "我今天去学校了。

"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4. "书"是一个名词。

()5. "跑"是一个动词。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从"字是一个________字。

2. "稻田"的拼音是________。

3. "我今天去学校了。

"的句末标点符号是________。

4. "书"是一个________词。

5. "跑"是一个________词。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形声字的特点。

2. 简述名词的定义。

3. 简述动词的定义。

4. 简述句子的构成要素。

5. 简述拼音的构成。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将下列词语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山、从、明、跑。

2. 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我________。

3. 请将下列词语按照词性分类:山、跑、快、书。

4.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今天你去学校了吗?5. 请将下列词语按照拼音的顺序排列:青蛙、稻田、猫头鹰、落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白鹭》练习题及答案白鹭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白鹭生活环境特点的是:A. 池塘B. 河流C. 海洋D. 湖泊2.()白鹭主要以()为食物。

A. 鼠类B. 鱼类C. 昆虫D. 鸟类3.()文中“美丽的白鹭”一词中,“白鹭”以()翻译。

A. 形容词性短语B. 名词性短语C. 动词形式D. 副词性短语4.()作者写白鹭捉鱼的情景,主要是为了表达白鹭()的特征。

A. 狡猾B. 勇敢C. 机智D. 聪明5.()白鹭全身洁白如雪,颈部长而()。

A. 粗短B. 紧缩C. 粗长D. 细长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白鹭的生活环境广泛,几乎分布在全球各地。

2.()白鹭是一种食肉动物,以小鱼和虫子为食。

3.()白鹭是一种常见的候鸟,冬季会迁徙到南方。

4.()白鹭在捕鱼时常常用脚拍打水面,吓跑鱼群。

5.()白鹭的叫声清脆悦耳,有别于其他鸟类。

三、简答题1.白鹭主要栖息在哪些环境中?2.白鹭的食物主要有哪些?3.白鹭捕鱼时有什么特殊的捕食方式?4.白鹭的外貌特征有哪些?5.你对白鹭的印象是什么?为什么?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B4. D5. D二、判断题1. ×2. √3. ×4. √5. √三、简答题1. 白鹭主要栖息在池塘、河流、湖泊等淡水环境中。

2. 白鹭的食物主要包括鱼类、青蛙、小虾、昆虫等。

3. 白鹭在捕鱼时会用脚拍打水面,吓跑鱼群,然后迅速伸长脖子,利用锐利的喙抓住猎物。

4. 白鹭全身洁白如雪,颈部长而细长,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

5. 我对白鹭的印象是它们洁白的羽毛非常美丽,捕鱼的技巧也让我印象深刻。

它们在水面上优雅地翩翩起舞,展示出了生动的形象。

同时,白鹭也给我带来了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体验和思考。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卷及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是:A. 窘迫(jiǒng pò)B. 纠缠(jiū chán)C. 脉搏(mài bó)D. 瞎子(xiā zǐ)2. 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是:A. 喜悦(xǐ yuè)B. 纠缠(jiū chán)C. 憔悴(qiáo cuì)D. 瞎子(xiā zǐ)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

B.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

C.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

D.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 他做事很马虎,总是敷衍了事。

B. 他做事很马虎,总是敷衍了事。

C. 他做事很马虎,总是敷衍了事。

D. 他做事很马虎,总是敷衍了事。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花。

B.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花。

C.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花。

D. 我昨天去公园玩,看到了很多花。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

()2.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3. “一曝十寒”这个成语出自《孟子》。

()4. 《草原》的作者是老舍。

()5. 《将相和》选自《史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唐代诗人的《将进酒》。

2. 《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支箭。

3.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在除夕夜擦燃火柴,幻想到了。

4. 《草原》一文中,描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的生活。

5. 《将相和》讲述了和蔺相如的故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介绍《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2. 请简要介绍《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情节。

3. 请简要介绍《草原》一文的主要内容。

4. 请简要介绍《将相和》的故事情节。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搭石》一文中出现的词语是()A. 间隔B. 拦截C. 挽裤D. 平衡2. 《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被任命为()A. 廷尉B. 宰相C. 上卿D. 大将军3. 下列诗句中,出自《静夜思》的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床前明月光,照在窗纱上。

D. 窗前明月光,照在窗纱上。

4. 《语文园地二》中,关于“设问”和“反问”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设问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B.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C. 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D. 设问的答案在问题之后5.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语文园地二》中“词句段运用”的是()A. 词语搭配B. 修改病句C. 仿写句子D. 诗句默写6. 《搭石》一文中,描述了搭石的目的是为了()A. 美化环境B. 方便行人C. 储存粮食D. 防止水土流失7.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是()A. 战败B. 犯错C. 知错能改D. 想要和好8. 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A. 弯弯的月亮像小小的船。

B.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C. 他的脸红得像个苹果。

D. 小明在操场上跑步。

9. 《语文园地二》中,关于“缩句”的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B. 保持句子的主要意思不变C. 可以改变句子的结构D. 可以去掉句子中的主干10. 下列诗句中,出自《山居秋暝》的是()A.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二、判断题:1. 《搭石》一文中的“搭石”是指用石头搭建的桥梁。

()2. 《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和廉颇成为了好朋友。

()3. 《语文园地二》中的“词句段运用”只包括词语搭配。

()4.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

()5. 《山居秋暝》一诗描绘了山中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 A. 正确- B. 研究- C. 爷爷- D. 果汁- 答案:C答案:C2. 下面哪句话使用了是动词?- A. 她是一名老师。

- B. 我们喜欢唱歌。

- C. 小狗跑得很快。

- D. 这本书很有趣。

- 答案:A答案:A3.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三个不同?- A. 开门见山- B. 井底之蛙- C. 一语双关- D. 东施效颦- 答案:C答案:C4. 下面哪个词的注音标志与其他三个不同?- A. 北京- B. 中秋- C. 啊哦- D. 笑哈哈- 答案:D答案:D5. 下面哪个句子使用了感叹词?- A. 房间里有很多书。

- B. 今天天气真好!- C. 他正在读书。

- D. 这个故事很有趣。

- 答案:B答案:B...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

(1)树是生命之源。

它们是地球上最古老和最高大的生物。

树木通常会在地面上有一个坚实的树干,然后长出许多的树枝。

有的树的树枝很高,需要爬到树上才能够摘到果实。

(2)树木不仅提供了森林里其他生物的住处,还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有些树木还能够修复土地,保护水源。

所以,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地球上的生态环境。

6. 树通常有很多树枝。

- 答案:√答案:√7. 树木不会提供食物。

- 答案:×答案:×8. 保护树木也就是保护生态环境。

- 答案:√答案:√9. 树木可以修复土地。

- 答案:√答案:√...四、写作(10分)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记者,请你写一篇关于树木重要性的短文,并发表你的看法。

(内容自由发挥)- 答案:答案:- 树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

它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鲜美的水果,还能为我们提供森林和树荫,给我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树木不仅对人类有益,对其他动植物也非常重要。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桂花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桂花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桂花雨》测试题及答案测试题:一、选择题:1. 故事中的桂花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A. 春季B. 夏季C. 秋季2. 故事中桂花雨是怎么来的?A. 雨中有桂花飘落B. 落花时下着雨C. 下雨时有桂花飘落3. 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____。

A. 小女孩B. 小男孩C. 老人4. 故事中主人公觉得桂花雨是____。

A. 应该为桂花而雨B. 应该为自己而雨C. 应该为大家而雨5. 故事最后主人公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A. 唱歌B. 说话C. 写字二、填空题:1. 故事中桂花香味被谁发现的?答:主人公2. 故事中主人公觉得桂花雨是为谁而下的?答:为她自己3. 故事中主人公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桂花雨?答:美丽的三、简答题:1.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如何发现桂花香味的?答:主人公在早上外出时,闻到一阵香味,她知道这是桂花的香味,然后她找到了桂花树。

2. 主人公觉得桂花雨是为自己而下的,从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答:主人公通过感受桂花香味,深深地爱上了桂花,她觉得桂花雨是为了她自己而下的,这表达了她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A4. B5. A二、填空题:1. 主人公2. 她自己3. 美丽的三、简答题:1. 主人公在早上外出时,闻到一阵香味,她知道这是桂花的香味,然后她找到了桂花树。

2. 主人公通过感受桂花香味,深深地爱上了桂花,她觉得桂花雨是为了她自己而下的,这表达了她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以上是《桂花雨》的测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在“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出现了最多的次数?A. 大B. 小C. 多D. 少2.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中,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根火柴?A. 3根B. 4根C. 5根D. 6根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水浒传》4.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A. “白日依山尽”B. “黄河入海流”C. “床前明月光”D. “疑是地上霜”5.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描述的是哪个地方的自然风光?A. 桂林B. 杭州C. 苏州D. 厦门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刻舟求剑》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

(√/×)2. 《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中,海力布变成了一块石头。

(√/×)3.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则关于爱情的民间传说。

(√/×)4. 《钓鱼的启示》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钓鱼经历。

(√/×)5.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描述的是圆明园的美丽景色。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______。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______。

”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______。

”4.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______回。

”5. “______,千里共婵娟。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滥竽充数》的故事情节。

2. 请简要介绍《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主要内容。

3. 《开国大典》一文中,描述了哪些重要的历史时刻?4. 请简述《钓鱼的启示》中作者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5. 请简要说明《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无论……都……”造一个句子。

2.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这个问题很难,我们不能解决吗?”3. 请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妈妈说:‘明天我要带你去公园。

(完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100道

(完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100道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选择题100道A偷B偷偷地C谦指自己2、“你们是吃饭长大旳,也是读书长大旳!”这句话旳意思〔〕A一个人要吃饭、要读书才能长躯体B一个人既要粮食来培育躯体,又要书籍来培育灵魂。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3、“走马观花”一词中“观”旳意思是〔〕A看B景象或模样C对事物旳认识或看法4、“古今贯穿”一词中“贯”旳意思是〔〕A传,贯穿B连贯C旧时计钱旳单位D世代居住旳地点5、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觉新东西,〔〕你看过多少遍。

A假如B因为C不管D不但6、这真〔〕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A想B向C像D象7、通过学习《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我明白了作者读书旳方法是〔〕①考虑故事中旳人什么缘故如此做,作家什么缘故要写那个故事。

②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往常忽略旳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旳东西列个单子。

③想象作者是什么样旳,他会有如何样旳生活经历④在脑子里接着把那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观赏旳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什么缘故喜爱它们。

A①④③②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8、“不言而喻”旳“喻”字意思是〔〕A比方B明白,了解C说明9、“心安理得”旳“得”字意思是〔〕A得到B适合C得意,中意D能够10、“京口瓜洲一水间”旳“间”字意思是〔〕A中间B隔开C间隔,不连接11、“复恐匆匆说不尽”旳“恐”字旳意思是〔〕A使可怕B可怕C可能12、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旳一组是〔〕A挑〔tiǎo〕拨葬〔zhàng〕身便〔pián〕宜灵魂〔hún〕B玷〔diàn〕污诵(sòng)读诱〔ròu〕惑处〔chù〕理C眷〔juàn〕恋磨〔mó〕难即〔jí〕使珍藏〔cáng〕D分〔fēn〕外抹〔mǒ〕净珍藏(cáng)围绕〔yào〕13、“能书善画”旳“画”字旳意思是〔〕A善行,善事B善良C友好,和好D擅长14、“颇负盛名”旳“负”字旳意思是〔〕A担负B享有C背弃D失败15、“梅花却不一样,愈是严寒,愈是风气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后基础训练(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一单元生字词的是:()A. 沐浴B. 咏赞C. 涓涓细流D. 喜悦2. 《白鹭》这篇课文中,白鹭被比喻成:()A. 天上的星星B. 水中的月亮C. 一幅画D. 一首诗3. 《珍珠鸟》一文中,珍珠鸟的特点不包括:()A. 胆小B. 可爱C. 狡猾D. 亲人4. 下列诗句出自《山行》的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C.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 《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回忆了童年时的哪个场景?()A. 摘桂花B. 捉迷藏C. 放风筝D. 采桑叶6. 下列词语中,属于ABB式结构的是:()A. 碧绿碧绿B. 火红火红C. 雪白雪白D. 金黄金黄7. 第一单元中,《钓鱼》一文的主要人物是:()A. 爷爷B. 爸爸C. 妈妈D. 哥哥8. 《落花生》一文中,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落花生的喜爱?()A. 叙述B. 描述C. 议论D. 抒情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雨后的彩虹显得格外美丽B. 小草在风中轻轻摇曳C.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D. 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10. 第一单元中,《对对子》一课的内容属于哪种文化传统?()A. 书法B. 诗歌C. 对联D. 画作二、判断题:1. 第一单元的《白鹭》一文是郭沫若所作。

()2. 《珍珠鸟》一文中,珍珠鸟飞走了。

()3. 《山行》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

()4. 《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时光。

()5. ABB式结构的词语只能用来形容颜色。

()6. 《钓鱼》一文中,主人公钓到了一条大鱼。

()7. 《落花生》一文通过对比手法赞美了落花生的品质。

()8. 拟人手法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生命特征。

()9. 第一单元的课文都是现代文。

()10. 《对对子》一课让我们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对称美。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汇是哪一个?A. 咄咄逼人B. 斗志昂扬C. 情不自禁D. 一丝不苟2. 《搭石》一文主要描绘了什么场景?A. 山村傍晚B. 河边早晨C. 城市街头D. 湖边夜晚3. 《将相和》中的“将”指的是谁?A. 岳飞B. 诸葛亮C. 蔺相如D. 韩信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哪一个?A.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B. 小草在风中摇曳。

C. 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

D. 鸟儿在树上唱歌。

5. 《语文园地》中,下列哪个词语的“部首”是“心”?A. 思B. 想C. 念D. 意6. 《桂花雨》一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季节的故事?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哪一个?A. 他像一颗螺丝钉,永远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B. 他工作非常认真。

C. 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D.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

8. 《珍珠鸟》一文中,珍珠鸟的特点是什么?A. 善良B. 勇敢C. 聪明D. 美丽9. 下列词语中,读音相同的是哪一组?A. 搭石、斗胆B. 咄咄逼人、斗志昂扬C. 情不自禁、一丝不苟D. 将相和、韩信10. 《语文园地》中,下列哪个词语的“部首”是“水”?A. 海B. 洋C. 江D. 河二、判断题:1. 《搭石》一文中的主人公是老汉。

()2. 《将相和》讲述了蔺相如和岳飞的故事。

()3. 拟人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把非人类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

()4. 《桂花雨》一文中的主人公是小明。

()5. 比喻手法是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来突出被比喻事物的特点。

()6. 《珍珠鸟》一文中的珍珠鸟是一种真实存在的鸟类。

()7. “部首”是汉字字典中用于检索汉字的一种方法。

()8. 《语文园地》中的词语都是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9. 读音相同的词语,意思也一定相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早C. 好D. 林2. 《草原》一文的作者是谁?A. 老舍B. 巴金C. 朱自清D. 冰心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字的意思是?A. 第一B. 最好C. 最美D. 最有名4. 下列哪个成语是形容文章写得很生动?A. 行云流水B. 妙笔生花C. 字字珠玑D. 千锤百炼5.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出自哪部文学作品?A. 《庄子》B. 《论语》C. 《史记》D. 《左传》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少年闰土》是鲁迅的短篇小说。

()2. 《钓鱼》一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钓鱼经历。

()3. “四大名著”指的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4.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5. 《草原》一文描绘了作者对草原风光的热爱和对草原人民的赞美。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______山水甲桂林”。

2. 《少年闰土》中的主人公闰土是一个______的孩子。

3. 《钓鱼》一文中的“我”在______岁时钓到了一条大鱼。

4. 《草原》一文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依依不舍之情。

5.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比喻因______而看不清事物的全貌。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少年闰土》一文的主要情节。

2. 《钓鱼》一文中,作者钓到的大鱼是如何处理的?3. 《草原》一文中,作者对草原的描绘有哪些特点?4. 请解释“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字的意思。

5. 请简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

2. 请用“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为主题,写一段赞美桂林山水的文字。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附答案

2024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诚实(chéng shí)B. 告诉(gào sù)C. 忙碌(máng lù)D. 研究(yán jiū)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看了很多书。

B. 小明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他经常在课堂上发言。

C. 这道题很难,我做了好久都没有做出来。

D. 老师说,我们应该要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和丑陋B. 高兴和快乐C. 冷漠和热情D. 悲伤和痛苦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是一个勇敢的战士。

C. 他很聪明,学习很好。

D. 他喜欢运动,经常跑步。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表示颜色的词语的一项是()A. 红色B. 大小C. 喜爱D. 快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一句谚语。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论语》。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明代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3.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4.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

5.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这是一句俗语,意思是说,三个人一起商量,智慧就等于一个诸葛亮。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ABB式词语的是()A. 沉甸甸B. 金灿灿C. 亮晶晶D. 绿油油2. 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是()A. 弯弯的月亮像小小的船。

B.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C.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D. 老师是我们的园丁。

3. 下列词语中,与“笑哈哈”结构相同的是()A. 美滋滋B. 笑眯眯C. 绿油油D. 亮晶晶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风儿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B. 小草向我们点头微笑。

C. 太阳升起来了,照亮了大地。

D. 月亮悄悄地躲进了云层。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是()A. 这座山高得插入了云霄。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这块石头重得像一座小山。

D. 小明每天都很早起床。

6. 下列句子中,不是排比句的是()A.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花儿盛开。

B. 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锻炼,努力成长。

C. 这个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红的、有黄的、有蓝的。

D. 小明喜欢画画,小华喜欢唱歌,小刚喜欢跳舞。

7. 下列句子中,属于对偶句的是()A. 春天里,百花齐放;秋天里,果实累累。

B. 雪白的云朵飘在天空中。

C.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

D. 鸟儿在树上欢快地歌唱。

8. 下列词语中,不是反义词的是()A. 高低B. 好坏C. 冷暖D. 来往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手法的是()A. 这是谁的笔记本?B. 你知道这是谁画的画吗?C. 这道题怎么做?D. 你吃饭了吗?10.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拟声词的是()A. 哗啦啦,雨下得越来越大。

B. 呼呼,风刮得越来越猛。

C. 咚咚咚,有人敲门。

D. 小明悄悄地走进了教室。

二、判断题:1. “懒洋洋”和“慢吞吞”都是ABB式词语。

()2.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本体、喻词和喻体。

()3. “春天里,百花齐放;秋天里,果实累累。

”这句话是对偶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 我们正在研究《西游记》B. 今年夏天,我们去北京旅游C. 他喜欢读《红楼梦》、《水浒传》D. 正确答案:C2. 下面句子缺少标点符号的是()A. 对于雷峰塔,你了解吗姐B. 我努力奋斗勇于担当C. 一只青蛙跳进了井里D. 妈妈常给我讲许多有趣的故事答案:B3. 青蛙让灰兔发现了羊的计策,对灰兔说:「马上带我到泥坑边。

」这句话中,青蛙的话是用()表示的。

A. 弯弯的线B. 波浪线C. 点D. 括号答案:B二、填空题1. 请按要求填写句子。

我国是在__新中国__成立后,书写了自己的历史。

三、简答题1. 简述《雷峰塔》故事的内容。

答:《雷峰塔》是一部古代传奇小说,主要讲述了雷峰塔的建设和传说故事。

雷峰塔是南京市一座古老的建筑物,它高达55.88米,共有13层。

塔内保存着很多文物和历史遗迹,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

故事中还包括了灰兔为青蛙智取羊的计策,给人很多启示。

四、作文题请你用一段话,写一写陶渊明的事迹。

答: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农学家和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农耕文化的热爱而闻名。

他曾担任过官职,但因忧国忧民,不满当时的政治腐败而辞职归隐田园。

在田园生活中,他以写诗来表达自己对自然、农耕生活和人民的思念和热爱。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山水田园的描绘,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怀。

陶渊明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的伟大人物。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的内容。

希望能帮助到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窃读记》中的“窃“字是什么意思()A偷B偷偷地C谦指自己2、“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意思()A一个人要吃饭、要读书才能长身体B一个人既要粮食来哺育身体,又要书籍来哺育灵魂。

C吃饭能使人长大,读书也能使人长大。

3、“走马观花”一词中“观”的意思是()A看B景象或样子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4、“古今贯通”一词中“贯”的意思是()A传,贯穿B连贯C旧时计钱的单位D世代居住的地方5、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看过多少遍。

A如果B因为C不管D不但6、这真()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A想B向C像D象7、通过学习《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我知道了作者读书的方法是()①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②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

③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④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A①④③②B②①③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8、“不言而喻”的“喻”字意思是()A比方B明白,了解C说明9、“心安理得”的“得”字意思是()A得到B适合C得意,满意D可以10、“京口瓜洲一水间”的“间”字意思是()A中间B隔开C间隔,不连接11、“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恐”字的意思是()A使害怕B害怕C恐怕12、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挑(tiǎo)拨葬(zhàng)身便(pián)宜灵魂(hún)B玷(diàn)污诵(sòng)读诱(ròu)惑处(chù)理C眷(juàn)恋磨(mó)难即(jí)使珍藏(cáng)D分(fēn )外抹(mǒ)净珍藏(cáng) 环绕(yào)13、“能书善画”的“画”字的意思是()A善行,善事B善良C友好,和好D擅长14、“颇负盛名”的“负”字的意思是()A担负B享有C背弃D失败15、“梅花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气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一句中,“精神”一词的意思是()A宗旨,主要的意义B表现出来的活力C活跃,有生气16、下面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上腭(è)鲸(jīng)鱼胎(tāi)生哺乳(lǔ)B判(pàn)断过滤(lǜ)虎鲸(jīng)倾(qīng)斜C支撑(chēng)垂(chúi)直鱼鳍(qí)怔住(zhèng)D湖畔(pàn )鱼腮(sāi)哺(pǔ)乳齿(chǐ)鲸17、“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局可以长成大鲸。

”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下定义B举例子C列数字D打比方18、“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下定义B举例子C列数字D打比方19、“鲸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作比较B举例子C列数字D打比方20、“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D作比较21、《鲸》的语言﹍﹍﹍,而《松鼠》的语言﹍﹍﹍。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生动传神②精炼平实A①②B②①22、《鲸》侧重介绍鲸的()、(),而《松鼠》侧重介绍松鼠的()、()、()。

①性格②行动③生活习性④外貌⑤形体特点A 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①② C ④⑤①②③D④①②③⑤23、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分辩皎洁钩鱼垂头丧气B过虑丝绸鱼钓络绎不决C争辩惧怕竹竿安然无样D燥音告诫笔杆豪不犹豫24、“肺”字有()画:A、9画B、8画C、7画D、6画25、鲸生活在海洋里,属于():A、鱼类B、哺乳类C、禽兽类26、目前已知最小的鲸也有()千克:A、一万多B、二千多C、十六万多D、二27、鲸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A、大鲸和小鲸B、须鲸和齿鲸C、食小虾鲸和食大鱼鲸28、鲸睡觉要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围成一圈:A、头朝外尾巴朝里边B、头朝里尾巴朝外C、头尾朝连29、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B总结全文C埋下伏笔30、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A消除噪音B阻挡强光C自动报警D藕断丝连31、《新型玻璃》一文的体裁属于()A记叙文B应用文C说明文D抒情文32、“()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

”这句话应填关联词语()A因为……所以……B尽管……还是……C如果……就……D虽然……但是……33、“这批玻璃的质量如此低劣,一碰就碎,这是‵新型玻璃′!”分析引号在句子中的作用()A表示直接饮用的部分。

B表示反问、讽刺。

C表示特定称谓。

34、下列不属于灰尘作用的是()A使光线变得柔和B天空有颜色的变化C有气象万千的变化D促使树叶变绿35、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捕捞鱼饵鱼钓B操纵告诫实践C乞求抉择涟漪36、《钓鱼的启示》一文中。

“我”的心情变化过程是()A得意——乞求——委屈——无可奈何B得意——委屈——急切——依依不舍C得意——急切、委屈——乞求——依依不舍37、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A坚定,不容商量B亲切,鼓励C十分惊喜 D 理解,领悟。

38、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A坚定,不容商量B亲切,鼓励C十分惊喜 D 理解,领悟。

39、“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和蔼的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假如你发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A坚定,不容商量B亲切,鼓励C十分惊喜 D 理解,领悟40、“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蓬松的球。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环境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对比41、“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的挂在枝头上。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环境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对比42、“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环境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对比4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担忧惧怕鼓厉娱乐爱慕B锻练慈祥事例皎洁争辨C印象眷恋抉择乖巧矫健D葱茏舒服既使光顾报偿44、下列词语不属于一类的一组是()A开卷有益津津有味熟读深思不求甚解B忐忑不安浮想联翩心安理得念念不忘C不屈不挠豪情壮志大义凛然勇往直前D气象万千倾盆大雨天长日久来日方长45、“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解释说明B表示转折或递进46、“我的服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

”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A解释说明B表示转折或递进47、《落花生》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①收花生②议花生③尝花生④种花生A③①④②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48、《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A许地山B冯骥才C林海音D布封49、《珍珠鸟》一文的作者是()A许地山B冯骥才C林海音D布封50、()是林海音的作品。

A《窃读记》B《落花生》C《小苗与大树的对话》D《松鼠》51、“一册书”中的“册”字的意思是()A册子;B量词;C皇帝封爵的命令。

52、“开国大典”的“典”字的意思是()A标准,法则;B典范性的书籍;C典故。

D典礼。

53、在“删繁就简”中“删”的意思是()A用刀削去;B除去文章中不妥当的部分。

54、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是()A铭文选旨录书B拘束撇捺凤韵C浩瀚驰骋魅力55、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这个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A欣喜若狂B信赖C非常坚定D绝望和悲痛56、“不!爸爸。

先让我的朋友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这个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A欣喜若狂B信赖C非常坚定D绝望和悲痛57、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个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A欣喜若狂B信赖C非常坚定D绝望和悲痛58、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这个句子应读出怎样的语气?()A欣喜若狂B信赖C非常坚定D绝望和悲痛59、母亲大声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个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动作描写 E 神态描写60、“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

”这个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动作描写 E 神态描写61“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

”这个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A 外貌描写B 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动作描写 E 神态描写61、从“从他出门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

”这句话中,能体会到母亲()的心情。

A后悔B自责C担心62、从“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这句话中,能体会到母亲()的心情。

A后悔B自责C担心63、“谁愿意帮助我?”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型?()A感叹句B反问句C陈述句D疑问句64、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的紧紧拥抱在一起。

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型?()A感叹句B反问句C 陈述句D疑问句65、《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故事难道不感人吗?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型?()A感叹句B反问句 C 陈述句D疑问句66、“课堂上同学们发言很积极。

”这句话中的“发”字是什么意思?()A送出,交付。

B发射。

C产生,生长。

D表达。

67、“爸爸看到我任性的样子,立刻把脸沉了下来。

”这句话中的“沉”字意思是()A使降落,向下放(多指抽象事物)。

B(程度)深。

C分量重。

D感觉沉重(不舒服)。

68、“那块石头很快沉到了水底。

”这句话中的“沉”字意思是()A使降落,向下放(多指抽象事物)。

B(程度)深。

C(在水里)往下落。

D感觉沉重(不舒服)。

69、“我们( )接受了这项任务,( )得努力完成。

”应填关联词语()A只有……才…… B 虽然……但是……C不仅……而且…… D 既然……就……70、“( )我们年纪小,( )我们志气高。

”应填关联词语()A只有……才…… B 虽然……但是……C不仅……而且…… D 既然……就……71、“( )认真观察,( )能写作时言之有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