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教案: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三节感知觉在幼儿园活动的运用

第二课时感知觉变化的规律及其

在幼儿园活动的运用

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上反映不完整,而且教材对表象作用方面分析得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宜补充相关的内容,并归纳成一个知识系统,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全面指导学生学习。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缺少普通心理学的知识基础,而且缺少幼儿园实际教学经验。教学过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多运用日常生活实例和幼儿园的教学实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2、经过之前的知识学习,学生在一定程度掌握从事例推导总结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后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感知觉的涵义、特征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用感知觉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及幼儿园活动的一些现象;

(2)能够根据感知觉知识归纳出组织幼儿园活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感知觉的涵义

教学难点:感知觉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引导推导——归纳总结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感觉”的定义和“八大感觉”的内容,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感受性的定义

感受性是分析器对于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二、感受性变化规律

(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定义: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它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边看书边听歌、盲人的听力

2、一般规律: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它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

(补充的小知识点:感觉的相互作用的另一种表现——联觉。如听到切割玻璃的声音感觉到寒冷;看见黄色感觉到有点甜,看见绿色想起酸的感觉。)

(二)适应

1、定义: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视觉的明适应和暗适应,肤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痛觉的适应等。2、表现:1)感觉完全消失

2)感觉钝化

3)感受性提高

(引导学生结合实例进行归纳)

(三)对比

1、定义: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举例:月明星稀和月暗星繁

在广州夜里很难看见星星。因为广州夜里照明充足,星星显得没那么明亮;广州市中心空气污染严重,可见度降低,比起郊区和农村更难以看到星星,所以说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

2、分类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性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相继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性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举例:同一颜色在不同颜色对比下显示不同的效果、吃糖果和水果的先后顺序影响对糖果和水果的味觉。

(四)敏感化

1、定义:感受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的现象。

举例:盲人侦探破遗嘱案、调酒师的味觉、香水调制师的嗅觉。(引导学生归纳引起敏感化的原因)

3、原因:1)感觉的代偿作用

2)实践活动的训练

思考

根据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在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