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设计方法学
第一讲 设计方法学绪论
![第一讲 设计方法学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69f229d6a58da0116c1749ec.png)
设计阶段 产品规划
设计目录名称 市场趋势调查 用户意见征询 技术预测方法及选用准则 产品通用技术要求指南 产品通用环境条件及约束条件指南 产品寿命周期各阶段的技术、物理特征检核矩阵 基本功能和符号汇编 功能结构变异规则 逻辑功能结构 专用功能结构 通用功能流程 实现基本功能的物理效应(如:放大、缩小) 转换 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方法及规律 新物理生物效应目录 专利索引 固、液、气的基本特性数据 基本物理数据分级卡(便用计算机定性分析比较) 构型变异基本规律 设计经验及规律系统化 连接系统化 专题设计目录(如:快换结构、可拆结构、焊接、粘接、空间传动机构等) 尺寸链及公差配合 表面质量及材料处理 有限元、静力学、动力学分析 优化方法及选择、使用准则 工艺特点及选择使用准则 设计有关标准
COSMOS系统的整体概要
设备 运输计划 车辆管理 维护业务管理
维护业务 管理终端
电力系统控制
电力系统 管理终端
站内
运行管理
集中信息
运行管理终端
设备管理终端
运输计划终端
车辆管理终端 集中信息
中央网络
运输计划· 设备管理计算机
车辆管理计算机 维护业务服务器
电力系统控制计算机
运行管理计算机
集中信息管理
设计方法学与系统工程学的学缘关系
工作步骤 1问题定义 2系统设计目标 系统工程学 设计方法学
市场分析、趋势研究、明确定义 市场分析、趋势研究、用户要求 确定输入、输出及边界约束条件、技术要求清单分析、制定设计任务 制定目标评定准则技术 书
3系统综合
4系统分析
构造目标系统
模型化定性定量分析
寻找原理方案
设计方法学 课件PPT课件
![设计方法学 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e276596c175f0e7cd137bd.png)
人类层
推荐:《日常用品的设计》 唐纳德.诺曼
设计之法
物的复杂性 人的复杂性 设计的复杂性 事物情理
设计之法
设计的复杂性
人
物
玉米糊糊的意义?
设计之法
设计的复杂性
设计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 外部是不断变化的、不同人的目的与环境的“要 求” 内部是“可组织”的元素及关系,如技术、工艺、 材料、形态、结构
设计之法
复杂的物体系
设计之法
复杂的物体系
物的复杂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 1.单一物种的多样性复杂 2.物体系的系统性复杂
设计之法
催生新物的动因
设计之法
催生新物的动因
市场动因:换型计划,造型运动,莫尔定律 技术动因:技术+需求,如激光技术、红外技术 需求动因:需求—技术,依据需求,选择、寻找 改进、发明、整合技术
个统一里内,我们才能把握“事”的真实意
义。
老王带儿子吃窝窝头(经历、回忆、自己、儿子) 今天研究过去,今天被未来研究
设计之法
时间与空间
空间:空间不仅仅是“事”的物理场所,在 “事”的结构里,特定的人、布景、道具、 氛围构成不同的空间,人们的行为也被空间 规范。空间更是一个心理、社会的场域。
国内和国外的区分(国境线、海关)、教师、监狱、茶馆、KTV 四合院,苏州园林
设计 科学 技术 艺术
设计从科学那里汲取知识来探求人类合理的生活方 式;设计选择技术手段来实现自身;设计从艺术那 里获得美与价值、情感的表达。
在设计的概念下,科学、艺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 一起
源元之论
设计科学
当今,一些设计师和教育者将“设计艺术”的概念 偷换成“艺术”,躲在艺术的安全封地内俯瞰大众、 用户、消费者、老百姓,以“艺术”的名义获得审 美的特殊权利,以直觉、灵感、品味、格调等话语 垄断大众对设计的评价。使得设计师在与商业合谋 中沦为“时尚的制造者”、“形式的生产商”,而 忽视了设计作为科学的一面,忽视了设计的本质和 夲元。
第8章设计方法学
![第8章设计方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ee258d32915f804d2a16c107.png)
要求 要求 要求 要求 愿望
主动扭矩:max 250 N.m
负载扭矩:max 116 N.m(可调) 离合器脱开力: max 6000N (可调) 被加速惯性矩:1~26 kg.m2 惯性矩可无级提供,至少每级不超过0.1kg.m2
第1次发放
1988年5月20日
华南理工大学
要求明细表 (摩擦离合器试验台)
制定任务要求时,设计师要弄清下列问题:
1) 设计本身涉及哪些问题?
2) 有哪些愿望委托者还未提出来?
3) 任务书所提出的条件是否真实?
4) 哪些开发途径是可行的?
5) 设计要达到什么目标和应具有什么特征? 6) 哪些特性是不允许存在的? 7) 哪些产品应被取代?
§8.3.2 编制产品要求明细表 一.对产品要求明细表的要求
愿望
要求 愿望
第1次发放
1988年5月20日
华南理工大学
摩擦离合器试验台要求明细表
要
加工和检查
第2页共2页
负责人
修改
要求/愿望
求
要求 愿望 愿望 愿望 要求 要求 愿望
加工的零件为单件生产 尽量用标准件或外购件 尽可能在本单位加工 尽可能用国产器件 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同心度要检查 飞轮(如果有)要经动平衡 与安全有关的联接要易于检查
图10-2
产品的生命周期
图10-3
产品规划进程
§ 8.2.3 产品构思的产生及选择 • 没有产品的构思,就不可能有产品的实体。 要构思一个产品,必须对其进行认真详尽认 真详尽的研究和探索。通过提出一些问题, 并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产品构思。 • 提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功能方面:顾客有哪些功能方面的要求 ?我们已满足了哪些? • 2.作用原理方面:能否通过改变现有产品 实现功能的作用原理,从而使产品变得更好 ? • 3. 结构方面:是否应该小型化?
设计方法学__课件
![设计方法学_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486c90c77da26925c5b0bb.png)
设计之法
事的结构: 时间与空间
人与物
行为与信息 意义
设计之法
时间与空间
时间:在“事”的结构里,时间并不是一个点, 而是包含着过去与未来的统一体。只有在这 个统一里内,我们才能把握“事”的真实意 义。
老王带儿子吃窝窝头(经历、回忆、自己、儿子)
1.外因变化驱动设计师、工匠区组织安排内因,如人们渴望登 山,然后产生相关登山装备。
2.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促使设计由内部出发,向
外寻找人们需求或使用环境,如激光技术,电磁技术 3.共同驱动,如Imac的机壳材料是有GE和苹果公司共同研制。
设计之法
外部因素不明确的根源: 一、用户的差异化、个性化趋势增加 二、设计者与用户的分离
则方法明也。——《墨子.天志》
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何故?
道法之析
道有万法
• 道:理想 目标 方向 • 法:方法 术法 法则 法规
使手段技巧而能进乎道,为方法。 为学做人皆当有方法,但方法异于技巧。 技巧乃手段造作,非道义功夫。
道法之析
议
剖析当今设计现象,何为道,何为法
道法之析 源元之论 承合之辩 设计之法 情理之路
可能和限制 色彩、形态的 可能和限制 材料与资源的 可能和限制 管理水平的保障
内 部 因 素
目 标 系 统
适 合 目 标
外 部 因 素
使用条件的 可能和制约 生活、消费方式
适
的可能和限制
经济、政治、法 规的制约
时间、范围的点和 域的制约和可能
适合 产品计划、设计方案与产品系统设计
事系统——生活形态
源元之论
现代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学
![现代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bfe55131a5e9856a561260f5.png)
(5)外购件供应;如原材料、元器件供应质量、价格、期限等。
2. 技术调研
(1)现有产品的水平、特点,系列、结构、造型、使用情况、存在问题 和解决方案等。 (2)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水平、动态与趋势。 (3)适用的相关科技成果。
(4)标准、法规、专利、情报。
13
3.社会环境调研
(1)国家的计划与政策。
例 车床加工零件
把多余材料从毛坯 上分离出去 获得合格表面
强力磨削 激光加工 车削 成型挤压 冷轧
16
总功能的描述要准确、简洁,合理抽象,抓住本质,这样便于 使设计目的明确,思路开阔。 一般工程系统都比较复杂,难以直接求得满足总功能的系统解。 按照系统分解的原则进行功能分解,可通过较简单的功能元去求 解。总功能可分解为分功能、二级分功能……功能元(能直接求 解),并用树状的功能关系图(功能树)表达。
1. 选择工作原理
设计人员在选择工作原理时、思维发散是关键。机械设备 的设计不应局限于机械学的范围,电子学、磁学、光学、热 学、仿生学等科技工作原理都应在考虑之列。 选择先进的工作原理:如磁力轴承代替液压轴承,带编码器 的伺服电机代替带交流电机的齿轮轴系,激光器代替切削机 床对高硬度材料进行加工,电子表代替机械表等。 分析工作条件:是常规的还是非常规的,功能载体在不同的 工作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特性是一般的显特性,还是某种内在 的潜特性。例如:普通钢材在超低温的冷脆性使强度大大降 低,而在超高压下的高塑性使硬度大大降低。
2. 研究部门 3. 设计部门 4. 制造部门 5. 销售部门
国家计划、政策,产品寿命周期分析,市场调查,需求 预测经营销售等。
6. 供应部门
设计方法学与创新设计方案
![设计方法学与创新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55eae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5.png)
设计方法学与创新设计方案设计方法学与创新设计方案设计方法学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应用的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和原则,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加高效地创造具有创新性的设计作品。
创新设计方案是指一种新颖、独特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法学与创新设计方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使用正确的设计方法学,设计师才能够系统地进行设计,确保设计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而创新设计方案则是设计师通过运用设计方法学,探索新颖的创意和解决方案所产生的成果。
所以,设计方法学在创新设计方案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学,并以一个创新设计方案为例,阐述如何应用设计方法学来促进创新设计。
一、市场调研市场调研是设计过程的第一步,设计师需要通过调查和分析市场需求来确定设计方案的方向和目标群体。
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研究等方法来获取信息和数据,进而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在创新设计方案中,市场调研可以帮助设计师发现新的机会和问题,从而为设计方案的创新提供了基础。
例如,设计师发现在某个特定领域的市场中存在着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可以通过创新设计方案来填补这个空缺,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用户体验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是指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用户需求和感受的设计方法。
通过对用户进行观察、访谈和参与设计的方式,了解他们的期望和痛点,从而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在创新设计方案中,用户体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通过创新的方式满足用户的期望。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用户体验设计来改进产品的易用性和舒适度,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将问题看作一个整体,并关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通过系统思维的方法,设计师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并从中发现创新的机会。
在创新设计方案中,系统思维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问题的本质并找出解决方案。
设计方法学概述
![设计方法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7049968af1ffc4ffe47ac45.png)
《设计方法学》
概述
• 思维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 尽管我们人类自古以来一直不停的研究思维,但至今所取得的实质性 成果仍是极其有限的,远没有达到揭示人类思维奥秘的地步。
《设计方法学》
概述
• 思维科学对思维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从一个方面揭示思维的本质和 规律,探索人类思维奥秘,回答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 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用来训练人如何有效地思维,提高人的 思维能力,提高人的生存能力和加快人类文明的发展。 思维科学研究的领域广阔,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其研究也是非常困难
概述
《设计方法学》
1.2 思维研究的简史
概述
• 归纳一下,认知心理学的思维观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心理学 应该研究意识,研究心理内部过程。(2)心理过程可理解为信息的 获得、信息的贮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使用和提取。(3)由于信 息加工能力的限制,人不可采取一切行为,必须对信息加工采取一定 的方案和策略。(4)可以而且应当将计算机作为人的心理模型,进 行计算机模拟思维。
《设计方法学》
1.1 思维科学研究的对象、意义
概述
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具有许多重要的属性或性质。遗憾的是,人 们对于什么是思维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不仅不同门类的学者 从不同学科角度出发对思维常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同学科的研究者如果站在不 同角度也会对思维产生不同的看法。比如,英国著名的创造学家德波诺认为 “思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识地探究”;我国有些著名心理学家、 教育家则认为“思维是大脑机能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就是在社会实践中或 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识”。
的,有待思维科学家们的持续不断地努力。
《设计方法学》
第一讲 设计方法学
![第一讲 设计方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af7a8180cc1755270622080f.png)
1) 设计是将生产者 与使用者双方的需 要具体化,对成为 最终产品时的构造 及功能,而且对包 括人类一切环境在 内的全部进行恰当 设计的一种创造性 活动。
2) 设计是针对在批量生产的前提下对产品及系统加以 分析,并进行创造和发展,其目的是希望在投产前能使 产品获得一种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的最佳形式,并在一 般水准的价格和合理利润下加以生产。
1) 产品的使用属性 2) 产品的社会属性 3) 产品的服务属性
海尔是如何赚钱的? 你把保险公司的产品放到哪里去了?
3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
1) 手工的、静态的、经验的设计,被动地分析产品的性能 2) 计算机化的、动态的、科学的设计,主动地设计产品的性能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比较,有下列 几个特征:
3) 设计追求的是公众审美意识, 而不同于单件艺术品的追求,其标 准受经济法则、自然法则和人—— 机(产品)——环境因素制约,是 追求精神功能和物质功能并存的实 用且美的产品。
现代设计的要素
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要求具体化 批量生产 公众审美
物质功能 物质技术条件 造型艺术
现代产品设计的要素一般是指物质功能、物质技术条 件和造型艺术,三方面因素构成了产品设计的对象, 即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相似性设计(Similarity design) 系统化设计(Systematization design) 并行设计(Concurrent design) 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 ergonomics) 模态设计(Modal design)等等。
现代机械设计与传统设计及其范畴
例如:各种钟表的造 型。 只要求它们能反映和 体现出其功能,并符 合其功能要求就可以 了,所以同类的产品 在其造型上会有不同 的差异性。
(完整word版)设计方法学(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设计方法学(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47ccb05376baf1ffc4fade8.png)
1.设计: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在特定的物质条件下,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实践过程。
2.设计的特征(1)有限时空特征—所有的设计活动都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物性特征—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约束下进行的(3)需求性特征—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4)创造性特征—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为了取得创造性成果(5)过程性特征—所有的设计活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3.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1)原始设计方法,特点是:简单思维、时间长、水平低。
(2)传统设计方法,特点是:复杂思维+计算+模型试验。
(3)计算机集成设计方法,特点有:程序性、创造性、系统性、优化性、综合性、CAD。
4.设计方法学是研究产品设计规律、设计程序及设计思维和工作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是研究设计中的一般过程及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系统(system)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
5.技术系统是实现技术过程各项转化的人造系统。
6.有关技术系统的概念:功能:一个系统所要达到的目标;功能关系: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要素:又称单元,或元素。
是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单元。
解:技术系统的设计方案或设计结果。
6.技术系统的特征:有序性,有界性,动态性。
7.抽象的目的:确定设计任务的核心,突出本质功能,忽略次要或不必要的限制,解放设计师的思维,以便其致力于解决本质问题。
抽象方法要抓住2点:(1)陈述问题要高度概括,尽是避开表面、次要的问题;(2)以设计表为基础,对设计任务进行多次概括,并逐次抽象。
抽象应注意的问题(1)抽象是逐次完成的,不要一劳永逸,毕全功于一役(2)准确,言简意赅(3)检查。
8.功能结构设计有关概念:功能:系统把输入量变成输出量的能力总功能、部分功能(子功能); 功能结构:部分功能及其间关系的总和多种结构;功能结构图:用图形和线条表示的功能结构功能表述对求解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设计方法学
![设计方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ddcd0ea2cc7931b764ce1562.png)
总体最优观点
有的系统方案在这方面功能很好,在另一方面很 差,在一些相互矛盾的功能中,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妥 协和折中。一些定性的目标,又很难量化,或者最优 化,因此,满意化的观点应运而生。
有了这样的“总 体最优观点”对于培 养大家从系统的角度 看问题,形成系统管 理的基本思想是非常 重要的。
跨国公司的案例
并行设计(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提出背景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是串行工程
1988年美国国防分析研究所首次提出并行工程CE (Concurrent Engineering)。
并行工程定义: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 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 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力图使开发者从一开始就考虑到 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从概念形成到报废)中所有的因素, 包括质量、成本、进度与用户需求。
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 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 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工程最基本的思想(观点) 1、全局性观点 2、总体最优观点 3、实践性观点 4、“综合性”观点
全局性观点
系统具有整体性,它导致了我们看待问题要从整 体性出发,要有全局的观点,它强调要把研究与处理 的对象看成一个系统,坚持从全局出发。 美军喷气推进实验室参加导弹研究的案例:
第二章 设计方法学
2.1概述
› 方法: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目的、途 径、策略、工具与操作技能这五个层次有机组合的 一个选择性系统。
› 方法学:关于方法的规律的理论。就是对方法的合 理性、有效性、效率与效果进行系统的研究、讨论、 分析。
› 方法论的意义:它不但使你明白什么时候用和如何 用锤子或螺丝刀,它还指导你在面对新的难题时, 如何创造新的工具。
设计方法学整理
![设计方法学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768f308fc4ffe473368ab1f.png)
+ 十九世纪中后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人们开始注
意总结工程设计的规律和方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以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品竞争的日益 剧烈, 各国普遍重视设计环节, 推动了设计方法学的 研究。德国等欧洲国家重点抓系统化设计并注意总 结设计规律和方法, 并用技术文件方式进行推广。 美国、日本等国则更重视创造性设计和设计中的计 算机应用。70 年代后期欧洲成立了设计研究组织 WDK(Workshop Design-Konstruktion) 及相应的许多专 业研究小组。目前每隔一年召开一次国际工程设计 会议ICED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Design) , 设计方法学的研究更引向深入。
+ 2. 研究解决设计问题的逻辑步骤和应遵循的工
作原则。以系统工程分析、综合、评价、决策 的解题步骤贯彻于设计各阶段, 使问题逐步深 入扩展, 多方案求优。 + 3. 强调产品设计中设计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分析创新思维规律, 研究并促进各种创新技法 在设计中的运用。 + 4. 分析各种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如系统工程、 创造工程、价值工程、优化工程、相似工程、 人机工程、工业美学等在设计中的应用, 实现 产品的科学合理设计, 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 五、设计者必须承担最基本的设计义务和
+
+
+
+
+ +
道德责任: 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了解与关注 对产品成本的控制与节省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爱护 对人文环境的尊重 对消费者趣味的引导 沟通人与物的交流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设计方法论的分类: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优化论、对应 + + + + + + + + + + +
设计方法学PPT课件
![设计方法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13d0c40b7360b4c2f3f642d.png)
13
3、直觉思维
直觉是人类一种独特的“智慧视力”,是能动 地了解事物对象的思维闪念。直觉思维能根据 少量的本质性现象为媒介,直接把握事物的本 质与规律。是思想的自由创造。
21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思维方向的多向、求异性 2、思维进程的突发、跨越性 3、思维效果的整体、综合性 4、思维结构的广阔、灵活性 5、思维表达的新鲜、流畅性
22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技法
二、创造技巧
1、创造法则
群体法则
综合法则
还原法则
逆反法则 组合法则
创造法则
对应法则 移植法则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真正可贵的因 素是直觉。”他认为科学创造原理可简洁表达 成:经验——直觉——概念——逻辑推理—— 理论。
14
4、灵感思维
灵感是热门借助于直觉启示而对问题得到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的一种思维形式。是 一种把隐藏在潜意识中的事物信息,在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其信息就以适当的形式 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
16
5、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也称集中思维、 求同思维或定向思维,是 以某一思考对象为中心,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将 思路指向该对象、以寻找 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思 维形式。在设想的实现阶 段,这种思维形式常占主 导地位。
例如,公交车站存在的问 题?及解决方案
17
7、分合思维
分合思维是一种把思考对象在思想过程中加以 分解或合并,以产生新思路、新方案的思维方 式。从面块和汤料的分离,发明了方便面;将 衣袖与衣身分解,设计了背心、马甲;把计算 机和机床结合成为数控机床········
工业设计方法学-PPT课件
![工业设计方法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baa0eb5901020206409c46.png)
3、对应法则
俗话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设计 创造中,相似原则、仿形仿生设计、模拟比较、 类比联想等对应法则。
4、移植法则
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概 念、原理、方法等 运用于另一研究对 象并取得成果的法 则。
5、离散法则
冲破原先事物面 貌的限制,将研 究对象予以分离, 创造出新概念、 新产品。
发散思维有流畅性、变更性、独特性三个不同层 次的特征。
5、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也称集中思维、 求同思维或定向思维,是 以某一思考对象为中心,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将 思路指向该对象、以寻找 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的思 维形式。在设想的实现阶 段,这种思维形式常占主 导地位。
例如,公交车站存在的问 题?及解决方案
二、美学功能
形态 材质 肌理 表面加工 装饰
符合人的感受条件,维持人类的心理健康。
三、象征功能
产品的象征功能主要是经由造型、色彩、材料、 表面处理与装饰灯美学因素得以体现。
产品的象征功能是在观察、使用产品时得到的 所有有关精神、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感受、 体验。可以有国家的象征,企业的象征,社会 地位、声誉、财富的象征,功能的象征,情感 因素的象征,等等。
第二章 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技法
一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联想思维 形象思维 发散思维
分合思维 逆向思维 收敛思维
抽象思维 直觉思维 灵感思维
创造性思维在本质上高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它是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 式的协调统一,是高效综合运用、反复辩证发展的过程。而且与情感、意志、创造 动机、理想、信念、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统一。
设计方法学与创新设计 课件
![设计方法学与创新设计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defdb128ea81c758f578bb.png)
4。技术系统进化的模式在不同的工程及科学领域交替出 现;
5。创新设计所依据的科学原理往往属于其他领域。
1.5 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一般方法
最早的发明创造方法——试误法
即不断选择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问题。
选择解决方案长期以来是单凭猜想的。但也逐渐出现 了一些定型的方法,例如:仿制自然界中的原形物、 放大 物体、增加数量、把不同的物体联成一个系统。
2.3 发明创造的情境分析与描述 发明情境泛指任何一种“工程情境”,可以是技术情 境、生产情境、研究情境、生活情境、军事情境、各 种资源等。 举例说明;
3 冲突及冲突解决原理
3.1 概述
技术发展过程中会带来冲突;
例如:30年代南美的火蚁进入美国; 协和超音速客机; 消费者与技术之间的冲突。
3.1.1冲突的概念
通过采用内部资源,物理冲突已用于解决不同工程 领域中的很多技术问题; 内部资源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系统内部能发现及可 利用的资源,如材料及能量。
空间分离原理
所谓空间分离原理是指将冲突双方在不同的空间上分 离,以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当关键子系统冲突双方在某一空间只出现一方时,空 间分离是可能的。
国产软件:北京亿维讯公司的Pro/Innovator
1.4 TRIZ的重要发现
Altshuller 的研究发现:
1。以往不同领域的发明中所用的原理并不多,不同时代 的发明、不同领域的发明,应用的原理被反复利用;
2。每条发明原理并不限定应用于某一特殊领域,而是融 合了物理、化学的和各项工程领域的原理,这些原理 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发明创造和创新;
当改变产品某些零部件的设计,以提高产品某方面的 性能时,可能会影响到这些被改进零部件相关联的零 部件,使产品或系统的另一方面受到影响,如果这些 影响是负面的则设计出现了冲突。
现代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学
![现代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0f354cd3a8114431b80dd806.png)
13
? 3.社会环境调研
(1) 国家的计划与政策。 (2) 产品使用环境。
(3) 用户的社会心理与需求。
? 4. 企业内部调研
(1) 开发能力 :如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方法,已开发产品的水平 与经验教训,技术人员的开发能力,开发的组织管理方法与经验教训, 掌握情报资料的能力和手段,情报、试验、研究、设计人员的素质与 数量。
9
? 技术过程的完成
人——技术系统——环境。划定了技术系统的两方边界,就确 定了技术系统应实现的功能。
? 技术系统的单元
从功能的角度分析,技术系统应具有下列能完成不同分功能的 单元:
? ①作业单元,完成转换工作 ? ②动力单元,完成能量的转换、传递与分配
? ③控制单元,接受、处理和输出控制信息
? ④检测单元,检测技术系境各种功能的完成情况,反馈给控制 单元
激光成型机
8
? 技术过程的确定步骤
① 根据信息集约和调研预测的资料,分析确定作业对象及其主 要转换要求 ② 分析比较传统的和现代的理论和实践,确定实现主要转换 的工作原理 ③ 明确实现技术过程的环境和约束条件.环境是与技术系统 发生联系的外界的总和,包括经济条件、生产条件、技术条件, 社会条件等 ④ 确定主要技术过程和其他辅助过程 ⑤ 根据高效、经济、可靠、美观、使用方便等原则, 初步划定 技术系统的边界即工作范围。
Know What “本体论”
Know Why “认识论”
Know How “方法论” “实践”
2
? 设计方法学: 是用系统的观点,考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性设计(Similarity design) 系统化设计(Systematization design) 并行设计(Concurrent design) 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 ergonomics) 模态设计(Modal design)等等。
现代机械设计与传统设计及其范畴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现代设计
定义: 从现代工程技术设计来看,设计是将 新技术成果引进产品开发,从结构、工艺、 材料入手进行的技术设计活动,从科学技术 角度去解决零件与零件、零件与部件、部件 与部件内在机械联结的关系,实现产品的使 用功能要求。
现代设计
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设计是 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 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 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产 品设计。还包括了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 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 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
不同类型的产品其面貌千差万别的原因所在,就是由于其功能的差
异,导致造型的不同。但产品的造型与功能又有其统一性,对于同
一产品的功能往往与其造型有着相应的关系,可以采取多种形态相
对应。
例如:各种键鼠的造型。
只要求它们能反映和体现出其
功能,并符合其功能要求就可
以了,所以同类的产品在其造
型上会有不同的差异性。
一定的盲目性。
经验设计阶段 依靠个人的才能和经验,运用一些基本设计计
算理论,借助类比、模拟和试凑等设计方法进行 设计。
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段
加强了设计基础理论、各种专业机械产品 设计机理以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研究,使设计 者能够充分利用数据、图表和手册等进行设计, 减少了设计的盲目性,增加合理性。
2、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1) 设计是将生产者 与使用者双方的需 要具体化,对成为 最终产品时的构造 及功能,而且对包 括人类一切环境在 内的全部进行恰当 设计的一种创造性 活动。
2) 设计是针对在批量生产的前提下对产品及系统加以 分析,并进行创造和发展,其目的是希望在投产前能使 产品获得一种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的最佳形式,并在一 般水准的价格和合理利润下加以生产。
3) 设计追求的是公众审美意识, 而不同于单件艺术品的追求,其标 准受经济法则、自然法则和人—— 机(产品)——环境因素制约,是 追求精神功能和物质功能并存的实 用且美的产品。
现代设计的要素
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要求具体化 批量生产 公众审美
物质功能 物质技术条件 造型艺术
现代产品设计的要素一般是指物质功能、物质技术条 件和造型艺术,三方面因素构成了产品设计的对象, 即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
1、信息论方法—现代设计方法的依据,如信息分析法、 技术预测法等。
2、系统论方法,现代设计方法的前提,如系统分析法、 人机工程以及面向产品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设计。
3、控制论方法,如动态分析法等,是现代设计的深化。 4、优化论方法—现代设计方法的目标。 5、对应论方法,如相似设计、反求工程设计等。是现 代设计的捷径 6、智能论方法—现代设计方法的核心,如CAD、CAE、 并行工程、虑拟设计、人工智能等。 7、寿命论方法,如可靠性设计、价值工程和稳定性设 计等。
1) 产品的使用属性 2) 产品的社会属性 3) 产品的服务属性
海尔是如何赚钱的? 你把保险公司的产品放到哪里去了?
3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根本区别
1) 手工的、静态的、经验的设计,被动地分析产品的性能 2) 计算机化的、动态的、科学的设计,主动地设计产品的性能
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比较,有下列 几个特征:
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是主要任务
学习现代设计方法的最主要任务 是:掌握现代设计的理论与原理,了 解其作用与局限性,并学会用客观存 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智能 intelligence
创造潜能Creation potential(包括好奇心 和兴趣,要有细致的观
察和深入的思考)
各种相关
可靠性设计(Reliability design) 工业艺术造型设计(Visual design) 模块化设计(Modular design) 反求工程(Inverse engineering) 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机械动态设计(Dynamic design)等等。
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得以成为现实的物质基础,功能的实现要靠正确地选择 构成产品的材料。赋予材料以特定的造型乃至功能的,则是各种制造技术、 工艺和设备,称之为“物质技术条件”。
最后,工业产品是由形态、色彩、 材质诸元素构成的,具有实现其功 能的形象,称之为“造型艺术”。
造型就是指产品表现出的形式,是产品为 了实现其所要达到的目的所采取的结构形 式,既具备了特定功能的产品实体形态, 又反映了产品的思想内容。就是说形式反 映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功能决定造型, 造型服务于功能,造型反映功能。所以, 功能与造型的关系是统一的。
3)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产品功能与造型的根本条件,也是构成产品功 能与造型的中介要素。材料和结构之间存在着比较确定的关系,而结构 与功能之间却是一种不确定的关系,所以材料与功能之间也具有不确定 关系。因此,为了实现同一功能,人们可以选择多种材料,而每一种材 料都可以形成合理结构,并实现所要达到的功能相应产生的造型形式。 例如,用不同的木材、金属等材料制成的产品椅子,虽然它们的材料、 结构和造型不同,但都可以实现同样的“坐”的功能。正是这种功能、 造型和材料之间的不确定关系,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椅子造型。然而不同 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结构特征,必须通过各种加工手段来完成实现 产品造型,所以,物质技术同样制约着产品的功能与形态。
产品造型具有三方面主要特征:实用性、艺术性、科学性。
产品的实用性是因为它有使用价值,表现了物质的功能特性。
说产品具有艺术性,是因为它本身的确具有艺术感染力,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表现了物质的精神功能,以及产品本身特定的内容、构造和情趣,并通过自身的 外观形象,是人们在心理状态上产生某种作用。如正方形的产品给人以简洁、大 方、规整之感,而曲线造型的产品给人们流畅、典雅、优美之感等,都是通过其 外观造型对人们产生这种精神作用。但是产品的艺术造型具有双重特征,既要美 观又要实用,是建立在物质功能的基础上的。
一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
1 设计的起源和设计技术的传递
1) 手工艺人的设计及技术传递
师傅——徒弟(实用的)
2) 传统设计技术的传递
图纸、经验、类比(实验为基础的)
3) 现代设计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仿真、理论分析(分析实验结合的)
现代机械设计与传统设计及其范畴
一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
2 产品属性变化对设计的要求(传统产品与现代产品)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是与科学技术、 材料、结构、工艺和艺术内容紧 密结合的,是通过一定的视觉艺 术形象来反映其思想内容,并通 过抽象概括的造型手段反映出产 品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的 面貌,使人们对其产品在心理上 产生某种感受特征。所以,从这 个意义上讲,现代设计要不断发 展,把多专业、多方面因素协调 完善。
❖ 由于设计方法学(Design methodology)和创造方 法学(Creation methodology)的迅速发展,机械 产品的设计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一系 列新兴学科分支,主要有:
❖ 设计方法学 ❖ 优化设计(Optimal design) ❖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例如:各种钟表的造 型。 只要求它们能反映和 体现出其功能,并符 合其功能要求就可以 了,所以同类的产品 在其造型上会有不同 的差异性。
2)形式有其自己的法则和规律,而这些法则并不完全受功能的 制约。造型除了实现功能的结构形式并受其功能的制约以外, 还有其独立性。但造型与功能形式不应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 作用,相辅相成。
的专业知 识和经验
努力实践 不怕艰苦
不怕失败的性格
坚忍不拔的精神
高远的志向 不迷信权威
(一)现代机械设计简介
❖ 机械设计的历史 ❖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 ❖ 机械产品的设计过程 ❖ 机械产品的设计原则
1、机械设计的历史
人类的设计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直觉设计阶段 凭直观感觉来设计制作工具和机械,往往带有
总之,工业产品设计的物质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和造型艺 术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
除了上述三个基本要素之外,还有使用环境这一重要因素。 因为任何产品都是其环境中的一个构成因素,必须考虑产品在 环境中的作用,研究其功能、造型、材料等因素是否与使用环 境协调统一。(广州大部分的空调只有制冷功能没有制热)。
要有人一机一环境和谐的整体观念,才能使现代设计变为 创造人类更美好生活的一种活动,使工业产品真正地满足人们 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以研究产品设计 为对象的科学。发展至今,现代设计理论和 方法的内容多而丰富,它们是由既相对独立 又有机联系的“十一论”方法学构成。
现代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
首先,产品应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称为“物质功能”;
产品的功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某种特定功效和性能。工业产品都包含 着物质功能、精神功能与使用功能。其中物质功能是产品的基本方面,并 通过产品的技术含量作为保证,对产品的结构和造型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也是造型的出发点。精神功能则是物质功能的重要补充,并通过产品的造
型设计予以体现,它通过产品的外观、材质、 工艺、色彩等因素扩展到物质功能的外延,给 使用者的心理产生某种感受,愉悦、快乐或沉 闷、压抑等。而使用功能体现了产品被使用时 的方便及舒适安全的程度,强调产品具有人一 机一环境的协调性能。
其次,产品采用不同的制造技术、材料的加工手段,决定着工业产 品具有不同的特征和相貌,这方面因素人们把它叫作“物质技术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