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的重要化合物》【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其次节的部分内容,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学问。

教材在第一章《从试验学习化学》和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改变》的基础上,从第三章起先介绍详细的元素化合物的学问。

在其次章的学习中,学生已驾驭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试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

通过本节学问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试验和理论学问补充感性相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学问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学问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

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驾驭,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相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的学问、技能的基础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中学初入学,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试验学习化学》,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改变》,已初步了解了从试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试验的基本方法,具有试验探究心理,能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试验;学习了分类法,能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学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有关性质;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肯定的学问、技能和心理基础。

但学生对试验现象分析实力、思维实力、探究实力有待进一步培育和提高。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初步学问,并且了解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挡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学问的相互连接。

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试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剧烈新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一)一.设计思想本节课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一开始以图片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较快投身于学习情景中。

在学习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时,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亲眼见证实验现象,并让学生自己探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整个教学过程精心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过程,获取知识,获得亲身体验,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介绍胃舒平及明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能说出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⑵知道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⑶认识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过程与方法:⑴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⑵借助氧化铝两性模拟的方法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⑶通过课堂教学,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培养探索问题的科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⑵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难点: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探究及运用电离平衡理论解释氢氧化铝的两性。

四: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讨论、演绎五:教学用品试剂:0.5mol/L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HCl溶液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六: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铝的性质,那么铝有哪些化学性质?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熔沸点较高。

化学性质:①与非金属反应、 4Al+3O2 2Al2O3②、与氧化物反应 2Al+ Fe2O3Al2O3+ 2Fe③、与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④、与强碱溶液反应 2A+2NaOH+6H2O=2Na[Al(OH)4]+3H2↑(四羟基合铝酸钠)⑤、与盐溶液反应 2Al+3CuSO4==Al2(SO4)3+3Cu[引言]铝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铝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如: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刚玉坩埚(主要成分为氧化铝)、明矾净水等。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制备氢氧化铝,实现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结合。

2.让学生在掌握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过程中,学会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统一。

二、教学重难点化合物的两性、氢氧化铝的制备和“铝三角”转换。

三、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运用:问题——实验事实——讨论——结论——应用这一模式进行。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属于实验性比较强的课堂,同时这节课的氧化铝与氢氧化铝的两性等的形成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体现了“从生活中学习化学,将化学运用于生活”,同时注重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培养及基础知识的落实。

综合这些因素,在讲课前让学生自主预习并完成学案前置性作业,并提供了相应的预习提纲。

导课时,我从图片中精美宝石和耐火材料的联系设问,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学习了氧化铝。

然后在讲到氢氧化铝时,先引导学生设计制备氢氧化铝的方案,并通过实验现象的不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

接下来让学生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再次回想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运用。

总体来说本节课内容量大,深度广,学生在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所以以后上课时语言还要精炼和简洁及慢些,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以后教学中更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进行适当的教学调整六、魅力展示本节课符合当前化学教学理念,符合“开放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本节课中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充分思考;解放学生的手脚,使他们主动探究;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从容学习;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更多的关注生活。

课堂上所提问题具有较大开放性,比如在实验制取氢氧化铝时同一方案不同小组出现不同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不同现象分析原因,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形成发展个性、鼓励创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课堂氛围。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教学设计】_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根据对金属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建立学习金属的思维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铝的化合物的学习中。

2、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学会定性定量的认识事物的性质。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原理、提出质疑、进行探究、学会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难点: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三、教学方法讲授教学法、自主讨论法、演示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四、教学过程前期实验准备:(12组平行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架一个,试管六支,滴管一支,小烧杯两个(2)实验试剂:0.5mol/L硫酸铝溶液,稀盐酸(1:2),4mol/L氢氧化钠溶液,10%氨水溶液,蒸馏水(放在其中一个小烧杯中)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分析主题二、氧化铝【实物展示】展示瓶装的氧化铝试剂【课件展示】氧化铝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对比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引导学生形成两性氧化物的概念【拓展提升】:通过工业上用铝土矿为原料来制得单质铝回答问题【多识一点】观察并描述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展示成果并书写离子方程式独立思考并作答培养学生观察以及语言表述能力加强巩固落实培养化学学科归纳类比思想通过工业上用铝土矿为原料来制得单质铝将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全部归列举氢氧化铝、氧化铝在生活中的应用拢到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并将知识用于实践,学以致用,激发兴趣。

扩充眼界,感悟生活,体会化学的实用性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归纳铝三角的相关内容并予以提升:1.研究物质的思维模型2.互联互通的铝三角之间的转化,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对待问题3.回归教材资料卡片:明矾晶体归纳整理构建知识体系,培养系统化学习习惯,同时培养学生感受化学实用性的热情以及热爱化学的情怀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建模用模”的思维模型,侧重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同时将生态课堂的有序、有情、有效、有趣贯穿其中。

针对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点反思:(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认识,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定义、命名及结构特点。

2.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铝的发现及应用背景,引出铝的重要化合物。

2. 讲授新课:系统地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定义、命名、结构特点、制备方法、性质及应用。

3. 实例分析:分析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铝酸盐电池、铝盐净水剂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讨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定义、命名及结构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评价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的熟悉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无机化学》、《金属化学》等。

2. 课件: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等。

3. 实验器材:实验室用具、铝及其化合物的样品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定义、命名及结构特点。

2. 第二课时:讲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 第三课时: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程内容为铝的重要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铝、硫酸铝、氟化铝、无水氯化铝等四种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到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二、教学目标1.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2.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生产和应用;3.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4.增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氧化铝、硫酸铝、氟化铝、无水氯化铝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氧化铝、硫酸铝、氟化铝、无水氯化铝化合物的生产过程及其机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铝的化合物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3.课件演示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回顾“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的内容,引出重要的金属元素——铝。

2.通过铝的外观、剪切性、化学性质等方面了解铝的特点,展现铝在现代工业中的广泛应用。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氧化铝的结构特点和性质;(2)氧化铝的生产方式和应用;(3)氧化铝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硫酸铝(1)硫酸铝的结构特点和性质;(2)硫酸铝的生产方式和应用;(3)硫酸铝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氟化铝(1)氟化铝的结构特点和性质;(2)氟化铝的生产方式和应用;(3)氟化铝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4.无水氯化铝(1)无水氯化铝的结构特点和性质;(2)无水氯化铝的生产方式和应用;(3)无水氯化铝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三、实验环节1.实验一了解氧化铝的氯化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2.实验二了解硫酸铝的沉淀反应AlCl3 + 3H2SO4 → Al2(SO4)3 + 6HCl四、总结与评价1.针对学生的实验答题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探究精神。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二、教学内容1.铝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等。

2.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3.实验操作: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难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实验操作。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讲解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其在陶瓷、耐火材料、磨料等领域的应用。

(2)氢氧化铝:讲解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3)硫酸铝:讲解硫酸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水处理、造纸、皮革等领域的应用。

(4)氯化铝:讲解氯化铝的制备方法、性质,以及其在有机合成、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3.实验操作(1)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分别展示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的制备过程,让学生了解制备原理及操作步骤。

(2)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展示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的性质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性质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4.课堂小结5.课后作业(1)熟记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2)完成课后实验:制备氧化铝、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并观察性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让学生了解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实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但课堂容量较大,部分学生可能难以消化,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

今后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难点补充:1.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特点在讲解氧化铝时: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氧化铝的熔点有多高吗?生:不知道。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设计:铝的重要化合物一、课程目标:1.了解铝的基本特性和重要性。

2.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1.铝的基本特性和常见化合物。

2.铝的制备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铝的制备方法和工业生产技术。

2.铝的应用领域和环境影响。

四、教学过程:五、引入:铝作为第三大金属元素,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等领域。

除了纯铝外,铝的化合物在冶金、电子、化工等行业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节课将介绍铝的制备方法以及几种重要的铝化合物。

六、展示:1.铝的制备方法:(1)铝的电解法制备:向铝矾土中加入氢氟酸,生成氧化铝和氟化铝。

然后,将氧化铝溶解在高温的盐浴中,并以化学还原反应的形式得到纯铝。

(2)热炼法制备铝:铝矾土与焦炭经过高温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和气态硅酸气体。

然后,将三氧化二铝与碳与高温反应,还原成纯铝。

(3)激光法制备铝:通过激光技术将铝原子与其他元素原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制备铝合金。

2.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是铝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磨料等行业。

氧化铝是一种高熔点的无机物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能。

(2)氟化铝(AlF3):是铝冶炼工艺中的重要辅助剂,可以降低冶炼温度、提高产量和质量。

(3)硫酸铝(Al2(SO4)3):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学品,广泛用于制造纸张、皮革、明胶等工业中的沉淀剂。

(4)醋酸铝(Al(CH3COO)3):是一种常用的混凝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和纤维素工业中。

(5)碱式硝酸铝([Al(H2O)2(NO3)4](Al(OH)3)):是一种用于生产烟火的重要原料。

七、实验:实验1:铝合金的制备实验2:氧化铝的制备与性质测试八、讨论:1.在制备铝合金的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到铝的颜色和质地的变化,讨论铝的特性和铝合金的用途。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教学设计: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形成并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2)掌握Al2O3和Al(OH)3的重要性质,并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认识氢氧化铝的性质,掌握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操作。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地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完善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学生自己探究的方式得出物质的性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明矾净水、Al(OH)3治疗胃病等素材,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关注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Al(OH)3的制备难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三、教学用品仪器设备:试管若干、试管架、废液缸、胶头滴管药品:硫酸铝、稀盐酸、氨水、氢氧化钠溶液其他:投影仪、计算机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问题启示法和讨论法五、教学设计思路活动1:以一组图片引入新课的内容,并由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归纳出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活动2:以铝片与酸和强碱溶液的反应的现象展开讨论,通过分析得出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让学生动手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活动3:通过探究实验认识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以及实验室制备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活动4:通过实践应用,了解氢氧化铝的用途,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 氧化铝(1)物理性质(2)用途(3)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2氢氧化铝(1)制备:可溶性铝盐 + 氨水(2) 物理性质(3) 化学性质:(a) 两性氢氧化物 (b) 2Al(OH)3△ Al2O3 + 3H2O(4) 用途。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教案:《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目标:1. 了解铝的重要性及其化合物的应用;2. 学习铝的典型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性质;3. 掌握铝的典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重点:1. 铝的典型化合物的命名方法;2.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难点:1. 铝的重要性及其化合物的应用;2. 铝的典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教学准备:幻灯片、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幻灯片或视频简要介绍铝的重要性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1:铝和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理论讲解)铝的制备方法:通过金属铝与三氧化二铝(Al2O3)的还原反应制备。

氧化铝的制备方法:通过铝的氧化反应将金属铝氧化为氧化铝。

步骤2:铝和氧化铝的化学性质(理论讲解)铝的典型化合物包括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等,它们在化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氧化铝具有高熔点、高硬度、不溶于水的特点,常用于制备陶瓷、研磨剂等。

硫酸铝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酸盐,可用于制备其他铝盐和纤维素酸酐。

氯化铝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于制备有机合成重要原料、染料、农药等。

步骤3:实验演示和讨论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演示,如用铝粉与三氧化二铝的还原反应制备铝,并观察制备得到的铝的性质。

讨论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铝的重要性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步骤4:总结和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铝的重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拓展课外阅读,了解更多铝的化合物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幻灯片或课件进行理论讲解;2.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演示,增加学生的实际操作体验;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 听取学生的小组讨论结果,评价学生在思考和合作能力方面的表现;3. 结合课后阅读作业,评价学生对相关拓展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延伸活动:1. 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铝的应用及相关领域的发展;2. 参观铝加工厂或铝相关企业,了解铝的生产过程和应用情况。

《铝重要化合物》教案2篇

《铝重要化合物》教案2篇

《铝重要化合物》教案2篇Teaching plan of important aluminum compounds《铝重要化合物》教案2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铝重要化合物》教案2、篇章2:《铝重要化合物》教案篇章1:《铝重要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氧化铝的主要物理性质;学会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的方法;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会书写Al2O3和Al(OH)3分别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来判断两性化合物并验证其性质,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正确的实验操作,合理的实验设计和分析,提高综合运用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性质;Al(OH)3的制备。

【难点】Al(OH)3的制备;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回顾铝箔加热融化的实验现象,融化的铝不滴落,像是有一层膜兜着,这层膜是什么?为什么融化的铝不滴落?【学生回答】氧化铝;构成薄膜的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融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

【教师引导】其实铝制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就是由于氧化铝的保护作用,那氧化铝除了上述性质之外还具有什么性质?铝的重要化合物除了氧化铝之外还有氢氧化铝,那氢氧化铝又具有怎么的性质?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例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例

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掌握氢氧化铝的性质和制法。

(二)、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总结、应用等过程,诱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教学难点: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及制取三、教学对象分析我所授课班级的学生特点是: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但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教师不失时机的引导。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二、讲授氢氧化铝三、归纳总结制备氢氧化铝用NaOH好还是用氨水好?归纳: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反应制取氢氧化铝而不用氢氧化钠溶液提出:下面请大家写出用氨水和硫酸铝制取氢氧化铝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氢氧化铝跟酸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指导学生书写方程式归纳: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①和酸反应②和碱反应③不稳定性讲述:氢氧化铝还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分解出相应的氧化物和水投影: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归纳: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小结:本章中学到的既能溶于碱,又能溶于酸的物质有哪些?①Al 两性金属②Al2O3 两性氧化物③Al(OH)3 两性氢氧化物总结:思考交流写方程式: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OH)3 + 3H+ = Al3+ + 3H2OAl(OH)3 + OH- = AlO2- + 2H2O思考、总结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巩固方程式的书写培养学生对比归纳能力六、教学评价设计通过堂上和课后审阅学生的相应练习,从而判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程度。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优秀教案

高中化学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案优秀教案

第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新课导入】氧化铝是一种高硬度的化合物,熔点为2 054℃,沸点为2 980℃,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刚玉(corundum)的主要成分是α­氧化铝,硬度仅次于金刚石。

红宝石、蓝宝石是含少量不同金属氧化物的优质刚玉。

一般红宝石因含有少量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则因含少量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

明矾(alum)是一种复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化学式为KAl(SO4)2·12H2O,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剂。

明矾溶于水后发生电离:KAl(SO4)2===K++Al3++2SO2-4电离出的Al3+和水反响生成Al(OH)3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它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从而到达净水的目的。

由于铝在体内积累对人类健康有害,因此目前用于饮用水净化的含铝的净水剂已逐步被含铁的净水剂所取代。

【教材讲解】一、复习回忆:回忆氧化钠〔Na2O〕的化学性质。

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Al2O3,Na2O 和Al2O3都是金属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完全相同呢?二、新课教学展示氧化铝样品,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物理性质。

归纳整理并板书: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坚硬。

难溶于水,熔点高(俗名刚玉)。

用途:保护膜、耐火材料实验探究:取块铝片分别放入盛有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刚把铝片放入溶液中时,没有气泡生成,一段时间后,生成气泡的速率加快,请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学生思考交流答复,教师补充。

归纳整理:这是因为开始时是外表的氧化铝先与酸和碱反响,然后才是铝和溶液反响。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氧化铝既能与酸又能与强碱反响,与一般金属氧化物的性质不同。

学与练:①写出氧化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案(人教版必修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形成并掌握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⑵掌握Al2O3和Al(OH)3重要性质,并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⑶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意识、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⑵通过比较归纳、实验探究、讨论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小组实验及交流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⑵通过明矾净水、Al(OH)3治疗胃病等素材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观察生活的习惯,体会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难点:Al(OH)3与碱的反应三: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四:教学用品试剂:Al2O3 、0.5mol/L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溶液、稀HCl溶液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五:教学过程[复习引入]观察铝萡,为什么我们看不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把铝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不能燃烧?将铝片分别放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后,有什么现象?[设疑激思]铝萡表面的氧化铝可以阻止铝进一步与氧反应,为什么却不能阻止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学生分析] 铝片表面的氧化膜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破坏了。

[设疑激思] 通常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难道氧化铝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学生探究]氧化铝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根据氧化铝都溶解的事实,要求学生完成两个离子方程式:Al2O3+ 6H+= ____ + 3H2O Al2O3+ 2OH-= ____ + H2O[设问]我们学过的Na2O、CO2各属于哪类氧化物?[学生回答] Na2O是碱性氧化物,CO2是酸性氧化物[追问]那么氧化铝又属于哪类氧化物?[板书]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高一化学《铝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铝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铝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高一化学《铝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一个理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问题循环的过程。

心理学则告诉我们,青少年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要求,即渴望有尝试和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探究,当学生产生思维障碍时,应为学生提供支撑性问题,使学生克服思维障碍,保持思维的连续性,是一种优良的教学方法,是可以让学生动起来的方法。

本教学设计紧紧围绕让生活走进化学,让化学走向社会,紧密联系生活,创设出多层面、多维度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化学的乐趣、奥妙与价值。

(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化学Ⅰ中规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有以下内容: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2)本节内容组成及模块教学要求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以及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认识铝的重要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与其他常见金属化合物的不同,能书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反应方程式。

(3)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铝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三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学习该知识,不仅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也可以为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

“铝的重要化合物” -完整版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 -完整版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一种新颖的教学设计摘要: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构建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知识体系在目前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何有效的提出问题,提出吸引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这是本教学设计的新颖之处。

关键词:铝的重要化合物;探究;问题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核心知识,是学生理解和落实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概念的主要知识载体,也是整个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难点之一。

学好本部分的知识,将有助于学生辨证的认识问题,开阔知识视野;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分析、了解物质世界,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1. 常见教学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对于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目前教师都注意到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探究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但是问题的产生有些“生硬”。

由铝的重要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的一些应用引入,然后就布置任务让学生探究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我觉得这样的告诉不够“高明”,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尝试了去改进它。

一般教学设计存在的不足。

1.1 问题的产生不自然,学生探究的欲望不强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现在的教学我们都注重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活动和情景的设置,以学生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没有错的。

但是,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是谁提出来的,问题是谁发现的,这就非常关键了。

如果一节课老师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自己不能质疑,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机的,学生能力的提升是谈不上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1.2 教学的开放程度不足,思维的容量较小关于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 Al2O3两性和 Al(OH)3两性在思维方式上是一样的。

学生探究完 Al2O3再探究 Al(OH)3的性质,就没有新鲜感,而且重复着相似的思维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就谈不上,教学的闪光点出不来,这样简单的重复也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

2. 新颖的教学设计对于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铝的重要化合物》(公开课)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公开课)教案

铝的重要化合物》(公开课)教案铝的重要化合物(公开课)教案一。

简介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本节课将介绍铝的重要化合物及其应用。

二。

教学目标1.了解铝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掌握常见的铝化合物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3.了解铝化合物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

内容与步骤1.铝的基本性质和特点(10分钟)铝的原子序数、原子量和族别铝的外观、熔点和沸点铝的导电性和导热性2.铝的常见化合物(20分钟)氢氧化铝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硝酸铝铵3.化合物的名称、化学式和性质(30分钟)名称:英文名称和常用中文名称化学式:简式和结构式性质:酸碱性、溶解性、稳定性等4.化合物的应用(20分钟)工业应用:铝合金、铝箔、电解铝等日常生活应用:烹饪用具、包装材料、药品等四。

教学方法1.多媒体讲解:使用幻灯片展示铝的基本性质、常见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以及化合物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展示化合物的性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小组讨论: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共同探讨化合物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

4.总结复:通过问答或小测验等形式,巩固学生对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研究。

五。

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

2.实验报告评估: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力。

3.小测验评估:组织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

教学资源1.幻灯片:包括铝的基本性质、常见化合物的名称和化学式,以及化合物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实验器材:根据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试剂。

3.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教材、文献等供学生深入研究和参考。

七。

教学延伸1.拓展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铝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2.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的书籍、文章和视频,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

八。

课堂反思对于学生来说,铝的重要化合物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问题和引导,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铝的重要化合物
核心素养
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能够根据教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操作,观察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进行客观记录,并能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同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意识,以及敢于发现问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思路
初中已学内容“铝合金应用、铝与氧气、盐酸的反应”,高中必修1铝单质内容是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前面学习的“物质的分类”和“离子反应” 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理论平台,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结合初中对物质性质的认识,学生对Al2O3等金属氧化物的性质有所了解,特别是对碱的性质的理解更完整。

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分小组实验、观察、交流与类推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一方面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Al2O3、Al(OH)3的主要物理性质;
(2)理解Al(OH)3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操作;
(3)认识Al2O3、Al(OH)3的两性,掌握它们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初步加工信息和动手的能力;
(2)通过Al(OH)3的制备探究其两性,根据Al(OH)3与Al2O3的关系类推至Al2O3的两性,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通过对Al2O3、Al(OH)3两性的探究,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
出事物变化规律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Al2O3、Al(OH)3的两性
教学难点
Al(OH)3的制备及两性探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引导,讲述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试剂:0.5 mol/L Al2(SO4)3溶液、稀氨水、稀NaOH 溶液、稀盐酸仪器:试管若干、胶头滴管
教学过程
【当堂检测】
1.有关铝和它的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熔化烧碱的坩埚,可用Al2O3这种材料制成
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保护膜C.氧化铝是一种难熔物质,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D.氢氧化铝能中和胃酸,可用于制胃药
答案:A
2、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Al(OH)3的是()
A.Al2O3和水混合加热
B.Al和水反应
C.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AlCl3溶液中
D.过量的氨气通入到AlCl3溶液中
答案:D
3、下列物质①Al ②NaHCO3③Al2O3 ④Mg(OH)2 ⑤Al(OH)3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合物是() A.①②③⑤B.①④⑤
C.②③⑤D.①③④
答案:C
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A.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2Al3++3H2O
B.氢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OH)3+OH-=== AlO2-+2H2O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Al3++3OH-===Al(OH)3↓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4OH-===AlO2-+2H2O 答案: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