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端午节粽子的做法

合集下载

端午节粽子的做法步骤文字描述

端午节粽子的做法步骤文字描述

端午节粽子的做法步骤文字描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粽子则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重要食物之一。

这道美食口感鲜美,又具有浓浓的民俗文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制作粽子,让大家在端午节时可以亲手制作粽子,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材料准备核心材料:糯米、猪肉馅配料:干贝、咸蛋黄、红枣、莲子、冬菇、虾皮、辣椒油、五香粉、花椒粉、葱姜蒜、生抽、老抽、料酒、白糖、盐。

具体工具:粽叶、线和蒸锅。

制作步骤1、粽叶的泡制粽叶要选择嫩绿并带青的叶子,清洗换水至少三遍,再用净水浸泡一夜,第二天用热水加少量盐清洗,焯水1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备用。

2、糯米的处理先将糯米淘洗干净,然后泡水十二个小时左右。

3、猪肉馅的调制将猪肉馅放入一个大碗里,加入适量的盐、生抽、老抽、料酒、五香粉、花椒粉,葱姜蒜一起拌匀。

然后加入辣椒油和虾皮拌匀,加入莲子和红枣,再加入切碎的冬菇和干贝拌匀。

4、咸蛋黄的准备将咸蛋黄用碎纸往外包一圈,不用全部包住,将包裹好的咸蛋黄放在一旁备用。

5、开始包粽子将粽子叶对摺成一个漏斗状,将糯米倒入粽叶中,用力压紧,留下两指的位置,放入一块猪肉馅、一粒咸蛋黄、几粒米,然后再加入一层糯米,同时将粽叶的两侧向内折叠成三角形,最后封口。

6、入锅蒸煮将水倒入蒸锅中,烧开后放入粽子,水面高过粽子,上盖锅盖,用大火蒸45分钟。

7、出锅凉晾将粽子捞出,放在凉水里凉晾,即可切开食用。

总结通过以上步骤,大家就可以轻松制作出美味的粽子了。

它不仅为端午节增添了色彩和味道,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传承的文化遗产之一。

希望大家在节假日中不仅可以品尝到美食,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通用版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通用版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通用版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粽子,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制作方法。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粽子的历史渊源以及通用的制作方法。

一、粽子的历史渊源粽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

相传粽子最早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由于我国古人崇尚自然,认为自然力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在特定的节气里,人们会设立祭祀的仪式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据史书记载,在古代,为了防止妖邪入侵,人们会将五毒驱逐出来,所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在端午节把粽子系在门口、窗台、车辐上等等。

这种做法被认为是驱逐邪恶的方法,并逐渐演变为传统的吃粽子习俗。

另外一个关于粽子起源的传说与屈原有关。

据传说,春秋时期的楚国大臣屈原为国家的利益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终于被楚王误解并被流放。

他在流放期间,因为对国家的思念和忠诚,写下了众多的诗篇,并在端午节选择跳江自尽,以示对国家的忠诚。

他的乡亲们在得知这一悲痛消息后,纷纷划船去搜寻屈原,希望能阻止他的意愿,并且把米饭扔入江中以避免鱼虾咬食屈原的尸身。

之后,人们发现米饭经过长时间的泡制后,在江水中变为了美味的粽子。

于是,人们以后都将粽子作为纪念屈原的食品,每年端午节都制作并食用粽子以表达对屈原的敬意。

二、粽子的制作方法粽子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下面这是一种较为常见且通用的粽子制作方法,仅供参考。

材料:1. 糯米:500克;2. 糯米粉:100克;3. 粽叶:根据需要准备适量;4. 肉馅:可以选择猪肉、鸡肉或咸蛋黄等,根据个人口味适量决定;5. 配料:酱油、盐、姜、葱等适量。

制作步骤:1. 将糯米淘洗净后浸泡4-6小时,泡软备用。

2. 姜和葱切成末,鸡肉或猪肉切成丁小。

3. 将姜葱末和肉丁炒熟,加入适量的酱油和盐进行调味,备用。

4. 取一片粽叶,洗净后焯至软化备用。

5. 将泡软的糯米沥干水分,加入适量的糯米粉和清水,搅拌均匀使之成为糯米糊备用。

6. 接下来开始制作粽子,将一片粽叶折成一个小口袋形状,底部留出一段留口。

端午节粽子做法说明文400字

端午节粽子做法说明文400字

端午节粽子做法说明文400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汉民族的重要节日之一,相传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这个节日有许多习俗,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馅料包裹而成的传统食物,味道十分美味。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制作粽子。

材料:1. 糯米2. 粽叶(也可以用玉米叶、荷叶等)3. 馅料(可以是红豆沙、糯米饭、猪肉等)4. 绑粽线
步骤:1. 将糯米浸泡在水中至少4小时以上,使其变软。

2. 洗净粽叶,焯水一下。

3. 将粽叶拍干,摆成一片叶子的形状。

接着取一片粽叶,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4. 在粽叶上放上
适量的糯米,然后放上需要的馅料。

5. 按照自己喜欢的口味
和馅料的不同,可以依据自己的习惯加上一些花生、咸蛋黄、肉末等佐料。

6. 将粽叶拉起,包起来。

7. 揉一下成一球,两
头捏紧,注意不要弄碎了粽子。

8. 用绑粽线把两边紧紧地系住,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松。

9. 煮锅里加水烧开后,把包好
的粽子放进去,加热煮1-2小时即可。

小贴士:1. 如果糯米太干,可在最初的时候先浸泡上一
段时间,然后再蒸熟。

2. 煮的时候不要放太多水,否则会影
响口感。

3. 粽子煮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至少要煮1-2个小时,这样才能保证粽子入味。

总结:制作粽子虽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就可以轻松制作出美味的粽子。

端午节、中秋节、新年等传统节日,何不亲自动手做一份粽子来品尝呢?。

粽子的历史渊源

粽子的历史渊源

粽子的历史渊源粽子是中国传统的传统食品之一,以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粽子由糯米、豆沙、肉类等填充物包裹在竹叶或者粽叶中制成。

粽子是中国端午节的传统食品,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蒸制并享用粽子。

粽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

根据史料记载,粽子最早出现在楚国(今湖南、湖北一带)的习俗中。

这些古老的习俗源自对屈原的怀念和缅怀,后来渐渐演变为了现在的端午节。

粽子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

首先,挑选优质的糯米,将其浸泡在水中以增加粘性。

然后,选用新鲜的粽叶或者竹叶,经过清洗和煮沸处理,以去除叶子上的苦味。

接下来,把浸泡过的糯米和喜欢的馅料混合在一起,例如红豆、豆沙、瘦肉、咸蛋黄等,然后将混合物包裹在粽叶中,用细绳子扎紧。

粽子蒸制的时间通常在2到3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让糯米完全熟透,并让馅料的味道更加浓郁。

蒸制后取出的粽子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晾凉后保存,以便随时享用。

粽子的口感糯软香甜,尤其是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品尝粽子更是一种寓意吉祥、庆祝和团圆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的制作方法和馅料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传统的豆沙和肉类馅料外,现代人们开始在粽子中添加一些创新的口味,如巧克力、水果、芋头等。

这些新颖的味道使得粽子更加多样化,也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

此外,粽子还有其他的文化意义。

粽子的形状像一个三角锥,有一种“生活圆满”的象征寓意。

此外,包粽子也成为了一种习俗活动,家人们可以一起包粽子,加深彼此的感情,共同享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总的来说,粽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渊源。

不仅是一种传统美食,粽子背后蕴含着浓厚的人情味和乡愁情怀。

每当端午节来临时,无论身在何方,人们都会回味起小时候那一碗碗热腾腾的粽子,这不仅仅是一种味觉上的满足,更是对历史传承的敬意和对家国情怀的表达。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端午节粽子的由来粽子又称“角黍”、“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汉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粽子的由来,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了解。

【粽子的来历】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粽”字本作“糉”,《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

从米,葼声。

”《说文夂》:“葼,敛足也。

”义为鸟飞时收敛腿爪。

《集韵送韵》:“糉,角黍也。

或作粽。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记载见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五,方伯协极。

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注云:端,始也,谓五月初五也。

四仲为方伯。

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

●(同“鸭”),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

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二节日所尚啖也。

……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清楚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民间传说】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

南朝梁的吴均(四六七-五二○)在《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

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

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

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

此二物,蛟龙所惮也。

’回依其言。

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汩罗之遗风也。

”另外的说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粽子与屈原关联的说法,由于其浪漫主义色彩,而被广为传颂。

粽子在文人歌赋中屡有出现。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写道:“彩缕碧筠糭,香粳白玉团。

”宋代杨无咎在齐天乐端午中写道:“疏疏数点黄梅雨。

端午节的由来和粽子的做法

端午节的由来和粽子的做法

端午节的由来和粽子的做法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华人夏季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和春节、中秋并列为华人传统三大节日。

“端,初也”,也就是“开始”的意思。

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而“午”与“五”又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

五月五日,月与日同为五,故古也称为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

古人也把“午时”当作“阳辰”,所以端午也有“端阳”之称。

明清时代,北京一带也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或“五月节”。

【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好几种,其中以纪念两千多年前,愤投汨罗江的中国诗人屈原说最广为流传。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备受楚怀王重用。

此举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诽谤屈原,离间楚王和屈原之间的关系。

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甚至将屈原放逐。

眼见楚国濒临绝境,因谗臣误国,将为秦国所灭,屈原满怀悲愤,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非常,涌至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而渔夫们也撑起了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

他们还把粽子、鸡蛋等食物,往江里面丢,希望喂饱鱼虾,不让它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还有人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药晕江里的蛟龙。

据说,当时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因为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便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甚至还在这天到来时,特地把菖蒲或艾草插在门上。

【粽子的做法】一、绿豆鸭蛋粽做法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黄5个。

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成馅。

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入锅加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二、肉棕做法1、5斤香糯米,用温水浸泡2、3个小时,期间翻动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然后滤干水分。

包粽子介绍

包粽子介绍

包粽子介绍包粽子,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习俗之一。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而包粽子,则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之一,也是一种传统的食品文化。

包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楚国。

相传,在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忠贞不渝,但却被奸臣诬陷,最终被贬谪至汨罗江畔,并投身于江中。

当地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捞起他的遗体,并为了防止鱼虾虫蛇伤害他的遗体,就将粽子扔进江中,让粽子的香味引开了它们,以此来保护屈原的遗体。

从此,端午节便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而粽子也成为了这一节日的重要食品。

包粽子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准备好糯米、猪肉、鸭蛋、香菇、绿豆等多种食材。

首先需要将糯米浸泡一夜,然后将糯米与所需的食材混合均匀,再用竹叶或荷叶将其包裹起来,最后用细绳系好。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讲究细节,比如糯米要洗净、香菇要用温水泡软、绿豆要煮熟等等。

包好的粽子可以用蒸、煮、烤等多种方式食用。

其中最常见的是蒸粽子。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然后用大火蒸煮即可。

蒸的时间一般在1-2个小时之间,具体时间要根据粽子的大小和口感而定。

蒸熟后的粽子,外皮香滑、内馅鲜美,是一道非常美味的传统食品。

除了作为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之外,包粽子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传统手工艺品。

粽子的包法非常考验手艺,需要讲究技巧和经验,因此包粽子也成为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

家庭成员可以一起包粽子,共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包粽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代表着端午节的意义,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智慧和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种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包粽子这一传统手工艺品。

古代端午节粽子的做法_端午节

古代端午节粽子的做法_端午节

古代端午节粽子的做法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

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

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

其绳相去寸所一行。

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糭,俗作粽。

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

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

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

主要口味一、红豆味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备用。

2.将红豆洗净,泡1.5小时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匀,备用。

3.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内煮约半小时取出,用凉开水浸泡,备用。

4.取泡好洗净的粽叶三四片摆齐,卷成圆锥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红豆,包成粽子形状,用绳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码放在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后,改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二、香糯肉味材料:粽叶五花肉糯米辅料:酱油食盐做法:烹饪方法:1.提前将粽子叶擦洗干净,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软备用。

2.五花肉切长条,加酱油食盐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净后拌入盐和酱油,沥干水分。

4.粽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放一块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线扎紧。

5.锅中用粽叶垫底,放入肉粽,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4个小时。

三、甜茶味原料:糯米,甜茶,蜜枣等粽馅。

烹饪方法:1.将甜茶入铁锅煎熬取汁。

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泡入甜茶汁备用。

2.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时入锅,以水盖过粽子为宜,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

四、蜜枣味类别:甜品/点心自汗盗汗食谱补虚养身食谱夜尿多食谱工艺:煮口味:清香味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

端午节的包粽子过程50字

端午节的包粽子过程50字

端午节的包粽子过程50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的到来意味着要包粽子了。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食,它是用糯米、肉、豆沙等食材制作的一种美食。

它的包制过程十分繁琐,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粽子的包制过程吧。

第一步:准备材料
制作粽子的材料包括:糯米、肉、豆沙、鸡蛋、干贝、香菇、绿豆等。

首先需要将糯米浸泡6-8小时,并且将肉、干贝、香菇等配料提前浸泡好。

第二步:煮糯米
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煮熟备用。

第三步:准备肉馅
将提前浸泡好的肉切成小颗粒,加入适量的调料,放入热锅中煸炒。

第四步:准备豆沙馅
将预先准备的豆沙馅用勺子搓成小球状备用。

第五步:准备粽子叶
现成的粽子叶和鲜叶有一定区别,需要用盐水泡过后再煮,以去除其内部的苦味。

第六步:包制粽子
将泡好的粽子叶平铺在桌子上,将煮好的糯米、肉馅、干贝、绿豆、鸡蛋、豆沙馅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粽子叶上,然后将叶子对着中间对折,再将两边的叶子用细绳或竹子绑好。

第七步:蒸粽子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锅里,大火蒸2-3小时,这样就可以煮出一锅香喷喷、色香味俱佳的粽子了。

端午节的包粽子过程虽然比较繁琐,但只有这样才能煮出一锅美味的粽子,品尝到端午节的味道。

因此,哪怕再忙,我们也要抽出时间,和家人一起包制一些美味的粽子,这样才能感受到这个节日的意义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9种经典粽子馅的调配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附:包粽子方法图解

9种经典粽子馅的调配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附:包粽子方法图解

9种经典粽⼦馅的调配⽅法,总有⼀款适合你,附:包粽⼦⽅法图解马上到端午节了,⼜到吃粽⼦的季节,⼤多数朋友都是到超市买现成的粽⼦,今年⼜没有想在家动⼿⾃⼰做呢?⾃⼰做粽⼦关键是要做好两点:⼀点是调馅,另⼀点是包粽⼦。

今天就为⼤家奉上就9种经典粽⼦馅的调配⽅法,总有⼀款适合你,附:包粽⼦⽅法图解!1.清⽔⽩粽⼦⾷材:糯⽶做法:1.将糯⽶淘洗⼲净,浸泡2⼩时以上。

2.在折好的粽叶⾥放⼊糯⽶,压实包好⽤⾼压锅蒸熟。

3.吃的时候可以根据个⼈⼝味,撒上⽩糖等调味。

2.蜜枣粽⼦⾷材:糯⽶、蜜枣做法:1.将糯⽶淘洗⼲净,浸泡2⼩时,蜜枣洗净备。

2.在折好的粽叶⾥先放⼊1/3⾼度的糯⽶,然后加⼊蜜枣,再放⼊糯⽶压紧。

3.把包好的粽⼦放⼊⾼压锅,压1个⼩时后焖2个⼩时。

3.鲜⾁粽⾷材:糯⽶、五花⾁、盐、黄酒、⽣抽、⽼抽、⽩糖做法:1.将五花⾁切成⼤块,加⼊适量的盐、黄酒、⽣抽、⽼抽、⽩糖、拌匀,腌制3-4个⼩时。

2.将糯⽶淘洗⼲净浸泡过夜,第⼆天控⼲⽔,加⼊适量的⽼抽⽣抽、盐和⽩糖拌匀,同样腌制3-4个⼩时。

3.在折好的粽叶⾥放⼊腌制好的糯⽶⾄1/3⾼度,加⼊五花⾁,最后再放⼊糯⽶压实扎紧。

4.将包好的粽⼦放⼊锅内,⼤⽕煮开后转中⼩⽕焖3-4⼩时即可。

4.⼋宝粽⾷材:糯⽶、绿⾖、红⾖、花⽣、花⾖、葡萄⼲、蜜枣、⽔果⽟⽶做法:1.将糯⽶浸泡4⼩时以上;绿⾖、红⾖、花⽣、花⾖提前⼀晚浸泡;葡萄⼲洗净,⽆需浸泡;蜜枣切成⼩块;⽔果⽟⽶切粒。

2.将以上⼋种原料搅拌均匀,放在折好的粽叶⾥扎紧,⽤⾼压锅或蒸锅蒸熟即可。

5.⾖沙粽⾷材:糯⽶、⾖沙做法:1.糯⽶洗净浸泡两个⼩时。

2.将粽叶折好,先放⼊⼀勺糯⽶,再盛⼀勺⾖沙,再放⼀勺努⽶填满压紧。

3.将包好的粽⼦放⼊锅中,煮⼀个半⼩时即可。

6.桂花蜜⾖蜜枣粽⾷材:糯⽶、红⾖、蜜枣、桂花酱、⽩糖你、蜂蜜做法:1.将红⾖淘洗⼲净,加⽔浸泡⼀晚,控⽔后放⼊锅内,加⽔煮到⽔⼲,使⾖⼦可以⽤⼿捻烂,但不要煮开花。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精选)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精选)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精选)在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人们都会食用一种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的美食——粽子。

粽子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一、粽子的历史粽子作为一种传统食物,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多年的中国古代。

根据传说,粽子的起源与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密不可分。

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因忠于国家被贵族排挤,最终投江自尽。

为了避免鱼虾蛇蚯蚓吃掉屈原的身体,百姓们纷纷划船下河捞起屈原的遗体,同时还在江中投入了糯米、芦苇叶等食材,以防鱼虾咬食。

后来,这种用芦苇叶包裹糯米的食物被称为“屈原粽”,逐渐流传开来。

粽子在汉代时成为一种夏季习俗,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节日食品,用以纪念屈原的忠诚精神。

古代的端午节,人们会用竹叶包裹糯米为屈原祭奠,以示悼念。

在明清时期,粽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节日食品,已经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

而不同地区的粽子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作方式和口味。

二、粽子的制作方法粽子的制作需要准备一些主要的材料,包括糯米、粽叶和各种馅料。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粽子制作方法。

1. 粽子的准备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糯米。

先将糯米淘洗干净,然后浸泡数小时至一夜,以便使糯米颗粒饱满而粘稠。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好粽叶。

粽叶通常使用竹叶,将其洗净备用。

不同地区的粽子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植物叶子,如香叶、苇叶等。

2. 粽子的包制过程首先,取一片粽叶,将其折叠成形状如图所示的漏斗状。

接下来,将一小撮糯米放入粽叶的底部,再加入适量的馅料,如红豆沙、咸肉等。

然后,再放入一些糯米,将馅料包裹起来。

接下来,将粽叶两侧折叠起来,使其固定,然后将粽叶卷成三角形,再将两个角折叠到一起,用细绳或者粽子叶的茎子扎牢。

3. 粽子的煮熟过程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确保粽子完全被覆盖。

然后,用大火煮沸,减小火候后继续煮约2至3个小时。

待粽子煮熟后,取出沥水。

端午节包粽子的做法文字说明

端午节包粽子的做法文字说明

端午节包粽子的做法文字说明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在这个时候会包粽子。

粽子作为传统的美食,既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验这一传统活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端午节包粽子的做法。

第一步:准备材料制作粽子的材料包括糯米、肉食类、豆类、蛋类、红枣、枸杞、花生、红糖等,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来选择。

第二步:泡制糯米将洗净的糯米浸泡在清水中约两小时,然后将糯米沥干水分备用。

第三步:准备馅料将选好的馅料进行处理,比如可将蛋打散、把猪肉切丝、将豆类浸泡,红枣去核切成小块;炒香花生放入糯米中搅匀,将红枣、枸杞等泡软后加入适量糯米中,搅拌均匀便成为甜粽馅。

第四步:用鲜叶包粽选用新鲜的竹叶或者大青叶(也可以买市场上的粽叶,不过用鲜叶口感更好),先将叶子洗净,在开水中烫软后擦干备用,把软叶子摆成四叶形,叶子的交叉处弯成一个漏斗状,然后放置少量糯米,再把馅料放入。

最后,再加入适量的糯米,将叶子向上折起,用细绳缠绕起来即可。

第五步:煮熟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入沸水中煮上2个小时,当粽子浮在水面时,使用铲子轻轻地翻动一下即可,使接触面都能够受到煮沸的水。

如果使用电饭煲来蒸煮粽子,则需要把
插上电源的电饭煲内胆放置舀好水的锅中,锅水煮沸后再将其放入内胆中,打开电源并调好时间即可。

以上步骤中,做粽子的每一步都需要非常小心谨慎,特别是在包馅操作时,还要注意卫生,不要用手直接抓取馅料,而要使用工具取用。

另外,在煮粽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开水溅到身上,以免被烫伤。

最后,在这个端午节里,期望大家都过得愉快,并能够在家里做好自己的粽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粽子的历史与传承

粽子的历史与传承

粽子的历史与传承粽子,又称为端午粽,是中国传统的重要食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从粽子的起源、制作方法和传承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粽子的历史与传承。

一、粽子的起源粽子起源于战国时期,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最早的粽子主要由一些五谷杂粮和鱼肉等食材制成。

相传,屈原是中国古代的爱国诗人,他因不满秦国的政策而投江自尽。

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村民们纷纷划船下去,撒入一些五谷杂粮和鱼肉,以免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

后来,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就模仿当时的情景,将糯米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用来纪念屈原。

二、粽子的制作方法粽子制作的关键是选材、包裹和煮熟。

首先,选用上好的糯米和各种配料,如肉类、豆沙、蜜枣等;其次,将糯米泡水后蒸熟,备用;然后,将粽叶用开水烫软后晾凉,以便后续包裹;最后,将适量的糯米和配料包裹在粽叶中,并用细绳捆紧,放入锅中蒸煮数小时,待熟透后即可食用。

不同地区的粽子制作方法和风味也各有特色。

北方粽子多以豆沙和蜜枣为主,口感甜蜜;南方粽子则更加注重咸味,常用猪肉和咸蛋黄等配料,富有口感。

而在台湾地区,粽子偏向于咸味,添加的馅料更为丰富多样。

三、粽子的传承意义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之一,其传承意义深远。

首先,粽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其次,粽子是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象征,提醒人们要坚持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旨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再次,粽子也具有丰收和祈福的寓意,人们在吃粽子的同时,常常祈祷着来年的丰收和福运。

与传统相结合,如今的粽子也在不断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口味的变化,人们对粽子的制作和配料有了更多的选择。

现代粽子不仅有传统的豆沙、肉类等馅料,还有企业推出的各种新口味粽子,如巧克力、草莓等水果口味。

这些新口味的粽子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口味的需求。

总之,粽子作为中国传统食品之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意义。

中华湘菜:咸水粽子

中华湘菜:咸水粽子

中华湘菜:咸水粽子
咸水粽子
世所享名的“粽子”,为湖南人民始创。

相传公元前278 年农历5 月5日,屈原抱石沉于汨罗江,当地老百姓十分悲痛,以竹简盛米投入江中,作为对屈原的祭祀。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粽子,互相馈送。

“五月端午水,家家粽飘香”的景况,湖南各地方志上都不乏记载。

【原料】(制 40 个)
糯米 2000 克,纯碱 0.5 克,鲜箬叶 100 克,席草 4 根(每根长100 厘米),绵白糖 25 克。

咸水粽子
【制法】
1,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约30 分钟,取出冲水一次,沥干后拌入纯碱。

2,鲜箬叶剪蒂,洗净后用沸水煮10 分钟沥于水,将大小箬叶搭配好,叠成“十”字形,用小绳捆成把,放入清水中浸漂 4—5 小时,待杂味漂净后,取出,用布抹干。

3,用答叶 1 张(小的可用 2 张)折成二角形,放入糯米(约 50 克),然后将答叶覆盖封口,包成菱角形,用席草扎紧。

4.锅内放入清水和粽子(水以淹没粽子为准),用旺火煮2 小时,熟透后捞出,剥去箬叶,放入盘中,撒上绵白糖即成。

咸水粽子
【特点】
粽子色泽橙黄,糯米晶莹透亮,入口糯软有粘劲,味甜而具有箬
叶清香。

此粽除拌糖吃以外,还可用莲子,火腿、香肠、枣泥精细原料做馅,制成各样风味的品种。

端午节的粽子文化演变

端午节的粽子文化演变

端午节的粽子文化演变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源于古代的汉民族祭祀节日,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意义和庆祝方式的节日。

而在这个传统节日中,粽子作为一种特殊的食物文化逐渐演变和发展,承载着人们对于家庭、亲情和美好生活的寄托。

一、粽子的起源和传承粽子这一美食文化的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中国古代。

史书记载,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后来又融合了许多其他元素。

粽子的制作理念也由限于纪念屈原的祭祀食物,逐渐演变为全民共享的美食文化。

二、传统粽子的制作和食用端午节的传统粽子一般采用糯米等材料制成,外包裹着鲜竹叶或者其他叶子,并以绳线捆绑。

粽子的制作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因此往往成为全家人共同参与的盛事。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煮粽子、包粽子,在细心制作中传承着家族的智慧和情感。

而粽子的食用则成为人们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一种方式。

三、现代粽子的创新和演变随着时代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传统粽子的制作方式和口味也在悄然中发生了变化。

现在市场上有各式各样的粽子,有甜有咸,有肉有素,甚至有各种创新口味。

无论是红豆、花生、咸蛋黄,还是巧克力、奶油,人们对粽子赋予了更多的创意和想象力。

这种改变不仅展示了美食文化的多样性,也满足了现代人对于口味的追求。

四、粽子文化的社交和传承作用与粽子文化有关的食材、制作过程和口味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智慧和传统,更体现了家庭、亲情和友谊的温馨和融洽。

人们在制作和食用粽子的过程中,沟通交流、增进感情,进一步巩固和传承着家族的凝聚力和传统文化。

每当节日到来,家庭成员和朋友们围坐一起制作粽子、品尝粽子,这成为了人们欢度节日、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

五、粽子文化的传播和国际化粽子作为中国特有的美食文化,不仅在中国广泛流传,也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游、互联网等渠道,了解并尝试制作和品尝粽子。

同时,不同国家和文化也在将其融入到自身的传统节庆中,使得粽子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信宜古粽的包法

信宜古粽的包法

信宜古粽的包法
信宜古粽是广东地区传统的粽子品牌,其包法和其他地方的粽子有所不同。

以下是信宜古粽的包法:
材料:
糯米、猪肉、咸蛋黄、绿豆、干贝、冬笋、冻豌豆、葱、姜、调料。

做法:
1.将糯米浸泡2-3小时,越久越好。

2.猪肉切成小块,加入葱、姜、盐、生抽、红糖、料酒、五香粉腌制1小时。

3.咸蛋黄切成小块。

4.绿豆泡水2-3小时,冬笋、干贝、冻豌豆烫熟备用。

5.将粽叶泡软备用。

6.将泡好的糯米拌入适量的盐和芝麻油,再加入适量的水调匀。

7.将泡软的粽叶洗净,抖干水份,放在案板上,将两片粽叶叠起来,形成一个锥形。

8.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锥形粽叶中,压实。

9.将腌好的猪肉、咸蛋黄、绿豆、冬笋、干贝、冻豌豆等适量加入锥形粽叶中。

10.再将糯米盖在料料上,压实。

11.将粽叶包起来,用绳子系牢。

12.将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中加水,煮2-3个小时,直到熟透即可。

以上就是信宜古粽的包法,其中的腌肉和绿豆等配料是信宜古粽的特色,特别鲜美。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

粽子的历史和制作方法粽子,是传统的中国美食,是在端午节时食用的特色食品之一。

在中国的北方,人们通常以吃包子来庆祝端午节,而在南方地区,吃粽子则是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

粽子的历史源远流长,制作方法也相对复杂,下面将为您介绍粽子的历史发展和制作方法。

一、粽子的历史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

相传,在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离世后,人们怀念他的才华和贡献。

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纷纷在江河湖海中舞龙、划船,以示悼念。

为了保护鱼虾不被水龙吃掉,人们将煮熟的米粒捏成圆球投入水中,以此来喂食水中的生物。

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为用竹叶包裹糯米、豆沙等馅料,用细绳系起来的粽子。

正是这种由捏成圆球的米粒演变而来的粽子,成为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重要食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的制作方法逐渐丰富和多样化。

在不同地区和民族,人们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口味做出了各具特色的粽子。

例如,广东的粽子多以咸肉和糯米为主要材料,搭配腊味、香菇等,香甜可口;福建的粽子则常常用糯米和红豆沙作为馅料,外形细长,口感独特。

二、粽子的制作方法制作粽子需要准备的材料包括糯米、粽叶、馅料以及细绳。

以下是摘取自广东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粽子的制作方法:1. 准备粽叶:粽叶是制作粽子的重要器具,一般选用质地柔软、无损伤的粽叶。

新鲜的粽叶经过水煮后更容易使用。

将粽叶浸泡在温水中约两个小时,直至变得柔软。

2. 准备馅料:传统的粽子常常使用猪肉、咸蛋黄、腊肠和香菇等作为馅料,可以按照个人口味添加其他食材。

将肉制成茸、咸蛋黄切块、腊肠和香菇切片备用。

3. 准备糯米:将糯米洗净后,浸泡在清水中约2小时。

然后将水倒掉,加入适量的食盐搅拌均匀,备用。

4. 包粽子:将两片粽叶交叠成十字形,用手沿着中间位置轻轻捏拉,使其成为一个漏斗形。

接下来,将适量的糯米放入漏斗口,加入适量的馅料,再填入适量的糯米,用手指轻轻按紧。

5. 系粽子:将两边的粽叶对折包住糯米和馅料,然后将两端的粽叶用细绳扎紧。

端午节粽子制作过程

端午节粽子制作过程

端午节粽子制作过程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这个日子里,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活动来热闹庆祝。

而其中,吃粽子是端午节上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那么,粽子的制作过程是如何的呢?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材料。

粽子包裹主要选用糯米、鲜肉、蛋黄、笋、莲子、豆沙、红枣等食材。

除此之外,还需要竹叶子、棕叶子等材料用来包裹粽子。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粽子的制作工序。

首先,将糯米泡水至少3个小时,让其吸满水分,然后将水沥干,与腌制好的鲜肉、笋、莲子等配料拌匀,加入适量盐、鸡精等调味料,再用一定的力气搅拌,让调料充分渗透到糯米中。

接着,将经过处理的竹叶子、棕叶子用水泡软,再用炭火熏上一段时间,使其散发香味,然后用清水洗净备用。

将泡好的叶子摆入粽子模具中,依次加入制作好的糯米饭、鲜肉、蛋黄等配料,然后再用叶子覆盖在糯米饭上,最后将多余的叶子拼接在一起,将粽子包裹紧实。

最后,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子中,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继续煮2-3个小时。

等到粽子变得饱满,羽毛
顺着切口裂开时,就可以拿出来享用了。

以上便是粽子的制作过程,制作粽子虽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但是一份手工制作的粽子不仅口感更佳,而且能够更好地传承和保留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端午粽教程

端午粽教程
民俗习惯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多种民俗习俗,寓意着祈求健康、平安和幸福。
起源传说
节日演变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传说,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的故事。
历史渊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南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传统竞技活动,起源于中国南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期间,人们会在门口或者窗户上挂上艾叶,以驱邪避瘟,祈求平安。
吃粽子
挂艾叶
赛龙舟
端午节必备美食,有着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口味,寓意着团圆和平安。
传统习俗
粽子制作
教你包粽子
具体步骤:1、取两篇粽叶,搭在一起叠压,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2、在圆锥状的筒中装入糯米;3、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为止;4、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如果叶子过小,可以重新拿一片新的叶子,再包一下,这样粽子会比较美观;5、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
用于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需提前浸泡6-8小时
猪肉
用于包裹粽子,需提前清洗并煮沸消毒
切成小块,用盐、酱油、料酒等调味腌制
粽叶
材料准备
糯米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蒸煮2-3小时
蒸煮粽子
将蒸熟的粽子取出,剪开细绳,享用美食
准备材料
将糯米和馅料包裹在竹叶或荷叶中,用细绳系紧
将糯米浸泡2小时,准备好肉、蛋黄、红枣、花生等材料
起源于南宋
多样口味
江浙粽
糯米鲜香
粽子文化
教你包粽子
具体步骤:1、将粽叶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个边,用手压实。2、叶子两端分别向中间折,用手压实后,叶子呈长信封状。3、将糯米放入折好的粽叶当中。4、将另外一边向下折,完全将糯米包裹住。5、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端午节粽子的做法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

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

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

其绳相去寸所一行。

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糭,俗作粽。

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

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

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

主要口味一、红豆味1.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备用。

2.将红豆洗净,泡1.5小时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匀,备用。

3.将粽叶300克洗净,放入锅内煮约半小时取出,用凉开水浸泡,备用。

4.取泡好洗净的粽叶三四片摆齐,卷成圆锥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红豆,包成粽子形状,用绳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码放在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后,改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二、香糯肉味材料:粽叶五花肉糯米辅料:酱油食盐做法:烹饪方法:1.提前将粽子叶擦洗干净,剪去根部后放入水中,煮软备用。

2.五花肉切长条,加酱油食盐腌制一晚。

3.糯米洗净后拌入盐和酱油,沥干水分。

4.粽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放一块五花肉,包好再用棉线扎紧。

5.锅中用粽叶垫底,放入肉粽,火煮开后转小火煮3-4个小时。

三、甜茶味原料:糯米,甜茶,蜜枣等粽馅。

烹饪方法:1.将甜茶入铁锅煎熬取汁。

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泡入甜茶汁备用。

2.粽子包好后和甜茶同时入锅,以水盖过粽子为宜,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口感: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营养丰富。

四、蜜枣味类别:甜品/点心自汗盗汗食谱补虚养身食谱夜尿多食谱工艺:煮口味:清香味食用:早餐|中餐|晚餐|零食口感:此粽子口感舒适,营养丰富。

主料:糯米1000克原料:葡萄干50克蜜枣100克烹饪方法:1.将粽叶400克洗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2.将糯米淘洗干净,沥水,备用。

3.将蜜枣装入碗内,蒸软取出,趁热去核,葡萄干洗净,沥水。

4.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蜜枣和少许葡萄干,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绳子扎紧。

5.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小时,即可食用。

五、绿豆鸭蛋味材料选用:1.糯米、绿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鸭蛋蛋黄5个。

2.将蛋黄切碎与糯米、绿豆、花生拌匀即成馅。

3.取泡过的粽壳叶折成漏斗状,填入适量馅料,包好后放入锅内排紧,加入冷水浸没粽子,煮沸1小时后,改文火煮1小时即可。

烹饪方法:1.泡过的糯米、绿豆各1000克,牛肉、陈皮各100克,猪肉末50克,葱末、姜末、食盐适量。

2.用猪油将葱末炒黄,依次放入牛肉、陈皮、猪肉末炒半分钟后,淋上麻油即成馅。

3.包时先填进拌匀的糯米、绿豆,将馅料夹在中间,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六、五豆粽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虽然中国人一直有吃粽子的习俗,但甜粽子糖多热量大、咸粽子油多脂肪高,又让人们对此敬而远之。

五豆粽,既满足人们的食欲,又保证了营养健康。

五豆粽”以清热解毒、消暑祛湿、健脾和胃的绿豆、红豆、花生、眉豆和糯米等豆类、粗粮为原料;又以性味清凉、兼有治病功效的粽叶包裹,不仅美味,还非常适合夏天作食疗用,老幼咸宜。

原料:白糯米360克、红豆60克、绿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叶24片。

烹饪方法:1.将糯米、红豆、绿豆及花生分别洗净放在冷水中泡2小时,眉豆洗净在冷水中泡1小时2.沥干水分,拌匀糯米、红豆、绿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调味3.粽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2小时后,擦干。

4.取出2片粽叶,交叉叠起折成三角顶部,加入适量糯米混合物,将头尾折好。

两边再包裹上另2片粽叶,折好后用细绳包扎,即成五豆粽。

5.上笼蒸20分钟即可食用。

七、海南五色粽烹饪方法:1.先把糯主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闻有香味,就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

2.用野生植物的叶液一盒染成一种颜色,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王色。

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猪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

3.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包一种,再用麻绳捆住。

粽子的形式呈圆柱形,大小随意。

煮粽子时,水要浸没粽子,如果分多锅煮,五种颜色的粽子每锅都要有,其意喻吉祥。

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厚的芳香味时就可取出食用了。

八、鱼香荷叶粽原料::三宝米1杯、糯米1/2杯、鱼肉80克、萝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虾米5克、姜片3片。

调味料:酱油2大匙、米酒1大匙。

烹饪方法:1.洗泡好的三宝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电饭锅中蒸熟(非电子锅,外锅加水1/2);荷叶泡水备用。

2.鱼肉洗净,切片;萝卜干末洗净,沥干水分;香菇对切泡水至软;虾米洗净备用。

3.锅烧热,入油将虾米炒香后,加入香菇炒香后取出备用。

4.锅烧热,入油将姜片炒香后,加入鱼片及调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钟。

5.取小蒸笼铺上荷叶,放入煮熟的三宝糯米饭,再放入做法(3)与(4)之材料,续加入三宝糯米饭,将荷叶包好,置电饭锅蒸熟(外锅加1/2杯水)即可。

九、八宝粽子原料:苇叶500克,糯米1000克,小枣50克,薏仁50克,红豆50克,绿豆50克,金橘75克,青梅50克。

烹饪方法:1.苇叶用开水焯一下冷却待用,糯米洗净用冷水泡24小时后待用。

2.将小枣、薏仁、红豆、绿豆用水泡开;金橘、青梅切成粒。

3.糯米和加工好的配料混合包入苇叶中,用水煮2小时即可食用。

十、鲜果粽子原料:红枣或者栗子、白糯米烹饪方法:1.首先将红枣或者栗子切成粒,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

2.然后按照一层米、一层馅的顺序,一共包裹上三层米、三层馅,最后将这些原料用芦苇叶包裹起来,煮熟了即可。

十一、豆沙粽原料:小红豆、白糯米、切成块的红糖。

烹饪方法:小红豆放进锅里煮烂煮好,煮好以后把红豆和豆沙过滤出来,再把豆沙和煮好的红豆加点面粉搅拌好拌成豆泥,再把豆泥分成小份每个里都放上切好的红糖包裹好,白糯米泡在冷水里三四个小时,然后按照一半米、一个豆沙馅,再放一些米。

用棕叶包成三角菱形再用草绳绑起来,煮熟了即可。

十二、顶级养身粽原料:紫米、银杏、瑶柱、鲍鱼、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

做法:第一步,板栗、香菇、五花猪肉、咸蛋黄、虾、白糯米、肉酱、花生的加工方法和古味肉粽相同。

紫米要泡在热水里,时间需要6个小时左右。

泡好以后,将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软。

瑶柱和银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

鲍鱼最好用干鲍鱼,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里泡。

第二步,将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一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台湾竹叶包裹成4个角,放入水里煮一个半小时。

十三、拉沙沙央粽用料:糯米600克,香叶4片,黄梨即煮料1包,葱头仔3汤匙,蒜米1汤匙,白兰地油3汤匙,生抽半汤匙,粽叶适量,粽绳适量馅料:鸡800克,薯仔400克,大葱头3粒,虾米80克香辣炒饭即煮料2汤匙,鸡精1茶匙生粉3茶匙,马拉栈1茶匙做法:将鸡肉斩件,薯仔和大葱头粒,加入其他馅料拌匀。

洗净糯米,浸水半小时,香叶切6公分长,葱头仔和蒜米切碎。

烧热锅,放入白兰她油,爆香葱头仔和蒜米,加入糯米和黄姜即煮料和生抽,炒均。

用粽叶2张,折叠成漏状,放入炒香的糯米1汤匙,加入馅料、香叶,再加入1汤匙的糯米在上面。

将粽绳把粽子扎好,放入气压煲中煮30分钟,即可趁热食。

*普通煲须2小时。

十四、槟城娘惹粽用料:糯米600克,猪肉/鸡肉碎250克,虾肉150克,葱头仔120克,糖冬瓜120克,蒜米2茶匙,花生碎4汤匙,芝麻3汤匙,香叶4片,粽绳适量,粽叶适量调味料:芫茜仔粉2汤匙,胡椒粉1汤匙,鸡精1茶匙,沙姜粉2茶匙,生抽11/4汤匙,糖半汤匙,盐1茶匙,黄姜1茶匙,水半杯,红鹰油4汤匙烹饪方法:将糯米洗净,净,浸水2小时,沥干水分,加4汤匙油和2茶匙盐,搅匀。

烧热4汤匙在锅中,爆香葱头仔和蒜米,加入猪肉、虾肉糖冬瓜和调味料,炒好待冷。

把粽叶折成斗形,加入糯米和馅料,用绳裹紧。

把粽子放入沸水中煮约2小时取出供食。

十五、香芋肉粽用料:糯米450克芋头550克眉豆150克芋头饭即煮料1包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葱头仔(切碎)2汤匙蒜头(切碎)1汤匙粽叶适量红鹰油适量馅料:鸡猪肉切块600克粟子100克虾米50克冬菇20朵咸蛋黄10粒调味料:五香粉1茶匙壕油1汤匙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生抽1汤匙,酒1汤匙,晒油半茶匙,鸡精半茶匙,糖半茶匙,盐1茶匙。

做法:糯米和眉豆洗净,浸水半小时。

芋头去皮,洗净,切粒,包油。

烧热油在锅中,爆香葱头和蒜米,倒入a料,炒香,待用。

把猪鸡肉(加2茶匙生粉)粟子,虾米,冬菇和调味料抖匀。

用粽叶折成筒状,放入炒好的糯米,加入馅料,再盖米,折成三角形,用粽绳扎好,放入烧滚水的气压煲中煮30分钟即热普通煲须2小时。

原料:猪前臀尖,糯米肉和米的比例是3:5左右(即3斤肉,5斤米的样子),酱油,盐,白糖,鸡精,料酒嘉兴肉粽制作材料:主料:糯米1000克,猪腿肉600克调料:酱油50克,白砂糖27克,盐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粽子的特色:形态美观别致,箬香芬芳和润,肉质酥烂鲜嫩,肥糯可口不腻。

十六、嘉兴粽子1.选用7~10厘米宽的伏天粽叶,放在开水锅内煮3~5分钟,使其回软,捞起用清水洗净,沥干2.糯米放入淘箩,用清水淘净,连箩静置约15分钟,沥干水,将米倒入木盆内,加入糖20克、盐15克及酱油50克拌匀3.将猪腿肉去皮,按横纤维分别肥瘦切成长方小块(每块约重20克),放入大盆,加糖7克、盐10克及味精、白酒,反复搓擦,使用料渗入肉内,直至泛出白沫时止4.左手拿粽叶2张,毛面朝下,宽度1/5相叠,右手另拿1张粽叶,光面朝上,约1/3相叠接在左手粽叶的尾部将粽叶接长,在总长的2/5处折转,两边相叠约3厘米成漏斗状5.左手托握粽叶,右手放入糯米40克,肉3小块(二瘦一肥)按瘦、肥、瘦顺序横放米上,再盖上糯米60克,铺平,将长出部分的粽叶折转,盖住米,包成囚角矮壮长方枕头形,用绳绕折至八成紧即可,照此法逐一包好6.锅中放水烧沸,然后将包好的粽子下锅,水面要高出粽子约3~5厘米,用竹架和石块放在粽上压实,用旺火煮2小时,再用小火煮1小时即熟。

十七、台式粽子材料:长糯米、猪肉、香菇、咸蛋黄、酱油、糖、五香粉、盐、粽叶、粽绳。

做法:将糯米洗净,泡3小时备用;把猪肉切成长约4公分,宽2公分的长条;香菇泡软后,去蒂切成条状;再将猪肉、香菇以酱油、五香粉、盐、糖等调味料腌2小时;咸蛋黄切半备用。

洗净粽叶及粽绳,取2张粽叶,在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猪肉、香菇、咸蛋黄等馅料,再加上糯米填满,接着将多余的粽叶折回盖住漏斗包裹好,用绳子在粽腰处扎紧打结,做好后放入锅中,以水盖过粽子,用中火煮2小时,熟透了便可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