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2.1.2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A卷)作业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精选教育文档

地理人教版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精选教育文档

2.1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一、单选题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回答下列小题。

1.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有()①过度樵采②植被稀少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干旱⑤过度开垦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③④⑤2.以下不属于荒漠化防治的措施是()A. 控制人口增长B. 增加草场载畜量C.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D.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略略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部分草场经风蚀和水蚀后严重退化成黑色“秃斑”状裸露土地(黑土滩)。

目前黑土堆的治理主要采用“围栏封育”的自然恢复方法,但进程相当缓慢。

据此完成下题。

3.该地区黑土滩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 过度樵采B. 鼠类活动C. 过度开垦D. 过度放牧4.目前黑土滩依靠自然恢复治理的进程相当缓慢,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B. 地势较高,气候寒冷C.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 冰川众多,湿地广布【答案】【小题1】D【小题2】B【解析】本题考查黑土滩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

根据材料可知,黑土滩形成于草场。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草场以畜牧业为主,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黑土滩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过度放牧,而不是过度樵采、过度开垦,AC错,D对;根据材料可知,草场是经风蚀和水蚀后严重退化形成黑土滩的,而不是鼠类活动,B错。

D对,ABC错。

故选D。

第 1 页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生长缓慢,使得“围栏封育”的自然恢复方法的进程相当缓慢,B对;与深居内陆、冰川、湿地等关系较小,AD错;自然恢复治理与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无关,C错。

B对,ACD错。

故选B。

读图,回答下列题。

5.该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年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 鼠害猖獗B. 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C. 草场的季节变化D. 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6.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③④⑤D. ②③⑤⑥【答案】【小题1】B【小题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2.1.2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B卷)作业Word版含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2.1.2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B卷)作业Word版含解析

第二课时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B卷)[考点分布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据此回答1~3题。

1.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A.全球变暖B.臭氧空洞C.土地生产力丧失D.砍伐树林答案 C解析荒漠化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导致的土地退化现象,故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2.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荒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垦殖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答案 B解析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的主要生产活动是放牧,过度放牧能造成呼伦贝尔草原等大面积的草地被破坏,引起荒漠化。

3.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的核心是()A.禁止一切资源的开采B.突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部移民C.消除贫困D.加大科研力度,增加某地区降水量答案 C解析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

人口过多往往导致人们生活贫困,增加对现有生产性土地的压力,过度耕作、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落后的灌溉方式等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往往造成荒漠化,因此防治荒漠化应以消除贫困为中心,有效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边发展经济边治理荒漠化。

新疆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结合新疆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4~5题。

4.新疆林耕地面积占比很小的主要原因是()A.历史上轻耕重牧B.位于内陆,距海远C.临近边境,难以开发D.人口稀少,开发少答案 B解析新疆面积广大而且地处内陆,距海远,加上山地的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不适宜树木与庄稼的生长,所以林耕地面积占比少。

5.新疆土地荒漠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A.植树造林,种植耐旱作物B.大规模开垦未利用土地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D.改变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答案 C解析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如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破坏了植被,这是导致新疆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此,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措施,C项正确;新疆气候干旱不适合植树造林,A项错误;大规模开垦未利用土地会加剧土地退化,B项错误;新疆地处我国内陆,主要是人为过度活动造成荒漠化扩张,所以改变经营方式并不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措施,D项错误。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5: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练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3课时作业5:2.1.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练习题

课时2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基础过关]1.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C.人口压力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答案』 C『解析』造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因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A、B、D选项属于直接原因,C属于根本原因。

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宣传办公室关于做好“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紧紧围绕“防沙治沙惠及民生”这一主题,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防沙治沙的舆论氛围。

据此完成2~4题。

2.下面不属于防治荒漠化内容的是()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C.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的地段D.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3.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来看,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 A.生态效益为核心B.消除贫困为核心C.社会效益为核心D.政治效益为核心4.下面属于防沙工程措施的是()A.育草封沙B.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D.设置沙障工程『答案』 2.C 3.B 4.D『解析』第2题,荒漠化的防治内容包括:一是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第3题,造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采取了过度的经济活动,故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第4题,A、B、C三项都属于生物措施。

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风沙带目前已达到270万平方千米左右,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30%。

目前沙化土地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13个省区市已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长约4500千米,宽约600千米的风沙带。

据此回答5~6题。

5.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主要是()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人类工农业及其他生产活动C.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区推进D.全球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面植被死亡6.制止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主要措施是()A.在沙漠分布地区适当发展绿洲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B.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C.加快南水北调,在干旱地区实施人工降雨,改善气候条件D.定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增加土地的水分『答案』 5.B 6.B『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地带,目前的荒漠化成因中,人为原因是主导因素;“三北”防护林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工程,生物措施是荒漠化防治的根本措施。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作业与测评:2.1.2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A卷)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同步作业与测评:2.1.2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A卷)

第二课时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A卷)对应学生用书P11[考点分布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答案 C解析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2.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为原因有()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④⑥D.②③⑥答案 B解析注意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是“人为原因”,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

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右图)。

读图回答3~5题。

3.形成我国西南地区石质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风化作用显著B.土质疏松C.夏季暴雨冲刷D.风蚀作用显著答案 C解析西南地区属于季风区,地势起伏较大,夏季暴雨冲刷较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出现石质荒漠化,故C项正确。

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显著主要指干旱地区;该地属于红壤区,土质较黏重。

4.形成石质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放牧B.开山取石C.陡坡开荒D.交通建设答案 C解析石漠化主要位于云贵高原地区。

该地区地形起伏大,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陡坡开荒导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故C项正确。

5.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A.土地资源的丧失B.地下水资源更加丰富C.农业从种植业为主向牧业为主转变D.耕作方式由水田向旱地转变答案 A解析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即土地资源丧失,故A项正确。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

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

地理:2.1第2课时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地理:2.1第2课时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第2章第1节第2课时、选择题(2011 •试题调研)下图是甘肃某地的土地荒漠化状况,这里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为集1982年 20。

呂年荒漠化地区]1 •图中所示荒漠化土地比例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该区土地荒漠化主要是 ( )地沙化C.风力作用引起的沙质荒漠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造成的次生盐碱化2•随着时间的变化,该区荒漠化土地面积所占比例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时值多雨时期,风沙活动得到抑制 B.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固沙的结果 C. 大面积农垦使耕地面积增加,荒漠化土地面积缩小 D. 荒漠化治理改变了地表起沙机制和风沙前移机制3. 该区土地荒漠化的变化说明了 ()A. 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 人类活动只能减缓荒漠化的进程而不能预防荒漠化的发生C. 持续干旱可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D. 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面积占70%以上 解析:第1题,由题目的说明可知,该地区是半干旱草原农垦区,其荒漠化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造成的。

第2题,由题目所给的图看出,该地区的荒漠化由1982年到1998年越来越严重,而从1998年到2008年荒漠化的土地面积有所减少, 这是在这一阶段该地区的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环境造成了危害, 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采取了退耕还牧等防治荒漠化措施的结果。

第3题,由图看出,人类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会对自然演练练考题"验能力]轻巧夺冠!屮,据此回答1A.过度放牧造成的草原退化B.过度农垦造成的土3 题环境造成破坏,导致荒漠化的蔓延,而人们注意了自己的经济活动,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荒漠化就得到抑制,这说明人类活动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1.B 2.B 3.A(2011 •临沂高二测试)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下图)。

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许多水库,几乎拦截全部河水。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 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第2课时练习【含答案及解析】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选择题1. 读“我国荒漠化土地类型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完成下列问题。

1. 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我国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 江南丘陵地区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产生的C. 山西省土地荒漠化发展与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有关D. 松嫩平原西部的荒漠化主要是风蚀2.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有()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⑤地表水缺乏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⑤D. ②③④2. 非洲的萨赫勒地带(下图)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

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

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冋题可能是()A. 土壤污染_________B. 水土流失C. 湿地萎缩_________D. 土地沙化2. 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该措施的目的是()①减小风的侵蚀力②增加土壤肥力③保持土壤水分④减轻流水冲刷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3.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A. 调整农作物熟制B. 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 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 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4.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在一年中,塔里木河的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A. 6 月__________B. 7 月____________C. 8 月___________D. 9 月2. 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 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 往返迁移D. 向两侧迁移3.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高中地理高二必修三人教版检测:第二章_第一节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word版有答案

高中地理高二必修三人教版检测:第二章_第一节_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word版有答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教材第17页活动答案:从图2.3可以看出,植被、降水、径流、气候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变化,尤其是地面植被遭到破坏,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植被覆盖减少后,水的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从而导致地面变干燥,而地面变干燥后,植被恢复更困难。

植被减少不仅引起地表水的变化,还会引起气候的变化。

由于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也会导致地面变干燥,陷于恶性循环之中。

教材第20~21页活动答案:1.萨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气候具有从沙漠气候向草原气候过渡的特征,降水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特别是雨季前有一段高温时期,风大干旱,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较差,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风沙活动准备了物质条件。

气候上的过渡性必然导致植被的过渡性,沙漠与草原交错分布,为典型的荒漠草原,植被遭破坏后,极易沙化。

2.萨赫勒地区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因素的转变给牧场带来的环境影响有三个方面:(1)牲畜品种多样性转变为单一性后,由于牲畜食草的单一性,会引起个别草类的严重破坏,从而造成草场生物资源的破坏。

(2)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被集中的规模经营取代后,必然造成牲畜数目的增加,造成整个草原的过牧,引起草原退化,出现荒漠化。

(3)由季节游牧变为掘井定居后,会造成水井周围草原的超载放牧,出现荒漠化圈,若继续发展会造成整个草原的毁灭。

草场被破坏后,地表水减少、气候干旱、沙尘暴频发,人类生存的环境极度恶化,会出现“沙逼人退”的局面。

3.由萨赫勒地区所处的位置可以断定,越往北气候越干旱,越不利于发展旱作农业。

若在这些沙区边缘发展旱作农业,在缺少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土壤极易遭受风蚀,形成流沙地。

人类的这一行为必然会加速荒漠化的发展和草场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word随堂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word随堂练习

必修3 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0年6月17日是第十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正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所定义的那样,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多雨年份会加快土地荒漠化的进程B.山地丘陵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D.气候因素对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碍作用④纬度位置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3.我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治沙工程措施是()A.钻孔深栽B.设置沙障固沙C.飞机播种D.小流域综合治理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P地与Q地相比,P地()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少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5.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A.增加降水B.改变气候类型C.防风固沙D.改变植被类型右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反映出()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C.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7.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C.设置沙障固沙D.小流域综合治理2010年4月24日开始,17年来最大黑风暴袭虐整个河西走廊,黑风暴到来时甘肃民勤的能见度接近0米。

据此回答8~9题。

8.该现象形成条件不可能是()A.人类活动对该现象发生频度与强度的影响不大B.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现象,强风是动力C.荒漠化为该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漠D.不稳定的空气条件会加剧该现象的强度9.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叙述正确的是()①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②下风向形成黄土层③荒漠化导致生物的生产力下降④影响海上航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10~11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含答案)-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含答案)-word文档资料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高二___班 第___小组 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 老师评价:【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重难点】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16-25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以及图文详解一书中相关内容,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探究题目。

〈注:1.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2.组长组织组员预习并评价。

〉2.课后作业:(1)完善探究知识的整理和拓展;(2)完成针对性训练;(3)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荒漠化的概念内涵1.概念:指发生在 及一些 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2.形成:是 等自然因素与 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 、 _______和 。

4.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 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地形区范围: 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 、 、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2.地貌特点:地形以 和 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 ;西部(新疆境内)是 和 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

(1)干旱成因:深居_______,高原山地阻隔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西 东________递减,_________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水汽难以到达 干旱位置本区条件分析:①基本条件----气候。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荒漠化的防治(导学案,含答案),推荐文档.docx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高二 ___班第 ___小组学号:_____姓名:_______小组评价:老师评价:【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重难点】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 P16-25 第二章第 1 节荒漠化的防治以及图文详解一书中相关内容,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完成探究题目。

〈注: 1.限时 15 分钟、独立完成。

2.组长组织组员预习并评价。

〉2.课后作业:( 1)完善探究知识的整理和拓展;( 2)完成针对性训练;( 3)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荒漠化的概念内涵1.概念 : 指发生在及一些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2.形成 : 是等自然因素与相互作用的产物。

3.主要表现 : 由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和。

4.影响 : 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 : 地形区范围: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甘肃(北部)、内蒙古(大部)。

2.地貌特点:地形以和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西部(新疆境内)是和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1)干旱成因:深居 _______,高原山地阻隔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位置水汽难以到达干旱阻隔水汽进入。

( 2)景观特色——以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主青藏高原隆起远离海洋西东________ 递减, _________程度增强,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减少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贺兰山以西贺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不足 50 毫米200 毫米以下兰200 毫米以上干旱程度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山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自然景观沙漠和戈壁草原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本区条件分析:①基本条件---- 气候。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3 第2章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 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 必修3 第2章第1节 荒漠化的防治 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 第2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 ( )A. 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B. 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C. 往返迁移D. 向两侧迁移2.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 ( )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2. 读“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反映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森林破坏________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草地退化________D. 土壤侵蚀2. 甲、乙两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分别是 ( )A. 甲: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 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 甲:防风固沙、吸烟除尘;乙:涵养水源、美化环境D. 甲: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乙:吸烟除尘、保护农田3. 丙、丁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丙,其理由不包括( )A.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________B. 处于各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C. 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________D. 土地生产能力高3.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①华南②华东③华北④东北⑤西北⑥西南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③④⑤D. ③⑤⑥2. 这些新出现的沙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B. 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C. 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 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地区推进4.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练习: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Word版含答案

济因素的转
方面 (1)牲畜品种多样性转 会引起个别草类的 散的小规模 加, 游牧

性后, 于牲畜食草的单 草场生物资源的破坏 代后,必然 ,出 荒漠
性, (2)分
重破坏,从而 营
营被集中的规模
牲畜数目的增 (3) 季节 荒漠 少
整个草原的过牧,引起草原退 掘井定居后, 会
水井周围草原的超载放牧, 出
呼伦贝尔沙地 近年来,过度放牧和
加剧;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是沙地形 的
要发生在西 干旱的绿洲地区 第 4 题,呼伦
贝尔地区 于东 地区西部, 草原牧区,该地区应该加强人工草场 建设, 发展畜牧产品深加工 , 使其 重要的畜牧 生产基地
答案:3.A 4.B 部分生态问题的分布区 读 ,回答 5困饥荒 人们 了解
必需的生活用品而过度开垦 加剧 因土地 逐 降 断退
草场资源的破坏,荒漠 生产力 更 效地控 应,能 降,从而使作物产 重的贫困饥荒 解
风蚀 断
,载畜
少,人们陷入 根溯源, 即
非洲贫困问题的办法可以 境保 继续发展
人口增长, 使人口增长 效地控 种恶性循
境的恶 在
2.9 中可以看出, 是 致牧场进 荒漠 的发
农作侵入牧区对草场的影响 步超载 二是牧场向 展 4. 问题是
个方面
境脆弱地区转移, 结果都会
2.10 表示了人口增长
荒漠
加剧之间的因果关系 人口
境 资源 贫困等问题的根源 人口过快的增长,致使 增加, 因社会 能满足需求而出 过度放牧, 重 土地
解析:第 1 题,从 体大幅度减少,在 地荒漠 态
干旱的西
的产生 第 2 题,该地区林地 草地和水体的减少会导致生
境恶 ,干旱加剧,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气温日较差增大 答案:1.A 2.B 呼伦贝尔草原是 洲较 肥美的草原 近年来,该地斑点状荒漠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高考频度:★★★★☆难易程度:★★★★☆黑河是我国其次大内流河,该流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黑河下游过去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地方,现在到处是荒漠戈壁。

读图回答1—2题。

1.黑河下游地区水草丰美变成荒漠戈壁的主要人为缘由是A.陡坡修筑梯田B.水库拦截蓄水C.工业规模扩大D.全球气候变暖2.复原黑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①下游推广节水农业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③上游修建水库储水④全流域用水量协调管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1.B 2.C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建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有,有利于荒漠化的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建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样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的变率大。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确定性因素人为因素分布区及破坏缘由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樵采自然植被作为燃料草药材分布区:采挖药材、发菜增加收入严峻破坏草场,易造成风沙侵蚀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经济利益,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加速了草场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从事农业(种植业)生产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下游水源短缺,生态恶化浇灌农业区:大水漫灌次生盐渍化2.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浇灌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开土壤盐渍化牧区草原削减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安排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爱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要求。

人教版新培优同步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作业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新培优同步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作业Word版含解析

02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B.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是气候异常造成的C.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表现D.土壤盐渍化不属于土地荒漠化答案:C解析:荒漠化是在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一些半湿润地区也会出现,土壤盐渍化也属于土地荒漠化。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据此完成第2~3题。

2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是因距海远近不同B.大风是本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C.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主要在于干旱的自然环境D.塔里木盆地多属于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东向西,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是()A.水分差异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答案:2.B 3.A解析:第2题,干旱是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

第3题,由于距海里程的增加,西北地区的降水由东向西递减,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第4~5题。

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5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答案:4.D 5.C解析:第4题,草原地区为满足牲畜饮水而打水井,使水井周围因过度利用和践踏草地而退化成沙地。

第5题,绿洲萎缩即出现荒漠化迹象,其表现是地表反射率上升,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盐碱度升高,生物生产能力下降。

读图,完成第6~7题。

6该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这深刻地反映了()A.鼠害猖獗B. 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C. 草场的季节变化D. 草场载畜量可以继续增加7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A.①③⑤B. ②④⑥C.③④⑤D. ②③⑤⑥答案:6.B7.D解析:第6题,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使区域农业在发展中出现了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A卷)
[考点分布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表示()
A.土地盐渍化B.下游河流水位上升
C.下游河流流量减少D.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地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带来的上游用水增加,会使下游河流流量减少。

2.导致图示区域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为原因有()
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⑥人口和贫困问题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①④⑥D.②③⑥
答案 B
解析注意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是“人为原因”,燃料短缺、风沙侵袭、人口和贫困问题均不属于人类活动。

石质荒漠化简称石漠化,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的地区,如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右图)。

读图回答3~5题。

3.形成我国西南地区石质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风化作用显著B.土质疏松
C.夏季暴雨冲刷D.风蚀作用显著
答案 C
解析西南地区属于季风区,地势起伏较大,夏季暴雨冲刷较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出现石质荒漠化,故C项正确。

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显著主要指干旱地区;该地属于红壤区,土质较黏重。

4.形成石质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放牧B.开山取石
C.陡坡开荒D.交通建设
答案 C
解析石漠化主要位于云贵高原地区。

该地区地形起伏大,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陡坡开荒导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故C项正确。

5.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
A.土地资源的丧失
B.地下水资源更加丰富
C.农业从种植业为主向牧业为主转变
D.耕作方式由水田向旱地转变
答案 A
解析石漠化发展的后果是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即土地资源丧失,故A项正确。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前些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

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

读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回答6~7题。

6.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农垦④不合理灌溉导致的盐碱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科尔沁沙地位于农牧业过渡地带,过度放牧或开垦,易导致荒漠化。

7.科尔沁沙地“沙绿民富”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
B.沙地边缘构建乔、灌、草防护带
C.配套排灌设施,合理引用水资源
D.推广沙地植被恢复配套技术
答案 A
解析全球变暖,会使冰雪融水增加,但蒸发也会更旺盛,可能加剧干旱,这是土地荒漠化加剧的原因之一,不是“沙绿民富”的原因。

读某区域图,回答8~9题。

8.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主要是()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多,土地荒漠化
D.风力侵蚀作用强
答案 C
解析楼兰古城地处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河流沿岸,当地的河流湖泊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但因为人们过度樵采和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河流下游水量减少,导致荒漠化严重。

9.N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以及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A.地下水夏季B.冰雪融水春季
C.冰雪融水夏季D.地下水秋季
答案 C
解析N为内陆湖,且其水位夏季最高,故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M 绿洲夏季潜水位高,蒸发旺盛,故土壤盐碱化严重。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
B.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雨水和地下水
C.与古代相比,目前荒漠化面积扩大
D.气候干旱是目前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解析由“季节性河流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可知,图中河流由南向北流,故图示地区的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

从图中的经纬度、沙漠广布、多季节性河流确定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

从图中古城遗址和当代城镇的位置变化可确定,与古代相比,目前该地区荒漠化面积扩大。

目前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11.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A.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粮食生产
B.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加快上游地区水能资源的开发,大力建设水电站
D.兴修梯田,防治水土流失
答案 B
解析中上游地区过度用水,造成中下游地区缺水,使该地区荒漠化加剧,因此应合理用水,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充分利用水资源,发展粮食生产,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加剧荒漠化。

内流河水量小,不宜大力建设水电站。

该地区降水少,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兴修梯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二、综合题(共56分)
12.读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1)①地形成沙化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分)
(2)②地出现荒漠景观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6分)
(3)分析图示区域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土地盐渍化比较严重的原因。

(6分)
(4)图中①②两地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有哪些?(12分)
答案(1)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2)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降水少
(3)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不合理的大水漫灌。

(4)退耕还林、还草;建立防护林;节约、合理用水;合理放牧、轮牧;禁止樵采、乱挖;生态移民等。

(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第(1)题,①地为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场资源丰富,人们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导致土地荒漠化。

第(2)题,②地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与海陆位置有关。

第(3)题,两平原土地盐渍化的原因应从自然、人为原因两个方面来分析。

(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
材料一包兰铁路全长990 km,其中有140 km在沙漠中穿行。

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

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呈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乙所示。

(1)描述图甲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

(6分)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10分)
(3)说明图乙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

(12分)
答案(1)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干旱缺水;沙漠广布,植被稀疏。

(2)西北风。

冬春季节,亚欧大陆气温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近地面空气以高压为中心顺时针辐散,该地区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部,故为西北风。

(3)砂砖夜晚吸收露珠,并且保温,为沙丘上的植被生长提供水分和热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生长;同时砂砖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拦截沙源,固阻沙
流,可以阻止沙丘流动。

解析第(1)题,地表环境可从地形、地势、植被、土壤、水文等方面分析。

第(2)题,从图中位置可知该地位于亚洲高压的东南部,冬季盛行西北风。

第(3)题,从材料中的“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入手分析砂砖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热量,从增加地面粗糙度、降低风速等方面分析其固沙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