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透视原理
平行透视的原理

平行透视的原理平行透视(ParallelPerspective)是一种虚拟的空间表示方法,是一种用于绘制艺术性景观的方法。
它指的是一种在投影平面上,把从某个视点出发的无限多条平行的线段投射,而形成的空间图形。
该原理可以被用来在画布上创建立体图形,透视图,半透视图,以及更细节的艺术作品。
平行透视的原理最早出现在15世纪末,当时由雅克布列松所发明。
他为画作设计了一种基本的架构,以帮助空间和美学的呈现。
它通过把从视点出发的,水平投射出去的虚线,把景物投影到投影平面上,从而实现深度感的生成。
此外,从三维到二维的投影过程中,可以更准确地保持景物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所生成的卷曲的投影线,才能真实再现景物的维度、深度、视角等信息。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平行透视的原理最常用于建筑和景观的设计中,因为这种方法在展示空间布置时,可以更容易地表现出深度,提供了一种视觉上的感受。
此外,它在多个艺术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摄影、雕塑、绘画等,以及电脑绘图。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平行透视的原理是一种几何学的投影方法,而细节的形状取决于三维空间中第四维的距离和视点位置,是一种运用几何学和光线理论实现虚拟空间表示的方法,也是更精确的一种视觉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三维景观。
另外,平行透视的原理不仅在艺术领域有着实际意义,而且还在计算机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在虚拟现实技术上起着关键作用,绘制出的立体场景在3D视频游戏的场景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平行透视的原理一直受到计算机行业的青睐,在图像处理和图形分析技术中,有一系列的基于它的技术,用来实现多维数据的可视化和深度分析。
总而言之,平行透视的原理早已被用来表现深度,引领和丰富三维空间的表现。
它不仅在艺术创作、摄影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艺术领域有着重要意义,在多个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借助平行透视的原理,我们可以增强人工视觉的能力,更好的表现三维空间,以及深入理解空间和物体之间的关系。
平行透视的原理

平行透视的原理平行透视是一种绘制物体可视化技术,它帮助视觉设计师创造出真实的图像和具有深度的空间感知。
平行透视的原理是根据平行线法则,绘制出一系列符合平行线的线条组合,形成具有深度的3D空间的视觉效果。
平行线法则是指物体上面的线段,在非投影面时,会保持平行,在投影面上会伸缩,是平行透视的基础原理。
将投影的物体画出来,就是平行透视效果,以表现物体空间信息。
平行透视法有三种基本要素:前瞻线、参考线和表格线。
前瞻线是指从一定距离向前看,直投一个物体或建筑物的线段,其目的是使平行透视图的画面具有艺术性和真实性,前瞻线的两端点是实物和视觉的中点,即所谓的望远点。
参考线是连接前瞻线两端到投影面上的点线段,是建立2D平面投影图时必不可少的要素,可按照物体高度等维度等进行分级,还可以在其中加入线类、圆类、点类等。
最后一个要素是表格线,是将参考线在前瞻线和投影面上延展出来的线段,它可以加深物体深度的表现,让你看到建筑物的垂直外观。
在应用平行透视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前瞻线的位置,然后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在物体上设置参考点,再把参考点投影到画面上,便得到了与实物相符的投影图形。
之后再补充表格线,细化图形,增加深度感,最后加上细节,绘制出完整的图像。
平行透视的主要优点是用途广泛,可以用来绘制传统的建筑物、汽车、产品设计、插画、动画等多种应用,而且它更容易掌握,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被称为是“高难度绘画技法”。
另外,由于平行透视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它也被用来在数字图像中表现3D空间,其逼真的效果往往会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受。
总之,平行透视原理是一门技术,它能够以精确的效果展现出3D空间的形态,把物体精确的表现出来。
由于其简单易学及强大的视觉效果,平行透视技术被可视化设计师广泛用于创造真实的形象,构建3D空间。
透视学-第二章-平行透视-张岩详解

• 风景物象的基本透视规律——平行透视 • 要点:(室内) • 1、物象压视平线,平视视角,一个灭点,并偏于
画面左侧或右侧,不居中,左右两边物象不对称。
• 2、在规则物体中,所有的横线可以画成完全平行 的。同时,所有的竖线则应互相平行,又必须完全 垂直于底面,所谓,横平竖直。
(三)同一视域的平行透视的书、桌子直角边,不 能因为位置高低,而心点也分上下。
(四)同深度的建筑侧面,不能因深度相同, 无论在任何角度,宽度都处理成一样。同深 度的直角面,距离心点远则宽,近则窄,恰 在心点时会压缩成一条直线。
• (五)立方体 水平面对角线 应消失到距点, 距点不能离心 点太近。在 60°视域圈内, 太近,视距太 近。正常视域 圈小,立方体 透视一旦超过 60°,这会变 异超长。
• 透视的种类:
• 所谓透视关系,主要指的是视点月物体的方 位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画面与物体之间的 基本状态,即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 视。
• 为了研究透视关系中的物体形态变化规律, 透视学中常以正方体为理论分析——具有三 向空间的分析意义。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与状态
60°视域中,视点对立方体进行平视运动的观 察,立方体无论在什么位置,只要一个可视平 面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就和观点、画面构成平 行关系。
• 从内部观察:最多可以看到五个面(室内 平行透视)
(一)视点在中间位置——心点恰在中间,左右两 侧的墙面变化相当。
(二)视点 离开中间位 置——心点 靠近一侧, 这一侧离心 点近,消失 加快,墙面 缩窄。
反之,另一 侧,消失缓 长,墙面增 宽。
• 二、平行透视 的特点:
• (一)立方体 的边棱呈现三 种状态:
第二章 平行透视

例一 用视线法作立方体的平行透视 图
图a ①定画面线P.L.,视平线H.L.,基线G.L.,心点C.V.及视点S。 ②定平面图及立面图的位置。 图b ①过视点S与平面图A、B、C、D各点连接,求画面线上的迹点a、b、c、d。 ②过平面图CA、DB作延长线,与画面线P.L.交于a′、b′两点,再过a′、b′作垂线,与基线 G.L. 交于a⒈、b⒈两点。 图c ①过a⒈、b⒈作全透视,与心点C.V.相连。 ②从a、b、c、d各点向下作垂线,与a⒈—C.V.和b⒈- C.V.相交,求得平面透视图A′、B′、 C′、D′。 图d ①将立面图的高度点K水平移至a⒈的垂线上,得交点K′,过K′连接C.V.与过a、c、的垂线 相交,得EG。 ②过E、G分别作水平线与b、d的垂线相交,得交点F、H。 ③连接A′、B′、C′、D′、E、F、G 、H各点,即为所求立方体的透视图。
C G F 窗 宽 E A e f c g h d l m B H
D L
门 宽
M P.L.
n n′ o′ 6 5 9 2 11 t a 3 4 a′ C.V. 10 12 R° r° b′ r′ T R′
o K′ R 黑 板 高 r K H.L. 门 高 G.点法
二、平行透视构图画面特点
视心作为主体变线的灭点,具有使画 面中的景物表现出集中、对称和稳定 的优点。 表现范围广,对称感强,纵深感强。 鸟瞰状态的平行透视放置面展示较大, 放置面上的物体重叠面积小,顶面展 示大。
一般状态的平行透视放置面展示与顶面展示较 对称,放置面上的物体重叠面积大。
在平行透视中构图画面中视心是注意力
集中的地方,由主体变线的汇聚,会引 导视觉视线向视心注意,所以表现的主 题内容尽量设在视心附近。
平行透视

二、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
1、平行透视只有一个主向灭点——主点
2、正平行六面体包含主点时,只能看到一个面,即只能看见 正面,这是一种特殊的透视现象。
二、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
3、正平行六面体包含视平线或主垂线时,只能看到两个面。 4、正平行六面体不包含主点、视平线和主垂线时,正平行六面体都能看到 三个面。这种透视形象最能反映正平行六面体的特点。
第二节 一、简便作图法
平行透视的作图方法
1、利用对角线等分已知透视平面的画法
作透视矩形ABCD的对角线,使之相交于O点。 过O点作直线垂直于视平线(H),交AD于E,BC于F,即二等分已知透视矩形。Leabharlann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继续等分下去。
2、利用一组平行变线将透视矩形按一定的比例分割 为若干全等的矩形。
3、作等大连续矩形
3、平行透视中集中真高线的画法
用网格法做室内一点透视图
在作室内透视 图之前,要画 出地、顶平面 图。例如图245为书房的平 面图和立面图
房屋外貌的平行透视画法举例
根据图3-30所示房屋的三视图,及与画面、视点的关系,作房屋的平行透视 图。
1、根据3-30定出视平线h、基线g、心点S0、距点D后,把房屋的正立面图画 在规定的位置,并把相应各点与主点S0连线,如图3-31。
4、平行透视中正立方体的画法
二、平行透视的应用 1、平行透视中的量点法 (1)从里往外画室内透视进深
从里往外画室内透视进深是以后面的正立面强为实际尺寸,假设室内宽
为6m,深5m,高4m,作平行透视进深,画的时候先把原线的墙宽分为6份, 高为3份。
(2)从外往里画室内的空间平行透视图
2、平行透视中的距点法
2、如图3-32从a点向左引水平线,从a点向左在水平线上量取1、2、3、4、5点, 并与距点D连线,与aS0相交,找出房屋的透视深度,画出房屋的外形和大体结构.
平行透视原理(透视制图课件)2

平行透视原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3、三点透视:物体其中两面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另一面在天点或地点消失。
下面我们介绍一点透视(平行透视)的原理及绘制方法:图1是站在集装箱顶部的透视效果,物体无论远近都是与画面成平行方向,发生变化的只是板材在透视中的近大远小现象。
拱形走廊的廊柱同样产生了长短大小的近大远小变化。
同时,观察者位置的不同变化会产生不同的透视效果,这是由视点的位置不同所决定的。
图2中观测者居于物体的右侧,所有的廊柱的变线都落在观测者视点正前方的灭点上。
根据这个原理,确定视点的位置是合理安排透视的捷径。
平行透视也称“单点透视”,就是说所有与画面垂直的边线都要消失为一点即灭点.因此空间中的所有物体便依照这个点来进行变化。
(图3)图A.灭点在物体的内方,只能观察到一个面.图B.灭点在物体的外侧,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两个面.图c.灭点在物体的上角,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三个面.图D.灭点虽然也在物体的内测,但物体的正面为空,我们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内部结构,通过层层的深远,我们可以观察到更多的面,这也是我们最长用到的透视技法.平行透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平行透视是一个面与画面平行的透视关系,物体是与画面平行放置的,因此它在空间中的变形也就减小到最低程度。
平行透视的技法,以正方体为例:1)首先定义视点(s),消失点(灭点)P,及据点(d),dp=ps。
2)画于画面平行的正方形a、b、c、d。
3)从a、b、c、d四点向P点连接消失线。
4)延长cd线得到e点,点,即cd=dt。
5)连接e点和P点,与dp线产生一个交点f点,df线就是该正方形处于你所定视点及视干线所应得的纵深度。
(图4)等距离平行物体的透视技法以地面铺设的瓷砖为例(局部)使用距点透视,等分若千线段,使A1:A2:A3:A4,并将端点向灭点引线,在左上端设置距点.将横线的右角向距点作引线,这样会在每一条灭线上留下一个相交点,这些相交点就是小方格的透视点.在这些相交点上做水平的线段,得到透视的方格形状,这些形状符合透视原理.可以继续作距点的引线,得到更远一些的透视依据.(图5)以地面和墙面铺设的瓷砖为例(局部)使用视点透视.1)定制视点、灭点2)定制瓷砖长度3)瓷砖端点与灭点连线4)左角顶端与视点连线,得到相切的点5)根据切点作垂线,得到纵深透视6)根据地面垂线作懂向水平线,得到地面瓷砖的纵深透视(图6)中腰线确定等距离的透视技法使用物体的中腰线,结合灭点同样可以画出等距离的透视.以等距离站立的人物为例:1)首先确定最近的人物位置2)确定一个灭点,依此点可以做视平线3)将人物中腰点与灭点连线,并将顶端和底端与灭点连援4)复制一个人物,设置间隔距离并缩放高度5)将第一个人物的顶端与第二个人物的中腰线连线并交于至底线6)以此点与顶线做垂直线,此线既是第三个人物的透视位置7)下面人物依此类推(图7)一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及绘制方法就讲到这里,不知道你理解没有。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是一种平面视觉技术,它可以给予物体在空间中的深度感,让被描绘的物体看起来更加立体,更加逼真。
它是一种使物体在艺术中更具表现力的重要技法,是绘画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平行透视是指物体表现方式采用从一个固定视点出发,所以,可以把物体在屏幕上以投射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形成立体的画面。
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面上,物体的投影视线都是平行的,当物体往远处移动时,投影视线也一直保持平行,形成物体所处的空间距离感。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视觉艺术家们更好的把握物体的立体空间感,把握物体的位置关系,而且可以运用到不同的绘画中,提升绘画的表现力和真实感,形成立体空间感,产生更真实的画面与视觉效果。
在壁画、绘画、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中,平行透视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作品更具逼真感,而且使作品呈现出较强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平行透视是一种技术性的训练,让画家更加熟练的掌握空间视觉,把握物体立体结构的关系的技术,有效地运用绘画技法,把画面造型完整,增强作品的真实性,令画面更贴近实际。
若要掌握平行透视,首先需要了解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如上文所述,平行透视是从一个固定视点出发,把物体表现出来,形成立体感的技法。
其次,还需要了解平行透视绘画的技法,其中包括如何设计形体,如何运用色彩,如何把握空间比例等,以及如何把握透视的细节,理解平行透视的绘画基本知识,有助于画家们掌握了解平行透视,并能够运用到作品中。
最后,平行透视的技术除了需要学习知识外,还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不断通过实际操作把已经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手中的作品。
了解了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和绘画技法,熟练掌握它,可以更好地把握空间感,创造出更加真实动人的作品。
综上所述,平行透视是一种技术性的训练,让画家们更为熟练的把握物体的立体空间感,运用到不同的绘画中,提升绘画的表现力和真实感,创造出更加真实动人的作品,也是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的技术支撑。
第二章:平行透视及运用

直立正方形透视形的画法:
画法一 1 先画出视平线和视垂线,确定心点,距点,基线等。 2 确定直立正方形的尺寸和透视角度,画一厚大正方 形,设点A,B,b。 3 将直立正方形的边长定于基线上和垂直于基线上。 由A点引透视线向心点消失。b点向距点消失而交于 B'点。由B'点引垂线交于C点,即可画成AB'C' D直立正方形透视图. 画法二 在视平线上定距点1/2。将平视EFGH正方形的1/2边长 平放于基线上(如图所示)E点向心点消失,h点向距 点1/2点消失,得H'点引垂线交于G点。即可画成 EFGH直立正方形的透视图。
平行透视的定义:画面的景物只向一
个消失心点消失的现象就是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原理:
一、平置正方形的两边与画面平行,其余两边向心 点消失 二、平置正方形的位置移动;正对画看时,近处的 两角都成锐角(小于90度)一侧正对画看时,一边 与视垂线重叠。在左右两侧时,远方两角向心点偏 斜。 三、平置正方形地位高低不同的透视变化;位置越 接近视平线其透视形越扁平,位置越远离视平线, 其透视形越宽阔。(在视圈内);位置与视平线重 叠时,平置正方形成一水平线。 四、平置正方形远近不同的透视变化;越远越小。 在视平线以上的,越远越低;在视平线以下的越远 越高。总之,越远越接近视平线
平置正方形透视形的画法:
画法一 1 先画出视平线和视垂线,确定心点,距点,基线等。 2 确定平置正方形的大小尺寸,画一厚大正方形,四 角设点A,B,C,D。 3 将正方形水平线AB同等长度画于基线上。由AB点引 透视线向心点消失,B点引透视线向左边距点消失,得 交点D点。再由D点引画水平线交于C点。正方形 ABCD的透视形完成。 画法二 找到正方形底边的中点,由中点引透视线向距点1/2点 消失,得一交点。再由此交点引水平线交于另一消失 于心点的线。正方形透视形成。(此画法便于画面尺 幅小,缩短距离画,结果同一)见图中EFGH正方形 和g点。
美术学习基础_平行透视

4 过E点,做垂直线与平行线,与四条垂直变 线相交,得到立方体各顶点。
依据测点,还可以将侧边等分。依据消失 点,可以将原线等分。依此便可以做出等 分网格。
复杂立方体画法步骤: 板凳 比例示意图如 下:
2.5 0.5
1确定视平线、心点、测点
2将凳子的正立面按 比例画出
3利用测点,确定凳 子侧边的长度。
• 平行透视易出现的问题:心点出现两个。 • 对角线全部消失到距点
一些简便求法 1图为一矩形透视图
做对角线,得交点O, 过O 做垂线,即为等分线
2 连接二分矩形的对角线,与原矩形对角 线交于O1O2两点。过O1O2做垂线,即为 原矩形的三分线。
3做矩形垂直原线的六等分点,将各等分点与消 失点相连。各线与对角线相交得12345各点。过 各点,做垂直线,即为该矩形的六等分线。
三、边长不相等的立方体 如一长宽高比例为8:5:4的立方体 1 确定HL视平线、心点、测点
2 按比例确定正方体的正面矩形。
3 将各顶点与消失点相连,得垂直变线的透 视图形。
4 求侧边的透视深。 过右侧顶点B,做与心 点与测点连线(即视平线)的平行线(在 此AB线即符合要求),并按比例向左截取4, 标记为B‘点,将B’与测点相连,与B点至消 失点的直线相交得E点。BE即为长度为4的 立方体侧边透视图形。
二、 正方体
1先依照前述步骤,做出正方体底面即正方 形的透视图。
2 做出正方体正前面的正方形。 从AB两点分 别起垂线,截取与AB相等的长度,即为EF 点,连接EF。ABEF即为正方体正前方的正 方形。
• 将EF与消失点分别相连,得到正方体顶面 的两条垂直变线。
• 从CD向上引垂线,与EF出发的两条垂直变 线相交于GH两点。即为正方体最后的两个 顶点。连接GH。
平行透视规律与原理详细图解

平行透视规律与原理详细图解
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
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如果所研究的立方体有一个面与透明的画面平行,即与画面平行,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透视就叫“平行透视”。
(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最多看见三个面。
正六面体作图的线段有水平线、垂直线和消失线,三组边线的透视方向是:两组各四条边线与画面平行,不消失,有四条边线与画面垂直,这四条边线向主点消失。
消失点在视平线上,凡是物体居于视平线上方的任何一点,都比人的眼睛高,反之比眼睛低。
如图所示的水平粗线即为视平线。
平行透视是什么原理的应用

平行透视是什么原理的应用1. 什么是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是绘图中的一种透视技法,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和技巧,将物体按照平行线的透视关系进行绘制,使画面呈现出真实感和立体感。
平行透视是一种常用的绘图技法,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等领域。
2. 平行透视的原理平行透视的原理基于视角的变化和平行线的收敛。
在我们的视觉感知中,远离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小,靠近我们的物体看起来较大。
平行透视利用这种观察到的现象,通过将远离我们的物体绘制为较小的大小,而将靠近我们的物体绘制为较大的大小,创造出真实感的空间效果。
3. 平行透视的应用平行透视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包括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等。
下面列举了一些平行透视的应用:• 3.1 建筑设计平行透视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建筑师可以更加准确地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建筑师展示建筑物的比例、尺寸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而更好地传达设计意图。
• 3.2 室内设计平行透视在室内设计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设计师可以呈现出房间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设计师展示家具和装饰物品的摆放位置,展示房间的布局以及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设计师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并做出更好的决策。
• 3.3 景观设计平行透视在景观设计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景观设计师可以呈现出景观空间的深度和层次感。
平行透视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展示不同植被和景观元素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景观元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运用平行透视技法,景观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表达设计理念,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
4. 如何使用平行透视使用平行透视技法可以提供更准确和真实的绘图效果。
以下是一些使用平行透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确定视点:确定你的视点位置,即你观察物体的位置。
视点位置将决定物体的透视效果。
平行透视应用的原理是

平行透视应用的原理是什么是平行透视应用平行透视应用是一种在设计和绘画中广泛使用的技术。
通过使用特定的视觉效果和透视法则,平行透视应用可以创建具有深度和立体感的图像。
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建筑设计、艺术创作和动画制作等。
平行透视的原理1.虚拟光源在平行透视应用中,需要假设存在一个虚拟光源。
这个虚拟光源会投射光线,使得物体上的各个点在平面上产生阴影。
这样就可以营造出真实世界中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的效果。
2.视点和视线在平行透视应用中,需要确定观察者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
观察者的位置决定了视点的位置,视线的方向决定了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和角度。
通过调整视点和视线,可以改变画面中物体的位置和透视效果。
3.平行投影平行透视应用中常用的投影方式是平行投影。
在平行投影中,平行的光线从视点射向物体,并在平面上产生投影。
这种投影方式使得物体在图像中以平行线的形式呈现,具有明显的透视效果。
平行透视应用的实现步骤平行透视应用的实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视点和视线首先需要确定观察者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
这可以通过设定视点的坐标和视线的方向向量来实现。
2.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角度根据设计需求,确定物体在图像中的位置和角度。
这可以通过设定物体的坐标和旋转角度来实现。
3.确定投影面确定投影面的位置和大小。
投影面通常位于观察者的前方,用于接收物体的投影。
4.计算投影结果根据物体的位置、角度和投影面的位置,计算物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结果。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到计算向量、矩阵变换和投影变换等操作。
5.绘制投影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投影结果,使用绘图工具将物体的投影绘制在图像中。
可以使用线条、面片等元素进行绘制。
平行透视应用的优势平行透视应用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增强现实感通过使用平行透视应用,可以为设计和绘画作品增加逼真的现实感。
透视效果可以使得物体在画面中具有立体感和深度,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2.清晰度高与其他透视方式相比,平行透视应用可以产生更清晰、更准确的图像。
平行透视及其应用

图2-4 正方体平行透视画法
第三节 室内空间平行透视的画法
以一个宽4米、高3米、深5米的房间为例,室内空间透视图的作图步 骤如下:设定画面中的比例为4∶3∶5。 (1)定出视平线HL,心点CV,按比例定出宽度尺寸AB,AB线段为 基线,过CV作A、B及各点的连线,确定距点D,D点CV点连线的距 离等于视距(图2-5)。
视平线的两角偏斜于心点。
(10)方形平面离视平线越近就
越小。 在绘画与设计中,平行透视表 现的范围非常广泛。一是因为它 只有一个灭点,形成一个视觉中 心,所以能较突出地表现主题形 象;二是因为它能使画面产生平 衡稳定之感,对称感和纵深感强, 通常适于表现庄重、严肃的大场 景或大场面题材,并为题材主题 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视 心点位置选择不好,容易使画面 显得呆板。
图2-1 平行透视图
• 正方体的平行透视最少能看见一个面,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只 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肯定有一对竖直面与画面平行。 • 以立方体的平行透视为例总结规律如下(图2-2、图2-3): • (1)如果心点正处在立方体正面上或正面的边上,只能看到一 个面。 • (2)如果立方体的位置在视中线上、下移动或在视中线上左右 移动,就可看到正面和另一个直立面两个面。 • (3)如果立方体离开视中线和视平线就可看见正面、侧面和顶 面三个面。 • (4)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离视平线和视中线越近越窄, 越远越宽。 • (5)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正处在视平线和视中线上, 这面就成了一条直线。 • (6)立方体如果处在视平线以下,远高近低,不能见到底面。 如果处于视平线以上,远低近高,不能见到顶面。 • (7)方形平面的透视形有两边是平行画面的直线,另两边在心 点消失。 • (8)方形平面上下位置移动时,越靠近视平线越扁平。如果与 视平线重叠,透视形就成了一条水平直线。 • (9)方形平面左右位置移动时,正对视中线时,近处两角成小 于90°的锐角。一侧边与视中线重叠时,这一边就成了与视平线 垂直的直线。在左右两侧时,靠近
平行透视应用的原理和方法

平行透视应用的原理和方法引言平行透视是一种具有艺术效果的技术,通过在绘画或照片中使用特定的透视方法,可以营造出立体感,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本文将介绍平行透视的基本原理和一些常用的应用方法。
基本原理平行透视的原理基于视觉感知和几何原理。
在二维平面上,远处的物体会因为距离的增加而变小。
而在平行透视中,通过使用特定的透视线条,可以营造出远近物体的大小变化,使观众感到立体的视觉效果。
常用方法以下是平行透视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单点透视单点透视是最简单的平行透视方法之一。
它使用了一个单独的透视点来创建远近物体的变化效果。
透视点通常位于画面中心的水平线上。
双点透视双点透视是使用两个透视点来创建远近物体变化的方法。
透视点位于画面的两侧,水平线上。
多点透视多点透视是使用多个透视点来创建更复杂的透视效果的方法。
透视点可以位于画面上的任意位置,并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
曲线透视曲线透视是以曲线为基础的透视方法。
通过使用弯曲的线条,可以创造出更自然和柔和的透视效果。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绘画和艺术作品中。
应用实例平行透视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绘画、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电影动画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实例:•绘画中的平行透视:绘画艺术家经常使用平行透视来创造具有立体感的画作。
通过掌握透视原理和应用方法,可以让画面更具有深度和立体感。
•建筑设计中的平行透视: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时,可以使用平行透视来展示建筑物的外观和结构。
通过将透视线条应用于建筑图纸中,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空间关系。
•室内设计中的平行透视:室内设计师可以使用平行透视来展示设计方案的效果。
通过在室内设计平面图中添加透视线条,可以让客户更好地了解室内空间的布局和风格。
•电影动画中的平行透视:电影动画制作中,平行透视可以创造出更真实和逼真的场景。
通过在动画场景中应用透视原理和方法,可以增强观众的沉浸感,使他们感觉像是置身于场景之中。
总结平行透视是一种强大的视觉效果技术,可以营造出立体感和沉浸感。
一点透视

各图面的长、 各图面的长、宽、深尺寸是相同的,根据正面图、侧面图、 深尺寸是相同的,根据正面图、侧面图、 平面图可导出物体的形状。 平面图可导出物体的形状。
透视结果如图:
2 、具 体 步 骤:
(1)定三线:定基线 ,再从基线测物体高度加余白部分(随 )定三线:定基线GL,再从基线测物体高度加余白部分( 意尺寸),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线,这就是画面线PL。 意尺寸),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线,这就是画面线 。 ),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线 然后从基线测出眼睛高度的缩小尺寸, 然后从基线测出眼睛高度的缩小尺寸,再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 的水平线HL。 的水平线 。
(1)平行画面的平面保持原来的形状,水平的保持水平, )平行画面的平面保持原来的形状,水平的保持水平, 直立的仍然直立。 直立的仍然直立。 (2)与画面不平行的轮廓线垂直于画面,是变线,这些 )与画面不平行的轮廓线垂直于画面,是变线, 变线集中消失于一点即心点。 变线集中消失于一点即心点。
心 点
视平线
(2)画平面、侧面、正面:以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成 )画平面、侧面、正面: 平行的状态,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线 配置于画面线( 上方; 平行的状态,将平面图配置于画面线(P.L)上方;在与基线 上方 侧面图; 和线CB到 (G.L)相接处画出物体的侧面图;分别延长线 和线 到 )相接处画出物体的侧面图 分别延长线DA和线 基线,再从侧面图水平移动物体的高度,如此可求出abb'a'的 基线,再从侧面图水平移动物体的高度,如此可求出 的 物体正面图 正面图。 物体正面图。
范
例
尺寸自定) (3)室内平面透视(尺寸自定) )
将平面图内墙紧靠PP ①定两线:将平面图内墙紧靠 边线, 线下方确定基线GL; 在PP线下方确定基线 ; 线下方确定基线 真高线、 线 ②真高线、HL线:利用立面图的高度 确定真高线AB或 ,定视平线HL, 确定真高线 或CD,定视平线 , 控制在1.5m左右; 左右; 控制在 左右 及其连线: ③SP及其连线:在PP线下方确定站点 及其连线 线下方确定站点 SP(控制在画面宽度的 (控制在画面宽度的1-1.5倍),连 倍),连 接平面图中各个角的内转折点, 接平面图中各个角的内转折点,连线 线将有迹点; 与PP线将有迹点; 线将有迹点 心点、及其连线: 向 垂直延伸 垂直延伸, ④心点、及其连线:SP向HL垂直延伸, 交点即为心点(灭点), ),过心点连接 交点即为心点(灭点),过心点连接 ABCD外框的四角; 外框的四角; 外框的四角 透视点: ⑤透视点:过PP线上的各个迹点引 线上的各个迹点引 GL的垂线,确定空间位置,最后利用 的垂线, 的垂线 确定空间位置, 真高线确定透视图内部的空间高度。 真高线确定透视图内部的空间高度。
平行透视的原理

平行透视的原理
视觉的欺骗是人类的普遍现象,因为我们的视觉会被我们误导。
平行透视也是一种欺骗,它是由19世纪盛行的艺术家来实现的,它可以让某些物体看起来就像是从平行线上远离观察者。
这种技术被用于宗教装饰、建筑和几何图形中,因为它可以为画面增加深度感,使得画面看起来更加立体。
平行透视的原理可以分解为三个要素:要素一是视点,就是观察者的视角。
要素二是线,指的是观察者看到的线。
要素三是主题,指的是观察对象。
从视点开始,我们可以看到被观察者实际上位于平行线上,而这些平行线会从视点被延伸,可以形成视线。
此时,我们用直线连接平行线上主题之间,就可以形成几何图形,即平行透视。
因为平行透视可以让实物看起来有深度感,它被用于许多艺术和建筑中。
在宗教装饰中,例如《圣母玛利亚出浴图》中,女性的身影看起来就像是从平行线上远离观察者,从而营造出了一种深远、神秘的感觉。
在建筑物中,例如华沙大教堂,它的屋顶看起来就像从视线上延伸而开,从而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深邃。
要想学好平行透视,不仅要熟悉基本的几何原理,还要结合视觉欺骗的特性,练习画出合适的几何图形,并在画面中表现出深度感。
练习中,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开始,如建筑物或人物,先给它们画几何图形,然后再添加上朝向和颜色,最后将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画出一张看起来有深度感的图片。
平行透视是一种有趣且受欢迎的艺术技法,它不仅能够营造深远的感觉,而且可以让一幅画面看起来更加立体。
它也可以用于建筑物和几何图形,能够让其看上去有深度感。
因此,理解平行透视的原理,进行训练和练习,是一种值得投资的技能。
第二讲平行透视

第二讲平行透视
• 一般情况低视高的视平线和心点置于构图下部。
第二讲平行透视
一般情况,高视高的视平线和心点置于构图的上半部
第二讲平行透视
心点
第二讲平行透视
在创作的需要,有时将低视高的视平线和心点置于构图上部
第二讲平行透视
有时候将低视高的视平线和心点置于取景框的下部
第二讲平行透视
矩形一点透视的等分
第二讲平行透视
透视矩形的分割和延伸
• 对角线求中
第二讲平行透视
作房屋山墙和方亭顶尖,可用对角线求和方法找到斜顶 的点。
第二讲平行透视
用对角线求中法,把矩形ABCD作8等分
A
D
交向余点
C
B
第二讲平行透视
对角线分割
1.作等距分割:作门窗ABCD,有五排,四扇窗,AC,BD通向余点 2.作五排三扇门窗。
C
视平线
B E
C
A2 A1 D1
B1
E1 S
基线2
A1 D1
第二讲平行透视
B1 E1
S
举例:以一三角形为例,演示如图
B
E
高 P
C
B1 P0
S
A TQ
基线1
视平线
真 高 线
E1
A1 Q0
第二讲平行透视
基线2
例2 求形体的一点透视
1. 看清已知条件 2. 求灭点(主点) 3. 求各线的透视方向 4. 求端点的透视 5. 连轮廓线 6. 加粗轮廓线
(P)
h
(主点)s°
(P)
hh
h
真
真
高
高
线
线
g
gg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名词解释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ParallelProjection)是一种把在实际空间中的物体投射到平面上的技术。
它是立体透视(Perspective)的一种特殊情况,只是把视点放到了无限远的位置。
通过它,可以把立体物体的投影投射到一个平面上,从而可以将这个平面图用来表示立体物体在现实中的形状。
首先要明确的是,平行透视是一种把立体物体的投影投射到一个平面上,而不是一个立体物体投射到一个平面上。
所以,平行透视不会产生透视效果,也就是说,投影中的物体不会改变大小和形状。
一般情况下,在平行透视中,可以看到物体的所有面都水平平行,因此也被称为“水平投影”(Horizontal Projection)。
平行透视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确定视点所在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是无限远的,也可以是某个特定的位置。
无论是何种情况,只要确定了视点的位置,就可以开始进行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的原理是,从视点发出的一条直线来到投影物体的每一个表面,都不会有多大的角度变化,因此从物体表面反射回视点的光线都将具有极小的角度变化,从而实现把物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
不同点在于,我们可以确定视点是在无限远处,使得从视点出发的光线都是平行的,这样就不会产生角度变化。
平行透视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计算机图形学、航空航天和机械设计等领域都有它的用武之地。
在虚拟现实领域,也可以利用平行透视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加真实的虚拟环境,而且性能上也更
为优越,所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总之,平行透视是一种可以把立体物体投射到平面上的技术,它不会产生透视效果,优越的性能可以提供更加真实的虚拟环境,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图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
2、平行透视中各消失点不统一,或不在一 条视平线上(图2-18、图2-19)。
平行透视图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
3、线和面应有透视变化的没有,不应有的 透视变化反而有了;物体未画平,后方或 侧方高于另一方(图2-20)。
课堂练习: 用一点透视画一个 洗衣机或者微波炉
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 3、三点透视:物体其中两面向视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某二点消失.另一面在天点或地点 消失。
平行透视
透视的三要素包括: 视平线 消失点 立足点
视平线
消失点
一、平行透视概述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我们在60°视域中观察正方体,不论正 方体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可视画面平行,其他与画面垂直的 平行线必然只有一个主向灭点——心点。这种情况下,立方体和画面 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图中的常见错误主要有:
1、距点过近,正方形图像失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行透视原理
------近大远小
建峰小学刘莹芮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和分析,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与眼睛等高的水平线)、消失点、灭点(在透视中向远伸展,最后集中于一点的这个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让学生能初步了解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事物。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4.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长方体盒子或正方体盒子【各种长(正)方体物体或盒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古文《两小儿辩日》,引出课题:
《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实践一:看图片并想象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公路、铁路以及路旁有规则排列的树木和远、近处的山等等。
结论:近疏远密近实远虚近长远短近高远矮近大远小近宽远窄2、思考:以上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总结:是由于距离不同,位置不同,我们就会产生近长远短、近高远矮、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实远虚、近疏远密的感觉。
也因为空间的原因,所以也有形状的改变。
我们站在路的中心,会看到路面和两旁的树木、房屋都渐渐集中到我们眼睛正前方的一个点上,这一点称为消失点或灭点,通过消失点或灭点的水平线叫视平线。
实践二:观察正方体或长方体【各种长(正)方体物体或盒子】。
仰视平视俯视
讨论:什么情况能看到最多的面,几个?什么情况能看到最少的面,几个?同学们改变对这个物体观察的距离,比较我们看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结论:看到的物体的大小不同。
3、试画:有透视变化的正方体或长方体。
画法:1)、先画出一个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2)、在长方形或正方形以外画一条直线,即视平线。
3)、在这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即消失点或灭点。
4)、再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四个点分别与这个点用虚线连。
5)、再根据物体的特点和透视原理截取其透视变化后的宽度并与长平行。
6)、这条与长平行的直线与虚线分别交于两点,通过这两点分别作高的平行线与另两条虚线分别相交。
7)、再将这两个交点连接起来。
8)把实实在在看到的面用实线连接,看不到的面保留虚线连接或直接去掉。
(如图)
这样,经过透视变化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就画好了。
三、分组练习:
1、画长方形或正方形仰视透视变化图。
2、画长方形或正方形平视透视变化图。
3、画长方形或正方形俯视透视变化图。
四、对作品的评价。
五、总结:
大自然是美的,艺术也源于大自然,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的魅力,也只有细心观察,才会让这美丽的景象留于我们的笔下。
当然,在其他方面,我们也应该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对事物有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