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_《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页word文档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874317a4afe04a1b071deca.png)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重点词句,让学生领悟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4.体会青年高超的画技及忘我的精神,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从而受到启发。
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的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文中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二、品读“青年观鱼入迷”1.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文本,从哪些词句中你体会到青年看鱼非常入迷?边读边用( )划出有关句子。
谁来读读你划的句子?请谈谈体会。
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
并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
“呆呆地”在工具书中有三种解释,在该句中应选择哪种解释,说说理由。
大家想像着青年看鱼时呆呆的样子,怎样读出他的专注和入神?(指名读。
)“静静地看”是怎样地看?你去公园看金鱼,跟眼前这位青年看金鱼有什么不一样?3.再次体会“青年观鱼入迷”。
如果说刚才那呆呆地、静静地看鱼让我们体会到年轻人的认真、专心的话,那这一年多的每一个星期天又让你体会到什么?请问,这叫怎样地看?(板书:持之以恒。
)4.创设情境读。
同学们,放飞你的想像,让我们一起去玉泉茶室的后院看一看。
(师引读指名生接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三、品读“青年画鱼入神”1.刚才,我们抓住重点词语就可以看出青年观鱼专心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学们边读边想像,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那青年是怎样画鱼的?请你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fccdf0de80d4d8d05a4f9b.png)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劳、专注的质量。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累积资料的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课要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内心的意思。
2、学习作者是如何累积资料的。
【教课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内心的意思。
【教课过程】一、课前三分钟:学生讲成语“胸中有数”的故事二、引出课题:今日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心中有鱼的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齐读课题 ]大家都知道,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鱼是如何游到纸上去的。
二、理清脉络,检查读文。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此刻我们来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段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填空?2、玉泉的鱼很有名,玉泉的池水也很美,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泉白如玉(泉水像玉石相同晶莹清亮,所以得名玉泉。
)可爱的鱼儿在池水中逍遥自在的游来游去,(板书:水里游)看鱼的心情,真是神清气爽(看到美好的光景而心情舒痛快乐。
)3、这里齐集了好多爱鱼的人,老人,孩子,还有一个举止特其余青年。
这个青年特别在哪里呢?三、小组合作1、找出中文描述聋哑青年相貌、神情、动作的句子。
2、小构成员相互交流。
3、报告交流成就。
屏幕随机出示:相貌描述: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光明得就像xx的水。
神情描述(看鱼):他总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并且向来不说一句话。
动作描述: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谨言慎行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认真;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向,忧如金鱼在纸上游动。
解说“工笔”“谨言慎行”4.青年画活了游鱼,是由于他忘我的爱鱼,忘我的观鱼,忘我的画鱼。
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句子表现了他达到了的忘我的境地?四、“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内心”之间有什么关系?1、(谁能用关系词“由于┅┅所以┅┅”或“只有┅┅才┅┅”把鱼游到内心和鱼游到纸上连成一句话?)(鱼游到那位青年的内心,是讲他认真观察鱼的习惯,对鱼的特色掌握得准,理解得深,鱼的风采已经铭刻在他的心中,而后他再把对鱼的认识专心描绘在纸上,这样他画的就很有灵性,像真的相同。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9d8349471fe910ef12df8c2.png)
篇一:《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长青小学丁丽【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2、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引出课题:大家都知道,鸟在空中飞,鱼在水中游,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好好研究一下,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
[齐读课题]二、理清脉络,检查读文。
1.请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现在我们来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段话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填空?2.玉泉的鱼很有名,玉泉的池水也很美,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泉白如玉(泉水像玉石一样晶莹清澈,因此得名玉泉。
)可爱的鱼儿在池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板书:水里游)看鱼的心情,真是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
)3.这里聚集了许多爱鱼的人,老人,孩子,还有一个举止特别的青年。
这个青年特别在哪里呢?三、小组合作1.找出中文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神态、动作的句子。
2.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3.汇报交流成果。
屏幕随机出示:外貌描写: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神态描写(看鱼):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动作描写: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解释“工笔”“一丝不苟”4.青年画活了游鱼,是因为他忘我的爱鱼,忘我的观鱼,忘我的画鱼。
请同学们找一找哪些句子体现了他达到了的忘我的境界?四、“鱼游到纸上”与“鱼游到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1.(谁能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或“只有┅┅才┅┅”把鱼游到心里和鱼游到纸上连成一句话?)(鱼游到那位青年的心里,是讲他认真观察鱼的习性,对鱼的特点把握得准,理解得深,鱼的神韵已经铭刻在他的心中,然后他再把对鱼的认识用心描画在纸上,这样他画的就很有灵性,像真的一样。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范文(21篇)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范文(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81e4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b4.png)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范文(21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范文(21篇)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第二课时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4d2fbcc81c758f5f61f672b.png)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第二课时)《鱼游到了纸上》的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情感目标: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知识目标:(1)随文识字“苟”。
(2)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并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能力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交流、倾听和补充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导语: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交流感悟:1、学生按照第四、七、八、九、十二自然段的顺序进行交流,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并感受人物的品质。
2、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点拨和引导: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神态)(朗读)(3)第七自然段中“静静地”一词。
(神态)(多种方式朗读)动作句,随文识字“苟”。
(4)第八自然段中神态句、看插图说话、朗读。
(5)第九自然段教师引导认识是勤学苦练使青年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6)第十二自然段中理解“每个”、“常常忘了”、“一整天”,懂得还需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朗读课文(三)、深入研读1、鱼为什么会游到他的心里?2、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有什么关系?(句式训练)文中几次出现鱼游到了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朗读:“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四)、升华情感你想对聋哑青年说些什么?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具有这种品质的人物?你受到了哪些启发?感受鱼游到了纸上。
(学生用20秒钟画鱼)教师总结:愿聋哑青年认真观察,勤学苦练,持之以恒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勇前进!附: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鱼游到了纸上》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ebea47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9.png)
《鱼游到了纸上》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1、《鱼游到了纸上》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一、研读课文,感受青年的专注精神。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鱼游到了纸上1、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1)课文中一共提到了几次“鱼游到了纸上”它们分别出现在哪里?1)“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2)我把那个女孩说的话写给他:“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2)“鱼游到纸上”是指什么?引导学生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出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流动。
”1)什么叫“工笔细描”?请读有关句子。
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出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一丝不苟”是什么意思?(一点不随便,一点不马虎。
)2)什么叫“挥笔速写”?请读有关句子。
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总结:所以“鱼游到纸上”是指他画的鱼活灵活现,十分逼真,绘画技巧非常之高。
(3)鱼为什么能有游到纸上?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段落里看出来的?(反思:当我问到“鱼为什么能有游到纸上”时,原本活跃的课堂陷入沉默。
显然,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指向不甚明确。
我赶紧换了一种方式:“为什么这位青年能够把鱼画得这么生动?”这回,学生略作思考后,马上就有人举手了。
由此可见,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语言的巧妙有新意,而不顾学生的理解能力。
提问的时候必须明确问题的指向。
)生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静静的看着金鱼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由于青年长时间观察、专注、投入地观察,所以鱼游到了纸上。
现在请大家闭起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那位看鱼的青年,正十分专注、十分入神地看,简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感受到青年的专注了吗?那么怎么读才能读出这感觉来呢?指名朗读。
(用上述的方式讲解以下几处:1)傍晚“我”路过后院时,他还在画画,他似乎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
2)他告诉“我”每星期天都来看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第二课时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dba43875acfa1c7ab00cce9.png)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我的内心”的关系。
2.读写联合,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劳、专注的质量。
教学设计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也留下了“找出带游字的句子”这一道作业,请问你找到了几句?生报告作业状况。
师:整整七个带“游”的句子,所有找到的,举手!二、正课(一)理解鱼游到纸上(结果)1.读带“游”字的句子整体感觉“鱼游到纸上”与“游到内心”的关系。
师:这七个带“游”的句子啊,有的很短,一读就通,不难。
有的比较长,有点儿难读,读个三遍五遍不见得能够把它读顺口。
怎么样?生读:(小黑板出示)鱼儿逍遥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心旷神怡。
他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并且素来不说一句话。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他仿佛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先游到了我的内心。
2.当我告诉他鱼游到了纸上,他笑了,笑得那么甜。
是吗?孩子们,他为何笑了?(生思考)而且笑得那么甜?师(轻声问):为什么?示意一个学生。
师:你说呢?他为何笑了?(他被人夸耀了以后内心暖和和的。
)师:谁夸奖了他?(文中的“我”。
)师:谁第一个夸奖了他?(那个小女孩。
)师:小女孩怎么夸他的?(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了。
)师:你能读一读小女孩的原话吗?(对大家说)瞧!费力儿的。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没错!请坐!咱们一起读,一、二,齐——生(齐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嗯,是这个句子吧?(齐读)3.感情体验:①孩子们,若是你当时就在现场,你就在金鱼缸边儿,你的耳边忽然传来这么一声惊叫,请问,你的第一反响是什么?听学生发挥②模拟场景:好的。
我们让一组同学来做一做第一反响。
要求是,让一个同学读“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这句话,听了一声喊叫以后,快速地做出第一反响。
哪组来?指名一世读,老师命令。
师:突然,你们的耳边传来一声惊——叫——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1 / 4(看学生反响,并合时评论)师:有感觉吗?生:有!师:来,把这类感觉读出来,准备!忽然,你的耳边传来这样一声惊叫——生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都想挤过去看一看,看个理解,看个终究。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f72423cc1755270722082b.png)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出示名画——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过渡:看到这些名画,你有什么感受吗?生:很生动;画家画技高超。
这么栩栩如生的画,老师再给大家看一次,你们边看边给它起个标题。
“虾跳到了纸上”“马奔到了纸上”“鱼游到了纸上”这句话好像课文里的谁说过的,立刻翻开课文找出答案,用“——”划起来。
二重点研读5——71 生:“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出示句子投影)指导朗读:读出"惊奇地"感情这时候,你有什么想问吗?生:为什么小女孩这么说?探讨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这是对他的称赞.称赞青年的只有小女孩一个人吗?生:不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作者"挤过去一看",作者应该也在赞叹,但是作者用动作描写来赞叹.(要多读)(出示投影)小结:作者用了三种方法让我们感觉到鱼游到了他的纸上3学习作者所用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过渡: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是怎样观察到人们的赞叹的?小女孩的话__听的,动作和围观的人__看的观察到这些以后,作者又怎样描写出来?小女孩的话__语言描写,动作__动作描写,围观的人__侧面烘托4 出示插图:作者略写了围观人们的赞叹和议论,如果让你具体描写,来表现青年画技高超,你想怎么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后,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说一说,先说后写)三研读“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讨论"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1 默读课文,体会“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2讨论"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的关系谁能说说"游到纸上"和“游到心里”有什么关系,老师给出一些词语,请你选择恰当的,把它们连成一句通顺的话,可以作词序调整,及加上一两字。
1)因为……所以……2)只有……才……3)先……然后……4)即使……也……“先游到了心里”是“游到了纸上”的基础和原因,“游到了纸上”是结果。
3快速浏览,找到相关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心里去的。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5a8972f7ec4afe04a1dfd8.png)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叙事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
2.留心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行为特点,学习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一.整体回顾,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2. 交流收获: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课文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根据学生的发言,回顾课文脉络)二、品读课文,领悟表达1. 探究: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鱼游到青年的心里。
默读“观鱼”部分,思考:鱼为什么会游到青年的心里?圈画重点语句。
引导交流:(1)引导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课件随机出现重点语段。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理解重点词语。
(3)联系青年观鱼时的特别举止,引导学生感受青年忘我的,投入的做事态度。
(4)指导朗读,加深理解a.一读,体会青年的专注。
b.二读,感受青年的坚持c.再读,深化理解。
2.探究:作者是通过哪些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游到了纸上的。
感受青年画鱼时的认真、专注。
(1)默读“画鱼”部分,圈画青年画鱼的句子。
根据交流出示第7自然段: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2)联系上下文理解“工笔细描,挥笔速写”。
(3)一读(指名读),加深理解。
(4)二读(师生合作读),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5)三读(对比读),体会这种表达特点的好处2.小结方法师:姑娘绣花,金鱼在纸上游动,都是作者看青年画鱼时想到的。
描写人物,不仅要写看到的,还可以写想到的。
(板书:看想)三、拓展阅读,深化认识1.默读课文,圈画“看+想”表达方式的句子。
根据交流出示8、9自然段,简要学习,深化认知。
2.回顾前课,圈画“看+想”表达方式的句子。
(课件出示《全神贯注》语段: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
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b8075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0.png)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内容描写的是一位聋哑年轻人在西湖玉泉金鱼缸边专心画画的情景,仿佛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
下面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提供《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1、教育:通过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能体会聋哑青年的特点,并学习他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教养:(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能理解课文内容,巩固前一单元读懂一篇文章的知识。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联系课文,抓重点词理解、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投影、图片等四、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任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解部分新词;能初知课文大概;能给课文分段。
第二课时学习任务:通过学习二、三、四段。
(1)能读懂青年为什么能把鱼画得栩栩如生?从而体会青年勤奋好学、专注投入的品质,并从青年的身上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两者之间的关系。
(3)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二、学习二、三、四段1、导入:为什么那位青年能把金鱼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呢?我们主要带着同学们提出的.这个问题学习二、三、四段,完成以下的学习任务,请快速小声读一遍。
(小黑板出示学习任务)2、课文中有2句话高度概栝地回答了这一个问题,请在第二段中找出第一句,关于第二句呢,老师先卖个关子。
3、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在这句话中抓重点词提问题.(板:忘我的境界)4、从哪里看出他是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请再默读二、三、四段用( )划出句子。
5、学生汇报,老师在投影片中标出句子的序号。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db8ad5ad51f01dc281f1cf.png)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青年“观鱼”、“画鱼”重点句的品读,能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并能体会、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能通过观看插图想象人们议论的情景,学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并积累下来。
【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
2.体会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课《鱼游到了纸上》,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板书:聋哑青年)2、这样一位聋哑青年让作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那么作者到底敬佩他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再谈谈你的感受?3、汇报:作者到底敬佩他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板书:勤奋、专注、坚持不懈)同学们真了不起,把聋哑青年的精神都概括出来了,那么文章写了几件事来表现他这些精神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到文中找找答案。
汇报:谁愿意来说一说?(板书:观鱼、画鱼、笔谈)4、作者先写观鱼,再写画鱼,最后写笔谈这3件事来表现聋哑青年的这些精神。
那么在这几件事中作者又是怎样具体地写出聋哑青年勤奋、专注、坚持不懈这些精神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画完的同学可以和你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交流的体会)5、学生汇报句子:“说他特别、、、、、、从来不说一句话。
”(结合忘我的境界、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来理解句子)(板书:呆呆地、静静地)6、多么专注的青年啊!他就这样在鱼缸边呆呆地看、静静地看、专心致志地看,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体会青年的忘我,谁愿意来读一读?7、同学们再仔细看看这段话,作者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写来写青年忘我的?(板书:神态)小结:呆呆地、静静地对青年神态描写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们,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青年那种专注看鱼的情景,你感受到了吗?接着汇报。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744ec38eb52acfc788ebc91d.png)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态度。
2、理解“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弄懂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心里”的相互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金鱼图)。
【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唤起学生体验第一次看到题目时,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可能回答: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来呢?谁让鱼游到纸上来呢?这是在做实验吗?鱼游到纸上,鱼会死吗?你们看,有猜疑,有担心,有探究,题目起得多好呀!迫不及待地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一位残疾青年长期认真地观察金鱼,画鱼画得活灵活现,就仿佛让鱼游到了纸上等等。
二、师生共读课文上节课我们划出了课文中几处直接描写青年的语句,请你们重点来读这些语句,老师来读其他的部分。
师生合作读书。
三、观鱼──体会青年举止“特别”过渡:同学们读得很好,通过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这位驻足池边观鱼的青年。
这位青年最初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换一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时出示投影: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______的青年。
(与众不同、非比寻常、特殊)是呀,“特别”就是“与众不同”,你们看看,前边写到其他观鱼者是怎么观鱼的?青年怎么看?你们从书上找一找。
同桌两个人对比着读读,从中体会出了什么?(对比读)读出了青年的忘我。
四、画鱼──促进个性体验过渡:青年人看鱼如此投入(板书:看鱼),他画鱼(板书:画鱼)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你们自己读读描写青年画鱼的部分,看看你都读懂了什么,小组合作,选取最适合你们的读书方式进行汇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7703cc3b3567ec102d8acb.png)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欣赏名画,导入新课;师故设悬念,生巧解课题。
师生一起欣赏著名画家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
欣赏后,请学生谈谈这几幅画画得怎样?教师适时引导:今天,我带大家一起走进一位能让鱼游到纸上的“特殊”画家,那就是27课《鱼画到了纸上》(教师有意把“游”板书成“画”)。
当生质疑时,师故作愕然,问道:“不对吧,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纸上呢?”请生回忆课文内容回答,巧解课题。
(导入这一环节,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名画,感知画画得栩栩如生,如同真的一样,体会画家技法之娴熟,巧妙导入新课。
我又想到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住。
”因而我创设一个生活场景,从俗语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巧妙解题:为什么是游而不是画。
)(二)、研读课文,体会人物品质。
a.出示问题1:课文中哪些句子,使你感受到青年的“忘我”?请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有关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
1、学生自读课文,圈点勾画,体会字词句含义,有感情朗读。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句并借助多媒体来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其体会青年画家技法之高超。
b.问题2:这位聋哑青年怎样把鱼画的鲜活逼真,如同游到了纸上?请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字词句的含义,将你的感受读出来。
1、学生进行“读——思——画——批——读”,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我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并用多种方法阅读,如:指名读、范读、比赛读、评价读等,体会青年人虽然聋哑,但专注和勤奋,这是他画的鱼之所以栩栩如生、赢得了大家赞叹的原因。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513ae2ebed5b9f3f90f1c32.png)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三、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围绕“举止特别”——自读自悟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我们知道作者是个爱鱼的人,他经常会到玉泉赏鱼,在那儿他认识了一位青年,这是一位怎样的青年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个词来说说。
(举止特别的青年)出示: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A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B同学们有疑问吗?C为什么说青年举止特别呢?我们要理解这个问题先得知道什么是举止?(一个人的神态和动作)那么举止特别指(一个人的神态和动作和别人不一样)“我”为什么说青年举止特别呢?他特别在哪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到有关句子,划一划,读一读。
1、出示: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A“忘我的境界”你是怎么理解的呢?B从哪些词句你感受到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呢?先别忙着回答,在下面再读读第四段。
你找到了哪些词?从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老是”说明这个青年不是一次两次这样看鱼了,而是经常这样,怪不得“我”说他特别。
“呆呆地”这个词说明他看鱼看得都入迷了。
“静静地”和“从来不说一句话”这两个词都能看出青年看鱼看得非常地认真。
)朗读指导:A指名读谈感受。
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
谁来评一评B指名品读谈体会。
看看左边这幅图,你也来读读。
你为什么这样读?让我们也忘我地来读一读这一段吧?(二)围绕“忘我”——语言文字训练他的忘我是不是偶然的一次呢?从哪儿你知道的?2、出示: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全缸边画画。
小学语文《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876a6b2f60ddccdb38a01b.png)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猎德小学董银芳《鱼游到了纸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通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
3、找出感受深刻的语句写批注,初步感受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精神。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语句含义。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提高描写人物言行的能力。
3.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精神,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了解聋哑青年是怎样观察并描画鱼的。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教师:PPT学生:进行课前先学。
先学要求:1.复习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句。
2.朗读课文,就你感兴趣的或让你感动的语句写批注;试着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3.查阅有关体现身残志坚、勤奋努力或与本文主题相关的文章。
结合生活实际,观察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想想你得到什么启发?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词语(PPT出示)词语:泉白如玉赏心悦目举止特别忘我境界一丝不苟融为一体唯一惊奇2.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题:鱼游到了纸上引发思考: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导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捕捉到了要解决: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之间的关系是帮助我们学习本文的关键。
现在我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几次出现“鱼游到了纸上”的内容?找到相关段落内容。
二、研读:鱼游到了纸上1.文中几次出现“鱼游到了纸上”的内容?找到相关段落内容。
2.小组内学习交流后,汇报并相互补充完善,并品读语句,指导朗读小女孩的话。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PPT出示,品读以下几句话:(1)“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理解:“惊奇”;这是作者听到的内容。
)(2)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_《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之三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2、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鱼游到了纸上》,认识了一位青年,还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吗?(生答)
2、你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位青年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一课。
(板书课题)
3、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新授:
1、现在我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划:这位青年是怎样的人?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下面四人小组交流,交流什么呢?谁来读一读?你认为这个青年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
3、刚才我们的讨论非常热烈。
谁先来说说?
(一)生:我认为他是个喜欢看鱼的人,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具体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呢?(生:老是呆呆地静静地)
2、老是可以换个什么词?
3、你们能不能像青年那样呆呆地、静静地看着金鱼缸里游动的金鱼呢?
4、你们体会到呆呆地、静静地是种怎样的神态?(专注、入神)
5、看样子你们已经理解了呆呆地和静静地是什么神态了。
试试看能不能把这句读好,感受到青年看鱼的专注。
6、青年看鱼那么地专注,谁能来读一读吗?
7、你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得更好。
8、你读得真棒!青年认真看鱼的样子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9、我们一起来读读吧!(全班齐读)
(二)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青年喜欢看鱼?(生答)
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答:坚持不懈、忘我)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这位青年如此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女同学,你们能读出来吗?
4、男同学,你们觉得女同学读怎么样?(好)你们有没有信心超过她们?一起来读一读。
5、青年坚持不懈、忘我的看鱼。
到后来,即使他把眼睛闭上也能看到什么呢?(也能看到金鱼的样子)用青年自己的话说就是?(鱼游到了心里)(板书:鱼游到了心里)。
6、你们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是什么成语吗?(胸有成竹)
(三)青年为了看鱼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我们还从哪里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我仍旧去茶室喝茶,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路过后院,看到那位青年还在金鱼缸边画画。
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
1、这位青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还在金鱼缸边画画。
真是如痴如醉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
2、还有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青年是个忘我的人?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这句话中没有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他是个忘我的人呢?(生
答:唯一、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
2、他好象和游鱼融为一体了怎么理解呢?
3、简直到了不知金鱼是我还是我是金鱼的境界了。
谁愿意来读读?
4、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能读好吗?
(四)这位青年忘我地画鱼,他是怎样画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1、谁来读一读!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会看到些什么呢?
2、谁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读读这一段,看看能读懂些什么?
4、谁来读一读,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青年画技的高超!
5、我们全班一起来一遍吧!
6、你们的朗读让我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7、原来是这位青年高超的画技吸引了过往的游人。
(五)这些人中有老人、青年、孩子,大家都情不自禁地对他发出了赞叹。
同学们,如果你是那些游人中的一位,你会不会去夸夸他呢?
(六)你会怎么去夸他呢?现在我们来做个你说我猜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说出你的赞叹,让大家来猜猜你模仿了什么角色。
我们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语气、称呼、赞叹)谁先来?
(七)1、画面上的女孩怎么赞叹的?(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2、(是赞叹哦;她很惊奇哦;是情不自禁、脱口而出的哦)
3、孩子们,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忍不住要说一句:你们读得真是太棒了!
4、这个女孩这么说是在夸青年什么呢?(把鱼画活了)
5、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把鱼画活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神形兼备、逼真、巧夺天工)(这么多好词啊,都赶上词语字典了)
(七)关系
谁能用上一组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来说说鱼游到了心里与鱼游到了纸上的联系?(因为----所以----)
(八)这位爱鱼成癖,看鱼似醉,画鱼如生的青年,真了不起啊!不过更让人敬佩的是这位青年还是个怎样的人?和我们一样吗?(他是个聋哑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两个句子:a、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b、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2、谁来读读这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书上用的是哪句?为什么?
3、惊讶!(你能读读吗?)(读得不错)惊讶什么?(再来读读?)(读得很好)仅仅是惊讶他是个聋哑人吗?所以这个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对这位聋哑青年的敬佩之情。
(你能读得更好吗?)(读得太棒了)
精品文档
(九)这位残疾青年专著、坚持不懈地学画画,比我们正常人付出更多,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可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
学习了这位青年的优秀品质后,我们受到了什么启发?(谁能联系自己的一些学习、生活上的事来说说呢?)
同学们,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和这位青年一样,勤奋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
(十)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读一读。
2、谁愿意起来说说你喜欢哪个段落,和他一样也喜欢这段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一读。
3、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认识了这位聋哑青年。
了解到他忘我、坚持不懈、专注地看鱼、画鱼,先让鱼游到了心里,再让鱼游到了纸上。
学完后,很多同学联系了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实际谈了自己受到的启发。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一定会以这位青年为榜样,认真对待每件事。
下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整理材料,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的。
精品文档
三、板书:
27、鱼游到了纸上忘我
/ 看鱼鱼游到了心里
聋哑专注
青年坚持不懈
画鱼鱼游到了纸上/
精品文档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