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导学案阅读答案赏析合集
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练习:课时分层作业5 韩愈 听颖师弹琴+Word版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五)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昵.昵(nì)嗟.余(jiē)颖.师(yǐnɡ)B.柳絮.(xù) 轩.昂(xuān) 喧啾.(jiū)C.跻.攀(jī) 未省.(shěnɡ)丝篁.(huánɡ)D.遽.止(jù) 滂.滂(pānɡ)根蒂.(dì)C[C项,“省”应读xǐnɡ。
]2.从表现手法上看,下列诗句不同类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31】A.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B.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C.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D.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D[D项为直接抒情,其余三项均为描述性语句,采用了比喻的手法。
]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嗟.余有两耳嗟:叹息B.失势一落千丈强.强:强壮C.推手遽.止之遽:急忙D.未省.听丝篁省:懂得B[B项,“强”应是“有余”的意思。
]4.下列对诗句内容、表现手法的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61612032】A.《听颖师弹琴》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B.作者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把比较难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C.《听颖师弹琴》这首诗是专门描写音乐的作品,诗中并没有写对自身境遇的感叹。
D.本文运用了“倒点题法”,更能增强感染读者的效果。
C[C项,“诗中并没有写对自身境遇的感叹”不对。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听颖师弹琴》中描写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窃窃私语,以嗔怪之声,表达倾心相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颖师弹琴》中描写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气势非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颖师弹琴》中表现琴声的强烈刺激,实在叫人无法承受,于是诗人推手制止,不忍卒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李凭箜篌引阅读答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李凭箜篌引阅读答案学习目的: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学习重点难点: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2、写作背景3、梳理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颓不流()箜篌()()女娲()神妪()根蒂()跻攀()喧啾()丝篁()遽止之()(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张高秋()颓不流()中国()啼竹()泣露()融冷光()动紫皇()逗秋雨()神妪()露脚()昵昵()跻攀()泪滂滂()尔诚能()置我肠()未省听丝篁()()(3)结合注释,翻译全诗二、感知文本:(一)整体感知1、抄写文中描写箜篌乐声的诗句诗句:2、这个诗句前面的四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两个方面)内容:(1)3、这诗句后面的八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一个方面)内容:(二)局部赏析:1、再将描写箜篌乐声的句子默写一遍默写:2、运用了什么手法?手法:3、你感到哪些事物是有形的东西?用诗句中的意象回答听觉方面(描绘):视觉方面(抄写诗句):4、读这诗句之前的四句诗,思考:(1)前四句应该如何调整局序,意思才能更连贯:调整后的诗句是:(2)吴丝蜀桐指什么?你可以想象到什么?代指:想象:(3)弹奏的环境是什么?(用诗中的一词概括)环境:(4)能表达乐声基调的是哪一个词(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基调:(1)诗人借助了哪些事物来写演奏的效果?(3)带着这种情感来朗读这八句(1)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弹奏效果的句子,(2)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乐声的句子(3)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相同点:A、这两首诗从内容上都写了那两个方面?B、从手法上都采用了什么手法?思考:这种手法,常运用哪几种修辞手法?(4)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不同点:A、音乐的感情基调不同:B、诗歌写作的详略不同:(5)请抄写《琵琶行》中描写琵琶的句子:(6)抄写《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四.小结延伸:峡口送友人唐·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问:他在全诗中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现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的?五.课外赏读《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1、概述各联的内容2、描写琴师动作的诗句是:3、描写乐声的句子是:4、听者感受是:5、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特点是:参考答案:一.预习(1、)(2)(略)(3)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二、感知文本:(一)整体感知1、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2、内容:(1)背景(2)弹奏效果3、内容:弹奏效果(听者感受)(二)局部赏析:1、默写:(略)2、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借用比喻和通感3、听觉方面:昆山玉碎,凤凰叫视觉方面:芙蓉泣露,香兰笑4、(1)调整后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2)代指:箜篌想象:箜篌制作精良,演技高超(3)环境:高秋(4)基调:愁5、(1)十二门前,冷光,动紫皇,女娲补天处,石破天惊,秋雨,神山,神妪,老鱼,瘦鲛,吴刚,露脚,寒兔(2)凄楚,酸痛,悲愁(3)略(1)嗟余有两耳至结束(2)昵昵儿女语失势一落千丈强(3)A.都写了乐声,演奏效果B。
听颖师弹琴答案
听颖师弹琴答案【篇一:听颖师弹琴教案】一、本课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以实写虚的艺术表现手法。
2、体会作者感伤身世、缘琴而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诗歌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诗中以作者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超越感官经验的综合性体验。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课前预习(一)作者介绍:李贺是唐宗室郑王后裔,到李贺时家道已经彻底没落了,父亲李晋肃只不过是边疆上的一个小县令。
李贺被诽谤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
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传说他每次出门,跟随的书僮身上总背一只锦囊,他边走边吟诗,每得佳句就写下来放进囊中,归来时再补足成篇。
他的诗歌继承《楚辞》和乐府民歌的传统而有所创新,在诗歌的形式、意境、比喻、语言等方面不落前人窠臼,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优秀作品有《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老夫采玉歌》等。
名句有“天若有情天亦老”、“黑云压城城欲摧”、“桃花乱落如红雨”等,为后世所传颂。
五、授课过程1、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明确:时间:高秋(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
)地点:中国晚唐 (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乐器:箜篌(“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演奏者:李凭: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关于她当时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她精湛的技艺受到了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古诗词鉴赏李白《听蜀僧濬弹琴》韩愈《听颖师弹琴》练习及答案(贵州遵义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语文题)
贵州省遵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听蜀僧濬①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②,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③,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听颖师④弹琴(节选)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注]①蜀僧溶,蜀地一位名叫濬的僧人。
②绿绮,琴名。
诗中以绿绮形容蜀僧濬的琴很名贵。
③流水,这里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
④颖师,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诗首联交代蜀僧来自峨眉山,弹奏之琴名贵,寥寥数笔就把这位音乐家的气派写了出来,从而表现诗人对他的倾慕之情。
B.李诗巧用“高山流水”的典故,一方面写出琴声涤荡了诗人的心灵,另一方面也表现出琴声让诗人与蜀僧互生知音之感。
C.韩诗中“喧啾百鸟群,忽见孤风凰”两句写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忽然出现,这样以视觉写听觉的手法,增添了琴声的魅力。
D.韩诗着重描写琴音的变化,琴声一开始轻柔婉转,接着又高亢不已,随后变为喧闹之声,又变为低音,最后高到极点。
16.古人摹写音乐,贵在如音在耳。
上面两首诗在描写音乐时所用的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登高》一诗意境旷远,其中写出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把人踮起脚后跟往远处看和登上高处往远处看进行比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答案附赏析
韩愈《听颖师弹琴》阅读答案附赏析昵昵儿女语⑵,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⑶,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⑷。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⑸。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⑹。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⑺。
推手遽止之⑻,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⑼!【注释】①颖师:名颖,师是僧的通称。
来自天竺,元和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②昵昵:亲热而细柔。
尔汝:好朋友不讲客套,互称你我,叫做尔汝交。
③划然:突然。
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④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⑤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热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
⑥未省:不懂得。
丝篁:弹拨乐器,此指琴。
⑦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⑧遽:急忙。
⑨冰炭置我肠:冰极冷,炭(火)极热,指两种相反的情感剧烈冲击。
【文学常识】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内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
唐古文运动旗手。
作气势宏大,想象丰富,语言新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与《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被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参考】琴声袅袅升起,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
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接着又转成和日丽,远处飘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飘柳絮,它们漂浮不定,若有若无。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它一心向上,结果还是一落千丈。
惭愧呀,我空有一双耳朵,不会欣赏音乐。
但是听了颖师的琴声之后,我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滂沱,浸湿了衣襟。
颖师你高超的琴艺,一会儿把我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我置入悲苦的地狱,就好像同时把冰火投入了我的胸膛。
【训练】1.此诗和白居易的《_____》、李贺的《_____》并称为中描写音乐的三大名作。
2.前十句摹写声音。
声音由_____突然_____,又_____,又____,又____,忽然又_____。
2019-2020学年语文鲁人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二单元 5 韩愈 听颖师弹琴 Word版含解析
5韩愈听颖师弹琴圆满配“对”韩愈在广东潮州时,想将弊政改革一下,但感困难重重,遂有辞官不做之意,便自撰半副对联:恶山恶水恶环境,韩退之!退之!此联千年以来,无人能对,被视为“罕世绝联”。
新中国成立后,时任人民政府内务部长的谢觉哉到了潮州。
当晚,他读《共产党宣言》,愈读愈感精妙。
这时,他手边刚好有这半副所谓“绝联”,顿生灵感,就奋笔写了下联:好书好句好文章,谢觉哉!觉哉!所谓“罕世绝联”,到此“圆满配对”。
◎作者卡片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
会能文章,对愈有影响。
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直到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
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皆不中。
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得到了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
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就被贬为阳山县令。
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
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
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
在潮州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有《昌黎先生集》。
他的文学成就很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的诗作力求新奇,重气势且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背景呈现元和十一年(816),因受谗言而被降为右庶子的韩愈,慕名前来听来自天竺的僧人颖师弹琴,于是写了这首诗。
全诗从演奏的开始起笔,到琴声终止完篇,写了音乐感人的力量。
一、字音昵.昵(nì)跻.攀(jī)根蒂.(dì)丝篁.(huánɡ) 喧啾.(jiū) 遽.止(jù)二、通假字无.以冰炭置我肠 “无”通“毋”,不要 三、一词多义 (1)强⎩⎪⎨⎪⎧①失势一落千丈强. 形容词,有余②筋骨之强.形容词,强壮③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形容词,弓有力④强.秦之所以不能加兵于赵 形容词,强大,强盛⑤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 形容词,勉强 (2)省⎩⎪⎨⎪⎧①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动词,懂得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动词,检查,反省 (3)能⎩⎪⎨⎪⎧①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动词,擅长②非曰能.之,愿学焉 动词,有能力做到 四、名句默写①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韩愈《听颖师弹琴》简析
韩愈《听颖师弹琴》简析听颖师弹琴①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②;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大地阔远随飞扬③。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⑤。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⑥。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⑦。
颖乎尔诚能⑧,无以冰炭置我肠⑨!【注解】①师:唐对僧的称谓。
颖:僧名。
②“昵昵”二句:意谓琴声之缠绵婉转,有如青年男女谈情说爱。
昵昵,亲近之意。
尔、汝,《尔汝歌》是江南一带民间流行的情歌,歌词每句用“尔”或“汝”,以表示彼此关系的亲密,此同其意。
③“浮云”二句:比喻琴声的悠扬。
④“喧啾”二句:比喻琴声忽而如百鸟竞喧,忽而如孤凤长鸣。
⑤“跻攀”二句:写声调高低的变化。
跻,登。
跻攀,指调子越弹越高。
分寸不可上,形容高到不能再高。
千丈强,千丈有余,极言其低。
⑥省:懂得。
丝篁:即丝竹、弦管,泛指乐器,这里借指音乐。
⑦滂滂:流溢的样子。
⑧能:指擅长弹琴。
⑨无以句:指琴声荡人心魂,再弹就禁受不起。
冰炭置肠:比喻情感剧烈的波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音乐之美的名作。
清人方扶南把此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为“摹写声音至文”。
诗的前十句紧扣题目中“听”字,从正面摹写声音。
后八句写诗人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全篇诗情起伏,驰骋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在摹写声音节奏的同时发掘蕴含其中的情志,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听颖师弹琴导学案
第5课《听颖师弹琴》导学案【课标解读】1本节知识点:了解愈的生平及其思想;品味作者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2.重点:理解诗中对音乐的描写,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3.难点:学习诗中音乐的起伏变化,赏析该诗的容和艺术特色。
【自主学习】1.作者介绍:愈(768—824),字,唐代散文家、诗人。
河阳(今孟州南)人。
郡望昌黎,世称。
贞元八年(792)进士,曾任宣武及宁武节度使判官。
其后任监察御史等职。
贞元十九年(803)因言关中旱灾贬阳山(今属)令。
元和中,随裴度平淮西,迁刑部侍郎。
穆宗时,召为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世称。
谥号“文”,世称。
散文与柳宗元齐名,同倡古文运动,为“”之首。
著有《》。
愈的诗以“”“”著称,笔力雄健,用词奇险,注重创新,自成一家。
本诗是为了矫正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他以为诗,以为诗,以为诗,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引入诗中,扩大了诗歌的艺术领域,为中唐诗歌开创了新局面。
影响了贾岛、贺等人,甚至波及北宋及晚清。
2.给加点的字注音颖.师()昵.昵()恩怨.()轩.昂()柳絮.()喧啾.()根蒂.()滂.沱.()()嗟.叹()丝篁.()跻.攀.()()遽.止()3.解释下列词语昵昵:划然:丝篁:滂滂:起坐:冰炭:尔汝:4.熟语释义气宇轩昂:抑扬顿挫:高情远韵:炉火纯青:【学习探究】1.《听颖师弹琴》一诗主要描写了弹琴者——颖师的技艺高超,音乐感人。
诗人把琴声分别摹写为哪些声音?流露出诗人什么样的感受?2.作者对颖师高妙的技艺是采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3.《听颖师弹琴》诗中在造境或遣词造语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当堂达标〗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未省(shěng)听丝篁昵(nì)昵儿女语B.喧啾(jiū)百鸟群颖(yǐng)乎尔诚能C.推手遽(jù)止之勇士赴(fù)敌场D.划然变轩昂(áng)湿衣泪滂(pāng)滂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天地阔远随飞扬自闻颖师弹B.失势一落千丈强勇士赴敌场C.浮云柳絮无根蒂忽见孤凤凰D.挤攀分寸不可上恩怨相尔汝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嗟余有两耳嗟:叹息。
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一、整体感知1.《听颖师弹琴》前十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明确: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湿衣”句与《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显豁罢了。
2.“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几句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对比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的高超技巧是怎样体现的?明确:表现了听琴者听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运用了通感的手法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3.在《李凭箜篌引》中为什么李贺要让李凭在第四句才出场?这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明确:联系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时的笑声——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二、问题探究试比较《琵琶行》、《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三首诗在描写音乐方法上的异同。
明确:白诗正面描写为主,兼有侧面描写(东船西肪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韩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平分秋色;李诗侧面描写为主,兼有正面描写(昆山玉碎凤凰叫)。
三、拓展延伸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
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
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显明特点的事物。
有些人物正面描写或不易表达出精神,或太显露,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
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考场上安静极了,应考者都在认真思索。
有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
韩愈《听颖师弹琴》原文及赏析
听颖师弹琴[唐] 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作品赏析【注释】: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就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
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怪不得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了。
诗分两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声音。
起句不同一般,它没有提及弹琴者,也没有交待弹琴的时间和地点,而是紧扣题目中的“听”字,单刀直入,把读者引进美妙的音乐境界里。
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
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迹的方式而已。
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密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象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
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
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氛尽扫,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
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
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
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
“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比较显豁罢了。
《听颖师弹琴》学案
【学习目标】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2.探究诗歌描写音乐的方法,重点语句的品评3.探究诗歌艺术手法,提高阅读鉴赏水平----------------------------预习案------------------------------1、走近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幼丧父,兄韩会抚养之。
会能文章,对愈有影响。
贞元二年(786),19岁的韩愈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直到贞元八年(792)第四次应考,才考中进士。
此后又连续三次应吏部博学宏词科考试,皆不中。
直到29岁才在董晋幕府中得到一个观察推官的微小官职。
36岁时,任监察御史,不久就被贬为阳山县令。
此后直到50岁,官职一直浮沉不定。
元和十二年,韩愈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
但两年后,他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
在潮洲八个月,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后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终年57岁。
有《昌黎先生集》。
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下简称《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
韩愈在中国文化史上,首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
在宋儒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韩子。
他在儒学式微,释、道盛行之际,力辟佛、老,致力于复兴儒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其实就是复兴儒学的重要手段。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他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骊之文,提倡散句单行、自由灵活、言之有物的古文。
他的文章善于推陈出新,富有独创性,内涵深厚,语言丰富灵活,极富于表现力,风格雄辩恣肆,气势磅礴,成为中古以来文章之典范。
苏轼称誉他“文起八代之衰”。
2、注音并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昵昵..儿女语Array②喧啾..百鸟群③跻攀..分雨不可上④推手遽.止之-----------------------------------探究案--------------------------------- 【整体感知】1、本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为什么?2、你认为这首诗在描写音乐方面运用了哪些手法?请举例简析。
高二语文鲁人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2单元5韩愈听颖师弹琴Word含答案
5韩愈听颖师弹琴伟哉,韩愈被贬潮州的韩愈并没有因个人得失而意志消沉,而是切切实实地做了几件好事:杀鳄除害,兴修水利,兴办教育,后来改迁袁州,还继续赎取奴婢,禁止人口买卖。
在上即直言政事,兼济天下,在下即务实求是,福泽一方;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韩愈一生可谓言行一致,比起那些志大才疏、高不成低不就之辈来,不怨天,不尤人,不放弃,切切实实做好本分,真正身体力行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可敬!可佩!可歌!其实韩愈在潮州只是逗留了短短八个月,但他播下的种子,带来的希望,却是一直默默萌芽,暗暗闪亮。
韩愈又像一座高山,一湾绿水,永远留在潮州,润养着潮州。
“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古往今来,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王侯将相,有过多少名士英杰,不少人竖碑刻石,造庙建寺,希望可以人过留名或炳照青史,然而,刻在石上的,写在书上的,不少早已湮没在岁月的最深处,早已蔓草青青,有几个还真正地活在后人心中?在潮州短短八个月的韩愈,竟然令一片山河尽姓韩:潮州的江改叫韩江,潮州的山改叫韩山。
王侯将相能有几个能让山河改姓?以山河为姓,人心作书,伟哉,韩愈!壮哉,韩愈!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元和十一年(816),因受谗言而被降为右庶子的韩愈,慕名来听天竺僧人颖师弹琴,于是写了这首诗。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轩.昂( ) 根蒂.( ) 喧啾.( ) 跻.攀( ) 遽.止( ) 滂.滂( ) 【答案】 xuān dì jiū jī jù pānɡ第2步词语释义——字字落实根基牢(1)轩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滂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颖师弹琴
听颖师弹琴①
【唐】韩愈
听颖师弹琴⑴
昵昵儿女语⑵,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⑶,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⑷。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⑸。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⑹。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⑺。
推手遽止之⑻,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⑼!
【注释】
①颖师:名颖,师是僧的通称。
来自天竺,元和间在长安,以弹琴著名,②昵昵:亲热而细柔。
尔汝:好朋友不讲客套,互称你我,叫做“尔汝交”。
③划然:突然。
轩昂:形容音乐高亢雄壮。
④浮云两句:形容音乐飘逸悠扬。
⑤喧啾四句:形容音乐既有百鸟喧哗般的丰富热闹,又有主题乐调的鲜明嘹亮,高低抑扬,起伏变化。
⑥未省:不懂得。
丝篁:弹拨乐器,此指琴。
⑦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⑧遽:急忙。
⑨冰炭置我肠:冰极冷,炭(火)极热,指两种相反的情感剧烈冲击。
【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内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
唐古文运动旗手。
诗作气势宏大,想象丰富,语言新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与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被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参考译文】
琴声袅袅升起,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
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
接着又转成风和日丽,远处飘动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飘柳絮,它们漂浮不定,若有若无。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它一心向上,结果还是一落千丈。
惭愧呀,我空有一双耳朵,不会欣赏音乐。
但是听了颖师的琴声之后,我先是起坐不安,继而泪雨滂沱,浸湿了衣襟。
颖师你高超的琴艺,一会儿把我引进欢乐的天堂,一会儿又把我置入悲苦的地狱,就好像同时把冰火投入了我的胸膛。
【阅读训练】
1.此诗和白居易的《_____》、李贺的《_____》并称为唐诗中描写音乐的三大名作。
2.前十句摹写声音。
声音由_____突然_____,又_____,又____,又____,忽然又_____。
3.后八句写自己_____,从侧面烘托_________。
4.此时的句式,既有____句,又有_____句,交错运用,以与诗歌所表现的声音相匹配。
【参考答案】
1.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2.轻柔高昂起伏回荡喧闹不已高到极点低到极点
3.听琴的感受和反应琴声优美动听
4.五言七言
1.把这首诗分为两部分,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答案:前十句为一部分:正面描写声音。
后八句为一部分: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2.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答案:化无形为有形,利用人类五官通感的生理机能,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形象。
3.仔细品读诗歌的前十句,体会作者写出了怎样的音乐变化。
答案:琴声袅袅升起,轻柔细屑,仿佛小儿女在耳鬓厮磨之际,窃窃私语,互诉衷肠。
中间夹杂些嗔怪之声,那不过是表达倾心相爱的一种不拘形式的方式而已。
正当听者沉浸在充满柔情蜜意的氛围里,琴声骤然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将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显得气势非凡。
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之姿。
恰似经过一场浴血奋战,敌军尽扫。
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着几片白云,近处飘飞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于捉摸,却逗人情思。
琴声所展示的意境高远阔大,使人有极目遥望天悠悠不尽之感。
蓦地,百鸟齐鸣,啁啾不已,安谧的环境为喧闹的场面所代替。
在众鸟蹁跹之中,一只凤凰翩然高举,引吭长鸣。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这只不甘与凡鸟为伍的孤傲的凤凰,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结果还是跌落下来,而且跌得那样快,那样惨。
4.联系“自闻颖师弹”后的有关诗句,揣摩一下诗人此刻的心情。
答案: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
他曾几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当局能有所警醒,从而革除弊端,励精图治,结果屡遭贬斥,心中不免有愤激不平之感。
“湿衣”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
5.“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用什么手法表现了琴声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你还能想到哪些诗句有类似手法?试举一例。
答案:对比和通感。
对比的手法能够突出所要表达的琴声的忽高忽低、抑扬顿挫的特点。
例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百鸟群”、“孤凤凰”、“跻攀分寸”是以视觉写听觉,是通感。
例句:“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6.“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比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的高超技巧是怎样体现的?
答案:表现了听琴者听后的感同身受的思想感情。
诗人运用通感的修辞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