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一课听听声音一、课前预习。
1、阅读教材P44——46,准备本节课所需实验材料。
2、阅读本课内容,弄清本课基本知识点。
二、合作探究。
合作完成实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步骤:(1)将实验材料准备好,放在课桌上。
(2)讨论实验过程(包括怎样操作,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猜想实验结果。
(3)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4)小组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5)将交流后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三、课堂检测。
(一)我会填。
1、我收集的关于声音的事情有。
2、我对声音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有。
3、我想研究声音等问题。
(二)我会选。
1、牛的叫声和鸟的叫声相比,牛的叫声()鸟的叫声()。
A、高B、低C、强D、弱2、狮子的吼叫声震耳欲聋,小猫叫声很柔和。
我们说狮子的叫声()小猫的叫声()。
A、高B、低C、强D、弱(三)我会判断。
1、两个大小不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相同的。
()2、同一个音叉击打的轻重不同所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四)你问我答。
你听到过的声音中那些是自然界发出来的?那些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前预习。
1、阅读教材P47——48,准备本节课所需实验材料。
2、阅读本课内容,弄清本课基本知识点。
二、合作探究。
合作完成实验:使物体发出声音。
步骤:(1)将实验材料准备好,放在课桌上。
(2)讨论实验过程(包括怎样操作,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猜想实验结果。
(3)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
(4)小组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5)将交流后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三、课堂检测。
(一)我会填。
1、声音是由物体而产生的。
停止,声音就消失。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能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
这种运动称为。
(二)我会判断。
1、物体快速地来回做的运动就叫做振动。
()2、只有物体产生振动才有声音,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
()(三)你问我答。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上犁川小学《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导学设计上犁川小学(四)年级科目(科学) 第(一)单元学案第(3)课课题(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姓名________ 二人小组互查互说。
1、试举一例,物质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2、同学们,老师往这杯清水中加一勺高锰酸钾会发生什么现象?搅拌一下会怎样?我们在加入高锰酸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演示实验)3、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来说明高锰酸钾溶解了?(1)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的现象。
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2)学生小组讨论,猜测结果。
A、你们的预测B、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观点C、你们的实验还需哪些实验材。
1、胶水和洗发液的溶解记录表第__组组员__________年__月__日溶解过程胶水洗发液怎样进入水中在水中是飘浮还是下沉在水中怎样扩散小棒轻轻地搅拌一下,产生了什么变化小棒充分搅拌后,是否溶解2、醋、酒精和食用油的溶解记录表第__组组员__________年__月__日溶解过程醋酒精食用油怎样进入水中在水中怎样扩散小棒充分搅拌后,是否溶解1、判断题(1)水只能溶解固体物质,不能溶解液体。
()(2)酒精溶解在水中就是我们说的白酒。
()(3)食用油也能溶解在水中。
()(4)洗洁精放入水中后会有分层,所以它不溶于水。
()2、我会填溶解过程醋酒精食用油胶水洗发液怎样进入水中在水中怎样扩散小棒充分搅拌后,是否溶解我们都知道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但老师给大家做个小魔术(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充分振荡后)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大家回去亲自研究一下,看看结果是不是真的这样,还可以查一查资料。
课堂评价表智慧星☆☆☆☆☆积极发言星☆☆☆☆☆进步星☆☆☆☆☆表现完美星☆☆☆☆☆。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活动一:室内外温度的测量和比较
1、教室内的温度与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
2、我们怎样知道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还是低呢?
3、怎样测量室内室外的温度?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做好记录?
以小组测量室内外的温度
4、我们实际测得的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呢?
活动二:气温的测量
导学设计
导学设计
二次设计
导
学
过
程
一做吗?
三、自学解疑
1、学生独立阅读课本第2、3页
2、学生二人小组完成设问导学问题,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根据设问导学问题所学到的内容回答学案自学解疑的问题。
4、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说说我们了解天气情况的途径。
(2)下雨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五、拓展延伸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学习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具学具
1、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风的大小可以用风速来描述.
课
后
反
思
导学设计
教学时间
学科
科学
课时
学习方法
观察、合作、探究
课题
5、降水量的测量
主备教师
辅备教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新版PEP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新版PEP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全
册)
第一章:生活中的物体
- 目标:通过研究本章,学生将了解生活中的物体及其特性,培养观察、分类和归纳的能力。
- 课时安排:
- 第一课:认识物体(30分钟)
- 第二课:物体的颜色和形状(30分钟)
- 第三课:物体的大小和硬度(30分钟)
- 第四课:物体的声音和重量(30分钟)
- 研究要点:
- 识别不同物体的特征和特性;
- 分类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声音和重量;
- 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 归纳总结物体的特性。
- 研究内容概览:
- 第一课:认识物体
- 介绍什么是物体;
- 列举常见的物体;
- 观察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 第二课: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 研究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颜色;- 研究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形状;-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物观察和比较。
- 第三课:物体的大小和硬度
- 研究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大小;- 研究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硬度;- 进行物体大小和硬度的比较和分类。
- 第四课:物体的声音和重量
- 研究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声音;- 研究如何识别和描述物体的重量;- 进行物体声音和重量的比较和归纳。
- 研究任务:
- 完成课堂上的观察和实验任务;
- 回答相关问题并进行讨论;
- 记录观察结果和归纳总结。
第二章:生命周期和繁殖
... (继续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类似的章节概述和课时安排)。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 1.空气的性质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 1、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
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2)实验二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2)自我设计实验①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新编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声音可以在气体与固体中传播,那它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呢?利用下面这个活动找到答案。敲击音叉,将音叉浸入到水中,人耳贴紧水槽,可以清晰的听到声音。说明水可以传播声音。
研讨:
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总结: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宇航员在宇宙中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联系。
三、探索
任务一:
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
任务二:
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
任务三:
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
任务四:
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
研讨:
1、讨论关于声音你知道些什么?
2、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拓展
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感受音符的高低变化。
任务三:
研究敲鼓的发声,寻找鼓发声的原因。
敲击鼓面,仔细观察鼓面的振动发声。
提示:鼓面振动不是很明显,可以在鼓面上放一些黄豆或者沙粒,观察其它物体在鼓面上的跳动,从而体现鼓面的振动。
任务四:
研究音叉的发声,观察音叉振动发声的现象。
观察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当音叉振动停止时,声音也会随之消失
提示:音叉的振动不容易观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帮助证明音叉的振动,如在音叉侧面粘贴小球,或将音叉浸入水中,观察振动现象。
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4、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
学校: 口镇中心校 年级科目:四年级科学 班级: 组别: 姓名:编写人:刘鹏 审核人: 上课时间:2014年 月 日 导学补充:导学案编号( ) 导学补充: 课 题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学习目标】1.了解高锰酸钾的用途和形状、颜色等知识。
2.观察记录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整个过程。
(重点)3.对比高锰酸钾和食盐在水中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进一步观察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法指导】1.独学:请在规定时间内,认真阅读课本第二十五、二十六页,仔细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
2.对学:交流独学中对高锰酸钾溶解过程的表述,互相质疑求证,将对学中仍未解决的问题用红色笔标注,以便交流讨论。
3. 群学:组长组织组内具体研讨,达成共识,组内预展。
【预习案】(约10分钟)【自学导航】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划出重点内容,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一、智慧填空。
1、高锰酸钾常常是被用来 和 。
2、不能用手 取高锰酸钾,需要用 来取。
3、将观察结果用 填写在记录表中,把自己的观察记录与小组同学记录进行 ,并讨论 物质的溶解过程,用什么词汇 更加准确,然后 自己的记录。
【探究案】(约10分钟)【探究一】(5分钟)请同学们探讨交流,说说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探究二】(5分钟)描述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并比较它与食盐在导学案编号()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探究三】观察比较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检测案】(10分钟)要求:不看导学案,不翻资料,不交流。
检测题:教师抽阅,学生互阅。
1、高锰酸钾常常是被用来和。
2、不能用手取高锰酸钾,需要用来取。
3、将观察结果用填写在记录表中,把自己的观察记录与小组同学记录进行,并讨论物质的溶解过程,用什么词汇更加准确,然后自己的记录。
【训练案】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我们应该怎样观察和区分呢?【学后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题: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胶水、洗发液、醋、酒精和食用油在水中的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一、植物的种类和分类1. 植物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它们具有吸收光合作用、呼吸等生命特征。
植物可以分为维管植物和非维管植物两大类。
维管植物是种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总称,而非维管植物包括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2. 种子植物的特点是从种子繁殖,裸子植物则直接在成熟的雌配子体内形成种子。
藻类和苔藓植物的体内没有维管组织,蕨类植物虽有维管组织,但没有真正的种子。
3. 了解植物的分类对我们理解植物的特点和特性非常重要,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研究和保护植物资源。
二、植物的生长条件和适应能力1.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温度、水分和空气等环境条件。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它需要光照、二氧化碳、水和叶绿素等条件。
2. 植物根据生长环境的需要,逐渐形成了适应该环境的特征和机制,如沙漠植物和极地植物就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在恶劣环境下生长繁衍。
3. 了解植物的生长适应能力,可以更好地在实践中进行植物的栽培和保护,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生长速度。
三、植物的主要功能和价值1. 植物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重大,植物除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新陈代谢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等;一些植物还可以提供食物、栖息地、药物等。
2. 植物的种类繁多,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可以说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要珍惜植物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3. 通过科学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功能和价值,为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也能提高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四、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过程1.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是有性繁殖,二是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要是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结合进行,而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植物的根茎、叶片等部位进行。
2. 植物的繁殖过程经历授粉、受精、胚胎发育、种子成熟等阶段,每个过程都是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
种子的形成、散布和萌发是植物繁殖的关键过程。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导学案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听听声音(教材P2~3)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P6~8)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材P6~8)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材P9~10)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教材P11~12)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4.提问:(教学提示:轻敲鼓面。
)大家能看清鼓面的振动吗?怎样能更容易观察到鼓面的振动情况呢?5.布置任务:出示实验帮助卡,明确活动要求。
引导学生分组实验,依次观察并记录钢尺、橡皮筋、鼓发出强弱不同声音时的振幅大小,最后统一用“”来表示。
6.研讨汇报:实验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7.小结: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的振幅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音量就越小。
探索二: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对悬挂小泡沫球摆动幅度的影响1.出示:如图所示装置,将小泡沫球用棉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在小泡沫球旁放置音叉,使小泡沫球静止时恰好与音叉左端接触。
2.演示:用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右端,引导学生观察小泡沫球摆动幅度的变化并尝试解释现象。
(预设: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时,音叉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引起小泡沫球摆动的幅度不同。
)3.提问: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教材P13~15)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教材P16~17)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预设:吹奏不同的吹气口。
)口琴高低不同的声音又是怎样产生的呢?3.讲解:口琴由外壳、音格、金属板组成。
金属板上有口琴的发声结构——簧片,当我们吹气或吸气时,口琴的簧片会振动,从而发出声音。
4.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任务一:
研究皮筋的发声,寻找皮筋发声的原因。
将皮筋的两端固定在木棍两端,轻轻弹拨皮筋,观察皮筋发生时的状态。
提示:仔细观察皮筋儿的运动状态。
任务二:
研究钢尺的发声,寻找钢尺发声的原因。
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在桌面边缘用力压紧,弹拨钢尺,仔细观察钢尺发声时,Fra bibliotek尺的运动状态。
提示:钢尺可以用一本硬皮书在桌面边缘压紧,防止钢尺和桌面边缘撞击,影响我们的实验探究。
【学习重点】
用词语描述我们周围各种各样的声音,并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并描绘听到的声音。
【学习流程】
一、导入
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二、聚焦
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4、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6、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就越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学习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聆听与记录了许多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课。
提出问题:我们不时的听到各种声音,我们自己也能制造一些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聚焦
找出一些发声物体,仔细观察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状态是怎样的。
小学四年级科学 上册导学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冷和热
课题
二1、冷热与温度
课型
课时
时间
学习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学会测量水温的方法;
●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
2、知识与技能
●知道温度的概念;
●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学法指导
课前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④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⑤能不能再想一个实验证明热空气是上升的?你准备怎么做?
⑥书上的实验你能看懂么?谁来做?
⑦实验再一次说明了什么?
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生活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冷空气?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
学校: 口镇中心校 年级科目:四年级科学 班级: 组别: 姓名: 编写人:刘鹏 审核人: 上课时间:2014年 月 日 导学补充:导学案编号( )课 题 :降水量的测量 【学习目标】 1.学会制作雨量器,并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2.利用喷壶模拟降水,交流利用雨量器怎样来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3.了解降水量的等级分布,并利用柱状图来表示。
(重点)【学法指导】1.独学:请在规定时间内,认真阅读课本第十二页“制作雨量器”,独立完成,并制作。
2.对学:交流独学中雨量器的制作方法,互相质疑求证,将对学中仍未解决的问题用红色笔标注,以便交流讨论。
3. 群学:组长组织组内具体研讨,达成共识,组内预展。
【预习案】(约10分钟)【自学导航】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划出重点内容,独立完成下列各题。
、一、智慧填空。
1、雨量器是测量( )的装置。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 )、( )。
3、(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二、判断1、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雨水收集起来,然后测量降水量的多少( )。
2、想知道降水的多少,直接看路面上的积水也可以知道( )。
【探究案】(约10分钟)【探究一】(5分钟)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十三页,说说我们是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的?导学补充:【探究二】(5分钟)假如今天有雨,试着根据今天的降水量来区分降水量的等级。
【检测案】(10分钟)要求:不看导学案,不翻资料,不交流。
检测题:教师抽阅,学生互阅。
1、雨量器是测量()的装置。
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3、(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4、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
5、怎样用雨量筒测量雨量?6、怎样测量出降水量的等级?【训练案】请同学们对未来一段时间里的降水量利用柱状图进行记录,并观测。
【学后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校:口镇中心校年级科目:四年级科学班级:组别:姓名:编写人:刘鹏审核人:上课时间:2014年月日导学案编号()导学补充:课题: 云的观测【学习目标】1、了解云的组成以及尝试着对天空中的云进行描述和记录。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优质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优质教学设计(全册)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设计教科版全册学校:班级:任课教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1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第一单元 1、我们关心天气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2、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学习重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学习难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学习准备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天气符号卡片等导学过程设问导读:X k b1 .C om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我们是怎样描述天气的?自学感悟:一、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1.课件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请大家观察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请把观察的和自己另外知道的天气现象写出来并分类。
二、今天的天气怎么样1.学生一起到教室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把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记录下来。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同学们记录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的时候想到一点记一点,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的方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把。
合作探究:把自己记录的天气现象及分类结果在小组中交流,并讨论通过本组认为最合理的分类结果,且知道分类的理由。
汇报点评:把各小组天气现象的分类结果进行小组间互评、师评。
巩固练习:画出几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拓展延伸: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该怎样关心天气呢?板书设计1、我们关心天气天气的分类: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风速导学反思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 2 授课时间学习内容2、天气日历学习目标1、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doc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苏教版)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1.空气的性质课型课时时间学习目标1、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2、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学法指导课前准备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
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1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1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2)实验二%1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1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1你发现了什么问题?%1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四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
课题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课型新授课时第一课时科学概念:学习目标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学习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学习准备分组材料:食盐1、沙1、面粉1、装水烧杯3、筷子1、玻棒1、水槽1、漏斗1、滤纸3、铁架台1。
(沙在使用前淘干净。
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出示)科学概念:一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不容易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容易溶解和不容易溶解的现象,能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研究溶解与不容易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在观察比较活动中,能够意识到细致的观察才会使描述更准确。
严格按照规范利用溶解装置进行实验。
学生齐读。
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
下面请看学习指导三、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22 至 24 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食盐、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效果最好。
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先学后教(一)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实验一、食盐在水里溶解了1.学生观察实验:取一小匙食盐和一小匙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不搅拌,静静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3、认识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8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
(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4)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
(5)由于地面冷热不同导致的空气流动就是风。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①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2、空气会流动么?
3、我们身边的空气一般是怎么流动的?谁来描述一下?
4、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把空气加热或者变冷以后还会向我们刚才描述的那样流动么?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②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③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
难点: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
学法指导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所含的主要成分以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课前准备
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
导学流程
导案
学案
修改
一、导入新课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教科版)【DOC范文整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31授时间学习内容4、运动起来会怎样学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使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学习重点学习目标1学习难点同上学习准备每组:水盆1个、水、洗耳球1个、塑料管1段、记录单1张。
集体备课二度备导学过程温故互查:人在运动过程中呼吸为什么会加快?设问导读:我们跳动时,呼吸的次数增加了,心跳的次数同时也增加了,运动与心跳有什么关系呢?合作探究:心跳为什么会加快平静时学生测心跳。
学生在教室跳动3分钟测心跳。
交流比较两次测得的心跳次数。
思考:人运动时心跳加快是什么的需要?体验心脏的工作出示洗耳球,并讲解实验方法。
学生分组实验。
导学过程交流实验感受讲解:洗耳球代表了心脏的心房与心室,手捏的力量代表心肌的收缩功能,塑料管代表了血管,输送的水代表了血液。
想一想: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它会疲劳吗?比较不同人运动后心跳恢复到正常值所用的时间。
巩固练习: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再由通过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等废物,排出体外。
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体需要更多的,心跳也,以便输送出更多的。
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拓展延伸:为自己制定一个科学的锻炼计划。
板书设计运动起来会怎样心跳次数血液循环输送排出体外导学反思四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年级四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教师设计时间总课时32授时间学习内容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学习目标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学习重点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学习难点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上册《运动和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2.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条件,能设计多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方
案。
3.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提高相互合作意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
【学法指导】:自学教材第9页,用铅笔勾画关键语句,边读边思考,什么叫运动状态的改变。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学法指导】:
1.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几种方法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方案,记录在《活动手册》第4页。
2.师友交流方法后,再进行实验操作,明确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记录。
3.汇报实验现象,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小结:使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
活动二:让运动小车的状态发生改变
【学法指导】:
1.看一看:仔细观察教材第10页图片。
2.想一想:独立思考,要达到图片上的要求我们可以怎么做。
3.议一议: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在改变运动小车的状态时用到了哪些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小结: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_ _.
活动三研究摩擦力如何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
小组内进行实验操作。
小组记录小车滑行数据?说明什么?
【学法指导】:让小车从同一高度自己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材质上滑行距离的长短。
学生总结: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___或_____.
三、检测反馈
1.在摩擦力增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保持不变
2.在做小车试验中,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力是()
A 小车的重力 B绳子的拉力 C 不需要力
4.磁力能改变所有材质小车的运动状态。
( )
5.用手推小车后,不需用任何力,最后小车也能静止。
()
6.熟透了的苹果,由于重力作用,最终都会落到地面。
( )
四、谈收获
本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
我对本堂的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实践活动:观察自行车在力的作用下,它是如何启动,改变速度或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