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小学生是一个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阶段,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学习产生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们需要关注并采取正确的对策。
下面是一份关于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的文章。
一、分离焦虑小学生刚上学的时候,可能会面临分离焦虑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因为远离父母而感到不安,甚至产生恐惧感。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安慰,让他们慢慢适应学校生活并建立安全感。
二、学习压力小学生在学习上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考试前。
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和焦虑,影响正常学习和发挥。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支持,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自我认知问题在小学阶段,孩子开始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
有些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缺乏自信心。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孩子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树立自信心。
四、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开始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可能会面临人际关系问题。
他们可能会因为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而感到困扰,影响到学习和心情。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孩子学会与人相处,解决矛盾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情绪管理问题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有限,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情绪问题。
他们可能会因为受挫、失落等而产生情绪波动。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管理,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六、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在学习上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他们可能会因为好奇心强、外界干扰等原因而分散注意力。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学会专注,克服外界干扰,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七、恐惧和焦虑小学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恐惧和焦虑,比如害怕黑暗、害怕考试等。
这些恐惧和焦虑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生活。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面对恐惧,进行适当的安抚和辅导,培养孩子的勇气和信心。
针对上述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关注,让他们建立安全感;2. 教育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避免过度压力;3. 积极肯定孩子,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4. 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解决矛盾;5. 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管理;6. 引导孩子学会专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7. 鼓励孩子面对恐惧,培养勇气和信心。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儿童过度焦虑儿童过度焦虑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
在小学生中,以女生的过度焦虑反应较为多见。
这类患儿对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议论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看来很小的事情,也表现出非常敏感和不安。
2.儿童多动症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
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一10%,男童多于女童。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特征:(1)注意力缺陷。
与同龄儿童相比,患儿的注意力显著涣散,持续时间短暂,易受外界干扰,经常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做事有头无尾。
(2)活动过多。
患儿不分场合,特别好动。
在课堂上经常扭动座位,做小动作;在家里常常乱跑乱闹,扰乱别人;就连晚上睡觉也好来回。
(3)冲动任性。
患儿自制能力很差,遇事不加考虑就行动,活动交换频繁,缺乏条理;患儿易冲动,行事鲁莽.常有伤人和自伤行为。
(4)学习困难。
此类儿童大多智理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因其他认知障碍,学习过程受到严重影响。
导致阅读、拼写、计算、临摹绘图等困难。
(5)行为障碍。
多动症儿童由于好动、冲动等特征,易造成一系列违反课堂纪律,打架斗殴等行为。
3.儿童强迫症儿童强迫症是儿童情绪障碍的又一表现。
儿童强迫行为在小学高年级男生中较为多见。
主要表现包括:①强迫性洗手,一天可达十几次,一次持续十几分钟。
②强迫性计数,例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人和物的数目,反复数自己走了多少级台阶等。
③强迫性自我检查,如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放整齐等。
④有的患儿表现为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4.学习困难综合症学习困难综合症的主要表现包括:(1)缺少某种学习技能。
但并非是智力低下,或缺乏学习动机。
(2)诵读困难。
不能正确辨认字母、单词或按逆方向阅读,也不能将字母和发音联系起来进行朗读。
(3)计算困难。
主要表现为缺乏数概念,不懂得数的大小,。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给其成长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一、常见问题分析1. 过度焦虑和压力小学生在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下,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
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会感到无助和焦虑,甚至会出现睡眠不好、胃痛等生理反应。
2. 自尊心不足由于小学生自我认知不完善,对他人评价较为敏感,当受到批评或挫折时,很容易导致自尊心不足,产生自卑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3. 情绪失控小学生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失控,尤其是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情绪表现不稳定。
4. 学习厌倦随着学业的加重和学习内容的深入,部分小学生会出现学习厌倦的情况,对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甚至出现逃学现象。
二、对策分析1. 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给予孩子关爱和支持。
2. 促进自信心的培养学校和家长要多给予小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面对挫折的勇气。
3.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情绪管理和应对压力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素养。
4. 细心倾听和引导教师和家长应该多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5. 提供适当的放松方式学校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适合他们放松心情的活动,比如课间操、户外活动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释放压力。
6. 培养兴趣爱好家长和老师可引导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或社交圈子,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强心理健康。
7. 积极开展同伴关系教育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可以开展同伴关系教育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友好互助,减少孩子之间的排斥和冲突。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第一,不同年级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研究心理障碍。
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业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第二,对人多疑恐惧。
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
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
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第三,对他人冷漠敌视。
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
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第四,逆反心理严重。
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综合起来,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缘故原由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
首先,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诲知识未周全遍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以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成绩”当学生呈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了解的方式。
其次,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
例如,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行为惯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这位老师为纠正该生的毛病,竟然每次上课都让他站在课桌旁听课,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不但没有摘掉“后进生”的帽子,连原有的手工制作特长也丢弃了。
第三,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所以导致学生在学校乖巧听话,回到家后又成为皇帝、公主。
经常听到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说:“这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老师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应对策略1946年,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能保持同他人不相矛盾,并将个人心境发展成为最佳状态。
’’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良好二、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一)入学适应问题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逐渐适应校园生活新环境的问题。
对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来说,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到教师同学这样一种人际关系环境都是陌生的,还有研究的压力,校规校纪的约束等,这一切都构成了新入学儿童心理适应的严峻挑战。
对于部分心理发展迅速的学生,以及在幼儿园受到过入学准备教育儿童,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研究生活环境,但部分儿童则会出现适应不良现象。
这种适应不良大多表现在:产生情绪障碍,如焦虑、不安、抑郁、害怕等;注意力不够集中,尔后对研究失去兴趣;不能约束自己,总是违反纪律等。
一般经过几周的自我调节能够逐渐适应,少数学生可能会持续数月之久。
通常个性内向、胆小、谨小慎微、急躁和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容易出现入学适应不良。
二)研究方面的问题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研究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由于学生研究竞争加剧,研究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中分数,给小学生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据XXX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1995年辽宁省中小学生课外作业量高于国家教委规定标准60%,而许多家长还给子女开“小灶”,使学生夜读时间越来越长,多数城市有近70%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
加之现有的教学内容偏难,对学生研究的自立性更是雪上加霜。
在如此重压下,学生身心受到了极大损害。
儿童年龄越小,研究过程中越容易产生疲劳,如果学生的研究持续时间过长,很容易造成研究疲劳,若学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会使其视力下降,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瞌睡,失眠,头热,脚冷等。
在心理方面则会产生抑郁,烦躁,信心不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缓等现象。
三)厌学与逃学问题据调查,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占总数的5%——10%。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常识篇一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渡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他们渴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反对大人把自己当孩子。
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很容易对任何事情都抱着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
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
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
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身心成长的失衡。
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
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烦恼和躁动不安,产生心理问题。
2、家庭教育的误区。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策略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策略新时代下,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那么,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呢?一、成因分析1.社会发展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小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影响。
这些信息并非都是积极向上的,很多时候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2.学习压力过大当前的小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
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导致小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变得越来越重。
长时间的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使得他们的心理在承受这一切时变得脆弱。
3.家庭环境不稳定一些小学生来自于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他们可能面临着家庭暴力、父母争吵、情感失落等问题,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社交问题社交问题也是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成因。
一些小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或者是遭受欺凌等问题,导致他们的心理状态出现问题。
5.家长教育不当一些家长在对待小学生的教育方式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可能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或者是放任孩子自由发展,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二、解决策略1.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维护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家长需要找准教育的方法和角度,正确引导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学校需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学校还需要建立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3. 增加课余活动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适当的课余活动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样至关重要。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依赖:依赖是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为人处世时所表现出来的依靠别人而不能自立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如果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就会成为软弱无能的人。
(2)自私: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3)自卑:自卑也称“自卑感”,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到目的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
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孤僻: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像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
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5)焦虑:各种可以引起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压力的学习、生活事件都可能诱发过度焦虑。
(6)妒忌:妒忌是对他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不甘心自己比不上别人而烦恼的不愉快情感,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相应行为。
(7)逆反:“逆反心理”是指小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以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这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8)厌学: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作业难,压力大的现象,深感升学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1)依赖: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依赖的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多地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
它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与长辈的溺爱。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受一点儿委屈,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上学、放学都有专人接送,他们把孩子完全“囚禁”在自认为很“舒适”的环境里。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浅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给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进行浅析,以期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成因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日益多样化,家庭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导致家庭关系不够和谐、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出现家庭暴力等情况,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学业压力当前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小学生在学校面临着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力,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往往是导致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不良的同伴关系则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4. 社会影响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上的负面新闻、电视节目、网络游戏等都可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校和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减轻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不要给小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缓解学习压力。
4. 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家长和老师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在孩子面临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心理健康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又该如何对待这些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常见问题分析1.学习压力过大现在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生从小就需要面对学业上的压力,这让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上感到压抑和焦虑。
学习压力过大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发展。
2.家庭问题影响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但是许多家庭存在家庭问题,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家庭冷漠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他们出现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等问题。
3.人际关系困扰小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在与同学、老师的相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比如同学之间的矛盾、老师的批评等,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自尊心低下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小学生的自尊心较低,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受到外界的否定和打击,从而产生情绪上的困扰。
二、对策建议1.学校教育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场所,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2.家庭关怀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摇篮,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情感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教育他们学会与同学和老师和睦相处,学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同时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合作观。
学校和家长要给予小学生足够的关爱和肯定,促进他们的自尊心的提升。
在孩子取得成绩时要适当表扬,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尊自信观。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重视和解决。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小学生是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备受重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焦虑和压力过大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和焦虑,如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
这些压力和焦虑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焦虑症的发生。
家长和老师需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学校和家庭也应该鼓励小学生适当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和兴趣班,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和焦虑。
二、学习厌倦和自卑感面对长时间的学业压力和竞争,一些小学生会逐渐产生学习厌倦和自卑感。
这种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并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教育活动,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三、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正处于心理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小学生可能会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产生孤独感、抑郁感等不良情绪,甚至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老师应该教育小学生如何与同学和朋友相处,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团队合作的课程和活动,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和信任。
四、网络成瘾和游戏沉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小学生已经形成了对网络和游戏的依赖,甚至产生了沉迷。
长时间的沉迷网络和游戏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家长需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和游戏观念,控制他们上网和玩游戏的时间。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网络成瘾和游戏沉迷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和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心理问题对小学生的成长和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小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孤独感成因- 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 被同伴孤立排斥- 家庭变故或离异对策- 家庭教育的重视和关怀- 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 提供合适的社交机会和活动压力过大成因- 学业压力过重- 家庭期望过高- 与同学之间的竞争压力对策- 学校和教师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和辅导- 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和压力释放的方式注意力不集中成因- 缺乏兴趣和动力- 研究环境不适宜- 外界干扰和娱乐媒体过多对策- 提供有趣和激励的研究内容- 提供舒适安静的研究环境- 合理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和娱乐时间情绪波动成因- 家庭氛围不和谐- 人际关系问题- 生活变化和身体发育带来的压力对策- 家庭提供稳定的情绪支持和关爱- 学校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和表达方式社交困难成因- 自卑和社交焦虑- 缺乏自信和沟通能力- 对人际关系缺乏了解和经验对策- 提供自尊和自信的培养环境- 学校提供社交技巧的教育和指导- 家长和教师的关心和支持结论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复杂多样,但是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
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为其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指导,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
现在绝大多数小学生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对学习、考试、人际交往、家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心理上准备不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且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研究小学生心理问题已非常迫切,不容忽视。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 1.家庭原因。
(1)父母没有尽到监护人的职责。
从一些问题学生的家庭背景来看,父母的失职是造成孩子发展不正常的重要原因。
许多家长忙于生计,或双双外出而未能尽到管理教育孩子之职责,或虽在家但疏于管理教育孩子,使他们养成了自由散漫、任性等坏习惯。
(2)家长的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
有的父母对自己的言行不检点,造成负面影响,带坏了孩子。
不少家庭不懂得小学生心理发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关心、教育孩子。
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孩子没有耐心;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或者见识面狭窄,教育方法难于奏效,致使学校教育的成果付之东流。
2.学校原因。
(1)对于小学生来说,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太大。
有的学校“应试教育”主宰、统揽一切,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满负荷的课余安排,频繁的考核、竞赛,以及同学间的“不健康竞争”等,势必对小学生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网”。
(2)教师教育方式不当。
有的教师一味抓所谓“教育质量”,忽视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学生的个性不能张扬,能力、特长无“用武之地”,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少数教师歧视、羞辱差生,对待有缺点错误的学生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常常为学生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大动肝火,甚至去体罚和变相体罚,使学生神情恍惚、精神紧张,给学生心灵造成了严重伤害,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胆小、恐惧等心理障碍。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一、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面对学习任务的增多、考试的压力以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很多小学生会感到焦虑不安。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学不好、考不好,从而出现紧张、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2、学习疲劳长时间的学习和过重的学习负担可能导致小学生出现学习疲劳。
他们会感到身心俱疲,对学习失去兴趣和热情,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
3、厌学心理当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内容枯燥或者在学习中遭遇多次挫折时,一些小学生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
他们不愿意上学,对学习抱有抵触情绪,甚至出现逃课、逃学的行为。
4、自卑心理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小学生经常与成绩优秀的同学进行比较,而自己的成绩又不理想,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
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聪明、能干,从而缺乏自信,不敢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5、依赖心理有些小学生在学习中过度依赖家长、老师或同学,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遇到问题时,不是自己尝试解决,而是立即寻求他人的帮助。
6、逆反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小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
他们对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听从安排,故意与家长和老师对着干。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高,过于严厉,或者经常批评、指责孩子,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
此外,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经常争吵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环境也可能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学校过分强调考试成绩,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负担,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焦虑等心理问题。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心理现象曾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但进入本世纪以来,与之相连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更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研究学习的问题。
21世纪的小学生,必须排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惑,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才能在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但据调查表明,小学生中,有近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等。
时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
一、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学习和升学竞争导致的过度焦虑。
这种过度焦虑,往往年级越高,情况越严重。
但现在也出现了向低年龄、低年级发展的趋势,一些孩子刚刚入学,家长就把注意力放在孩子是不是能考全班第一,甚至全年级第一上,一旦成绩不理想,就连吓带逼、连骂带损、连打带罚,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交往中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现在的小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许多人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依赖性强、不宽容他人等不良倾向。
而且孤僻、不合群的情况也很严重,这使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大的问题。
(3)与父母、师长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小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二、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如享乐主义等思想的蔓延,渲染暴力的书刊和影视等。
另外,遍布城乡的游戏厅、网吧等也成了诱发其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2)家庭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教与家风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也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不管是“溺爱型”、“高压型”,还是“放任型”的家庭教育,都极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出现各种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预防方法
情绪管理:学 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保持积 极乐观的心态
集体活动:积 极参与学校组 织的各种活动, 增强团队协作
能力
社交互动:与 同学、老师、 家长保持良好 的沟通和交流, 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
Part Five 如何识别和处理小学生
的心理问题
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观察孩子的情绪变 化:如情绪低落、 焦虑、恐惧等
Part Four 预防小学生心理问题的
措施
家庭教育: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自信心和适 应能力
建立亲密的亲子 关系:多花时间 陪伴孩子,与孩 子进行有效的沟 通和交流,让孩 子感受到父母的 关爱和支持。
培养孩子的自信 心:鼓励孩子尝 试新事物,给予 孩子积极的反馈 和肯定,让孩子 相信自己的能力 和价值。
Part Three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等
家庭环境:家 庭氛围、家庭 关系等对儿童
心理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 父母的教育方 式、教育理念 等对儿童心理
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 对儿童心理的
影响
家庭文化背景: 家庭文化背景 对儿童心理的
影响
学校因素: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
关注孩子的社交活动和人际关 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建立家校沟通 渠道,定期召 开家长会,了 解孩子在学校 的表现和情绪
变化。
家长和教师共 同关注孩子的 心理健康问题, 及时发现并解
决问题。
家长和教师共 同制定心理健 康教育计划, 提高孩子的心
理素质。
攻击性、欺凌等行为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小学生时期是人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许多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学业压力、社交问题等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了解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1. 学习焦虑:小学生由于升学压力或者学习困难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学习焦虑。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适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 社交问题:小学生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朋友关系不好、孤独感等社交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学生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交往能力,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找到朋友。
3. 自卑情绪:小学生可能会出现自卑情绪,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优秀或者不被重视。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赞赏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自信心。
4. 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由于好奇心强或者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律,适当进行休息和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和注意力。
5. 家庭问题:小学生的家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矛盾、争吵、离异等,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给予小学生温暖和关怀。
6. 过度依赖:小学生可能会出现过度依赖的问题,不愿独立解决问题,以及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差等。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适当的训练和指导,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7. 兴趣缺乏:小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社交或家庭问题等原因,导致他们对生活丧失兴趣。
对策:家长和老师要关注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活动机会,鼓励他们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和老师要通过关心、支持和教育等手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一项话题。
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这些挑战和困难往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习压力过大小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学习压力不可避免。
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小学生都需要承受学习压力。
学习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小学生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对策: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但也要为他们营造适宜学习的环境。
要尽可能多地为孩子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同时也要让孩子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孩子自主决策和计划学习进程。
在教育孩子时,要注重鼓励和肯定孩子的努力,让他们有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压力。
二、沉迷网络和游戏随着网络和游戏的普及,小学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对策:家长应该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方式,提高孩子对网络和游戏的防范意识。
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让孩子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的危害。
三、人际交往能力差小学生出入社交场合较少,对人际交往的经验和能力有限。
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表达方式还不是很清楚,容易出现交往困难等问题。
对策: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可以通过关心孩子、听取孩子的意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方式,积极引导孩子发展社交能力。
在学校,教师可以采用各种课堂活动,让孩子更好地参与集体活动,增强交往能力。
四、情绪问题小学生的情绪问题较为普遍,如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等。
对策:鼓励小学生多参加体育、音乐等活动,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以调节情绪。
同时要坚持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倾听他们的内心感受,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情感和家庭关系。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家长和教师需共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的育人作用,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山丹县南关学校石敏关键词: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对策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
现代教育模式认为,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塑造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
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面临着太多的压力和太少的理解,他们被过早地烙上了社会的印迹,纯朴、天真的心灵被抹上了一层阴影。
一方面,他们自私自利、冷漠、嫉妒、自傲、缺乏同情心;一方面他们又自卑、焦虑、害怕挫折、缺乏毅力。
对于这些学生,如果引导合理,教育妥当,是完全可以避免其发生心理障碍,从而发挥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类及表现有识之士曾经提到,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是缺憾的教育,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是缺憾的学生。
而要正确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研究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问题症状。
我认为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焦虑型心理及表现这些学生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对学习过分担扰,表现为上课不能十分专注,注意力不集中,担心老师叫自己起来发言。
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心慌;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
2、自卑型心理及表现有一部分小学生由于先天不足或在学习中遭到失败时,总是感到恐慌或焦虑,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不如别人,上课不敢举手发言,不敢高声说话,见了老师不敢主动打招呼,考试后往往沉浸在自责之中,从而产生自卑、失望的心理。
这种人大多成绩较差,精神不振。
3、自傲型心理及表现这种学生自以为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以为只有自己行,甚至发展到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好好做,这种学生常常是基础比较好,头脑比较灵活,或有一技之长。
4、嫉妒型心理及表现有这种情况的同学,心胸狭窄,往往只把一两个人视为知己,其余的人视为路人。
特别对班组中的竞争对手心怀不满,见到竞争对手学习受到挫折,心里就暗自高兴,经常在背后议论他人。
5、自私型心理及表现自私指儿童过分关心自己,只注意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很少考虑他人,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的行为。
有自私行为的孩子并非已经意识到他在干一件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
自私的孩子往往被动地接受家长调控,没有主动与别人求得沟通的要求,思维在自己想象的范围内驰骋,即使是直近亲属也缺乏热情,在集体生活中无所适从,竞争力差,缺乏生存本领。
而且易承诺,但不守信。
这些孩子往往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中的侏儒。
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1、家庭因素(1)父母的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有的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生活上百般呵护,不愿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历一点风雨,甚至在子女犯了错误时,父母也不说一个“不”字。
天长日久,子女自然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心理,当他们走进学校,走向社会同他人交往,遇到挫折时,便不能接受,无所适从。
(2)家庭关系紧张不良的家庭关系(主要是夫妻关系恶化)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我们发现因父母不和、经常打架或家庭破裂、残缺、重新组合而感到烦恼的小学生占21.5%。
父母关系紧张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关系紧张,经常争吵、打骂.使孩子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易使孩子形成孤僻、冷漠甚至凶狠等不良性格特征;父母关系紧张,双方都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照顾、教育孩子,容易使孩子接受外界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脱离健康的成长道路。
有些年龄尚小的学龄儿童出现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便与不良的家庭关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3)错误的家教方式强制型家教强制型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厉,提出要求时态度生硬,不容反驳,有时甚至采用威胁的方式。
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很难起到实际作用。
有的孩子由于惧怕家长的威严,担心受到责骂和皮肉之苦,会暂时屈服,变得怯懦,多虑,优柔寡断,亦步亦趋;有的则会走向反面,反抗粗暴,满不在乎;还有的可能学会阳奉阴违,当着父母的面老老实实,背着父母则为所欲为,成为“八面玲珑”⑴式的人。
放任型家教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顺其自然,这会使孩子养成散漫的习惯,缺乏自制,易受外界诱惑,不能很好地接受社会约束,有时甚至会导致违法犯罪。
有的家长不仅对孩子放任自流,而且对孩子持冷漠态度,这会使孩子的感情受到极大伤害。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生活没有乐趣,制造事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不一致型家教家长之间教育意见不一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现象。
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母管父护;父严母慈;父母管、(外)祖父母护;有的家长甚至因为教育意见分歧而争吵、打骂。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念,结果也就把家长的教育意见统统当作耳旁风,不予重视。
以上这几种错误的家教方式都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父母的威信,破坏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正常的感情联系,父母的教育不能发生深刻、持久的效力,同时也使孩子出现许多情绪问题,有的还构成持续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患,这些问题是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
3、学校教育因素(1)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现在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说穿了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学校教育还一直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致使许多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培养,轻后进生转化;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甚至以学生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
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和疏远,最终有可能造成人际交往焦虑。
同时,还存在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正确的问题,有的教师体罚学生,挖苦、讽刺学生等不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都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
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此外,由于教育评价的弊端,使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挂在口头上,口号喊的响,却无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
(2)学习负担过重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老师的期望。
由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老师评价学生,社会衡量学校,理论上是全面发展,实质上是分数和升学率。
为了追求升学率,老师们加班加点,学生们搞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这种局面使小学生疲于应付,心理极度紧张,导致他们用脑过度,从而影响学习效率,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或者产生焦虑、苦闷、压抑、恐惧等不良心理,久而久之,部分人就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心理障碍。
(3)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人离开了社会是不能存在的。
同样,学生离开了集体也无法存在。
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班集体中,学生间的人际交往总会出现紧张、冲突的现象。
有的表现出自卑心理,沉默少言,郁郁寡欢,不愿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淡漠,甚至紧张;也有的经不起挫折,他们容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嫉妒别人超过自己,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这些不良现象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发展。
4、社会因素(1)社会不良行为的影响因为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完全净化,使腐败现象滋生,不健康的东西泛滥。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崇奉金钱至上、权利至上,有的人甚至为了追逐名利,做出损人利己的事。
见死不救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
小学生由于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味模仿,追逐名利,淡薄感情,对人缺少同情之心、慈悲之心,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心理偏差。
此外,在小学四五年级到初中这一年龄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
这时期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很容易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小学生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
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小学时期⑵。
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教师的不当引导有关。
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
(2)社会竞争的压力虽然小学生还没有直接接触社会,但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无不在给他们灌输一个事实,就是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产生很多问题,比如将来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工作等,这使得小学生不得不体会到竞争的压力和生活的压力,导致他们对现实充满迷茫和困惑,产生无所适从的心态,从而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三、学校在解决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方面的对策1、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主体,更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学校应该组织老师每周给学生上一节心理教育课,一个阶段着重解决一个问题,比如围绕“增强自信心”和“正确认识自己”,上课老师可以为学生上《我是一个受人欢迎的好学生》、《我的同学优点多》等课,每次上课前都让学生亲自准备充分的材料,自己上台发言,充分展示自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愉快的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唤起内心深处积极进取的强烈要求。
通过调节情绪的训练,学生学会了用“情境想象法”⑶保持快乐情绪,学会了一些改变自己不良情绪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敢于同困难作战的勇气。
2、创设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形式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它是有目的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形成心理技能,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
因此,学校要创设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我、把握成功、增强自信。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心理,应要求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各学科课程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导入和实施等方面,都要巧妙地溶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平等、和谐、信任、愉快、关爱、理解”⑷的课堂心理气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潜能挖掘和展示的好场所。
通过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让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协助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能力和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同时也可增加各学科的教学魅力,使课程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心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和疏导,是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学生中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与行为困扰,就好比一份“病历”,每一位老师都可以根据它对学生“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