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的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的总结

一、根据学生实际,制定探究计划,合理安排活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乱:要开展好由学生自主完成的探究活动,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做好计划,合理安排?

(一)学生从事探究活动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看,存在的问题有:第一、基础差,兴趣不大。初中历史学习重视不够,没有培养多大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反映初中历史课就是教师念历史书,考试又是开卷,基础知识掌握太少;第二,高中历史学习刚起步,且难度大,作为专题史学习,缺少基本的历史知识做支撑,其他科目尤其是政治知识(政治常识)不能同步;第三,资料缺乏,学校图书馆有关西欧中世纪的专业书籍很少,学生在学校上网查阅资料的条件缺乏。

(二)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解决资料难的问题

第一,早布置。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在家或网吧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第二,利用初中教科书,既可以了解有关西欧封建社会的整体概况,又可以获得某些必要的史料;第三,把教师手中的资料复印一部分,既要有史料,又要有研究性成果,作为论文书写的范本;再加上课本上的历史素材,就可以基本解决研究材料问题.

(三)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这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均有所不同,必须制定学生人人参与的计划,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确定好选题,协

调各组的选择,确定各小组的发言时间、发言稿的撰写等事宜。

第一,向学生说明活动课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西欧重要封建国家的基本发展线索,特别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特点;为理解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如何从封建制度下萌生与发展,补充必要的背景知识;并能够参照中国7至17世纪(约唐朝至清朝早期)的政治历史,分析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培养收集、阅读、分析、比较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建立研究小组,分工合作的能力;实践有效表达自己观点的文字表达、口头表达能力;学会获取史料、运用史料的基本方法。

第二,成立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每班分三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每班南课代表负责。

第三,帮助学生确定课题方向,协调各组的选择,便于活动的开展。

总课题“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

小组一课题:西欧封建国家的发展概况及特点

子课题:1.英法德意西葡的发展情况怎样?有何特点?

2.与同时期的中同相比,西欧政治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小组二课题:西欧封建经济对政治的影响

子课题:1.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情况?

2.什么叫采邑制?

3.如何理解西欧封建制度形成后,出现的“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

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

4.西欧的城市是怎样兴起的?欧洲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的城市相比有何不同?

小组三课题:西欧宗教对政治的影响

子课题:1.基督教的兴起、主要内容、发展演变情况怎样?

2.基督教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鉴于时问有限,每个学生可以选择小组子课题的某一部分进行探究,小组长埘本组课题做总结。再帮助学生确定好选题,协调各组选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第四,查找资料二在浩如炯海的史料中如何寻找有效史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呢?向学生介绍搜集资料的途径,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如课文所述,利用工具书、现代信息技术是获取史料的基本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网络信息中寻找自己所需的资料,是一项必备的本领。计算机网络信息中查询资料的网站有: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历史风云网、中学历史教与学等;同学之间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共同分享自己和他人的经验

第五,分析资料:通过阅读一分析一归纳一总结等环节,对所收集的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应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

第六,发言稿的撰写要求:根据史实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符合史实,言之有物。语言要简洁流畅,富有学科特色。

二、活动过程

安排1课时进行指导。

根据计划流程,利用下课时间在黑板上写出各组课题,上课后先说明活动的重要性;分组,选出小组长;指导学生选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结合可能找到的最佳资料,确定一个合适的选题;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指导发言稿(小论文)的撰写要求;向学生明确阅读讨论的要求及其评判标准,以分组讨论。要求学生对阅读、讨论写出总结报告,最好人人上交历史小论文。

安排l课时,由各组代表在课堂上发言,老师总结评价。

三、成果总结评价

充分肯定学生的成果,感觉问题也有不少。

每班活动开展很成功。大家积极准备,讨论激烈,踊跃发言。每班上交大量的小论文。有一个班人人一篇,其他各班均在30份以上。

通过批阅学生作业发现一部分学生写得比较好:有的观点明确,内容较充实,有一定的条理;有的标题新颖,如《英国走向共和》、《神圣、神奇的西方宗教》、《试论中世纪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有的善于分析比较;有的先总起后分述或是先分述后总结概括;有的态度好字迹工整。

但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如:缺少标题,或标题与内容不一致;缺少论点,只有材料的简单罗列;语句不通顺,错别字较多;有的进行中外比较,但所举事例缺乏可比性;有的纯粹抄录或打印网上文章来应付等。

四、感想与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课,笔者感受颇多。

第一,对教育师自身而言,只要准备充分,合理安排,对活动课的开展还是比较有信心,但其中的准备工作比较费时费力,后期的作业批阅相当费时,要修改,写评语等,指导研究的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

第二,对学生来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敢于尝试,敢于表达,有一部分学生不够积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要发挥能力较强学生的作用,还要关注能力较弱学生的情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变化,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活动中。实际上,每一位学生均有潜力可挖,只不过每个人的能力体现在不同的方面,教师应尽力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他们能力的平台,使他们在展示能力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自信。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促使小组成员间的团结合作,倡导合作学习的学习氛围,使各小组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发挥每一位组员的优势,合理分工,共同努力。活动的形式还可多样化,如编写历史小报、编成网页展现出来。

第三,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看,学生通过历史素材研读认识到:

1.西欧各国封建制度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大体存在三种类型:英法是一种类型,即由封建割据走向中央集权,由分裂走向统一,最终形成单一民族国家的类型;德意两国是另一种类型,即在中世纪始终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由于大封建主或城市贵族势力强大,王权微弱,或被外族侵占等原因,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个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