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及磁路》习题集2.doc

合集下载

电路及磁路答案

电路及磁路答案

电路及磁路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1.5分)1、在含有L 、C 的电路中,出现总电压、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谐振。

2、谐振发生时,电路中的角频率0ω0f 。

3、工业上通常在发电机三相引出线进行涂色标记,一般A 相涂以黄色, C 相涂以红色,B 相涂以绿色。

4、品质因数越大,电路的选择性越好,但不能无限制地加大品质因数,否则将造成带宽变窄,致使接收信号产生失真。

5、三相电源作Y 接时,由各相首端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火线,由各相尾端公共点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零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

6、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电源线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相电压的__________倍;相位上,电源线电压__________于相应的相电压__________。

(,超前,30°)7、三相不对称负载作星形连接时,中线的作用是使三相负载成为三个_________________电路,保证各相负载都承受对称的电源____________。

(互不影响的独立,相电压)8、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总有功功率P =3U P I P COS Ф或是U L I L COS Ф。

9、我们把三个频率相等、有效值相同,在相位上互差120o 度的正弦交流电称为对称的三相正弦量。

10、理想变压器除可以改变电压电流,还有改变阻抗作用。

11、在磁路中,磁感应强度B 、磁导率μ、磁场强度H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B =uH 。

12、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符号__T____,磁通的单位符号___Wb__,磁场强度的单位符号__A/m___,磁通势的单位符号__A___,磁阻的单位符号_____H -1______13、定量描述磁场中各点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______,表示符号___,它的单位是___,表示符号____。

(磁感应强度,B ,特斯拉,T )14、磁滞是指磁材料在反复磁化过程中的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的变化现象。

(磁感应强度、磁场强度)15、根据磁滞回线的形状,常把铁磁材料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3608+电路及磁路(2)10秋题目

3608+电路及磁路(2)10秋题目

页眉内容10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电路及磁路(2)》期末复习指导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电路及磁路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对电路基础的特点和方法的掌握,理解与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此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成人专科应用电子、发电厂及自动控制专业的必修课程《电路及磁路(2)》。

本课程考试依据的教材采用李翰笙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电路及磁路》(1993年7月第1版)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电路及磁路(2)》课程的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电路及磁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电路及磁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52%)、计算题(48%)。

第二部分 期末复习指导第十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及谐振一、重点掌握1、网络函数、策动点函数及转移函数的准确含义和定义公式等。

2、RC 电路的频率响应:能正确写出RC 低通、高通电路的转移电压比网络函数,画出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半功率点、滞后网络等概念。

3、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转移电压比网络函数、中心频率,上、下截止频率、通频带、品质因数等概念。

4、RLC 串联谐振电路,谐振的定义、条件、CL U U U ,,和R U 间的相互关系,及各有关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互关系。

二、一般掌握1、RLC 带通、低通及高通电路的幅频及相频特性的曲线形状。

2、RLC 串联电路的选频作用。

第十一章 非正弦交流电路一、重点掌握1、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以用一系列频率成整倍数的正弦函数来逼近这一重要 概念。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1章)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1章)

习题一一、填空题1-1 下图电路中, _B__端电位高于 _ A__端电位,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由__B _端流向_A_ 端。

题1-1图 题1-8图1-2 已知U ab = —6V ,则a 点电位比 b 点电位 低6V 。

1-3 有一只220V 、100W 的电灯泡,220V 是其 额定电压 ,100W 是其 额定功率 。

其额定电流为45.0 A ,电阻为Ω=4841002202。

接至220V 电压的电源上连续工作了100小时,共消耗电能 10 度。

1-4 生活中常说用了多少度电,是指消耗的 电能 。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是该点 与参考点 之间的电压。

1-5 一度电可供“220V/40W ”的灯泡正常发光的时间为__ 25 __小时。

1-6 在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方向下,电阻为10Ω,电压为2V ,电流为2.0102-=-A 。

1-7 “100Ω、1/4W”的碳膜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0.05_A;允许承受的最高电压为_5_V。

1-8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Uab 与I 的关系为U ab = i R -Us 。

1-9 在下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 闭合后,电流A I 1=。

题1-9图二、选择题1-10 一只额定功率为1W ,电阻值为100Ω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B 。

A.100AB.0.1AC.0.01AD.1A1-11如图a 、b 、c 、d 四条曲线分别为4321R R R R 、、、四个电阻的I -U 曲线,若将四个电阻并联到电路中,消耗功率最大的电阻是 A 。

A.R 1B.R 2C.R 3D.R 4题1-11图1-12 一电器的额定值为W 1N =P ,V 100N =U ,现要接到200V 的直流电路上工作,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正常工作 D 。

⎪⎭⎫ ⎝⎛⨯=Ω====W P R V U A I R R 01.0100,01.0100,100,01.01001A.5k Ω、2WB.10k Ω、0.5WC.20k Ω、0.25WD.10k Ω、1W 1-13 如图所示,测2R 两端电压发现U U =2,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或D 。

2019中考物理考前专项练习-电和磁2(解析版).doc

2019中考物理考前专项练习-电和磁2(解析版).doc

2019中考物理考前专项练习-电和磁2(解析版)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1.小磁针静止在螺线管的附近,闭合开关S后,通电螺线管磁感线方向如下图,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电源的右端为正极B、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C、小磁针一直保持静止D、小磁针N极向右转动1.A解析: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故B不符合题意;因为螺线管的右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小磁针的N极会被吸引,即小磁针N极会向左转动,故CD不符合题意;根据右手定那么,伸出右手,让右手的大拇指指示螺线管的N极〔螺线管的左端〕,四指弯曲那么指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由最右端的导线流入,即电源的右端为正极,故A符合题意。

2.如下图的几种电、磁现象中不.正确的选项是......〔〕2.D解析:A、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所以A正确;B、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的磁场,而且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将一小磁针放在通电导体周围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而且偏转方向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故B正确;C、由于带电体上带的是正电荷,当与金属球靠近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故与金属球相连的箔片也会带上正电荷;再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可以判断箔片将会张开,故C也正确;D、只有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而图中导体运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能产生感应电流,使电表偏转;故D错误。

3.弹簧下悬挂一条形磁铁,磁铁下方有一通电螺线管,如下图,为了是磁铁能受到通电螺线管的吸引力,以下措施中可行的是〔〕A、减小线圈的匝数B、将电源的两极对调C、滑片P向右滑动D、滑片P向左滑动3.B解析:由右手定那么可知图片中通电螺线管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与条形磁铁相排斥。

A、减小线圈的匝数,只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不符合题意;B、将电源的两极对调后,电流从螺线管的下方流入,由右手定那么可知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与条形磁铁相吸引,符合题意;C、将D滑片P向右滑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只能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不符合题意;D、同理,使滑片P向左滑动,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也只能增强螺线管的磁性,不符合题意。

2019年10秋3608+《电路及磁路(2)》习题答案.doc

2019年10秋3608+《电路及磁路(2)》习题答案.doc

2010秋 3608+《电路及磁路(2)》期末复习指导 2010年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电路及磁路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对电路基础的特点和方法的掌握,理解与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此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成人专科应用电子、发电厂及自动控制专业的必修课程《电路及磁路(2)》。

本课程考试依据的教材采用李翰笙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电路及磁路》(1993年7月第1版)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电路及磁路(2)》课程的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电路及磁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电路及磁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52%)、计算题(48%)。

第二部分 期末复习指导第十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及谐振一、重点掌握1、网络函数、策动点函数及转移函数的准确含义和定义公式等。

2、RC 电路的频率响应:能正确写出RC 低通、高通电路的转移电压比网络函数,画出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半功率点、滞后网络等概念。

3、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转移电压比网络函数、中心频率,上、下截止频率、通频带、品质因数等概念。

4、RLC 串联谐振电路,二、一般掌握1、RLC 带通、低通及高通电路的幅频及相频特性的曲线形状。

2、RLC 串联电路的选频作用。

第十一章 非正弦交流电路一、重点掌握1、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以用一系列频率成整倍数的正弦函数来逼近这一重要 概念。

基波、高次谐波等重要概念。

2、波形的对称关系对所含谐波分量的影响。

3、对非正弦周期性电量的计算其平均值、有效值。

电路及磁路题库

电路及磁路题库

电路及磁路(1)试题库一、单选题1. 5A 电流从一个二端元件的a 端流入b 端流出,若b 端电位比a 端高20V ,则此元件是( )。

A 吸收功率 B 发出功率 C 不能确定2. 某实验室有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100W 的白炽灯12盏,另有额定电压220V 、额定功率2kW 的电炉5台,都在额定状态下工作,则在2小时内消耗的总电能为( )。

A 22 kWh B 10.4 kWh C 22.4 kWh D 20.4 kWh3. 从外特性来看,任何一条电阻R 支路与恒流源S I ( )联,其结果可以用一个等效恒流源替代,该等效电源值为( )。

A 并,S IB 串,S IC 并,S RID 串,S RI4. 将小灯泡与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到恒流源上,当可变电阻增大时,小灯泡的电压( ),所以小灯泡的亮度( )。

A 减小,变暗 B 减小,变亮 C 增大,变亮 D 不变,不变5. 电路中等电位点可以( ),之后对电路的其它部分( )影响。

A 短路,没有 B 短路,有 C 开路,没有 D 开路,有6. 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共同作用,其中有一个电压源支路的电压增大5倍,则该支路电流( )。

A 增大5倍 B 不能确定 C 减小5倍 D 不变7. 用一个满刻度偏转电流为50A μ、电阻gR为Ωk 2表头,并联分流电阻1R ,制成量程为10mA 的直流电流表,并联分流电阻1R 应为( )。

A 20Ω B 20.05Ω C 10.05ΩD 10Ω8. 用一个满刻度偏转电流为50A μ、电阻为Ωk 3的表头制成2.5V 量程的直流电压表,则附加电阻应为( )。

A 697 k Ω B 597 k Ω C 497 k Ω D 47 k Ω9. 若电源的外特性为I U 210-=(V ),则外接电导0.5S 后的电流为( )A ,电压为( )V 。

A 2.5A ,5V B 2.5A ,10V C 5A , 2.5V D 5A , 5V10. 若电源供电给电阻L R 时,电压源S U 和电阻L R 值均保持不变,为了使电源输出功率最大,应调节内阻值等于( )。

《电路及磁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习题及答案

《电路及磁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习题及答案

《电路与磁路》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一、填空题1.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方式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而常用的是_________连接。

2.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三个线电压为三相________,三个相电压也为三相________。

3.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线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相电压的__________倍;相位上,线电压__________于相应的相电压__________。

4.三相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线电流在数值上等于相电流的__________倍。

在相位上,线电流比相对应的相电流__________。

5.三相对称负载的定义是: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相等、__________相同。

6.三相不对称负载作星形连接时,中线的作用是使三相负载成为三个_________________电路,保证各相负载都承受对称的电源____________。

7.三相负载作星形连接有中线,则每相负载承受的电压为电源的________电压,若作三角形连接,则每相负载承受的电压为电源的________电压。

8.已知三相电源的线电压为380V,而三相负载的额定相电压为220V,则此负载应作________形连接,若三相负载的额定相电压为380V,则此负载应作________形连接。

9.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10.三相电动机绕组可以连成__________或__________;由单相照明负载构成的三相不对称负载,一般都连成__________。

11.某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每相绕组的等效电阻为8Ω,等效阻抗为6Ω,现将此电动机连成三角形接于线电压为380V的三相电源上。

则每相绕组的相电压为__________V,相电流为__________A,线电流为__________A。

12.某三相异步电动机,每相绕组的等效电阻R=8Ω,等效感抗X L=6Ω,现将此电动机连成星形接于线电压380V的三相电源上,则每相绕组承受的相电压为__________V,相电流为__________A,线电流为__________A。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2章)

电路与磁路教材答案(2章)

习题 二一、填空题2-1 串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的各元件电流相等_____ __ __。

2-2 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的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_ ____。

2-3 两个电阻1R 和2R 组成一串联电路,已知1R :2R =1:2,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1I :2I =_1:1_,两电阻上电压之比为1U :2U =_1:2 _,消耗功率之比1P :2P =_1:2__。

2-4 两个电阻1R 和2R 组成一并联电路,已知1R : 2R =1:2,则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1U :2U =__1:1__,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1I :2I =_2:1_,两电阻消耗功率之比1P :2P =_2:1__。

2-5 三个电阻原接法如图(a ),是 星形 接法,现将图(a )等效成图(b ),图(b )R= 是 三角形 接法,其中3×18=54Ω 。

题2-5图(a ) (b )2-6 支路电流法是以_各支路电流__为未知量;节点电压法是以__各节点的电位__为未知量。

2-7 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并只限于计算线性电路中的__电流__和__电压_,不适用于计算电路的_功率。

2-8 运用戴维南定理可将一个有源二端网络等效成 一个电压源 ,等效电压源的电压OC U 为有源二端网络_开路时的端__电压。

二、判断题2-9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流过的电流成反比。

(×) 2-10 两个阻值分别为Ω=101R ,Ω=52R 的电阻串联。

由于2R 电阻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故流过2R 的电流比1R 中的电流大些。

( × )2-11 在并联电路中,由于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不一样,因此,每个电阻的电压降也不一样。

( × )2-12 电流表与被测负荷串联测量电流,电压表与被测负荷并联测量电压。

(√ ) 2-13 两个电压值不同的理想电压源可以并联,两个电流值不同的理想电流源可以串联。

10秋3608+《电路及磁路(2)》习题答案共6页文档

10秋3608+《电路及磁路(2)》习题答案共6页文档

2019秋 3608+《电路及磁路(2)》期末复习指导 2019年第一部分 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电路及磁路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考察对电路基础的特点和方法的掌握,理解与运用相结合。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此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成人专科应用电子、发电厂及自动控制专业的必修课程《电路及磁路(2)》。

本课程考试依据的教材采用李翰笙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出版的《电路及磁路》(1993年7月第1版)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电路及磁路(2)》课程的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电路及磁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电路及磁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试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52%)、计算题(48%)。

第二部分 期末复习指导第十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响应及谐振一、重点掌握1、网络函数、策动点函数及转移函数的准确含义和定义公式等。

2、RC 电路的频率响应:能正确写出RC 低通、高通电路的转移电压比网络函数,画出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半功率点、滞后网络等概念。

3、RLC 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转移电压比网络函数、中心频率,上、下截止频率、通频带、品质因数等概念。

4、RLC 串联谐振电路,谐振的定义、条件、和间的相互关系,及各有关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互关系。

二、一般掌握1、RLC 带通、低通及高通电路的幅频及相频特性的曲线形状。

2、RLC 串联电路的选频作用。

第十一章 非正弦交流电路一、重点掌握1、一个非正弦周期函数可以用一系列频率成整倍数的正弦函数来逼近这一重要 概念。

基波、高次谐波等重要概念。

《电路及磁路》-电阻电路-习题及答案

《电路及磁路》-电阻电路-习题及答案

《电路与磁路》第二章电阻电路一、填空题1.电阻串联时,因_________相同,其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__比。

2.电阻并联时,因________相同,其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比。

3.图1电路中,U X=________,R X=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44.图2所示电路中,I=________,U=________。

5.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一串联电路,已知R1: R2=1:2,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I1: I2=_______,两电阻上电压之比为U1: U2=_______,消耗功率之比P1: P2=_______。

6.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一并联电路,已知R1: R2=1:2,则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U1: U2=______,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 I2=______,两电阻消耗功率之比P1: P2=______。

7.若图3所示电路中所标功率为实际消耗功率,则I=________,U2=________。

8.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并只限于计算线性电路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适用于计算电路的________。

9.用叠加定理求解图4所示电路中的I2。

当U1单独作用时I2’= ______,当I S单独作用时I2”=________,两电源共同作用时I2=________。

图5 图6 图7 图810.有源二端网络是指具有_____________,并含有____________的电路。

11.运用戴维南定理将一个有源两端网络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则等效电压源的电压U S为有源两端网络________时的端电压U OC,其内电阻R i为有源两端网络内电源为________时的等效电阻。

12.将图5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U OC=________,内电阻R i=________。

13.将图6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U OC=_____,R i=_______。

《电路及磁路》习题集答案

《电路及磁路》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 B,A,B,A。

2. 电源,负载,中间环节。

3. 定向,正电荷。

4. 5,2,-18。

5. 电压源,电流源。

6. 外电路,电源内部。

7. 2A,5Ω。

8. 10V,3Ω。

9. 三条,三条。

10. 支路,回路。

11. 节点电流,∑I=0。

12. 回路电压,∑U=∑IR。

13. 电流,绕行。

14. 1A,-12V。

15. 1A,0A。

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16× 17× 18× 19√ 20√21× 22× 23× 24× 25×26√ 27× 28√ 29√ 30√三、选择题1B 2B 3B 4A 5D 6A 7B 8B 9C 10C 11B四、计算题1. 1.8kW.h2.(a)25V、100Ω,(b)1 W3.(a)U ab=8V;(b)U ab=-12V;(c)U ab=-3V4.I1 =58.8mA,I2 =-397mA, U ab =3.06V5. W=53.4度。

第二章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 电流,正。

2. 电压,反。

3. 14V,7Ω。

4. 8A,4V。

5.1:1;1:2;1:2。

6. 1:1;2:1;2:1。

7. 1A,200V。

8. 电流,电压,功率。

9. 2A,1A,3A。

10. 两个出线端,电源。

11. 开路,0。

12. 8V,4Ω。

13. 10V,3Ω。

14. 10V,2Ω。

二、选择题1B 2C 3D 4A 5B 6D 7C 8C 9D 10B 11B 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8× 9√ 10√ 11√ 12× 13√ 14√四、计算题1. R 1=20Ω;R 2=80Ω2. R =7.5Ω;I R1=9A ;I R2=3A3.-1.25A4.2A5. I =-0.18A6. U 5 = -5V7. 0.6A第三章 习题集答案一、填空题1.相同频率,初相角。

《电路与磁路》-复习题-2019

《电路与磁路》-复习题-2019

《电路与磁路》复习题一、填空:1. 电路组成:电源、负载、中间控制环节。

2. 按功率大小:电路可以分为:强电电路和弱电电路。

3. 强电电路的作用: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输。

4. 弱电电路的作用: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

5. 理想电流源的符号:6. 理想电压源的符号:7. 图中电压与电流方向是 关联参考方向(填“关联”或“非关联”)。

8. 如图 u AB = 8V ,若以B 点作为电位参考点时,则A 点的电位为 。

9.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 安培, 电压的单位是 伏特 ,电位的电位是 伏特 ,功率的单位是 瓦特 ,电能 的单位是 焦耳。

10. 若元件的功率大于零,则表明该元件为负载 性质 ,若功率小于零,则表明该元件为电源性质。

11. 对于图示二端元件,U =50V ,I = - 2A 。

试判断四个元件中哪些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12. 100Ω、1/4W 的碳膜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05 A 。

13. 一度电可供220V 、100W 的灯泡正常发光 10 h 。

14. 在图示电路中,ab U 与I 的关系为:=ab U s U RI -。

15. 在图示电路中,ab U 与I 的关系为:=ab U RI U s -。

16. 如图所示,节点d 的KCL 方程为:- i 3- i 4- i 5 = 0 (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17. 如图所示,回路Ⅰ的KVL 方程为:- u 3+u 4 - u 2= 0(沿回路方向,电压降低为正)18. 电路在开路处的电流为 0 ,电路在短路处,电压为 0 。

19. 节点电压法最适合分析求解__ 支路多而节点少的___电路。

20. 叠加定理:多个电源作用的电路可以分解为单电源作用的代数和。

21. 不能运用叠加定理计算线性电路的 功率 。

22. 戴维南定理:线性含源网络可以等效为电压源模型:电压源串电阻。

23. 电路中的动态元件主要有: 电感和电容。

电路与磁路练习题二及解答

电路与磁路练习题二及解答

电路与磁路综合练习题二2-1 2.5R =Ω,25L H μ=,400C PF =,25i R K =Ω,U S =10V 。

求I 、I C 、U 。

解: 或2-2已知RLC 串联谐振电路,L =400mH ,C =0.1μF ,R =20Ω,电源电压U S =0.1V ,求谐振频率f 0、特性阻抗Z ,品质因数Q 、谐振时的U L0、U C0各为多少? 解:796Hz 21O ==LC πf ,Ω⨯==3102CL Z ,200==R L ωQ O ,20V ===S CO LO QU U U 。

2-3已知RLC 串联谐振电路,特性阻抗ρ=1000Ω,谐振时的角频率ω0=106rad/s ,求元件L和C 的参数值?解:由s /rad 1016O ==LC ω,Ω⨯==3101CL Z ,解得1m H =L ,F 001.0μ=C 。

2-4 R 、L 、C 并联电路中,已知ωO =5⨯106rad/s,Q=100,谐振时阻抗=2K Ω 求:R ,L ,C解:Q= =ωO CR 谐振时 =R=2K Ω∴ L= =C= =2-5已知R、L和C组成的并联谐振电路,L =0.25mH ,C =85pF ,R =13.7Ω,电源电压U S 为10V ,求电路的谐振频率f 0、谐振阻抗|Z0|、谐振时的总电流I 0、支路电流I L0和I C0各为多少? 解:09MHz .121O ==LCπf ; 1257.131025.01009.1236=⨯⨯⨯⨯==-πR L ωQ O ; Ω=⨯==214k 7.13125||22R Q Z O ;L R O ωO Z O Z Q R O ω10010510263⨯⨯⨯R Q O ω36102105100⨯⨯⨯0.4s s i U I mA R ∙∙==10.22s I I mA ∙∙==5o U Z I V ∙∙=='5s U R I V ∙∙==220c o I f CU mA π==A 471021410|Z |3S μ=⨯==O O U I ; 9m A .5===O CO L O QI I I 。

《电路及磁路》-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及答案

《电路及磁路》-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习题及答案

《电路与磁路》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一、填空题1. 图1电路中,____端电位高于____端电位,电流的实际方向是由____端流向____端。

图12. 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部分组成。

3. 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实际方向为________运动的方向。

4. 图2电路中,U ab=________V;U cd=________V;U ef=________V。

图25. 一个电源可以用________或________的形式来表示,二者间可等效互换。

6. 电压源与电流源进行等效变换时,对________等效,对________不等效。

7. 将图3电路等效为电流源时,其电流源电流I S=_ __,内阻R i=_____。

图38. 将图4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源电压U S=______,内阻R i=____。

图49.节点是指汇聚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以上导线的点。

10.两节点之间不分叉的一条电路,称为一个_ __;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路径称为一个_ _。

11.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__________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

12.基尔霍夫夫第二定律也称__________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

13.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时,必须预先标定各条支路的_____方向和回路的____方向。

14. 图5为某电路的一部分,已知I1=-1A,I S=2A,则I2=____,U ab=___。

图515. 图6电路中,电流I1=________,I2=________。

图6二、判断题1. 在电路中,电源是指提供能源的设备,它把非电能转换为电能。

()2. 在电路中,负载的作用是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3. 电路中的导线起着传输能量的作用,所以在电路分析中,不论电路如何,均可把连接导线的电阻视为零。

电路及磁路2

电路及磁路2

一、选择题1、设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如图1所示,已知U I <>00,,则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为答( )A.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B. a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C.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a 至bD. b 点为高电位,电流由b 至a图12、图2所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答( ) A. U I =+25 C. U I =--25 B. U I =-25 D. U I =-+25图23、图3所示电路中I 为答( )A 1.AB. 0 A A 1.C - A 67.1.DΩ4图34、图4所示电路中,负载电阻L R 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答 ()Ω=6.A R ∞=R .B Ω=2.C R Ω=3.D R5Ω=2L R Ω3图4 5、如图 5所示,已知节点电压方程⎩⎨⎧=+-=-05)(2352121U U A U U ,则VCCS 的控制系数为( )。

a .6S ;b .5S ;c .2S ;d .1S 。

图 56、图6所示电路原已处于稳态,在t =0时开关打开,则()i 0+等于答( )A. 0.5 AB. 2 AC. 1 AD. 4 A图67、某正弦电流i t=-︒1030sin()ωA, 则该正弦电流所对应的有效值相量(取2sinωt为10∠︒)为: 答( )A. Im =∠-︒1030A B. i=-︒1030e j AC. .eI=-︒70730A D. .I=∠-︒70730A8、电路如图7所示,已知Y1=5S,Y2=j5S,Y=()a.(5-j5 )Sb.(5-j15)S (c).(5+j5)S (d).(5+j15)S图7二、填充题1、图8所示电路的I与U分别为: I=_________________A、U=__________________V图82、如图9所示, 若元件A 电压U A =-5 V, 吸收功率P A =-30 mW ; 元件B 的电流I B=2 m A , 吸收功率P B .=08 W; 元件C 电压U C =3 V, 电流I C =-2 A; 则I A =________________ A; U B =________________ V; 元件C 吸收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W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电阻电路
一、填空题
1.电阻串联时,因_________相同,其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__比。

2.电阻并联时,因________相同,其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________比。

3.图1电路中,U X=________,R X=________。

图1 图2 图3 图4
4.图2所示电路中,I=________,U=________。

5.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一串联电路,已知R1: R2=1:2,则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I1: I2=_______,两电阻上电压之比为U1: U2=_______,消耗功率之比P1: P2=_______。

6.两个电阻R1和R2组成一并联电路,已知R1: R2=1:2,则两电阻两端电压之比为U1: U2=______,通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I1: I2=______,两电阻消耗功率之比P1: P2=______。

7.若图3所示电路中所标功率为实际消耗功率,则I=________,U2=________。

8.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并只限于计算线性电路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适用于计算电路的________。

9.用叠加定理求解图4所示电路中的I2。

当U1单独作用时I2’= ______,当I S单独作用时I2”=________,两电源共同作用时I2=________。

图5 图6 图7 图8
10.有源二端网络是指具有_____________,并含有____________的电路。

11.运用戴维南定理将一个有源两端网络等效成一个电压源,则等效电压源的电压U S为有源两端网络________时的端电压U OC,其内电阻R i为有源两端网络内电源为________时的等效电阻。

12.将图5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U OC=________,内电阻R i=________。

13.将图6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U OC=_____,R i=_______。

14.将图7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U OC=______,内电阻R i=______。

二、判断题
1.两个阻值分别为R1=10Ω,R2=5Ω的电阻串联。

由于R2电阻小,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故流过R2的电流比R1中的电流大些。

()
2.串联电阻在电路中的物理意义为“当电路中的电压高于负载所需电压时,就应串联适当电阻,使多余的电压恰好降在该电阻上”。

()
3.如图8所示,在一次实验中,有人为了从100V电源上分出40V电压,将一只“1W、1.2kΩ”的电阻和“3W、800Ω”的电阻串联。

()
4.含有两个电源的线性电路中的某一支路电流,等于两电源分别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之和。

()
5.在应用叠加原理时,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而其余电源不作用时,应把其余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

()
6.应用叠加原理时,对暂不作用的电压源应将其开路。

()
7.应用叠加原理求解电路时,对暂不考虑的电源应将其作短路处理。

()
8.在含有两个电源的线性电路中,当U1单独作用时,某电阻消耗功率为P1,当U2单独作用时消耗功率为P2,当U1、U2共同作用时,该电阻消耗功率为P1+P2。

()
9.叠加原理只适用于求解电路中某支路的电流或某两点间的电压,而不能用来求解功率。

()
10.戴维宁定理只对外部电路等效。

()
11.任何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都可用一个恒定电压U OC和内阻R i等效代换。

()
12.运用戴维宁定理求解有源两端网络的等效内电阻时,应将有源两端网络中所有的电源都开路后再求解。

()
13.有源两端线性网络的外电路含有非线性元件时,戴维宁定理仍然适用。

()
14.在图9有源两端线路网络中,引入任意值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压源U1和U2后,负载R所在支路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
图9 图10 图11 图12
三、选择题
1.一段导线的电阻值为R,若将其从中间对折合成为一根导线,则这根导线的电阻值为[ ]。

A.R/2
B.R/4
C.R
D.2R
2.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作串联时的等效电阻与作并联时的等效电阻之比为[ ]。

A.2:1
B.1:2
C.4:1
D.1:4
3.已知每盏节日彩灯的等效电阻为2Ω,通过的电流为0.2A,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在220V的电源上,需串接[ ]。

A.55盏
B.110盏
C.1100盏
D.550盏
4.如图10所示,a、b两点等效电阻为[ ]。

A.10Ω
B.2.4Ω
C.29Ω
D.17.9Ω
5.如图11所示,a、b两点等效电阻为[ ]。

A.29Ω
B.5Ω
C.20Ω
D.7.1Ω
6.两个阻值均为R的电阻串联后接于电压为U的电路中,各电阻获得的功率为P;若两电阻改为并联,仍接在U下,则每个电阻获得的功率为[ ]。

A.P
B.P/2
C.2P
D.4P
7.图12为某电路的一部分,图中哪两点间等效电阻最大[ ]。

A.AB间
B.BC间
C.CD间
D.DA间
8.将图13所示有源两端网络等效为电压源后,U OC和R i分别为[ ]。

A.0V,4Ω
B.2V,4Ω
C.4V,2Ω
D.2V,2Ω
9.将图14所示电路等效为电压源后,U OC和R i为[ ]。

A.12V、4Ω
B.2V、4/3Ω
C.12V、4/3Ω
D.2V、6Ω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10.将图15所示电路化简为戴维宁等效电路后,U OC、R i为[ ]。

A.7V、1Ω
B.9V、6Ω
C.18V、3Ω
D.39V、9Ω
11.把图16电路化简为戴维宁等效电路后,U OC、R i为[ ]。

A.8V、11Ω
B.24V、4Ω
C.66V、11Ω
D.16V、4Ω
四、计算题
1.电阻R1、R2串联,已知总电压U=10V,总电阻R1+R2=100Ω,测出R1上电压为2V,求R1和R2的阻值。

2.两电阻R1、R2并联,已知R1=10Ω,R2=30Ω,总电流I=12A,试求等效电阻及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

3.求图17电路的电流I1。

4.求图18示电路的电流I。

5.在图19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1=4Ω,R2=8Ω,R3=6Ω,R4=12Ω,电压U S1=1.2V,U S2=3V,求电流I。

图19
6.在图20所示电路中,已知电阻R1=R3=1Ω,R2=2Ω,R4=R5=3Ω,电压U S4=3V,I S1=9A,求电压U5。

图20
7.已知如图21,求R3的电流。

图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