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合集下载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等,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中小学资料】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综合运用专题

【中小学资料】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综合运用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综合运用(10分)25.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比赛的形式比拼诗词知识并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注释】会:有一定目的的集会。

赛:比赛。

【材料二】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融汇地用到教材体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像中医院、武术等都可以考虑进去,而且不仅要进校园,还可以国际化。

(1)央视的这档诗词节目名为“中国诗词大会”,而非“中国诗词大赛”,请结合材料揣摩其命名的意图。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师生们都想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与活动意图不匹配的两项是()()(4分)A.学生社团组织成立诗歌社。

B.语文组举办经典诗词吟诵节。

C.历史组开设东欧历史兴趣课。

D.劳技课引进“扎染”等非遗课程。

E.计算机组开展网络流行语探究活动。

F.图书馆推荐中华经典读本系列书目。

(3)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诗词,同学们认为可以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来增强欣赏诗词的趣味性。

请你写出下列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4分)、《生查子·元夕》《元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爆竹声中一岁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春风送暖入屠苏。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千门万户曈曈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甄选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甄选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优选.)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等,而缺点在于。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分)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超入顾坐席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13.曾巩认为王安石的优点有文章学问高超、行为道义杰出、等,而缺点在于。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4分)14.选文内容体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怎样?13.(4分,每空2分)敢于有所作为不愿改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先主。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超入顾坐席1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若渴C.关羽简单粗暴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顾座位。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参考)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参考)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卷)与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好看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钞票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降而石出者。

(《醉翁亭记》)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黔之驴》)(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孤村降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明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截了当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D. 两首诗词都经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别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别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慎重,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委托别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别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脚,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因此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存表。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巩性孝友……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①,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悔改耳。

”帝然之。

(有删改)【注释】①行义:行为道义。

11.说明以下加点词。

(4分)(1)少.与王安石游()(2)以吝故不及.()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安石何如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曾巩以为王安石的优势有文章学问精湛、行为道义杰出、等,14.选文内容表现曾巩的为人特点是()(2分)A. 嫉恶如仇B.左右逢源C.春风化雨D.客观理性(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每空2分)(1)年轻(2分)比得上12.(2分)王安石为人如何?13.(4分,每空2分)勇于有所作为不肯更正自己的过错14.(2分)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

”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

自后乃尊事前主。

11.说明以下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先主不从.()(2)明日大会.诸将()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13.关羽“请杀之”的缘故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1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先主宽厚仁爱B.张飞求贤假设渴C.关羽简单粗鲁D.马超知错就改(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11.(4分)(1)听从(2分)(2)会合(或:聚会、集会)12.(3分)马超进入,环视座位。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1)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2)_____,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黄发垂髫,_____。

(《桃花源记》)二、诗歌鉴赏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的意思是_____(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_____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三、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3.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5.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阐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上文先用了“天子读书”和“富贵人读书”这两个常见的事实来论证了观点。

C.上文再以“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

D.上文最后以对比论证来证明“天下物皆然”。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一)默写(15分)1.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

(《望岳》)2. 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 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4. 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5. 不以物喜,。

( 《岳阳楼记》)(一)默写(15分,每句3分,错一字扣1分)1.阴阳割昏晓2.八百里分麾下炙3.道是无晴却有晴4.孤村落日残霞5.不以己悲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一)默写(15分)1. ,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2.山河破碎风飘絮,。

(《过零丁洋》)3.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4. ,不逾矩。

(《孔孟论学》)5. ,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一)默写(15分)(错一字扣一分,3分扣完为止)1.(3分)衣带渐宽终不悔2.(3分)身世浮沉雨打萍3.(3分)谁家新燕啄春泥4.(3分)七十而从心所欲5.(3分)殚其地之出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一)默写(15分)1.盈盈一水间,。

(《迢迢牵牛星》)2.,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捕蛇者说》)5.,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一)默写(15分)1.脉脉不得语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皆若空游无所依4.以尽吾齿 5.东边日出西边雨2017年初三二模普陀区(一)默写(15分)1. ,雨后全无叶底花。

2.马作的卢飞快,。

3. ,病树前头万木春。

4.斯是陋室,。

5.日光下彻,。

(一)默写(15分)1.雨前初见花间蕊 2.马作的卢飞快 3.沉舟侧畔千帆过4.惟吾德馨5.影布石上2017年初三二模黄浦区(一)默写(15分)1. ,芳草萋萋鹦鹉洲。

2017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学生版)(精校Word版)

2017年高三二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学生版)(精校Word版)

2017年上海各区县高三二模汇编—古诗鉴赏(学生版)(精校Word版)宝山、长宁、金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春日独酌唐李白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

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知音寻不存,已矣何所悲。

”13.下列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A.清新俊逸B.风骨峥嵘C.浪漫奔放D.天然去雕饰14.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结合,重在托物言志。

B.“扇”写东风吹拂的态势,“荣”表现万物盎然的生机。

C.“白日”两句用动词,使色彩更鲜明,画面更富有动态。

D.结尾两句点题“独酌”,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

15.请从写法和情感两个方面比较画线句与注释《咏贫士》的异同。

(4分)青浦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春日独酌唐李白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

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知音寻不存,已矣何所悲。

”13.下列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A.清新俊逸B.风骨峥嵘C.浪漫奔放D.天然去雕饰14.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起首四句用“比”的手法,景情理结合,重在托物言志。

B.“扇”写东风吹拂的态势,“荣”表现万物盎然的生机。

C.“白日”两句用动词,使色彩更鲜明,画面更富有动态。

D.结尾两句点题“独酌”,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

15.请从写法和情感两个方面比较画线句与注释《咏贫士》的异同。

(4分)崇明区(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 — 15题。

(8分)【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自适乔吉黄花开数朵,翠竹栽些个。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doc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doc

2019-2020 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2017 年初三二模徐汇区(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 题( 4 份)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唐】常建【唐】王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以动衬静。

( 2 分)7. 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2 分)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 7 题( 4 分)6. ( 2 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7.D2017 年初三二模闵行区(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 题( 4 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 《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分)7.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 “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 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 4 分) 6. ( 2 分)李清照( 1 分)( 1 分)凋零7. ( 2 分) D2017 年初三二模崇明区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 7 题( 4 分)黄 鹤 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上海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

上海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默写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一)默写(15分)1. ______________ ,为伊消得人憔悴。

2. 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 ,不逾矩。

5. ______________ ,竭其庐之入……(一)默写(15分)(错一字扣一分,3分扣完为止)1. ( 3分)衣带渐宽终不悔2. ( 3分)身世浮沉雨打萍3. ( 3分)谁家新燕啄春泥4. ( 3分)七十而从心所欲5. ( 3分)殚其地之出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一)默写(15分)1. 盈盈一水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1. 造化钟神秀, ° (《望岳》 )2. ,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 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 ) 4.,轻烟老树寒鸦。

(《天净沙・秋》)5. 不以物喜,°( 《岳阳楼记》 )( 一)默写(15分, 每句3分,错一字扣 1分)(一)默写(15分)八百里分麾下炙道是无晴却有晴3.1.阴阳割昏晓2.4.孤村落日残霞5. 不以己悲(《蝶恋花》) (《过零丁洋》)3.潭中鱼可百许头,(《迢迢牵牛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小石潭记》)(《捕蛇者说》)5. __________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一)默写(15分)1 .脉脉不得语2 .沉舟侧畔千帆过3 .皆若空游无所依4 •以尽吾齿5 •东边日出西边雨2017年初三二模普陀区(一)默写(15分)1. ________________ ,雨后全无叶底花。

2. 马作的卢飞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上海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综合运用专题

上海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 综合运用专题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综合运用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综合运用(10分)25.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比赛的形式比拼诗词知识并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注释】会:有一定目的的集会。

赛:比赛。

【材料二】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诗词大会》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融汇地用到教材体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像中医院、武术等都可以考虑进去,而且不仅要进校园,还可以国际化。

(1)央视的这档诗词节目名为“中国诗词大会”,而非“中国诗词大赛”,请结合材料揣摩其命名的意图。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师生们都想用实际行动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下列与活动意图不匹配的两项是()()(4分)A.学生社团组织成立诗歌社。

B.语文组举办经典诗词吟诵节。

C.历史组开设东欧历史兴趣课。

D.劳技课引进“扎染”等非遗课程。

E.计算机组开展网络流行语探究活动。

F.图书馆推荐中华经典读本系列书目。

(3)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诗词,同学们认为可以挖掘其中的文化元素,来增强欣赏诗词的趣味性。

请你写出下列诗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

(4分)、《生查子·元夕》《元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爆竹声中一岁除,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春风送暖入屠苏。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千门万户曈曈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1.默写(1)欲把西湖比西子,(《饮湖上初晴后雨》)(2),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5)黄发垂髫,。

(《桃花源记》)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的意思是(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黄生借书说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1)上文的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阐明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

B.上文先用了“天子读书”和“富贵人读书”这两个常见的事实来论证了观点。

C.上文再以“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一句深化了论点,扩展了论题。

D.上文最后以对比论证来证明“天下物皆然”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楚王使魏逐张仪①.陈轸②曰:“王何逐张子?”曰:“为臣不忠不信。

”曰:“不忠,王无以为臣;不信,王勿与为约。

且魏臣不忠不信,于王何伤?忠且信,于王何益?逐而听则可,若不听,是王令困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各区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2017年初三二模徐汇区(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份)①题破山寺后禅院②山居秋暝【唐】常建【唐】王维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两首诗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第①首中的“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是以声衬静;第②首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动衬静。

(2分)7.下列对着两首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两首诗都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7.D2017年初三二模闵行区(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如梦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瘦”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如梦令”和“四块玉”是词牌名,《别情》是题目。

B.“绿肥红瘦”和“杨花雪”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知否”和“人去也”都表达了对对方的批评和责怪。

D.这两首作品都抒写了女子心中细腻、真切、感伤之情。

(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6.(2分)李清照(1分)(1分)凋零7.(2分)D2017年初三二模崇明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

(2分)7.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怅然若失之感B.岁月沧桑之慨C.忘我陶醉之情D.思乡念家之意(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6、人去楼空(2分)7、C(2分)2017年初三二模普陀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汉阳”在诗中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联充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烘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

B.诗句中多处运用叠音词,使诗作富于清朗和谐的音乐美。

C.颈联描绘了晴日,汉水对岸的景物隐约可辨、凄美动人。

D.诗作以“愁”字收篇,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伤感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4分)6. 汉水的北岸(2分)7. C(2分)2017年初三二模黄浦区(二)阅读下面两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6.词中“试问卷帘人”的“试”字表达了作者_______心理。

(2分)7.以下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不同,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一项是()(2分)A.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D.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6.(2分)(关心花事却又怕听到花落、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究竟的)矛盾7.(2分)C2017年初三二模宝山区(二)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6-7题(4分)【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雕弓如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两首词的作者,依次分别是、(人名)。

(2分)7.对两首宋词理解有误的两项是()()(2分)A.【甲】词首句中的“狂”字,贯穿并统摄了全词。

B.【乙】词首句中的“醉”字,引出的内容都是梦境。

C.两首词都描绘了宏大激烈的战争场面。

D.两首词都表达出词人报国难酬的壮志。

6、(2分)苏轼、辛弃疾7、(2分)B C2017年初三二模奉贤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诗中“竦峙”的意思是(2分)7.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诗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积极进取精神。

B.“东临碣石”两句以“观”字总领全篇,点名了观沧海的地点。

C.“水何澹澹”两句,动静相衬,写出了大海的全景。

D.“日月之行”四句具体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星汉的真实景象。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6、高高耸立(2分)7、D(2分)2017年初三二模静安区(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6-7题(4分)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以下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千载B.历历C.凄凄 D、日暮7.这首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用尾联中的两个字概括便是“□” “□”。

(2分,每格1字)(二)阅读下面这首作品,完成第6—7题(4分)6.C(2分)7.乡愁(2分)2017年初三二模青浦区(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5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观沧海》中的“星汉”指的是_______;《望岳》中的“岱宗”指的是______。

(2分)6、(2分)D7、(2分)银河(1分)泰山(1分)2017年初三二模松江区(二)阅读下列宋词,完成第6-7题(4分)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6.上阙中,词人通过、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分)7.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 “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 “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二)(4分)6.(2分)烟光残照7.(2分)B2017年初三二模杨浦区(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6 、对友人无尽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现实的无限悲痛、惆怅之情。

7 、B2017年初三二模嘉定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本诗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7.下列诗、词的最后一句与本诗的“篇末言志”相同的一项是()(2分)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6.(2分)宋文天祥7.(2分)B2017年初三二模长宁-金山区(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

(4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1)《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2)《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想象登山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

()(二)(4分)6.(2分)D7.(2分)(1)√(2)√2017年初三二模虹口区(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

(4分)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诗中“随意”的意思是(2分)7.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2分)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怡人。

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色的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色幽静雅致。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情怀。

(二)6、任凭 7、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