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椎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诊断表现

合集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表现

影像学表现-骶髂关节(MRI)
TIWI
STIR
31岁 男
慢性腰背痛,葡萄膜炎,HLA-B27(+)
影像学表现-骶髂关节(MRI)
STIR
30岁 男
T2WI-FS
25岁 男
T1WI-FS+C
26岁 男
影像学表现-骶髂关节(MRI)
T1WI
T2WI-FS
DWI
男 28岁
影像学表现-脊柱
开始病变侵及椎体前缘上、下角(Romanus病灶:水肿、脂质、硬化),导致正常椎体前缘 凹陷消失,形成方椎;
股骨头无菌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
小结
男性多见,发病高峰20-30岁; 与HLA-B27密切相关;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椎旁软组织及外周大关节; 骶髂关节病变首发,骶髂关节炎分级; 脊柱病变: Romanus病灶,竹节样, Anderson病灶。
谢谢
影像学表现-脊柱
T1WI
STIR
Romanus病灶
T2WI-FS
44岁 男 脂质
40岁 男 水肿
43岁 男 硬化
影像学表现-脊柱
Anderson病灶
影像学表现-脊柱
男 60岁
摩托车撞后腰 背痛加重10天
影像学表现-髋关节
根据Bath AS髋关节异常的X线分级法(BASRI-hip):
0级:正常; 1级:可疑改变,可能存在局部关节间隙狭窄; 2级:轻度异常,存在明确的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间隙>2mm; 3级:中度异常,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间隙≤2mm或双侧骨性关节面相接触范围<2 cm; 4级:重度异常,骨变形,双侧骨性关节面相接触范围>2cm。
实验室检查
活动期患者可见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C反应蛋白(CRP)增高,轻度贫血和免疫球蛋白 轻度升高。 类风湿因子(RF)多为阴性,但RF阳性并不排除AS的诊断。 虽然AS患者HLA-B27阳性率达90%左右,但无诊断特异性,因为健康人也有阳性。HLA-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实验室检查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实验室检查
类风湿因子
AS患者可表现为血色素下降,白细胞偏低,血小板增多
多项研究表明, AS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尤其在疾病的活动期,在应用TNF拮抗剂治疗后可得到改善
因此,有必要在AS治疗中定期检测血常规
血常规
AS患者尿检异常并不少见,较轻的仅表现为镜下血尿,严重的可有肉眼血尿、蛋白尿、管型尿
AS的肾脏损害国内以IgA肾病多见,而国外继发性肾淀粉样变较多见,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02
因此,对AS患者应进行常规尿液检查,甚至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等,从而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尿液检查
AS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与病情的多项活动指标变化相似
01
我科资料显示AS患者血小板数量高于正常人群,而外周血CD62P与CD63存在过高表达,提示血小板过度活化
积分
临床症状或过去病史具有: 炎症性腰痛 非对称性关节炎 臀部疼痛 如双侧臀部交替性疼痛 香肠趾(指) 足跟疼痛或其它可辨认的肌腱骨附着点疼痛 虹膜炎 在关节炎起病前1个月内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或宫颈炎 在关节炎起病前1个月内有急性腹泻史 银屑病、龟头炎或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或克隆病) 放射学:骶髂关节炎(双侧2级或单侧3级) 遗传背景: HLA-B27(+),或有AS、反应性关节炎、眼葡萄膜炎、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的家族史 治疗反应: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48小时有效,而停药后马上复发
03
HLA-B27
强直性脊柱炎
反应蛋白
血沉
其他
一般检查
CR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急性期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分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
CRP在炎症性关节病中的应用,大量证据表明AS病情活动与CRP相关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MRI诊断精品(医学PPT课件)

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MRI诊断精品(医学PPT课件)

开始髂侧关节面模糊。
以后出现髂侧关节面鼠咬状 骨质破坏
髂侧关节面模糊, 出现鼠咬 状骨质破坏
AS
正正常常对照
髂侧关节面模糊, 出现鼠咬状骨质破坏
AS
正常骶髂关节
男, 22岁
腰痛1年
类风湿 因子(-) HLAB27(+)
出髂
现侧
破 坏
鼠 咬 状
关 节

骨模 质糊
AS
正常
,
现髂
鼠侧
咬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状节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 (诊断及鉴别诊断)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柳澄
骶髂关节的正常影像解剖
骶髂关节旁沟----女性骨盆标志
正常骶髂关节T1WI
正常骶髂关节T2WI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1WI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2WI
骶髂关节骨性强直
临床表现
腰痛 背痛 脊柱活动受限 晨僵 周围关节活动障碍 行走困难 青年男性好发
AS的实验室检查
HLA-B27(+)
HLA-B27 即白细胞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 AS者90%为HLA-B27(+),然而在HLA-B27(+) 人群中,发病的危险性为20%。有骶髂关节炎 者HLA-B27(+) 率远高于无骶髂关节炎者,推测 HLA-B27(+) 与骶髂关节有关。
病理改变
病理改变主要为 ① 附着病 ②滑膜炎
病理改变之一
附着病是AS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以 关节囊、肌腱、韧带与骨附着点为中心 的慢性炎症。炎症过程引起附着点的侵 蚀、附近骨髓炎症并肉芽组织形成,最 后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炎症修复。 反复发病,则韧带明显骨化,可形成骨 桥。附着病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和脊椎 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分级标准及图解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分级标准及图解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分级标准及图解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是以骶髂关节X线片的影像学表现为依据,且强直性脊柱炎的分期和分级目前也是以X线的改变为依据的,正确的诊断和分期分级的判断,不仅对最初疾病的确诊有意义,而且对预后的判断也具有指导意义。

骶髂关节的X线分级0 级:正常I 级:可疑异常Ⅱ级:轻度异常,关节局限性侵蚀、硬化,间隙无改变Ⅲ级:明显异常,关节面骨质侵蚀、硬化、关节间隙增宽/狭窄或部分强直Ⅳ级:严重异常,关节完全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的CT分级CT 在显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细小改变方面,有相对高的敏感性,因此可提高了病变的检出率,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对关节病变的细微征象如轻度骨硬化、模糊、侵蚀及关节间隙的轻度变窄、不对称显示更加确定,从而有利于临床早期确诊,并对疗效进行更准确的追踪观察。

0 级:关节正常或关节面稍模糊I 级: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骨下骨轻度糜烂,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正常Ⅱ级:关节面模糊,软骨下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和硬化,关节间隙基本正常Ⅲ级:软骨下骨质明显破坏,弥漫性硬化,关节面呈毛刷状,关节间隙狭窄或宽窄不均,部分强直\Ⅳ级:全部关节骨质破坏,硬化和骨质疏松、关节完全强直CT、MRI、X线片对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重要意义,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强直性脊柱炎有积极意义。

点击上方视频号关注商务合作扫描二维码版权申明本微信平台属于个人公益性医学影像类学习平台,本微信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所有转载视频只用于基层教学使用,且明确注明授课专家姓名,不希望被转载的原作者及老师可与我们联系,我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强直性脊柱炎的准确性诊断如何做

强直性脊柱炎的准确性诊断如何做

强直性脊柱炎的准确性诊断如何做X线检查和CT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判断患者骶髂关节炎性改变程度进行确诊。

而对于通过X射线和CT检查,结果正常或不能确定的症状的患者,可以配合实验室其他方式进行进一步确诊,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X线表现X线检查也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途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X线检查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骶髂关节【译】: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相对而构成。

在结构上属滑膜关节,从运动方式上可看做屈戌关节或滑车关节。

)炎性改变,其骶髂关节的X线表现分为0级~4级。

0级:骶髂关节边缘清晰,没有发现狭窄、增宽、破坏等。

1级:强直性脊柱炎表现为骶髂关节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

除此之外,患者骶髂关节可见轻度的骨质侵蚀和关节缘模糊。

2级:以关节面破坏性病变为主,如关节边缘模糊、不齐。

还可出现较明显的骨质侵蚀,可见囊性变,并且伴轻度的骨密度减低和增高。

3级:主要有骨质破坏与重建的表现,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模糊伴有明显的骨密度增高,并且可有明显的囊性变。

4级:以硬化改变为主,关节间隙基本消失,骨密度明显增加,骨小梁通过,关节呈硬化改变。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CT表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可出现骶髂关节病变,但是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级标准,通常参照X线分级标准可分为0~4级。

1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为髂骨关节面模糊,局灶性骨质稀疏及软骨下骨质轻度侵蚀,糜烂,但关节间隙正常。

2级: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为关节面模糊,可见小的局限性侵蚀,小囊性变和局限性骨质稀疏,增生,硬化,但不伴关节间隙改变。

3级: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为为中度或进展期骶髂关节病变,可出现明显的软骨下骨质侵蚀,破坏和增生硬化,明显的骨质稀疏和囊变,关节边缘呈锯齿状、串珠状,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关节部分强直。

4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为全部关节呈严重骨质破坏,增生硬化和明显骨质稀疏,关节完全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

强直性脊柱炎确诊标准1. 临床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和僵硬,尤其在早晨或长时间静坐后症状加重。

随着疾病的进展,疼痛和僵硬可波及颈部和其他关节,甚至影响呼吸功能。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疼痛通常在夜间和早晨较为明显,这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腰背痛有所不同。

2. 影像学检查。

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具有重要价值。

典型的X线表现包括骶髂关节、脊柱椎体和椎间盘的炎性改变,以及骨质增生、骨桥和椎间隙狭窄等表现。

CT和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脊柱和骨盆的炎性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3. 血清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患者常常出现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血清中HLA-B27阳性率也较高。

这些指标的异常可以提示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但并非特异性诊断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

4. 诊断标准。

根据2010年ASAS(强直性脊柱炎国际研究协会)制定的强直性脊柱炎分类标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需要满足下列条件:(1)年龄在45岁以下;(2)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持续3个月以上,且休息后症状缓解不明显;(3)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4)患者有活动性腰背部疼痛和受累关节炎性疼痛;(5)影像学检查显示骨质增生、骨桥、椎体炎性改变等特征性表现;(6)患者血清中HLA-B27阳性。

根据上述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可以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准确诊断。

5. 诊断注意事项。

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如腰椎退行性改变、强直性脊柱炎伴发的肠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此外,部分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误诊或漏诊,因此临床医生需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警惕性,及时进行综合评估和诊断。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遵循临床诊断标准进行判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

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

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CT分级
0 级:关节正常或关节面稍模糊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 级: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软骨下骨轻度糜烂,
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正常
Ⅱ级:关节面模糊,软骨下骨质侵蚀、破坏、骨
质疏松和硬化,关节间隙基本正常
Ⅲ级:软骨下骨质明显破坏,弥漫性硬化,关节
面呈毛刷状,关节间隙狭窄或宽窄不均,部分强直
Ⅳ级:全部关节骨质破坏,硬化和骨质疏松、关
图8 宫外孕并发输卵管积液,CT平扫子 宫增大,右侧附件区囊性肿块,其内不
均匀胚芽结构,并见子宫角延续下来一 条长而宽的管状液性密度(↑),与胚 囊相连,且勾画出伞端妊娠的负影。
MR表现
正常骶髂关节软骨在T2WI为中等信号,在T1WI显示 为在骶髂关节面低信号骨皮质间的条状高信号。 Ⅰ 级病变软骨信号在T2WI信号增高、增粗,Ⅰ级及部 分Ⅱ级病变中仅表现为软骨异常或轻度骨髓信号增高 ;Ⅱ~Ⅲ级病变信号增高或减低,部分有碎裂现象, 并有不同程度脂肪沉积(表现为骶骨、髂骨骨髓内信 号增高),关节面骨质侵蚀及关节面下骨质硬化。Ⅲ 级关节间隙可以变窄或假性增宽,内高信号影考虑为 增生的滑膜肉芽组织,高信号影内见细碎的细条状、 碎片样软骨片
图5 CT平扫子宫增大,右侧附件区混杂密度 肿块,囊壁不规则,高密度结节状出血及液 性低密度(↑),内似见点状略高密度影,手 术证实输卵管伞端妊娠 (图7类似病例) ,宫 外孕破裂,胎周及盆腔出血征象。
图6 胚胎死亡征象 CT增强见子宫增大,宫内 节育环周围高密度伪影,左侧附件区直径约 为1.5cm不均匀花环样强化,花环旁液性密度 较少,周围较多强化血管,近胚囊侧变细、 中断,远端扭曲、扩张(↑),手术证实陈旧 性宫外孕、卵巢妊娠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理改变及影像学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理改变及影像学表现

年一 年( ¨ 平均 6 年 ) - 随访 , 3 肘内翻发生率 3 %; l 王根学 【 】 2 回顾 分 3 析 14例不 同类型 的肱骨髁上骨折 的临床 资料 , 手术治疗与非手 6 对 术治疗影响肘关节 功能恢复情况进行 比较 , 非手术治疗平均肘关节 功能恢复时间 3 天, 5 恢复优 良率 9 . %, 2 8 手术治疗平均肘关节功能 9 恢复时 间 6 天 , 2 恢复优 良率 6 . %, 2 0 其认为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采 5 取非手术治疗 , 肘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S E R A A E认为 . R YC N L T 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不满意者 , 才有切开复位和内固定的指征 。
医学信息 2 1 年 0 月第 2 卷第 6 M d a I o ao . u. 0 0 V 12 . o 00 6 3 期 ei l n r t n Jn 2 1. o 3 N . c fm i . 6 满意 的复位 , 但不能防止肘 内翻 的发生 , 而且手术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常可影响肘关节活动 , 造成肘关节功能恢复缓慢 , 甚至功能 障碍 。尾
骨髁上骨折 的治疗仍值得重视 与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S i D f m t flw n rr o da t eo t u eu JjB n 1 m t L e r i l i s a n yrf r s eh m rs[ . o e ] h o y oo 8 p e me u f h 1
[l 2 贾传 广, ,L O d J 肱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的力学评价 冲 国实 用医药 ,0 9 ( ) 20, 1 4
l l l 2 l— 1.
[ 肖劲夫. 4 】 岭南正骨精要【 . : M】 北就 人民军医出版社, 9 ,1 16 . 9 9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CT诊断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X线和CT诊断分析
[ ] 张 剑 , 小 羽 , 静 . 7 脑 出血 的低 场 强 MRI 断 分 析 [ ] 1 张 宋 4例 诊 J.
医 学 信 息 ,0 0 1 7 :93 . 2 1 ,( ) 2—0 E ] 陈 凤 兰 , 勤 智 .低 场 强 磁 共 振 超 急 性 期 脑 出 血 的 影 像 诊 断 2 赵 [] J.吉 林 医学 ,0 0 3 ( ) 10 110 2 2 1 ,1 8 : 7— 7. [ ] 伍 建 林 , 天 真 , 星 荣 , .脑 血 肿 内血 红 蛋 白与 其 MR 成 像 3 沈 陈 等
系 。MRI 应 的血 肿 信 号 是 血 红 蛋 白 内铁 离 子 顺 磁 性 , 脑 反 且 出血 MR 影 像 受 多 种 因 素 的 影 响 , 而 导 致 脑 出 血 MR I 从 I的
复 杂 表 现 。在 低 场 强 与 高 场 强 的 情 况 下 , 出 血 MR1 表 脑 的
现 也 有 很 大差 异 『 。 3 ]
3 1 超 急 性 期 脑 出 血 没 有 凝 固 , . MRI 描 表 现 为 T w I 扫 略 低 信 号 , I 现 高 信 号 。 随着 时 间 的推 移 , 浆 逐 渐 被 Tw 呈 血
吸 收 , 白浓 度 也 相 应 地 增 高 , 肿 的 T 、 z 也 逐 渐 接 近 蛋 血 T 值 于正 常脑 组 织 , MRI 描 结 果 显 示 等 T 、 T 扫 等 。的 信 号 改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1 0 2年 2月 第 1 5卷 第 3 期
Chn s o ra o rci l ro s sae e . 02 Vo. 5No 3 ieeJun l f at a v u essF b 2 1 , 11 . P c Ne Di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作者:田扬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早期诊断的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40岁,平均25.5岁。

X线及CT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22例,单侧病变8例,骶髂关节边界模糊不清,关节面骨质侵蚀破坏及局部骨质增生硬化,以髂骨侧病变为重,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表现,骶髂韧带骨化及钙化;17例患者行MR检查,均为阳性,早期14例,MRI表现为T2WI滑膜信号增高;T1WI显示软骨不规则增粗或扭曲样,增粗大于5.Omm,T2wI显示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信号不均匀增高。

中期2例,晚期1例。

结论影像学DR检查是AS骶髂关节炎常规检查方法,CT 检查是DR的重要补充;MRI敏感性、特异性高,是诊断早期AS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影像特征;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1],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本文收集我院从2008年4月~ 2013年6月年经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30例,对其X线、CT、MRI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再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40岁,平均25.5岁。

病程在4个月~2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痛,腿疼,其中18例晨起时腰骶部有僵硬感,12例夜间疼痛加重,经抗炎或活动后症状均减轻,6例虹膜炎,4例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期血沉增快10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8例,C反应蛋白升高12例, HLA-B27阳性28例,阴性2例,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

CT与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程度上的不同表现

CT与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程度上的不同表现

CT与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程度上的不同表现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以及MRI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病变程度上的不同表现。

方法2010年9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经CT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40例,40例患者均做MRI以及血液学检查。

结果对于早期骶髂关节受累,关节旁骨髓水肿以及关节滑膜炎性改变,MRI优于CT,但是对于骨质破坏以及关节周围软骨的破坏,CT优于MRI。

结论CT与MRI相结合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面破坏上可以互补。

标签: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CT与MRI诊断比较;表现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双侧骶髂关节以及脊柱关节突关节,可导致患者纤维性强直以及畸形改变[1]。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在检测时可以发现组织相容抗原(HLA-B27)阳性率较高。

虽然HLA-B27阳性率较高,但是一般不依靠HLA-B27作为诊断标准,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以及CT或MRI影像学检查发现早起双侧骶髂关节的对称性破坏改变。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9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8~42岁,平均30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早期均感到双侧骶髂关节以及腰部疼痛不适,向臀部以及大腿放射,活动剧烈时,患者症状加重,休息后明显缓解,为了缓解疼痛,患者常常采取弯腰的姿势,后期疼痛逐渐向上发展,累及胸椎以及肋椎关节时,胸廓活动明显受限。

1.2 检查方法CT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16层螺旋CT,患者采用仰卧位,扫描范围由双侧髂脊上缘至骶髂关节下缘,层厚0.5 mm,螺距1.25,管电压120 kV,管电流380 mA。

MRI检查: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T1WI、T2WI,STIR以及FLASH序列。

2 结果2.1 CT诊断结果强直性脊柱炎对于骶髂关节的破坏分为0~Ⅳ级,其中0级患者3例,CT 表现为关节面光整,骨质正常,周期软组织未见异常;Ⅰ级患者7例,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髂侧面或骶侧面关节面毛糙,内见点状囊状低密度影;Ⅱ级患者10例,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骨质破坏明显,关节面硬化,内见点状囊样低密度,关节间隙尚正常;Ⅲ级患者10例,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破坏较为严重,关节面明显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可见脊椎呈现竹节样改变,周围韧带钙化;Ⅳ级患者10例,表现为关节间隙消失,脊柱明显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影像学表现

()进展期:炎的Ⅲ期,主要表现: ①关节面不光整,呈锯齿状、毛刷状 改变。 ②关节面下小囊状破坏。 ③关节周围明显增生硬化。 ④关节间隙增宽,大于,积液所致。
⑤关节间隙狭窄,小于,滑膜及关节软 骨破坏。
()稳定期:炎级,表现为: ①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 ②废用性骨质疏松。 ③骨硬化相对较轻。 ④骶髂关节疼痛消退。
()骶髂关节面的破坏。 ()关节面的硬化。 ()关节间隙的增宽。 ()关节间隙的狭窄。 ()关节的强直。
、对骶髂关节炎的诊断
()作用:能清晰显示关节面的侵蚀,并
能早期发现病变。
()表现:能够早于线平片出现阳性征象, 如在显示关节面的微小侵蚀、微小囊变 方面明显优于线平片,利于作出正确的 分级诊断,为临床分期提供客现依据。
关节外表现
眼葡萄膜炎、结膜炎、肺上叶 纤维化、升主动脉瓣病变以 及心传导系统受累等。
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肌肉萎 缩
晚期出现骨质疏松,易骨折
眼炎
体征
临床表现
骶髂关节压痛
骨盆挤压试验和分离试验阳性
脊柱活动度和胸廓活动度减小
“”字试验阳性
实验室检查
、—()
—白细胞抗原,约阳性,然而在— ()人群中,发病的危险性为。有 骶髂关节炎者—()率远高于无骶 髂关节炎者,推测—()与骶髂关 节炎有关。
、对骶髂关节炎的价值 骨髓水肿 最早期表现 活动性表现 滑膜软骨异常 骨质侵蚀 骨质软化 软骨下脂肪浸润
(二)强直性髋关节炎 : 累及髋关节是引起肢体功能 障碍的最主要原因,致残率 高。
、强直性髋关节炎线表现: ()轻度:
①髋关节骨质疏松, ②关节囊膨隆, ③闭孔缩小, ④关节间隙正常或略窄。
蚀、硬化,但关 节间隙无变化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影像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影像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影像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影像诊断。

资料与方法 90例经临床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CT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毛糙、模糊、侵蚀、破坏、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

MRI表现为关节面下骨质信号异常,T1WI呈低信号,T1WI呈高信号。

结论 CT和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 CT MRI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清阴性慢性非特异性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几乎骶髂关节全部受累。

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其早期诊断尚未被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尤其基层医师所熟识。

本文主要通过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经临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90例病人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90例HLB-27均阳性的经临床诊断的早期AS病人,其中男性71人、女性19人,年龄16-58岁,平均37岁,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腰骶部、臀部酸痛,晨僵,活动后好转,无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等。

1.2 方法所有病人均做骶髂关节DR平片, CT扫描85例,MRI 16例,CT采用层厚3mm、层距3mm轴位扫描,MRI常规用T1、T2、STIR序列。

2 结果2.1 X线表现:两侧骶髂关节表现正常8例,余82例两侧骶髂关节均有不同程度关节面硬化、囊变、侵蚀破坏。

2.2 CT表现:85例病人(包括X线检查阴性病人8例)中扫描显示骶髂关节骨皮质局限性硬化36例,关节面毛糙、模糊29例;软骨下受侵小囊变19例;软骨下呈毛刷状或锯齿状骨质破坏25例。

关节间隙稍增宽3例。

2.3 MRI表现:16例(包括X线检查阴性病人8例)均有不同程度局限或弥漫性小斑点、片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

3 讨论病因与病理本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AS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所致的异常自身免疫有关。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诊断
X线摄影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之一。

以下是X线摄影中常见的诊断特征:
脊柱骨质变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常常出现脊柱骨质增生和骨质破坏的特征。

这些变化主要出现在骶髂关节、脊椎关节和骶髂骨连接处。

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常出现炎症,即骶髂关节炎。

这种炎症可以引起骨质破坏和韧带钙化等严重的改变。

脊柱骨关节可见性:X线摄影可以观察到脊柱的关节可见性,即关节的存在和关节腔的清晰度。

关节可见性的减少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之一。

磁共振成像(MRI)
MRI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MRI中常见的诊断特征:骶髂关节炎:MRI可以显示骶髂关节的炎症迹象,如关节囊增厚、关节腔积液和滑膜增生等。

脊椎关节炎:MRI可以显示脊椎关节的炎症,包括关节腔积液、滑膜增生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等。

脊柱骨关节可见性:MRI可以显示脊柱骨关节的可见性,包括
关节的存在和关节腔的清晰度。

睡眠特征核磁共振成像(DTI)
睡眠特征核磁共振成像(DTI)可以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脑白
质中病变的特征。

DTI可以显示脑部神经纤维束的连通性和水分子
的扩散方向。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DTI中常常显示较高的扩散方向
不一致性。

请注意:鉴于医学诊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上描述仅为一般
情况,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确切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
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分析

3 梁 昆 如 , 江河 .创 伤 性 湿 肺 的 螺 旋 C 诊 断 .实 用 放 射 学 杂 康 T
志 ,0 5 1 9 : 1 — 1 . 2 0 ,2 ( ) 9 2 9 4
4 张 瑞荣 , 晓 明.创 伤性 湿 肺 的 临 床 与影 像 学 分 析 . 国煤 炭 工 程 中
业 医学 杂 志 , 0 8 1 ( ) 1 1 - 1 8 2 0 ,17 : 17l 1.
临床 评 估 。 1 资料 与 方 法
严重骨质破坏 , 节完全融合或强 。 关
3 讨 论
A S是 一 种 以 中轴 关 节 受 累 为 主 的 慢 性 进 行 性 全 身 结 缔 组 织 疾病 , 要 侵 犯 骶 髂 关 节 , 弓 关 节 、 间 盘 及 椎 肋 主 椎 椎 关 节 为 著 。 晚期 出现 脊 柱 和 关 节 僵 直 , 成 驼 背 及 关 节 屈 形
确、 捷、 快 有效 的方 法 之 一 。
参 考 文 献
1 高正 今 .创 伤性 湿 肺 早 期 CT 征 象 的 探 讨 .实 用 放 射 学 杂 志 ,
2 0 1 ( ): 4 — 4 . 0 0, 6 4 2 0 2 2
2 曹 光 辉 , 星 君 , 中川 , .创 伤 性 湿 肺 的 x 线 、 T 诊 断 .中 王 姚 等 C 国医 学 影 像学 杂 志 ,20 ,1 ( ) 3 —4 02 0 1 : 33.
河 医 院 ,0 l O 3 0 1
强直性 脊柱 炎 骶髂 关 节病 变的 C T征 象分 析
太原 市 第二 人 民 医院 ( 3 0 2 李 丰 才 000) 太原 市第 四人 民 医院 丁 军
强直 性 脊 柱 炎 ( ) 一 种 以 中 轴 关 节 慢 性 炎 症 为 主 AS 是 的 全 身疾 病 , 因不 明 , 多 累及 骶 髂 关 节 , 导 致 脊 柱 韧 原 其 常 带广 泛 骨 化 而 致 骨 性 强 直 。本 研 究 通 过 2 8例 AS骶 髂 关 节病 变 的 C 征 象 , 行 总 结 分 析 , T 进 以提 高 AS诊 断 价 值 及

07359_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MRI诊断精品

07359_强直性脊柱炎影像诊断MRI诊断精品
呈竹节样改变。
晚期表现
脊柱呈广泛竹节样改变,椎体骨 质疏松、破坏、压缩性骨折,椎
旁韧带钙化。
2024/1/26
12
MRI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优势与局限性
高分辨率
MRI可清晰显示骶髂关节、脊柱等部位的细微结构变化。
2024/1/26
多序列成像
通过不同序列的成像,可全面评估病变的累及范围及严重程 度。
13
早期诊断
MRI能够检测到早期的骶髂关节炎病变, 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
评估病情
MRI可以全面评估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范 围、炎症活动度和结构损伤程度。
指导治疗
MRI结果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 要依据,有助于个体化治疗。
监测疗效
MRI可用于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25
未来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0 增强扫描 4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行T1WI扫描
,可更好显示病变累及范围及 严重程度。
11
MRI表现与分期
早期表现
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炎,关节面 下骨质侵蚀、破坏,关节间隙高
度正常或稍增宽。
进展期表现
骶髂关节面模糊、毛糙,关节间 隙狭窄或消失,可出现关节强直 。脊柱受累表现为椎体角状骨质 增生,椎间隙狭窄或消失,脊柱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诊断信息 ,以指导治疗决策
4
影像诊断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意义
早期诊断
MRI能够检测到早期的骶髂关节
炎病变,有助于AS的早期诊断和
治疗。
01
指导治疗
根据MRI的影像表现,可以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药
03
物和治疗措施。
评估病情
02 MRI可以全面评估AS患者的关节

SpA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幻灯片

SpA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幻灯片

D.D. 机能不全性骨折
▪ 骨质疏松/骨脆性增高所致,主要是 由于骨的弹性抵抗力减弱(骨矿物质 丢失) , 不能承受正常体重或肌肉生 理性活动的作用力而引起
▪ 好发人群:女性、绝经后、局部放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正常骶髂关节
斜冠状位 semicoronal
斜横断位 semiaxial
T1W
T2-STIR
层厚 = 4mm,层间距 = 0.4mm
9~12层
骶髂关节的影像解剖
❖ 骶髂关节的方向 – 向前外倾斜,C形关节面 ❖ 关节软骨位于关节的腹侧部分
稍亮信号 – T2-FS/STIR,T1-FS 骶骨侧软骨较髂骨侧厚 ❖T1韧-F带S 部分位于关节的背侧部T2分-FS 脂肪信号 – T1W高信号 ❖ 滑膜部分位于关节的后上1/3
6、椎间小关节破坏、强直
Why MR
有效药物 临床应用 早期 诊治
❖ 男,22岁反复下腰痛1月余,双眼红4天 ❖ HLA-B27 94.3%,CRP 5 .35mg/L,ESR 8 mm/h。
T2W-FS-COR
T1W-FS-COR+C
T2W-FS T1W-FS T1W-FS+C
how AS的骶髂关节炎
结构性破坏(慢性)病变
Structural damage lesions
(T1W – 骨,T1-FS/STIR – 软骨)
骨髓水肿(骨炎) 关节囊炎 滑膜炎 肌腱末端炎
骨质硬化 骨质侵蚀 骨髓脂肪沉积 骨桥/骨性强直
T2W-FS
T1W-FS+C
T2W-FS T1W-FS T1W-FS+C
强直性脊椎炎
局限于骨骼和关节间隙
鉴别诊断
不超出解剖结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骶髂关节平片:
一、早期仅见普遍性骨质疏松。 二、病变最先侵犯骶髂关节。表现:自关 节下2/3处开始,关节间隙增宽,边缘模糊 ,关节软骨下骨质密度增高,其内有细小 密度减低区,呈“串珠状”,多累及双侧 的髂骨面;病变发展可侵犯全关节,关节 边缘不整破坏,关节间隙变窄,最后消失 并骨性僵直。
影像学表现
软骨钙化
关节间隙中高密度影 由髂骨面向骶骨面发展 形态各异,典型表现为穿行关节间隙内的横
行桥梁式钙化,也可为云雾状、斑片状 最终导致关节间隙狭窄

软 骨 钙 化 的 各 种 形 态
关节面改变
模糊 毛糙 高低不平
• • •










关 节
毛 糙



关节面下骨质改变
骨质疏松 骨质吸收破坏 骨质增生硬化 骨质小囊变
病因学
1.遗传 遗传因素在AS的发病中具有 重要作用. 2.感染 近年来研究提示AS发病率可能 与感染相关。 3.自身免疫 免疫机制参与本病的发病 4.其它 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 态反应等亦被疑为发病因素。
病理改变
韧带附着端病变原发部位,是韧 带和关节囊的附着部,即肌腱端的 炎症,导致韧带骨赘形成、椎体方 形变、椎骨终板破坏、跟腱炎和其 他改变。因为肌腱端至少在生长期 是代谢活跃部位,是幼年发生AS 的一个重要区域。
•25岁男 性
•正常骶髂 关节
•53岁男 性
•正常骶髂 关节
CT检查方法
仰卧位 层厚≤ 5mm 双窗观察(骨窗和软组织窗) 扫描范围包括整个骶髂关节 以平扫为主
CT新技术的应用
多排探测器螺旋CT 容积扫描 层厚更薄 扫描速度更快 三维重建
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特点
三“多”三“少” 以双侧病变多,单侧病变少 以髂骨面病变多,骶骨面病变少 以髂骨面下部病变多,上部病变少
正常骶髂关节解剖特点
结构复杂多变异 关节表面被覆软骨(骶骨面软骨较厚,浅层为纤维
软骨,深层为透明软骨;髂骨面软骨较薄,由纤维软 骨构成)----故髂骨面更易受侵破坏 关节下部为滑膜关节----故关节下部破坏更严重
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
关节面光整 关节间隙清晰均匀 关节面下骨质结构密度未见异常 关节周围韧带未见钙化 关节周围肌肉对称 关节周围肌间隙和皮下脂肪清晰
•双侧骶髂关节病变程度相仿
•右侧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较左侧严重
•单侧受累,关节间隙略增宽


•上
骨 下



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下



•上







•下



•上







•下
•骶髂骨均受累
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
软骨钙化 关节面改变 关节面下骨质改变 关节间隙改变 韧带钙化 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
病理改变
骨骼病变特征 病变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
到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脊 柱的其它关节由上而下相继受累。
随着病变的进展,关节和关节 附近有较显著的骨化倾向。
•骶髂关节炎
•椎弓关节突关节炎 •肋椎关节炎
病理改变
心脏病变特征 是侵犯主动脉瓣,使 主动脉前膜增厚,因纤维化而缩短,但 不融合,主动瓣环扩大,有时纤维化可 达主动脉基底部下方。
骶髂关节炎依程度分为五级:(1984年美国纽约X线诊 断分级标准)
0级: 正常;
I级 : 可疑异常 ;
Ⅱ级: 轻度异常, 可见局限性侵蚀、 硬化, 但关节 间隙无改变;
Ⅲ级: 明显异常, 为中度或重度骶髂关节炎, 有以下 一项或一项以上改变: 侵蚀、 硬化、 关节间隙增宽 或狭窄, 或部分强直;
IV级: 严重异常, 关节完全骨性强直。
肺部病变特征 是肺组织事斑片状炎 症伴圆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进而发 展至肺泡间纤维化伴玻璃样变。
临床表现
AS常见于16~30岁,男性多见,40 岁后首次发病者少见。本病起病隐袭, 进展缓慢,全身症状较轻。早期常有下 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并可伴 有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症状。
骶髂关节炎影像学分级
强直性脊椎炎骶髂关节病变 的影像诊断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
(ankylosingsporidylitis;AS)
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 的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 行性炎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一种。AS的特点为腰、颈、胸段脊 柱关节和韧带以及骶髂关节的炎症和 骨化,髋关节常常受累,其它周围关 节也可出现炎症。
C T表现:髂关节病中显示骶髂关节正常形态消失 。病灶早期骶髂关节;随病情发展关节间隙模糊 、变窄, 关节面骨质破坏呈锯齿状, 可见多发小 囊变。 受累部位多见于关节中下部并以髂骨侧为 著。 MRI表现 : ( 1 ) 关节软骨炎性水肿T 1呈低信号 T2 呈高信号; ( 2 ) 关节积液呈长 T 1、 T 2 ; ( 3 )关节软骨破坏 T 1 呈低信号 T 2 信号可增高 , 信号强度不均匀; ( 4 ) 关节面下脂肪沉积 T I WI 和 T 2 WI 呈带状高信号 。
中山大学梁碧玲教授的CT分级
CT分级 0级:正常。 I级:可疑病变,关节面模糊。 II级:轻度异常,关节面模糊、硬化,软骨下微
小囊变。 ⅡI级:明显异常,关节面锯齿状,弥漫性硬化,
关节面下囊变增多,关节间隙狭窄。 Ⅳ级:严重异常,骶髂关节骨性强直,普遍骨
质疏松,韧带部侵蚀囊变更加明显。
文献MR分级
•骶骨关节面下骨质疏松
•骶骨骨质疏松
诊断标准
目前常用的AS临床诊断标准 1.腰椎在前屈、侧弯、后仰三个方
向皆受限; 2.腰椎或腰背部疼痛或疼痛史3个
月以上; 3.胸部扩张受限,取第4肋间隙水
平测量,扩张≤2.5cm。
诊断标准
确诊AS为: ①双侧骶髂关节炎Ⅲ或Ⅳ级,同时
至少有上述临床标准中之一项者; ②单侧骶髂关节炎Ⅲ或Ⅳ级,或双
侧骶髂关节炎Ⅱ级,并具备临床标 准第Ⅰ项,或具备临床标准第2项第 3项者
MRl分级 O级:无炎性改变。 I级:关节软骨炎性水肿,关节面下骨髓水肿,
关节面光整。 II级:关节软骨中断,髂骨、骶骨内
压脂高信号。 ⅡI级:关节面侵蚀,硬化,大片骨髓水肿,
关节间隙狭窄。
Ⅳ级:关节面硬化严重,关节强直。
• MRI显示强直性 脊柱炎早期的骶髂
关节改变
影像学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