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

小区景观环境规划理念创造出来的景观生态模式,能够完善城市居 民住宅及城市生态系统,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 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 城市居民住区环境规划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层 面。从这个生态意义上说,景观生态模式,为实现城市居住区环境 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 市居民区环境发展演化过程的必然。主要功能以绿色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范区, 物流业及配套居住集中发展城区为主。南地块规划以商业贸易、物 流集散、文化娱乐、教育、休闲公园及配套居住为核心的城市功能 区为主。项目地块虽位于昆明官渡区,但是交通体系非常发达。快 速路北京路途经本案西侧、昆曲高速路直接让本地块与曲靖相连, 真正打造大昆明1小时生活圈;正在拓宽的丰元路(原7204省道)横穿 地块内;汀东商业大街与地块南侧相连。现阶段城市配套及其设施。 如大型购物中心、重点中小学及幼儿园、以及医院医疗单位、城市 休闲广场、娱乐餐饮等精神性消费有待随着新城建设来完善。 拟完成图纸目录: ⑴、居住区区位图 ⑵、土地利用现状图 ⑶、景观系统规划图 ⑷、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⑸、总平面图 ⑹、竖向规划图
第四阶段:定稿阶段(2020年3月上旬至4月中旬)。依据指导 老师的意见,对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修改,进行定稿。 第五阶段:答辩阶段(2019年4月下旬)。根据安排学院统一安排, 进行论文结题答辩。
五、完成研究(设计)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 (一)阅读大量文献,丰富自己的理论专业知识。 (二)多次实地考察。 (三)规划合理的方案,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 (四)整理资料,收集有用信息,并进行归纳,使其合理化 (五)与论文指导老师交流探讨。 六、参考文献资料 [1]陈卫元.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浅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7(4) [2]官文娟.现代开放式居住区规划探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3]罗正敏.居住区改造规划[D].南京林业大学,2015 [4]赵茜.南京市居住区绿化树种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 2016(8) [5]王丝.基于生态视角下居住区规划中植物配置的探讨[J].华东科 技:学术版,2015(2) [6]徐艳芬.北方居住区建设管理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 2015(13) [7]孙斌,李亮.小居住区的定位及规划原则[J].城乡建设,2016(5) [8]李春萍,翟国勋.居住区景观规划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 院学报,2015(3)

(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

(完整版)居住区绿地设计

(四)公共设施绿地
各类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四周的绿地称为公建设施绿地。 例如:俱乐部、展览馆、电影院、图书馆、商店等周围绿地, 还有其他块状观赏绿地等。其绿化布置要满足公共建筑和公 共设施的功能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居住区绿地结构与对应绿地及服务对象
居住区--居住区级公园--居住区内所有居民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游园--小区内居民 居住组团--组团绿地--组团内居民 住宅楼---宅旁绿地--住宅楼内居民
方 法 : a. 住 宅 群 环 绕 的 建 筑 造 成 年 个 阴 暗 部 位 较 多,故选择 荫树种配置十分重要。
b.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如以绿篱分隔庭院, 降低噪音等方法。
c.以“立意”为前提来绿化布置庭院。 d.室内外和院内外的绿化相结合,自然环境 与住宅联系起来。
2.住宅建筑的绿化原则和方法 原则:与整个庭院绿化建筑的风格相协调。
(一)规划布局原则
1.位置:尽可能和小区公共活动中心结合起来布置, 形成一个完整的居民生活中心。
2.规模:目前新建小区公共绿地面积采用平均每人 1—2平方米的指标。
(二)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尽量保留原有绿化和利用 不宜建筑的地段进行规划设计,在平面布置形式 上有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1.场地 2.园路 3.广场 4.园林建筑及设施 5.绿地配置
a.用地小、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建设。Biblioteka b.服务半径小,使用率高。
c.既能改善住宅的通风、光照条件,又能丰富组 团建筑艺术。
(二)规划设计内容
★、住宅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宅庭院绿地的组成和类型
1.庭院绿地的组成: 庭院绿化的布局基本 上受建筑规划布局的制约,应配合住宅类型、 间距大小、层数高低及建筑平面关系等因素综 合考虑。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成都龙泉驿国际名城
重庆汽车工业园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小区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围合式布的次局要空住间宅并沿共基同地围外绕围一周个遍主布导置空形间成,一构定成数后量
的空间无方向性,主入口按环境条件可设于任 一方位中央主导空间一般尺度较到,统帅次要 空间,也可以其形态的特异突出其主导地位。 围合式布局可有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 照,通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但要注意控制 适当的建筑层数。
讲义街坊式的布局结构
成街的组合方式是住宅沿街组成带形空间成坊的布置方式是住 宅采用周边式的布置,配置少量的公共建筑
2)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布局结构
居住小区是被居住区级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 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 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 聚居地。住宅组团是指一般被小区内部道路分割,并与居住 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 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邻里单元。
► (4)构思新颖,体现地方特色。
► (5)注重景观和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等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 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 (讲义规划布局与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特色、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 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 (2)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住区 的污染和干扰;
2、大气环境,指空气中有害气体以及有害物质的浓度和骚扰 性等
3、声环境,指噪声强度
4、视觉环境,指住宅相互间的实现干扰程度及居住区内对架 空线晒衣架室内空调机位置、阳台等的处理,居住区的建筑空 间质量以及整体色彩

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
5.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道路系统便捷自然,曲直结合、通而不畅,满足居民出入、消防、救护需求。
6.服务设施系统规划。完善基础服务设施规划。
项目地整体上满足人们日常需求,安全需求、舒适需求、文化需求、休闲娱乐需求。
完成的图纸包括
1.项目概况。区位图、周边用地情况分析图、周边交通情况分析图、周边基础设施分析图;
第一,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本着能满足于现代和未来人类及城市发展对城市居住空间所需求的实质性和向往性及土地资源的有限去综合考虑,针对居住小区户外景观而言,只有自始至终贯彻生态的原则, 运用科学适宜的生态化的设计手法, 才能创造出适应未来的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真正实现生态住区。第二,本项目的实施不仅符合现代城市居住区的发展走向,还在相应的程度上打破了以往的千篇一律。第三,可以对已建或未建的居住小区有或多或少的正面指引。同时使得居住于此的人们能够在居住区就能享受和亲近于自然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碧水蓝天。
六、参考文献资料
[1] 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钱旭彤.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与建设.同济大学,2004.
[4]徐从意.城市居住区景观生态设计应用.天津美术学院,2009.
[5] 朱心意.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安徽建筑.2004.
主要内容
从整体出发,立意在先,“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接近。
1.规划理念概念设计
2.现状分析。对项目地的位置、交通、自然条件、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3.用地布局。对项目地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充分利用项目地本身的特点。
4.景观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小区整体结构为基础,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绿化。

居住区策划方案

居住区策划方案

居住区策划方案篇一: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策划书居住小区规划前期策划书Pre-planningBookofResidentialcommunityPlanning 目录一、目标的确定二、外部条件的调查■基地现状■昆明市气候■相关法规三、内部条件的调查■居住行为■小区居住人群■基地设施■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四、案例分析及策划矩阵■案例分析■策划矩阵■理念生成五、设计任务书■设计内容■规划要求■设计成果■进度安排表[摘要]通过对居住小区规划场地的基地现状、人文环境、气候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基地现状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逐渐得出设计的理念与想法,从而更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达到理想化社区的效果[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前期策划理想化社区一、目标的确定项目名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基本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的行为与需求,并且将社区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让社区成为城市停驻点。

用地描述:用地位于昆明市官渡区项目规模:容积率:1.5-2.0用地规模:6-8公顷(6-8万m2)绿化率:≥25%住区出入口(可通消防车):不少于2个区内公共设施:一个8班幼儿园适量商业空间二、外部条件的调查■基地现状竣工时间:1999年建筑结构:框架结构建筑类型:板楼多层绿化率:45%容积率:2.3项目用地周边情况交通系统及绿化分布■昆明市气候最佳朝向太阳辐射分析焓湿图风环境分析气候条件:昆明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均降水约1000毫米。

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8℃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

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方案》GB5018093[2018年版].doc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方案》GB5018093[2018年版].doc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6879 50180-93(2016年版)目录1总则2术语、代号3用地与建筑4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5住宅6公共服务设施7绿地8道路9竖向10管线综合11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附录A 附图及附表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附录A 附图及附表总则1总则1.0.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1.0.3的规定。

1.0.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1.0.5.3a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1.0.5.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术语、代号2 术语、代号2.0.1城市居住区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

2024全新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目录•项目背景与目标•总体规划设计•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计•景观元素与细节打造•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实践•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01项目背景与目标居住区现状及需求分析居住区现状当前居住区环境陈旧,绿化不足,缺乏活动空间,整体景观效果不佳。

居民需求居民期望拥有宜人的居住环境,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以及独特的景观特色。

景观设计目标与原则设计目标打造舒适宜居、环境优美的全新居住区景观,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保,强调地域特色,追求艺术美感。

设计范围及重点区域设计范围包括居住区内道路、绿地、广场、水景等公共空间。

重点区域入口景观区、中心绿地、儿童活动区、老年活动区等。

02总体规划设计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开放式空间布局采用流线型、开放式的设计手法,打破传统居住区的封闭感,增强空间的通透性和流动性。

功能分区明确根据居民需求,将居住区划分为休闲娱乐区、儿童活动区、健身运动区等,各区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景观节点设置在关键位置设置景观节点,如入口广场、中心绿地等,提升居住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通过道路设计实现人车分流,保障居民安全,同时减少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干扰。

人车分流环形路网停车设施规划构建环形路网,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

合理规划停车设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同时避免停车对绿化和公共活动空间的侵占。

030201交通流线组织选择多种植物进行搭配,形成丰富的植物群落,提高绿化植被的观赏性和生态价值。

多样性原则优先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降低维护成本,同时体现地域特色。

乡土植物为主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搭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确保居住区四季有景可赏。

季相变化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选择具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功能的植物,提升居住区的环境质量。

生态效益绿化植被配置策略03公共设施与配套服务设计选择质量可靠、结构稳定的游乐设备,确保儿童在游玩过程中的安全。

石景山区五里坨隆恩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石景山区五里坨隆恩寺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目录一.确定研究设计范围 (1)二.规划定位研究 (4)三.设计立意与原则 (6)四.规划设计布局模式 (7)五.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8)六.景观绿化系统规划 (10)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1)八.用地平衡表及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12)石景山区五里坨龙恩寺居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述1 规划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J185—200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公园设计规划》 GB50298—1999《北京市石景山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202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2 规划范围本方案规划设计范围南起潭峪路,北至山脚下,东起秀府边界,西至隆恩寺路。

规划设计总用地为65公顷。

3 现状分析·区位关系龙恩寺居住区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部的五里坨村。

距苹果园地铁站约30分钟车程。

基地背靠连绵的群山,南邻熙熙攘攘的居住区,区位环境独特,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道路交通基地紧邻109国道和五环路,规划中的六环路将使区域交通更加便捷。

地块外围是两条城市道路:隆恩寺路和潭峪路。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以在本地块中设计了一条由西至南的城市干道,以求连通隆恩寺路和潭峪路。

·用地分析本基地东西宽960米,南北长890米,总用地约为65公顷,其中保留用地为0.56公顷。

基地地表被大面积的绿色植被覆盖,其中多为自然生长的灌木。

其余为当地居民种植的果树。

种植分散,面积较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地块中还有一定面积的居住和工业用地,布局杂乱、无序,在用地性质上应进行调整。

·气候特征本地块处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地区属暧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春秋短暂、冬夏漫长。

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较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气温为11.7度。

居住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居住小区规划方案设计说明

住宅与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依据国家相关规范、标准,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住宅设计规范》等;《洛阳市城市建筑规划暂行技术规定》;住宅与居住小区的设计任务书及要求;二、区位分析小区基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一滨河地段,规划建设用地120000平方米。

基地的北部为洛阳市市中心一繁华商业区,南部为一滨河公园,西部是一居住小区,东部则为洛河水域。

整体环境非常有利于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

其中基地的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洛阳市的两条主干道余沣路,滨河路邻接,使得即将建设的居住小区内部的居民交通出行十分的便利。

右图为小区基地地势高差分析图,南北两端的高差相差十米左右,且南高北低。

三、总平面布置分析该规划设计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且适合各类人群居住的生活社区。

现今有很多的居住小区都想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为人们建造一个清幽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如住宅户型的合理设计,小区环境的优美设计,及各项生活设施的完善等等。

但是在我们对新老居住小区的调研过程中,却是深刻地体会到这种改变仅仅是表面上的,并未给小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影响,也就是不实用,比如很多居住小区中小水渠等景观设计,就算是在很高档的社区也有水渠干涸的现象存在,还不如将其改成室外座椅,或者多种植一些能够美化环境的植物。

所以,在规划的最开始我就摒弃了这些类似的设计,寻找那些既能更好的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又能美化居住环境的设计。

在我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我大量的使用了室外运动场地与小区绿地及小区广场结合的景观。

四、住宅分析该小区规划任务是要以多层为主,同时有要求居住人数不小于6000人。

我将高层住宅作为提升小区入住人数的关键。

高层选用的是一梯六户,同时偶数层与奇数层之间又有两个小楼梯连接,形成高层住宅的每个奇偶层为一个单元。

高层住宅的每一层都有两个三室两厅,两个二室两厅,两个一室一厅,户型搭配比例适当。

又因为小区的周边环境非常好,又添加以少量的中高层作为高档住宅。

高层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总说明

高层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总说明

高层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总说明我们要明确这个项目的核心目标:打造一个宜居、环保、高效的高层住区。

这个住区不仅要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还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

一、整体规划1.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这个住区位于城市的新开发区域,周围有公园、学校、商业中心等配套设施。

在规划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2.规划布局采用“一心、两轴、多点”的布局方式,即以中央景观为核心,形成两条功能轴线,多个居住组团。

中央景观区规划为绿地、广场、儿童游乐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交通组织规划区内设置环形主干道,连接各个居住组团和配套设施。

次干道采用人车分流的设计,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二、建筑设计1.建筑风格结合当地文化特色,采用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

建筑外立面以米白色为主,局部采用深色线条勾勒,形成简洁大方的视觉效果。

2.建筑形态高层住区以板楼和塔楼相结合的方式布局,形成丰富的天际线。

板楼设计为东西朝向,保证充足的采光和通风;塔楼则采用点式布局,减少对周边建筑的遮挡。

3.户型设计户型设计以实用、舒适为核心,分为一室、两室、三室等多种户型。

每个户型都设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保证居住的私密性和便利性。

三、配套设施1.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区内设置幼儿园、小学、中学等教育设施,满足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

还设有医院、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2.商业设施在住区周边设置商业街,涵盖购物、餐饮、娱乐等多种业态,为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3.绿化景观住区内设置多处绿化景观,包括中央景观区、口袋公园、步行道等。

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0%,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1.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中,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同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降低住区的能源消耗。

2.垃圾分类与处理规划区内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系统,提高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

居住区规划设计 (2)

居住区规划设计 (2)

2)可持续性技术;
4、经济问题—所有问题解决的前提,住区环境建设中起决 定性作用。
第四章 新城市主义与我们的未来
• “新城市主义”是一种“可持续社区”规划理论的典型
代表,它的新主要有两重含义:一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处 传统城市规划设计予以继承和弘扬;二是对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来“旧式”郊区模式的否定与改革。 特征: 1)适于步行; 2)混合性; 3)增加密度; 4)传统邻里结构; 5)聪明交通; 6)大量户外环境和开敞空间; 7)清洁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社区景观,独特的文化 、历史和生态,促进了居民交流。
4)道路 街道是居民互相交往的主要场所。 5)交往点 交往点一般是小型的交往场所,这样精心布置的点给 人们碰面、交谈、逗留的机会,会给邻里关系的融洽带来 意向不到的效果。 6)面向人群的设计 老人和儿童是邻里交往的主要人群,因此在设计邻里 户外场所时,要着重考虑他们的需求。
六、住区户外环境设计因素 1、功能性问题 2、视觉和内心审美的问题 1)形式美—平面、立面、色彩、比例关系等; 2)内涵美—外在形式反映出的自然观、人生观与社会 观。 3、技术性问题 1)工程技术性问题;
四、公众参与住区建设和围护
1、有益于各种利益团体在公众参与中找到平衡点,减 少矛盾和纠纷,缓和社会矛盾;
2、能真实反映居住者在生活中的功能和情感需求;
3、使决策者、规划师、设计师深刻地认识到社区现在 和未来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方案中予以考虑和体现, 提高了决策和规划设计的针对性与现实性; 4、公众参与有助于增强居民作为社区主人的自豪感、 责任感和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地社区社会环境。
1)自然、优美的环境;
2)安全的居住环境; 3)悠闲的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 4)充足的食物来源和适宜居住的房屋。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

居住区规划设计完整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个良好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建设和谐宜居的社区。

本文将以____字篇幅,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选址和土地利用规划1. 选址:优先考虑距离城市中心较近、交通便利的区域。

这样便于居民的出行和生活,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压力。

2. 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规划居住区的用地比例,确保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等区域的平衡发展。

同时,保留一定比例的绿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

三、社区布局与交通规划1. 社区布局:以功能分区为主,将居住区划分为居住区、公共服务区、商业服务区和休闲娱乐区。

同时,根据居民的需求和综合配套设施,合理规划社区内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

2. 交通规划: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合理规划社区内的地铁、公交线路,提供便捷的交通工具。

同时,保证社区内道路的连通性,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四、住宅区规划设计1. 住宅布局:以小区为单位,规划出合理的住宅单元,保证每个住宅单元附近都有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注重社区的人文景观设计,使小区环境美观宜人。

2. 住宅类型:结合实际需要,规划不同类型的住宅,包括公寓、联排别墅和独立别墅等。

确保住房供应的多样性,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3. 公共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包括儿童游乐场、社区健身器材、篮球场等。

这些设施能够促进邻里关系的融合,增加居民的社交活动。

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1. 教育设施:规划社区内的教育设施,包括学校、幼儿园和培训机构等。

确保居民的子女能够就近上学,减少通勤时间和家长的精力负担。

2. 医疗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医疗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诊所等。

能够满足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减少外出就医的时间和费用。

3.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社区内的图书馆、文化中心和博物馆等。

居住区的方案

居住区的方案
(3)绿化用地:提高绿化率,打造生态居住区。
3.道路交通
(1)道路系统: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的道路系统,保障居住区内外交通畅通。
(2)公共交通:优化公共交通线路,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4.公共服务设施
(1)教育设施:规划幼儿园、中小学等教育设施,满足居民教育需求。
(2)医疗设施: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便捷医疗服务。
居住区的方案
第1篇
居住区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住区的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本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宜居、环保、人性化的居住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二、项目目标
1.合理规划居住区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创建生态、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降低能耗。
2.经济效益评估:分析项目投资回报,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3.社会影响评估:评估项目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高项目的社会效益。
本方案旨在为居住区建设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为打造宜居、环保、人性化的居住区奠定坚实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第2篇
居住区方案
一、前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居住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民生的关键环节。本方案旨在结合现有信息,为即将开发的居住区提供一份全面、细致的规划,以实现宜居、环保、人性化的目标。
二、规划目标
1.创造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
2.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3.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3.提升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4.保障居住区安全与舒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和布局

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和布局
根据居住区规划布局旳实态可概括下列主要形式 : 片块式布局、轴线式布局、向心式布局、围合 式布局、集约式布局、隐喻式布局
住宅建筑在尺度、形体、朝向等方面具有 较多相同旳原因,并以日照间距为主要根 据建立起来旳紧密联络所构成旳群体,它 们不强调主次等级,成片成块,成构成团 地布置,形成片块式布局形式。
将住宅和公共配套设施集中紧凑布置,并 开发地下空间,依托科技进步,使地上地 下空间垂直贯穿,室内室外空间渗透延伸 ,形成居住生活功能完善,水平——垂直 空间流通旳集约式整体空间。这种布局形 式节地节能.在有限旳空间里可很好满足 当代城市居民旳多种要求,对某些旧城改 建和用地紧缺旳地域尤为合用。
从宏观上整体旳来看建筑、街区或整个居 住区旳规划设计,都应视为一种空间环境 旳规划设计,即将居住区视作是室内外各 类空间环境旳综合体,并把多元旳居住区 环境要素加以综合,形成整体旳具有内涵 旳居住环境。
福州儒江东村小区,位于福建福州市开发 区快安延伸区,北面为鼓山,南面为闽江 ,北面隔路有一铁路线经过。用地9.4 h㎡ ,总居住人口4025人,总建筑面积128055 ㎡.
以上各项分析内容为基本内容。针对不同 旳规划方案还可有其他分析内容,如景观 分析、建筑层数分析、规划设计构思分析 等。分析图可帮助对方案旳深人了解和审 阅与评价,是一种形象而简要旳有效措施 。其体现方式没有拟定旳模式,可有多种 形式,但必须主题明确,体现明晰、正确 。
1.试例举几种居住区规划布置旳基本形式 ,并简要简介其要点。
便于寻访、辨认旳街道命名。
在要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 ,其规划设计必须遵照保护规划旳指导;居住区内旳各级文物保护单 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旳建设控制地带内 旳新建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得影响环境风貌。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完整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完整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6) 【标题】《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一) 【颁布日期】 2006-3-23 【颁布单位】国家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实施日期】 2006-3-23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5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137-90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三年七月十六日一、总则1、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以下图表中的规定。

其规划组织结构可采用居住区小区组团、居住4、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5、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3)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4)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方案》GB50180_93[2016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方案》GB50180_93[2016版]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36879 50180-93(2016 年版)目录1 总则2 术语、代号3 用地与建筑4 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5 住宅6 公共服务设施7 绿地8 道路9 竖向10 管线综合11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附录A 附图及附表附录B 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附录A 附图及附表1 总则1总则1.0.1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1.0.3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各级标准控制规模,应符合表 1.0.3 的规定。

1.0.4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 小区- 组团、居住区- 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5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

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6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1.0.5.3 符合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气候特点与环境条件;1.0.5.3a 符合低影响开发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河湖水域,促进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7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小区规划设计方案

金谷苑小区设计方案一、规划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6、《住宅设计规范》7、专业规范见各设计专篇8、为了认真贯彻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在祁县能顺利实施,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艰难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艰难的若干意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及祁县人民政府文件.规划设计方案1、规划设计目标:本小区规划净用地面积 15673 ㎡,项目规划建成本地段较大规模的居住小区,同时填补本地段所缺的大型超市、菜市场等配套公建商业用房,该地段樊华大桥的建成通车到达市区各地的公交系统的完善,该小区的建成,必然会为该地段成为成熟社区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小区规划时,我们非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摸清市场上哪种型的住宅需求量最大,人们普遍喜欢哪种型的住宅小区等问题,同时也从发展商的角度出发,总结开辟经验,吸收其他楼盘的成熟经验,力求把小区规划设计做得更好。

所以,该小区的规划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必须要做好市场定位。

具体目标如下:1。

1、户型的合理化、多样化户型应合理、实用,人性、还要适当超前。

1。

2、建造艺术化:一方面,本小区定位的目标客户群是低收入,他们学历大多数在中专以上;另一方面,本小区内以及周围的文化氛围很浓厚,所以在本小区规划时,要求建造设计本身和整个小区的环境设计均艺术化。

1.3 质量标准化:小区整体以优良水平向购房者提出“三项承诺”: A、房屋渗漏,双倍赔偿; B、面积短缺,缺一赔二; C、质量不好,可退可换。

1。

4、配套完善化:配套完善是本小区一大卖点,东辰国际学校近在家门口,超市(待交通系统的完善,建议考虑与百盛合作开社区超市)、乓乒球场健身设施等,极慷慨便小区住户。

1.5、建造环保化:现在社会上到处都在讲环保,城市也在创建环保模范城,本小区要迎合消费者和政府的要求,所用建材应环保经济。

居住区设计三个方案汇报 PPT

居住区设计三个方案汇报 PPT

图例 24F-24F住宅
17F-18F住宅
交通分析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图例
地下车库出入口 小区出入口
消防分析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图例
景观分析
镇平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景观轴线
图例
景观廊道
主要景观节点
景观水系 景观游步道 次要景观节点
效益分析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图例 景观轴线 交通廊道 景观中心 多层片区 高层片区
工作模型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鸟瞰效果图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工作模型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交通分析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图例
功能分析图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商业
图例 24F-28F住宅
7F花园洋房
场地剖面分析
景观:合理利用绿化覆土形成连绵的自 然缓坡,布置小品与生活配套;
电梯洋房:面积约135㎡ 四室两厅一厨两卫两阳台+晒台
电梯洋房:面积约125㎡ 三室两厅一厨两卫一花园
花园洋房复式户型图
镇平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六层、七层复式,建筑面积约240㎡ 四室两厅一厨两卫+四晒台+一花园
两房户型图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舒适两房:面积约86-90㎡ 两室两厅一厨一卫
视觉走廊:可形成集中绿地,高层居民 共享公共庭院;
通风:自然通风,降低开发成本。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消防分析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景观分析图
健康路东侧地块规划建筑方案

居住区绿化设计方案

居住区绿化设计方案

居住区绿化设计方案居住区绿化设计方案居住区绿化设计是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环境品质,创造一个宜居、美观的居住环境。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方案,供参考。

一、设立公园绿地1.1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和人口密度,确定合适的公园绿地面积,使之能满足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需求。

1.2 公园绿地内设置有各种设施,如花坛、草坪、儿童游乐场等,供居民进行各种活动。

1.3 公园绿地内种植多种植物,包括花卉、灌木和树木,以增加绿色空间,改善空气质量。

1.4 在公园绿地内设置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进行步行和骑车活动。

二、小区绿化设施2.1 在小区的主干道和分割带中种植防尘植物和观赏植物,以减少尘土的飞扬并美化环境。

2.2 在小区的入口和庭院等位置种植花卉和绿植,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

2.3 在小区的健身区域设置运动器械和休息桌椅,供居民进行健身锻炼和休息。

2.4 设置儿童游乐区,供小区儿童进行游戏和娱乐活动。

三、建立居住区绿化管理机制3.1 设立专门的绿化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居住区绿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3.2 制定绿化管理细则,明确每个责任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绿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3.3 配备专业的绿化管理人员,进行绿化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3.4 进行定期的绿化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

四、推广环保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4.1 开展绿色宣传教育活动,向居民普及环保知识和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居民养成节约能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4.2 开展居民参与的环境保护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增强居民的环保意识。

4.3 引进绿色科技和环保设备,如太阳能路灯、洗车水回收设备等,提高居住区的节能环保水平。

4.4 制定居住区的绿色规划和设计标准,确保居住区的绿化环境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

以上是一个居住区绿化设计方案的简要概述,实施该方案可以使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提高整个城市的环境品质。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和居住区的特点,注重绿化管理和环保教育的推进,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住宅小区整体规划方案5篇

住宅小区整体规划方案5篇

住宅小区整体规划方案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住宅小区整体规划方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住宅小区整体规划方案范例(篇1)为深入推进我区社区物业化服务工作,改善人居环境,争创人民满意城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省物业管理条例》和《市建立礼貌满意城市实施办法》为依据,在巩固礼貌建立各项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居民自治、因地制宜、便民利民”的原则,和“三先三后”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我区社区物业化服务工作。

建立健全全区社区物业化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居民对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满意度。

二、服务范围社区物业服务要以社区公共部分的管理和服务为重点,以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公共秩序管理。

加强对辖区内的流动摊担、店外经营、车辆停放的规范管理。

(二)公共环境卫生维护。

做好社区辖区范围内(维护作业标段以外)公共场所、道路的.清扫保洁,空中垃圾和楼道堆物清理,居民楼栋、门店生活垃圾袋装化及上门收集服务等工作。

(三)公共安全防范。

协助管理辖区内公共秩序的同时,搞好辖区内的治安巡查。

(四)公用设施管理。

做好栋间道路、楼栋下水管网、化粪池、垃圾果皮筒、公共亮化、文体器材等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五)公共绿化维护。

做好辖区内公共绿地的修剪、浇灌、施肥、除虫、补栽补种等绿化养护工作。

(六)其他。

其他需要协调解决的物业服务项目。

三、基本原则(一)居民自治的原则。

物业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参照《物业管理条例》,在居民自治与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居民意见,透过无偿或低偿服务以及非赢利性经营,优化整合资源配置,逐步理顺和规范物业服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创新社区物业服务新机制,力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发挥街道和社区在推进社区物业服务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状况,制定包括费用收取和服务项目在内的社区物业服务章程,并按章程具体实施,不断促进社区建设与物业服务的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