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浅析GPS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

浅析GPS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摘要:土地管理的基础是地籍管理,而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地籍管理系统需要对地形、地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而以当前的测量技术中,GPS定位技术是最重要的测量方式。
而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地籍测绘工作采用了GPS技术。
它是以传统测量方式为基础,利用卫星导航,定时、定位进行测时和测距的全球定位系统。
关键词:GPS RTK 地籍控制测绘地籍碎部测绘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全球定位系统,是指利用卫星导航定时、定位进行测时和测距。
它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卫星导航定时、定位功能,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高速度、高精度等优点。
正是由于GPS卫星定位技术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对地藉测绘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GPS技术的定位原理GPS技术定位的基本原理是测出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根据多个已知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数据就可以计算出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目前,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效率的GPS定位技术包含了网络TRK技术和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两种定位方法。
这两种定位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大大提高了GPS地籍测量的工作效率和定位精度。
网络RTK技术也称虚拟参考站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依据多个GPS参考站的观测数据,准确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在RTK定位作业模式下,流动站通过数据链接收基准站的观测值和测站点的坐标信息,并要采集GPS的观测数据,之后将采集来的数据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快速得出流动站的位置和精度信息。
这一技术的发展,大大扩展了RTK的服务范围,并已在地籍测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GPS新技术在地籍控制测绘中的应用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进行地籍控制测量时,不要求点与点之间互相通视,避免了常规地籍控制测绘中控制点位选取的不利条件,并且将其布设成GPS网状结构对GPS网精度的影响也小。
RTK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
34 ・ 5
第3 4卷 第 2 O期 2 00 8年 7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rURE
Vo _ 4 No 2 I3 .0
Jd 2 0 t. o 8
文章编号:0 9 85 2 0 )00 5 — 10 — 2 [0 8 2 —340 6 2
仪等 ) 通常是 先布设控制 网点 , 这种控 制 网一般是 在 国家 高等级 城市地籍测量和一 般测 量工作 的施测一 样 , 也必须 遵循 “ 先 控制网点的基础上加密 次级控 制 网点 。最 后依据 加密 的控制点 整体后局部 ” 先控 制后 细部 ” “ 的原 则 , 首先 进行 地 籍控 制测 量 。 和图根控制点 , 测定地物点和地形点在 图上 的位置并按照一定 的 地籍控制测量 分为 平面控 制测量 和高程 控制测 量。对地 籍测量 规律和符号绘制成平 面图。 来说 , 通常只对测区建立 平面控 制 , 在 山区和丘 陵地 区才实施 仅 G S新技术的出现 , 以高精度并快速地 测定各级控制 点的 P 可 坐标。特别是应用 R K新技术 , T 甚至可以不布设各 级控制点 , 仅
地 籍 细部 测 量 在 测 定 土 地 权 属 界 址 点 方 面 可 采 用 以 下 3种 城市是一定 区域范 围的政治 、 济 、 经 文化 的中心 , 也是居 民聚 方 法 : 居的地方 , 因此城镇土地的利用情况 和权属状况较农 村土地有很 1 解析法 : 区的全部界址点位置是根据 实测 数据 按公 式解 ) 测
一
坐标系 , 条件 不具备 的 地方也 可采 用 地方 坐标 系或 独立 坐 标 图件。应用 R K技术进行定位 时要求基 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 T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土地管理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3.06.22•【文号】•【施行日期】1993.06.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993年6月22日国家土地管理局TD1001—93)1 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1.2 内容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勘丈。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1.3 调查单元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
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
1.4 地籍编号1.4.1 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
1.4.2 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
1.4.3 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
1.4.4 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
1.5 地籍勘丈方法地籍勘丈在现阶段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①解析法;②部分解析法;③图解法。
用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后,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解析法进行更新。
1.6 基本地籍图及比例尺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着墨二底图。
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
城镇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1.7 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城镇和独立工矿区。
GPS-RTK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城市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1 RK 定位 技术 的工作 原理及作业 T
过 程
1 1 R K定位技 术 的工作 原理 . T
② 架 设在未 知点上 。在 实际工作 中 由于考虑 电台 的作用距离 ,要求基准站应架设在地势较 高、周围 环境 比较 开阔、邻 近不应有强 电磁辐射源 的地方 ,
在城 区大 多数 已知点很难满足上述要求 ,一般情况
5 9
下基准站都架 设在未知 点上 。把主机 、发射天 线架
域 坐标 系统 或任 何 坐标 系 统进行 测 量 ,可 以直 接
设好 以后 ,连接 主机 、电台、天线 、 电瓶 。然后 , 打开 电台和主机 ,当电台、主机 正常工作后再 打开
移 动站 ,移动站 工作正常后 ,打开 P A 手簿要进 D 行 点校正 。
果 ‘ 。
金 州区城 区地 籍管 理工作 的 需要 ,大连 市 国土 和 房 屋局金 州分 局决 定于 20 0 7年 7月 , 金州 区城 在 区 6大街 道所 辖范 围 ,布设 G S控制 网,控制 面 P 积约 l0 i 1k 。其 中首级 G S控制 网 中有控制 点 n P 3 0个 ,其 中 已知点 6个 ( 平面控 制 点 ,3个 3个 水准 点 。为满足 细 部测量 的需 要 ,以首级 控制 点
G S控 制 网在测 区应 分布均 匀 ,相邻 控制 点 间边 P
长控制 在 2 0 0 m 之 间, 0  ̄5 0 最弱 边相 对 中误 差 不
低于 110 0 /00 ¨,相邻 控 制 点应保 证有 一个 点 通
视 。但 是 二级 控 制 点 的 密集 程度 还 是 不 能 满足 I 0 地 籍 调 查 的 需要 , 笔 者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用 :0 5 G SR K 技术 对其 进行 了 图根 控制 点加 密 。 P —T
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在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城镇土地管理是城镇化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在土地管理中,地籍管理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作为土地管理核心部分的地籍管理,其最有效的数据采集途径是数字化地基测量,相比于传统地基测量方法,数字化地籍测量在测量的精度以及效率、成果等诸多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优势。
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应用研究一、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概述数字化地籍测量是利用GPS接收机、自动化成图软件、电子全站仪,测量和量算城镇宗地位置和面积,宗地数据的处理,以及生成地籍测绘图。
城镇宗地权属、面积、界址线等的清查是城镇地籍调查的主要目的,以数据、表册、图件等资料的形式,为城镇地籍管理系统的建立做基础性依据。
其中,城镇宗地的面积、位置、经济价值等是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主要目标,采集地籍信息并制成数据,最后建立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模式。
此外,数字化地籍测量主要内容还包括了宗地面积量算、分类统计、汇总;地籍首级控制测量、地籍图根控制测量等。
数字化地籍测量使用仪器:GPS、全站仪、自动化成图软件CASS;全站仪、自动化成图软件CASS。
二、数字化地籍测量的特点1.精确度高与传统的测绘相比,在传统的测绘中地表物平面位置的误差主要是因为在解析图根点时由于展点误差和测定误差、测定地物点的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的影响,导致传统的测绘的数据具有相当大的误差。
而数字化地籍测量,配合全站仪测量,测量的信息转换为数字数据形态,可直接进行传输记录,储存,绘制成图,在这过程中通过全站仪的测量数据不会产生所谓的传统测绘中的展点误差、视距误差、方向误差等,能够保证到外业测量的高度精确,为整个的地籍测量工作提供了一个高精度且准确的测量成果。
2.自动化程度高通过与全站仪等各种测量仪器的配合,采集的各种信息,数据,可以自动记录于测量仪器中,避免了传统的手写输入和繁琐的记录、计算、检查,大大的提高了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外业工作时间,并且室内的工作也可以只通过计算机进行计算,绘图,有效的缩短了测绘数据成图周期。
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分析

导线
州
:
均 攫l 攫 I 婵 树 佛 方位角 导 螋垒 性 虞 迎K 教 簿 中惧 藉 糯 音整 长相 对 , l m / m J 2 / ( ) / ( ) / ( ) 闭音整
l , 1 ∞ l
1 . 0 神 l
l g
3 6
抽
【 关键字 】 数字化 ;地籍测量 ;城镇 ;地籍调查 ;应用分析
土地管理当中,地籍管理是最为基础同时也是最为核心的工作 和部分 ,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性特征 ,致使 其与土地 相关的各种地 籍信息都具有空间信息的特征 ,数字化 地籍 的测量是 一种采集地籍 信息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地籍测量的要素在 于界址 点,由此对 于界 址点的测量要求 ,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地基 测量的仪器、精度和方 法 ,同时也确定 了成图的方法 。根据 《 城镇 地籍调查 规程 》的相 关 规定,地籍测量的方法主要为解析法,是按照所采 集到的数据,解 算 出界址点的坐标,并将其作为原始数据,根据这个绘制地籍图, 同时使用界址点实现对宗地面积的计算,该种方式被 称为数字地籍 测量 。 通常可使用的仪器有全站仪+ 便携机 以及 G P S + 全站仪+ 便携机。 通过对相应实例 的探讨 ,明确 了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势和发展的趋 势。 1 工程 概 况 1 . 1 地籍 测 量 区 域 概 况 某 区当 中 ,老城 区面积 占整体面积的 2 5 %,宗地数 占据宗地总 数的8 8 %,形状错落拥挤。并且随着对改城 区的市政建设的发展, 致使 旧城 区的改造面积较大、工程量较大,致使土地权属变动也较 为频繁 ,从而对地籍的调查造 成了阻碍 。 1 . 2 测量 要 求 通过 建立加密控制 网络 ,实施界址点 ,从而编制宗地 图以及地 籍图,将 界址 点填入相关表格 ,同时 以街道为单位进行土地分类 的 面 积统 计 。 1 . 3使用的资料 部分城 区内存有一级、二级导线 的平面控制网 , 经过实 际勘察 , 测量点位 保存完好 。所需地籍调 查的 区域 内有 比例尺为 1 :1 0 0 0的 地形图,使用独 立坐标体系 ,从而在实 际地籍调查工作作为工作底 图进行使用。 2 测 量 平 面 控 制 2 . 1测 量 首 级控 制 首先应选择测量点 。在该城区的一、二级导线 控制 网的基础之 上使用 G P S对控制点进 行加密 ,总共布设 了 1 2个点位 ,将联 测一、 二级导线点的坐标作 为 G P S控制网络的初 始数据 ,虽然 G P S测量 点 不 要 求 必 须 通 视 ,但 为 了便 于 后 续 的 测 量 , 在测 量 点 的选 择过 程 中 应考虑测站点与某测量点通视 ,并且旁边无高压 线 以及大功率 的无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1993年6月22日国家土地管理局TD1001—93)1 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1.2 内容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勘丈。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1.3 调查单元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
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
1.4 地籍编号1.4.1 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
1.4.2 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
1.4.3 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
1.4.4 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
1.5 地籍勘丈方法地籍勘丈在现阶段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①解析法;②部分解析法;③图解法。
用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后,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解析法进行更新。
1.6 基本地籍图及比例尺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着墨二底图。
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
城镇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1.7 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城镇和独立工矿区。
原则上也适用于集镇和村庄。
1.8 实施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市(县)要成立以主管市(县)长为首的地籍调查、登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地籍调查、登记工作,处理土地权属和地籍调查、登记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地籍调查、登记的具体工作由市(县)土地(国土)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城镇地籍调查中GPS RTK技术的应用

城镇地籍调查中GPS RTK技术的应用城镇地籍调查是一项耗时长、投入人员多、精度要求高的工作,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并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通过对gps rtk原理分析以及rtk技术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对动态gps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做了阐述,指出了动态gps在城镇地籍调查的重要作用,并对测量精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cadastral survey is a time-consuming, investment personnel, high precision work, with 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can greatly improve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ps rtk and rtk technology in the cadastral surve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ps and us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pointing out that the dynamics of gps in the cadastral survey of the important role and a certain amount of accuracy analysis, draw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关键词】城镇地籍调查,gps rtk技术,流动站,基准站,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p27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gps rtk技术简介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即为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一套利用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测量定位设备。
GPS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应用

GPS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摘要:城镇地籍测量是一项复杂的测绘工作,其测量的准确性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本文结合地籍测量实例,介绍了地籍控制测量方法,对gps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探讨了gps -rtk用于界址点测量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
供类似研究参考。
关键词:gps;地籍测量;精度分析;控制网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常规地籍测量方法由于作业强度大、效率低和花费长的原因,已无法满足如今城镇地籍测绘工作的需要。
gps卫星地位技术作为新型的测量技术,具有全天候观测、布点灵活、精度高和计算速度快的优点,适合应用于目前城镇地籍控制测量的工作当中。
尽管gps测量技术的准确性较高,但存在着卫星可见度低、信号屏蔽等问题在实际地籍测量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误差的情况。
因此,通过进一步分析gps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使gps网精度完全能够满足地籍测量规程要求,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1 地籍测量概述地籍控制测量(cadastrn control survey)是指在地籍测绘前期工作中,为满足地籍基础控制和测制地籍图之需,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按规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过程.就其内容来说包括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两大类。
地籍图和地籍簿册统称为地籍测量资料,是地籍测量所必须获取的最后成果。
2 地籍测量的方法2.1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地籍测量规范》中规定,地籍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05mm,地籍图根控制点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图上±0.1mm。
TD/T_1001-19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颁布日期:1993-06-22执行日期:1993-06-221 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1.2 内容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勘丈。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1.3 调查单元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
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
1.4 地籍编号1.4.1 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
1.4.2 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
1.4.3 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
1.4.4 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
1.5 地籍勘丈方法地籍勘丈在现阶段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①解析法;②部分解析法;③图解法。
用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后,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解析法进行更新。
1.6 基本地籍图及比例尺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着墨二底图。
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城镇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1.7 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城镇和独立工矿区。
原则上也适用于集镇和村庄。
1.8 实施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市(县)要成立以主管市(县)长为首的地籍调查、登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地籍调查、登记工作,处理土地权属和地籍调查、登记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地籍调查、登记的具体工作由市(县)土地(国土)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城镇地籍测量控制测量中GPS的运用

城镇地籍测量控制测量中GPS的运用【摘要】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缩写,是美国研制建成。
它是一种测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
【关键词】GPS;控制网;城镇地籍测量在现代测绘中,GPS适用于各种地面及水下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测量,各种等级的大地测量,控制测量,城镇地籍测量;道路与各种线路放样;地壳形变测量,大坝和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GIS数据动态更新等。
下面主要是探讨GPS 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运用。
1 地籍测量概念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
地籍测量分为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
控制测量是在地籍测绘前期工作中,为满足测图需要,以地籍区或地籍子区为范围,以国家等级点为基础,按规范要求而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等方法,测定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过程。
碎部测量是根据比例尺要求,运用地图综合原理,利用图根控制点对地物、地貌等地形图要素的特征点,用测图仪器进行测定并对照实地用等高线、地物、地貌符号和高程注记、地理注记等绘制成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2 GPS在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控制测量是测量的基础工作,控制测量成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碎部测量的成果。
因此国家对控制测量工作有着严格的规程和规定,城镇地籍控制测量多是在国家GPS的D级网上布设E级网的,要求GPS点的布设、观测等技术均按照《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和其它标准规定执行。
在城填地籍调查规程中规定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为四等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四等以下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统,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采用地方坐标系或任意坐标系。
TD 1001-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行业标准UDC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1总则1.1目的和依据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1.2内容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勘丈。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1.3 调查单元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者共同使用而其间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
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
1.4 地籍编号1.4.1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
1.4.2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
1.4.3 同.4.3同一街道、待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
1.4.4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
1.5地籍勘丈方法地籍勘丈在现阶段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1解析法;○2部分解析法;○3图解法。
用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后,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解析法进行更新。
1.6 基本地籍图及比例尺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着墨二底图。
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城镇宜采用1:500,独立于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1.7 规程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城镇和独立工矿区。
原则上也适用于集镇和村庄。
1.8 实施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市(县)要成立以主管市(县)长为首的地籍调查、登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地籍调查、登记工作,处理土地权属和地籍调查、登记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数字地籍测绘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随 着 经 济 不 断 的 发 展 , 人 们 对 于 土 地 权 益 的维
接彼此结合的形式展开组 网观测 。其 中,每 时段 的 长度在 4 5 m i n以上 ,数据采样 的间 隔时间为 l 0 S , 卫星高度 角大于 等于 1 5 。。将星历预报提前做好 , 确定最佳的作业 时间段 ,P D O P ≤6 。同步观测卫星超
e l a b o r a t e s t h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mo d e l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c o m me — n t s a n d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 r C h i n e s e d i g i t a l c a d a s t r a l ma p p i n g i n t -
假如地籍信 息产生变化 ,管理地籍的人员 只需 对数字地籍 图中的部分内容进 行修改便可,从而使 纸质地籍 图更新困难的 问题得到了解 决。
2 .精 度 高
护意识越来越强 。在整 个地籍的管理过程 中,城镇 地籍 的调 查工作 也显得愈发重要 。与此 同时 ,对地 籍调查 工作也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随着科技 的不 断 进步 ,现如今 的地籍调查方式 已经不 能满足现代地 籍管理的需求。 目前 ,绝大多数地 区仍采用 传统 的 地籍 调查方式。因而, 自动化程度太 低,导致地 籍 调 查工 作 效率 低 下 。 城镇地 籍调查 现状 目前,调查人员通过权利人指界 、调查核实、 查阅资料 、分析材料等方式来 展开地 籍调 查。在地
【 A b s t r a c t l I nt h i s a r t i c l e , t h e a u t h o r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u s e o fd i g i t a l
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

较为隐蔽或有一些高大的遮挡物不易测
量,测量人员可以采用间接的测量方法,
如利用激光测量仪远距离测量边界,还可
以利用边界外研法、内插计算法等方式来
进行界址点的测量。在此过程中。需要 注意界址点的测量精度具有一定的标准,
如表1所示。
表1界址点测量精度标准
级别 邻近地物点 点位中误差 间距中误差
适用范围
≤±20
≤25
城市建筑区、平 地、丘陵
≤士30
≤37.5
山地、高山地、 施测困难旧街
坊内
3地籍图测绘内容
地籍测绘的主要内容是对宗地的测
绘,在城市地籍调查中,很多宗地有较
新的地籍数据。而很多宗地的地籍数据
早已丢失或没有及时更新。难以得到再
次利用。地籍测绘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 有地籍资料的宗地进行图件测绘,具体
的操作是对符合要求的宗地宗地界址点、
31 ·
·
关键词:数字化地籍测量;城镇;地籍调查;应用探讨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 加快,城镇地籍调查和管理的重要性越来 越凸显。数字化地籍测量相比于传统的地 籍测量方法,在精度、测量效率、后期成 果等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将数字化地籍测 量应用在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中。不仅能够 节省时间、人力、物力、财力,还能提升 调查结果的精度。
宗地属性信息进行等审核、分析,一旦
边界点的数据误差超过10cm,就必须重 新进行地籍图编绘。另外对于地籍数据
丢失或长时间没有更新的宗地。要重新
对其进行界址点的测量、地籍调查、地
籍图编绘等测绘工作。
4内业面积计算 在外部地籍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后, 数据处理的工作就交给业内来处理。数据 处理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外部的测 量数据,并将数据汇总成表格、图件等形 式。然将宗地的界址点和面积的测量数据 录入,生成房地平面图。 三、数字化地籍测量的优点 相比于传统的测绘,数字化地籍测量 具有很多的优点。传统的仪器在使用过程 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工作强度过大.测 量的精度也难以保证。而数字化地籍测量 使用的仪器完全摒弃了这些缺点,具有精 确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整体性强的特点。 数字地籍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不 仅能够极大的缩短调查的时间、提高测量 的速度和质量。还完全摒弃了传统测量模 式中的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极大的 简化了控制网的布设程序,减少了工作人员 的工作量。提升了地籍测量的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籍测 量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如今数字化地籍测 量技术已经全面应用在我国城镇地籍调查 工作中,不仅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 消耗。节省了调查成本.还极大的提升了 地籍测量的准确度,满足了我国城镇地籍 调查的发展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 国城市化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树斌.城镇地籍调查中数 字化地籍测量的应用Ⅱ】华北国土资 源,2017,05:63—64. 【2】刘云飞.数字化地籍测量在城镇 地籍调查中的应用探讨U】黑龙江科技信 息,2017,03:30一32. [3】李娜.数字化测图在城镇地籍测量 中的应用卟建材与装饰,2018,19:226—227.
RTK测量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RTK测量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探讨摘要: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基础。
地籍测量是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以地籍调查为依据的,精确的测出各类土地以及土地附着物的位置、界限、面积、权属、质量以及土地的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以及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步伐越来越深刻,城市测量工作也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文章针对rtk技术在城市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rtk测量技术;城市测量;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城市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要。
城市地籍测量工作不断的发展,而rtk测量技术的简单、操作灵活等特性使得其在城市地籍测量中有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工作,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原有的城市控制的作业模式,并逐渐取代了常规的测量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文章将rtk技术的应用以及笔者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践作为切入点,对rtk技术进行探讨分析。
1 rtk测量技术概述1.1 rtk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rtk技术即实时动态的定位技术,又称为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rtk技术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对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进行实时处理的差分方法。
该技术能够实现对指定位置三维定位效果的实时提供,并且测量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该技术的提出是gps测量技术的一个新的突破,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城市测量的工作效率。
在进行rtk定位时,基准站接收机通过数据链,将卫星数据和用户输入的信息实时的传输到流动站的接收机,然后流动站进行工作时,再通过数据链接收基准站发射的数据信息,不停的对卫星数据进行采集,并对载波相位的观测值在系统内进行实时的差分处理,从而得到流动站和基准站的基线向量,基准站坐标加上基线向量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wgc-84坐标,再经坐标转换成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x,y以及海拔高度h,整个过程可在1秒以内完成,并且精度可达到厘米级。
流动站能够实现在动态环境下对整周模糊度的求解,在其未知数的解固定后,可对每个历元进行实时处理,当对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达到5颗以上时,再结合必要的几何形状,流动站就可随时测出厘米级的定位结果。
地籍测量在城镇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3 作 业 实 施
3 . 1 控 制测 量
目前 , 国土资 源 系 统 正全 面 开展 城 乡一 体 化 现 代 地 籍 建设及 新 一轮 土 地 利用 更 新 调 查 , 为 了 全省 地 籍 成 果 的统一 , 首要 应解 决好 基 础测 量 出现 的 问题 , 作 为统 一 的 广东省 C级 G P S网 已建 成使 用 , 为 统 一我 省 控制 测 量基
0 引
言
2 作 业 步 骤
测量要结合测区已有的资料 , 以有关规范为依据 , 设 计作 业流 程 , 再 制作 相关必 要 的作 业流 程 。
随着 国家小 城镇 建 设步 伐 的加 快 , 城 镇 地籍 测 量工 作在 全 国范 围 内展 开 。地籍 测 量 的 目的是 为 了全 面查 清
更、 土地 测绘 定 界建 立统 一控 制基 础 , 逐 步统 一 全省 国土
籍 测量 区 内依 据 国家 等级 控 制点 选 择若 干 控制 点逐 级 测 算 其平 面位置 的 过程 ) , 地籍 细 部测 量 ( 在 地籍 平 面 控 制 点的基 础上测 定地籍 要 素及 附 属地 物 的位 置并 按 确定 比 例尺标 绘在 图纸 上 的测 绘 工 作 ) , 地籍原图绘制, 面积 量
第3 6卷 第 8期
2 0 1 3年 8月
测绘 与 空 间地 理 信 息
G EO MAT I C S& S P AT I A L l NFO R MA T I O N T EC HNO L OG Y
V0 1 . 36. No . 8 Au g .,2 01 3
地 籍 测 量在 城 镇 土 地 管理 中的应 用
刘 永 祥
(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 广东 广州 5 1 0 5 0 0 )
探析城镇土地调查中的地籍测量方法

如 果 建 筑 物 的层 数 较 高或 者 建 筑 物 的 位 置较 为 隐 蔽 . 这 纸 的 科 学性 和 测 量 的 一 致 性 。 之 后 就要 进行 地 籍 面积 的量 算 种 情 况下 R T K接 收 机 的 接 收 条 件 就 会 很 差 , 因 此 进 行 测 量 的 以及 汇 4 - 统计 工 作 ,在 此 过 程 中一 定要 进行 科 学 的 量 算和 汇 状 况 也 没 有 办 法进 行 固 定 .这 个 时候 就 应 该 采 用全 站 仪 对 界
2 . 2 对地籍细 部 的测量 工作
这 个 环 节 主 要 就 是根 据 地 籍 平 面上 所确 定 的控 制 点 的位
置. 然 后 对 地 籍 的要 素 和 其 相 应 的 附属 地 物 进 行 位 置 的 测 定 .
保证 万无 一 失 之 后 . 在 图纸 上按 照相 应 的 比例进 行 测绘 工作
站 网 的 不 断建 立 . G P S R T K的 方 法 也 越 来越 普 遍 的 被 应 用。 如
果使 用 G P S R T K 这 种 方 法 , 因为 界 址 点 的 测 量 具 有 孤 立性 . 所 以要 求 对每 一 个 界 址 点 进 行 测 量 的 时候 要 测 量 两 次 ,并 且 两次 测 量 的 坐标 值 之 差 要 在 误 差 允 许 的 范 围 内 . 才能够采用。
也 逐 渐 的 开展 起 来 。 进 行 城 镇 土地 的地 籍 测 量 工 作 主 要 就是 能够 对 城 镇 土 地 的 具体 的 实 际情 况 进 行 全 面 具 体 的调 查和 检 测 , 并 且 对 城 镇 土 地
的 经 济 利 用 价值 和 其 土 壤 的性 质 进行 深入 的研 究 。 本 文 主 要 针 对城 镇 土 地 调 查 中 的 地 籍 测 量 方法 进 行 具 体 的 分 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常巧梅,杨
静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
地籍平面测量是建立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础。
该文结合某市特定地理条件和实际情况论述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中平面控制测量的应
用。
关键词
城镇
地籍调查
平面控制测量
中图分类号P217
文献标识码
B
*收稿日期:2012-09-13
地籍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地籍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准确提供有关土地的数量、质量、使用状况和权属状况。
地籍测绘地籍图工作归根结底就是测定特征点的位置。
为了确保测定这些点的精度,避免测量误差的积累,保证图幅间的良好拼接,就需要在测区范围内建立一个平面控制网。
1
工作概述
某市南依泰沂山麓,北濒九曲黄河,西邻省会济
南,
东接潍坊、青岛,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和具有地方立法权的
“较大的市”。
辖5个区和3个县。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 13.1ħ,年平均降水量550 800mm 。
调查范围:根据某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范围和城市规划发展方向,本次地籍调查的控制面积6000km 2,调查范围包括各区县城区及各建制镇镇政府驻地。
2
工作安排
为按期、优质完成本次地籍调查工程,由甲乙双方共同设置该标段地籍调查领导组,实施单位设置市地籍调查工程项目部,负责该工程项目的实施、协调、指导和资源配置功作,并且接受市国土资源局的统一指导、监督。
项目部下设:技术部、生产部、质安部。
为保证工程项目各工序的正常运转和良好衔接,在项目实施前成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对项目各工序进行关系协调,质量、安全、技术监理,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3
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以某市GPS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为基
础,
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城市测量规范》
(CJJ 8-99)的要求进行。
地籍调查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主要以市GPS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为基础采用
GPS 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在某市测区内根据现场情况施测一、二级GPS 导线网作为平面控制基础。
GPS 控制网主要以边连式和大地四边形为主。
一级导线采用GPS 测量,在四等GPS 网的基础上布设一级GPS 控制
网,各项技术要求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中的相关技术要求。
导线网中结点与高级点间或结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附和导线规定长度的
0.7倍。
当附和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应不大于13cm 。
光电测距导线的
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长至1.5倍,
但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26cm 。
当附合导线的边数超过12条时,其测
角精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在四等GPS 点或更高等级控制点之间,沿主要交通干道在工作底图上设计一级导线网或单一附合路线。
要求点位分布尽量均匀,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原则。
为方便二级导线及图根导线的布设,要求在道路交叉口、巷道口布设点位。
在一级导线点或更高等级控制点之间布设二级导线及图根导线,保证界址点的顺利施测。
根据设计到实地落实点位。
点位应选取在土质坚实的地方,便于埋石与观测。
导线相邻边长不宜超过1:3。
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m 以上。
点位埋设永久性标石,类型见《城市测
量规范》
CJJ8-99附图C.3.1。
尽量利用原有城市控制点和国家控制点的点位。
点号统一以CT 为标识,后
缀以流水号进行编号,在之间加上标识等级的Ⅰ,如CTI1、C TI18。
一级导线点选埋结束后作为点之记,装订成册,随成果一并上交。
3.1角度观测
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经纬仪或全站仪按《城市测
量规范》CJ8-99第2.3.1条进行检校,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观测一般白天进行。
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
当方向总数超过3个时应归零。
在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应受日光直接照射,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应超过一格。
否则应重新整置仪器。
在高等级点设站测低等级点方向时,应联测两个高等级方向,且宜是与低等级方向构成图形的高等级方向。
高等级方向间夹角的观测值与原观测值(或平差值)之差不应超过ʃ2
m 12+m 2槡
2。
式中m 1,m 2为相应与新
、旧成果等
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水平角观测的记录要求清晰、整洁,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第2.6.3条规定,记录、计算取位至秒。
3.2距离观测
对所使用的测距仪和全站仪进行测距常数的测定和测距精度的鉴定。
导线边采用Ⅱ级测距仪,单程2测回测定。
测回内读数较差≤ʃ10mm,单程测回间较差≤ʃ15mm。
每条边量测测站一端的气象数据。
温度取位至0.5ʎC,气压取位至1hPa或1mmHg。
导线边长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气象、倾斜改正。
并将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面,最终归算到高斯平面上。
导线长可通过两点间高差或观测垂直角进行改平,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第2.4.10和2.4.11条执行。
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第2.4.12条进行测距边水平距离的高程归化和投影改化。
导线边距离观测记录要求清晰、整洁,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第2.6.3条的规定,记录、计算取位至1mm。
3.3数据处理
一级GPS网的数据处理采用随机软件进行平差。
一级导线的平差计算在微机上利用经过鉴定或验证的软件进行严密平差。
结果文件要求包括起算数据、方向观测值和归化后的边长值、方位角闭合差和坐标闭合差、方向和边长值的改正值、坐标、单位权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等。
4结论
城镇地籍测量的测区位于城镇,对其控制网的要求应和城市控制网一并考虑,一般满足现行《城市测量规范》的城市测量控制网的要求也满足城镇地籍测量的要求。
城镇地籍测量本身有较高的精度要求,由于测图比例尺较大,点位的相对平面位置精度要求较高;同时,因为对界址点及其相邻点的解析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对地籍基本平面控制网的点位精度和长度变形值要提出较高的精度要求。
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由于建筑物比较密集,通视条件较差,基本控制网的密度也要相应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地籍测量与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余姚市市区1:500全数字地籍测量.勘察科技技术,2002,(5)[3]重庆市地籍平面与高程控制测量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