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843d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5.png)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开始有组织管理活动的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1. 古代管理思想:在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古埃及和古希腊,已经存在着一些管理思想。
例如,古埃及的建造金字塔涉及组织和协调大量劳动力的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中也提到了一些管理和领导的思想。
2. 科学管理运动:在20世纪初期,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们关注组织中的效率和生产力,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原则,例如任务分工、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将员工视为可替代的资源等。
3. 行为科学方法: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对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为科学方法强调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此时出现了人际关系学派,关注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并倡导员工参与决策的重要性。
4. 管理系统论:20世纪中叶,管理系统论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部分相互关联,任何变化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管理者的角色是维持系统平衡,并注意处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5. 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学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出现了更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例如,现代管理理论关注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风格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从早期着重于工作效率的科学管理,到后来注重员工行为和动机的行为科学方法,再到当前强调组织系统和领导风格的现代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优化管理实践至关重要。
2管理思想的演变
![2管理思想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385f3e0690c69ec3d5bb75e3.png)
在当时美国的企业中,由于普遍实行经验管理, 由此造成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资本家不知道 工人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嫌工人干活少, 拿工资多,于是就往往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增 加劳动强度来加重对工人的剥削。而工人,也 不确切知道自己一天到底能干多少活,但总认 为自己干活多,拿工资少。当资本家加重对工 人的剥削,工人就用“磨洋工”消极对抗,这 样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当然不会高。
答案: 答案:管理
6
古代埃及的管理思想
古代埃及兴修水利系统的技术与修建金字塔一样成为 人类历史上不可思议的壮举。埃及人很早就懂得了分 权。 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管理跨度”的实践者。人们从 考古中发现,在法老的陪葬品中,奴仆的雕像特别令 人感兴趣:“每一个监督者大约管理十名奴仆”。所 以后来的希伯莱人在《圣经》里提出的以十为限的管 理思想即源于此。
12
古罗马的管理思想
古罗马萌芽状态的管理思想: 古罗马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其次,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使其具有了集权、 分权到再集权的实践经验。 在长期军事生涯中,罗马人具备了遵守纪律的 品格,又具备了分工和权力层次为其基础的管 理职能设计能力。 奴隶主思想家贾图、瓦罗等对管理人员的选择 标准的论述,丰富了古代经济管理思想。
29
(一)科学管理理论
A.泰罗 A.泰罗
Taylor,1856(Frederick Taylor,1856-1915)
18
2、欧文(Robert Owen,1971-1858) 、 )
成功的英国企业家, 人事管理之父” 成功的英国企业家,“人事管理之父” 必须改善对人的管理,重视人的作用 必须改善对人的管理, (缩短劳动时间、禁止招收童工等) 缩短劳动时间、禁止招收童工等) 环境决定人的本性, 环境决定人的本性,管理的责任在于要为人创 造良好环境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 运用教育和感化的手段管理工人,鼓励竞赛精神 运用教育和感化的手段管理工人, (把工人看作人,实行人道主义) 把工人看作人,实行人道主义)
管理思想的演进
![管理思想的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660a003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7.png)
CHAPTER 03
现代管理思想
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定义
01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
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核心
02
目标管理强调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过程中,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培养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激发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其自我 驱动的能力。
鼓励员工主动承担责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
通过培训和引导,帮助员工提升自 我管理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经验管理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管理者开始总结管理经验,形成了一些分散、零星的管理思想 。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管理思想开始从经验走向理论,但仍然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科学管理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 命的推进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管理 思想开始走向科学化。
VS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出现了许多具有 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 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对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 分析、计划和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 。
03
目标管理通常包括目标设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和目标评估
等步骤。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的含义
价值链分析是一种管理方法,它把企业活动分为一系列价值活动, 每一种活动都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影响。
价值链分析的目的
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帮助企业找出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从而提高 企业的竞争力。
价值链分析的实施步骤
领导变革理论的实践意义
管理学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学第三章——管理思想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eb06161781c758f5f71f67d5.png)
古典管理理论
泰罗的理论要点: A.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B.科学挑选工人。 C.工时研究与标准化。 D.差别记件工资制。 E.职能管理。 F.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理论要点:
①将企业的经营活动概括为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居于核心地位。
②提出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③提出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法约尔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1)分工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7)报酬合理
泰罗
泰罗与搬运生铁块试验
❖ 第一步挑选工人:用4天的时间观察研究了75个人,最后选出1人(荷兰人施 米特)。每天工资1.85美元,条件:必须按泰罗的要求去搬运生铁。
❖ 泰罗与他的助手在研究中,试着转换各种工作因素,以观察它们对施米特的 日生产率的影响。他们还试验了行走速度、持握的位置和其他变量,从中获 取数据,比如:从车上或是地上把生铁搬起来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 块在平地上走,每英尺需要多长时间;带着所搬的铁块沿着跳板走向车厢, 每步需要多长时间;把生铁扔下或者堆放起来需几秒钟;空手回到原地,每 走一英尺需要多长时间,等等。
➢ 认为企业应将管理的重点放在 ➢ 提出管理人员发展计划 服务上,而不是专图追求利润。
甘特图
甘特图
古典管理理论
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1841-1925 )
管理思想演变
![管理思想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ff3dd0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9.png)
对个人的影响
提高个人素质
管理思想演变促使个人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 个人综合素质。
拓展职业发展
管理思想演变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空间,使个人能够 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增强个人能力
管理思想演变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提高 个人适应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05 管理思想演变的未来趋势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影响
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 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 越多的管理任务将实现 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 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驱动决策
数字化技术使得企业能 够收集、分析和利用大 量数据,为决策提供更 加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提高决策效率和效果。
组织结构变革
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将推 动组织结构的变革,打 破传统层级结构,实现 更加灵活和扁平化的组 织形式。
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 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管理者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全面考虑组织内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整 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组织的整体优化和持续发展。
03 现代管理思想
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战略管理理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计划和行动。它强调企 业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获得竞争优势。
详细描述
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共同影响,包括动机、需求、价值观、个性等心理因素,以 及社会、文化、组织结构等环境因素。通过研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管理者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引导员工 的行为,提高组织绩效。
组织文化理论
总结词
组织文化理论关注组织内部的共享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 ,认为这些因素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组织绩效有重要影响。
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描述
![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85fba6e9102de2bd960588d1.png)
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描述面对大规模工业组织所存在的多方面压力,早期的管理先驱提供了不同的解决办法。
其中罗伯特·欧文开人事管理的先河,并且试图在人的因素和机器时代间建立新的协调社会;美国麦卡勒姆注重组织和方法,提出制度化管理,是之后系统管理的鼻祖;亨利·普尔除了推广其理论关心铁路制度化的同时也承认组织和方法方面同人事方面是互相影响的。
系统的管理理论形成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分为三个阶段: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泰罗的科学管理主要探讨了在工厂中提高单个工人效率的问题,法约尔提出管理过程理论,并指出可以通过教育使人们学会进行管理且提高水平。
韦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论方面,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是官僚行政组织。
科学管理后来主要运用于车间管理方面,并逐渐走向生产以及运筹管理。
亨利·法约尔为管理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概念框架,并在以后导致一般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韦伯试图摆脱传统的和神授的领导和组织,为权力建立一个合理合法的基础。
二、行为科学阶段——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二战以后行为科学学派是罗伯特·欧文为先驱的人事管理以及心理学和社会学开始被引入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玛丽·弗雷特是科学管理时代和行为科学时代的桥梁,,行为科学应运而生,早期代表是梅奥等人,他们通过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提出人际关系理论,指出工人是“社会人”、和“非正式组织”等原理,指出新型管理的人员是需要具备人际技能。
行为科学后一阶段的发展,主要集中在1、激励理论,其中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2、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包括麦格雷戈的理论和阿吉里斯的理论;3、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有卢因的团体力学理论;3、企业领导方式的研究。
行为科学逐渐向组织行为学发展。
三、二战以后社会系统学派是马克思·韦伯的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巴纳德的研究推进了正式组织的分析,独创性地将组织置于众多因素和力量交织的环境中,把正式组织的要求同社会——人群系统的要求连接起来的企图是管理思想上的里程碑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0f7c5f51b307e87101f69677.png)
31
点评:
——不能绝对地用砍与不砍来判断好与 不好,也不能静止地看待一个事物有用 或无用 世间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准则。面对 不同的事物,我们需要不同的评判标准。 需要随机应变,一个对其他企业相当有 用的资源,对自己来说不一定有用;而 把一个看似无用的资源摆正地方,也许 就能为企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收益。
19
Y理论认为:
(1)大多数人是愿意工作和承担责任的,但 需要管理者给予信任,创造环境 (2)人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外来 的控制和惩罚不是组织达到目标的唯一手段
20
小结 人与人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 情况下有不同的行为,有效的管理者只 能从不同的模式中吸取精华,在不同情 况下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21
三、现代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丛林
二战后,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规模的 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给管理提出 新的要求。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 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出现了许多管理理论的新学派,这一现象被称 为“管理理论丛林”
22
管理科学的发展(定量管理思想)
核心:是把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应 用科学的方法运用于管理决策和提高组 织效率 主要模型:
15
人际关系理论主要思想:
1、人是“社会人”,不是“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
16
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A.麦格雷戈的X—Y理论; B.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C.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D.弗罗姆的“期望理论” ; E.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 论” ; F.布莱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凭个人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 管理者由资本家直接担任,没有职 业经理 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与协作的问 题
管理思想的演变
![管理思想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b19fd36eefdc8d376ee323a.png)
管理思想的演变[摘要] 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发展背景。
管理思想理论源于实践,并对未来实践起指导作用。
生产力、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起着决定作用。
而每一时期的思想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管理思想体系的不断发展。
然而,每一时期的管理思想又有其局限性。
管理思想是人们共同劳动的产物,管理实践的发展进程有着悠久的历史。
管理思想是管理实践的产物。
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经历了早期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一、各时期的管理思想的演变(一)早期管理理论早期管理理论产生于18世纪末。
生产力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分离,出现社会分工,商业作为新兴行业崛起。
专门化使三大产业出现行会,形成垄断组织。
工厂纷纷涌现。
资本家为减少耗费,增加利润,必须搞好分工协作。
管理问题应运而生。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亚当期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劳动分工理论等,对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劳动分工理论-----认为合理分工可以提高专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马基雅维利-----领导素质问题;托马斯莫尔----统一管理原则。
这一时期的管理特点,资本家既是老板又是经理,管理往往是粗放的、低水平的;凭经验管理,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但是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上从基于小家庭生产的“家庭管理”,另一方面,受封建统治的要求,出现“监视或检查,跃升制度,吸收新人制度”。
(二)古典管理理论又称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科学管理代替了传统的经验管理。
由于传统的经验管理难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变化,经验管理只是停留在以往的固定模式,所以必须在操作规程等方面规范化,标准化,于是产生了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代表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
这一时期的变化主要体现以下几点:1、在生产上,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工人操作问题。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ppt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ppt](https://img.taocdn.com/s3/m/dca8e7c66c175f0e7cd137f9.png)
新兴的工厂制度所提出的管理问题完全不同于法来确保各种 资源的合理使用。
这些前所未有的管理问题需要人们去研究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管理理论的研究。
他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要这样提议:请给我所 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
2、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巴贝奇(1792——1871), 曾花了多年时间访问了英国和法国的一些工厂,研 究管理问题,并于1832年出版了《论机器和制造业 的经济》一书,论述了专业分工、工作方法、机器 与工具的使用、成本记录等。他的管理思想表现在 以下几方面: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演变
一、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四、现代管理理论 五、管理新思潮
学习管理思想演变的重要性
管理思想是指导管理人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 标和蓝图,管理思想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各 项管理活动的效率与效益。
从过去的历史中可学习到今天管理所需要的东西, 通过学习历史,融会贯通各种管理思想,可提高 管理的有效性。
泰罗在米德韦尔钢铁厂工作期间,他始终对生 产的低效率不满意,他认为工人在用“磨洋工”的 方式工作,生产率只达到应有水平的1/3。于是他于 1880年开始在车间做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 的操作方法和劳动时间。
一个很有名的试验是装运生铁,过去每天的生 产率是12.5吨,泰罗通过试验行走速度、持握位置 和其他变量,经过长时间地科学地试验各种程序、 方法和工具的组合,泰罗成功地找到了提高生产率 的方法,使生产率提高到每天装运48吨的目标。采 用类似的方法,泰罗找到了做每一件工作的最佳方 法。从而建立了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第四讲---管理思想的演变
![第四讲---管理思想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8f64df1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f.png)
划。 •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任何个人利益或群体利益不应置
于整体利益之上。
管理的14条原则
• 7.报酬:必须公平。 • 8.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是分权,降低这种
第四讲 管理思想的演变
你为什么 对你的手 下这么放
手?
因为我认为每 个员工都是比 较自觉而且客 观上是比较积
极向上的
•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 决定效果。
• 在组织管理中,每一 个管理者都是根据其 对组织中的人和其他 各种关系的认识来开 展管理工作的。
前言
• 管理思想是人们对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 各种关系的认识总和,是由一系列观念 或观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
• 他在管理理论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理 论方面,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官僚组织结 构理论”,或称“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 论”,这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社会和 经济组织的理论》一书中。
科层组织的特点:
(1)任何机构组织都有明确的目标。 (2)明确的分工。工作分解为简单的、程序化的和清晰定义的任
务。 (3)权威等级。按等级组织职位,具有明确的指挥链。 (4)组织成员人员间是一种非人格化的关系。 (5)正式的甄选。根据技术资格为每个职位甄选人员。 (6)管理人员实行任命制。 (7)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那个企业的所有者。 (8)管理人员是领取固定薪金的“专职的”公职人员;有明文规
企业的基本活动
技术:生产、制造和加工。
商业:采购、销售和交换。
财务: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 安全: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
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fac4024482fb4daa58d4bfb.png)
工作定额 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它的原理强调应用科学,形成群体的协调和合作,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和培 养工人的技能。
科学管理 ——亨利.L.甘特
• 强调科学选人,及劳动者和管理者之间“和谐合作”。 • 发明了“甘特图”(编制进度计划)。
“甘特图”是一种条状图,表明生产计划中各“事项”之间的时间关系。这种 控制方法的贡献即从计划中挑选出那些更具关键性的部分加以密切注视。 所涉及的是,把总的计划目标看成是人们能够理解和执行的,具有相互关系 的一系列的计划或各事项。
存在明确的分工 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 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 或等级体系 根据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 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 的要求来作用 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 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 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定的 升迁制度 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那个企
早期管理思想----经验管理思想
古罗马帝国 理查.阿克莱特 连续授权制 科学管理实践 公元前284年,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非常有效的中央集权帝国, 实行了一种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 从建厂的厂址计划,到生产、机器、材料、人员和资本的协调以 及工厂纪律、劳动分工等方面都作了合理的安排,管理着一个雇 用了5000名工人的企业。
④他们的本性就反对变革。
⑤他们轻信而不明智,易于被骗子和野心家蒙蔽。
(2)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Y理论
法则:管理者必须弄清员工个人的特性与环境的特性之间的联系
Y理论关于人性和人类动机的假设: ①人并非天性好逸恶劳。 ②来自外界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是促使人们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的 方法。 ③人致力于实现自己参与的目标是同达成目标所得的报酬如何相联系 的,其中最重要的报酬不是金钱,而是自主、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 满足。 ④缺乏进取心,逃避责任和过分强调安全都不是人的天性,而是过去 的经验结果。 ⑤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方面,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想像力、创 造性和创造力,只有一部分人没有。 ⑥然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般人的智力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发挥, 管理的责任就在于把人的智力潜能全部地发挥出来。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727dc55a98271fe910ef96e.png)
未战庙算,以道为首--战略计划思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管理思想 因敌制胜,践墨随敌--灵活管理思想 上兵伐谋,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谋略 治众如治寡--组织管理思想
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的金字塔管理机构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的统治者戴克里先 欧洲文艺复兴
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表现在作 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上。
1.作业管理
(1)工作定额原理 :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确定工人的 合理工作量。
(2)标准化原理: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 境中操作。
(3)合理配备工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 和循序渐进地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勒和法约尔为主要代表; • 中期管理思想阶段,1930年至1945年,以梅奥
和巴纳德为主要代表; • 现代管理思想阶段,1945年以后至今,管理思
想活跃,出现了许多流派;
第一节 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天时地利人和——环境的重要性 2、穷究事理,先谋后事——决策是领导者首要任务 3、知人善任,赏罚严明——人的管理 4、刚柔并济,德刑并用——胡萝卜加大棒 5、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权管理,
本章要点
早期的管理思想(19世纪末以前) 古典管理思想( 19世纪末到1930年) 中期的管理思想(1930的新发展
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 早期管理思想阶段,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 • 古典管理思想阶段,19世纪末至1930年,以泰
(二)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1.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劳 动分工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的原因:
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cb5c83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e.png)
——甘特图之父
二、古典组织理论 所有古典管理理论都是以提高组织效率为目
标。
科学管理学派:主要是通过时间——动作 研究来提高效率。
古典组织理论学派:是把组织作为一个整 体来研究管理的活动过程,以寻找改善效率和 效益的途径。
主要代表人物:法约尔、韦伯。
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优选)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 展
一、早期管理思想(18世纪以前)
二、管理思想的萌芽阶段(18世纪—— 19世纪末)
三、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9世纪末—— 20世纪30年代)
四、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 代—40年代)
五、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二次大战以后)
第二节 早期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
Lillian Gilbreth)
(2)组织的结构是一层层控制体系。 (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2)y理论——“自我实现人”假设 (Self-actualizing Man) 3、甘特(Henry L·Gantt)
(3)人与工作的关系。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应当以合理——合法权力为基础,不是以个人或世袭地位为基础。 保健因素——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 此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其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1、在组织管理方面: 四、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Lillian Gilbreth) 分工 权力与责 纪律
1、泰罗(Frederick W·Taylor)
2、在经营管理方面: —— 成员中存在着一些小派系。
(1)从企业经营活动中提炼出管理活动。 1、在组织管理方面: 影响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工作中形成的人群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
管理思想的演变(完整版)
![管理思想的演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d0372d453610661ed9f4f3.png)
5
• ①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
• 人们主要是为了谋求利益而从事经济活动,但社会中 每个人的利益又总受他人利益的制约,必须兼顾他人 利益,由此产生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以 个人利益为基础。 • ②提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
• 增加国民财富只有通过减少非生产性劳动,增加生产 性劳动,同时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 ③强调了劳动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性。 • 分工的优点: • A.可以发展生产者的技能 • B.可以节约由于工作变化而损失的时间 • C.有利于从事专项作业的劳动者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如果把对一个企业的评价和分析放入一个较长如果把对一个企业的评价和分析放入一个较长的时间背景中一层层剥掉其外在显现的表皮你很容易的时间背景中一层层剥掉其外在显现的表皮你很容易发现一个简单的核心发现一个简单的核心成功的企业内部所有掌握成功的企业内部所有掌握着资源的人也就是经理人们高度一致地追求一个共同着资源的人也就是经理人们高度一致地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谨慎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7
•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 ⑴资本家是生产力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由拥有资本的 资本家直接担任企业管理者。
• ⑵靠个人的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没有统一的操作规 程和管理方法。 • ⑶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和协作问题,以保证生产的 顺利进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8
• 三、科学管理思想阶段
• 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三四十四,一般行政管理理论还强调了管理教育和人员培 训的重要性。 • 例如,法约尔最早全面地提出了关于企业人员素质及 其业务能力的要求,强调管理能力对于各类企业人员 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提高管理能 力的有效途径。 • 局限性 : • 首先,它同科学管理一样,把人看成是一种“经济人” 和“机械人”,视同“机器的单纯的附属品”,而忽 视了人的思想感情的因素和人的能动作用。 • 其次,它同科学管理一样,把企业组织看成是一种脱 离周围环境而存在的封闭系统。早期的一般行政管理 理论几乎没有触及企业的外部环境问题,它所阐述的 各项管理职能都是就企业内部活动而言的。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现代企业管理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现代企业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1a9f0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d.png)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现代企业管理从管理学科的形成之初到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管理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变革。
考虑到管理学科可能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运营管理,全球营销和战略管理这些方面,因此本文主要从总体上来探讨管理思想的演变,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以及其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重要性。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1. 传统管理思想传统管理思想是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20世纪30年代的一种通过经验和直观的方式来控制工作的一种方法。
这种管理模式多由专制主义的管理者发起,主要是通过集权式的管理来控制员工。
经典管理学家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学说是这种传统管理思想的代表之一。
科学管理学说的核心在于将工人的工作过程分解成小的单元,然后通过标准化和监控来控制工人的工艺和效率。
2. 人性管理思想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人性化管理思想逐渐发展起来。
这种管理思想认为员工应该被视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应该获得同等的重视和待遇。
人性化管理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他提出了著名的人类需求理论,认为人的各种需求是一个层次结构,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为满足更高层次需求提供了基础。
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员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重要性,通过鼓励、激励、赞扬和奖励来提高员工的生产力,并通过企业文化或团队建设来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 现代管理思想现代管理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管理模式,它认为企业是一个充满变化的生态系统,需要透过有效的沟通和组织全员的智慧,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和管理。
现代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彼得·圣吉(Peter Drucker)。
他认为管理应当是一项科学,而不是一项艺术;在经营企业时,无论是经济性、寻求最佳或社会承诺,管理者必须考虑到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因素。
二、现代企业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注重效率和环境建设,以达成企业目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注重组织的可持续性,以创新、协作、可持续性等方面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社会影响力。
管理思想的演进ppt课件
![管理思想的演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6d40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d.png)
韦伯及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他的理论的核心是,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 位,而不是通过个人和世袭地位来管理。
▪ 组织是以权力为基础的,通过权力而产生秩序, 消除混乱。权力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
21
韦伯及其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组织中具有三种类型的权力:
1.传统的权力(traditional power) 2.超凡的权力(charismatic power) 3.法理权(legal-rational power)
4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
古典管理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 里克.温斯洛.泰罗(泰勒Taylor) 。提出了一整套的科 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泰罗(1856—1915),美国人,他自幼酷爱研究,先后当 过一般工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制图部 主任、总经理,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与他的这种经历有 很大关系。1911年,他发表了代表作《科学管理的原理和 方法》。
《管理学》
第一讲 管理思想的演进
1
目录
一、古典管理思想 二、行为管理思想 三、现代管理理论 四、管理前沿内容简介
2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典管理 理论阶段
行为科 学
理论阶 段
现代管理 理论阶段
3
一、古典管理思想
历史背景:(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 从劳动分工到科学管理(---20世纪初):
17
3. 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法约尔把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与控制五大职能,并对这五大职能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18
(三) 行政组织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 伯
资本主义古典管理理论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由德国管理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行政 组织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的那个企
行为科学
雨果.芒斯特伯格
将心理学应用与产业和管理
沃尔特.迪尔.斯科特
将心理学应用与广告,市场营销和人员管理
马克斯.韦伯
行பைடு நூலகம்管理理论
维尔弗雷多.帕累托
被认为是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社会系统方法之 父”
(二)人性假说理论(沙因Schein,Edgar)
• 1、理性——经济人假说
•
起源于享乐主义,又经19世纪理性主义的影响而形成,
盛行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
内容要点:
• (1)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 的经济利益。
• (2)经济诱因在组织的控制之下。因此,人被动地在组织的操 纵、激励和控制之下从事工作。
(2)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Y理论
法则:管理者必须弄清员工个人的特性与环境的特性之间的联系
Y理论关于人性和人类动机的假设:
①人并非天性好逸恶劳。
②来自外界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是促使人们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的 方法。
③人致力于实现自己参与的目标是同达成目标所得的报酬如何相联系 的,其中最重要的报酬不是金钱,而是自主、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 满足。
④缺乏进取心,逃避责任和过分强调安全都不是人的天性,而是过去 的经验结果。
⑤在解决组织的困难问题方面,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想像力、创 造性和创造力,只有一部分人没有。
⑥然而,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般人的智力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发挥, 管理的责任就在于把人的智力潜能全部地发挥出来。
X理论-Y理论的管理思想
系统组织理论——切斯特.巴纳德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 管理者的职能 (1938年)
• 他将社会学概念用于分析经理人员的职能和工作过程,提 出了一套组织的理论,建立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巴纳德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包含三个要素:合作的意愿、共 同的目标和沟通。
• 他的贡献就在于,从最简单的人类协作入手,揭示了组织 的本质及其最普遍的规律。
分工
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 技术权活力与动责任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纪律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1916年)
商业 计统统活 划一一动指领挥导
企业的6种基本活动:
个财人利务 组报益活 织酬服动合从理集体利益
管理的5种职能: 管理的14条原则:
会等计 指集级活 挥权链与动与分跳权板 安全 协活 调秩公动序平 管理 控人首活 制员创动稳精定神
空想社会主义的欧文在其经营的一家纺织厂中针对工人劳动条 件和生活水平低的情况进行了改善工作条件、缩短工作日、提 高工资、改善生活条件、发放抚恤金等人事管理活动。
巴贝奇 尤尔
作业研究和报酬 制度
工厂秩序和法典
对工作方法的研究和对报酬制度的研究。主张按照对生产率贡 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酬
提出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埃尔顿.梅奥和F.J.罗特利斯伯格
著名的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研究,及工作小组 的社会态度和相互关系对业绩影响的研究
工作场所 照明试验
霍桑实验
继电器装 配室试验
大规模访 谈
接线板接线 工作室试验
结论:人的行为与人的情感有密切关系“否定经 济人假设;提出社会人观点”;社会关系对个体 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群体规范控制着每一个 工人的产出“非正式组织的存在”;金钱不是决 定产出的惟一因素,群体规范、士气和安全感 对产出的影响更大 。
定量管理思想的特点是,力求减少决策中的个人艺术成分,依靠建立一 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来寻求决策工作的科学化;各种可行性方案均以效益 高低作为评判的依据,有利于实现决策方案的最优化;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作为辅助决策的手段,使复杂问题能在短时间内得到优化的解决方案。
管理思想的演变过程
李薪 5320120017
管理思想的概述
• 管理思想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 考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 对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活动自觉的 和系统的反映。
• 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 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早期管理思想----经验管理思想
古罗马帝国
连续授权制
理查.阿克莱特 科学管理实践
亚当.斯密
劳动分工观点 经济人的观点
公元前284年,古罗马建立了层次分明非常有效的中央集权帝国, 实行了一种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连续授权制。
从建厂的厂址计划,到生产、机器、材料、人员和资本的协调以 及工厂纪律、劳动分工等方面都作了合理的安排,管理着一个雇 用了5000名工人的企业。
造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 (5)人们依据自己的动机、能力及工作性质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做出
不同的反应。
5、 X理论-Y理论中的人性假设 (麦格雷戈)
法则:管理的根本问题在于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
(1)传统管理中的人性假设――X理论
法则: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完成事情。
经济人的人性论是: ①一般人生性懒惰,尽可能地少做工作。 ②他们缺乏雄心壮志,不愿承担责任,宁愿被人领导。 ③他们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 ④他们的本性就反对变革。 ⑤他们轻信而不明智,易于被骗子和野心家蒙蔽。
经验管理思想认 为,组织管理的 有效性取决于管 理者个人的素质。
管理思想
管理活动是管理思想的根基,管理 思想来自管理活动中的经验。
科学管理 ——弗雷德里克.W.泰勒 “科学管理之父”
车间管理 (1903年) 科学管理原理 (1911年)
主要观点: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工人工资来提高生产
著名的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研究,及工作小组 的社会态度和相互关系对业绩影响的研究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组织理论之父”
存在明确的分工
按等级原则对各种公职或职位进行法 定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 或等级体系
根据正式考试或教育培训而获得的技 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 的要求来作用
除个别需要通过选举产生的公职以外, 所有担任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
效率。
工作定额 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它的原理强调应用科学,形成群体的协调和合作,实现产出的最大化和培 养工人的技能。
科学管理 ——亨利.L.甘特
• 强调科学选人,及劳动者和管理者之间“和谐合作”。 • 发明了“甘特图”(编制进度计划)。
“甘特图”是一种条状图,表明生产计划中各“事项”之间的时间关系。这种 控制方法的贡献即从计划中挑选出那些更具关键性的部分加以密切注视。 所涉及的是,把总的计划目标看成是人们能够理解和执行的,具有相互关系 的一系列的计划或各事项。
①必须运用分权和授权的管理手段
法则:组织中必须要有权力分散。分权最有效的方法是确保建立可实 现的目标制度。 ②工作内容丰富化 法则:让工人对他们的任务有个责任感。提高生产率是工作丰富化的 主要.目标。实行职务轮换制度。推行小集团活动和提案制度。 ③员工参与管理 法则:参与管理是增强员工责任感的有效方式。群体参与决策的过程 中一定要保持权力分配的平衡。员工参与的方式可以采用参与工管 理、代表参与,质量和员工股份所有制方案
汤尼 哈尔西
收益分享制度 奖金方案
提出对职工的报酬应采取收益分享制度才能克服由利润分享制 度带来的不公平,按工人的劳动报酬发放奖金制度。
管理理论的形成
管理理论对管理 活动有指导意义, 管理活动对管理 理论进行检验。
管理活动
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本身是管理思想, 只不过是较成熟、系统化程 度较高的管理思想,是管理 思想的提炼、概括和升华。
• (4)个人的自我实现同组织目标的实现并不冲突,而是一致的。
• (5)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会自动调整自己的目标,使之与组织目 标相配合。
• 4、复杂人假说
内容要点:
• (1)每个人都有许多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能力(动机复杂且多变)。 • (2)一个人可以在组织中学到新的需要和动机。 • (3)人在不同的组织和部门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模式。 • (4)一个人是否感到满意,肯为组织尽力,取决于他本身的动机构
• (3)人以一种合乎理性的、精打细算的方式行事。
• (4)人的情感是非理性的,会干预人对经济利益的合理追求。 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
• 2、社会人假说
•
内容要点:
• (1)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社会需要
• (2)职工可以通过与同事的关系获得基本的认同感
• (3)产业革命和工作的合理化的结果,使得工作变得单调而无 意义。因此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求工作的意义。
• (4)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人有更大 的影响力
• (5)人们对领导者最大的期望是,能获得领导对他们成绩的承 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3、自我实现人假说
内容要点:
• (1)人的需要有低级和高级的区别。人的最终需要是满足自我实现 的需要。
• (2)人们力求在工作上有所成就。
• (3)人们能够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外来的激励和控制会对人产生 一种威胁、造成不良后果。
• 认为:管理人员的任务是在一个正式组织中维护好一个合 作系统。他提出了一种管理的全面的社会系统方法。
现代管理思想
彼得.F.德鲁克 爱德华.W.戴明
撰写了大量的有关一般性管理专题的论著, 提出“目标管理”。
在日本引入质量控制,“质量管理”。
劳伦斯.彼得
观察到人们最终会被提升到他们不能胜任的 职位和级别上
马萨诸塞车祸 所有权和管理权 的分离
欧文
人事管理
他们在接管一家铸造工厂后,采取了许多有效的管理方法,建 立了许多管理制度,包括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会计的成本管 理、人事管理等方面,并进行了工作研究,实行由职工选举的 委员会来管理医疗福利费等福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