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也日益引人关注。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情况,即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均呈现顺差状态。

这种双顺差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成因、影响和对策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情况。

一、成因1.外贸优势突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拥有雄厚的出口实力。

加之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旺盛,出口量大大超出了进口量,造成了经常账户顺差。

2.外资大幅度流入由于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外商投资政策的放开,大量外资涌向中国,形成了资本账户的顺差。

外资的流入不仅为我国带来了资金,也为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提供了机会。

3.汇率政策影响我国的汇率政策一直较为稳定,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这也造成了资本账户的顺差,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二、影响1.国内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导致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失衡,大量资源被浪费在低附加值的产业中,而高附加值的产业缺乏竞争力。

2.汇率波动风险虽然目前我国的汇率政策相对稳定,但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汇率波动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大。

一旦汇率大幅波动,将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金融安全风险资本账户的顺差也带来了一定的金融安全风险。

大量外资的流入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过热,股市和楼市泡沫的膨胀,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三、对策分析为了解决国际收支双顺差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几个对策:1.调整外贸结构应该调整外贸结构,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力度。

还需要加强对外贸技术和品牌的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2.加强汇率政策调控应该加强对汇率政策的调控,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科学设置汇率浮动范围,适时进行干预,防止汇率的大幅波动。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性的、显著规模的经常账户顺差与金融账户顺差并存局面。

这是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经济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持续性国际收支顺差会加剧我国与国家收支逆差国的摩擦,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难度,使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中国贸易顺差问题已经成为关乎中国经济大局的重要问题。

那么,影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因素究竟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如此巨额的贸易顺差?我们又将怎么去解决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这一问题呢?本文对我国国际收支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四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回顾和分析2000年-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第二部分,剖析了近年来这种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第三部分,解释了这种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状况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第四部分,提出了缓解国际收支顺差的对策思路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随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持续不断扩大,国内外学者(赵玉平、邓立、王光伟等)对此开始关注和提出分析研究。

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进行观察,并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外汇储备进行数字分析,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表明,中国不缺少购买外国投资品的外汇,而中国引进外资并没有用来购买外国进口产品,而是被换成人民币来购买本国产品。

杨柳勇(2002)指出,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收支状况不符合从发展观点来看的“正常形态”,即在人均收入较低水平的时候出现持续性的经常账户顺差甚至同时伴随金融账户顺差。

金融账户顺差显示出中国已经具有“新债权国”的某些特征。

该文认为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出现了“超前性”,并对这种特征可能产生的国际影响进行了研究。

但是,该文对中国出现这种国际收支格局的原因未展开分析。

余永定(2006)提出一个分析中国双顺差问题的理论框架,并得到几点结论:第一, 中国并未利用外国储蓄(外国资源)用于国内投资,而中国作为资本输出国已经持续了十多年的时间。

双顺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

双顺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

双顺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摘要:多年来,中国国际收支一直持续双顺差。

它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压力、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减弱、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巨额外汇储藏风险加大等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双顺差的成因可以从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状况得出。

具体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一、引言从开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开展中国家应该面临两重缺口的约束。

一是实现目标经济增长率所需投资与国内储蓄之间差距构成的储蓄缺口;二是经济增长所需进口与出口能力之间差距形成的贸易缺口。

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中国的国际收支除了在特殊的1998年出现了逆差外,其余各年均以双顺差示人。

近四年更是呈现了明显的增长趋势。

尤其在2006年,这一数据到达了2498.66亿美元,比上一个年度增长了55%。

像中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出现显著的双顺差本已罕见,持续多年一直保持显著的双顺差更是绝无仅有。

当前,双顺差已经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很多问题。

首先,外汇储藏的增加使得根底货币的投放量加大,尽管央行有采取措施回笼资金,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双顺差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且由此导致了股市、房地产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其次,双顺差使中国面临着极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双顺差的详细解释即国际收支经常工程、资本和金融工程都呈现顺差。

其中,国际收支经常工程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效劳收支、收益工程收支、经常转移收支等工程。

资本和金融工程指各种形式的投资工程,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

双顺差指经常工程和资本工程顺差其中,经常工程:是指国际收支中经常发生的交易工程,经常工程反映本国与外国交往中经常发生的工程,包括贸易收支〔也就是通常的进出口〕、劳务收支〔如:运输、港口、通讯和旅游等〕和单方面转移〔如:侨民汇款、无偿援助和捐赠、国际组织收支等〕。

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数。

资本工程:包括长期资本往来和短期资本往来两个子工程。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与影响分析一、引言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定义与特点三、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分析四、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分析五、结论与建议【正文】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定义与特点“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我国外汇收入和外汇支出同时保持顺差的状态,即我国的贸易顺差和服务顺差同时存在。

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一直保持收支双顺差状态,且顺差金额逐年扩大,特别是在过去几年中,顺差规模已经达到惊人的数额。

三、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分析1、我国外贸出口的发展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将加速经济转型和发展作为战略任务之一,并且通过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不断开放国门、扩展经济活动和扩展贸易业务,使我国出现异常的贸易顺差。

同时,对国外市场需求的适应和对内部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贸易的发展。

2、服务行业发展的提升我国服务行业的提升也对我国双顺差的产生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其它国家对我国商品的需求与我国对其服务的需求的增加,服务行业日渐发达成为我国外贸顺差的新动能。

3、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货币,使得人民币成为国际信用和支付结算的新标签,大幅度降低了我国的进口成本。

这也是我国保持外汇储备和国际结算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4、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服务行业的提升我国投资升级与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以及服务业的推进是双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加大投资的力度,使我国积累了可观的外汇储备,而这也是我国保持双顺差的一个强劲动力。

5、外资资本进入与监管的加强外资资本进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产生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增大外资投入的同时,也要求监管加强,才能使我国保持收支双顺差的动力。

四、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分析1、促进经济的稳健增长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情况,也反映了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面的重要地位。

在国际分工中,中国被定位为“世界工厂”,这一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稳健增长。

2、加强对金融安全的维护中国积累了可观的国际储备,可以加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能力,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国际收支的债务水平,也有助于提高我国金融政策的自主性。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摘要] 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讨论双顺差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双顺差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0年4月19日公布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修订数据。

如表1所示,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为29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上升6.64倍。

同时,外汇储备资产为23992亿美元,较上一年增加了3821亿美元。

1994年以来(1998年除外),我国国际收支持续盈余,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同时保持了顺差。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卢锋在研究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时认为中国出现双顺差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所谓独特性并不是说其他国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根据50个贸易大国1970年到2005年的统计数据(其中中国的数据是从1978到2005年),发现在整个统计年份中发生“双顺差”现象的年份有154个,占了总数的11.5%,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而对于中国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60.9%。

如果把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都超过2%定义为规模显著双顺差,发生这类显著双顺差的地区还包括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丹麦、挪威、伊拉克、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但它们都属于小型经济体。

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多年来基本保持双顺差,这在国际经济历史上是罕见的。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一)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加表明我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增加了对外偿债能力,提高了国际信誉,使我国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容易得以较低成本来取得各类贷款。

但是,过大的外汇储备也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1.巨额的外汇储备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超常增长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最新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特征及调整对策研究1论文

最新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特征及调整对策研究1论文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结构特征及调整对策研究(1)论文【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1994年至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动及特征分析,揭示出“双顺差”这一我国特有的国际收支结构特征,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巨大负面影响。

针对“双顺差”这种严重不平衡的收支结构,提出了一系列调整的对策选择。

【论文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然而自从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即经常账户人民币的自由兑换——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呈现出大额顺差的局面,形成了“双顺差”甚至“三顺差”的结构特征。

虽然大额的收支顺差能够提高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及对外融资和引进外资的能力,但其深刻的消极影响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国际收支的失衡进行调节。

一、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特征 1.我国国际收支总体呈现出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的结构性特征,导致总的顺差规模不断扩大 1994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总计达到305.27亿美元,虽然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下滑到了53亿美元,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到2002年国际收支规模再次扩大,顺差总额为677亿美元。

2003年我国虽然爆发了“非典”,对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国际收支顺差依然保持着上涨的势头,达到了986亿美元,比2002年又增加了309亿美元。

一直到2006年,国际收支顺差的规模依然持续扩张,达到了2599亿美元,创下了国际收支顺差的一个新高点。

并且根据2007年上半年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测2007年国际收支顺差将在2006年的基础上再攀新高。

2.从经常项目来看,一直保持着较大的顺差,其内部结构不合理货物贸易账户的持续巨额顺差是整个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除开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2年开始货物贸易账户的顺差连年增长,到2006年已经比1997年增长了6倍;服务贸易账户长年来均为逆差,并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收益账户同样一直维持着逆差的局面,仅在2005年,2006年及2007年最近这三年出现了顺差。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收支开始出现双顺差情况。

虽然双顺差对国内经济带来了一些好处,但其负效应也不容忽视。

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能够有效缓解双顺差所带来的负效应。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负效应,对策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has started to show a double surplus situation. Although the double surplus has brought some benefits to the domestic economy, its negative effects cannot be ignored.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China's double surplus 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nd its negative impact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and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double surplus.Keyword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double surplus, negative effects, countermeasures一、引言2018年,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情况,即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均呈现顺差。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

中国的双顺差:根源及对策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中国家应该保持经常项目赤字和资本项目盈余,通过利用外国储蓄实现比单纯利用国内储蓄更高的投资水平。

尽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大多数年份,在保持非常大的资本项目盈余的同时一直也有一些经常项目盈余,而且2002年以来的三年间经常项目盈余增长很快,双顺差表明,中国没有像一个发展中国家通常那样将外商直接投资(FDI)转换成经常项目赤字。

尽管中国通过FD)获得了外国资金,但这些资金并没有用于购买外国资本品、技术和管理经验。

由于国内储蓄十分充足,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并不需要这些外国资金,并且这些资金通过种种渠道又回到美国的政府债券市场。

不仅如此,相当于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内储蓄也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库券。

持续的双顾差造成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

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过去主要来自资本项目盈余,或者更准确地说,来自FDI。

但是,从2005年开始,经常项目盈余已经超过FDI成为外汇储备增长中最主要的贡献力量。

一般而言,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是不合理的,也难以长期维系。

历史上,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双顺差。

双顺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而结构性不平衡是很难在短期得到调整的。

中国为什么能够吸引如此大量的FDI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吸引着外国投资者,除了这些积极因素,还有一些因素使得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如此丰富储蓄资源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FDI。

首先,由于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尽管从总体上看,中国国民储蓄很高,但对于许多潜在的资本品的进口者来说,很难筹措到用于进口支付的资金。

另一方面,由于实施FDI的鼓励政策,对于潜在的进口者来说,与其通过银行借款或其他举债的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进口资本品,不如通过FDI筹集资金更有吸引力。

有时候,企业仅仅是把他们通过FDI获得的外汇卖给央行,然后用人民币在本地购买资本品。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往来的总和,它包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两个部分。

而其中的双顺差则是指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同时存在的情况。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表现出双顺差的现象,这一现象虽然在短期内给予了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好处,但从长期来看,双顺差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经济结构方面,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出口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我国的资本市场较为发达,对外投资方便,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

在经济政策方面,我国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外商投资和扩大出口;我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来鼓励进口和使用外资,以实现国际收支的盈余。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我国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情况。

国际收支双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双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稳定了国际收支,增强了国际支付能力;双顺差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输入,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但与此双顺差也导致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过度依赖低成本优势,长期以来未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容易受到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而陷入被动地位,也给我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

为了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应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加快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

需要通过改革开放,促进投资和外贸平衡发展,扩大进口,增加对外投资,降低国际收支的盈余,避免外汇储备过多积累。

还需要通过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手段,防范和化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金融风险。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浅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浅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摘要: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

根据国际收支的基本原理,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同时在重点分析双顺差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特点原因对策浅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一、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及特点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的所有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是一国宏观经济变量中反应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指标。

我国的国际收支自1994年以来,连续多年处在双顺差的状态,特别是从2001年至今,双顺差的增长趋势尤为显著,而且经常账户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资本金融账户。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在经济起飞的重要时期,却出现双顺差持续增长的现象,使得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失去了互相融资的关系,进行相对独立运动,我国的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与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相适应的。

(一)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2013 年,全球经济艰难复苏,分化趋势日益明显,发达国家经济好转,但新兴市场增长放缓,主要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取向也有所分化,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和金融市场面临压力。

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总顺差较快增长。

2013 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 1828 亿美元,较上年下降 15%;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3262 亿美元,上年为逆差 318 亿美元;国际收支总顺差 5090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1.77 倍。

下面是2007-2013 年国际收支顺差的情况,具体如表1:表 1 2007-2013 年国际收支顺差结构单位:亿美元项目2007 年 2008 年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国际收支4474 4607 4417 5247 4016 1836 5090总差额3532 4206 2433 2378 1361 2154 1828 经常项目差额占国际收79% 91% 55% 45% 34% 117% 36%支总差额比重10.1% 9.3% 4.9% 4.0% 1.9% 2.6% 2.0%与GDP之比942 401 1985 2869 2655 -318 3262 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21% 9% 45% 55% 66% -17% 64%占国际收支总差额比重2.7% 0.9% 4.0% 4.8%3.6% -0.4% 3.6% 与GDP之比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同时实现了经常账户顺差和资本账户顺差。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情况,这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取得了大量的外汇储备,这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国际收支双顺差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1.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是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重要成因之一。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加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得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大量产品出口带来了巨额外汇收入,从而形成了经常账户顺差。

2.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另一个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或进行投资,这些外国企业带来的直接投资成为了我国资本账户顺差的重要来源。

3.贸易顺差与投资收益的结合我国既有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又有大量的对外投资,在海外投资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这种贸易顺差与投资收益的结合,使得我国的资本账户顺差大幅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形成双顺差。

1.外汇储备的增加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我国会持续获得大量的外汇收入,这就会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的增加可以提高我国的国际支付能力,并且可以用于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2.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双顺差也可能会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

一方面,国际收支双顺差可能会导致我国的货币过度升值,影响出口竞争力,加剧经常账户顺差。

资本账户顺差也可能会带来国际投资的不稳定,加剧资本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3.国际收支失衡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如果国际收支失衡持续恶化,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

尤其是资本账户顺差可能带来的外汇市场波动,可能引发汇率风险和资本流动性风险,从而引发金融危机,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经济造成重大威胁。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我国国际收支实际状况出现了同时贸易顺差和服务账户逆差的现象。

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也随之产生。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主要成因包括外贸层面的原因、金融及投资层面的原因以及消费购买力层面的原因。

外贸层面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出口历史上长期处于不利地位,1994年以来贸易顺差一直保持减少态势,比如受中国地区国家货币贬值影响,美国、欧盟和日本大量进口,使我国出口面临很大压力,而缺乏有效的出口增加措施,导致贸易收支存有差额,存在双顺差现象。

金融及投资层面的原因是经济危机等导致的投资和外汇流动性减少,影响到了资金的流动性,而随着投资投资者的增加,我国人民币汇率也因此变得容易外流,导致服务收支出现了负值,造成双顺差现象。

消费购买力层面的原因是我国人民对对外投资的渴望,尤其是对外国货物的购买力强大,把消费销售的货币转移到外国,使得我国的服务收支产生了大量逆差,成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主要原因。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财政赤字的增多,还会加剧我国外汇储备的流失,对实现经济稳定步伐和进一步发展都有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我们应该采取以下举措:一是积极引进外资,建立一批有竞争力的外商投资项目,促进外资流入;二是加强出口促进,加大出口扶贫补贴,极力吸引外国投资者购买我国产品和服务;三是提高对内需,加强对内外人员的教育培训,改善消费结构,促进消费结构改革;四是有效监管奉行有利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五是及时应对汇率波动,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汇率波动,以降低汇率变动对我国国际贸易收支造成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由外贸层面、金融投资层面、消费购买力层面的多种原因所造成的,其影响有时会造成我国经济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如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出口促进,提高对内需,有效监管奉行政策以及及时应对汇率波动,共同努力克服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问题,实现经济稳步发展和实现经济稳定目标。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与对策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摘要: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

从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除个别年份以外,中国保持了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格局。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收支双顺差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双顺差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国际收支投资外需转变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经常项目顺差是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

资本项目顺差,指入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内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

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1、从国际方面分析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的产业转移。

中国国内丰富而又低廉的人力资源,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使中国成了发达国家的重要产业转移基地。

此外,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

但一些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弱势产业和某些政治目的,鼓励自己处于比较弱势的产品出口,而为了防止发展中国家赶超,限制一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从国内方面分析第一、我国经济中高储蓄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我国经济结构中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投资的比重过大,而且还在不断提高。

我国消费的比重长期过低,高储蓄,低消费,内需不足进而扩大了经常项目的顺差。

第二、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

国家为此对外贸出口给予政策支持,采取了出口退税、税收优惠、出口信贷、信用保险等优惠政策。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国的国际收支的双顺差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带来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

根据国际收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的现状,认为双顺差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在重点分析双顺差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投资;外汇;内需;转变一.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与非居民的所有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是一国宏观经济变量中反应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指标.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在经济起飞的重要时期,却出现双顺差持续增长的现象,使得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失去了互相融资的关系,进行相对独立运动,我国的这种国际收支双顺差与自身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不相适应的。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一直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双顺差规模呈现增加趋势。

按照国际收支平衡的原理,在一般情况下,一国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应该导致资本与金融项目逆差,但中国的情况则相反——在经常项目出现顺差的同时,资本与金融项目也是顺差。

像中国这样的大国,保持双顺差15年以上,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

而外汇储备的累积正是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集中体现,双顺差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其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到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外汇资产持有国。

截至到2007年3月为止,中国已经累计了12020.31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2010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活动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超过2009年上半年,并接近国际金融危机集中爆发前的2008年同期水平。

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经常项目顺差与同期GDP之比为5.0%。

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

国际收支双顺差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
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类型
1、周期性不平衡,由于国际间各国所处的阶段不同而造 成的不平衡。经济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 条——复苏——繁荣。当一国处于繁荣阶段,而贸易伙伴 国处于衰退阶段,易造成本国的贸易收支赤字。
2、结构性不平衡,由于国际市场对本国的出口和进口的 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本国贸易结构无法进行调整所导致的 国际收支不平衡。
9
(二)消极影响 1、不利于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
构调整
2 、会形成银行流动性过剩,增加银行体系 的脆弱性,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
10
3、过大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经济的发 展对外部经济的依赖性加大,国内经济得 发展更多的依靠扩大出口和投资扩张的拉 动,一但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就会对 我国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
不断增长,充足的外汇储备提高了我国的 对外清偿能力。 2、较高的清偿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信誉, 使得我国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的时候,可 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到各类贷款
8
3、直接扩大了我国的货币供给,缓解了通 货紧缩的压力
4、巨额的外汇储配为我国应对金融风险提 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 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货币性不平衡,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成本、汇率、 利率等货币性因素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4、收入性不平衡,由于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导 致进口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1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
通常来说,一个经济相对健康稳定的国家 的国际收支,是通过两大账户的互补,达 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我国的国际收支 自90年代初开始,就连续多年出现经常账 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双顺差的状况.
2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及趋势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 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 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策研究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策研究12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能够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

根据国际收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认为双顺差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在重点分析双顺差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投资;外汇;内需;转变一、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状况,即经常项目的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随之而来的是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中国的国际收支自1994年以来(1998年除外),连续多年处在双顺差的状态,特别是从至今,双顺差的增长趋势尤为显著,而且经常账户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资本金融账户。

虽然10月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短暂的下滑,但最后依然处于1万亿的大关之上,数额接近1.95万亿美元。

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强了中国的对外金融实力,也能够体现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但持续的双顺差和过多地外汇储备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3反映。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国际国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来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部原因。

(1)国内的高储蓄率和低投资率引起国际收支顺差;(2)国内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引起国际收支顺差;(3)外贸竞争优势的增强引起国际收支顺差;(4)长期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引起国际收支顺差;(5)长期实施的出口引资政策和外资政策的扭曲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2、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原因。

(1)人民币升值压力引起国际收支顺差;(2)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引起国际收支顺差;(3)国际投机资本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负效应及原因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负效应及原因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负效应及原因分析作者:李洁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6年第06期摘要: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

在分析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中开始,简析我国国际收支的三个特点,随后说明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效应(负效应),最后就其原因进行探讨,提出高储蓄率、大量引进外资以及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是造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现状;负面效应;原因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181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是由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储备资产组成的。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经常项目顺差4261.07亿美元,仅增长14.6%;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89.65亿美元,增幅同比下降74.2%。

2008年以后除了2010年,经常项目顺差不断下降,截止到2013年底,经常项目顺差1828亿美元,只达到2008年的43%。

相比经常项目而言,资本和金融项目变动剧烈,200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89.65亿美元,2009年达到1448亿美元,增长约7.6倍;2010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同比增长56%;2011年开始下降,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自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逆差,我国国际收支从往年的“双顺差”格局转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一顺一逆”状态。

但是2013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达到历史新高3262亿美元,我国国际收支重新回到“双顺差”的局面。

到2013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5097.26亿美元,达到38213.15亿美元。

1.1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来源是货物勿贸易顺差,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经常项目是在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中经常发生的收支项目,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以及对策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指的是我国在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方面出现的出口大于进口和资本净流入的情况。

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和影响也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外贸竞争优势: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红利和丰富的资源,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使得我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优势,从而促使出口增加。

2. 强劲的内需市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之一,市场规模庞大,内需市场强劲,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订单和动力。

3.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如税收优惠、海外经济合作区等,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4. 外资流入增加: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外资的增加也带动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带动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我国的出口和资本流入增加,可以带动国内生产和投资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2. 改善就业形势: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出口企业的生产和就业增加,可以减缓就业压力,改善就业形势。

3. 加强国家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双顺差意味着外汇收入增加,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储备,提高国家的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4. 影响货币汇率:国际收支双顺差也会对货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本币升值,给出口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针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1.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减少对低附加值产品的依赖,从而提高国际市场的份额。

2. 改善外贸结构:加大对中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和出口力度,减少对原材料和低端产品的依赖。

3. 优化投资环境:改善企业投资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推动资本流入的增加。

4. 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发展力度: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升级,推动国内市场的繁荣,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解决方法

内容摘要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现象。

双顺差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快速融入的结果,反映了我国储蓄大于投资的结构性特点,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消费需求不足是双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

国际收支活动描述了一种经济现象,反映了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货币收付活动。

分析该双顺差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解决措施,更好地促进新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提供一个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理论框架,分析双顺差的成因、利弊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持续较大的双顺差格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

关键词:经常项目;政策;解决措施AbstractOur country macroscopical economy is characterized by a significant deficit in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and the capital account surplus phenomenon. Double surplus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is the rapi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o the results, reflecting China's savings over investm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sufficient national imbalanc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consumption demand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e forming of double surplus. Internation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ctivities described a kind of economic phenomenon, reflecting a country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ll external contacts monetary payment activities. Analysis of the double surplus and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olve, to better promote the new era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continuously healthy progress.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theory, analysis of the double surplu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China's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surplus in successive years, larger persistent pattern of double surplus has become the current economic operation in China: a prominent feature.Key words: often project; policy; solving measures目录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1)(一)我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1)(二)我国国际收支特点 (1)(三)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 (2)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主要原因 (5)(一)内需不足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 (5)(二)收入增长缓慢 (6)(三)外资政策和投资环境 (6)(四)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 (6)(五)资本管制严 (7)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影响及解决方法 (7)(一)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7)(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 (8)(三)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8)(四)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9)(五)重视进出口 (9)结语 (10)参考文献 (11)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解决方法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一)我国国际收支主要状况国际收支是我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及对策引言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收支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外向型发展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

而其中,国际收支双顺差指的是财政和经常项目双方面都有顺差现象,是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状况之一。

然而,现实中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够取得这样的收支状况。

那么什么是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如何形成的?又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呢?什么是国际收支双顺差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财政收入与支出以及经常项目收入与支出都有盈余的情况。

其中,财政收入与支出通常指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包括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项目开支、债务利息等方面。

而经常项目收入与支出通常指一个国家的商品贸易、服务贸易、以及一些资金流入与流出等方面的收支情况。

如果在一个相对长时间内,一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和经常项目收支都是超盈的状态,那么我们便可以认为这个国家双顺差。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双顺差并不等同于一个国家收入一定比支出高。

因为一个国家的收入与支出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有时候某个领域的支出会大于收入,但其他领域的收入会更多,最终导致整体上收支保持平衡。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结构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到其境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各个领域收支的平衡。

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比较符合国际市场需求,那么其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收入就有可能比支出更多,从而形成经常项目顺差。

而如果这个国家的政府的税收水平得当,其财政收入也会比支出更多,从而形成财政顺差。

国际投资国际投资也是影响一个国家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良好,吸引到了大量海外投资,那么其境内的收入也会大大增加,从而形成双顺差。

汇率汇率的变化也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收支状况。

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相对较低,出口商品价格相对较低,那么其出口贸易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策研究摘要: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

根据国际收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认为双顺差是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在重点分析双顺差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投资;外汇;需;转变一、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双顺差的状况,即经常项目的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顺差,随之而来的是外汇储备大量增加。

我国的国际收支自1994年以来(1998年除外),连续多年处在双顺差的状态,特别是从2001年至今,双顺差的增长趋势尤为显著,而且经常账户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快于资本金融账户。

虽然2008年10月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短暂的下滑,但最后依然处于1万亿的大关之上,数额接近1.95万亿美元。

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强了我国的对外金融实力,也可以体现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但持续的双顺差和过多地外汇储备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生产力布局变化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反映。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国际国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具体来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有以下几点:1、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部原因。

(1)国的高储蓄率和低投资率引起国际收支顺差;(2)国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引起国际收支顺差;(3)外贸竞争优势的增强引起国际收支顺差;(4)长期实施的出口鼓励政策引起国际收支顺差;(5)长期实施的出口引资政策和外资政策的扭曲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2、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外部原因。

(1)人民币升值压力引起国际收支顺差;(2)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引起国际收支顺差;(3)国际投机资本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三、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正面效应收支双顺差的现状,首先表现出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强大和国际竞争力的逐渐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经济实力的体现,所以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出现,还是有一定的正面效应。

1、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也使我国彻底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

2、较充足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国际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能力的增强,为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保证,有助于我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

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了较宽的政策空间。

3、较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促进国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进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提供了支持。

有利于实现外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四、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负面效应但是,“双顺差”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格局,中国的“双顺差”更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

“双顺差”已经并且正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

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得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尽管中央银行交替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以回笼市场的流动性,但在外汇储备持续狡狯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调控政策的作用空间受到了限制,加大了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了脆弱性,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

当前宏观调控中面临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投放偏多,房地产和股票价格上涨过快等都与这种外资流动性偏多相关。

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下,流动性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运作,成数扩大。

2006年我国M2比GDP的比重为 1.65。

意味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银行体系依赖性进一步增强。

这种流动性偏多尚为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容忽视。

三、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和强化了这些结构性问题。

充分式外贸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外贸顺差,不仅导致资源和沿海地区和出口加工部门过渡集中,国服务业和产业部门,部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加剧了国环境资源的压力。

四、贸易顺差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根据WTO统计结果,随着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近年来,我国连续十多年被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尽管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加,但面对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形势,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始终存在。

我国现阶段持续一定时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既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以及结构调整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突出。

为此,在促进本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统筹国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五、从长期看,随着外资存量的增加,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外国投资收入汇出的数量会不断增加,中国在未来可能不得不进一步扩大贸易顺差以便维持经常项目的平衡。

届时,中国的GDP和GNP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我们的后代子可能会背上支付FDI投资收益汇出的承重负担。

从中期来看,中国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模式和国际分工参与模式是否是中国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也是需要深入讨论的。

从短期来看,“双顺差”是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根源。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给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困难。

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正在迅速接近1万亿美元。

六、当国际收支顺差来自于大量实际资源的输出时,会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外投资的净流入,则增加了对远期利润、利息流出的资金需求,同时可能会对国资金的利用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如果流入的资金中包含大量游资,很可能会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经济安全带来威胁。

另外,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还可能招致伙伴国的经济对抗和制裁。

七、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收支顺差形成往往是由于出口过多所形成的贸易收支顺差,中国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属于劳动密集行工业,这依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大规模浪费和流失,招商引资项目,让外国企业只花费金钱就可以利用我国的资源发展自己国家的工业。

但是这会造成我国国可供使用资源的减少,因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

五、对于减弱对应负效应的对策研究各国政府可以选择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和其他奖出限入措施等。

这些政策措施不仅会改变国际收支,而且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其他影响。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采取不同措施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

一、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新形势,着眼于保持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宏观目标,政府应注意转变经济工作思路,时时进行宏观调控,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入手,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二、要立足与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以消除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中长期的影响。

同时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注意培养经济的生增长能力,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手段,促进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的差距。

解决住房、教育一医疗等民生问题,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鼓励合理消费,促使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投资,需与外需协调拉动型转变。

三、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招商引资行为,避免各地为争相引入外资而进行的恶性竞争,适当提高劳动力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调整。

调整资源和环境成本格局,要严格控制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鼓励境主体对外投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和地位。

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平衡发展,改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低廉价格追求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继续调整出口退税等出口导向的优惠政策,严格控制搞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鼓励节约型、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的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劳工成本、环保成本和资源成本。

要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际营销能力,提高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出口从生产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零部件、国短缺资源、原材料及自成品的进口,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总量。

在当前流动性偏多的形势下,坚持稳中适度从紧,一是继续整合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发行,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供应和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相适应。

二是灵活运用利率调整手段,逐步实现正的实际利率。

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四是加强国外形势的分析和预测,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灵活性。

六、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汇率在合理均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增加金融避险工具,培育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意识和能力,为促进国收支基本平衡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积极稳健金融市场建设。

使国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国投资,鼓励各类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利用国的金融市场筹集资金。

三是稳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完善对资金流入监管的同时,促进资金双向有序流动。

七、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规则制定,努力营造国际有利的环境,加强同各国的磋商、协调,在积极承担自身国际义务的同时,促进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贸易赤字,一方削减财政赤字,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参考文献:[1]礼卿.关注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J].国际金融研究,2004,(1).[2]吴晓灵.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中国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7,(1).[3]邓立,坤.我国双顺差剧增成因及影响分析[J].财贸经济,2007,(9).[4]贺力平.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长期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J].中国外汇,2007,(1).[5]颖.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持续性及应对策略[J].当代经济,2007(10).China's international payments surplus negativeeffectsand countermeasuresKaline chanAbstract:China's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problems aroused wid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lthough international payments maintain bigger surplus can enhance our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xternal shocks, but undeniable, long period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surplus will give a negative impact on our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that surplus i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key analysis,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double surpluses are put forward, based on some payments surplus to the policy Suggestions.Key words:international payment surplus; Investment; Foreign currency;Domestic demand; chan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