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用凝聚胺做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程序
最新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

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凝聚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操作规程(SOP文件)1目的作为介质辅助用于完全抗体及不完全抗体的临床筛选检测及辅助用于临床交叉配血实验。
2检验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
最后,加入悬浮液(Resuspending),Resuspending具有中和凝聚胺(Polybrene)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3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的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的6个月内使用完。
4样本要求4.1新鲜血清,含EDTA抗凝血浆、3%~5%的红细胞悬液。
4.2不能使用溶血标本及含枸橼酸钠、肝素抗凝血浆标本。
5检验方法辅助交叉配血试验5.1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洗涤或不洗涤均可)1滴,次侧管反之。
5.2各加LIM0.65ml,混合均匀后,再各加Polybrene溶液2滴,并混合均匀。
5.3用离心机3400转/min(相当于1000g离心力)离心10秒,然后把上清液倒掉,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一.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材料和设备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作步骤1.凝聚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过1min 可能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
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血库凝聚按法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及血库收发标本制度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原理]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
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
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
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组成]1,洁净试管,离心机,显微镜。
2,0.85% 氯化钠溶液:准确称取氯化钠(AR)8.5 g,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试剂启用后,有效期为:二周。
3,凝聚胺试剂*1 低离子介质溶液:含葡萄糖,乙二胺四醋酸-2钠及稳定剂。
*2 凝聚胺溶液:含凝聚胺,氯化钠及稳定剂。
*3 复悬液:含柠檬酸钠,葡萄糖及稳定剂。
*4 阳性对照血清:含抗D血清,氯化钠及稳定剂。
4,抗人IgG 血清。
[试剂保存和稳定性]1.凝聚胺试剂须保存在2-25℃。
2.有效期内可使用。
3.抗人IgG血清低温冰箱保存。
复溶后放2—4℃冰箱保存。
[标本收集和准备]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操作中小心防止红细胞破损),放入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血清管(也可用EDTA-K2抗凝血液),并将注射器中余下的少量血液配成2%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放入另一已贴标签干燥洁净的试管中为红细胞悬液管。
以上标本有效期为三天;若受血者抽取标本后,输用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且输用时间超过12 小时的,必须重新采集标本。
2.2% 红细胞悬液: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3次。
根据下表进行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悬液浓度(%)压积红细胞(滴)盐水(滴)----------------------------------------------------------------2 1 2ml(40)5 1 0.8ml(16)----------------------------------------------------------------[操作步骤]1.取出3支试管分别标记主,次及对照测试:主测管:加入病人血清(浆)2滴,再加入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次测管:加入供血者血清(浆)2滴,再加入病人3-5%红细胞悬液1滴,对照管:加入2滴*4阳性对照血清,再加入供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聚凝胺法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聚凝胺法一、目的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对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二、方法采用聚凝胺介质试管法;三、原理聚凝胺法第一步采用低离子强度溶液降低红细胞和抗体反应介质的离子强度,从而减少了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带正电荷的IgG抗体与带负电荷的红细胞发生反应,这样大大加快了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速率;第二步通过加入聚凝胺来促使红细胞产生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聚;聚凝胺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Zeta电位降低,从而产生红细胞可逆性的聚集,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让IgG抗体可直接引起红细胞凝聚;第三步加入重悬液,重悬液可中和聚凝胺的作用;可区分由聚凝胺诱发的红细胞之间的非特异性凝聚与由抗原抗体反应所致的特异性凝聚;四、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五、仪器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六、试剂1、试剂名称:快速聚凝胺试剂盒2、试剂生产厂家: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批准文号:国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3400076号;4、包装规格盒:低离子强度溶液LIM 49ml×2;聚凝胺溶液Polybrene Solution 15ml×1;重悬液Resuspending Solution 15ml×1;4、贮藏条件;2-8℃避光保存;5、有效期:自检定合格之日起2年;七、检测样本要求1、标本类型:静脉血EDTA抗凝剂:血液=1:10;2、标本采集:见输血科标本管理标准化操作规程;3、标本储存和运输:新鲜血2~8℃贮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4、标本拒收状态:标识不准确、标本稀释、细菌污染,严重溶血等不能测定;八、操作步骤1、收集标本,严格进行查对无误后,分离血清浆;2、取10mmx60mm洁净小试管2支,分别标明主次侧管;3、主次侧管加入受供血者血清浆1滴,加供受血者3-5%红细胞悬液1滴;4、向各管加低离子强度溶液,混匀,静置30-60秒;5、向各管加聚凝胺溶液1滴,混匀,3000r/min离心15秒,轻轻摇均,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6、向各管中加重悬液1滴于管底,轻轻摇起观察结果;1分钟内凝集消失呈均匀混悬液,如反应很弱,应镜下观察并与阴性对照比较;镜下无凝集红细胞为阴性, 1分钟内凝集不消失,既为阳性,7、阴性结果表明受血者与献血者血型相合;阳性结果表明受血者与献血者血型不相合九、质量控制1、此检测项目应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且成绩合格;2、每日做室内质量控制,且要求在控;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判断结果后应仔细核对、记录,避免笔误等引起的差错;4、交叉配血标本应在2~8℃保存留一周,以备复查;十、生物参考区间相合,不相合;十一、注意事项与干扰因素1、本方法可结合盐水介质交叉配血相合后进行临床发血;2、交叉配血标本必须正确有标识,其血液量、红细胞或血浆的质量符合实验要求和受血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3、交叉配血试验血样要求是输血前3天内的血样预防受血者在输血前的3个月之内可能有妊娠或输血等免疫史而可能产生不规则抗体;4、标本血液离体后要求尽快送检,至检测完毕最长不能超过3d,每次检测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标本应在2℃~8℃保存7天;5、试剂使用前应仔细检查试剂的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变质失效;6、患者使用的药物影响的处理:如果使用右旋糖酐、PVP等治疗,应注意将红细胞洗涤;如果受者使用肝素治疗,则应用硫酸鱼精蛋白对抗,使样本凝结;7、交叉配血试验不相合时应注意红细胞缗钱状的假阳性鉴别,可结合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镜下观察或离心去上清液后重悬观察;8、抗体筛选试验阴性,而交叉配血结果阳性,提示有未检测明的同种抗体存在;9、交叉配血结果不相合提示有未查明的同种抗体存在;10、注意交叉配血试验过程中离心力、温度、红细胞浓度、抗原抗体的比例;11、血清或血浆中如含有溶血性抗体,则相应红细胞被溶解而不凝集,交叉配血结果阳性,如排除标本中补体干扰因素的影响,可来活后重新试验;12、注意在室温反应中或抗球蛋白试验中显示有自身抗体,应加做自身对照试验或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加以鉴别;十二、参考文献1、胡丽华主编,临床输血检验,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叶应妩,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1;3、安万新主编,输血技术学,第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9;4、聚凝胺试剂盒说明书;。
s014交叉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聚凝胺法)

红细胞外表的负电荷,使红细胞的 Zeta 电位降低,从而产生红细胞
可逆性的聚集,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让 IgG 抗体可直接引起红细
胞凝聚。第三步参加重悬液,重悬液可中和聚凝胺的作用。可区分由
聚凝胺诱发的红细胞之间的非特异性凝聚与由抗原抗体反响所致的
特异性凝聚。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前需进展穿插配血试验的血液及血液成分。
采用聚凝胺介质试管法;
三、原理
聚凝胺法第一步采用低离子强度溶液降低红细胞和抗体反响介
质的离子强度,从而减少了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带正电荷的
IgG 抗体与带负电荷的红细胞发生反响,这样大大加快了抗原和抗体
反响的速率。第二步通过参加聚凝胺来促使红细胞产生可逆性的非特
异性凝聚。聚凝胺是一种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可以中和
五、仪器设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普通离心机;血型专用离心机;
六、试剂
.
z.
-
文件名
穿插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聚凝胺法〕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
修改日期
签字
修改日期
签字
复审日期
签字
复审日期
签字
.
z.
-
穿插配血试验标准化操作规程〔聚凝胺法〕
一、目的
为保证临床输血的相容性,确保临床输血平安,对全血、红细胞 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 采浓缩白细胞悬液等血液成分进展穿插配血试验。 二、方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操作人员】经批准人授权的同志【部门主管】【质量控制员】【目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仪器范围】双目显微镜、普通离心机。
【该SOP变动程序】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应用范围】交叉配血(凝聚胺法)的手工操作。
【标本采集和处理】1.由临床科室采用真空负压EDTA K2抗凝管采集3ml-5ml,作好标记,立即送检。
备血使用的受血者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血样。
采血时要防止溶血及多量组织液混入(多发生在静脉穿刺不顺利勉强抽血时),在病人输液时采集标本,必须从未输液的一侧肢体抽取,绝不允许在输液管接头处采集。
2.非急症病人输血前,应事先采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填写申请单配血单上,以便核对。
急症抢救输血,未能事先采血检测血型,则要求由专人核对、贴标签、采取血标本送检。
3. 检验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检验目的以及标本是否与申请单一致。
确认无误后用专用记号笔在试管与申请单上编写对应数字序号。
并按日期索引进行登记。
4. 将标本置于台式离心机内,放置保证平衡,以1500转/min离心10分钟。
保证血浆于血球有效分离。
溶血标本应重采取、乳糜血及标本量不足应加以登记,溶血性疾病应注明。
【方法学原理】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
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
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
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和材料】1.供血者血清(血浆);2.受血者血清(血浆);3.BASO凝聚胺(Polybrene)试剂盒。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是指将一定数量的输血者的红细胞与另一组供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通过观察混合血后是否发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交叉配血操作主要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以下是交叉配血操作规程的详细步骤。
1.准备工作a.配置所需试剂,包括输入血浆、配血瓶、试剂盘、标本管、溶血酶溶液、配血盘等。
b.通过测定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确认双方的血型信息,并记录在相关记录表中。
2.标本采集a.采集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入标本管中,避免血样凝固。
b.标本采集的相关操作要符合严格的无菌原则,确保血样的无菌及安全性。
3.标本处理a.将标本管中的静脉血标本置于冰上,在4℃下保存。
b.用溶血酶溶液处理输血者的红细胞,将3滴红细胞加入到每一个配血瓶中,轻轻摇动混合均匀。
4.试剂配置a.将配血盘中的试剂盘取出,配置新鲜的抗血型血清和已知血型标准红细胞。
5.凝胶装配a.打开凝胶洞口,将配血盘的试剂盘放入凝胶洞中。
b.确保试剂盘的位置正确,使试剂液体触及到凝胶洞的底部。
6.样本混合a.取出保存在冰上的输血者和供血者的静脉血标本,放置于试剂盘的对应位置。
b.轻轻旋转试剂盘,使血样和试剂充分混合起来,注意避免搅拌过于激烈。
7.观察凝聚反应a.在一定的时间内,观察配血盘中是否发生凝聚反应。
b.根据凝聚反应的情况,判断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兼容。
8.结果判读a.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不兼容,不适合进行输血。
b.若输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没有发生凝聚反应,表示两者的血型兼容,可以进行输血。
9.记录和报告a.记录每次交叉配血的操作过程和结果,包括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信息、配血的凝聚反应情况等。
b.报告输血者的血型结果和是否适合进行输血。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凝聚反应来判定血型的兼容性,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
但需要注意的是,交叉配血结果只能作为指导输血的参考依据,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输血指征等因素,确保安全有效地进行输血操作。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一)检验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血,确保输血安全。
(二)检验原理1.凝聚胺法利用多聚季胺盐类——凝聚胺携带很多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集消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则不能消散,以此来判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2.微柱凝胶法微柱凝胶卡的微管中装填有葡聚糖凝胶颗粒和抗人球蛋白试剂,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IgG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凝胶颗粒,使其悬浮在凝胶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颗粒到达微管底部。
3.玻璃珠微柱法微柱卡的每一个微管中装填有直径均一的玻璃微珠和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和抗补体C3),红细胞表面抗原与其对应的IgG抗体结合以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不断向管底沉降,并与抗人球蛋白结合形成红细胞凝集,玻璃微珠具有分子筛的作用,可以阻滞凝集的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玻璃微珠,使其悬浮在玻璃微珠层的上端,未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玻璃微珠之间的微小空隙到达微管底部。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手工凝聚胺法、全自动微柱凝胶法、全自动玻璃珠微柱法交叉配血试验。
(四)设备性能参数各种交叉配血检测系统性能指标参见相应检测系统说明书。
(五)器材与试剂1.器材KA-2200血清学专用离心机、B600-A型低速离心机、WADiana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SWING-SAXO血型配血系统、Techno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Othro Au-toVuel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系统、阅片灯箱、光学显微镜、塑料软试管、塑料硬质试管(100m m×l2mm和75m m ×l2mm)、试管架、一次性塑料滴管、记号笔。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1. 原理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浆)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亚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凝聚胺溶液,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直接凝集红细胞。
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分散。
2. 标本采集:2.1 标本种类:抽取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将细胞配成5%盐水悬液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浆)和红细胞悬液。
2.2 标本要求:抗凝和干燥管均可,如用抗凝血主张用EDTAK2(mg/dz)抗凝标本应无溶血,切标签齐全。
3. 标本储存:急诊标本30分钟内完成操作,标本应至4℃冰箱保存7天。
4. 标本运输:室温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污染。
溶血标本,标签不齐全不能作测定。
6. 试剂:6.1 试剂名称:凝聚胺试剂(polymatching)6.2 试剂生产厂家:6.3 试剂组成:试剂1. 低离子介质(LowLonic Medium,LIM).试剂打开使用后,可置室温贮存,未开封者2-10度贮存,有效期为2年。
试剂2. 凝聚胺溶液(Polybrene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3. 重悬液(ResuspendingSolution).贮存及有效期同上。
试剂4. 8.5%生理盐水。
7. :7.17.27.3 恒温水箱8. 操作步骤及结果判断:8.1 供受者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成3-5%的细胞悬液。
加样量均为:血清2滴,红细胞悬液1滴。
主管: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悬液;次管:受者红细胞悬液+供者血清;(阴阳对照管另设)。
8.2 各管分别加低离子介质0.6ml混匀置室温1分钟。
加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置室温15秒。
8.3 1000g(3000rpm),离心18秒,弃上清液,管底保留约2滴液体。
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流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流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性医学操作,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给患者配血,保证患者得到优质的治疗。
本文将结合流程图,着重介绍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的基本流程。
自动交叉配血系统通常由凝聚胺交叉配血设备和血液实验室材
料组成,它可以完成一次全自动的交叉配血操作。
第一步是将血液实验室的样本置于设备上,将凝聚胺置入设备中。
耐普森凝聚胺具有双向交叉作用,能够将血液样本混合、交叉混合,达到所需的组成比例。
第二步是进行配血,将混合的血液样本注入接收者的血液管中,使血液按照所需的比例分配,从而使接收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三步是处理凝聚胺,经过操作后,凝聚胺被收集,然后经过处理处理,分解凝聚胺质粒,使其保持有效的状态,为下一次的操作做好准备。
第四步是清洗设备,在每次操作完成后,应当及时清洗设备,以确保本次操作在下一次使用时可用。
整个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不仅确保了患者得到优质的治疗,而且操作流程简单、安全,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大量便利。
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提醒我们,要提高护理质量,做到安全、准确、快速,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严谨慎重。
采用凝聚胺交叉配血的护理工作应该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护理任务,必须认真对待,以保护患
者的生命安全。
总之,凝聚胺交叉配血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它不仅能够给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还可以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疗环境。
通过规范操作,准确按照操作规程,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可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护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5.用凝聚胺做交叉配血试验的操作程序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试验操作规程(SOP)1. 目的:交叉配血;检出和鉴定意外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定型2. 原理:凝聚胺溶解后产生的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间距缩短,发生由IgG直接搭桥的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当非特异性凝集回复时,只剩下由抗原抗体1. 目的:检出和鉴定意外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定型2. 原理:凝聚胺溶解后产生的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间距缩短,发生由IgG直接搭桥的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当非特异性凝集回复时,只剩下由抗原抗体搭桥的特异性凝集。
3. 适用范围:配血、免疫性抗体检查、红细胞血型鉴定、特殊的研究4. 所需材料:聚凝胺试剂、定型血清、谱细胞、洁净试管、滴管、离心机5. 操作程序:(以交叉配血为例)5.1以生理盐水洗涤受血者和献血者红细胞 1 —3次,配成3-5%的悬液。
5.2交叉配血试验:主侧:2滴患者血清加1滴供者3-5%的RBC悬液。
次侧:2滴供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
阳对:2滴抗-D血清加1滴RH( +)3-5%的RBC悬液。
5.3每只试管加600微升低离子液,混合放置1分。
自身对照:2滴患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
5.4 分别加2 滴Polybrene 应用液,混合放置15 秒。
5.5 离心3400转/分15 秒,弃上清,控干。
5.6 观察管底有无聚凝物,如果没有则需重做。
5.7 每管各加2 滴解聚液,轻轻混合10 秒,观察结果并做记录。
5.8 结果判定:10 秒内若为Polybrene 引起的聚合应该会散开,判为阴性。
若为抗原抗体引起的凝聚则不会散开,判为阳性。
6. 注意事项:6.1可以用EDTA血浆代替血清6.2 加入解聚液后应该在3 分钟之内观察结果6.3 解聚液不可多加,以免降低试验灵敏度。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程(凝聚胺法)一.目的规范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配血标本。
三.职责血库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四.所需材料和设备材料:凝聚胺试剂盒、患者血标本、生理盐水、小试管、滴管、献血者标本。
设备: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37℃恒温水浴箱、显微镜五.操作步骤1.凝聚胺法(1)以生理盐水配制供、受者3%~5%红细胞悬液。
(2)取试管3支,标记主、侧和自身对照主侧加受血者血浆(血清)2滴,献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加献血者血浆(血清)2滴,受血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自身对照管加患者血浆(血清)2滴和患者3%~5%的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
(3)以1000r/分钟离心1分钟,观察盐水介质实验结果。
(4)每管各加低离子介质(LIM)溶液0.7ml,混合均匀,室温孵育1min。
(5)每管各加2滴凝聚胺溶液,混匀后静置15s。
(6)1000r/分钟离心1分钟,倾去上清液,不要沥干。
(7)轻轻摇动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必须重复步骤(3)-(6)(8)加入2滴重悬液,并轻轻混合,观察结果。
(9)结果判定如凝聚散开,则为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凝集,判为阴性结果,配血相合;如凝聚不散开,则为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判为阳性结果,配血不相合,如肉眼观察凝集强度弱,可进一步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凝集。
结果判定要求在1min内完成,最长不要超过3min,因为弱凝集的阳性结果,超过1min可能变为阴性。
六.注意事项1.配血技术①常规配血技术:选择的技术不仅要能检查出不配合的IgM抗体,还必须能检查出尽可能多的不配合的IgG抗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抗体的漏检。
目前认为盐水法交叉配血是输血前检查必不可少的试验,首先采用盐水法进行交叉配血,再采用能够检出IgG类抗体的方法进行交叉配血;②特殊配血技术,如:预温配血技术:主要用于解决无临床意义的冷抗体引起的交叉配血不配合。
交叉配血试验(二)

交叉配血试验(二)一、项目名称:交叉配血试验方法:改良聚凝胺试验二、操作步骤:1.取2支试管,标明主、次侧。
2.主侧管加入患者血清(或血浆)1滴,再加入用LIM溶液配制的2%左右献血者红细胞悬液2-3滴,混匀。
3.次侧管加入献血者血清(或血浆)1滴,再加入用LIM溶液配制的2%左右患者红细胞悬液2-3滴,混匀。
4.3400RPM(1000G)离心15秒,看结果并记录。
5.若(3)结果为阴性,则加POLYBRENE试剂1滴,摇匀。
6.400PRM(1000G)离心15秒~1分钟,轻摇观察由POLYBRENE引起的红细胞菲特异性凝集,若未见红细胞凝集则需要做。
7.加入1滴重悬液轻摇看结果,由POLYBRENE引起的红细胞菲特异性凝集应在1分钟内完全散开,若是由免疫抗体引起的凝集反应则不会完全散开。
三、结果判断:阴性结果:红细胞迅速散开,并在1分钟内完全散开。
阳性结果:红细胞不迅速散开,弱凝集可能在30分钟内明显减弱或消失,因此以立刻看结果为准。
质控试验:可以用阳性对照试剂代替待检血清按同样步骤进行质控试验,结果应为“1+”的弱凝集。
四、病人准备、标本要求:要求抽静脉血,并保证不能溶血。
五、注意事项:1.配制LIM红细胞悬液:取抗凝或不抗凝的血样标本的浓缩红细胞可直接加LIM配制悬液,若红细胞含有较多血清或血浆,则需要用LIM洗涤细胞一次。
红细胞悬液浓度为2%,该悬液可替代盐水红细胞使用。
2.血清量应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多加血清会提高离子强度,降低致敏效果。
3.使用肝素抗凝的血浆配血需要多加一滴POLYBRENE试剂,以中和肝素。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步骤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步骤
凝聚胺法是一种用于交叉配血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确定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相容性。
以下是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步骤:
1. 准备试剂和血液样品:准备好用于配血的抗人类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globulin)、酶处理的红细胞(酶处理可增加凝
集反应的可观性)、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和献血者的红细胞样本。
2. 制备红细胞悬液:将献血者的红细胞样本与生理盐水等溶液混合,制备成红细胞悬液。
3. 凝聚胺法测试:将受试者的血清样本与献血者的红细胞悬液混合,使其发生凝集反应。
这种凝集反应是由于血型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引起的。
4. 观察反应:观察混合溶液中是否发生红细胞凝集。
如果发生凝集,说明受试者的血清中含有能与献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反应的抗体。
反之,如果没有发生凝集,则表示受试者的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没有血型抗原-抗体相互作用。
5. 阅读和解释结果:根据凝聚胺法反应的结果,确定献血者和受血者之间的血型相容性。
对于发生凝集的配对,表示不相容;在没有凝集的配对中,表示相容。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血库人员确定合适的献血者给予血液输血给
受血者,从而减少输血反应和不良后果的发生。
每次输血前都要进行凝聚胺法测试来确保安全有效的输血过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流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操作流程一、移植前检查1、医护人员、手术室用品、抗污染措施、各种设备的准备工作,并检查交叉配血的源和受者,确保安全性。
2、根据预定的方案,做出血液学等检测,同时分析所需肝脏移植的浓度,做好调整。
3、双方做出的抗原检测结果要在移植完成之前确定。
4、检查医疗设备是否正确,确保手术室和床位安全,调整好手术条件。
二、合并操作1、将免疫调节剂,如凝聚素、胺和相关成分连续输入受者,按照相关程序,以保持肝脏合并正确。
2、将肝脏活性素加入受者的血流中,把受者的血液和肝脏活性素混合,以使受者的免疫反应得到有效抑制。
3、注入受者口服的药物,防止受者抗原性反应,减轻排异反应。
4、受者注射相关基因,避免向受者体内输入来源肝脏所含有的抗体。
5、注入必要的抗血清,防止受者抗原性反应。
三、移植后护理1、检查受者情况,监测血液学,根据医生要求调节抗滤膜质量,确保肝脏在移植后运转正常。
2、严格控制膳食,定期检查肝功能、电解质和血糖,确保受者的生理机能。
3、血液循环不良应及时处理,以防止移植的肝脏受到损伤。
4、定期给受者注射抗排异药物,以保持肝脏的抗排异能力,维持器官功能正常。
5、及时给受者施用抗感染药物,防止移植肝脏因感染而被破坏。
四、交叉膜交叉配血1、以源者血浆、受者血液和未活化剂为原料,让血浆中卡蛋白复制聚合,形成膠状状态。
2、把聚合物倒入由特殊材料制作的滤膜内,完成小分子量混合吸附,透过滤膜转换成血液。
3、改变滤膜的温度和压力,完成混合、转换和稳定血浆,使源者和受者的血液交叉混合,在一起稳定、混合。
4、将混合血液安全输入受者体内,完成肝脏移植。
五、总结交叉膜交叉配血是一种技术复杂、程序繁琐的血液学手术,是肝脏移植的基本步骤,也是保证肝脏移植安全、排异反应程度采取合适措施的重要步骤。
在血漿交叉配血程序中,凝聚素、胺和相关成分是抑制受者的排异反应的主要因素。
此外,混合血液的温度、压力等也是手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医院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标准操作程序

交叉配血试验(凝聚胺法)标准操作程序【项目名称】交叉配血试验【实验用途】辅助用于交叉配血【实验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
此时红细胞则被扩散的双层离子云所围绕,而形成Zeta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
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溶液,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
其后,加入凝聚胺试剂,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是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聚集。
最后,加入重悬液,重悬液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聚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
【标本种类】被检验者的血液,ABO正反血型Rh(D)血型抽3毫升不抗凝静脉血,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抽5毫升不抗凝静脉全血。
血清标本:取静脉血沿管壁慢慢注入干燥试管内,待血液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用于一般实验,以血型鉴定,配血等的红细胞至少要用大量生理盐水洗一遍,通过洗涤可以去除红细胞表面的下述物质:1、少量血浆蛋白,如纤维蛋白原、抗球蛋白抗体,会干扰特异凝集和中和加入的抗体;2、已溶解红细胞的基质,有竞争抗体的作用;3、可容性的抑制物,如A、B、Chido、lewis等物质;4、抗凝剂,有抗非体作用,如第1次洗后有溶血现象,则要洗第2次,如第2次洗后上清液仍不完全清澈,这种红细胞不亦使用,应弃去。
红细胞悬液常用浓度有2%、5%和10%,配制时应将最后一次洗涤的红细胞水平离心机3000转/分离心,30分钟压积,在不除去上层盐水的情况下,吸取一定量的压积红细胞按体积百分比配成所需浓度的悬液。
实际工作中,可用一般洗涤压积的红细胞1滴加8滴生理盐水,配成的悬液约为10%,按此比例配成其他所需浓度的悬液2%的悬液一般用于滴定抗体效价,5%的悬液常用于血型鉴定或间接抗球蛋白试验,10%的悬液则用于测定抗体的亲合力。
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本院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的操作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3、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本实验的技术操作。
4、试验方法及原理4.1试验方法:凝聚胺介质配血法4.2原理:针对不规则抗体的检出及鉴定多采用红细胞的凝聚反应试验,而凝聚反应试验的成效则与分布红细胞表面之电荷以及抗体的亲和性息息相关。
凝聚胺法是利用低离子介质(LIM)来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进而减少红细胞之间距,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接着加入凝聚胺(polybrene)此种多价阳离子聚合物来中和红细胞上的阴性电荷,使细胞间发生非特异性凝聚;最后加入重悬液,使之中和由凝聚胺所引起之非特异凝聚,倘若没有凝聚发生,则判定为阴性;若有凝集,则得知存在特殊性之抗原抗体反应,则判定为阳性。
5、样本采集和处理同盐水交叉配血试验。
6、试剂:贝索的试剂盒:1)低离子溶液(LIM)2)聚凝胺溶液(POLYBRENE)3)悬浮液(RESUSPENDING)7、操作步骤7.1 取试管两支,分别标明主次侧管,主侧管加入受血者血清两滴,再加入2~5%献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次侧管反之。
7.2每支试管中加入0.7mlLIM液,混匀;再各加入2滴POLYBRENE 液,混匀。
7.3 3400转离心10秒,弃上清液,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 液体。
7.4轻摇试管,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若无凝集则必须重作。
7.5加2滴resuspeneing液,轻摇试管混合并同时观察结果。
8、结果判断立即目测并镜检观察凝集状态。
如果30秒内凝集散开,代表是由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
若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凝集,配血结果不相合。
若反应可疑,可进一步用显微镜观察。
聚凝胺配血操作方法

聚凝胺配血操作方法
聚凝胺配血操作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无菌,并准备好所需的配血试剂、设备和标本样本。
2. 检测抗原和抗体:使用配血试剂对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抗原和抗体检测,以确定它们之间的兼容性。
3. 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将受血者的血浆与已知抗体的红细胞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反应,以判断受血者是否对该抗体具有敏感性。
4. 确定受血者血型:通过实验室技术确定受血者的血型,包括ABO血型和Rh 血型。
5. 选择适当的供血:根据受血者的血型和特定的临床需求,选择匹配的供血单位。
6. 进行交叉配血验证:再次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验证所选供血单位与受血者血液的兼容性。
7. 发放配血产品:将经过验证的供血单位发放给医疗人员进行输血操作。
在进行配血操作时,务必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进行,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

凝聚胺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规范交叉配血试验的技术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特制定本规程.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输血科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三、职责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四、测定原理: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凝聚胺是一种高效价阳离子季胺盐多聚物,溶解后产生较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的距离减少。
若是未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加入悬浮液它具有中和凝聚胺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集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所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集,凝块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五、试剂及材料(一)聚凝胺试剂盒(合肥天一生物技术研究所)成分:低离子介质溶液、聚凝胺溶液、重悬液、阴性及阳性对照液;保存条件:2~8℃贮存2年,试剂盒打开使用后可置于室温(二)材料:玻璃试管、微量移液器、离心机、载玻片、显微镜等六、标本要求:(一)抽取受血者抗凝(抗凝剂为EDTA.K2)静脉血2—3ml(注意核对病人信息),在3000r/min条件下离心5分钟备用。
(二)标本保存:血液样本必须密封,2~8℃保存7天。
(三)用于交叉配血必须是2~8℃保存3天以内的标本.七、操作程序:(一)将受血者红细胞配成3%盐水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
(二)将供血者血样配制3%红细胞悬液,鉴定ABO血型及Rh血型.(三)取洁净小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或“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或“次侧”.(四)主侧管:受血者血清100ul+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次侧管:供血者血清100ul+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
各加低离子介质溶液0.6 ml,混匀后静置1分钟,再各加聚凝胺溶液2滴,静置15s。
(五) 混合均匀后,在1000g条件下离心15s,然后倒掉上清液。
(六)轻轻侧动试管里的细胞扣,目测红细胞有无凝集,如无凝集,则必须重做。
凝聚氨配血操作流程

凝聚氨配血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
咱得先把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
你得有干净的试管,这个可不能马虎,要是试管不干净,那后面的结果肯定不准。
还有那个凝聚氨试剂,这可是关键的东西呢。
另外呀,采血管得是合格的,采血针啥的也都要准备齐全。
对了,别忘了准备好标记笔,这样才能把标本啥的标记清楚,不然到时候搞混了可就麻烦大了。
二、采血。
接下来就是采血啦。
找个技术好的护士或者自己手法熟练一点,扎针的时候要快准狠,可别让被采血的人太遭罪了。
采血量也得控制好,多了少了都不行。
采完血之后呢,要轻轻颠倒采血管,让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就像给它们做个小按摩一样,这样血液才不会凝固得乱七八糟的。
三、标本处理。
把采好的血标本拿到实验室,要小心一点,别晃得太厉害。
在实验室里呢,把血标本离心一下,这就像是把血液里的小伙伴们按照轻重分开一样。
离心完了之后,你就能看到分层啦,上面是血浆,下面是血细胞。
咱们要用的就是血浆部分哦。
四、配血操作。
把血浆取出来放到干净的试管里,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凝聚氨试剂。
这个比例很重要哦,就像做饭放调料一样,放多放少味道就不一样了。
加完试剂之后呢,轻轻摇晃试管,让它们充分混合。
这时候你就可以把供血者的红细胞悬液也加进去啦。
加进去之后再摇晃一下,然后就等着看反应啦。
五、观察结果。
在等结果的时候可不能心急。
过一会儿你就会看到试管里的情况啦。
如果有凝集现象,那就说明配血可能不成功,如果没有凝集,那恭喜啦,配血可能是成功的呢。
不过这个结果咱们还得谨慎判断,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干扰因素。
要是不太确定,那就再做一次,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六、记录与报告。
最后呢,不管结果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咱们都要把这个结果清楚地记录下来。
记录的时候要把所有的信息都写全,像被采血者的名字、编号、采血时间、配血结果这些。
然后把这个报告交给需要的人,比如医生或者输血科的工作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试验操作规程(SOP)
1.目的:交叉配血;检出和鉴定意外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定型
2.原理:凝聚胺溶解后产生的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间距缩短,发生由IgG直接搭桥的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当非特异性凝集回复时,只剩下由抗原抗体
1.目的:检出和鉴定意外抗体;红细胞血型抗原定型
2.原理:凝聚胺溶解后产生的阳离子中和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使红细胞间距缩短,发生由IgG直接搭桥的可逆的非特异性凝集,当非特异性凝集回复时,只剩下由抗原抗体搭桥的特异性凝集。
3.适用范围:配血、免疫性抗体检查、红细胞血型鉴定、特殊的研究
4.所需材料:聚凝胺试剂、定型血清、谱细胞、洁净试管、滴管、离心机
5.操作程序:(以交叉配血为例)
5.1以生理盐水洗涤受血者和献血者红细胞1—3次,配成3-5%的悬液。
5.2交叉配血试验:
主侧:2滴患者血清加1滴供者3-5%的RBC悬液。
次侧:2滴供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
阳对:2滴抗-D血清加1滴RH(+)3-5%的RBC悬液。
自身对照:2滴患者血清加1滴患者3-5%的RBC悬液。
5.3每只试管加600微升低离子液,混合放置1分。
5.4分别加2滴Polybrene应用液,混合放置15秒。
5.5离心3400转/分15秒,弃上清,控干。
5.6观察管底有无聚凝物,如果没有则需重做。
5.7每管各加2滴解聚液,轻轻混合10秒,观察结果并做记录。
5.8结果判定:10秒内若为Polybrene引起的聚合应该会散开,判为阴性。
若为抗原抗体引起的凝聚则不会散开,判为阳性。
6.注意事项:
6.1可以用EDTA血浆代替血清
6.2加入解聚液后应该在3分钟之内观察结果
6.3解聚液不可多加,以免降低试验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