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歌鉴赏ppt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共33张PPT)
明确: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仙;奔放飘逸;想象丰富;色彩绚丽; 形式多样。
【走近诗歌】解题:1.吟:本指吟咏、作诗,后为诗体名。和“歌” “行”相仿,其音 节格律较自由,有五言、七言、杂言等,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 《梦游天姥吟留别》。2. 留别:临行赠言。 “送别诗”和“留别诗”都写离别时的离愁别绪;送别 诗是送者所作,留别诗是离者所作。
【赏析诗歌】
wwWirjo
1.梦境部分可以分为几个画面?每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明确:(3)夜间景象:离奇险怪熊在怒吼,龙在长吟,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 石和泉水中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黑云沉沉 啊将要下雨,水波摇动啊升起烟雾。
【赏析诗歌】
1.梦境部分可以分为几个画面?每幅画面各有什么特点?明确:(4)神仙洞府:壮丽辉煌电闪雷鸣,山峦崩塌。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 打开。青色的天空广大无边望不见底,日月照耀着金银 筑成的宫阙。穿着彩虹做的衣裳乘着风,云中的神仙啊 纷纷降下。老虎弹奏瑟啊鸾鸟驾着车,排列的仙人啊象 麻一样难以数清。
【赏析诗歌】
【赏析诗歌】内容探究三 梦因
1.“世间行乐亦如此”中的“此”指什么?>明确:指上节所写的梦境如烟,瞬息即散。这表 明了作者陷入重重矛盾后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和 伤感情绪。“世间”两句,是作者在当时的社会 矛盾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
【课文详解】
Wrnwsj Yg oo
【走近诗歌】朗读正音: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走近诗歌】朗读正音: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诗《蜀道难》 课件 (共148张PPT)
诗文鉴赏
之 难噫 ,吁
难嚱
于,
上 青 天
危 乎 高
啊!多么险峻,多么高! 蜀道难走,比上天还难。
哉 ! 蜀
道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 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隔 绝,无路可通; “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这 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所在,应 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的开通是一件 惊天动地的大事。
③ ④去: ⑦湍:急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问你此番入蜀西游什么时侯回来? 可怕的路途,陡峭的山岩难以攀登。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鸟儿叫声凄厉,在古树上悲鸣,雌鸟 跟着雄鸟在林间环绕飞翔。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又听见杜鹃在月夜里啼叫, 哀愁充满空山
听蜀 此道 凋之 朱难 颜, !难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把守 人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 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同“非”
守关的如果不可靠,就会变成当道的豺狼。
(2)“朝避猛虎……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 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节奏短 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 之意。稍作停顿后,改用诚恳劝说语气 读最后两句。
蚕
丛
及
鱼
开凫 国,
何
蚕丛和鱼凫这两个蜀国的先王,他们 茫
建国的年代是多么遥远。
然
。
可西 以当 横太 绝白 峨有 嵋鸟 颠道 。,
的西 鸟边 才挡 可着 以太 横白 渡山 峨, 嵋只 山有 顶鸟 。道
李白及其诗歌ppt课件
后世对李白的诗歌评价极高,认 为其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
格。
李白的诗歌在后世被广泛地应用 于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发 挥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作用
。
பைடு நூலகம் 05
艺术特色及现代意义
李白诗歌艺术特色总结
豪放洒脱,气势磅礴
李白的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气势磅礴,充满个性和生命力。他的诗歌常常运用大胆的想 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出奇特而引人入胜的意境。
部分学员还谈到了文化传承的问 题,认为应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李白的诗歌精神,让更多人了解 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1 2 3
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
可以进一步拓展李白诗歌的跨文化研究,比较不 同文化背景下对李白诗歌的解读和接受情况,探 讨其跨文化传播的可能性。
李白诗歌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对李白及其诗歌的认识
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课程 ,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李白及其诗 歌,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 文化内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对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
学员们反映,在分析和欣赏李白 诗歌的过程中,自己的诗歌鉴赏 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诗歌 的感悟和理解也更加深刻。
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
唐代文化繁荣
李白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经济发达的时代。 唐代诗歌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李白则是这个时代 的杰出代表之一。
文学流派与风格
在唐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各异。李白属于浪漫主义流 派,他的诗歌充满了个性、激情与想象力,与同时代的其 他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文学地位与评价
对后世文学创作启示和影响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优秀ppt课件-2024鲜版
Chapter
2024/3/28
7
诗歌整体结构与布局
01
02
03
梦游缘起
开篇交代梦游之由,展现 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之情 。
2024/3/28
梦游历程
详细描绘诗人梦游天姥山 的所见所闻,展现奇幻、 壮丽的景象。
梦醒嗟叹
诗人从梦中惊醒,对梦境 进行回味和感慨,表达了 对现实的不满和追求自由 的愿望。
2024/3/28
02
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及 时代背景等元素来鉴赏 该诗
03
04
谈谈你对李白诗歌风格 的理解和认识
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 的读后感或文学评论
25
下节课预习内容提示
01
作《将 进酒》
了解《将进酒》的创作背景、 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思考《将进酒》与《梦游天姥 吟留别》在风格、手法等方面
2024/3/28
22
06
总结回顾与课堂作业布置
Chapter
2024/3/28
23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01
李白的生平及时代 背景介绍
02
《梦游天姥吟留别 》的创作背景及主 题思想
03
诗中运用的艺术手 法和表现技巧
04
李白诗歌的风格特 点和艺术成就
2024/3/28
24
课堂作业布置及要求
01
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 》全诗,并默写一遍
的异同点
准备在课堂上就预习内容进行 讨论和交流
2024/3/28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8
27
8
描绘手法和意境表现
夸张手法
李白运用夸张手法,将天 姥山描绘得高耸入云、气 势磅礴,增强了诗歌的艺 术感染力。
李白《赠汪伦》原文及鉴赏PPT课件
表现手法
寓情于景
李白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通过对桃 花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汪伦 的感激之情。
虚实相生
诗中既有实景的描绘,又有虚境的营 造,使得整个诗篇充满了想象力和诗 意。
意象运用
桃花潭
李白运用了“桃花潭”这一意象,以此象征着两人之间的深 情厚谊。
桃花
通过“桃花”这一意象,表达了自己与汪伦之间的美好情感 和深厚友谊。
VS
汪伦的特殊地位
汪伦是普通的村民,但他的真诚和热情让 李白印象深刻,这在李白的诗歌中得到了 体现。
社会文化影响
诗歌风格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的诗歌风格,用简单明了 的词语表达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李白诗歌的 魅力。
情感表达
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感激之情,也展 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以言志、歌以抒情的 传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李白游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桃花潭时。汪伦送别李白,李白感念汪伦 的深情厚谊,有感而发,写下这首短诗。
诗词内容
原文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启程,忽听到岸上传来伴着歌声的踏步声。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但还不及汪 伦送我的情谊深。
THANKS
感谢观看
文学批评
艺术手法
李白在《赠汪伦》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描绘等艺术手法,使 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情感表达
李白通过《赠汪伦》深情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对友情的珍视,让人 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历史价值
《赠汪伦》作为李白的一首代表性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还为我们了解唐代社会的风土人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李白《望天门山》诗词鉴赏PPT课件
05
诗词艺术特色鉴赏
画面描绘技巧
色彩运用
李白善于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然景色,如“碧 水东流至此回”中的碧水,形象生动。
视角转换
诗人通过不同的视角呈现天门山的壮美景色,如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角转换。
动态静态结合
李白巧妙地运用动态和静态的描写,展现出天门 山的生机与活力。
音韵节奏把握
平仄押韵
李白的诗词严格遵循平仄押韵的规律,使得 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最终感慨
最后,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之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表 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情感与意象的融合
借景抒情
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山水、云雾等自然意象 之中,使得情感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意象的象征意义
天门山、楚江等意象在诗中不仅具有实际意义,还象 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和追求理想的信念。
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望天门山》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展现了中华民族 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审美追求,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望天门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 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该诗以壮美的自然风光为题材,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爱国情怀,有助于激发当代 社会的爱国主义情感。
目的
通过鉴赏《望天门山》,深入了解李白 的诗歌风格、艺术手法和思想感情。
VS
意义
提升诗词鉴赏能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 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Biblioteka 02诗词原文及注释
原文呈现
• 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夜宿寒山寺》诗词原文及赏析PPT课件
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寒山寺诗词对比
内容对比
与同时代其他诗人描写寒山寺的诗词相 比,李白的《夜宿寒山寺》更注重内心 感受,而不仅仅是寺庙景色的描绘。
VS
艺术手法对比
李白在《夜宿寒山寺》中运用了独特的意 象和比喻,与其他诗人的直白描写形成对 比,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天赋。
对比赏析的意义与价值
深化理解
通过与其他诗词的对比赏析,可 以更深入地理解李白的《夜宿寒 山寺》的独特之处,进一步感受
心灵慰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赏析诗词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给人们带来宁静和慰藉。诗词 中的优美意境,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缓解生活压力。
抒情表达技巧
孤寂之情
李白运用寒山寺的寂静夜晚为背景, 巧妙传达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人生思考
诗中融入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抒 发出对命运和时光流转的感慨。
语言艺术特色
生动具象
李白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 ,将寒山寺的夜晚呈现得 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 身其中。
简练明快
诗词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 ,通过寥寥数语便表达出 作者内心的丰富情感。
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拓展视野
对比赏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诗 人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处理方式 ,丰富我们的审美经验和诗歌鉴
赏能力。
传承与创新
对比赏析可以让我们看到李白在 传统诗歌基础上的创新,对我们 今天的诗歌创作和鉴赏也有重要
的借鉴意义。
06
结语
《夜宿寒山寺》的影响与价值
文学价值
李白的《夜宿寒山寺》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 作之一。其精美的词语、深邃的意境,展现 了诗人的高超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学习和 研究古代文学的珍贵资料。
夜晚与孤寂的抒发
夜晚的孤寂
PPT教学课件李白诗二首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二、词语释义 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形__容__词__的__为__动__用___法__,__为__…__…__悲__伤__。__ ②人生得.意.须尽欢:_心__情__愉__快___,__有__兴__致__。_____
③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_且__,__姑__且__;__会__须__,__应___该__。__________ ④将.进酒,杯莫停:__请__。___ ⑤与君歌.一曲:_名__词___作__动__词__,__歌__唱__。__________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按时间来判断,在唐以前的诗都被称为 _古__体__诗____,唐之后的诗就是__近__体__诗___了。但是 自从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后,诗人们仍旧不放弃古 代诗歌的形式,模仿古人写那种较少拘束的诗。 于是近体诗与古风成为两种不同的诗体,一直流 传至今。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5.《将进酒》感情热烈奔放,风格豪放飘逸 ,这种浪漫主义风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名师点拨】 《将进酒》大量运用大胆的夸 张,借以表达用平常语言不足以表达的激情, 造成喷薄欲出、一泻千里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诗歌的开头,借助想象写黄河从天而降,东入 大海,又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是 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浪漫主义色彩极浓。诗中屡用极言其多的数量词 “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 万古愁”,表现出豪迈的诗情。全篇大起大落, 节奏疾徐尽变,语言参差,如大河奔流,有气势 亦有曲折,纵横捭阖,跌宕起伏,充分体现了李 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第1单元 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课件(共20张PPT)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谊。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集中写景。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山逐渐消失,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本诗的送别,不是一般意义的诗人送别同舟人或为朋 友送别。从诗歌尾联可知,“送别”是指“故乡水”不远万里来 送诗人远行。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想象奇特。
课堂小结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形象奇伟,想象瑰丽,选用雄浑壮阔之景,如“大荒”“平野”“江”“月” 等。使用富有力量的动词,如“随”“入”“涌”“飞”等,气势开阔,动静 结合,表现了诗人壮游天下的豪志和开朗洒脱的胸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情景导入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学习目标
1 了解李白的人生经历及李白豪放的诗歌风格。 2 有感情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 3 品读景物描写,学习本诗的表现手法。 4 反复阅读,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诗歌能力。 5 背诵诗歌。
自主学习
课文研读
“江入大荒流”,“入”字写出江水奔腾磅礴的气势,意境 开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诗人借景 抒情,抒发了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 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课文研读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随堂检测
对《渡荆门送别》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C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 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 心表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 了故乡人的深情厚谊。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ppt (1)
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
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了漫游的旅途。
文本赏读
一、诵读,整体感知 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韵脚字诵读该诗,感知内容。 诗可分为两大层,第一层从开头至“失向来之烟霞”,写梦游天姥。 这一层又分三小层。
答案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3、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34、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尊石质的雕像。 35、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 36、扼杀了理想的人才是最恶的凶手。 3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38、理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
2024版李白《将进酒》课件
李白《将进酒》课件•引言•诗歌原文及注释•诗歌赏析与解读•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诗歌艺术手法鉴赏•诗歌影响与评价•拓展延伸:李白其他作品欣赏01引言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着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其诗歌风格豪放、奔放,充满个性与创造力,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
诗人李白简介《将进酒》创作背景《将进酒》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劝酒诗,据考证可能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
当时李白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诗歌主题与意义《将进酒》主题深刻,通过借酒消愁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和对及时行乐的向往。
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对个性解放的渴望,以及对权贵和世俗的蔑视和反抗精神。
《将进酒》不仅代表了李白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诗歌原文及注释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歌全文展示樽(zūn)01岑夫子(cén fū zǐ)02丹丘生(dān qiū shēng)03倾耳听(qīng ěr tīng)钟鼓馔玉(zhōng gǔ zhuàn yù)恣欢谑(zì huān xuè)径须沽取(jìng xū gū qǔ)直截了当地拿取。
要点一要点二呼儿将出换美酒(hū ér jiāngchū huà…叫侍儿拿去统统换了美酒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诗歌结构
• 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 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
诗歌意象
镜湖月 谢公屐 青云梯 海日 天鸡 咆哮的熊
吟啸的龙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列缺 丘峦 金银台
鼓瑟之虎
回车之鸾 如麻之仙人
意境
现实天姥 梦到剡溪 白天景象 夜间景象 神仙洞府
神奇雄峻 清幽寂静 壮美奇绝 离奇险怪 壮丽辉煌
• 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风当作马, 一个接一个地下来了;老虎弹奏着琴瑟, 鸾鸟驾着车,仙人成群结队多得象麻一样。 猛然间(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 而起,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见到的只有 枕头床席还在,刚才梦中的烟雾云霞消失 了。
• 人世间行乐也是象梦中的幼境这样,自古 以来万事都象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告别诸位朋友离开(东鲁)啊,什么时候 才能再回来?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 间,要想远行时就骑上它去探访名山。怎 么能低头弯腰侍奉权贵,使我不能台,从而衬托了 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 天姥的强烈愿望。
答案3
•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 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 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 实的厌恶。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 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 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 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 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 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
——杜甫《饮中八仙歌》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杜甫《不见》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 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 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 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百杯。
类型一:抒发胸怀类
• 抒发对自由的渴求,以大胆反抗的姿态, 嘲笑、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推进了盛唐 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梦游天姥吟留别
背景
• 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 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 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 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 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 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 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 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 作。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 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 激越的呼声。
表现手法
• 想象、夸张 • 虚实结合 • 对比衬托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与酒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无数山岩重叠,道路曲折回旋,没有一定 (的方向)。(由于)迷恋奇花,倚着山 石,不觉已经天黑了。岩泉发出的响声, 象熊在怒吼,龙在长鸣,使幽静的树林战 栗使层层山岩震惊,乌云黑沉沉啊要下雨 了,水波荡漾升起阵阵烟雾。闪电迅雷, 使山峦崩裂。仙府的石门,轰隆一声从中 间打开了,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 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筑成的 宫殿。
解题
• 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
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其它的如 “歌”、“行”等。 •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是临行前留下这首 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 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 是真。
译文
•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 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 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 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 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 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 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 我想根据这(传说),梦游一趟越地 (的天姥山),梦中,一个夜晚飞渡过月 光映照下的镜湖。湖上的月光映照着我的 身影,送我到剡溪。诗人谢灵运游天姥山 时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清澈的溪流水 波荡漾,山中的猿猴叫声极为凄清。(我) 脚穿谢公游山时穿的木屐,亲自攀登直入 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 腰就看见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山顶上可 以听到天鸡啼鸣。
情感
• 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理想。 • 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奔放傲岸
性格
问题探讨
• 1、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 “谈瀛洲”?
• 2、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 有何作用?
• 3、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 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答案1
• “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 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 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 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 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 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 头。
文体知识补充
•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七言古诗简称“七 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 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 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 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 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 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 式整齐。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
李白诗歌鉴赏
自选角度
•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 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 —余光中《怀李白》
一生简历
一、好任侠,喜纵横 二、仗剑远游
三、一进长安 四、赐金放还的详情 五、再次远游 六、病逝途中
李白风格
• 出蜀前后主要是“飘逸”的;一入长安前主 要是豪放的;而入长安后主要是于豪放之中 时时发为幽愤和沉郁的慨叹,及至晚年流放 夜郎就完全成为悽怆和悲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