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
食用淀粉验收标准
![食用淀粉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94a17b58fb770bf68a553c.png)
GB3163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淀粉
指标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方式
感官指标
色泽
白色或类白色,无异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洁净、干燥的白色盘(瓷盘或同类容器)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闻其气味
入厂检验
气味
具有产品应有的气味,无异嗅
入厂检验
状态
粉末状,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
入厂检验
理化指标
水分%
≤18.0
GB 5009.3
入厂检验
粗细度(100目筛网)
≥99
GB/T 12096
入厂检验
灰分%
≤0.5
GB 5009.4
型式检验
酸度°T
≤2.0
GB5009.239
型式检验
蛋白质%
≤0.6
GB 5009.5
型式检验
斑点(个/cm²)
≤9
GB/T22427.4
型式检验
脂肪%
≤0.2GB/T 5009.6Fra bibliotek型式检验
二氧化硫/(mg/kg)
≤30
GB 5009.34
型式检验
砷(以As计)/(mg/kg)
≤0.5
GB 5009.11
型式检验
铅(以Pb计)/(mg/kg)
≤0.2
GB 5009.12
型式检验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CFU/g)
≤10000
GB 4789.2
入厂检验
大肠菌群(MPN/g)
≤70
GB 4789.3
入厂检验
霉菌(CFU/g)
≤100
GB 4789.15
型式检验
热塑性淀粉通用技术要求-最新国标
![热塑性淀粉通用技术要求-最新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82d8611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c.png)
热塑性淀粉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塑性淀粉的术语和定义、标识、技术要求、实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种天然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改性或/和化学改性处理后,所制得的用于生产塑料材料及制品的热塑性淀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2008 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ISO 1183-1:2004,IDT)GB/T 2547-2008 塑料取样方法GB/T 3682.2-2018 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2部分:对时间-温度历史和(或)湿度敏感的材料的试验方法(ISO 1133-2:2011,MOD)GB/T 6284-2006 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GB/T 41010-2021 生物降解塑料及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QB/T 2957-2008 淀粉基塑料中淀粉含量的测定热重法(TG)QB/T 4012-2010 淀粉基塑料SH/T 1541.1-2019 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第1部分:目测法3 术语和定义3.1 热塑性淀粉 thermoplastic starch以天然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原淀粉进行物理改性或/和化学改性处理后,获得的具有热塑加工性的一类材料。
4 技术要求4.1 外观热塑性淀粉为本色粉末或颗粒,无杂质。
4.2 物理性能要求热塑性淀粉的物理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4.3 生物分解性能本标准中规定热塑性淀粉的生物分解性能为可选项,仅当生产方、销售方或应用方在宣称产品可生物分解时,对其进行要求。
各方要求产品具有生物分解性能或宣称产品具有生物分解性能时,应按照GB/T 41010-2021中第4章要求。
食用玉米淀粉国标
![食用玉米淀粉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1fe956e1ba0d4a7302763a19.png)
食用玉米淀粉是指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原料符合食用标准)而生产的食用淀粉,分为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质量要求
1、感官要求
项目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色泽白玉米洁白有光泽洁白
黄玉米白色略带微黄色阴影白色带微黄色阴影
气味无异味
口感无砂齿
杂质无外来物
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水分(%)≤13.00 14.00 14.00
酸度(ml)≤
20.00 20.00 25.00
灰分(%)≤0.10 0.15 0.20
蛋白质(%)≤0.30 0.50 0.70
斑点(个/平方厘米)≤0.40 1.00 1.50
细度150(%,m/m)(100目)筛通过率(%)≥99.90 99.50 99.30
脂肪(%)≤0.15 0.20 0.25 白度440nm蓝光反射率(%)≥白玉
米97.50 96.00 95.00
黄玉米92.00 92.00 90.00
3、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优级品一级品二级品
二氧化硫(mg/kg)≤30.00
砷(mg/kg,以As计)≤0.50
铅(mg/kg,以Pb计)≤ 1.00。
淀粉的检验方法
![淀粉的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788937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69.png)
淀粉的检验方法有:
1、颜色
淀粉一般呈白色或黄色,并且没有明显的气味。
2、形状
淀粉的形状是比较均匀的,并且表面比较光滑,摸起来比较有韧性。
3、气味
正常的淀粉气味比较轻微,如果发现食物上有明显的氨味,则可能是淀粉。
如果是酸味,可能是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出的氨气。
4、用手触摸
用手触摸淀粉时,如果淀粉质地比较坚硬,并且表面不光滑,则可能是淀粉。
如果摸起来比较柔软,则可能是糊状的淀粉。
5、做试验
还可以到医院进行淀粉酶的检查,如果淀粉酶含量超过500U/L,则可能是淀粉。
此外,还可以进行尿淀粉酶检查,如果尿液中的淀粉酶含量超过正常值,则可能是淀粉。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b266703ca58da0116d174935.png)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食品理化检验学10采样11样品的预处理12干法灰化2.湿法消化3.检样、原始样、平均样4.系统抽样,随机抽样、指定代表性抽样5.定比例采样、不定比例采样、定时采样、两级采样6.样品的制备,10牛乳吉尔涅尔度(0T)11粗灰分12蛋白质换算系数7.标准品8.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10. 回收率10有效酸度11朗伯-比耳定律12油脂的酸价13蜂蜜的淀粉酶值14比移值15粗纤维和膳食纤维16粗蛋白,非蛋白氮二.填空题1.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源有、、和。
1.采样的方式有、和。
2. 我国的法定分析方法有、和,其中为仲裁法。
2.有效酸度通常用测定,总酸度通常用法测定。
3.水蒸汽蒸馏测定挥发酸时,加磷酸的作用是。
3.测定食品中水分的国标方法有、和,香料中的水分应该用法。
4.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消化样品时,加入CuSO4的作用是,加入K2SO4的目的是,蒸馏氨,要用稀硫酸将水蒸汽发生器中的水调为弱酸性,这是因为。
5.常用的两种脂肪提取剂为和,其中,只能提取游离态脂肪。
5.淀粉测定的国标方法为和。
6.本学期的实验中,测定乳粉中钙所用的方法为,测定钙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6.本学期的实验中,测定乳粉中铁所用的方法为,测定铁的另一国标方法为。
7.食品理化检验中,通常测定的重金属有(列四种)。
8.本学期的实验中,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方法为,预处理样品所用的蛋白质沉淀剂为。
9.测定肉新鲜度的理化检验指标有、、、、和。
10.牛乳的比重用测定,正常乳的比重为。
11.用碱性乙醚提取法测定乳脂肪时,所用的试剂有、、和。
12.盖勃氏法和巴布科克法测定乳脂肪,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13.测定乳安定度的两种方法为和。
14.通过的测定和的测定,可检查牛乳的消毒效果。
15. 蜂蜜中的水分用计测定,蜂蜜含水量越低,则蜂蜜等级越。
16.测定酱油的总酸量,以指示终点,用标准溶液滴定,结果以酸的含量表示。
17.测定酱油中的氨基氮时,加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酸显示出酸性后,以指示终点,用标准溶液滴定。
淀粉的检测方法
![淀粉的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40551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c.png)
淀粉的检测有三种方法。
1、将碘液加入少量待测液中,如果呈现淡紫色,则有淀粉存在:反之没有。
2、将食盐在炒锅里加热一段时间,之后取出待用,向待检验的水中加醋(最好是白醋或醋精),再加少许未加热的盐,搅拌之后加入加热炒过的盐,如果混合液变蓝则说明水中有淀粉.(注:食盐要加碘的)
3、利用丁达尔现象:将待测液装入透明玻璃杯,置于较黑暗处,用手电筒(光柱控制在直径2-3厘米,用白纸裹上)从侧面照射杯中液体,如果看到光柱(光柱中有小颗粒),则说明有淀粉.(因为淀粉溶在水里会形成胶体)。
布氏粘度计:
![布氏粘度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eda21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1.png)
布氏粘度计:淀粉粘度测定的国标方法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viscosity of starches GB 12098-89,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12-29批准,1990-08-01实施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旋转式粘度计测定淀粉粘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淀粉样品.术语淀粉粘度:淀粉样品糊化后的抗流动性.可用粘度计测得样品粘度,并以PaS来表示.原理在45.0~92.5℃的温度范围内,样品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糊化,通过旋转式粘度计可得到粘度值,此粘度值即为当时温度下的粘度值.作出粘度值与温度曲线图,即可得到粘度的最高值及当时的温度.仪器4.1 粘度计:能通过恒速旋转,使样品产生的粘滞阻力通过反作用的扭矩表达出粘度.与仪器相连还有一个温度计,其刻度值在0~l00℃,并且有一个加热保温装置以保持仪器及淀粉乳液的温度在45.0~92.5℃变化且偏差在±0.5℃.4.2 天平:精确度为0.1g.4.3 搅拌器:搅拌速度12Or/min.4.4 冷凝器.步骤5.1 样品的准备5.2 样品量用天平(4.2)称取样品,使样品的干基重量为6.0g.倒入烧杯,加入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使水的重量与所称取的淀粉重量和为100g.5.3 粘度计及淀粉乳液的准备按粘度计(4.1)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校正调零,并将仪器测定筒与保温装置相连,打开保温装置. 淀粉乳液(5.2)定量移入装在保温装置内的烧瓶,烧瓶上装有搅拌器(4.3)和冷凝器(4.4),并且闭密.打开保温装置,搅拌器(4.3)和冷凝器(4.4).5.4 测定将测定筒和淀粉乳液的温度通过保温装置分别同时控制在45℃,55℃,65℃,75℃,85℃,92.5℃.在保温装置到达上述每个温度时,从有淀粉乳液烧瓶(5.3)中吸去淀粉乳液,加大到粘度计的测量筒内,测定粘度,读下各温度时的粘度值.5.5 作粘度值与温度变化曲线圈以粘度值为纵坐标,温度变化为横坐标,根据5.4所得到的数据作出粘度值与温度变化曲线.5.6 测定次数对同一样品(5.1)进行二次测定.结果的表示6.1 结果从5.5所作的曲线图中,找出最高粘度值及当时温度值即为样品的粘度.6.2 允许差分析人员同时或迅速连续进行二次测定,其结果之差的绝对值.该值应不超过半均结果的10%. 如允许羞值超出此限定,应重新测定.有关仪器的详细技术参数和报价请联络:天津德盟网址:E-mail:**************地址: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88号电话:022---23533460传真:020---23533460。
国家食用木薯淀粉标准
![国家食用木薯淀粉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6ee6c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3.png)
食用木薯淀粉标准
国家食用木薯淀粉标准是GB/T 29343-2012,这个标准详述了有关木薯淀粉的各项要求。
其中包括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销售和召回的相关规定。
这项标准适用于根据定义的产品的生产、检验和销售过程。
NY/T 875-2012也是一个关于食用木薯淀粉的标准,它规定了使用木薯为原料制成的可食用淀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
然而,这个标准已经被GB/T 29343-2012所取代。
这些标准都是由全国食用淀粉及淀粉衍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商业联合会。
制定这些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食用木薯淀粉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浅析
![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bea0cbb9f3f90f76c61bd9.png)
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浅析作者:孟庆顺来源:《硅谷》2015年第02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影响大米中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标准方法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关键词大米;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国标法;简化法中图分类号:TS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5)02-0210-01淀粉是大米中重要的化学成分,是含量最高的碳水化合物,在稻谷籽粒中的含量在70%左右,糙米中达到80%以上,而在碾白的大米中可达到90%以上。
天然淀粉都是具有结晶的颗粒形式。
稻谷中直、支链淀粉含量比例是稻谷的重要品种品质特性。
直链淀粉是淀粉中的多聚糖成分,其葡萄糖单元主要以直链关结构连接成的大分子,而支链淀粉中的葡萄糖单元主要以支链结构连接成的大分子。
直链淀粉含量是优质大米的重要的指标之一。
因而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测定直链淀粉含量的方法有国标法(GB/T15683-2008《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和简化法(NY/T55-1987(GB7648-1987)《水稻、玉米、谷子籽粒直链淀粉测定法》)(农业行业标准)两种,它们均适用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15683-2008中,将大米粉碎至细粉破坏淀粉的胚乳结构,脱脂,用氢氧化钠溶液分散试样,加入碘试剂,用分光光度计于720 nm处测量样液吸光度。
并利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于标准曲线上计算含量。
NY/T55-1987中,脱脂后的样品中支链淀粉与碘生成棕红色,直链淀粉与碘生成深蓝色,样液用分光光度计在620 nm读取吸光度。
并利用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于标准曲线上计算含量。
标准样品和样品在同等条件下都要进行脱脂。
1 影响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分析1)主观因素即人为因素。
主要是操作不当带来的偏差,如样品不具备代表性、未按标准粉碎过筛,混样不均;分散时间不一致;显色定容、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操作不当。
2)客观因素一是大米本身的品种、等级对直链淀粉含量有直接的影响,国家标准GB1354-2009中《大米》标准中优质大米中规定直链淀粉含量:籼米和粳米为14.0%-24.0%,籼糯米和粳糯米为≤2.0,而非优质大米不检测直链淀粉含量。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 国标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 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fe2c34f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7.png)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国标【实用版3篇】目录(篇1)1.糊化度的定义2.糊化度的测定方法3.国标对糊化度测定的要求正文(篇1)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程度。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糊化度的定义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程度。
糊化度越高,说明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越明显,即淀粉颗粒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较大改变。
二、糊化度的测定方法糊化度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粘度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粘度来确定糊化度。
2.旋光测定法:利用旋光仪测定糊化淀粉悬浮液的旋光度,从而推算出糊化度。
3.光散射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光散射程度来确定糊化度。
4.电导率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电导率来确定糊化度。
三、国标对糊化度测定的要求我国国家标准(GB/T 28720-2012)对糊化度测定有详细的要求,包括样品处理、测定方法的选择、测定过程的操作等。
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糊化度是衡量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定。
目录(篇2)1.糊化度的定义2.糊化度的测定方法3.我国国家标准对糊化度的规定4.糊化度的应用领域正文(篇2)糊化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淀粉颗粒在加热过程中吸水膨胀,颗粒结构破裂并溶出淀粉质的程度。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通过黏度测定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黏度来推算糊化度。
该方法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适用于初步评估淀粉的糊化程度。
二是采用光散射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光散射强度来计算糊化度。
该方法精度较高,但仪器设备较贵,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三是使用电导率法,通过测量糊化淀粉悬浮液的电导率来推算糊化度。
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度较高,但易受实验环境等因素影响。
在我国,国家标准《食品工业淀粉》(GB/T 8864-2008)对糊化度有详细的规定。
【检验】粮油检验小麦粉破损淀粉的测定淀粉酶法编制说明
![【检验】粮油检验小麦粉破损淀粉的测定淀粉酶法编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f8600d3482fb4daa48d4bc8.png)
【关键字】检验《小麦破损淀粉测定方法》编制说明前言本标准的修订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满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
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逐步完成与国际接轨。
要有利于提高粮食产品质量,促进粮食产业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为粮油加工企业和“三农”服务。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淀粉的破损率是各种面点制作的一项重要参照指标。
我国早在1988年就颁布实施了小麦粉破损淀粉值测定法的国家标准,并采用到今。
在这期间,国际上不断有新的测定方法出现。
这些方法与国标相比,操作步骤较简单,节省时间。
从我们对国外先进国家标准资料的查阅情况来看,目前,美国等都等同采用该国际标准。
因此,本标准发布实施后,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小麦破损淀粉测定方法》的修订是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5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和国家粮食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05年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通知(国粮办发[2005]231号)的要求启动的,项目编号:-T-449。
本标准的起草单位为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为了更好的完成标准任务,起草组在广泛征求了相关行业和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查询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具体如下:1.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确定标准制修订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查阅收集国内外相关标准及技术资料。
2.为了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起草组翻译了国际标准AACC 76,通过与行业专家的讨论,以该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作为制定本国家标准的蓝本。
并进行测定关键步骤的验证实验,形成《小麦破损淀粉测定方法》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3.向国内的粮油科研院校、检验机构和相关小麦加工企业征询标准意见,包括:国家粮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山东省粮油检测站、河南省粮油检测站、北京古船食品有限公司以及秦皇岛鹏泰面粉厂。
同时对返回的意见进行汇总、处理。
4.根据反馈意见对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形成本标准的《送审稿》,同时对编制说明进行修改和补充。
淀粉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淀粉的检验方法及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8eb1e3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0.png)
淀粉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如下:
•带色杂质。
带色杂质如灰尘、植物叶屑、黑色沙石等清晰可辨。
•指捻手握。
用手指用力捻捏淀粉,能捻捏成薄片,离桌面20厘米高处把手指上的薄片抖落到桌子上,如果呈散粉状为干燥,含水量在15%以下;如果呈小碎片状,含水量为15%-20%;如
果薄片基本不散,含水量在20%以上。
•耳听。
用手搓捏袋中淀粉,若听到"咔咔"的声音,是纯淀粉;
若掺假就听不见响声,或响声不大。
•口感。
取少量淀粉送入口中,凭口中味蕾、牙齿等感官辨别淀粉是否有异味和有杂质。
•堆粉看尖。
用手把淀粉堆成圆锥状,看锥尖的钝圆程度,纯淀粉堆尖低而缓,掺假淀粉堆尖高而陡。
淀粉和变性淀粉的粘度测定方法
![淀粉和变性淀粉的粘度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ad408a680203d8ce2f244b.png)
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室温下用碱液即能使稀 从表中的数据可见 ,粘度较小的 1 # 样 、2 # 样
糊淀粉糊化 ,可用流度计测定其流度 。流度 的流度相差很小 ,几乎处于量筒允许的误差
(fluidity ,F) 是粘度的倒数 ,表示流体的流动 范围之内 。但选用内径 1. 0mm 或 1. 5mm 的
流度计 、涂氏杯这类粘度计的测定虽然 体的粘滞阻力所需的转矩 ,与液体的粘度成
简单方便 ,但影响因素较多 ,误差较大 ,不易 正比 。旋转粘度计在测定流体粘度时 ,液体
《广东造纸》 1999. No . 1
27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各部分所受的剪切速率较均匀 ,便于直接测 定剪切应力 ,旋转粘度计在研究和测量非牛 顿流体方面具有优越性 ,也适于测量高粘度 的流体 ,填补毛细管粘度计的不足 ,常用来测 量流体的流变曲线 ,所得数据便于比较 ,测量 方便 。
旋转粘度计种类多 ,常用的有同轴双重 圆筒和单一圆筒式两类 ,如美国的 Brookfield 旋转粘度计 、国内出产的 NDJ 和 N XS 系列 的旋转粘度计 。每台仪器还配有多个转筒或 转子 (4~9 个) ,或者多种配件 ,可切换多种 转速 (3~7 种) ,扩大了仪器的使用场合和测 量范围 ,量程范围一般为 10 - 4 Pa·S~106 Pa· S。 在 GB8883 - 88 食用小麦淀粉国标中 , 粘度以 6 %浓度的淀粉糊 ,参照 GB12098 89《淀粉粘度测定方法》执行 ,所用的粘度计 为旋转式粘度计 。测定所得的数据做粘度值 与温度的变化曲线 ,找出其最高粘度值及当 时温度值 ,即为小麦淀粉样品的粘度 。其实 , 这种做法比较落后 , 误差 也 大 , 用 下 述 的 Brabender 连续粘度计可方便准确地获得淀
淀粉国家食品标准
![淀粉国家食品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ff86e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3.png)
淀粉国家食品标准答:一、一般指标1. 水分:按照GB 5009.3-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水分含量应≤18%。
2. 丝径:采用精度为0.02mm的丝径测量仪进行测量。
丝径的大小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3. 断条率:通过测定样品中连续断开或破损的纤维束数量来计算。
断条率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4. 灰分:按照GB 5009.4-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灰分含量应≤0.2%。
二、有害物质残留量1. 总砷:按照GB 5009.11-2014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总砷的残留量应≤0.5mg/kg。
2. 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按照GB 5009.28-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残留量应≤0.5g/kg。
3. 糖精钠:按照GB 5009.28-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糖精钠的残留量应≤3g/kg。
4. 铅:按照GB 5009.12-2017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铅的残留量应≤0.2mg/kg。
5. 铝:按照GB 5009.182-2017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铝的残留量应≤10mg/kg。
6.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按照GB 5009.121-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残留量应≤0.3g/kg。
7. 黄曲霉毒素B₁等毒素残留量:按照GB 5009.22-2016等规定进行测定。
不同种类的毒素残留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
8. 二氧化钛等食品添加剂残留量: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进行测定。
淀粉中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量应符合GB 2760-2014的规定。
三、标识信息1. 净含量:淀粉产品的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标注清晰、准确。
2. 标签:淀粉产品的标签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包括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清晰、完整、易于识别。
四、感官品质感官品质是评价淀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色泽、气味、口感、质地等方面。
谷物中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
![谷物中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c68696a26925c52dc5bf61.png)
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19(6:38-42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谷物中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代立刚,何煜,王浩,李昊,刘景圣(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l皖/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130118摘要:淀粉是谷物中最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也是决定着谷物品质和性质的重要因素。
基于淀粉在食品加工业、造纸业、纺织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必要对谷物中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和评述。
为此, 笔者将总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分为直接测定法和间接测定法,并对其中的常用方法、标准方法、近几年发展的新方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谷物;总淀粉;测定方法谷物分为禾谷类、豆菽类、薯类三大类,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人类最基本的膳食来源。
谷物胚乳中最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为淀粉,质量分数在70%--80%。
1o。
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其中直链淀粉是葡萄糖分子以0【-1,4糖苷键连接而成,分子量大小一般在105— 106之间,聚合度约为324—4920个葡萄糖单位旧J。
直链淀粉能与碘发生显色反应,形成蓝紫色的络合物,在 620----680nm有最大光吸收∞o;支链淀粉是淀粉的主要成分,是高度分支的葡萄糖多聚物,分子量约在1cr7—109之间,聚合度在9600一15900个葡萄糖之间。
2。
支链淀粉也能与碘发生显色反应,由于支链淀粉长度短, 分支多,结合的碘分子数目较少,形成的络合物颜色比较浅,呈紫红色,在530--550nm有最大光吸收值日。
淀粉不仅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是应用广泛的工业原材料H一。
淀粉可对食品起增稠、胶凝、乳化、稳定等作用口],故可作许多产品的添加剂;淀粉可作为稠化剂和钻井泥浆的降失水剂用于石油工业中№o;造纸行业中,可改善纸的性质、提高纸张耐磨性和耐水性,并能节能降耗、减轻污染;纺织行业中,淀粉用于经纱上浆、印染浆料、织物后整理及精细加工的辅料,能够改善织物的手感和外观;医药工业中,淀粉起到粘合、冲淡、赋型等作用,可制成药片和药丸,也可作吸收性的医用撒粉辅料;淀粉经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改性后成为变性淀粉,使淀粉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淀粉的国标测定方法测定食物中淀粉的方法有酶水解法、酸水解法、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酶-直接法)一、酶水解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淀粉酶水解成双糖,再用盐酸将双糖水解成单糖,最后按还原糖测定,并折算成淀粉。
2.适用范围GB5009.9-85,适用于所有含淀粉的食物。
3.仪器(1)回流冷凝器(2)水浴锅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醚(2)0.5 % 淀粉酶溶液:称取淀粉酶(Sigma公司,E.C3.2.1.1)0.5 g,加100ml水溶解,加入数滴甲苯或三氯甲烷,防止长霉,贮于冰箱中。
(注:配成溶液的淀粉酶破坏很快,最好邻用现配。
)(3)碘溶液:称取3.6 g碘化钾溶于20 ml水中,加入1.3 g碘,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 ml。
(4)85 %乙醇。
(5)其余试剂同《蔗糖测定方法》5.操作方法5.1 样品处理称取2~5 g样品,置于放有折叠滤纸的漏斗内,先用50 ml乙醚分5次洗除脂肪(注:如果脂肪含量少,此步骤可免),再用约100 ml85 %乙醇洗去可溶性糖类(注:此步骤目的是去除可溶性糖),将残留物移入250 ml烧杯内,并用50ml水洗滤纸及漏斗,洗液并入烧杯内,将烧杯置沸水浴上加热15 min,使淀粉糊化,放冷至60 ℃以下,加20ml淀粉酶溶液,再55~60 ℃保温1h,并时时搅拌(注:温度过高,淀粉酶的活性破坏)。
然后取1滴此液加1滴碘溶液,应不现兰色,若显兰色,再加热糊化并加20ml淀粉酶溶液,继续保温,直至加碘不显兰色为止。
加热至沸,冷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并加水至刻度,混匀,过滤。
(注:此时淀粉已水解成双糖,过滤可去除残渣和纤维素)弃去初滤液,取50 ml滤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5 ml 6 mol/L盐酸,装上回流冷凝器,在沸水浴中回流1h,冷后加2滴甲基红指示剂,用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溶液转入100 ml容量瓶中,洗涤锥形瓶,洗液并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淀粉在沸水浴条件下糊化是淀粉水解的第一步反应,然后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短链淀粉、糊精、麦芽糖等低聚合的糖,所以在淀粉酶解后需用酸进一步水解得到葡萄糖。
)5.2 测定按《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操作。
同时量取50 ml水及与样品处理时相同量的淀粉酶溶液,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
6.计算X1= (A1-A2)×0.9×100 (1)V1×V3×1000V2 100m1×式中:X1--样品中淀粉的含量,%;A1--测定用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Mg;A2--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m1--称取样品质量,g;V1--水解用样品溶液体积,ml;V2--样品定容总体积,ml;V3--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
二、酸水解法1.原理样品经除去脂肪及可溶性糖类后,其中淀粉用酸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折算成淀粉。
2.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含淀粉的食物3.仪器(1)水浴锅。
(2)高速组织捣碎机:1200 rpm。
(3)皂化装置并附250 ml锥形瓶。
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乙醚。
(2)85%乙醇溶液。
(3)6mol/L盐酸溶液。
(4)10mol/L氢氧化钠溶液。
(5)2.5mol/L氢氧化钠溶液。
(6)甲基红指示液:0.2 %乙醇溶液。
(7)精密pH试纸。
(8)20 % 乙酸铅溶液,(9)10 % 硫酸钠溶液。
(10)其余试剂同还原糖的测定。
5.操作方法5.1样品处理5.1.1粮食、豆类、糕点、饼干等较干燥的样品:称取2.0~5.0 g磨碎过40目筛的样品,置于放有慢速滤纸的漏斗中,用30ml乙醚分三次洗去样品中脂肪,弃去乙醚。
再用150 ml 85 %乙醇溶液分数次洗涤残渣,除去可溶性糖类物质。
并滤干乙醇溶液,以100ml水洗涤漏斗中残渣并转移至250ml锥形瓶中,加入30 ml 6 mol/L盐酸,接好冷凝管,置沸水浴中回流2h。
回流完毕后,立即置流水中冷却。
待样品水解冷却后,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剂,先以40 %氢氧化钠溶液调至黄色,再以6mol/L盐酸校正至水解液刚变红色为宜。
若水解液颜色较深,可用精密pH试纸测试,使样品水解液的pH约为7。
然后加20 ml 20%乙酸铅溶液,摇匀,放置10 min。
再加20 ml 10 %硫酸钠溶液,以除去过量的铅。
摇匀后将全部溶液及残渣转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涤锥形瓶,洗液合并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过滤,弃去初滤液20 ml,滤液供测定用。
5.1.2蔬菜、水果、各种粮豆含水熟食制品:按1:1加水在组织捣碎机种捣成匀浆(蔬菜、水果需先洗净、凉干,取可食部分)。
称取5~10g匀浆(液体样品可直接量取),于250 ml锥形瓶中,加30 ml乙醚振摇提取(除去样品中脂肪),用滤液过滤去除乙醚,再用30ml乙醚淋洗两次,弃去乙醚。
以下按5.1.1自"再用150 ml 85%乙醇溶液"起依法操作。
5.2 测定按还原糖的测定步骤操作。
6.计算X 2=(A3-A4)×0.9×100 ……………( 1 )m2×50 ×V2×1000250 100式中:X2--样品中淀粉的含量,%;A3--测定用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mg;A4--试剂空白中还原糖的含量,mg;m2--称取样品质量,g;V2--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
500--样品液总体积,ml;0.9--还原糖(以葡萄糖计)换算成淀粉的换算系数;(注:酸水解能分解部分半纤维素,形成具有还原力的单糖,如木糖、阿拉伯糖等,可影响分析结果。
为了比较正确地测定食物中淀粉含量,建议采用淀粉酶糖化淀粉,除去不可溶性的残渣后,再用酸水解使之成为葡萄糖,然后测定其含量,最后换算成淀粉。
三、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测定方法(酶-直接法)1.原理样品先在37℃下经α-淀粉酶水解,使可消化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用80%乙醇提取,未水解的抗性淀粉部分经沸水浴凝胶化后,在淀粉葡萄糖苷酶转化成葡萄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葡萄糖含量,再换算成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2.适用范围参考Englyst和Champ的方法。
适用于所有含淀粉食物的测定。
3.仪器(1)恒温水浴箱(2)温箱(3)分光光度计4.试剂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1)0.1mol/L乙酸缓冲液(pH 5.0):称取14.28 g 乙酸钠(CH3COONa·3H2O)溶于水中,加入2.7ml 冰乙酸,并调节pH 5.0,用水定容至1 L。
(2)酶溶液:分别称取4gα-淀粉酶溶液(α-amylase,Sigma公司)、1g淀粉葡萄糖苷酶溶液(amyloglucosidase,Sigma 公司)和0.3g转换酶(invertase,Sigma公司)溶液于研钵中,用0.1mol/L乙酸缓冲液研磨制成匀浆,并调节体积为100ml。
3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
(3)淀粉葡萄糖苷酶溶液:称取2 g 淀粉葡萄糖苷酶(amyloglucosidase, Sigma 公司),加100 ml0.1 mol/L 乙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
3000 rpm离心5 min,取上清液。
(4)80%乙醇:800ml 乙醇加水至1L。
(5)4mol/L氢氧化钾溶液:称取224g氢氧化钾,用水溶解并加至1L。
(6)2 mol/L乙酸溶液:量取冰乙酸118ml,加水至1L,混匀。
(7)其它试剂同《葡萄糖测定方法》。
5.操作步骤5.1样品处理:测定RS1时,直接称取样品0.2g~1g;测定RS2时,选用生的样品,先研磨打碎后再称取样品0.2g~1g,。
测定RS3时,则先将样品加水煮沸至少15min,使之凝胶化,然后取出放入4℃冰箱冷藏过夜,再混匀后称取样品0.2g~1g (需折合水分)。
加入10 ml酶溶液,轻轻混匀。
37℃ 温箱或水浴中酶解16 h。
加入40 ml 无水乙醇,使乙醇含量终浓度为80%,充分摇匀。
静置30min,3000 rpm 离心15min,上清液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
用80%乙醇反复洗涤沉淀2 ~3次。
合并上清液并用乙酸缓冲液定容,供测定可消化淀粉用。
5.2水解抗性淀粉:将经反复洗涤的沉淀置于100℃干燥,然后用15ml水将沉淀转移至锥形瓶中,沸水浴中加热30min。
冷却至室温。
加入1倍体积的4 mol/L 氢氧化钾溶液,使氢氧化钾终浓度为2mol/L,室温下混合30min。
(注:在样品凝胶化后,2mol/L氢氧化钾的作用是进一步破坏淀粉结构,如果氢氧化钾的浓度过高或过低,不利于结构破坏,操作中需注意。
)加入约30ml2 mol/L 乙酸溶液,调节pH 为5.0,再加入淀粉葡萄糖苷酶溶液5 ml,65℃~70℃水浴90min。
冷却后将水解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乙酸缓冲液定容至刻度。
过滤。
5.3测定:吸取0.5ml上清液(5.1)和抗性淀粉水解液(5.2),按照葡萄糖氧化酶法分别测定葡萄糖含量(从测定步骤开始)。
同时做葡萄糖标准曲线。
6.计算根据葡萄糖标准曲线得出上清液中和抗性淀粉水解液中葡萄糖浓度,再根据稀释定容体积和称样量分别计算出可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
X= (As-Ab)×V×F×0.1 ×0.90.5×m式中: X--样品中可消化淀粉/抗性淀粉含量,g/100g;As-- 由标准回归方程求出的样品测定管中葡萄糖含量,mg;Ab--由标准回归方程求出的样品空白管中葡萄糖含量,mg;V--样品定容体积,ml;F--稀释倍数0.5--测定时吸取样品提取液的体积,ml;m--样品质量,g;0.1--将mg/g转换成g/100g的系数。
7.注意事项7.1 Eglyst根据抗性淀粉的分类,对样品处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读者可根据实验需要选择相应的方法。
7.2Eglyst测定抗性淀粉时,模拟胃肠道内环境,根据α-淀粉酶水解时间长短,将20min时已水解的淀粉称为快消化淀粉,20min~120min水解的淀粉称为慢消化淀粉,120min后仍没有水解的淀粉称为抗性淀粉。
有的学者指出在体内实验中,肠道对淀粉的消化能力可能超过6h,认为120min 的水解时间过于短暂,并建议水解时间应延长至16h。
目前国际上检测方法尚没有完全统一,多采用的是Eglyst和Champ的方法,这里的方法是对二者的综合并略加改进。
7.3如果将样品先用80%乙醇去除可溶性糖后,再加水煮沸,使之凝胶化,然后用氢氧化钾破坏淀粉结构,进而采用淀粉葡萄糖苷酶水解,所测定的结果即为总葡萄糖(total glucose)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