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大全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言文大全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言文大全

小学语文古诗词文言文大全第一册1、一去二三里 <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画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二册4、《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7、《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三册8、《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9、《山行》杜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0、《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1、《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四册12、《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3、《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4、《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绝句》杜甫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五册16、《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9、《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六册20、《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小学常见文言文

小学常见文言文

1、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②走——跑,逃跑;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④冀——希望;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翻译: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这个故事的寓意: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2、揠苗助长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①,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③予助苗长矣④”其子趋而往视之⑤,苗则槁矣⑥;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注释:1.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长zhǎng——生长,成长,揠yà——拔;2.芒芒然:疲倦的样子;3.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4.予:我,第一人称代词;5.趋:快走;往……去,到……去;6.槁gǎo:草木干枯;译文: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的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这个故事的寓意: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3、画蛇添足原文:楚有⑴祠者,⑽赐其⑵舍人⑶卮酒;舍人⑷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⑸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⑾为之⒅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⑹固无足,⑺子⒀安能为之足”⑻遂饮其酒;为蛇足者,⑿终⑼亡其酒;注释:1祠cí: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祠者:主持祭祀的人; 2舍人:旧时王公贵族家中的门客; 3 卮z hī:古代盛酒的器具; 4相谓:互相商量,共同议论; 5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起; 6固:本来,原来; 7子:对人的尊称,您; 8遂:然后; 9亡:失掉,指未喝上; 10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1为之足:给它画上脚; 12终:最终、最后; 13安能:怎能,哪能; 14引:拿起; 15且:准备; 16成:完成; 17余:剩下的; 18足:脚;翻译:古代楚国有个贵族,祭过祖宗以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够,一个人喝则有余;让咱们各自在地上比赛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最先把蛇画好了;他端起酒壶正要喝,却得意洋洋地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再给它添上几只脚呢”可是没等他把脚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那人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脚呢”说罢,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4、刻舟求剑原文:⑩楚人有①涉江者,其剑②自舟中坠于水,③遽jù④契qì其舟曰:“⑤是吾剑之所从⑦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⑧若此,⑥不亦惑乎注释1.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2.自--从;3.遽--急遽,立即,匆忙;4.契--刻;5.是--指示代词,这里;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7.坠--掉下;8.若--像;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止:动词,停止; 18.行:走这里指行驶;19.亦:也;译文:楚国有一个坐船渡江的人,他的宝剑不小心从船上落入江中;他急在船沿上用刀刻上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往前驶过了,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的方法去寻找宝剑,不是很糊涂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5、滥竽充数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①竽: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③廪:粮食仓库;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王继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南郭先生也成了滥竽充数者的代名词;6、掩耳盗铃原文: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⑥;恶⑦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矣;——吕氏春秋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③负——背着④椎chuí——槌子或棒子;⑤况huàng然——形容钟声;⑥遽jǜ——急速;⑦恶——害怕⑧悖——荒谬译文智伯消灭范氏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准备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胡涂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7、鹬蚌相争原文:赵①且伐燕②,苏代③为燕谓惠王④曰:“今者臣来,过易水⑤,蚌方出曝暴⑥,而鹬⑦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⑧;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⑨之为渔父⑩也;故愿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注释:①赵:国名,都城在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②燕:国名,都城在现在的北京市;音yā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③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④惠王:就是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⑤易水:在现在河北省境内;⑥曝:pù,晒太阳; ⑦鹬:yù,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⑧喙:huì,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⑨秦:国名,都城在现在的陕西省咸阳市;⑩渔父:渔夫;10渔者——就是后面的“渔父”,以捕鱼为业的人; 11伐——讨伐12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13禽——音qín,擒获,就是捕捉的意思; 14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15弊——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翻译:赵国将要讨伐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游说赵惠王说:“今天我来,渡过易水时,看到有个老蚌怕出来晒太阳,但有个鹬鸟跑来啄食它的肉,蚌马上合上两片壳刚好夹住了鹬鸟嘴巴,鹬鸟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小蚌你死定了;”蚌说道:“你嘴巴今天抽不出,明天抽不出,等死的是你;”两个都不肯舍弃让步,这时刚好有个老渔翁走过看到把他们俩都捉住了;现在赵国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时间相持,对两者都没好处;我恐怕强大的秦国要当渔夫了;所以请大王再仔细考虑这件事;”赵惠王说:“好;”于是停止了攻打燕国的计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当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8、狐假虎威原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这个故事故事我们的道理: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借着别人的势力,或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人就是狐假虎威;9、买椟还珠原文: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缉以翡翠;郑人买其①椟而还其②珠;注释:①椟:木匣;②珠:珍珠;③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翻译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注释+配图(打印版)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注释+配图(打印版)

小学生经典诵读小古文一百篇带注释和配图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水滨多芦荻dí。

秋日开花,一片白色,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

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一~五年级人教版所有文言文。

一~五年级人教版所有文言文。

一~五年级人教版所有文言文。

一年级
1. 《在水一方》
2. 《白日依山尽》
3. 《春晓》
4. 《飞鸟集》
5. 《登鹳雀楼》
二年级
1. 《咏鹅》
2. 《小石榴》
3. 《静夜思》
4. 《山居秋暝》
5. 《贫女》
三年级
1. 《将进酒》
2. 《送东阳马生序》
3. 《枫桥夜泊》
4. 《闻一多先生讲演搜北山羊》
5. 《水调歌头》
四年级
1. 《赋得古原草送别》
2. 《七步诗》
3. 《上邪》
4. 《游园不值》
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年级
1. 《塞下曲》
2. 《登鹳雀楼》
3. 《长恨歌》
4. 《月下独酌》
5. 《望月怀远》
以上是一到五年级人教版所有的文言文。

这些文言文包括了古代名家的作品以及近代文人学者的作品。

每一篇文言文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思想内涵,通过学习这些文言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

同时,阅读文言文也有助于提高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培养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文言文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

小学文言文大全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小学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篇章,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篇一:《人之初》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这是《论语》中的一段经典文言文,描述了人们的天性本善,但如果不通过教育的引导和培养,人的性情便会发生变化。

文章通过孟母和窦燕山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要坚持专注、严格的原则。

篇二:《梁甫吟》百川东到浔,九州直使西。

冯唐易老邓攸贫,只有馀杭庐,偏忆青琐闱。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梁甫吟》中的一部分。

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运用了不少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式,如“冯唐易老,邓攸贫”,“小扣柴扉久不开”,使整首诗展现出一种古朴、优美的氛围。

篇三:《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以描写风景的方式表达了对中国优秀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

运用了一些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使整首诗显得雄壮而富有韵味。

篇四:《论语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中的经典语句,表达了儒家思想中对学习、友谊和为人处世的看法。

其中运用了“不亦...乎”的表达方式,使整段话显得庄重而含蓄。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60篇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60篇

小学生必背文言文60篇一、任务背景小学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字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必背的文言文60篇,以供学生参考和背诵。

二、演义1.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人之生也直,义也竞与礼,礼也尽礼,而听于诗,乐也,君子安而不忘,知而不忘,仁者不忘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2. 《庄子》•庄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庄子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庄子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庄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庄子曰:“鳞爪之政,不足以为民也。

”•庄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庄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哀以友,小人甘以欺。

”•庄子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庄子曰:“人之所以能,不由人之所不能。

”•庄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三、论述以上是小学生必背的文言文60篇,涵盖了《论语》和《庄子》的经典语句。

通过背诵这些文言文,小学生可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智慧的理解。

同时,通过分析这些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小学生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方式。

这些文言文包含了孔子的言行和庄子的哲思,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人格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他们的智慧和真知灼见,小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在学习这些文言文的过程中,小学生可以借助一些学习方法和辅助工具。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40篇

小学生文言文必读40篇

小学生经典古文诵读篇目(40篇)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小学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大全人教版

小学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大全人教版

小学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大全人教版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和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的起始阶段,以下是人教版小学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的精选,供学生背诵和学习: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咏鹅》 - 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7.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 《江南逢李龟年》 - 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 《滕王阁序》 -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15. 《岳阳楼记》 -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这些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必背的篇目,它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

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美感。

(完整版)小学文言文大全

(完整版)小学文言文大全

学弈《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一心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这两个人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的好。

难道是后一个同学的智商不如别人?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弈:下棋。

(围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以为:认为,觉得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

(读音:zhuó)之:天鹅。

之:前者。

俱:一起。

弗若:不如,不同于。

矣:了。

为:因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指后者。

然:这样。

思:想。

也:的。

【读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u]?/曰:非/然也。

读课文时的基调:用怀着一种好奇、愉快的追求知识的感觉去读。

【感悟】 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要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才能学好东西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小学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三年级上册一、司马光原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译文: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三年级下册二、守株待兔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

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也被后人所耻笑。

四年级上册三、精卫填海原文: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

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四、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四年级下册五、囊萤夜读原文: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渊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六、铁杵成针原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小学文言文100首

小学文言文100首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chì勒lè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qióng庐lú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风唐·李峤qiáo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8、鹿柴zhài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9、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0、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yuān鸯yāng。

1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suō笠lì翁wēng,独钓寒江雪。

13、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14、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chán于yú夜yè遁dùn逃táo。

欲yù将jiāng轻qīng骑jí逐zhú,大雪满弓刀。

15、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chēng小艇tǐng,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cáng踪zōng迹jì,浮fú萍píng一道开。

16、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céng谙ān。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通用10篇)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通用10篇)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通用10篇)导语:文言文在近些年的小升初考试中也越来越受重视,因为时代距离现在久远,很多字词等现代孩子理解起来还是非常困难的。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篇1【原文】钟毓(yù)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mèi)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注释】1.托:假装。

2.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3.以:用来,连词,表目的。

4.值:正好。

5.寝:睡觉。

6.因:趁机。

7.时:当时。

8.而:连词,表承接。

9.而:连词,表转折,译为却、但是。

10.既而:过了一会儿。

11.何以:为什么。

12.觉:醒。

13.值:当......时。

14.且:尚且,姑且。

15.且托寐以观之:姑且装睡看看他们怎么样。

16.既而问毓何以拜: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17.共:一同。

【文言知识】释“觉” 上文“其父时觉”中的“觉”,不是指“发觉”,而是指“醒”,句意为当时他们的父亲醒过来了。

又,文言文中的“睡觉”,指睡后醒来。

又,“盗半夜入室,主人未觉”,意为小偷半夜入室,而主人为醒。

【参考译文】钟毓兄弟小时候在父亲午睡的时候,趁机一起偷药酒喝。

他们的父亲当时已发觉,暂且故意装睡,看他们怎么样。

钟毓行礼后才喝酒,钟会只喝酒不行礼。

随后父亲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钟毓回答说:"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又问钟会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来就是非礼的行为,所以用不着行礼。

"小学必背文言文和意思篇2【原文】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小学文言文100篇

小学文言文100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小学必背文言文60篇

小学必背文言文60篇

小学必背文言文60篇1.1、黄琬巧对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

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

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

【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

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

“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

“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诏②奇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2.2、神童庄有恭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

诸役以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

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

③神格:神条与气质。

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

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

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

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经典必背文言文小学大全

经典必背文言文小学大全

【导语】古代流传下来的古⽂蕴含着华夏⽂明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的智慧,所以,接触和学习古⽂就是接受中华博⼤精深⽂化的熏陶,可以提升⼈的视野、情怀、境界和修为!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必背⽂⾔⽂⼩学⼤全。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必背⽂⾔⽂⼩学 两⼩⼉辩⽇ 列⼦〔先秦〕 孔⼦东游,见两⼩⼉辩⽃,问其故。

(辩⽃⼀作:辩⽇) ⼀⼉⽈:“我以⽇始出时去⼈近,⽽⽇中时远也。

” ⼀⼉⽈:“我以⽇初出远,⽽⽇中时近也。

” ⼀⼉⽈:“⽇初出⼤如车盖,及⽇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近者⼤乎?” ⼀⼉⽈:“⽇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远者凉乎?” 孔⼦不能决也。

两⼩⼉笑⽈:“孰为汝多知乎?” 译⽂ 孔⼦向东游历,见到两个⼩孩在争辩,就问他们在争辩的原因。

⼀个⼩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近,⽽正午的时候距离⼈远。

” 另⼀个⼩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较远,⽽正午的时候距离⼈⽐较近。

⼀个⼩孩⼉说:“太阳刚出时像车的车盖⼀样⼤,到了中午时就如同盘⼦⼀般⼩了,这不是远⼩近⼤的道理吗?” 另⼀个⼩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凉爽,到了中午的时候热得如同把⼿伸进热⽔中,这不是近的就感觉热,⽽远就觉得凉的道理吗?” 孔⼦听了之后不能判断他们俩谁对谁错。

两个⼩孩⼦笑着对孔⼦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注释 东:东⽅。

游:游历、游学。

见:看见。

辩⽃:辩论,争论. 辩:争。

其:代词,他们。

故:缘故,原因。

以:认为。

始:刚刚,才。

去:离;距离。

⽇中:正午。

初:刚刚。

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伞⼀样,呈圆形。

及:到。

则:就。

盘盂:盛物的器⽫。

圆者为盘,⽅者为盂。

为:是。

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探汤:把⼿伸向热⽔⾥。

汤,热⽔,开⽔。

(古时还特指沐浴时⽤的热⽔。

)在⽂中的意思是天⽓很热。

决:决断,判定,判断。

孰:谁。

为:同“谓”,说,认为。

汝:你。

小孩必备的文言文

小孩必备的文言文

小孩必备的文言文
1. 《守株待兔》-韩非子(先秦)- 原文: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 《杨氏之子》-刘义庆(南北朝)-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 《铁杵成针》-祝穆(宋代)
- 原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
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 《智子疑邻》-韩非(春秋战国)- 原文: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5. 《愚人食盐》-僧伽斯那(南北朝)
- 原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6. 《司马光》
- 原文: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小学阶段必须要掌握的12篇文言文(含注解).

小学阶段必须要掌握的12篇文言文(含注解).

1、《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

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注释】舍:家。

嬉:游戏。

所以:用来。

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一类的事。

贾人:商贩。

炫卖:沿街叫卖。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

揖让进退:打拱作揖,进退庙堂等礼节。

2、《陈元方候袁公》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候:拜访,问候。

履行:实践,做。

绥:安,安抚。

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师:学习。

【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君:对他的尊称。

3、《抿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据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据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闵(mln):同"悯”,担心,忧虑。

长(zhdng):生长,成长。

推(用):拔。

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其人:他家里的人。

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趋:快走。

往:去,到...去。

槁(gao):草木干枯。

耘苗:给苗锄草。

非徒:非但。

徒,只是。

益:好处。

4、《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文言文小学生必背40篇

文言文小学生必背40篇

文言文小学生必背40篇
1、《山谷》(楚辞)
2、《望洞庭》(宋)
3、《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4、《锦瑟》(李商隐)
5、《春晓》(孟浩然)
6、《竹枝词》(王之涣)
7、《望庐山瀑布》(李白)
8、《渔家傲》(苏轼)
9、《江雪》(柳宗元) 10、《赤壁赋》(杜甫) 11、《江南春》(李商隐) 12、《忆江南》(苏轼)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4、《静夜思》(李白) 15、《出塞》(李白) 16、《关山月》(李白) 17、《登鹳雀楼》(王之涣) 18、《早发白帝城》(李白) 19、《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0、《终南别业》(苏轼) 21、《青玉案·元夕》(元稹) 22、《行路难》(元稹)23、《蝶恋花》(晏殊) 24、《少年游》(李白) 25、《鹿柴》(王维) 26、《菩萨蛮·蓦山溪》(李白)27、《锦瑟》(李商隐) 28、《定风波》(苏轼) 29、《望天门山》(辛弃疾) 3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王安石)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高阳台》(白居易) 33、《石灰吟》(秦观)34、《渔家傲·雪梅》(苏轼) 35、《子夜四时歌》(辛弃疾) 36、《乌衣巷》(黄庭坚) 37、《清平乐·杨柳青青》(辛弃疾) 3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39、《水龙吟》(白居易) 40、《卜算子·秋思》(苏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弈《孟子·告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让弈秋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一心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这两个人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的好。

难道是后一个同学的智商不如别人?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弈:下棋。

(围棋)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虽然。

之:指弈秋的教导。

以为:认为,觉得鸿鹄:天鹅。

援:引,拉。

缴:本文指带有丝绳的箭。

(读音:zhuó)之:天鹅。

之:前者。

俱:一起。

弗若:不如,不同于。

矣:了。

为:因为。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其:指后者。

然:这样。

思:想。

也:的。

【读法】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éi)/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fú)若之矣(yǐ)/。

为是/其智/弗若与[yu]?/曰:非/然也。

读课文时的基调:用怀着一种好奇、愉快的追求知识的感觉去读。

【感悟】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要三心二意,要专心致志才能学好东西两小儿辩日《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而到中午时距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读法】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作者介绍】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所著。

御寇是战国时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本来是列子(战国初期郑国人列御寇)、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约在战国后期成书。

【人物】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还敢于争辩。

【人物介绍】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汉族。

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

逝世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实词的运用】【词类活用】东游:名词做状语,向东【通假字】知:同“智”,智慧为:同“谓”,说。

【一词多义】此不为:这不是。

为,是。

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智慧多呢?为,认为。

【古今异义】盘盂:古义:过去吃饭的碗、盘子。

今义:用来装痰、垃圾、人的排泄物的盘子。

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加热煮熟后的汁液矛与盾《韩非子》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故?”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一个卖盾和卖矛的人。

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锋利,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

”有人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注释】:1、矛:古代的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

2、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剑用。

3、鬻:卖。

4、誉:夸耀。

5、曰:说。

6、吾:我的。

7、陷:这里是穿透的意思,后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对人的尊称。

11、何如:怎么样12、应:回答。

13、利:锋利,锐利。

14、其:那个这里指卖矛和盾的那个人。

15、弗:不能。

16,之:语气作词没有意思。

【中心思想】:《矛与盾》说的是一个人同时夸耀自己所卖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

《矛与盾》的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矛盾或抵触。

出自《韩非子·难一》。

【作者介绍】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前233)即韩非。

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是当时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学生。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谗害,被杀于秦。

他的著作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

他反对以血统为中心的等级制度,提倡“贵族”“民萌”(氓)平等;反对“用人唯亲”,提倡“用人唯贤”;反对儒家的“礼治”,提倡“法治”;同时还提出“术”(君主驾驭臣民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来和“法”相辅相成。

矛与盾的道理就是:什麽事都不能夸大其词,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有关成语】:自相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郑人买履《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 【注释】——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lv),革履,就是鞋子。

先自度其足:度——音(duó),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量长短吾忘持度、宁信度:度——音(dù),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通假字),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反——同“返”(通假字),就是返回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且——将要,打算。

置——购置。

【中心思想】《郑人买履》讲了郑国有个打算买鞋的人,先在家里量好了脚的尺码,到了集市上却忘记拿了,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再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他却回答,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

【寓意】说明做事要善于变通,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事;做事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实际是不会取得成功的!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灯谜】河南人买鞋——【郑人买履】关尹子教射(作者:列子)选自《列子·说符》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

”关尹子曰:“未可。

”退而习之。

三年,又以报关尹子。

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子矣。

”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

”【译文】:列子跟关尹子学习射箭,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心。

去请教关尹子,说:我学的差不多了吧。

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 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

”列子回去再练习。

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

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列子说:“知道了。

” 关尹子说:“现在可以了。

你要牢牢记住,千万不要违背它。

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学习也好,做事也好,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知其所以然,才算掌握了规律,只有这样精益求精地学习、工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这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不然你永远都只在不知其根究的情况下学习。

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难解字注释】:中:射中请:请教者:相当于“的”,这里指射中靶子的道理乎:吗弗知:不知道未可:不行,意思是还不能算学会射箭退:告辞回去习之:学习射箭守:遵守,依照失:丢失,违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