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与肛管疾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ppt课件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ppt课件

X线 钡灌肠用于肿瘤的定位及良性疾病的诊断 CT 明确术前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MRI 低位直肠癌的常规检查 腔内超声 用于肿瘤的术前分期



23
结直肠肛管功能检查

直肠肛管压力测定 直肠感觉试验 模拟排便试验(球囊逼出试验、球囊保留试验) 盆底肌电图检查 排粪造影





结肠传输试验
24
第三节 乙状结肠扭转
第三十七章
结、直 肠 与 肛 管 疾 病
1
2

几个重要概念:
解剖学肛管 外科学肛管 白线 内、外括约肌
齿状线
肛管直肠环
齿状线的构成:
肛柱
肛瓣 肛窦
直肠肛管肌

肛管内括约肌 不随意肌 肛管外括约肌 随意肌 部 皮下部 浅部 深


肛提肌 耻骨尾骨肌
耻骨直肠肌 髂骨尾骨肌
5
肛管直肠环
3.排便习惯改变
4.腹痛和腹胀
(二)体征
1.贫血与消瘦

Peutz-Jeghers 综 合 征 ,
又称黑斑息肉病,少见的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胃肠道多发息肉伴 口腔黏膜、口唇、口周及 肛周、手掌等处黑色素沉 着。

癌变率为2-3%
病 因 学
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发生中仅占6%。绝大多数结直肠癌为散 发病例,危险因素包括:

不良生活习惯
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Hale Waihona Puke 27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手术方式 全结肠、直肠切除及回肠造口术 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 结直肠切除、回肠囊袋肛管吻合术 回肠囊袋(储袋)类型:J型 S型 H型 W型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ppt课件(1)_OK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ppt课件(1)_OK

普外科五病房
48
大体分型
大体分型
溃疡型
隆起型
浸润型
普外科五病房
占50%以上,分 化低转移早
浸润少 预后较好
分化低
转移早
预后差
49
组织学分类
组织学分类
腺癌
腺鳞癌 未分化癌
管 癌状



头 状

黏 癌液



戒 细
胞 普外科五病房
50
扩散与转移
❖ 1 淋巴转移:主要途径 ❖ 2 血行转移:肝、肺、骨 ❖ 3 直接浸润 ❖ 4 腹腔种植
性炎症 恶性肿瘤 外伤感染
普外科五病房
75
分类
瘘管位置 高低分类
低位肛瘘
高位肛瘘
普外科五病房
低位单纯性 低位复杂性 高位单纯性 高位复杂性76
按瘘管与括约肌关系分类
肛管括约肌间型
经肛管括约肌型
普外科五病房
77
肛管括约肌上型
肛管括约肌外型
临床表现
❖症状 瘘外口流出少量脓性、血性、 黏液性分泌物
❖查体 外口 瘘管 内口 ❖Goodsall规律
普外科五病房
34
诊断
高危人群:40岁以上 1 I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 2 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3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4 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
慢性阑尾炎史、精神创伤史,以 上症状两项以上的。
普外科五病房
35
诊断
❖ (一)X线造影检查 ❖ (二)结肠镜检查 ❖ (三)B型超声扫描、CT扫描检查 ❖ (四)血清癌胚抗原(CEA)
中国 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4位,41~65 岁人群发病率高

结直肠肛门疾病-精品医学课件

结直肠肛门疾病-精品医学课件
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 里急后重,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 常反复发作。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指征:
系统内科治疗无效、中毒性巨结 肠、穿孔、消化道出血、癌变、肠外 表现剧烈。
手术方式:
1、全结直肠切除、回肠造口术 2、全结肠切除、回直肠吻合术 3、全结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
Dukes 分
分期
TNM

0期 Tis N0 M0
I期 T1 N0 M0
A
T2 N0 M0
A
IIA 期
T3 N0 M0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IIB 期
T4 N0 M0
B
IIIA T1-T2 N1
C

M0
IIIB T3-T4
C

N1M0
IIIC
T任何 N2
C

M0
IV期
T任何 N任何 M1
D
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右半结肠癌 临床表现
隆起型
浸润型
溃疡型
结直肠癌的扩散与转移:
一、直接浸润 三、血行转移
二、淋巴转移 四、种植转移
结直肠癌的分期: Dukes分期
Dukes分期
A期: 限于肠壁内 未穿出肌层 无淋巴结转移
B期: 侵犯浆膜 侵出浆膜 无淋巴结转移
C期: 有淋巴结转移
D期: 远处转移 局部广泛转移
C1期:
癌旁淋巴结转移
C2期:
高发年龄在50岁 以上。
青年人患大肠癌 的比例在正不断 攀升。
中晚期比例高: 约20%就诊时多 已进入中晚期
直肠癌比例高: 发病部位,结肠 癌占35%左右, 直肠癌约65%。

直肠和肛管PPT课件

直肠和肛管PPT课件
等。
直肠癌
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内的恶性肿 瘤,是常见的消化道癌症之一。 症状包括直肠出血、排便习惯改
变、腹痛、体重减轻等。
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壁部分或全部 向下移位,多见于老年人和儿童。 症状包括直肠脱出、便秘、排便
困难等。
肛管疾病
肛裂
肛裂是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所形成 的溃疡,常发生在肛门后部和侧 部。症状包括肛门疼痛、出血、
直肠和肛管ppt课件
目录
• 直肠肛管解剖 • 直肠肛管生理 • 直肠肛管疾病 • 直肠肛管疾病诊断 • 直肠肛管疾病治疗
01 直肠肛管解剖
直肠解剖
01
直肠位于盆腔的后部, 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 管,全长12-15cm。
02
03
04
直肠周围多脂肪、无纵 带,位于膀胱和生殖器 官的背侧。
直肠粘膜呈淡红色,粘 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 构成,内含一对直肠丛。
药物治疗
01
药物治疗是直肠肛管疾病治疗中的基础手段,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控 制病情发展。
02
常见的药物包括消炎药、止痛药、抗感染药、止血药等,需根据患者 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使用。
03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 物,以确保治疗效果。
04
药物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严重的直肠肛管疾病,药物治疗 效果有限,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
肛裂、肛瘘等。
指诊前需要排空大便,患者采取侧卧位 指诊对于发现早期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或膝胸位,医生戴上手套并涂抹润滑剂 因此对于有高危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
后,将手指轻轻插入肛门进行触诊,感
指诊筛查是非常必要的。
知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疼痛、出血等症

结直肠、肛管疾病 ppt课件

结直肠、肛管疾病  ppt课件

抑制脓毒症扩散,隔离血栓性外痔
肛门外括约肌
包括三部分:
深部:有控制排便的作用
浅部:协助排便,无明显控制排 便功能 皮下部:无控制排便功能 都是随意肌,受第1~4骶神经的 肛门神经及会阴神经支配
遇到危及排便节制的情况,诸如腹内压力 增加和直肠扩张,肛门外括约肌反射性的 或有意的进一步收缩防止粪便外漏 由于肌肉疲劳,肛门外括约肌的最大有意 收缩只能维持30~60s,之后,自动排便节 制机制由静止向紧张形成,由肛门内括约 肌保持,反射性肛门外括约肌收缩增强
结直肠、肛管疾病
第一节 直肠、肛管解剖
直 肠
直肠长12~15cm 在第3骶椎前方正中与乙状结肠相续
沿骶骨凹面下降
至尾骨尖前方2~3cm稍下处穿过盆膈
终于肛门
概 述
矢状面两个 弯曲
冠状面三个 侧曲
3条直肠横襞 (Houston瓣) 缺少结肠带、 结肠袋、肠 脂垂及完整 肠系膜
毗 邻
直肠膀胱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
直 肠 骶 骨 筋 膜
骶 前 筋 膜
直 肠 侧 韧 带
直 肠 固 有 筋 膜
直 肠 筋 膜




直 肠 固 有 筋 膜
直肠侧韧带
25%有直肠中动脉的 细小分支通过 直肠松动术扯裂侧韧 带伴有25%的出血危 险性 理论上,蒂结扎术要 保留侧面直肠系膜组 织,癌手术后这样做 可能会限制侧面或直 肠系膜边缘的充分性 和完整性
乳头多为1~4个,数目、形态和大小因人而异,存 在着个体差异
出现率为13%~47%,多数人没有肛乳头 若肛管处有感染、损伤及长期慢性刺激,譬如肛裂, 肛乳头可增生变大,脱出肛门外,形成肛乳头炎或 肛乳头肥大。有的可呈乳头瘤状,该乳头瘤为纤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年生存率结肠癌60~80%,直肠癌50~70%
主要依据病理分期(Dukes)
40
.
发病率
国内文献报告大肠癌患者年龄中位数在 45岁左右,而欧美等国大肠癌患者发病年 龄中位数在60-65岁。国内大肠癌患者<40 岁者一般占35%左右,<30岁者占10%-15%。 而国外青年人大肠癌不多见。
41
.
27
.
检查方法
肛镜检查 肛镜涂润滑油, 缓慢插入肛门,抽出芯子, 对好灯光,由深至浅观察 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 有无溃疡、息肉、肿瘤、 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 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 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瘘 的内口、痔等。
28
.
记录方法
上述三项检查发现的病变,采 用顺时钟定位法予以记录。如 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门后正 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例如 检查时在肛门前方偏右见一痔 团,应记录“截石位11点或胸 膝位5点”处有痔一个,见图表 示
病因及病理
饮食与致癌物 高动物蛋白及脂肪,鱼肉类 高温烹调
慢性炎症 遗传因素 癌前病变 家族性腺瘤病 绒毛状腺瘤
42
.
病理 大体分型
隆起型 溃疡型 浸润型 胶样型
盘状型 局限溃疡型 浸润溃疡型
右半结肠 隆起型 局限溃疡型 左半结肠 浸润型 易狭窄
43
.
病理 大体分型
(1)肿块型(也称菜花型):向肠腔内生长,瘤体较大, 呈球状或半球状,似菜花样,四周浸润较少,预后较好。 (2)溃疡型,多见,约占50%以上。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 周围浸润,早期可有溃疡,边硬不齐,中心陷凹,边缘凸 起,易出血,感染或穿透,分化程度较低,转移较早。 (3)浸润型(狭窄型):亦称硬癌,癌肿沿肠壁浸润,使 肠腔狭窄,分化程度低,转移早而预后差。
壁,可能癌变。为明确性质,取活体组织。 钡灌肠 有助于了解息肉分布情况。
36
.
乙状结肠息肉
37
.
治疗
切除摘除术:
适用低位直肠息肉,经肛门内缝扎息肉基底部,
切除息肉。儿童低位蒂长者可手指捏断摘除。
电凝切除术:
适用直肠上段或结肠带蒂小息肉,经直肠镜或
结肠镜,圈套器套住蒂部电灼切除。
套扎冷冻术:乙状结肠镜,胶圈套扎息肉基底,
12~15cm 腹膜内、外(腹膜返折上、下) 直肠瓣 三条半月型横壁 肛柱、肛瓣、肛窦、肛乳头 齿状线 肛垫 直肠肛管结合处,约1.5cm宽的纤维
肌性组织(TREITZ组织)
6
.
7
.
直肠内面观
8
.
9
.
10
.
11
.
12
.
13
.
解剖生理概要(肛管)
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1.2~1.5厘米 由肛门内外括约肌和肛提肌围绕 肛管向上向后与直肠成80~90°角,前壁比
骨盆直肠间隙,在腹膜返折以下,直肠两 侧,左右各1个(肛提肌上)
直肠后间隙,在直肠和骶骨之间,可与两 侧骨盆直肠间隙相通(肛提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坐骨直肠间隙,在肛管两侧,左右各一个 (肛提肌下)
20
.
21
.
会阴部肌肉
22
.
肛管、直肠、结肠生理
结肠 消化、吸收、贮存、分泌、排泄 直肠 吸收、分泌、排便 肛管 排泄
23
.
排便过程
结肠蠕动→乙状结肠→粪便进入直肠 →直肠壶腹膨胀→产生便意→内括约 肌松弛→大脑指令→外括约肌松弛→ 屏气、腹压增高→排便
24
.
检查方法
检查体位
25
.
检查方法
肛门视诊 用两手拇指轻轻分开病人的臀部,观
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 脓肿、肛裂等。
26
.
检查方法
直肠指诊 又称肛指检查。75%的直肠癌可发现。
线上为直肠癌,多为腺癌。线下为肛管癌,多为 鳞状细胞癌
17
.
肛管直肠环
由外括约肌深、浅两部,直肠壁纵形肌、 内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括约 功能。
肛门部手术时必须注意环的部位,若不慎 切断,可造成肛门失禁
18
.
肛 管 直 肠 环
19
.
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对临床有重要意义,又称外科解剖间隙
取活检定性,接触法冷冻2~3分钟。
结肠直肠切除术:结肠息肉病,癌变可能性大。
切除息肉送病检。
38
.
结、直肠癌
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
39
.
结、直肠癌
常见,占我国恶性肿瘤第三位
有上升趋势
我国特点
直肠癌多于结肠癌1.5~2:1
直肠癌低位多于高位
青年人比例较高,占15%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
1
.
解剖生理概要(结肠)
150(120~200)cm 右半 盲肠、升结肠、肝曲、近端横结肠 左半 远端横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
肠 三特点 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血供 肠系膜上、下动脉
2
.
3
.
4
.
大 肠 的 血 液 供 应
5
.
解剖生理概要(直肠)
状腺瘤,绒毛状腺瘤
等)、儿童型息肉、炎
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
等。
息肉可有蒂,也可无蒂。
单发息肉少恶变,
35
.
临床表现与诊断
便血: 无痛性,炎症时粘液血便,腹泻和里急后重。 直肠肿块 带蒂息肉,排便时脱出肛门外,鲜红樱桃状,便
后自行复回。无蒂肛指和肛镜才能发现。 肛指与内镜检查: 园形,柔软。息肉变硬,表面高低不平,固定肠
检查者右手戴上手套或右食指戴上指套,涂润滑 油,用右手食指前端放在肛门口,待病人适应后 再轻轻插入肛门口,先试验肛门括约肌的松紧度, 然后对肛管直肠四周依次进行检查,应注意肠壁 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 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 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
绒毛状腺瘤
7~15%
管状绒毛状腺瘤 5~10%
32
.
结直肠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 炎性息肉
33
.
结直肠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显性遗传病 易恶变
Peutz-Jeghers综合征 黑斑息肉病 显性遗传病
34
.
直肠(结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
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
性病变、包括腺瘤(管
29
肛门检查后时钟 定位法(截石位).
检查方法
乙状结肠镜检查 纤维电子结肠镜检查
憩室
30
结肠癌
息肉
出血
.
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
钡灌肠、气钡双重造影 CT MRI B超 内窥镜超声 直肠肛管功能检查 测压 排粪造影
31
.
结直肠息肉
新生物性息肉 癌前病变 腺瘤性息肉
管状腺瘤
75~90%
后壁较长 肛管为皮肤所复盖 成环状收缩封闭肛门
14
.
15
.
16
直肠肛管的解剖
.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齿状线是直肠和肛管的分界线
上为粘膜,下为皮肤
上为内脏神经,下为体神经
上为直肠上、下动脉,下为肛管动脉
静脉上回流门静脉,下回流腔静脉
淋巴上入腹主动脉周围或髂内淋巴结,下入腹股 沟及髂外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