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起源理解释论文
国家起源
城邦。
”[3] P116但首次在“一切政体的总体名词”这个意义上使用国家概念的是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里,他认为“从古至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
”因其集中反映了中世纪之后人们根据理性与经验研究政治学的主要成果而被视为近代政治学的诞生的标志。
[4] P3列宁从国家的本质入手,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 [5] P59此定义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但考虑到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经济职能的事实,这个定义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稍嫌狭碍。
而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马克斯·韦伯的的国家定义较为通行,他认为“国家是在某一特定的领土范围内能够宣称合法地垄断强制力的人类集团。
”[6] P78 但其缺陷依然是强调了国家作为强制性的机构的一面。
斯考克波尔在研究国家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时指出“我们只有严肃地把国家视为一种宏观结构,才能正确理解社会的革命性转变的意义……强制与管理机构不过是全部政治体系的一部分。
这些体系中也可能还包括社会利益得以在国家制定中得以表达的机构和制度,以及动员非国家行为者参与政策实施的机构和制度。
当然,强制与管理机构依然是国家权力的基础”[7] P29其基本倾向是主张扩展国家的内涵,即认为国家除了强制性以外,还有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职能。
在考虑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上,有学者把国家重新定义为,“民政或军事官僚机构或国家机构、政府或者那些能够正式控制国家机构的组织,以及那些构成机构与政府的形式与行为的框架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行为规则所组成的总体。
”[8] P13根据现代国家的实际行为和各种学者的观点,唐士其对国家的定义具有时代的特征。
他认为“国家是在特定的领土范围之内,根据某些确定的原则,通过合法垄断强制力而对该领土范围内的全体居民进行协调、组织与管理的各种机构及其运行规则的总和。
”[9]P32从上述对国家的定义作历时态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国家定义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迁的。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指对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观察与分析,以寻找国家起源的根本原因和理论依据。
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解释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我们理解国家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文将就国家起源理论进行评述,以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国家起源理论在古代就备受关注。
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国家的形成和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阐述了国家起源的多种可能性和国家制度的合理性。
在古罗马,西塞罗、普鲁塔克等思想家也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探讨和争论。
在古代东方,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也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诸多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这些古代文化对国家起源理论的探讨和形成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国家起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国家起源理论在欧洲启蒙运动和近代以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约翰·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对国家的起源和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探讨,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和自然权利等理论,从而对现代国家起源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19世纪和20世纪,马克思、恩格斯、韦伯等思想家对国家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阶级斗争理论、官僚制度理论等,为现代国家起源理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国家起源理论对于解释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其起源和发展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
国家起源理论通过对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家的本质和特点,为我们解释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国家起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还为我们理解国家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学术支持。
国家起源理论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在当代社会,国家的起源和发展仍然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问题。
国家起源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国家起源的理论解释
国家起源的理论解释作者:徐志忠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0期摘要:本文首先选取对“国家”一词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而后在第二部分,则可以视为对国家起源各种理论的简短综述,并加以一定评述。
第三部分的结论中,文章试图对这些理论进行分类,并着重对冲突论内部分支的进行比较综合,希望从中得出关于国家起源的答案。
关键词:国家;融合;冲突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46-02一、国家的定义解释国家起源,首先必须对“国家”一词进行相对清晰地界定:一方面,从人类产生之初,治理(governance)便产生了,而国家只是人类诸多治理形式中的一种,国家的特殊性并不能排除各种治理方式的普遍性。
另一方面,历史的延续性,也决定了国家与前国家时代的治理形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如果不以一定標准将此二者加以区分,那么,探寻国家起源的努力便也是徒劳的。
而对国家的定义,可谓观点林立,囿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列出。
在此,我们采纳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将国家视为在特定地域上对行为暴力实现了合法垄断的政治实体。
剔除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要素,我们可以认定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1)定居的居民;(2)确定领土;(3)可以实施统治的政府。
二、国家起源的主要解释“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
那么国家是如何产生的呢?解释国家如何从前国家社会中脱胎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一)偶然论偶然论抑或认为人类组织形态之所以出现国家,绝非进化的结果,而只是由一系列偶然因素促成的,抑或只是天才“个人才能非凡实践的产物”。
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类社会和任何事物一样,都存在发展的规律;同时又过分关注了英雄人物的作用。
(二)宗教起源论1.神权自然法神权政治观以君权神授学说为典型,视君主为宇宙最高主宰(上帝、天等)在人间的代表,无论国家之起源,抑或政府之合法性,均来源于神明授意。
国家起源论
样, 是从来就有的。因为现代人类学研究表 明, 人
类 最 早 的社 会 或 最 古老 的原 始社 会 , 是 “ 就 队群 ” 或
“ 游群 ” b n s 。它 是大 约一 万 年 以前 , 类 尚处 于 (ad) 人 农 业 产 生之 前 的 “ 猎 一 狩 采集 ” 阶段 的社 会组 织 的普
中图 分 类号 :0 1 D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 2 8 (0 2 0 - 06 0 1 0 - 9 72 1 ) 1 0 6 - 7
我的“ 国家是 什么 ”】 试 图说 明 , 【 , 一文 国家 是拥 有
的社 会 ” “ 有 主权 的社 会 ” “ 大且 最 高 的社 会 ” 、拥 、最 和 “ 立 自主 的社 会 ” — 可 以看 出 , 独 — 国家 与社 会
来 看
独立 自主 的社 区都 被称 为 队群 ,这 是 因为 它至 少有
点游动的性质……队群的规模一般很小 ……亚马逊
盆 地 的瓜 压基 人 的队群 只有 2 成员 ; 来半 岛 的 0名 马 塞芒人 队群有 5 0人 ;南 美 巴塔 哥 尼亚 ・ 维 尔切 人 特 的 队群 有 40到 50人 ,这也 许是 规模 最 大 的 队群 0 0
一
最高权力及其管理组织或政府 的社会,因而也就是
拥有 主权 的社 会 , 也就 是 最 大且最 高 的社 会 , 也就 是 独 立 自主的社 会 : 这是 国家 的科学 定义 。因此 , 高 最 权 力 及其 管理 组 织或 政府 乃 是 国家 区别 于其 他社 会
的最 根本 特征 。 这种 特征 是如 此根 本 , 以致西 方现代
遍 形态 。 对于 这种社 会形 态 , 现代人 类学 家恩 伯 曾这
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思考
关于国家起源学说的思考【摘要】国家的起源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各领域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笔者选取历史上几种国家起源学说进行比较,提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国家;起源国家的起源的根源是全部文明社会发生的根源,这个根源直接影响着文明社会的走向。
国家的起源理论是政治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课题,也是不同领域的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
那么,国家是如何出现的呢?一、神权论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即上天或上帝。
政府的权威都由神意所授予,君主是替天行道,依照神意来治国,君主代表神意。
服从君主,就是服从神意。
二、合作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首次提出了合作论。
他认为,在城邦里,“一个人分一点东西给别人,或者从别的人那儿拿一点东西,每个人却觉得这么有进有出对他自己有益处”。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每个成员要把各自的工作贡献给公众”,因为“我们大家并不是生下来都一样的,个人的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
由此可见,身怀不同技艺、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为了各谋其业,各得其利,联合为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国家,国家是人类通过合作满足其共同需要的产物。
三、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在欧洲具有很深的社会基础。
16、17世纪,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君主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国家观。
当时流行的是国家是建立在自由契约基础上的联盟。
这种学说为人们反抗专制权力提供了急需的正当化理论依据,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霍布斯认为,国家是由契约产生的,是人类为了克服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而建立的。
自然状态包含自然和自由权利,是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是一种丛林法则。
在自然状态下,人们要进行自保,人人自保的结果是生活在恐怖的状态。
人类为了克服和避免这种恐怖状态,便求助于法律,使人畏于惩罚而不敢犯法,进而安于服从。
问题在于,谁第一个来服从法律,谁来执行法律?答案是挑一个(批)制定并执行法律的人,赋予其最高主权,授权其行事。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指关于国家形成的理论,其探讨的是国家的起源、发展和本质。
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之中,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争论从未停止,各种学派莫衷一是,展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国家起源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的学说和观点不断涌现,对人们对国家起源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早的国家起源理论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典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就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探讨。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由英雄时代演变而来的,是无为(宇宙)和王(神)的结合,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国家的起源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互相帮助。
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社会契约论和国家起源的理论开始得到更为系统的发展。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人们在原始状态下通过社会契约形成国家的观点,认为国家是由一些自由的个人通过契约形成的,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人民的自愿委托,这一观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世纪,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卡尔·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国家起源的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为了保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
马克思主义将国家的起源和社会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和机构。
在20世纪,社会学家们也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探讨。
马克斯·韦伯通过对国家的分析,提出了理性化和官僚化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对国家起源的研究中。
他认为国家是通过对暴力的垄断来形成的,对暴力的垄断是国家存在的根本。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于国家起源的理论研究也不断地在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中展开。
一方面,一些理论观点得到了丰富的深化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争论和挑战。
在当代,对国家起源的理论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传统领域,而是涉及到了更为广泛的学科范畴。
比如在文化人类学中,人们开始通过对不同文化形态和习俗的研究,来探讨国家起源的文化基础和形成机制;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人们通过对古代社会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考察,来分析国家起源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
国家的演进逻辑探究论文
国家的演进逻辑探究论文国家的演进逻辑探究论文国家作为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政治组织形式,其演进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的数量、规模、形态以及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探究国家的演进逻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一、国家的起源和演进国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没有国家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是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在社会分工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国家组织形式。
最早的国家可以追溯到文明社会的出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等文明古国均为最早的国家。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国家的形态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别于古代国家的一些特点,现代国家更多地是由较为稳定的政治组织体系、有效的政府权力、行政管理、司法体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等构成。
到了现代,国家的层级不断提高,从城邦、封建国家、帝国到现代的政治国家,历经了数千年的演化,形成了漫长的演进过程。
二、国家发展的逻辑国家的演进是一种规律性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是由一些客观的因素所决定的。
其中最重要的逻辑是社会发展和差异化的逻辑。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界的各种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对自己物质生产和文化发展需求的强烈愿望促进了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的演进也与科技发展的历程密切相关。
科技的不断进步带来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农业、工业、商业、文化的发展,创建和维护国家的条件不断得到完善。
同时,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形成更加丰富的文明和社会形态,由此促进了国家的差异化发展。
三、国家的未来发展国家的未来跟法治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的发展必须遵循法制化和民主化的轨迹,信任公法和尊重法规是以往发生各种灾难的重要途径。
在国家长期发展过程中,许多政治、经济、劳动和文化问题都日益复杂,国家的未来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国家的起源概念
国家的起源概念国家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部落社会,再到国家社会。
国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当时出现了一些早期国家,如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等。
不同学派对国家起源的解释有所不同,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国家起源的概念。
一、政治角度:从政治角度看,国家的起源是人类为了解决共同利益和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国家起源于契约论,即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而达成契约,选择将权力交给一人或少数人来行使,并期望这个政府能够保障公平与正义。
这种观点主要在启蒙时代得到发展。
不过,随着对古代国家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国家起源并非来自契约,而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自然而然形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从而形成国家。
二、经济角度:从经济角度看,国家的起源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人们过着游牧生活,靠狩猎和采集自然资源来维持生存。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开始耕种,并形成部落社会。
农业经济的出现使得人口增加,社会分工加剧,人们开始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进行交换。
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和财产,人们逐渐形成了政治组织,进而形成国家。
三、社会角度:从社会角度看,国家的起源与社会阶级的出现和发展有关。
在原始社会和部落社会时期,人们并没有明确的社会阶级,资源主要由共同努力获得。
然而,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资源也变得稀缺,社会分工加剧。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开始垄断土地和资源,形成社会上的统治者。
他们通过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
这个过程中,国家逐渐成为社会的组织形式。
四、文化角度:从文化角度看,国家的起源与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出现有关。
人类社群本身就具有一种群体认同感,所谓“我是谁”的问题。
在部落社会时期,这种群体认同感更加强烈,人们以自己所属的部落或氏族为荣。
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及其消亡-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
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及其消亡-马克思主义论文-哲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从它产生开始就对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国家问题也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是因为国家问题是全部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比其他任何问题更加牵涉到统治阶级的利益[1]71。
所以有关国家问题的探讨始终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但是一直以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内容理解有所偏颇,导致大家对于国家的认识依然停留在阶级统治的工具层面上,没有深入研究国家的内在本质和结构。
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马克思在有生之年并没有一部完整的着作来描述他的国家理论,所以大家误以为马克思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国家理论,甚至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内容。
但是当我们打开马克思的着作时,不难发现国家理论的渗透却无处不在。
尤其是进入21 世纪,开始了以资本为依托的全球化时代,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使国家在协调不同利益关系时面临重大考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如何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既要给出具体制度设计的正当理由,又要从国家理念层面回答种种有关为什么的诘问。
而中国也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背景下,处理好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一、国家的起源及本质自古以来,学术界对国家的起源、本质、属性等就有不同程度的争论,对国家这一概念的界定也是不一而同。
大多数学者认为国家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恩格斯说: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的力量,就是国家[2]170。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尝试解释国家产生的有关理论。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起源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然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国家的起源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在某些条件下形成的。
在研究国家起源的理论中,最古老的理论是自然起源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社会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自然演进过程。
这个观点由英国社会学家Herbert Spencer在19世纪提出,他认为国家产生于人类原始时期的自然演进过程中。
他认为,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地发展,最终形成了国家。
尽管自然起源理论最早产生在19世纪,但它的观点现在已经失去了支持。
大部分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认为,国家的形成是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而不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演进过程。
相反,现代社会科学追随功能主义的观点,主张国家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战争、经济不平等和社会秩序。
根据这个理论,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是源于人类对合理和有效的组织受到困扰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国家的产生源于神权制度的解体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他们认为,国家产生之前的社会是无阶级的,而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后,国家成为了维持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尽管马克思主义者的这种见解也已经被部分社会科学家否认,但他们早期的贡献仍然为后来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在国家起源的研究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理论是文化进化论。
根据这一理论,国家的产生是由于人类社会文化的演变,以及经济和政治组织的改变。
在这种观点下,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文化和制度的演化过程的必然产物。
这一理论的早期代表有Elias和Durkheim等学者。
综上所述,国家起源的理论在历史上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虽然目前已经有着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不同的学者对于国家起源的认识存在差别,需要加以细致的探讨和比较。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一个深刻的历史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人们对国家的由来和发展过程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论,而这些理论的成熟和深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国家及其机制的本质。
本文将对国家起源理论进行评述,并探讨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国家起源理论是对国家如何开始形成的一种解释和分析。
在古代,国家的起源被认为是神话和传说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观点来解释国家的起源。
在18世纪,英国政治哲学家洛克通过《论政府》的著作,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由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而自愿组成的。
这个理论成为了后来国家起源问题的一个重要观点,影响了政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领域。
在19世纪,德国历史学家赫格尔提出了“理性国家”的概念,认为国家是人类理性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必然形式。
他认为国家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产生,是人类文明与理性活动的产物。
这一理论深刻地解释了国家的起源和发展,对后来的国家起源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自己的国家起源理论。
马克思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建立的权力机构。
他认为国家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统治机构。
这个观点对国家的本质和功能做出了深刻的解释和分析,成为了国家起源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观点。
在20世纪,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对不同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的研究,对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一些学者认为国家是在原始社会中由氏族和部落逐渐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有着政治结构和组织的社会组织形式。
他们通过对不同地区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探讨了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了丰富的观点和解释。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研究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这个课题中,学者们试图回答一个重要问题: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在各种理论中,有几种核心的观点,包括社会契约论、国家起源的暴力论和文化起源论。
本文将对这些理论进行评述。
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形成是人们自觉地达成了一种协议。
在这种观点中,人们原本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下,没有政府和法律的约束,然后通过一个社会契约的方式,自愿地组成了国家。
而这种契约的形成是由于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自发地组成了政府和法治。
这个观点最早是由启蒙思想家洛克和卢梭提出的。
他们认为,人们的自由和利益是形成国家的主要动力。
在这种观点中,国家的起源是基于人们的理性选择和自发组织的结果,而不是依靠暴力或强制。
这种理论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它忽视了国家起源的历史和社会条件。
在部落社会中,人们是如何形成政府和法律的?它忽视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不平等。
在现实世界中,政府往往是少数人的利益体现,而不是整个社会的利益。
社会契约论不能完全解释国家的实际形成过程。
不过,它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为国家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理性选择的解释,强调了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对于社会契约论,国家起源的暴力论主张国家的形成是基于暴力和征服的。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是通过征服和剥削来形成的。
在这个观点中,国家是少数人或者一个集团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持统治,剥削和压迫其他人。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国家的形成确实是通过战争和征服来实现的。
古代的罗马帝国和中国的秦朝都是通过武力统一各个部落和国家而形成的。
近现代一些国家也是通过殖民和侵略他国来扩张版图的。
值得指出的是,国家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基于暴力和征服的。
在历史上,有很多国家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形成的。
一些国家是由于地理条件而形成的,例如河流和山脉的关系。
而一些国家是通过文化和宗教的融合而形成的。
国家起源的暴力论不能全面解释国家的形成,它忽视了国家形成的多样化和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起源的探索和解读论文
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起源的探索和解读论文在当代学术研究中,很少有人对马克思的资本伦理思想进行研究,用马克思思想来说,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固然美好,可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演进必然会促使其解体,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强力束缚时,必然会被新生的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所打破。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起源的探索和解读相关论文。
仅供大家参考!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起源的探索和解读全文如下:马克思主义者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他们认为国家出现前的史前阶段归属于原始社会,而国家正是在这个社会形态中孕育出来的。
恩格斯指出:“劳动越不发展,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根据马克思主义者对国家起源的研究脉络,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1、早期国家的雏形在原始社会中的氏族组织中孕育氏族就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而在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氏族不仅是原始社会的经济生产单位,同时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由于同族内部禁止通婚,一个氏族的社会成员必然要和其他氏族的成员发生婚姻关系。
这势必会形成人口的再生产过程,使氏族的规模得到扩大,一个大的氏族再分化出多个小的氏族,由于他们在地缘和血缘上的亲密关系,也为了集中更大的力量去进行生产,这些分化后的氏族进行联合,结成氏族联盟,即部落的出现。
随着生产力的逐步发展,维系原始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断瓦解,部落间的矛盾扩大并激化,为了维护本部落或者具有亲密关系的几个部落间的利益,部落开始联合形成部落联盟。
虽然此时的生产力以获得较大的发展,原始社会组织的性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国家出现的影子。
正如列宁所说:“在原始社会里……还看不到国家存在的标志。
我们看到的是风俗的统治,是族长所享有的威信、尊敬和权力……但是在任何地方我们都看不到什么一种特殊阶级的人分化出来管理他人并为了管理而系统地一贯地掌握着某种强制机构即暴力机构。
”2、文明演进带来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加速氏族制度的瓦解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固然美好,可是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演进必然会促使其解体,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强力束缚时,必然会被新生的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所打破。
关于国家的论文
关于国家的论文题目:国家的定义、形成与功能摘要: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其定义、形成和功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本论文着重探讨国家的定义,包括传统和现代的定义。
其次,通过对国家形成的历史回顾,可以了解国家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
最后,本文还将讨论国家的功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人权、实施外交政策等。
通过对国家的论述,可以深入了解国家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国际政治关系和国内政治现象。
关键词:国家,定义,形成,功能,政治学引言国家是现代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
作为政治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国家的定义、形成和功能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探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这些主题进行较全面的论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国家这一政治概念和现实。
一、国家的定义国家的定义既有传统的观点,也有现代的解释。
传统观点认为,国家是拥有领土、人民和政府的具体实体,通常由行政分工和法治机构管理。
而现代观点则更倾向于把国家归结为一个政治权力的概念,作为在特定领土上形成的权威和统治结构。
二、国家的形成国家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国家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国家的形成通常经历了部落联盟、封建制度、民族国家等不同阶段,同时也受到外部压力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三、国家的功能国家的功能是国家存在的基本原因和目的。
维护社会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保障人权、实施外交政策等都是国家的核心功能。
通过履行这些功能,国家可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结论国家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其定义、形成和功能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通过对国家的论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国家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国际政治关系和国内政治现象。
进一步的研究还可以继续拓宽国家的概念,并深入分析国家在全球化时代的变革和挑战。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指对国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进行解释和探讨的理论。
这一理论不仅是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和国家制度形成的重要基础。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有许多不同的国家起源理论被提出,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一种国家起源理论认为,国家是由自然进化而来的。
这种理论认为,国家的形成是由于原始社会向复杂社会的演变而产生的结果。
在这种观点下,国家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和不可避免的过程,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发展的需要有关。
在这个视角下,国家的兴起是社会组织发展的必然结果,与生产力、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有关。
另一种国家起源理论认为,国家是由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政治力量形成的。
这种观点认为,国家的形成是由于特定的历史事件、政治力量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在这种观点下,国家的兴起是社会利益和政治权力的争夺,是政治制度和国家组织形式的结果。
除了上述两种国家起源的理论观点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国家起源理论,如合同理论、社会契约论等。
这些理论认为,国家是由于社会成员间相互协商和达成共识而形成的结果。
在这些理论观点下,国家的兴起是由社会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的而组织起来的结果,是一种社会契约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不同的国家起源理论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但都试图回答一个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涉及到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发展、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的演变以及个体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等一系列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对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和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和启发意义的话题。
在现代社会,国家起源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国家起源理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国家的本质和特征。
对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可以促使我们对国家的本质和价值观念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对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国家制度的演变和政治力量的变化,为我们更好地推动和改革国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指导。
国家起源的理论
国家起源的理论作者:罗伯特·L·卡内罗来源:《南方文物》2007年第01期罗伯特·L·卡内罗/著陈虹陈洪波/译陈淳/校在人类存在初期的两百万年里,人们是以游群或村落形式生活的,就我们所知是完全自治的。
可能到公元前5000年,村落开始聚集为较大的政治单位。
但是,一旦这种聚集过程开始,它的步伐就会加速,并且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导致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形成(在谈到国家时,我指的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在其疆域内包含许多社群,拥有一个集中的政府,政府有权征税,为劳役或战争招募人力,以及颁布并执行法律)。
尽管可以确定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政治发展的终极阶段,但是对国家的起源仍所知甚微。
的确,目前还没有一个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是令人完全满意的。
它们都因或这或那的原因令人失望。
然而,我坚信有一个理论的确为国家的兴起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我曾经提到过这个理论{1},在此我将做更充分的阐述。
但是在此之前,似乎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几种传统的理论。
明确的国家起源理论出现的相当晚。
古典作家如亚里士多德,因不熟悉其它形式的政治结构而认为国家是“自然的”,因此不需要加以解释。
然而,探险时代使欧洲人明白,世界上很多人并不生活在国家中,而是生活在独立的村庄或部落中,这使得国家看起来并不那么“自然”,因此需要加以阐释。
在迄今提出的众多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中,我们只考察其中几种。
例如,那些建立在种族主义基础上的理论现在已经完全不可信,在这里就无需赘述。
我们也摒弃这样的看法,即认为国家是人类“创造力”的表现{2},或认为国家的形成是“历史的偶然”。
这些观点使国家看起来像是某种神秘或偶发事件,将其置于科学认识之外。
依我之见,国家的起源既不神秘也非偶然。
它并非“天才”的创造或机会的产物,而是有规律的、明确的文化进程的结果。
而且,它并非一种独特的事件,而是一种反复出现的现象:国家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独立形成。
论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发展与王权形成论纲论文
论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发展与王权形成论纲论文论中国古代国家起源发展与王权形成论纲论文国家与文明起源的研究,既是一个考古学实践问题,亦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还需二者紧密地结合。
这是因为在国家起源的过程及国家形成的早期阶段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因而它必须依靠考古学的发掘。
考古学是通过古代人类的实物遗存来进行研究,所以它是有确凿根据的,也不受历史记载的约束,而且考古学的文化编年是以地层的先后叠压或打破关系为基础,所以,从考古学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方面的变化中,可以寻找出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然而,考古学又是阐释性的,遗迹遗物本身不会说话,它需要人们利用技术、经济、环境、人口等方面的知识对人类活动的方式作出符合上古实际的解释和分析。
在对考古资料的分析和解释中,往往形成一些理论,也会借鉴一些原有的理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与考古学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本文将中国几十年来的考古发现、文献资料与理论创新相结合,对中国古代国家的起源、发展与王权的形成以及早期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做一系统的阐述,以此对重建中国上古史作出新的探索。
一、“聚落三形态演进”说与“邦国-王国-帝国”说等理论框架若从理论创新着眼,国家与文明起源的研究,最具魅力的是对起源的过程、路径和机制的研究。
百余年来国内外学界在这一领域所产生的一个个理论模式和学术观点,总是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为这一课题的解决做着不懈努力。
近几十年来,文明起源的所谓“三要素”或“四要素”的文明史观以及“酋邦”等人类学理论,代替了摩尔根的“部落联盟”说和“军事民主制”说,而且甚为活跃。
它们有理论和学术上的建树一,但也有其局限性和不足。
那么,如何在整合和吸收诸种理论模式中的合理因素,并克服其不足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实际的理论创新,就成为推进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的关键所在。
近二十年来,我们采用聚落考古学与社会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提出文明与国家起源路径的“聚落三形态演进”说①,其后又提出国家形态演进的“邦国一王国一帝国”说川,就是在这一研究领域进行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古代国家起源探究论文
古代国家起源探究论文【引言】古代国家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
它不仅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更是历史的必修内容。
在现代社会,对于古代国家起源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但是,这个话题仍然是历史学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的核心内容将是古代国家起源的研究,从起源、发展、性质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以期为大家展示分析古代国家起源的部分细节。
【古代国家的起源】(一)古代国家的初始建立国家是人类历史上从自然社团向政治组织过度的结果。
而古代国家的起源,与人类长期在萌芽状态下的生活习惯及等级的制度密切相关。
人类社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野蛮时代的氏族生活,而氏族的划分则是依据血缘和部落战争而来的。
(二)政治权力的产生在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氏族制度的形成、划分一直斗争的过程中,个体首领和集体首领逐渐形成。
个体首领是指一个氏族内部的王子或者某一位战士,是氏族的事实领袖。
集体首领,则是所有氏族成员共同选择的领袖。
(三)凝聚社会群体的理论基础在凝聚社会群体的理论上,古代国家起源的过程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达成:一是通过血缘关系的连带作用,二是通过劳动分工的分散协作。
通过这两种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国家组织形态的初步轮廓。
【古代国家的发展】(一)对外抵抗与内部分裂古代国家的发展,是一个充满矛盾与分裂的复杂过程。
在对外抵抗的时候,各种不同的氏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很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内的分裂、对外集体作战、兼并与征服不断地上演。
(二)国家内部等级制度的形成国家的发展还带来了新的等级制度。
在古代国家的核心地域,贵族或者王侯统治所有人,而那些较为弱势的群体则被赋予了唯一的选择,那就是被征服或者被奴役。
这些等级制度的固化,成为组织社会的一个特征。
(三)文化的传承古代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在文化艺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作,这类作品都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风俗、文化和日常生活等。
【古代国家的性质】(一)政治寡头统治古代国家往往具有一个独裁者或寡头政治的导向。
浅谈国家这一观念的来源
浅谈国家这一观念的来源前言:说起'国家'这个词,几乎所有人都了解它,例如中国、美国、英国等;但是,'国家'这一观念难道就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吗?当然不是,自古就有的其实是'统治',而不是'国家'。
所谓的'统治',实际上就是指任何人之间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个纯粹的物理事实。
而'国家'这一观念主要指的是一整套复杂的政治和法律关系,是个理论事实。
简言之,人的统治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实,而国家,是人们以特定的方式对这个事实的一种理解。
这听上去似乎还是比较模糊,当然了,想要真正说清楚'国家'这个概念,则需要联合一系列的政治学、法学的理论加以解释。
下面,作者将从政治学的角度来具体讲述一下'国家'观念的来源,以及它的出现是如何影响了国家秩序演化的!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帝国,英国,法国版图法国和'哈布斯堡帝国'的对抗其实,'国家'观念的出现,实际上就是法国在与哈布斯堡帝国对抗过程中产生的一个理论。
这里我们补充一下,什么是'哈布斯堡帝国'。
在1516年的时候,由于一系列不太明确且复杂的继承法原因,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权落到了哈里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手中。
虽然这样的权力在四十年之后被分开了,不是由查理五世一个人独自掌控了,但实际上都是掌握在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手中,他们彼此之间还会相互配合起来治理。
而这样'家族式政权国家'便被称为了'哈布斯堡帝国'。
当时的哈布斯堡帝国控制住大半个欧洲,但对于它来说,法国始终是个麻烦。
法国虽然和自己也信奉同一宗教——天主教,但是法国却总是和帝国较劲。
此外,在宗教改革之后,德意志北部和北欧地区出现了一些新教诸侯国,哈布斯堡作为此时的欧洲老大,自然容不下它们的存在,于是便想灭掉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起源的理论解释摘要:本文首先选取对“国家”一词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而后在第二部分,则可以视为对国家起源各种理论的简短综述,并加以一定评述。
第三部分的结论中,文章试图对这些理论进行分类,并着重对冲突论内部分支的进行比较综合,希望从中得出关于国家起源的答案。
关键词:国家;融合;冲突中图分类号:d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46-02一、国家的定义解释国家起源,首先必须对“国家”一词进行相对清晰地界定:一方面,从人类产生之初,治理(governance)便产生了,而国家只是人类诸多治理形式中的一种,国家的特殊性并不能排除各种治理方式的普遍性。
另一方面,历史的延续性,也决定了国家与前国家时代的治理形式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如果不以一定标准将此二者加以区分,那么,探寻国家起源的努力便也是徒劳的。
而对国家的定义,可谓观点林立,囿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列出。
在此,我们采纳马克斯·韦伯的观点,将国家视为在特定地域上对行为暴力实现了合法垄断的政治实体。
剔除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要素,我们可以认定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1)定居的居民;(2)确定领土;(3)可以实施统治的政府。
二、国家起源的主要解释“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
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为何物的社会”。
那么国家是如何产生的呢?解释国家如何从前国家社会中脱胎的理论模型,主要有:(一)偶然论偶然论抑或认为人类组织形态之所以出现国家,绝非进化的结果,而只是由一系列偶然因素促成的,抑或只是天才“个人才能非凡实践的产物”。
这种观点忽视了人类社会和任何事物一样,都存在发展的规律;同时又过分关注了英雄人物的作用。
(二)宗教起源论1.神权自然法神权政治观以君权神授学说为典型,视君主为宇宙最高主宰(上帝、天等)在人间的代表,无论国家之起源,抑或政府之合法性,均来源于神明授意。
神明等之所以创设国家,目的在于减少人类冲突。
这种学说,在国家形成后的大部分时期里主导着人类的国家观。
但随着近代社会世俗化以来,说服力已大不如前。
2.宗教组织起源论elizabeth brumfiel 和john fox 认为,宗教是原始人生活的中心,而掌控宗教事务的首领或祭祀,以神在人间代理人的身份执掌剩余产品分配;而权威为了推进治理,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强制措施来惩罚挑战者或者搭便车者,于是逐渐形成了以强制为特征的国家。
但笔者认为,很多社会自古以来就不是政教合一,相反,很多地方宗教领袖并未成为国家领袖,宗教为古代国家提供合法性的作用不应忽视,但也不可过度抬高。
(三)理性自然法学说这种理性自发理论认为:在历史的某一时刻,某些人群自发、理性、自愿地放弃了部分自然权利,并与其他群体联合,形成一个称为国家的大型政治单位。
社会契约论为该学说的代表。
但契约理论与其说是历史解释,不如说是事后的正当化辩护。
其存在以下几点困境:(1)自然状态下自然权利人人平等,否则便只会有武力强制而绝无自愿契约,透过国际互动中强权政治的现实,我们类推出自然状态下人际互动的状况,人人平等、自愿缔约的假说实在难以自圆其说;(2)只有缔结社会契约,才能消除无政府状态;但缔结社会契约本身又是一种大规模集体行动,这样集体行动又由谁组织?鸡生蛋还是蛋生鸡?(3)人们获得收益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为生产、交换和掠夺,而参与社会契约这样的大型集体协调成本很高,对强者而言效益远不如抢劫,正如缺少大国支持的国际体制难以运行一样,缺少强者参与的社会契约恐怕也注定孱弱无力,甚至能否形成尚且存在疑问。
(四)人类学解释埃尔曼·塞维斯的酋邦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演化包括游团(bands)、部落(tribes)、酋邦(chiefdoms)、国家(states)四个阶段,其中的由酋长个人主导集体事物的酋邦,虽则仍以血缘组织基础,但已经步入阶级社会。
莫顿·弗里德的社会分层学说,则分出平等社会(egalitarian society)、阶等社会rank society)、分层社会(stratified society)、国家(state)四个演进阶段。
路易斯·摩尔根则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时代,其中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都被他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
与此相对应人类社会组织形态,也从从以性为基础的婚级组织,发展成为以亲属为基础的氏族,历经胞族、部落和部落联盟最后发展成为民族与国家。
这些人类学解释缺少如恩格斯那般对演化根本动力的信服解释。
(五)生态学解释生态学理论主要关注食物剩余、农耕经济、防洪灌溉三大主题,代表性的为卡尔·魏特夫(karl wittfoge1)提出的治水社会理论,他认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防洪灌溉等社会工程需要大规模的人际协作,处理治水事务的官僚机构便随之发展,于是社会灌溉的要求便导致城市的产生和国家的形成。
一万年前的全球气候变暖,也被很多生态学者纳入考察范围,他们认为,气候变暖导致雨水增加,诸如新石器革命之类的事情才有可能发生。
(六)城市革命论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gordon child)的“城市革命”理论认为,新石器时代种植业与养殖业出现后,人类的食物供应相对安全,剩余产品出现后又发生了“城市革命”,乡村变成了出现劳动分工细化的城市,市政管理导致国家产生。
对此,笔者认为,考察国家起源,考察种植业以及三次劳动大分工后出现的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是必要的,但在工业化导致城市化之前,人类活动的中心长期是农村,把“城市革命”视为农业社会组织形式演变的根源,可能不太妥当。
(七)贸易管理起源论拉思杰认为长距离的交换是美洲玛雅人社会演进的重要动力,为了实现对远程交易网的管理,国家便应运而生。
但拉思杰的假说受到批评,很多学者认为,玛雅低地的资源分布并未失衡,因此获得资源并不倚重贸易,这就决定了远程贸易网不会成为治理问题的中心。
(八)战争起源论2500年前,赫拉克利特就曾写道;“战争是万物之父”;查尔斯·蒂利也提出了“战争制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的著名观点。
战争起源论的的支持者主要有斯宾塞、奥本海默等人。
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宣称,战争产生领导权,战争选择政府。
奥本海默则认为国家产生于征服冲动,胜利者永久地征服失败者,也把军事组织扩展于和平时期。
卡内罗1970年在《国家起源的理论》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限制论”,他关注山峦、海洋、沙漠等自然疆界的分割限制,在适宜农耕的地区,随着新石器时代农作技术的进步,人口增长导致土地争夺战日趋激烈;由于环境的限制,战败的村民逃出自然疆界便无以为生,或臣服于战胜者,或附属纳贡,或整个村落被吞并。
这种过程的反复出现,政治实体不断整合,从而实现了由村落到酋邦最终到国家的演进。
但战争决定论面临一个困境:不论战争是和平的间歇,抑或和平是战争的间歇,但可以肯定,没有战争的时期,人类及其政治组织形式也在发展,将战争视为动力难免以偏概全。
(九)“匪帮”理论奥尔森认为,无政府状态下抢劫是最主要的资源获取方式,组团抢劫的效益推动着匪帮形成,匪帮起初的掠夺都是竭泽而渔式的。
但后来强大的匪帮获得了相对固定的势力范围,而竞相扩张中剩余空间所剩无几;于是明智的匪首决定,在控制区内采取征收固定比例保护费,一方面可以减少抢劫中的伤亡;另一方面避免了杀鸡取卵。
而三光政策只在势力范围之外进行。
附近的居民为免于灾祸也纷纷归附。
最后,依托宗教等意识形态力量,匪帮自我“漂白”而演化成拥有合法性的国家。
(十)阶级斗争起源论恩格斯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内部冲突,劳动分工和私有制导致阶级分化出现,氏族部落逐渐瓦解;为了调控阶级冲突,防止社会崩溃,国家便应运而生。
国家相较于氏族部落的区别主要有:(1)划分居民的标准是地域而非血缘;(2)公共权力出现,垄断暴力并征收赋税。
马克思主义者注重国家的阶级性,认为尽管国家履行社会公共职能,但最根本的还是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存在。
这种观点,因为经济决定论而被批评忽视了其他权力因素的作用,而现实中,大多冲突也并非被“解决”,而只能是被“妥协”;毕竟,国家固然起源于社会冲突,但冲突却是在不断解决分歧并导致最终的一致和统一,它使各个集团学会更好地共存。
另外,推动国家形成的,未必就是内部冲突(内战),对外战争同样需要国家这种高效的动员体制。
三、结语除去偶然论和神权自然法学说,以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认为国家产生于社会协作的融合论,关注治水、贸易、宗教等因素的学说可以归于此类。
另一种则视国家为冲突调控机制的冲突论,包括战争起源论、“匪帮”理论、阶级斗争起源论。
也许,任何采取单一因素解释国家起源,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风险。
但是,理论的简约性可以允许这种理想化乃至决定论。
笔者认为,冲突论更富于解释力,暴力只能通过更高的暴力来制约,之所以需要组建国家这种垄断性的暴力,只能是因为暴力冲突已经十分剧烈。
在冲突论中,恩格斯关注了部落内部阶级分化导致的冲突;而奥尔森的“匪帮”理论,则强调不同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冲突,二者存在相当大的区别。
其实,外部冲突与内部冲突是相辅相成的:部落之间的战争,导致部落必须集中资源以应对战争;而集中资源难免触动内部利益分配,则导致内部冲突。
而国家这种组织形式,无论应付内部冲突还是外部冲突,都是征兵、征税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所以最后成为不约而同的选择。
参考文献:[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73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3]lester f.ward,dynamic sociology, 1883. vol.2,:224[4]bmmfiel & fox, factional competition and political dvelopment in the new worl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77.[5]卡内罗.国家起源的理论[j].陈虹、陈洪波译.2007.[6]张伟强.奥尔森的国家起源理论[j].北方法学,2009(2).[7]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20.[8]张伟强.奥尔森的国家起源理论[j].北方法学,2009(2).[9]elman service, origins of the state and civilization:the process ofcultural evolution, new york, norton,1975:177.[10]morton fried,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ociay, new york:random house, 19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