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与农村政策解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地农民抛荒农田
农业产业化问题
农业购销体制不畅,农产品分 散经营,小而不全,农产品产 供销一体化存在问题。龙头企 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 现代农业后劲不足,生态农业、 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标准化 建设存在问题。
土地流转问题
产权关系不明确,组织管理缺 乏规范,市场发展跟不上,社 会保障滞后。土地流转的程序 不规范、手续不完善。相关的 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具体实 施细则。
三、三农问题的主要成因
“三农”问题的主要成因 ——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二元经济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两极: 落后的农业部门——相对现代化的工业部门; 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二元社会结构:即社会呈 现出相应的两极:落后的农村——相对发达 的城市;落后、愚昧的农民——教育良好的 城市居民;经济社会的二元结构导致政治上 的不平等。
文化设施缺失。村文化室和图书室不健全 ,文化活动少, 内容单调,农村电影放映队 下乡放映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 求,,文化活动经费没有保障,文化活动人才匮乏。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经常性矛盾与突发性矛盾问题。如赡养老人问题,宅基地纠 纷问题,婚嫁问题,赌博、封建迷信,经济纠纷等问题。
干群关系紧张
据人民网报道,近日,一名福建网友控诉地 方政府暴力施政,武装人员打村民。网友控 诉的正是6月8日发生在福建福州市永泰县梧 桐镇埔埕村的警民冲突事件。传永泰县长李 新贤亲自带领逾千武警及施工队进入埔埕村 ,强制施工建造高压电塔。上千村民持农具 对抗,爆发激烈警民冲突事件,导致数十人 受伤,许多村民被捕。图为冲突现场。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寻求利润为目的的城市 现代工业和仅以维持生计而非追逐利润为目 的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
温家宝总理 “中国 的城市像欧洲,而农村 像非洲”。
二元结构的形成原因
◆历史原因:经济底子薄弱;处于英美的封锁 中;要求经济上的独立和发展捍卫国家和民族 的尊严。 ◆制度原因:1、户籍管理制度:把人口分为农 业户和非农业户;2、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3、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和农业税;4、与户籍管理 制度密切相联的其他城乡分割制度 ◆向重工业倾斜的工业化策略 。
干群关系紧张
3.农民问题
把农民转为市民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 提高农民文明素质问题
把农民转为市民问题
农民进城问题,农民就业问题,农民生计问 题,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
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 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技能是解决 农民就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关健问题。
政府良种补贴数额不断增长
单位:亿元
十项可圈可点的”三农”政策
3.完全放开粮食市场流通,同时国家实行最 低保护价收购
随着物价上涨,粮食最低收购价年年都在提高。
十项可圈可点的”三农”政策
4.基础设施建 设和社会事 业建设的重 点转到农村 这几年农村 水电路气发 展是历史上 最快的阶段, 农村的教育 卫生文化等 事业发展进 步也非常明 显。
“三农”问题与农村政策解读
“三农”及“三农”问题 “三农”现状:成绩与问题 “三农”问题原因分析 “三农”问题对策 农村政策解读
“三农”即农业、农村和农民。
农业问题:主要是规模小,结构不合理,市场化 程度极低,经济效益低下 。 农村问题:主要是长期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村社会 发展严重不足,现代文明成果难以进农村寻常百 姓家,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尤为突出。 农民问题:主要是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这 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十项可圈可点的”三农”政策
2.实行对农业生产者直接补贴
过去是农民向政府交税,现在不仅不收钱,而且还 发钱。刚开始实行时社会上有不同看法,认为财政 会被拖垮,但中央反复论证考虑之后,觉得可以从 很低的补贴水平开始。于是在2004年,中央出台三 项补贴政策: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农民购 买良种和农机具进行补贴,第一年不到200亿,每 年增加;后来又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行综合补贴。 现在,一年的农业直接补贴已经超过1400亿元。
十项可圈可点的”三农”政策
5.对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提供财 政保障机制 农民负担重重在教育负担,以 前农村义务教育基本农民自己 办。2003年开始政府下决心 调整,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经 费保障制度,大部分由国家来 掏钱,我国有1.5多亿义务教 育阶段的孩子,在县级县以下 接近1.3亿,所以在这点上农 民所得到的实惠是相当大的。
20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
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 活力的若干意见
六、农村政策解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深化对”三农” 问题的认识,提升党解决”三农”问题的理 论,提升党在新世纪新的方针政策体系。 十项可圈可点的”三农”政策。
十项可圈可点的三农政策
1.废止了农业税
十六大以后中央审时度势,认为我国已具备条件可以取消农业税, 于是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废止农业税征收条例。农业税在中国已 经实行了2600年,废止之后,每年减少税负1335亿。这项政策更 重要的是体现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因为这部分 钱农民不交了,为了维持基层政府运转,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向 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所以,从税费改革以来一直到去年年底,中央 财政给地方财政拨出的这部分钱是6千多亿。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主要是监护不力,九年义 务教育难以保证,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疏于照顾,人身安全 不容忽视。 老弱病残的特困户生活,医疗保障机制要着力解决。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 险、社会福利、优扶安置等方面。
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则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 式提出,自此渐渐被媒体和官方广泛引用; 2000年3月,时任湖北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的李昌平在给 上总理书中列举了农村中触目惊心的危机:盲流如“洪水”、 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干部如“蝗虫”、责任 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 提出 “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之后,他出版了《 我向总理说实话》。李昌平的上书通过媒体震动了全国, “三农问题”的危机暴露在公众面前。“三农”问题在社会 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2001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 方决策层引用的术语; 中共中央于 2003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 。 2003年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首次提出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 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
二、“三农”现状:成绩与问题
(一)“三农”成绩 (二)“三农”问题
(一)“三农”成绩
农业现代化程度提高,粮食增产增收,农村面貌焕 然一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其中有两件标志性大 事:一是过去连续八年粮食产量丰收,从2003年的 8614亿斤增加到去年的11424亿斤,年均增长350 亿斤,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二是过去八年间 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较快,从2003年农民人均纯 收入2622元增加到去年的6977元,平均每年增加 544元,这也是过去所没有的。
提高农民文明素质问题
农村生活中的陈规陋习仍然比较顽固突出表现在: 安于现状、守摊吃饭、小富即满、小成即安,缺乏 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卫生习惯,封建迷信、 聚众赌博的现象屡禁不止,并有蔓延之势,特别是 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使许多农民不堪重负,已经成为 农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问题。邪教、非法宗 教活动猖獗,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个别地方屡 禁不止。
五、”三农”问题对策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安全。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依法开展土地流转。 推动农业科技服务。 关注留守儿童、关怀老弱病残。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 。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 努力把农民转为市民。 狠抓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
(四)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1、加大农业基本建设和农业科技投入,完 善农业投入体制; 2、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 转移支付,进行农业补贴,维护农民利益和 生产积极性。
(五)消除不合理的制度基础,促使二元结 构向一元结构的发展
(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1、上岗前的技能培训; 2、农业技术培训; 3、经营能力培训; 4、文化培训。
农业科技问题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新技术、新产品,农民难以 接受。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不高,科技服务、科技创 新和科技推广力度要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有待 加强。
2.农村问题
留守儿童、老弱病残关怀与管理问题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留守儿童、老弱病残关怀与管理问题
2004年-2011年,我国粮食连续8年增产
2003-2011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44年
2011年底,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 冰箱61.5台,增长3.1倍;空调机22.6台,增 长8.9倍;拥有移动电话179.7部,增长12.1 倍。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华西村:天下第一村
视频:华西村宣传片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
2009年
2010年
《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的若干意见》
2011年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试问:“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什么?
中央一号文件
20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农业科技 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 意见
(二)加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1、把农村工业纳入城市工业体系; 2、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多 层次的包含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 的工业为拉力; 3、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我国的城镇化落 后于工业化; 4、农村工业和小城镇统筹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1、促进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 2、产权保障; 3、民主公平的市场环境。
农业基础设施问题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 灾害的能力不强。工程标准低、 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农田 水利投入不足,水利管护机制 不健全。
粮食问题
种粮比较效益仍然偏低。面积减少、甚有抛荒,粗 放经营。成本投入增大。用工价格提高,农资价格 上涨,种粮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粮价不稳定、粮棉比价不合理,农民收益不确定。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水资源缺乏,电力紧张, 影响粮食生产。 像2011年这样的农业丰收好年景,我国农产品还是 供不应求,粮棉油糖肉都要从国际市场进口,去年 进口粮食包括大豆在内5800多万吨,即1160多亿斤, 去年国内总产粮食11424亿斤,进口粮食超过国内 产粮的十分之一,今年还会略有增加。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 的意见》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 干意见》 《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的若干意见》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
根本: 给予农民平等的权利(经济权利、政 治权利),使之尽快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基本思路: 深化农村改革,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的战略——十六大总结我党处理城 乡关系的时间经验和教训提出的重大思路
(一)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增收
1、减负; 2、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 收入。 3、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农外收入
(二)“三农”问题
农业问题 农村问题 农民问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 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 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 难,最需要加快。”
1.农业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问题 粮食问题 农业产业化问题 土地流转问题 农业科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