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园(修注版)

合集下载

耦园讲解词

耦园讲解词

耦园讲解词耦园位于苏州古城区的最东边,园林占地0.8公顷,是一座三面环河的古典园林。

而且南北有两个河埠便于坐船。

这都是众多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的。

耦园始建于清初,原名涉园,为清太守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

又名“小郁林”。

到1874年,由道台沈秉成购买并扩建,因住宅东西两边各有一园,并更名为“耦园”,古时两人耕种称耦,耦与偶相通,意为夫妇俩是一对“佳偶”双双隐居在这里。

现在来到的是第一进:门厅(轿厅)。

两边的红漆长凳是轿夫偷懒时候坐的,今天来到这里的都是贵宾,所以大家都不要去坐那个懒汉凳,我们继续往里面走。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耦园”的第二进:“茶厅”,(轿厅)是会见一般客人的地方,所以两边的家具摆设比较简单。

只多一个背靠而没有扶手。

可见坐在上面的客人身份地位仍然比较卑微。

这上面是耦园的一个全景图。

分为三个:部分两边是花园,表示他们夫妇俩隐居在这里。

中间部分是四个厅堂,表示四世同堂。

正门是主人进出的大门。

便门是下人进出的,可见在以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现在我们进入了“贵宾厅”,又称“载酒堂”。

是对酒吟诗来招待高官贵宾的所在。

这里的家具摆设就显的豪华气派,都是清式的红木桌椅,而且作为的扶手很高,以天然大理石镶嵌靠背,以显示来客的身份,气派。

在两边墙上就是“天园地方”的壁挂。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挂饰上圆下方的,都是用大理石镶嵌而成的。

走出载酒堂后,先回头就看到一座很古老的“砖雕门楼”,上面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清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砖雕的技术非常精湛。

虽然在1966年文革时期被破坏一部份,但大部分保留完好。

这座“诗酒联欢”的砖雕门楼也是国家级的文物。

现在回头,在我们眼前的两层建筑是当年主人的卧室和进食的地方。

现在楼下改为江南婚俗表演的场地。

两边延续的是“走马楼”是贯通东、西两个花园的通道,而东花园是整个耦园的精华。

我们穿过走廊,首先进入的是一个小花园。

耦园教程文件

耦园教程文件
耦园
地点: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
时间: 1876年耦园落成,1960-1980年
进行整修,1980年全部对外开放。
规模:东西长108米,南北宽78米,
近乎长方形,占地约12亩(7917平方 米),建筑面积为4496平方米。
耦园位置处于平江历史文化保护区,周边
建设控制地带50米之内无高大建筑及工矿企业。 原与耦园正门隔河相望的振亚丝织厂因城市总体 规划之需要已迁移。东面濒临的护城河亦因苏州 市环古城风貌工程的竣工,使原来堤岸斑剥、船 舶喧闹的护城河旧貌换新颜。护城河两岸树木葱 郁、鸟语花香,与耦园古景点相映成辉。耦园西 、北面分别为居民区,街道不宽,但相当整洁, 绝大部分的民宅均属30-40年代建筑,粉墙黛瓦, 虽高低参差不齐,但再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尚能保 留下这些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实属不易。
厚古朴,属苏州园林假山之上品, 素有盛名。
东花园俯瞰
黄石假山
西花园面积不大,整个园子 以“织帘老屋”书斋为中心,分 隔为东、南、北不间断的三个院 落。西花园环境幽雅宁静,具苏 州书斋花园的特色。
西花园俯瞰
“织帘老屋”之南——湖石假山, 小巧玲 珑,峰峦绝壁,山洞蹬道一应俱全,山间散 植乔木,老树参天,与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 遥相对。
西园:织帘老屋 ,藏书楼 ,鹤寿亭
东园:无俗韵轩,藤花舫,黄石假山,储香馆 , 城曲草堂, 双照楼 ,望月亭 ,吾爱亭, 山水间,听橹楼,魁星阁
东花园占地5亩,是耦园的精华 所在,山池主景列中,周围环以亭 廊楼榭,呼应主景,整个布局疏密 得体,错落有致,随处可见精妙佳 构。
东花园中黄石假山气势雄伟,浑
凹字形,五间开阔,气宇恢宏,厅前建有砖 细墙楼,砖雕精美,额题“诗酒联欢”。
大厅与楼厅东侧建有平房与楼房一片,间

苏州园林(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苏州园林(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分享环节,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并针对他们的表达进行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进一步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苏州园林》的词句理解和赏析:重点关注作者对苏州园林美景的描绘,如“满地落红”、“曲径通幽”等词语的运用,理解其表达效果。
-苏州园林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掌握苏州园林的发展历程、造园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
举例说明:
(1)教学重点:在讲解课文中的词句赏析时,教师可以选取“满地落红”这一句子为例,分析“落红”如何形象地描绘了园林中的春景,以及这样的描绘对表现苏州园林美的效果。
(2)教学难点:在识别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喻的例句“拙政园如一位古老的诗人,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来解释比喻的构成要素及其在文本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和辨识。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苏州园林》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我国古典园林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课堂氛围较为活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讲解,逐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然而,对于一些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的掌握,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设计更多有趣、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苏州耦园诗话

苏州耦园诗话

苏州耦园诗话作者:毕明迩耦园诗情耦园里有一著名的砖雕对联:“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

虽然没有上款下款,但可以想见必是沈严夫妇在耦园时的遗物。

有人说是严夫人自制并手书,有人则认为是友人书赠,未知孰是(但我倾向后说,不过也无实证)。

佳偶的故事,人们或许比较知道;而他们的诗作,则看到的较少。

听说在耦园资料室内藏有当年园主人的诗集多种,但是这却不是常人所能看到的。

容易看到的是民国总统徐世昌所编《晚晴簃诗汇》,其中收有二人的诗多首,包括沈道台所作《耦园落成纪事》和严夫人的《外子侨吴十年矣甲申冬以京兆诏起感述》二首与耦园和他们住耦园时的心情有关的诗。

先说《耦园落成纪事》,“不隐山林隐朝市,草堂开傍阖闾城。

支窗独树春光锁,环砌微波晓涨生。

疏傅辞官非避世,阆仙学佛敢忘情。

卜邻恰喜平泉近,问字车常载酒迎。

”这诗是沈秉成从道台任上辞官归隐,买园修建落成后所写。

其“疏傅辞官非避世,阆仙学佛敢忘情”透露了沈并非像陶渊明那样就是想归隐,就此不想再为五斗米折腰,而只是一个过程。

这疏傅,是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他们分别从太傅少傅位上辞官,说是“官成名立,不去恐有后患”,于是一起辞官回乡。

而沈道台,他自己虽辞官,却不像他们是为避世。

阆仙,是唐贾岛,就是那以“推敲”名世的诗人,他年轻时曾学佛出家,后来又还俗,考进士入仕。

写在这里,等于是说自己退隐也像贾岛出家一样,以后还是要“还俗”的。

古人说“诗言志”,这两句诗正说明了诗人之志。

“不隐山林隐朝市”一句,或许也透露了同样的心情。

“支窗环砌”一联,则是写的新园落成后的美景。

“卜邻恰喜平泉近,问字车常载酒迎”一联,则是说这里和拙政园近,而那里正住着好朋友张子青夫子,这是多么快活的事啊。

两个人枕波双隐在耦园,城曲筑诗城,至少留下了两部诗集。

《鲽砚庐诗钞》和《鲽砚庐联吟集》。

这鲽砚庐,是耦园里他们二人同用的书斋名,沈道台也有诗记之:“先是得鱼石,比目征瑞兆。

琢砚共守之,翰墨常静好。

”说是他以前得到一块鱼形的砚石,切开来很像比目鱼的形状,正是我们夫妇结婚的吉兆。

吴昌硕与耦园

吴昌硕与耦园

吴昌硕与耦园吴昌硕与耦园苏州古典园林是中国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精华,在世界园林史中独树一帜,而为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苏州园林作为我国古代私家园林的典型,它是物质财富和文学艺术的结合物。

它的文化底蕴深厚,又有着浓厚的地方风情和独立的人文个性。

其中,文人与园林就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的文人,原本就是园林的主人;有的文人,曾参与过园林的构筑设计;还有些文人,热爱园林,熟知园林,曾在园林中流连、吟诗作画、读书著述……使苏州园林具有浓重的书香气息。

苏州园林又是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吟诗作画的理想场所,向来为诗人画家所青睐。

位于苏州古城东隅的耦园,就是一座典型的书斋园林。

近代书画篆刻家吴昌硕,以书画篆刻名重海内外。

他早年客居吴门,时以篆刻广交游,结识了如听枫园吴云、耦园沈秉成、攀古楼潘祖荫等一时胜流名士。

同时使他与苏州的名园胜迹结下了情缘,并留下了不少诗篇,他的《耦园杂诗》即为其中之一。

近年以来,有关介绍耦园的书籍不少,如《游赏耦园》、《耦园诗文选》等,而在这些书中的“园主与名人”、“耦园与名人”对有关吴昌硕与耦园主人沈秉成,以及吴昌硕的《耦园杂诗》均无一提及。

为了保存园林文化,提高园林的文化品位,笔者在此把有关吴昌硕与耦园主人沈秉成结识的情况,以及吴昌硕的《耦园杂诗》等作些介绍。

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和广大读者谈助。

一、吴昌硕与耦园主人沈秉成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苍石、昌石等,号苦铁、缶庐等。

七十岁后以字昌硕行,浙江安吉(旧属湖州府)人。

他的书法、绘画、篆刻均集各家之长,并融会贯通,自成面目。

而成为近百年来在书画篆刻艺苑一代宗师。

从《吴昌硕〈石交集〉》中相关文字,并结合其在书、画、篆刻作品上的款识来考察,吴昌硕流寓苏州的时间应该是在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或稍前。

他之所以会选择苏州作为自己寄居之地,原因主要是受苏州文化的吸引,加上这里人才辐辏,尤其是他的一些同乡前辈,如:以鉴藏金石书画著称的归安(湖州)吴云、书法家归安杨见山、耦园主人归安沈秉成等当时都寓居在苏州,他到此可凭自己擅长的篆刻,并借“乡谊”来获得乡前辈们的关照、指点,和提携,同时可“因得纵观法物,于摹印作篆稍有进境”(《石交集·吴云传略》),以此可为自己的从艺生涯打开一片天地。

耦园

耦园

浅析古典主义爱情观对耦园园林布局与造园意境的影响内容提要:深度分析耦园园林布局与造园意境和古典主义爱情观的结合,进一步分析耦园园主夫妇的古典主义的浪漫爱情故事。

本文试从中国古典主义的爱情观的层面上分析耦园园林布局和造园意境的创设,从而说明,情感与艺术的融合是从古至今都存在的浪漫情结。

关键词:古典主义爱情观,耦园,园林布局,造园意境,影响一、耦园简介(一)、耦园概况在苏州市城东,小新桥巷七号一个小巧秀气的园林静卧其中,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耦园。

耦园无疑与雍容华贵的拙政园和留园有着不一样的韵味。

如果说拙政园是大家闺秀,那么耦园便是那还未长成的豆蔻少女,用青涩的目光流转着时光。

当然,除了她的秀气与其他园子不同之外,她还有一个更为世人所知的特点,那就是,她是为数不多的一座属于爱情的园子。

(二)、耦园的历史变更清初雍正年间保宁知府陆锦致仕归里后始构“涉园”于此,又名“小郁林”(今东花园)。

园不甚广,有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宛虹杠诸胜。

后一度由书法家郭凤梁赁居。

继为崇明祝氏别墅。

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同治十三年(1874年),按察使湖州沈秉成因病寓苏,购得涉园废址,聘画家顾沄在旧园基础上设计,重修扩建为一宅两园的现存格局,光绪二年(1876年)落成。

建成后的园子,沈秉成将其易名为“耦园”,寓夫妇偕隐双栖、啸吟终老之意。

光绪十年,沈秉成奉诏复出任官他省,全家随往。

光绪二十一年,沈秉成至苏州治病,医治无效,卒于耦园。

此后园内日渐破落,散为民居。

如今的园子里,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去,独独留下了那迷人的故事和那绵绵的情意。

(三)、耦园的名字由来名字是园林的灵魂体现,也是整个园子的价值所指。

沈秉成将园子起名为“耦园”。

“耦”本指两人一起耕种,“耦”也通“偶”,比喻沈秉成夫妇双双归居田园,琴瑟终老。

一个“耦”字,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园子建好后,沈秉承当即作诗:“何当偕隐凉山麓,握月檐风好耦耕。

”二、耦园园林布局与园主精神世界的完美结合(一)、古典主义爱情观古典主义爱情在中国最早的表现,大概就是《诗经》的蒹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苏州耦园导游词范文(2篇)

苏州耦园导游词范文(2篇)

苏州耦园导游词范文藕园地处娄、相二门间的小新桥巷。

全园布局,颇为得法。

黄石假山作为全园主题,堆叠自然,位置恰当,陡峭峻拔,气象雄浑,为苏州园林黄石假山中较为成功的一座。

实为值得游赏流连的去处。

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藕园。

古时两人耕种称为为“藕”,“藕”、“偶”相通,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

东园面积约四亩,以山为主,以池为辅,重点突出,配搭得当。

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一组重檐楼厅。

这在苏州园林中较为少见。

其东南角有小院三处,重楼复道,总称“城曲草堂”。

西园面积更小,以书斋及织老屋为中心,前有月台,宽敞明亮,后有小院,幽雅清秀,隔山石树木又建书楼一座;其南亦有一院,为不规则形状,西南角设假山,设置花木,间置湖石,显得幽曲有趣。

全园主景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手法逼真自然。

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平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直削而下,临于水池,绝壁东南设磴道,依势下至池边,此处气势为全山最精彩处,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级降低,坡度渐缓,止于小厅右壁。

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道,两侧削壁如悬崖。

而绝壁东临水池,假山体量与池面宽度配合适当,空间相称。

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随风摇曳,平添了山林趣味。

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而筑,称“山水阁”,隔山与城曲草堂相对,形成以山为主体的优美景区。

藕园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据《地方志》记载,藕园在城东北小新桥巷6、____号,一面临街,三面环水,其东与城垣隔河相望。

宅园面积近____亩,其中东花园为____亩。

清雍正保宁知府、郡人陆锦(字闇亭)致仕后始建涉园,又名小郁林。

园不甚广,有观鱼槛、吾爱亭、藤花舫、浮红漾碧、宛虹桥诸胜。

一度由书家郭风梁赁居。

时集名流,诗酒高会。

后为崇明祝氏别墅,咸丰十年战争中毁。

同治十三年左右,按察使湖州沈秉成因病寓吴,购得涉园废址,聘画家顾坛等筹划,又扩地增建西花园。

藕园

藕园
公园简介
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年)正值侨寓 吴中养病的苏松太道道台湖州人氏沈秉成购得废园。时沈氏有归隐之意,故聘清画家顾沄 设计,扩地营构,建成现状,易名“耦园”。耦通偶,寓夫妇偕隐意,1876年耦园落成。 沈秉成夫妇在园内偕隐了8年,伉俪情深,十分恩爱。耦园占地约12亩,住宅居中,东西花 园分列两边,北端背河而起一排楼房,借“走马楼”贯穿。这样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 众多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
偕隐双山 16
可能寓意沈秉成夫妻双双隐 居于此。来访的客人如果被安排 在这里喝茶,那就是一般的客人, 很难见到主人。重要的客人会被 安排到“载酒堂”。
鹤寿亭
17
鹤寿亭个人认为,他是一个点缀欣赏,乘凉之地。没有他 这块地方可能荡。
金玉满堂
框景早景手法 就是使空间景色以简洁幽暗的景框作为构图前 景,使人的视线高度集中于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 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以简洁的景框作为构图前景, 把最美好的景色展现在画面的高潮部分,给人以强 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印 当景物被嵌于框内或透 过适当的空漏处来观赏时,常会显得更为美好。
假山
15
黄石假山,筑于城曲草堂楼厅之前,石块大小相间, 手法逼真自然。假山东半部较大,自厅前石径可通山上东 侧的平台及西侧的石室;平台之东,山势增高,转为绝壁, 直削而下,临于水池,绝壁东南设磴道,依势下至池边, 此处气势为全山最精彩处,假山西半部较小,自东而西逐 级降低,坡度渐缓,止于小厅右壁。东西两半部之间有谷 道,两侧削壁如悬崖。而绝壁东临水池,假山体量与池面 宽度配合适当,空间相称。山上不建亭阁,而于山顶山后 铺土之处,散置十余种花木,随风摇曳,平添了山林趣味。 而池水随假山向南伸展,曲桥架于水上,池南端有阁跨水 而筑.

耦园

耦园

藤花舫: “藤花舫”为一旱船造型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西花园
西花园面积不大,整个园子以 “织帘老屋”书斋为中心,分 点击添加文本 隔为东、南、北不间断的三个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院落。西花园环境幽雅宁静, 具苏州书斋花园的特色。
织帘老屋
织帘老屋硬山顶,鸳鸯厅式, 屋架高大,门宕、窗宕及窗 台均为砖细构筑,前有宽敞 月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2
1.2.总体布局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3.背景
耦园前身为“涉园”,建于清初,咸 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 年)正值侨寓吴中养病的苏松太道道 台湖州人氏沈秉成购得废园。时沈氏 点击添加文本 有归隐之意,故聘清画家顾沄设计,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扩地营构,建成现状,易名“耦园”。 耦通偶,寓夫妇偕隐意,1876年耦园 落成。
藤听 厅撸 楼 望, 月魁 亭星 阁 , 吾
楼城 ,曲 储草 香堂 楼, 双 照
无俗韵轩
点击添加文本
“耦园住佳耦, 城曲筑诗城”, 取名“耦”,通 “偶”,即指佳 偶连理,又道出 园宅的特征
山水间
受月池边的“山水间”则点明了东园的主题
宛虹杆一景
点击添加文本
湖石假山 “织帘老屋”之 南为湖石假山, 小巧玲珑,峰峦 绝壁,山洞蹬道 一应俱全,山间 点击添加文本 散植乔木,老树 参天,与东花园 的黄石假山遥遥 相对。
点击添加文本
鹤寿亭 走廊中有西向歇山顶 半亭一座,额“鹤寿 亭”,其依墙而建, 本 古朴素雅。廊壁有砖 点击添加文本 细花窗,在苏州各园 中见之不多。

耦园

耦园

耦园原名“涉园”,为清初保宁太守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句得名。

至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1908年),安徽巡抚两江总督沈秉成辞官,携妻定居苏州,聘请画家顾纭对涉园进行设计和修整,并扩建,终成今日耦园之格局。

“耦者,成对也”。

园名所取,正是象征了夫妻成双对偶,携手归隐之意。

苏州园林在格局上讲究师法自然,而耦园一反建园法则,刻意追求方向、位置。

耦园格局打破了园林中前宅后园的格局,而是采用中间为住宅建筑,两侧为花园的做法。

这也是对于耦园文化立意上的一种刻意追求。

耦园东中西三个部分中,东园是原涉园遗构,也是耦园精华部分。

东园中以山为主、水为辅,以楼环园,主要建筑为楼厅“城曲草堂”。

受月池边的“山水间”则点明了东园的主题。

东园黄石云冈据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考证出自明末叠石名家张南阳之手。

此云冈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雄浑峻拔,宛若天开。

全园唯一的桥“宛虹桥”一反园林小桥低临水面的常理,凌驾受月池上。

随桥曲行,水绕山转,水涧幽深更显山岗雄浑。

山水与建筑的合理布局很好地营造了隐逸山水间的怡然氛围。

耦园黄石云冈无论堆砌手法还是造型艺术,已至炉火纯青境界,堪称黄石云冈的“吴中之冠”。

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对此赞赏不已,并欣然题字“有明遗构”。

与东花园黄石云冈相呼应,西部花园另陈湖石假山。

因其所处空间相对狭小,故而湖石假山的体量也纤巧玲珑,更显阴柔之美。

湖石假山横亘在西部主要厅堂“织帘老屋”前,起到嶂景的作用。

这样的隔断让一方小园有了景深意远的效果,也体现了园主归隐林泉,耕织课读的追求。

耦园因为格局的奇特而备受园林学者关注,近年来,更有学者指出耦园格局与易学有一脉相通之处。

耦园偏安苏州古城一隅,三面环水,以水环园,以楼环山。

园中很多建筑巧借园外之水应景取意:“听橹楼”、“双照楼”、“补读旧书楼”都临水而建,充分体现了耦园“枕波双隐”的主题。

园中呈一幅女主人湖州才女严永华亲书的对联:耦园住佳耦,城曲筑书城。

苏州耦园简介

苏州耦园简介

苏州耦园简介
耦园是我国古典园林中的名园之一,位于苏州市东南,东靠山塘街,西邻东门路。

它与苏州沧浪亭、拙政园、留园合称为四大名园。

它是清同治年间吴江人沈秉成与其夫人沈氏在苏州城里西北隅的吴家坞(今虎丘)修建的私家花园。

由于园内有一对石女像,故名耦园。

耦园以其优美的环境和精致的园林艺术著称于世,其布局、结构、造景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江南水乡特色,而又不失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

全园占地约2000平方米,为长方形,分东、西两部分。

东部是住宅和花园;西部是主人的后花园,它依山就势,借水为池,自然地划分为上下两个景区,并以石为墙。

耦园以“双井”为中心。

东起北园门,西至东门路,北依山塘街,南临东门路;分东西两区。

西区以假山、水池为主;东区则是主要游览区域。

园内有三个景点:“双井石坞”、“绮窗花影”、“石洞晴波”。

有一处小湖叫“秀野曲池”。

—— 1 —1 —。

苏州园林之耦园布局

苏州园林之耦园布局

Part.3 易学在耦园景点布局中的运用
• 以东园为例,主要建筑有规律地按照易学规定的方位布置,如: 1.筠廊 “筠”是竹子的别称,竹为阳,象征春天,故筠廊紧贴东墙布置。 2.樨廊 廊侧种植木樨花,木樨花即桂花,为秋季之花,对应方位为“西”, 故“樨廊”布置在东园最西边。 3.城曲草堂 东北为“艮”,又《易》:“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 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沈氏认为自己已经功成名就,毅然退离官场, 归隐耦园。布局中的“ຫໍສະໝຸດ 学”——苏州古典园林之耦园
Part.1 耦园简介
• 耦,其本意是两人肩并肩 地耕作,这里引申为夫妻, 表示夫妻耦耕。耦园又名 涉园,位于小新巷。此园 分东、西二园,东园建于 清初,原为清初保宁知府 陆锦所有,其后屡易园主, 曾属祝、沈、顾等姓。至 清末,为官僚沈秉成所得, 并扩建西部。
• 以上分析可见,耦 园以易学原理构架 全园,蕴涵的意义 体现出中国传统文 化深厚的底蕴。从 而表达园主夫妇双 双归隐的主题,耦 园布局中蕴含了中 国古代文化信息, 反映了那个时代人 的观念。我们解读 它的时候,仍然可 以把这些文化现象 看作中国传统文化 的一部分。
THE END.
——thanks
Part.2
易学在耦园建筑总体布局中的运用
• 耦园布局一反苏州 古典园林建园法则, 刻意讲究方向、位 置。作为园林要素 的建筑、山石、水 池、树木等均体现 出精心的安排,蕴 含着易学原理,这 在苏州古典园林建 筑史上是一个极罕 见的例子。
• 居东西两园中间有一条中轴线,这条中轴线略微偏西,形成 西花园小东花园大的格局。大厅居中央名“载酒堂”,面阔 五间,是耦园主厅。“择中”现象在历代都城建筑中一再体 现,与“洛书”和“九宫图”有关。
• 藏书楼位于偏北西墙根,西对应“收”,北对应“藏”,藏书楼安排 在“收”、“藏”的位置,符合易学。一般寺观藏经楼都安排在北面, 北对应水,寓意以水压火,避免发生火灾。耦园安排藏书楼也有此意。 这里更有另一层意思,西为兑卦,象征秋季,秋季正是果实累累、令 人喜悦的收获季节。兑还有语言表达和人生归宿 的意思。

国家文物局关于耦园西花园书楼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1271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耦园西花园书楼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1271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耦园西花园书楼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
正文:
---------------------------------------------------------------------------------------------------------------------------------------------------- 国家文物局关于耦园西花园书楼修缮工程立项的批复
(文物保函〔2014〕1271号)
江苏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耦园西花园书楼修缮工程立项的请示》(苏文物保〔2013〕251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同意耦园西花园书楼修缮工程立项。

二、在编制工程技术方案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此次修缮工程性质为现状整修。

(二)工程主要内容应为屋面整修、木构件修缮补配等。

三、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编制工程技术方案,由你局初审同意后,报我局审批。

四、如需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请在工程技术方案批复后,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规范要求,编制工程预算按程序报批。

此复。

国家文物局
2014年6月5日
——结束——。

2023年最新的苏州耦园导游词

2023年最新的苏州耦园导游词

2023年最新的苏州耦园导游词篇一:苏州耦园导游词_完美奉献版【概述】耦园座北朝南,三面环水。

南沿小新桥巷,大门面水,有河埠驳岸码头,一条沿河小路笔直地伸展出去,连着西面的人家;北临小柳枝巷,后门设有私家码头,东接内护城河,如今依然橹声袅袅。

再东面已经是城垣的残迹,野树遮挡了外面的驳船和市井的嘈杂。

在这不显山漏水的市井之间、简陋的民居周围,耦园如幽兰般沉浸在自我芬芳的简洁文雅里,像它的主人一样孤芳自赏,自我满足于个人生活的甜蜜和安谧中,像苏州古城一样永远的遗世独立,保留着最鲜明的个性和最丰富的内涵,就象贝聿铭先生所说“有明遗构”。

三百年来,耦园安静而泰然地迎送着它的主人。

清初这里原是仕人陆锦归还故里后建造的涉园,名取自渊明的《归去来辞》,“园日涉以成趣”,体现了主人游园时不断追求、品味日常生活的情趣;到了同治年间(公元1874年)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偕爱妻退隐,请了当时有名的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耦园。

偏于一隅,“枕波双隐”,“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

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了整个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对称、东西对应。

耦园,摒弃了世间的纷扰,汇聚了自然的精华,流连于“诗酒联欢”、吟风诵月的风流岁月里,静默在潜心修道、书生意气的自在中,还幸福在鸳梦温暖、两两相随的神仙日子里。

如今虽然佳偶不再,但诗城已然。

我们刚才看到门外跨街的石坊上,有砖刻门额“耦园”两字,一面为隶书,一面为篆书,是园主沈秉成孙子的好友、近代书法家周退密先生所书,古朴、典雅、沉静,正符合了耦园的基调。

大家再注意看耦园的大门,简单而坚固的石门框内竟然不是木制的门板,而是用上等的竹片拼制髹漆而成。

细密的交织中把沉涩剔除了,鲜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跃然而出,男耕女织、夫妻和谐的生活气息越发浓厚了。

“游览路线——”【穿过“平泉小隐”天井,来到轿厅中央平面图前】大家看这幅耦园全景图,园子不大,占地面积0.8公顷,中央部分有明显的南北中轴线,从水码头开始,依次为门厅、轿厅(我们现在的位置)、大厅和楼厅,整个住宅区带有明显的仕宦第宅的传统特点。

耦园实习报告

耦园实习报告

耦园实习报告篇一:耦园实习报告篇一:苏杭实习报告苏州园林篇苏州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特点气候条件苏州位于长江之南,西滨太湖东临金鸡、独墅及黄天荡等湖泊,大运河流经南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绝对最高温度℃,绝对最低温度-8℃;年平均降雨量为毫米,春秋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明清以来,城厢内外兴建了大小园林180余处,西郊吴县,北郊常熟,历来盛产花木,对园林植物配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苏州园林主要由山、水池、建筑和植物四大素材所组成,于山、水池和建筑的周围,以各种植物和多种方式进行配置,在相互的衬托与掩映下,能创造出许多美丽的画面,使人神往。

苏州园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造园意境,植物配置随着园中各个景点主题的不同要求而展现出不同内容,现将苏州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综述如下。

一、植物配置与诗情画意有密切联系苏州园林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创造一座富于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林”,是自然山水风景的艺术提炼与概括,所以植物配置的要求比较高,山与水池是山水园中的主要内容。

于山水之间或在园林一角,布置一些建筑,在建筑物内大都是悬有名称的匾额,和描绘附近景色的对联。

如拙政园中部主山上的“雪香云蔚”亭,亭内的匾额上写着“山花野鸟之间”,山上林木葱郁,浓荫蔽日,坡上灌木花草丛生。

游人至此,仿佛置身于丘壑林泉之间,山林野趣油然而生。

亭前挂有文征明的对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把这一景点的意境,充分描绘出来。

拙政园西部的“留听阁”,东侧池内栽植荷花。

当时园主取李商隐诗句:“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故题名为“留听阁”。

使人联想到深秋天气,一池残荷,秋雨落在荷叶上,发出淅淅沥沥的雨声,耐人耐味,意境深远。

苏州园林面积有限,所以布局紧凑,迂回曲折,引人入胜,确有步移景异之趣。

植物是造景的主要素材之一,它与山、水池、建筑物构成各种不同的画面。

例如留园的“揖掌轩”、师园的“殿春簃”、“看松续画轩”等建筑物,后墙设窗,以竹石(蕉石或松石等)为绘,夏日绿荫满窗,令人乐而忘暑,隆冬时节天竹红果累累,腊梅满枝黄花,生动如画。

抒发感情的耦园

抒发感情的耦园

抒发感情的耦园
宣大庆
【期刊名称】《风景名胜》
【年(卷),期】1999(000)008
【摘要】中国园林往往抒发一种感情,倾诉一种理想,表达一种意愿,创造一种意境。

而这种园林艺术的意境,又通常是通过园名题咏、楹联匾额、石刻铭记等手段,予以
表现和反映出来的。

若没有了这些,再大的园子和景致却断不会生色的。

居昔日苏
州城弯一隅的、今之仓街小新桥巷的耦园,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宣大庆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3
【相关文献】
1.耦园之“耦” [J], 曾丽竹
2.“姑苏读园”续:艺圃、留园、耦园、退思园 [J], 凌龙华
3.基于文旅融合景区品牌影响力的思考
——以苏州耦园为例 [J], 王青
4.景情合一:苏州耦园造园意匠的感物美学探析 [J], 杨雨清;周恬仪;陈远昇;丁铮
5.让昆曲“活”在当下——实景昆曲《耦园梦忆》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探索方向[J], 周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耦园的植物配置

耦园的植物配置

耦园的植物配置
卜复鸣
【期刊名称】《园林》
【年(卷),期】2005(000)005
【摘要】耦园是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园林之一,其正宅居中,轿厅,大厅前的天井内白玉兰,桂花相配,东、西两园则各具特色。

西花园以“织帘老屋”为主体建筑,前有太湖石假山一座,山体蜿蜒曲折,老树荫浓,葱以入画;屋后则有牡丹花台二座,花时繁香艳态,秀色可餐,令人忘饥。

东园原为清初保宁太守陆锦的“涉园”,
【总页数】1页(P9)
【作者】卜复鸣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98.4
【相关文献】
1.浅谈动物园园林植物配置——以天津动物园为例 [J], 王丽;刘占海;崔书宝;刘峄
2.上海辰山植物园植物系统园分类系统的选择与植物配置的探讨 [J], 彭贵平
3.校园游园绿地植物配置浅析——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砺慧园植物配置为例 [J], 高培培
4.耦园之“耦” [J], 曾丽竹
5.“姑苏读园”续:艺圃、留园、耦园、退思园 [J], 凌龙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园林[1]

中国园林[1]
园西土山砌溪涧三叠,上有飞瀑亭,可观赏 人工瀑布,水自水池经山石流入深涧,虽流量不 大,为时短暂,仍不失为园林理水中具有特色的 手法。
池北以曲桥和湖心亭划分水面,西北隅有石 舫一艘,外观非中国传统式样,与周围景物颇不 协调。池北岸依次排列荷花厅、真趣亭和暗香疏 影楼,都是园中主要观景之处,本身造型亦颇有 特点。东南构复廊,通立雪堂和小院。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园林[1]
怡园
怡园,地处旧城区中心人民路中段。在苏州园林
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
,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
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
鹤园规模不大,其布局近乎庭院。山池的 安排及局部的处理,以简洁为特征,园景则以 平坦、开朗为主,可谓“旷”、“奥”结合。但鹤园 之北部处理则嫌单调、草率,为此园之美中不 足。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中国园林[1]
雨花台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雨花台,三国东吴时称石子岗、玛瑙岗、聚宝山;南朝 时,佛教盛行,传说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因说法 虔诚所至,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始得名。明、清两代, 景区内的"雨花说法"和"木末风高"分别被列为"金陵十八 景"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为江南著名风景游览胜地。
中国园林[1]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1年2月19日星期五
狮子林 沧浪亭 网师园 环秀山庄 怡园 耦园 艺圃 鹤园 雨花台 留园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留耦园原文苏州游子(江苏无锡) 2014-09-28 18:50:28苏州平江路是人们很喜欢的一条苏州水巷。

在平江路上走进一条小巷——大新桥巷,再往前走,穿过仓街,就是小新桥巷,这两条巷过去叫做星桥巷。

这是一条巷河平行的水巷,南面傍河,岸上杨柳依依,民居临水而居,粉墙黛瓦。

对岸的粉墙上,有的地方爬满了绿藤。

在幽静的小巷深处,藏着一座精巧的园林。

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耦园。

耦园是苏州至今为止保护最好的清代园林。

清代雍正年间(清初),四川保宁知府陆锦曾在苏州城墙边内城河畔买地建园,取名涉园。

涉园毁于咸丰年间的战火之中。

同治年间(清末),苏松太道道台、浙江湖州人沈秉成在苏州做了几年官以后,喜欢上了苏州,在退隐后决定定居苏州。

他买下涉园的废墟,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进行扩建,并为园子取名耦园。

“耦”字是两人并力耕作的意思,又通作“偶”。

沈秉成给这座他喜欢的园林取名为“耦”,大概是两层意思,一是退隐江湖,二是夫妻恩爱。

曾是朝廷大员的沈秉成和他的爱妻——晚清有名的才女、诗人、画家严永华在此偕隐,过了一段难忘的生活。

柳荫下,有一座门坊,上面砖刻门额上的“耦园”二字,是沈秉成的孙子的好友、书法家周退密所书。

耦园三边环河。

杨柳、深巷、小河、石桥,粉墙黛瓦,耦园的门前风光,在苏州园林中是很美的。

耦园门前的河边,是一座小河埠。

过去,苏州小河密布,想来,朋友们就是在此上岸进入耦园和沈秉成夫妇吟诗作画的。

耦园大门,是苏州经常可以看到的旧式人家的那种大门,高大宽敞,但并不显赫。

虽然沈秉成曾是大官,但门口没有抱鼓对等显示官员身份的附属设施,刻意保持着低调。

如果你细看的话,会发现这座大门并不是一般的木门,整座大门是用上等竹片拼制而成,再漆成栗式,做工很精细。

这样的大门,在苏州并不多见。

耦园的设计和布置,很多都是双双成对的,这大概和沈秉成将这里作为夫妻偕隐的城市山林的主题思想有关吧。

耦园的总体布局,是中间住宅区为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分别是花园,也是一种寓意吧。

跨过门槛,就是耦园中部住宅区的门厅。

一具木制双面屏风遮隔了内外两重天地。

门厅后面是一个小小的天井。

天井的地坪由青砖竖砌,绿色的小草不时顽强地从青砖间钻出来。

天井中的那口井不知是什么时代开凿的,想必有些年头了吧。

天井中的门楼的砖额上是“平泉小隐”四字。

“平泉”原是唐朝高官李邺侯的别墅的名称。

园主沈秉成大概在这里表示他罢官后隐居的意思吧。

轿厅,是主人迎接访客的场所。

轿厅匾额“偕隐双山”,取自女主人严永华的诗“偕隐双山门,一尘差可(差cha可:勉强可以)托”。

两侧的抱柱联是“逍遥于城市而外,仿佛乎山水之间”,表达了伉俪唱和,退隐山林的志向。

轿厅后面的天井里植有一棵桂树,可惜桂花还未开放,见桂而未闻香。

天井门楼上的砖雕门额是“厚德载福”,这是苏州常见的门额。

如果你到苏州东山去,可以看到很多人家的门楼上都是这样的门额。

走过天井,便来到载酒堂。

这是园中主人宴请宾客的地方。

取名引用唐人诗句“东园载酒西园醉”。

酿酒在中国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古代的风雅之人大多是好酒的。

作为文人,沈秉成也不例外。

1950年,载酒堂因居民不慎失火烧毁。

现在的厅堂是1993年按原样重建的。

堂内红木家具十分精致,可惜已不是原物了。

载酒堂向北,是呈凹字形的楼厅。

楼上的通道东至东花园的双照楼,西至西花园的藏书楼。

因此,这座楼厅人称“走马楼”。

楼厅面对的是一座水磨砖的墙门。

门楣上的有三层精美的砖雕,人物栩栩如生,是为“诗酒联欢”额题的生动写照。

这些砖雕在“文革”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第一二层的人物头像都已被毁。

向西穿过“琐春”小门,里面别有天地,又是一个小院。

院中一幢小楼,一个天井,十分幽静。

走过曲折的过道和走廊,眼前豁然开朗,这就是耦园的西花园。

西园是一个以藏书楼为主、湖石假山为衬的书斋庭院。

在西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半亭,亭内有小方桌和三只石圆凳,古朴素雅。

小桌的桌面是一块黑色的砖,据说是嘉庆时宫内的地砖,又称金砖。

沿走廊一路西行。

走廊对面有一只正方形的小亭。

这座小亭就是鹤寿亭。

小亭之所以命名为“鹤寿亭”,据说跟沈秉成收藏的各种版本的“瘗鹤铭”拓片的不同有关,而沈秉成又自名老鹤,喜欢鹤遗世独立的品质。

也有人说那座半亭才是真正的鹤寿亭,故且存疑。

鹤寿亭的边上就是织帘老屋。

园主沈秉成追求夫妻偕隐,所以园内很多建筑的取名都很平淡,织帘老屋就是其中之“织帘老屋”取意南朝吴兴人沈驎lin2士织帘谋生,著述课徒的事迹。

屋内匾额据说是清代原物。

织帘老屋为西园的主建筑。

硬山顶,鸳鸯厅式,银杏木地罩将大厅一隔为二,使建筑和空间处理显得清秀典雅。

屋内的门窗都是用银杏木所雕,中间是镂空的图案,窗景也更显雅致。

织帘老屋北面是一个庭院。

庭院的北面就是著名的藏书楼了。

这么大的藏书楼,想必藏书的数量是极多的。

遥想当年,这里是翰墨书香,园主夫妇徜徉在书海之中,是那种物我两忘,心如止水的快乐。

藏书楼也有它自己的秘密,据说,耦园有密道和密室,一个出口就在藏书楼。

一米多宽的密道,将住宅区和东西花园都连通起来,而藏书楼里就有密室。

《苏州杂志》曾刊载当年当事人的回忆,一处密室在楼道下,一个书架就是密室的门;另一处密室在楼顶上,楼顶的三根活动椽子就是一个很大密室的入口。

解放前夕,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楼顶的密室里收听解放区的广播,刻印传单,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里散发,鼓动苏州的工人和学生护厂护校,迎接解放。

可惜藏书楼是不能进入的,也阻止了人们的探秘行动。

小院的铺地也很有特色,有各色卵石和碎瓷拼砌成美丽的图案。

院中有一口宋井,可惜井是圈非,井是宋井,井圈已不是原物,是从别处移来的。

耦园中有很多对景,“东池西井”,这口井和东花园的受月池就构成一组遥遥相对的对景。

织帘老屋的南面是一座湖石假山,和东花园的黄石假山遥相响应。

湖石假山由采自西山的太湖石构成的岩溶地貌,山中有洞壑,山坡有磴道,山顶有平台,湖石假山和逶迤的走廊,起伏的云墙,百年古树有机结合,组成了美丽的庭院。

在湖石假山上看到的织帘老屋。

云墙之南是一个以纫兰室为主体建筑的小庭院,幽静,给人一种出凡脱俗的感觉。

穿过住宅区,来到耦园的东花园。

东花园是以黄石假山为主、读书楼建筑为辅的泉石胜景,这是耦园的精华所在。

园中更是处处流露出双双归隐的情趣。

从载酒堂东侧的小门进去,是一个小天井,这是住宅区和西花园之间的过渡和铺垫。

这个小天井不同于住宅区的石板地,而是一处小景致。

院中三座太湖石峰,分别是“浮玉”、“白业”、“古月”,一株百年古松,数株桂树,就有了些许诗情画意。

峰石旁有一座石制花座,原是为了放置兰花而设。

庭院的对面是无俗韵轩,这是原来园主的小型会客场所,是沈秉成夫妇和他们的知己好友品茗小叙、谈诗论画的地方。

轩内的一副银杏硬对楹联是清代何绍基所作:“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

轩东墙的花窗外围,是砖刻隶书小对“耦园住佳耦,城曲作诗城”,横额“枕波双隐”。

这是严永华亲撰。

虽然轩名“无俗韵轩”,但人们还是愿意称作“枕波轩”。

走出枕波轩小院,就是樨廊,沿着樨廓往北走,是一座旱舫,三面是窗,便于观赏园景。

因南窗外有一株紫藤,因此叫作藤花舫。

舫内有一红木藤面湘妃榻,墙上是一幅紫藤图,和舫名相对应。

藤花舫向北是储香馆。

想来这里秋天一定是桂香袭人。

储香馆是园主后裔读书的地方,园主一定希望子孙们蟾宫折桂吧。

储香馆边有一条通道,从这里出去就是游船码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园子南北都有驳岸码头是耦园的一大特色,是其他园林少有的。

从储香馆向东就是西花园的主建筑城曲草堂。

城曲,是因为耦园在苏州城的东北耦,草堂,是因为园主夫妇甘于过清苦的日子。

当然,这只是文人的自白。

城曲草堂的楼上是补读旧书楼,是园主旧时的读书之处。

但是不准上楼,也就无法亲见沈秉成当年读书的环境了。

城曲草堂匾还是原匾。

曲草堂的前面是露台,一块石板架在几块湖石上,想来是一张琴台。

夜色如水,对月操琴,不亦乐乎。

城曲草堂之东建有一室,是安乐国。

其实主人建耦园,又何尝不是将园子当作他们归隐山林的安乐国。

安乐国以东就是还砚斋zhai1。

斋名是因玄祖东甫先生失眺砚而由其元孙沈秉成复得的传奇而来。

银杏木的地罩将斋一分为二。

还砚斋是园主的书房。

还砚斋的楼上是双照楼,是城曲草堂建筑群的最东端。

三面临窗,视野开阔,据说可观赏日月双照。

双照楼是历来苏州文人雅集的地方。

但未能上楼,无从一见好风景。

双照楼向南,沿园墙是一条长廊,叫做筠廓。

筠就是新竹的意思。

这是一条半廓,廊边修篁(竹子)丛丛。

筠廊北端是望月亭,这是赏月胜地。

每当明月初升,天上之月,水中之月,尽收眼底。

沿长廊南行,廊壁上有一石碑——抡(lun2选择)元图、碑。

上面是乾嘉四大家之一的王文治画的三只香橼。

王文治是书法家,画作很少,因此这块碑是很珍贵的。

筠廊边是受月池。

池西侧是黄石假山,山映水中,更显山的陡峭。

尽管水池不大,假山不高,却有了山林的感觉。

在江南,在苏州,有水的地方就有桥,即使在园林的小池上也是如此。

受月池上的桥是一座三曲桥,名叫宛(wan3曲折)虹杠(gang1小桥),宛虹是屈曲之虹,杠是小桥的意思。

在桥上,站在不同的角度,你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宛虹杠侧,是吾爱亭。

名字是取陶渊明“吾亦爱吾庐”诗句。

沈秉成夫妇跟陶渊明一样,向往田园生活。

在吾爱亭中,近看池鱼,远望樨廊,别有意韵。

在筠廊两侧,吾爱亭和望月亭互为对景;隔着受月池,吾爱亭和樨廊的无名半亭又互为对景。

吾爱亭中,桌面上也是一块金砖,和西花园又遥相呼应。

继续南行,在园子的东南角是便静宧yi2,是一个适于静养的地方。

便静宧在园子的东南角,它的楼上就是有名的听橹楼了。

墙外就是娄江,过去这条河是很热闹的,特别在夜深人静时,听到的就是墙外行船欸乃的摇橹声和船上人的吴侬软语。

这座小楼的附近就是一楼一阁的魁星阁了。

魁星阁的楼底都是冰裂纹的窗户,从窗户中看出去的园景别有风格。

魁星阁和听橹楼两阁毗连,上有阁道,下有连廊。

恰和园名“耦”字相切。

听橹楼又和园子东北角的双照楼互为对景。

魁星阁前是一座水榭,榭名“山水间”,取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意思。

也有“高山流水”的涵意吧。

阁中有一座鸡翅木圆雕“岁寒三友”称冠苏州。

这座圆雕技艺高超,刻出了松竹梅的风韵。

这是解放后从苏州洞庭东山购入放置在这里的。

从魁星阁往北就是一条蜿蜒的长廊——樨廓,樨廊因木樨而得名,木樨就是桂花。

秋天,浓浓的桂香在长廊边流淌。

樨廊曲曲折折,上上下下,和筠廓相对,让园子多了一道风景线。

樨廊上的花窗。

圆镜式花窗象征太阳,月洞门象征月亮,象征着“日月同辉,夫妻谐美”。

园子一角。

黄石假山是耦园的一大亮点。

东园的黄石假山和西园的湖石假山两相呼应。

不同于太湖石的玲珑剔透,黄石假山具有朴拙坚厚的气质。

据说这座假山在陆锦建造涉园前就已经存在了,是明代正德年间叠山大师张南阳的作品,不知是真是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