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3统计综合指标
《统计学综合指标》
《统计学综合指标》统计学综合指标是统计学中运用的一种量化工具,用于描述和衡量统计数据的特征和趋势。
它可以用于概括数据集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分布形状等多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常用的统计学综合指标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四分位数等。
下面我将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介绍。
首先是均值,它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通过求取数据的总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可以得到平均值。
均值可以反映数据的中心趋势,但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不适合用于描述分布的形状。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对于奇数个数据,中位数就是正中间的数;对于偶数个数据,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
中位数对极端值不敏感,更能够反映数据的中心趋势。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一个数据集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
众数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
方差是一组数据离均值的平方差的平均值。
通过计算数据与均值的差值的平方,再对所有差值求平均,可以得到方差。
方差描述的是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值越大表示数据离散程度越高。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度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标准差与方差一样,值越大表示数据离散程度越高。
标准差是一个常用的指标,可以与均值一起用来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
四分位数是将一组数据分为四个等份的数值。
第一个四分位数(Q1)将数据分为前25%和后75%,第二个四分位数(Q2)就是中位数,第三个四分位数(Q3)将数据分为前75%和后25%。
四分位数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特别适用于有极端值的数据集。
除了上述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综合指标,如偏度、峰度等。
偏度描述的是数据的分布的不对称程度,峰度描述的是数据分布的尾部形状。
综上所述,统计学综合指标为我们提供了对数据集特征和趋势的量化描述。
通过运用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数据,从而为下一步的决策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分析,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统计学原理——综合指标
20 110
乙厂
150
100.7 115
丙厂 230
237
合计
500
498
31
案例资料:某桥车厂2005年和2006年的产量 资料如表所示
项目
经济型 豪华型
合计
2005年
45 11 56
实际 52 20 72
2006年
计划 同行业先进水平
50
66
15
30
65
36
该厂2006年的利润总额为12626万元,产品总产值 为14519.5万元,占用资金总额为7.05亿元,职工 人数为2500人。2006年轿车生产单位成本计划降低 5.5%,实际降低6.7%,2005年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为4.45万元/人。
2、特点: (1)将数量差异抽象化 (2)只能就同类现象计算 (3)反映总体变量值的集中趋势
3、分类: (1)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 何平均数; (2)位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35
二、算术平均数
1、简单算术平均数:
x x1 x2 xn x
n
n
2、加权算术平均数:
x x1 f1 x2 f2 xn fn xf
—
市场个数(fi)
4 9 16 27 20 17 10 8 4 5
∑fi= 120
Mi fi
580 1395 2640 4725 3700 3315 2050 1720 900 1175
∑Mi fi =22200
k
X
Mi fi
i 1
22 200 185(台)
n
120
39
三、调和平均数
40
41
32
排 姓名 名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练习题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练习题前面章节及第三章综合指标一、选择题1、杭州地区每百人手机拥有量为90部,这个指标是a、比例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2、某组与数据呈圆形正态分布,排序出来算术平均数为5,中位数为7,则该数据分布为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无法判断3、平均值算术平均数的大小a主要受到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b主要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c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毫无关系,也与各组次数多少毫无关系;d既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有关,也受到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4、已知一分配数列,最小组限为30元,最大组限为200元,不可能是平均数的为a、50元b、80元c、120元d、210元5、比较两个单位的资料,甲的标准差小于乙的标准差,则a两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乙单位c乙单位平均数代表性大于甲单位d不能确定哪个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大6、若单项数列的所有标志值都减少常数9,而次数都增加三分之一,则其算术平均数a、增加9b、增加6c、减少三分之一d、增加三分之二7、与变量值相同计量单位的是a全距b调和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e线性系数f算术平均数8、由于计量单位或者规模不同造成不可比,可能采用什么方法解决a比较对指标b平均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f结构相对指标9、与变量值同比例变化的是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全距e标准差f平均差g标准差系数10、某数据集服从对称的正态分布,算术平均数为100,现分别增加2个极端值1和199,怎此数据集的分布将a维持等距的正态分布b左偏c右偏d无法推论11、人口普查中以每个居住地居民位调查单位,下面属标志的就是a性别b年龄c男性d人口总数e已婚12、对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属于数量标志的是a平均值开支b年龄c年级d体重e学生总数二、计算题1、已知甲小区居民平均年龄为37岁,标准差为12岁,现对乙小区居民年龄进行抽样调查,得到资料如下(保留1位小数):年龄(岁)人数(人)18以下1218-305030-506850以上40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保留1位小数)(1)计算乙小区居民的平均年龄;(2)比较甲乙两小区平均年龄的代表性大小;2、已知某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如下:工资(元)人数(人)1000以下201000-2000402000-30001003000-4000504000以上30根据资料计算该企业职工工资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统计学课件第三章 综合指标(总量 相对 平均 变异指标)
水平法的计算方法:
1、 计划完成程度 计划期末年实际达到的水平
计划期规定末年应达到的水平
例、某地区“九五”计划规定某种产品产量在2000年应达到 200万吨,实际到220万吨。则该产品产量的计划完成程度 为:
220 计划完成程度 100% 110% 200
计算表明,超额10%完成“九五”计划。 2、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是以连续12个月的实际数达到 了计划规定的末年水平,则往后的时间均为提前完成计划的 时间。 例:某种产品产量从1999年7月份至2000年6月份实际已达到 200万吨。则该产品产量提前半年时间完成计划。
折合系数 (4)=(2) ÷21% 1.00
(甲)
(1)
(2)
硫酸铵
82000
21.00
硝酸铵
25000
34.65
8662.5
1.65
41250
尿
素
45000
46.20
20790
2.20
99000
碳酸氢铵
16000
16.40 —
2624
0.7809 —
12495
合计
168000
49297
234745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03.53 107.41
298.67
585.38 545.21
284.28
604.39 591.04
283.00
657.51 648.83
95.18 99.54 103.25 111.25 108.41 109.78
5、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是现象在某一段时间 内实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的对比。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实际完成数 / 计划任务数
统计学第4章综合指标
直接观察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平均指标在统计分析中应用
描述统计
用平均指标描述数据的集中 趋势和一般水平,如用算术 平均数描述班级学生的平均 成绩。
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组数据的平均 指标,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 和联系,如比较不同班级的 平均成绩以评估教学效果。
推断统计
在总体分布未知的情况下, 利用样本平均指标对总体进 行推断,如通过样本均值推 断总体均值。
总量指标的作用
作为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总量指标种类与计算方法
总量指标的种类
01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的总量 ,如年末人口数、股票价格等。
03
02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 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数等。
04
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直接计数法:对总体单位进行逐一计数, 然后汇总得到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种类与计算方法
结构相对指标
部分与总体之比,反映总
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之比,反映各部分之间的 比例关系。
比较相对指标
同一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反映现象在不同地区的差异程度。
相对指标种类与计算方法
强度相对指标
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平均指标种类与计算方法
算术平均数
$bar{x} = frac{sum x}{n}$,其中$sum x$为所有数值之和,$n$为 数值个数。
几何平均数
$G = sqrt[n]{prod x_i}$,其中$prod x_i$为所有数值之积,$n$为 数值个数。
中位数
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若数据量为奇数则取中间数,若数据量为偶数 则取中间两数的平均值。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复习思考题
统计学--第三章综合指标---复习思考题第三章综合指标、填空题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指标和标。
2. 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地区、国家)的同类指标之⽐。
3. 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有联系的指标之⽐。
4.某企业某年计划增加值达到500万元,实际为550万元,则增加值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5.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为40元,实际为45元,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6.某车间5名⼯⼈的⽇产量(件)为10 10 11 12 14,则⽇产量的中位数7.市场上某种蔬菜早、中、晚的价格(元)分别为、1、,早、中、晚各买1元,则平均价格为8.在两个数列平均⽔平时, 可以⽤标准差衡量其变异程度。
9. (X X)、判断题年我国⼈⼝出⽣数是⼀个时点指标。
(年我国国内⽣产总值是⼀个时期指标。
年我国⼈均国内⽣产总值是⼀个平均指标。
4.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产总值所占⽐重是⼀个结构相对指标。
5.某企业某年计划劳动⽣产率⽐去年提⾼4%,实际上提⾼了5%,则劳动⽣产率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5%/ 4%。
(6.某企业某年计划单位产品成本⽐去年降低3%,实际上提咼了 %, 则单位产品成本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1+%/1+3%0 (7.某车间7名⼯⼈的⽇产量(件)为22 23 24 24 24 25 26,则⽇产量的众数是24。
(8.三个连续作业车间的废品率分别为% % %,则平均废品率为V0.5% 0.8% 0.3%。
(C 甲数列的变异程度⽐⼄数列⼩D.不能确定两个数列变异程度的⼤⼩9.当A B时,则说明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B 数列强。
(10. 全距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11. 某企业⼈均增加值是⼀个强度相对指标。
12. 某企业⽉末库存额是⼀个时点指标。
13. 平均指标反映现象的离散程度。
(14. 变异指标反映现象的集中趋势。
( 15.总体中的⼀部分数值与另⼀部分数值之⽐得到⽐例相对指标。
( 16.报告期⽔平与基期⽔平之⽐得到⽐较相对指标。
《统计学》教案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三章综合指标教学内容:1.总量指标的含义、种类、计量单位及其各种单位的特点2.相对指标的含义、表现形式及种类3.平均指标的内涵、作用、各种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场合4.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作用、种类及其计算教学重点:1.总量指标的种类2.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3.平均指标的种类、计算及其应用场合4.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种类及其应用场合教学难点: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及其应用场合授课学时:8学时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分为三大类: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我们把这三类指标统称为综合指标,即综合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指标。
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概念:总量指标也称绝对指标,是反映现象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
如:2007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87亿吨;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为246619亿元;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2007年全国汽车产量为888. 7万辆;2007年全国工业增加值为107367亿元;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
总量指标均是用绝对指标表达出来的,也称绝对指标,作用:①它是对现象总体认识的起点(基础数据)。
总量指标是最基本的统计指标,利用它可以反映社会经济开展的规模和水平,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 也可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
②它是计算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基础,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是由绝对指标月实际完成的累计数已到达计划规定数,那么剩余的时间为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或将全部时间减去自计划执行之日起至累计实际数量已到达计划任务的时间,即为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如上例,某工业部门截止2005年6月底实际完成的基建投资额已到达8000 万元,那么该部门提前半年时间完成十-五规划。
④计划执行进度的检查它是用计划期中某一段时期的实际累计完成数与计划期全期的计划任务数之比来检查计划执行的进度。
统计学-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
第三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统计绝对数)
第一节总量指标(统计绝对数)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 点条件下的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又称为绝对指 标或绝对数。 (二)总量指标的作用 1、总量指标可以反映被研究总体的基本状况和基 本实力。 2、总量指标是制定政策、计划以及检查政策和计 划执行情况的基本依据。 3、总量指标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2、相对指标的作用
( 1)
将总量指标的具体差异抽 象化,使原来不能直接对 比的指标可以进行比较。
( 2)
可以综合说明现象之间的 相互关系,反映事物之间 的比例、结构、速度等, 为分析事物的性提供了依 据。
( 3)
是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 调控和微观管理、考核 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工 具。
( 4)
其计算结果是抽象化的 数值,便于记忆和资料 的保密
②表明现象的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及发变化趋势
通过不同时期结构相对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表明现 象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例如: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它是指食品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它是衡量一 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1978年,我 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城市家庭为57.5%, 而2005年这一比例已经降低至36.7%和45.5%。
4、比较相对指标 (1)概念: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之间的比
较。其作用是说明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的差异程度.
(2)计算方法 比较相对指标 甲单位某指标值
《统计学》第三章--统计指标
常住单位是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
心的机构单位。
机构单位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经济单位,它 是能以自己的名义拥有资产、发生负债、从事经济 活动并与其它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非常住单位”——也称为“国外” 。
经济领土是由一国政府控制的地理领土组成。 我国的经济领土—— 包括我国大陆的领地、领海、领空和位于国际水 域而我国具有捕捞和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我 国住外使馆、领馆用地, 不包括位于我国领土范围内的外国使馆、领馆用 地及国际组织用地。
保险密度=保费/人口数 金融相关度(率)=金融资产总量/GNP
每万人口医院病床数
年份
每万人口医院病床数(张/万人)
2001 2002 2003 2004 2007
23.9 23.2 23.4 24.0 26.3
强度相对数的特点
相对数是惟一有单位(且为复名数)的相对数 (有的也用无名数形式);
分子分母一般可以互换,故有正指标与逆指标之 分。
4.40 31.20 27.90 63.10
66.40
10.60
7.90 28.10 26.80 61.20
65.10
33.80 29.50 65.50
69.60
2.60 14.50
1.60 10.20
23.20 28.40
20.60 29.80
74.30 57.10
77.80 60.00
2.比例相对数——比例(结构性的比例)
•货币化程度=用货币支付的商品和劳务总量 / 全部商品和劳务总量
国家和地区
中国 日本 韩国
新加坡
美国 俄罗斯联邦
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构成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统计学原理李洁明第三章综合指标
问题 1、在有关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调查中,假如搜集到了 2000名学生上学期期末各科考试成绩,以及周学习时长 如何考察每位学生成绩的一般水平?多少男生和女生? 要比较女生、男生成绩的高低,应如何进行比较? 如果已经根据年级进行了分组,然后对每个年级又进行了 周学习时长分组,那么每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比较?如 何比较每个年级各组学生成绩和学习时长均匀性? 如何比较学生的学习效率?
统计学原理
第一节 总 量 指 标
概述 计算原则
计量单位介绍
概 述
概念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 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表现为绝对数、有名数。 作用 反映国情、国力和企事业单位人、财、物的状况; 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企业经济核算的基础性指标, 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工具;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是基础指标。
统计学原理
加权算术平均(weighted average):应用于分组的绝对 数资料,或者平均指标和相对指标资料
▼权(weight)表示重要性、影响力高低。根据表现形式 分为两种: 权数f(绝对权):次数、频数等绝对数形式; 权重ω(相对权):比重、频率等相对数形式。 ▼对于组距数列,应该用组中值作为变量值。 ▼ 加权算术的一般形式为(K为分组数): x1 f1 x2 f 2 xk f k xf x f f1 f 2 f k
a 一般地,相对数、平均 数都可以表示为 x 。如果已知 b 分组的 xk、bk 时, ak xk bk bx x b b
k 1 m k k 1 k
a
m
统计学原理
例 某班统计学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计算此班统计学平 均成绩。 成绩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人数 2 5 8 6 4 25 组中值x 55 65 75 85 95 —
统计学原理第四章统计学综合指标
STAT
第四章
三、平均指标
综合指标(21)
4.几何平均数 假定某地储蓄年利率(按复利计算):5%持续 1.5年,3%持续2.5年,2.2%持续1年。请问此5 年内该地平均储蓄年利率。
该地平均储蓄年利率
1 .5 2 .5 1 1 .5 2 .5 1 G 1 .05 1 .03 1 .022 100 %
5 1 .183935 100 % 103 .43 %
STAT
第四章
综合指标(22)
三、平均指标
5.众数 众数:指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或频率最大的 变量值。 适用条件:只有集中趋势明显时,才能用众数作 为总体的代表值。 计算方法: 单项数列:出现次数最多(频率最大)标志值; 组距数列:等距数列,先确定众数组,再通过公 式计算,找出众数点的标志值。
3.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又称倒数平均数,是变量倒数 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公式: H 1 1 n 1 ( 简单平均式 )
x
x ( 加权平均式 )
n 1 H 1 x f f
f 1 x f
第四章
三、平均指标
综合指标(18)
3. 调和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
第四章
综合指标(30)
四、标志变动指标
1.标志变异指标概念 变异度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指标,是综合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的差异程 度的指标。 2.作用 (1)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变异度指标 值与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成反比。 (2)衡量现象变动的稳定性和均衡程度。 变 异度指标越小,现象变动的稳定性和均衡 程度越高。 (3)计算抽样误差和确定样本容量的依据。
Xn
旅游统计学3-综合指标(ppt文档可编辑修改)
比率相对指标=
总体中某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100%
2024/2/20
20
(四)比较相对数
又称类比相对数 是将两个同类指标作静态对比得出得综合
指标,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 对比关系。 反映旅游经济现象之间的差别程度。
比较相对指标
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 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2024/2/20
2024/2/20
5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按其反应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按其反应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2024/2/20
6
三、旅游统计总量指标体系
1、旅游接待能力:
旅馆数、客房间数、床位数、交通工具数量
部分与全体之比
结构相对指标=
部分数值 全部数值
100%
2024/2/20
18
结构相对指标的主要作用:
(1)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 (2)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 (3)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
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
2024/2/20
19
(三)比率相对指标
同一总体内部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 结果,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度(%)x
(万元)m
95
1330
105
13440
115
2300
合计
——
17070
m/x
1400 12800 2000 16200
平均计划 完成程度
2024/2/20
x
m
m x
17070 16200
统计综合指标有哪些?
统计综合指标有哪些?统计指标按照其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变异指标。
按其所反映总体现象的数量特性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即数量指标,也称为绝对数。
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粮食总产量等。
1、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它具有可加性、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需要连续登记汇总。
例如,在某一段时期内的出生人数、死亡人数等。
时点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瞬间)的数量状况。
它不具有可加性、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由一次性登记调查得到。
例如,在某一时点的总人口数。
2、按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所包含的总体单位的数量。
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在某一数量标志上的标志值的总和。
只有可加总体能够计算总体单位总量,不可加总体没有总体单位总量;一个总体中只有一个单位总量,但可以有多个标志总量,它们由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3、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实物指标、劳动指标和价值指标二、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现象数量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
把两个具体数值抽象化,使人们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固有联系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相对指标在社会经济领域广泛存在,借助于相对指标对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是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1、结构相对数它是在资料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例如,恩格尔系数。
公式如下:$$结构相对数=\frac{总体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 \ast 100 \% \\ 恩格尔系数=\frac{消费支出中用于食品的支出}{全部消费支出} \ast 100 \%$$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
统计学复习第3章+综合指标
二、全距
R
1. 全距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即:R Xmax -Xmin 2. 全距的特点
① 优点: 计算方便,易于理解。 ② 缺点: 全距只考虑数列两端数值差异,它是测 定标志变动度的一种粗略方法,不能全面反映总 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
三、四分位差 Q.D. 1.概念: 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
根据卡尔 皮尔逊经验公式,还可以推算出: M0 3Me 2 X Me X 1 ( M0 2 X ) 3
1 (3 M e M 0 ) 2
八、平均指标的运用原则
1.平均指标只能适用于同质总体。 2.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 3.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
第四节 标志变动度
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1.注意二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
经济内容有内在联系,总体范围以及指标口径 一致,计算方法、计算价格可比
2.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3.多种相对数结合运用 4.在比较二个相对数时,是否适宜相除再求一 个相对数,应视情况而定。若除出来有实际意 义,则除;若不宜相除,只宜相减求差数,用 百分点表示之。(百分点 —— 即百分比中相当 于百分之一的单位)
f
Me XU
式中: XL、XU fm S m 1 Sm 1 f d
2
Sm 1 fm
表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上限
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以下的累计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以上的累计次数 总次数 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3.中位数的特点
① 中位数也是一种位置平均数,它也不受极端值 及开口组的影响,具有稳健性。 ② 各单位标志值与中位数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是个 最小值。
它作为一种数值平均数,受所有标志值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统计调查的分类:
▪ 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调查对象的范围]; ▪ 经常性调查/连续性调查&一次性调查/间断性调查[调查登记的时间
是否连续];
❖ 统计调查的各种形式: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 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
❖ 统计分组:
▪ 原则:穷尽性(不漏)和互斥性(不重)。 ▪ 分类:
• 简单分组&复合分组[标志的多少] ; • 品质分组&数量分组[标志的性质]; ▪ 数量分组有单项式和组距式两种。
• 组距式分组又有离散型与连续型、等距与异距分组之分,对于 组距式分组要计算组距、组数、组中值。
1
第二章 要点回顾
❖变量数列: ▪ 要素:
• 总体按某种标志所分的组;分组标志在各组的数量表 现形成标志值数列,又称变量,用x表示;
合计
频数 (人
)f
1 4 30 12 3
50
频率 (%)
2 8 60 24 6 100
向上累计
频数 频率
1
2
5
10
35
70
47
94
50
100
100
49
98
45
90
15
30
3
6
----
----
6
统计研究的过程
统计设计
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 (取得数据)
整理数据 (处理数据)
两类代表值: 总体规模或结构——总量指标、相对指标; 总体分布变动(集中、离中)趋势——平
均指标、变异指标。
10
第三章 统计综合指标
教材内容: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二节 平均指标 ❖第三节 变异指标
11
第三章 统计综合指标
大纲要求: ❖掌握:
▪ 总量指标的分类及计量单位; ▪ 相对指标的分类; ▪ 平均指标(算术平均、调和平均、中位数、众
3
第二章 作业答案
❖P66,习题2.5 1. 排序:
651 800 816 818 821 850 852 854 863 864 864 866 886 886 890 893 895 900 900 900 905 916 918 919 921 924 926 926 927 928 928 938 946 946 949 950 954 967 978 978 981 999 999 1000 1006 1027 1040 1050 1100 1120 2. n=50;斯特杰斯经验组数约6~7
全距 =1120-651=469; 组距100,5组 除去651,全距=1120-800=320;组距50,……
4
第二章 作业
❖P66,习题2.5 ❖答案?
按消费支出 分组 (元)x
850以下 850~900 900~950 950~1000 1000~1050 1050以上
合计
频数 (人
)f
5 12 18 8 4 3
15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二) 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 量;具有累加性,受时期长短影响(成正比), 需要通过连续不断的调查、记录取得。表现为 流量。须著名所属的时间范围。
数)的计算; ▪ 变异指标(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和应用;
12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总量指标: 一)、概念和作用:
❖ 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综合指标。
❖ 是总和指标,如GDP、GNP、总人口数、总面积、 总产值、总投资、总成本、总利润等等。
解释数据 (结果说明)
分析数据 (研究数据)
7
统计研究的过程
研究数据
单位 总体
部分 总体
总体 之间 关系
总体 时间 变化
综合指标
推断统计
相关与 回归
指数、 时间序列
8
2021/3/2
统计学 第三章
统计综合指标
9
第三章 统计综合指标
调查 设计
统计 调查
统计 整理
有效数据
综合指标:总体特征代表值
• 频数:分布在各组的单位个数,又称次数、频次;用f 表示;反应对标志值平均水平所起的作用(P58); 频率:各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叫,又称比率、比重。 频率非负[0,1]且和为1
▪ 分配数列(统计表)的编制:组数与组距的确定 ▪ 分配数列的图示(补充):
• 品质数列:柱(条)形图、饼形图 • 变量数列: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
❖ 数值表现为绝对数,又称为绝对指标或绝对数。 ❖ 是各项数据代数和运算的结果。
13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总量指标: 一)、概念和作用:
❖总量指标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的作用:
1. 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本手段, 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力,反映部 门、单位等人力、物力、财力的基本数据。
例:城市:常住居民人口数大于10万。某省城市人口在10-50万的有25
个;50-90万的有9个;超过100万的有8个。 该省城市总数25+9+8=42 个是单位总量指标。而该省城市人口总数2500万是标志总量指标。 但是若是计算该省42个城市2500万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时,人口总 数2500万就属于总体单位总量!
50
频率 (%)
10 24 36 16 8 6 100
向上累计
频数 频率
5
10
17
34
35
70
43
86
47
94
50
100
----
----
向下累计
频数 频率
50
100
45
90
33
66
15
30
7
14
3
6
----
----
5
第二章 作业
❖P66,习题2.5 ❖答案?
按消费支出 分组 (元)x
650~750 750~850 850~950 950~1050 1050以上
▪ 累积分配数列的编制与图示、洛伦兹曲线与基尼 系数、频数分布的类型
2
第二章 作业
❖P66,习题2.5 ❖原始数据
967 895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926 946 938 800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00 893 890 954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905 866 816 978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928 1027 946 999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928 886
2. 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各种分析指标 的基础指标,其他指标都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 标。
14
第一节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 按其反映的内容: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
▪ 单位总量表示总体单位总数,反映规模大小;只一个 ▪ 总体标志总量则说明总体特征的总数量;可以多个。 ▪ 两者的关系:两者的位置随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