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棋盘”里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在“棋盘”里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在“棋盘”里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在“棋盘”里打造学校文化特色

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成为“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试验课题研究先进实验基地”,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对下中国象棋的招法都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样的特色教育在柳州市是唯一的,在广西也不多见!她就是柳州市沙塘小学。

柳州市柳北区沙塘小学创建于1935年,曾三易其址,五易其名。2004年冬,沙塘小学新一届领导班子按照柳州市柳北区教育局“一校一特色”的目标和要求,深入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软肋”,寻找突破口,走特色内涵发展之路,创建了“中国象棋文化特色学校”。

一、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将象棋引入课堂

为了推动学校特色项目的发展,校长身先士卒,带头走教科研之路。学校的“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研究与探索”课题于2006年初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总课题组的批准立项,正式成为全国百所中小学棋类教学研究实验基地,是广西仅有的三个实验基地之一,也是柳州市首家开展棋类教学课题研究的学校。

为把象棋“带入”课堂,把课题做深做实,突出特点,沙塘小学成立了“课题工作领导小组-课题核心成员组-实验研究教师”三级

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课题实施层层落实,目标明确。在培训形式上,学校主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组织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培训观摩或参加棋类课题组举办的各种师资培训,另一方面把市内的专家和名师请到学校作专题讲座或指导教师上课,给教师下指导棋。此外,学校还配备专职教师上棋类课,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级棋类班培训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确保给学生上好每一堂课,组织好每一次训练和比赛。与此同时,学校还不惜资金添置和更新训练设施,确保象棋教学顺利开展。

在上级领导的帮助和支持下,学校编写了《中国象棋》校本课程, 基本构建起了一个教育专家、棋类能手深度介入、全面指导,学校校本自培的课题培训模式。

二、多角度思考,构建普及象棋教学的方式

在办学实践中,沙塘小学初步构建了整体推进中国象棋普及教学的“一个途径、三个层次、四种策略、五个结合”实施模式。

一个途径。即以学校为主导、以家庭为基础、以社会为依托的棋类教学途径。以学校教育为切入口,主要通过在师生中开展棋类文化教育活动,向家庭和社会辐射,带动家庭和社会的棋类文化活动,逐步形成活动网络,升华学校棋类文化教育。

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一、二年级的起步层,以形象直观的教学和游戏为主,通过实物演示、学生动手操作、看图片、录像、演唱等形

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国象棋的兴趣。第二层次为三、四年级的发展层。在棋艺课上教给学生下中国象棋的基本原理、基本杀法、棋规,传授象棋文化,渗透为人处世教育,培养学生的棋德棋风。第三层次为五、六年级的提高层。教会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战术,培养学生调动棋局的能力。

四种策略。一是制订系列措施,确保象棋教学课题研究的实效。

二是组织师生学习中国象棋知识、理论,操练棋艺;阅读中国象棋故事、格言警句,使之明白棋理、事理。三是积极开展中国象棋教学活动,举办校内象棋选拔赛、象棋作文、学棋心得、象棋知识、象棋故事、象棋手抄报黑板报评比和象棋文艺会演等活动,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象棋比赛。四是创设中国象棋校园文化环境。在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悬挂“以棋育德,以棋启智,以棋促能,以棋冶性,以棋健心” 五个主题的名言格言;兴建两个象棋文化长廊,装修一个象棋教学活动室和一个象棋文化室,建造一个象棋雕塑和一个长16米、宽13米的大型棋盘等。

五个结合。主要是棋类教学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棋类教学与学

生品行教育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棋类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内棋类教学与校外棋类活动相结合。

学校以自编象棋教学校本教材为依托,将象棋教学列入日常课表,定期组织开设象棋知识讲座、象棋擂台赛、象棋知识讲演比赛,师生共同编唱象棋歌,吟诵象棋诗,出演象棋戏,并成功地协助镇政府多次举办了全镇象棋大赛,丰富了镇上干部的文化生活。学校的教

育教学管理水平也因象棋教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教师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总结,一篇篇棋类教学论文见证了他们的探索与成长。学生们在学象棋、赛象棋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养成了爱学习、爱思考的良好习惯,一批批“小棋手”脱颖而出。在近几年柳州市举行的各级各类小学生象棋比赛中获奖人数之多、奖项之高,令兄弟学校刮目相看。

沙塘小学以小卒子勇往直前的精神,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为打造广西乃至全国一流的象棋文化特色农村学校而不懈努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