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概论(土地评价单元) 共75页PPT资料
《土地质量评价》PPT课件
式中,Sj—单j元的土地总分值,Fij—j单元的i因素分值i=1,2,3……n
Wi—i因素的权重,n—因素数目
第五节 土地潜力评价
〔一〕土地潜力评价概述
土地潜力是土地用于一定用途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 自然要素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所以土 地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有的潜在生产能力的评价.它不 仅涉及到气候要素的生产潜力,而且也包括土壤生产潜 力和其它要素的生产潜力.
2.农业生态区法
它是通过对每一个具有相同气候和土壤的同质农业生态区土地 生产潜力进行估算来确定在不同投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条件下 土地的人口承载力.
3.系统动力学法
它是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今后发展 规划,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不同的策略下人口变化和资 源承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动态变化.
土地质量评价就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 济属性综合鉴定,以显化土地质量差异等级.
土地质量评价必须针对某种特定用途.
二、土地质量评价的类型
土地质量评价类型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和土地人口承 载力评价.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
第七章 土地质量评价
第一节 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 第三节 农用地定级 第四节 城市土地定级 第五节 土地潜力评价 第六节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
第一节 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和类型
一、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
土地质量是相对于某种用途土地所表现出来的 优良程度,土地质量是土地的综合属性,科学的评价 土地质量是编制好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
降水生产 (潜 ) Y 力 30模 10e0型 0.000p 664
土地评价方法
➢土地评价的类别 ➢土地评价的原则 ➢土地评价所用资料
第一节 土地评价的类别
一、按评价途径的类别区分
1.直接评价:指通过试验去了解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性或生产潜力。
2.间接评价:通过分析土地的各组成要素的属性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然 后加以综合,去评定土地的等级。
3.间接评价的步骤:
(2)定量方法,即据各限制因素分级值之和评 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土地潜力评价的主要途径
两类主要的途径: 定性途径:根据土地对各种农作物或土地利 用方式的自然限制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 生产潜力分为若干等级或类别,美国的土地 生产潜力评价就是定性评价途径; 定量途径:依据一定的数理模型(统计的或 机制的)来定量表达土地的潜在生产能力。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途径…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二)确定土地利用种类和明确土地利用要求 两种情况: 1.在评价开始之前对土地利用种类已有明 确的具体规定; 2.评价开始前对土地利用种类只有大致的 了解。
二、《纲要》的土地评价步骤与方法
(三)调查研究区的土地性质和土地质量
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与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平行开展的是自然资源 调查,目的有两个:一是将研究区划分为若干相对一致的单元,以此 作为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二是获得每个这种相对一致性单元的有 关信息,用其对所考虑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适宜性评价。
4 >25 <25 <30 粗 <4. 切 <30 积 无保
证
四、评定潜力等级
包括两级控制:
(1)第一级控制,是分别对各限制因素评定相 应的潜力等级,可称为单项评级;
(2)第二级控制,是据各限制因素所相应的潜 力等级评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可称为综合评级。
土地评价考试资料
土地潜力或称作“土地利用能力”,是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它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
土地潜力评价或称土地潜力分类,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土壤、气候和地形等)及其对于土地的某种持久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作出等级划分。
限制性指对利用潜力施加不利影响的土地性质。
限制性有永久与暂时之分。
(一)潜力级是潜力评价中最高的等级,它是限制性或危害性的相对程度相同的若干土地潜力亚级的归并。
(二)潜力亚级是具有相同的限制因素和危险性的潜力单元的组合。
与潜力亚级相应的四种限制因素:侵蚀危害(e),潮湿、排水或洪涝(w),根系层(s),气候(c)。
(三)潜力单元土地潜力单元是土地潜力亚级的续分,是对于一般农作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
属于同一潜力单元的所有土地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在相同经营管理措施下,可生产相同的农作物、牧草或林木;②在种类相同的植被条件下,要求相同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经营管理方法,③相近的生产潜力评价单元的概念:是土地评价对象的基本空间单位,同一单元内土地基本属性和土地质量基本一致,不同单元之间则有较大差异。
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的一般方法有地块法、网络法、叠置法和多边形法。
✓以土壤图为基础确定潜力评价单元;✓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确定潜力评价单元;✓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确定潜力评价单元;✓以地理网格为潜力评价单元;拟定潜力评价表✓首先确定主要的土地限制因素;✓选取限制性因素一般应该遵循一下原则:✓①影响性原则,即选取的参评因素对土地生产力有较大的影响;✓②空间变异原则,即选取的参评因素的性状指标在评价区范围内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③稳定性和可获取性原则,即选取的参评因素的性状指标时间上相对稳定,指标数据能够获取得到。
综合评级的方法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是定性方法,即把限制程度最高的某限制因素所对应的潜力等级作为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第二种是定量方法,即据各限制因素分级值之和评定土地总的潜力等级。
土地评价
多层 45
道路广 场
5
不同土质的地基承载力
类别
承载力 (t/m2)
类别
碎石(中密) 角砾(中密) 粘土(固态) 粗砂、中砂(中密) 细砂(稍疏)(中密)
40-70 30-50 25-50 24-34 16-22
②按照规划需要进行各类用地后备资源的适宜 性评价,即宜耕荒地、宜林荒山荒滩、宜建设用 地的评价,说明各类后备土地资源适宜开发利用 的方向、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行用地结构调 整的可能性。
③通过土地评价,如对土地经营活动中的 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估计土地经营好坏,以 及可供挖掘的潜力.
④对具有限制性因素的土地,通过评价指出 改良或消除障碍因素的途径和技术措施.
按评价的方法分类:评价可分为土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土地定 性评价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确定参评项目限制等级的基础上,由评价者 根据理论与经验逐一判定土地评价单元的质量高低—土地单元质量等级。 土地定量评价是在定性评价基础上,将所有参评项目数量化,并形成一 个连续的或完整的指标体系,通过(数学)评价模型(公式)对被评土地单元 数据加工分析。每一土地评价单元的质量由分析出的数值结果确定等级 水平。土地定量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回归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多 元分析法、模糊数学模型分析法等。
准
明确目的,确定评价内容
备
工
组织队伍,制定工作方案与技术方案
作
阶
段
收集资料、补充调查
土地利用方式与现状分析
(与评价有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料)
(土地用途、利用方式、投入产出)
评 价 过 程 阶 段
条根 件据 和区 资 源域 料土 状地 况资
划分评价单元
确定评价因素
土地评价分类 (土地质量、区位、适宜性等)
土地评价适宜性评价ppt课件
加
权
在计算不同评价因子的指数
指 数
值的基础上,进行加权计算,从
计
而获得土地适宜性等级
算
法
.
加权指数计算方法
i. 评价指标的选择
.
加权指数计算方法
ii. 评价单元划分与评价指标定量化
将土地利用类型作为评价单元;评价指标量化值在1-4之间
.
加权指数计算方法
iii. 指标权重的计算
专家评分法
.
加权指数计算方法
S1
S1
S1
S1
U2
S2
S1
S3
S2
S1
.
最小因子法
iii. 对评价单元的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 比较,选择最小等级作为评价结果
评价单元 有效土层 表层质地 厚度(cm)
U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1
S1
U2
S2
S1
评价因子
盐渍化程 度 S1 S3
土壤污染 程度 S1
S2
有机质 (%)
S1
S1
U1:S1
U2:S3s
.
评价方法
.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纲要》所规定的评价系统有四个等 级:适宜纲(order)、适宜类(class)、适宜 亚类(subclass)、适宜单元(unit)
.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①适宜纲 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利用方式评价为适
宜(S)和不适宜(N) 适宜纲是指持久利用预期产生的效益大
于投入,而对土地不会产生破坏;不适宜 纲是指土地对所考虑的用途不能持续利用
1933最早的斯托利指数分等系统:P = A × B × C
土地评价概述
(4)评价项目
各项评价项目的指标分级应与土地适宜程度或限制程度分级大体一致。
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
目前常用的评价项目主要由土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水文要 素构成(见下表)。
因 素
评价项目
气 日照时数、湿润度、年均温、≥10°积温、无霜期、灾害性天气影 候 响。 地 地貌类型、基岩裸露状况、海拔、坡度、坡位、侵蚀度等。 形 土 母质、质地、结构、田间持水量、土体构型、土层厚度、障碍层厚 壤 度与深度、pH、CEC、养分、含盐量等。 植 植被类型、覆盖度、天然产草量、载畜量等。 被 水 地下水位、排水能力、灌溉水保证率、渠系配套状况、潜育层深度 文 等。
评 价 单 元 的 选 择
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
如FAO提出的两(三)阶段法,多采用两阶段法。 其中第一阶段主要从事土地的定性(质量)评价,第二阶段进行 土地的社会经济分析.其作用仅限于核实土地利用种类是否恰当。该法通 常为概略的规划目的而进行的资源调查和 生物生产潜力评价的研究。
在平行法中,土地利用种类的社会经济分析和自然 因素的调查与估价是同时进行的,所评价的土地利用种类在 研究过程中常常会更改。如林业中树种选择、砍伐日期和面积、 防护措施等可变动,该法可在较短时间内 提出比较精确的结果。
土地评价的方法体系
(5)分级系统 指在土地评价工作中评定土地质量的等级序列系统。代表性评 价系统有: ①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 单元三级序列; ②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 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 ③前苏联的评价系统:土地类、土地级、土地亚级、土地种四 级序列; ④澳大利亚土地潜力系统: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 ⑤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 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
《土地潜力评价》PPT课件
有细沟,浅沟 35
有危害
量较差
侵蚀
<30 微
强度片蚀、沟 >35 >50 每年洪涝均 缺
仅宜少数或个别作 草质、草
蚀,有裸岩
可危害
物生长
量均差
精选ppt
31
1、潜力评价系统的含义; 2、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3、土地潜力、土地潜力评价、限制性的概念。
精选ppt
32
精选ppt
6
✓ 潜力单元 土地潜力单元是土地潜力亚级的续 分,是对于一般农作和饲料作物的经营管理具 有大致相同效应的土地组合。 属于同一个潜力单元的土地,应该在土地
性质方面充分一致,从而导致它们具有相同的 潜力、限制或危害。所以,属于同一潜力单元 的所有土地应具有以下特点:①在相同经营管 理措施下,可生产相同的农作物、牧草或林木; ②在种类相同的植被条件下,要求相同的水土 保持措施和经营管理方法,③相近的生产潜力 (在相似的经营管理制度下,同一潜力单元内各 土地的平均产量的变率不超过25%)。
。 世界上最早使用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是美国农 业部土壤保持局在本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当时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土壤侵蚀,潜力评价成为控 制土壤侵蚀研究项目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1961年, A.A.克林格比尔和P.H.蒙哥马利提出的美国农 业部土地潜力评价方案是迄今我们看到的最新文本。 美国农业部于1961年颁布的土地潜力主要以大农业 发展为主要目标,该系统包括三个等级单位:
求细致的管理
项的组合;限制了作物的选择、耕作时间或产量水平
4
土地具有中等严重的限制性、限制作物的选 土地具有严重的限制性,起因于不利的土壤、地形或气候,
择,并要求十分细致的管理措施
或它们的结合
第六章 土地质量评价
第六章土地质量评价第一节概述一、土地评价的研究进展土地评价:指当土地用于特定目的时,对土地进行的质量鉴定。
包括土地质量诊断、分类或分等、土地制图、数量统计等。
土地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前者一般只表示土地的相对适宜性;后者以数值指标来规定土地间的质量差别。
案例:国内外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进展二、土地评价的原则1、综合性原则2、差异性原则3、多学科活动协同研究4、要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5、评价要切合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6、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是评价的基础7、评价要在几种用途之间进行比较三、土地评价类型第二节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及分类土地特性或土地质量与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要求匹配过程,称为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按评价的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的、定量的,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按评价的目的可以分为当前的、潜在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按评价的对象可以分为单宜性(如橡胶)、双宜性(如苹果、板栗)、多宜性(如农林牧多种用途)土地适宜性评价。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以土地质量评价为基础的。
其评价因子用土地特性,但由于土地特性都具有各自的量纲,使得土地特性之间以及与土地质量之间的比较很困难,因此,使用土地特性作评价因子,首先必须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其量纲。
实际上标准化处理的过程是通过土地质量评价将土地特性转化成土地质量,只不过土地质量仍使用土地特性的名称。
三、土地适宜性的分类方法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6年推出《土地评价纲要》,其土地适宜性分类系统采用土地适宜性纲、土地适宜性级、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适宜性单元四级分类制。
1、土地适宜性纲2、土地适宜性级3、土地适宜性亚级4、土地适宜性单元FAO《土地评价纲要》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中国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于1983年参照FAO拟定,采用五级分类:⏹第一级,把全国划分为九个土地潜力区;⏹第二级,在土地潜力区范围内给出8个土地适宜类;⏹第三级,在土地适宜类范围内划分出不同的土地质量等级;⏹第四级,在土地质量等范围内划分土地限制类型;⏹第五级,确定土地资源单位,即具体的土地资源类型。
5章 农用地分等
d)记分规则表的编制应尽量建立在当地试验资料的 基础上;如果没有试验资料,则要采取适当的定性 分析方法,如特尔菲法加以确定;
分等因素分值计算原则
采用相对值法的分值计算原则包括:
a)因素分值的确定要建立在因素与农用地质量相 关研究的基础上。
单元指定作物产量- 二级区对应作物的最大
成本指数aj
产量-成本指数Aj
等间距法
第一步:准备工作及外业补充调查
✓表格准备; ✓图件准备; ✓农用地自然条件资料; ✓农用地利用资料 ✓农用地经济资料 ✓其他资料
第二步:根据标准耕作制度,确定基准作物、指定 作物
✓标准耕作制度: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水平、生产条件
✓指定作物:行政区所属耕作区标准耕作制度中所涉
及的作物,指定作物是给定的。
第三步: 确定农用地分等因素及其权重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因素法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 分,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分等因素指标区 2)确定分等因素 3)编制“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自然质量分”记分 规则表 4)确定分等因素权重
土壤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评价单元图
叠置后成果
b)地块法 在底图上用明显的地物界线或权属界线,将农用
地分等主导特性相对均一的地块,划成为封闭单元。 均质地块法适用于所有分等类型和地区。
c)多边形法 将所有分等因素分值图进行叠加,最终生成的
封闭多边形即为分等单元。此方法适合采用计算机技 术进行农用地分等的地方。
农用地等、级、价的关系
农用地 “等”与农用地“级”之间的关系:在已经 开展了农用地分等的地方,则应以农用地等别划分为 背景,直接引用农用地分等成果,通过定级因素修订 得到定级结果。
第06章__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原则
针对性原则:即针对一定的用途或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土 针对性原则: 地适宜性评价。 地适宜性评价。 永续利用原则: 永续利用原则:即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或利用方式的适宜 性是指土地在永续利用条件 下的适宜性。 下的适宜性。 效益原则: 效益原则:即土地利用所获取得的收益与其投入相比应 是有利可图的。 是有利可图的。 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即要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 件的实际进行评定。 件的实际进行评定。 综合性原则:即全面考虑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 综合性原则:即全面考虑土地的自然与社会经济属性, 通过综合分析,多方面比较来进行评定。 通过综合分析,多方面比较来进行评定。 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 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指既要评定土地当 前的适宜性, 前的适宜性,也要对进行土地改良后的潜在适宜性进行 评定。 评定。 7
14
三、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投入条件下,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投入条件下, 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 土地所具有的潜在生产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 土地潜力评价按其评价对象可分为农业用地生 产潜力评价与非农业建设用地利用潜力评价。 产潜力评价与非农业建设用地利用潜力评价。 按土地利用状况划分, 按土地利用状况划分,土地潜力评价包括已利 用土地的潜力评价与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 用土地的潜力评价与后备土地资源的潜力评价。 评定土地生产潜力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评定土地生产潜力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经验公式法 (二)理论计算法
2
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规划
合理组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利用是土地 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 利用规划的重要任务。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时, 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方案时,既要考虑规划 区域的土地数量水平, 区域的土地数量水平,又要重视规划区域的土地 质量状况, 质量状况,合理运用土地数量与质量的互助替代 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土地利用。 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土地利用。 不仅要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 不仅要保护好耕地和基本农田的数量,还要 重视对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综合生产力能力) 重视对耕地和基本农田质量(综合生产力能力) 的保护。 的保护。 综上所述,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 综上所述,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从土地 供给层面来讲,既要考虑土地数量和土地质量, 供给层面来讲,既要考虑土地数量和土地质量, 同时要重视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 同时要重视土地自然供给和土地经济供给。
第三章土地质量评价
C、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
以田间末级固定工程(路、渠、沟、坎等)所 包围的地形、土壤、水利状况基本一致,生产 环境、管理水平,常年产量的范围也相对一致的 地块作为评价单元
优点:有利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生产单 位的应用。缺点:对土地自身的性质考虑较少, 另外自然地块很破碎,一般只适合大比例尺或 详细比例尺的土地评价
要点
➢ 什么是评价? ➢ 评价的类型? ➢ 评价的步骤和方法?
现实中的评价
食品质量评价 人的评价 教学质量的评价 环境的评价 ………等等。
共性?
评价指标 级别划分 评价方法
第一节:土地资源评价概述
土地评价是针对一定的用途,对土地质量 的高低进行评定的过程。
质量如何 衡量?
土地质量高低可以是土地对一定用途的 适宜性,也可以是土地在一定用途时土地 生产力的大小
评 实质: 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 价
方 法
依据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性状分析比较得 出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
评价方法
最 小
按单因子适宜性等级最小
因 的那个因子的等级决定土
子 法
地适宜性等级的方法
最小因子法
i. 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
适宜性等级 有效土层厚 度(cm)
S1
≥100
S2
60-100
土地适宜性是指某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 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条件的适宜程度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指某块土地针对 这类利用方式是否适宜,如果适宜,其 适宜的程度如何,做出等级的评定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1972年10月,在荷兰的瓦格宁根拟定了 《土地评价纲要》草稿,1975年1月在罗马有 召开一个小型专家讨论会,对《纲要》草稿 提出了修改。1976年FAO正式颁布了《土地 评价纲要》
土地评价适宜性评价PPT课件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①适宜纲 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利用方式评价为适
宜(S)和不适宜(N) 适宜纲是指持久利用预期产生的效益大
于投入,而对土地不会产生破坏;不适宜 纲是指土地对所考虑的用途不能持续利用
不适宜的原因何在?
第4页/共31页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②土地适宜类 反映土地对某种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
第6页/共31页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S3:勉强适宜,有严重的限制,会降 低产量或增加投入,收支仅仅勉强平衡
第7页/共31页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不适宜纲通常分为两类 N1:暂时不适宜,土地有限制性,但终
究可以克服,而在目前的技术和现行成本 下不宜加以利用
N2:永久不适宜,土地限制性相对严重, 在一般条件下根本不可能利用
第13页/共31页
最小因子法
i. 确定每个评价因子的适宜性等级
适宜性等级 有效土层厚 度(cm)
S1
≥100
S2
60-100
S3
30-60
N1
20-30
N2
<20
表层质地
壤土 粘土 砂土 砾石土
评价因子 盐渍化程度
无
土壤污染程 有机质(%) 度
无
≥2.0
轻度
微
0.5-2.0
中度
中
<0.5
重度
重
第14页/共31页
第10页/共31页
一、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第11页/共31页
二、 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评 实质: 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比配 价
方 法
依据土地利用要求和土地性状分析比较得 出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
土地评价
一、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是根据具体的生产目的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及生产性能进行评定的过程。
●土地评价的基础是土地分类,土地类型是土地评价的对象,土地评价实际上是按不同的生产目的对各种土地类型再次进行评价分类的过程。
●土地评价也称土地质量评价,土地分等、土地资源评价、土地潜力分级等。
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
▪特点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评价结果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土地评价为土地税收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土地评价结果是客观评估土地在各种有偿使用或转让过程中的价格的重要依据●土地评价是科学评估土地经营效果的主要手段●土地评价是进行其他任何土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关键内容之一●土地评价是进行土地质量监控和土地退化评估的关键技术途径●土地适宜性评价——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的综合鉴定,评定土地对农、林、牧各业生物生长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的差异。
即:适合或不适合,适合程度怎样?●土地潜力评价——是一种一般目的的土地评价,不针对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如农、林),而是从自然综合体综合特征方面揭示土地生物生产力的高低和土地的潜在生产力。
●土地经济评价——采用经济的可比指标,从人们对土地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角度来评定土地的质量等级。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最早得到广泛应用的评价程序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其《土地评价纲要》(AFramework for Land Evaluation)中提出的两段法和平行法●经过多年的研究,专家们又提出了许多更为实用的程序,如李孝芳先生提出的土地资源评价程序刘黎明---《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评价的工作程序1 土地评价的准备阶段●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评价目标的确定●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2 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要求和限制性的确定●土地评价单元和土地质量评价●土地评价的内容和方法3 土地评价的资料管理和成果汇报●土地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土地评价的目的土地评价的过程与方法土地评价的结论●编制土地评价图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确定制图比例尺编制土地评价工作地图设计图例土地评价图的清绘整饰与复制土地资源评价项目及指标体系●土地资源评价项目土地资源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要找到能够衡量土地自身的标尺与计量单位,即确定能够反映土地质量的评价项目(又有称参评要素、评价因素、评价因子等)、各个评价项目的指标—度量单位和量级标准。
土评资料
土地:是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气候、水文、土壤、岩石。
地貌动植物群落等,一切影响土地利用性的自然因素及人类过去和现在活动的种种成果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土地类型:是指将由土地分级所划分出的属于同一等级的土地单位,按照一定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指标,按其综合特征的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
土地分级:指土地个体单元的划分和合并,从而区分出一些等级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别的具体的土地地段。
土地分级的基本单位:相、限区、地方。
相、限区、地方的比较:P30土地类型结构的类别:1、土地类型的数量结果2、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3、土地类型的演化结构数量指标:1、面积比2、频率比3、分异度4、多样性指数5、优势度。
定量指标:1、平均面积2、形状指数3、分割度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1、递变型组合结构2、重复型组合结构3、扇状结构4、树枝状结构。
土地类型调查方法:1、路线调查法2、综合剖面分析法P7土地评价的特点:1、有特点的目的2、必须针对一定得土地用途3、破解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4、评价要求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要进行多要素分析5、评价的结果应能直接用于生产实践。
土地评价的作用:1、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2、为顾及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服务3、为徒弟交易服务4、为土地税收服务5、为土地管理服务。
土地评价的类别:按性质分有:1、土地潜力评价2、土地适宜性评价3、土地经济评价按途径分有: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按评价方法分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按目标分有单目标评价和多目标评价。
土地评价的原则:1、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的原则2、土地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相比较的原则3、对多宜性土地多用途比较急综合评价原则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5、因地制宜原则6、相邻性原则土地潜力评价:或称土地潜力分类,是指主要依据土地的自然性质及其对于土地的某种持续利用的限制程度,就土地在该种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对其做出等级划分。
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系统分类: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
土地评价课件--土地评价与规划模型
归类法:
它是针对一定土地利用方式的潜力大小或 适宜性及适宜程度,以定性方式将评价结 构表示成不同类别等级,
例如: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分类和联合国 粮农组织的土地适宜性分类。
数值法,或称参数法:
原理:选出决定土地生产能力的诸要素,根据这 些要素的特点定出评价标准,并对某种土地利 用方式的潜力或适宜性求得不同的指数,然后 对各项指数进行数字运算得出总指数,借此对 土地作出等级评定。
研究对象
土地
土地的概念; 具体工作针对不同的子集,首先界定工作对象。
土地适宜性评价,农用地分等,城镇土地定级 估价,城镇土地分等与基准地价平衡等
影响因素和体系
自然 社会 经济 技术
影响土地等级、价格的因素,可按照因素与土地的关系及影响范 围分为
一般因素 区域因素 个别因素
(一)一般因素 一般因素是指影响土地等级价格的一般、普遍、共同的因素。 1.行政因素 行政因素主要是指国家政策对土地等级价格的干预。 影响等级地价的行政因素有: 土地制度、住房制度、城市规划、地价政策、税收政策、交通管 制和行政隶属变更等。
定量评价
概念:是通过土地组成要素的度量指标和特定土地 利用类型对土地性状要求的比较,来确定土地的 质量等级。
优点:是“量”的概念非常明确,也便于对评价出 的土地质量进行对比。
缺点:主要是土地组成要素的度量指标与土地质量 等级的对应关系在确定上或多或少带有主观性, 而且也难以考虑诸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综合效 应;定量评价一般不能提供不同生产形式之间比 较。
土地分等定级
城镇分等定级 农用地分等定级
土地地价体系
基准地价 标定地价 交易底价或交易评估价 成交地价 地价之间关系
3章2 土地适宜性评价.
2.土地适宜类:反映土地对某些利用方式的适宜程 度,用阿拉伯字母按适宜纲内的适宜程度递减顺序编 列。类的数目不加具体规定。
最常见的是在适宜纲内分出三类: ①非常适宜类(S1) ②中等适宜类(S2) ③临界(或勉强)适宜类(S3)
不适宜类分成两类: ①当前不适宜类(N1) ②永久不适宜类(N2)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一般步骤
评价系统的选择与制定; 评价单元的划分; 参评因素的选取; 参评因素质量分值的量化; 参评因素综合分值计算与适宜性等级的划分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讨论
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特点
①评价结果的针对性较强,成果实用性较大; ②适宜性评价可以是单适宜性评价,也可以是多适宜 性评价,但评价系统的结构和方法步骤都是大同小异 的; ③适宜性评价主要依据土地自然属性的分析,同时也 考虑土地区别:土地适宜性评价不事先假定土地利用方式的 先后顺序;
联系:可将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潜力评价的结果 进行比较,或者说在两者之间进行协调;
FAO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是什么? 其含义是什么?
土地适宜纲 表示土地对所考虑的特定利用方式评价 为适宜或不适宜。
土地适宜类 反映土地对某些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
土地适宜亚类 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
土地适宜单元 是适宜亚类的续分,每一适宜亚类内 的所有适宜单元具有同样程度的适宜性和相似性的限 制性。
3.土地适宜亚类:反映土地限制性类别的差异。亚 类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附在适宜级符号之后。高 度适宜类(S1)无明显限制因素,故不设亚类。
4.土地适宜单元:是适宜亚类的续分。每一适宜亚 类内的所有适宜单元具有同样程度的适宜性和相似的 限制性。不同适宜单元之间在生产特点或经营管理要 求的细节方面不同。
4.2土地质量评价
4、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1)常采用指数法,将不同计量转化为 统一计量单位,将多目标转化为综合的单 目标,在据其数值加以综合评价。 (2)由于参评因子对土地质量等级有不 同的重要性(权重),评价中确定权重更 重要。采用经验法、特尔斐法、标准回归 系数法。
3、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程序
准备工作 评
土地用途的确定
(2)理论计算 光合生产潜力 Y=0.154Q
Y:光合生产潜力(g/m2· d); Q:总辐射为到达地面的直接辐射与散射之和(J/cm2)。 光合生产潜力是一个理论值,是作物产量的上限。
光温生产潜力
Hale Waihona Puke 光温生产潜力是在光合生产潜力Y0的基础上,经 过温度有效系数f(T)进行“衰减”后形成的作物生产 潜力。 Y=Y0· f(T) f(T)=n/365;其中n是研究区无霜期日数。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是否 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 科学地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依据。 1、评价原则 针对性原则 永续利用原则 效益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综合性原则 当前适宜性与潜在适宜性兼顾原则
2、分类体系 (1)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纲要》中适 宜性分四类: 土地适宜性纲(适宜还是不适宜) 土地适宜性级(高、中、勉强) 土地适宜性亚级(土地受到限制性种类) 土地适宜性单元 (2)我国分类体系 土地适宜类:适宜的用途如宜农、宜林、宜牧 土地适宜等:适宜程度,通常分三级 土地限制型:限制性的种类。
1.你知道你的生活方式,需要多大生产力 的土地面积,提供所需的自然資源,并 吸納所产生的垃圾? 你会在地球上烙印下多大的「生态足 迹」?請進入「地球日网站」 (),根据下列步 驟依序回答问題,並將計算結果記录在 「我的生态足迹記录表」。
第二章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土地的平均产量的变率不超过25%)。
2.3 FAO 《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
适宜纲(Order)、适宜级(Class)、
适宜亚级(Subclass)和适宜单元(Unit)
2.3 FAO 《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
•土地适宜纲(Orders)
N2:永久不适宜,土地的限制性十分严格,以致在一般 条件下根本不可能持续有效利用,即使将来在改造技术上也 难以实现,或投入过大,经济上不合算,最终也不可能实现 有效利用。
2.3 FAO 《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
土地适宜性亚级(Subclasses)
土地适宜性亚级是根据级内限制性因素的种类划分 的,由英文小写字母作为下标来表示的,如S2m、S3me,其 中,m表示水分的限制性,e表示侵蚀的危害性。高度适 宜级(S1)无明显的限制性因素,不设亚级。不适宜纲内 的土地,一般可以不对其限制性划分为亚级。
2.3 FAO 《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
•土地适宜性级(Classes)
是按纲内限制性因素的强弱而划分的,用阿拉伯数字按纲 内适宜性程度递减的顺序表示。级的数目不作规定,一般在适宜 性纲内分为三级。
S1级:高度适宜,土地可持久应用于某种用途而不受严重限 制,或受限制较小
S2级:中等适宜,土地对持久利用于规定的用途有中等程度 的限制性,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长期使用会出现中等程度的不 利,降低土地的生产力或效益并增加费用,虽然仍能获得利益, 却明显低于S1的效益。
4参评因素的选取、分值量化与适宜性等级划分
4.1参评因素的选取 4.1.1影响土地适宜性的主要因素
地形条件 地形对区域内水热状况的再分配和土地物质 的迁移起着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土壤与植被的发 育。地形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农田基 本建设、土地改良与土地开发等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土地类型划分
2.土地分级
(3)常用土地分级系统
土地点(land site) 土地单元(land unit) 土地系统(land system)——土地单元 的组合,这些土地单元在地理和地形上相 互联系,其内地形、土壤、植被类型重复 出现本概念
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原 则和指标,将等级相同的土地个体按其 相似性进行分类归并
二、土地类型划分
3.土地分类
(1)基本概念
土
地
类 型低 单 位
高
土地分级单位
低 高
土地点
土地单元
土地系统
土地点种
土地单元种 土地系统类
土地点属
土地单元属 土地系统型
土地单元
31耕作沟坡地 32有林沟坡地 33草灌沟坡地 34裸土沟坡地 35塌地 36裸岩沟坡地 地表物质及利用
土地类型小结
土地分级是土地分类的基础和前提
土地分级是对土地的纵向划分,土 地分类是对土地的横向类群归并
土地类型小结
土地类型研究对于土地 评价单元划分的意义?
•大致相同的自然生产能力; • 相同的利用适宜性; •相似的保护、改造措施
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2.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
分类体系 《土地分类》中的分 类体系
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 图分类系统
一级类型
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 和湿地;城镇用地;工矿用地;交通 用地;特殊用地;其他用地
主要分类依据
土地的用途、 利用方式
国民经济部门 构成;土地利 用条件和经营 方式;地形条 件和利用特点
(2)同一种类型的土地单元应具有:
相似的外貌形态 相近似的成因及可比拟的、相近似的土 地性质
纬度地带 干湿度地带 大地构造
水平地带
大地貌组合
地方气候 垂直地带 中地貌组合
岩性
小地貌 坡向 坡度 坡位
土壤
地貌面 植被
土地类型
二、土地类型划分
1.土地类型的概念
(3)相同的土地类型具有大致相同的 自然生产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相同 的利用适宜性,要求相似的保护、改造 措施
(2)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根据土地 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其特征的相似性与 差异性而进行的归并或划分
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2.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方案
分类体系
一级类型
主要分类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技术规程》中的分类 体系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 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 用土地
土地的用途、 经营特点、利 用方式和覆盖 特征等因素
二、土地类型划分
1.土地类型的概念
(4)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依据一定 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 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
二、土地类型划分
2.土地分级
(1)基本概念 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对土地组成要素 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土地的复杂程 度,将土地划分为等级从属的土地个体 系统。
二、土地类型划分
土地点科
土地单元科 土地系统纲
二、土地类型划分
3.土地分类
(2)基本步骤 确定分类对象 确定分类依据和分类指标
• 研究任务笼统,范围广,开发历史短的 地区,采用的土地单位级别应该高还是低? • 制图比例尺越小,分类对象的级别应该 高还是低?
二、土地类型划分
3.土地分类
(3)基本方法
景观法
两列指标网格法 路线考察法
参数法
两列指标网格法
二、土地类型划分
3.土地分类
(3)基本方法
景观法
两列指标网格法 路线考察法
参数法
植被-土壤-地貌
土地类型实例
新疆某地土地类型
1低山残丘 2戈壁
21洪积冲积戈壁 22冲积洪积戈壁
3沙丘和沙地
31流动沙地 32半流动沙地 33固定及平沙地
4人工绿洲及河湖滩地
41草甸土河滩地 42盐化草甸土河湖滩地 43土质平地 44盐土、龟裂土、风蚀残丘 45绿洲 46河滩灌耕地 47河滩弃耕地(牧地) 48人工林地
一、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
4.以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为基础确定评 价单元
5.采用评价所用的几种图件叠置所形成 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6.以土地类型体系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7.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二、土地类型划分
1.土地类型的概念
(1)土地类型是地球表面规律分布、面 积大小不同、性质相对均一的土地单元
2.土地分级
(2)不同的土地分级方案
荷兰
澳大利亚
英国
加拿大 前苏联
土地省 土地系统
土地系统
土地系统
生态县 生态组
景观 地方
土地单元 土地单元 土地刻面 生态点
限区
土地成分 土地点
土地素 生态要素
相
二、土地类型划分
2.土地分级
(3)常用土地分级系统
土地点(land site)——内部性质和土地 利用特点极为一致的土地个体
土地类型小结
武汉建设用地质量评价的土地类型划分: 依据地貌和地表组成物质差异
1滩地
11细沙土江心洲滩地(海拔高度18~25米)
12细沙土滨河滩地(海拔高度21~25米)
2河漫滩地
3低阶地
土地类型研究对 于土地评价单元
……
划分的意义
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1.基本概念
(1)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相同 的单元土地或土地资源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
第一章 土地评价概述
第二节 土地评价单元
土地评价单元,是土地评价的最 小单位,是由影响土地利用的各土地 构成要素所组成的一个空间实体。
一、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
1.以自然地块或耕作地段为评价单元 2.以权属界限形成的宗地为基础确定评 价单元 3.以一定行政单元内的土地为评价单元
5水域、河床
51湖泊、水库 52河床
土地类型实例
内蒙古地区沙化土地类型
1 流动沙地(丘) 2 半固定沙地(丘) 3 固定沙地(丘) 4 风蚀劣地 5 戈壁 6 闯田 7 潜在沙化土地 8 其他土地
土地类型实例
晋西土地类型分类系统(片段)
土地类 黄土丘陵地
土地亚类
1 2 3沟坡地
大中地貌 地貌部位
商业金融业用地;工业、仓储用地;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 土地用途、利
中的分类体系
交通用地;特殊用地;水域用地;农 用方式等特征
田地;其他用地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 建设用地标准”中的 分类体系
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 土地使用的主 用地;市政设施用地;特殊用地;水 要性质。 域和其他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