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环境中有界跳幅随机游动常返性暂留性的另一证明

随机环境中有界跳幅随机游动常返性暂留性的另一证明
随机环境中有界跳幅随机游动常返性暂留性的另一证明

时间与空间的无限性

空间与时间的无限性 什么是无限?如何理解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一般的回答都是如下:( 1 ) 空间的无限指的是空间在三维广延性方面的无限; 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在一维持续性方面的无限,( 2 ) 运动着的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决定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 3 ) 整个宇宙的时间空间是无限的, 特定的具体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4 ) 无数特定的有限时间和空间之总和构成无限的时间空间。 这样的定义或许本身就是一个自相矛盾体。“空间的无限指的是空间在三维广延性方面的无限; 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在一维持续性方面的无限,”将空间和时间都放在了一个有限的范围内来定义无限。有限中的无限,是不能认为是绝对无限的。“时间的无限性指的是物质在持续性方面的无限性,即时间的一维性是无限的。它总是一往无前地流逝着。运动着的物体从任何一个时刻追溯它的过去和将来都是无穷无尽的。”这个表述虽然把物质运动甚至运动都置于时间和空间之中,其实这物质及运动与时间空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为时间空间的本质在这里已经被规定为三维方面的无穷延伸和一维方面的无穷持续,而运动者的物质充充其量是被放进去的。这样来定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并未能超出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的概念。这种所谓的时间空间不是和具体的有限的事物处在同一矛盾统一体重的。而是外在于有限的规定性。这样来定义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就已经表现出割裂无限与有限的特征。现行无限性理沦原则上承认物质世界和时间空间都是无限与有限的对立统一,但又把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表述为:整个物质世界是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无限的……特定的具体的物质运动形态是有限的,特定的物质运动形态所处的空间和时间也是有限的。那么,两者是怎么统一起来的呢?“无限的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特定的有限物质运动形态构成的。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也是由无数的有限时间和空间构成的。”于是这对立的两者便统一起来了。这种表述实际上是将两者割裂开了。因为这样一来,无限与有限的适用对象与范围便是不一样,具体的事物便不具有无限的性质。而整个宇宙也没有了有限的性质,从而是一种非具体的抽象物。于是,有限与无限又被分离开来,两者并不是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既没有能统一在具体有限的事物中,也没能统一在抽象的无限中。在对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解释中,无限与有限仍然是互相外在的。 无限与有限的这种互相外在,表明无限并不是在辨证的思维中把握的,而仍然是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的把握。

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 一、何谓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也许是与小说叙事相关的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小说的叙事,本身就是在一个时间过程中完成的,这使小说存在一个"叙述时间"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小说所叙述的故事也毫无疑问地是一个时间过程中的存在,这里又有了一个"故事时间"。对于小说家来说,"故事时间"决不是那个现实中无终无始流逝着的、不可人为改变的的物理时间。为了实现某种美学的目的,它可以被伸长或者缩短,也可以被打断再重新连接,甚至还可以被休止。那么叙事时间就包含了对"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的处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 叙事时间的问题是现实时间与小说时间的问题,它关涉到讲述时间与被讲述时间。现实时间与小说时间不同,二者之间不一定存在同步对应关系。同时,小说时间又不再仅仅是指被讲述时间,它包括讲述时间与被讲述时间。讲述时间与被讲述时间,把被描述世界的时间与描述这个世界的话语时间区别开来。这就突破了讲述时间的单向性和一维性,改变了都是由头说起、从头到尾的老格局,讲述时间可以打乱故事时间,与现实时间不同步进行,运用顺、逆、倒、插多种方法,重新排列组合;改变了历时性线状叙事的单一格局,开创了共时性立体性叙事的新方法,使从空间角度组织材料成为可能,开拓了小说表现的新的空间。 一般来说,小说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即按照"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次序一致的原则来讲述故事;也可以打乱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事件安排在一个新的、人为的时间次序中来讲述。这是小说处理时间次序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前者或许是最简单方便的讲故事的方式。但是,多数小说家,特别是现代小说家,往往更倾向于采用后一种方式。究其原因,也许一部分要归之于保持"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的一致的困难。事实上,要使小说的"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完全吻合,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同时,也是更重要的,小说家为了凸现故事的某种特殊的含义,或者为了取得某种特殊的叙事效果,往往要打断生活的"自然"接续,将事件重新组合。这一过程,也总是通过重新安排叙事时间来完成的。 二、叙事时间的形态 小说的叙事时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 连贯的叙事时间。这种叙事时间以时间的一维性为基本单位。故事中的时间与现实时间或者历史时间相一致,由前向后,由古至今单向发展。传统小说一般是这样。故事都是有头有尾,而且都是由头至尾依次道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之类就是惯用的连接用语。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都与现实时间一致,呈线性。这样的小说头绪简单,线索单纯,一切都清清楚楚,为一般读者所喜闻乐见,这种叙事时间的安排,至今还是通俗小说通用的方式。 错乱的叙事时间。被讲述的时间被错乱排列,依照叙述时间或心理时间顺序排列。作者高兴先说什么就先说什么,高兴后说什么就后说什么,或者是先想到什么就先写什么。《祝福》按叙述时间顺序,采用倒叙手法,而不按祥林嫂由年轻到年老到死的生活顺序去写。《狂人日记》按心理时间的顺序,20年前的事,前几天听到的事,年幼时听到的事,妹妹的死,

马尔可夫过程研究方向

马尔可夫过程研究方向 马尔可夫过程是研究得相当深入,而且还在蓬勃发展的随机过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在应用中出现的马氏过程模型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马氏过程研究组目前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测度值过程、分枝过程、仿射过程、随机微分方程、迷向随机流、随机环境模型、随机金融模型等。这些模型来源于物理、生物、金融等学科,既有丰富优美的数学结构,又有广泛深刻的应用背景。马氏过程方向研究的目的是从理论上理解这些模型所描述的自然现象。马氏过程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是王梓坤院士,他的研究组是国内该方向最早的研究集体之一。王梓坤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Moscow)大学数学力学系,获副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是著名数学家A.N.Kolmogorov教授和R.L.Dobrushin教授。王梓坤的毕业论文的研究课题是生灭过程的分类,他的工作后来对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1958年,王梓坤回国后在继续自己研究的同时,积极培育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研究队伍,并于1959年开始带研究生。他早期的学生包括施仁杰、杨向群、吴让泉、吴荣、刘文、李志阐等。 50至60年代,王梓坤在生灭过程研究中提出了极限过渡构造方法,以此解决了生灭过程的构造问题。他还将差分和递推方法应用于生灭过程的泛函和首达时分布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结果。苏联数学家https://www.360docs.net/doc/5f11523849.html,hkevich [Transaction 4th Prague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heory, Statistical Decision Function, Random Process. 1965] 写道:“Feller构造了生灭过程在轨道达到 无穷以后的不同延拓…,而王梓坤用极限过 渡法找出了生灭过程的所有延拓”。英国皇 家学会会员D.G.Kendall在美国《数学评论》 上对王梓坤的一篇论文评论道:“我认为, 这篇文章除作者所提到的应用外,还有许多 重要的应用。例如,在传染病研究中…,该 问题是困难的,本文所提出的技巧值得认真 研究”。在马氏过程方面,王梓坤证明某些马氏过程的常返性等价于其有限调和函数为常数,而0-1律等价于其有限过份函数为常数。 1962年,王梓坤翻译的前苏联数学家、后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E.B.Dynkin的著作《马尔可夫过程论基础》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总结了当时苏联概率学派在马氏过程研究方面的最新成就,推动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196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梓坤的著作《随机过程论》。该书是国内

北语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4答案

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 A. 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人的主观感受 B. 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 C. 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 D. 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满分:2 分 2.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A.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B. 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C. 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 D. 掌握具体的工作方法 满分:2 分 3. 判断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 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 能否被多数人认同 C. 能否付诸实际行动 D. 能否在实践中达到预期效果 满分:2 分 4.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满分:2 分 5.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 A. 生产资料 B. 劳动力 C. 劳动资料 D. 劳动对象 满分:2 分 6.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满分:2 分 7. 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 A. 水滴石穿 B. 水中捞月 C. 以砖磨镜 D. 化水为油 满分:2 分 8.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 A. 根本政治路线 B. 根本组织路线 C. 根本思想路线 D. 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满分:2 分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实践性

论时间的特性

论时间的特性 摘要:时间不是物质,它是由物质的运动产生的,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运动决定时间,不是物质在时间中运动,而是时间随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运动的不可逆性决定了时间的一维性,时光不能倒流,也不能穿越时空。同时性是由物质的相对空间位置决定的,是唯一的,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时间是人们发明的一种描述物质运动变化的方法,它是用来记录物质运动状态次序、比较物质运动变化的。说白了,时间就是人们给物质的运动状态所编的序号。可能有人不同意时间是人们发明的一种方法这样的说法,认为时间是一种不依赖于人的客观的存在,如果我们一定要找到时间的客观的物理指向的话,那么,时间指的就是物质整体状态运动变化的持续性。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宇宙物质总是从一个整体状态变成另一个整体状态,这种变化的持续性就是时间。 那我们所说的时间有什么样的特性呢?我们又应该怎么解释这些特性呢?通过查阅资料,科学家们认为时间有以下特性: 1.时间的相对性: 时间、空间,是一个人们讨论了上千年的话题,因为时空关系实在是太复杂,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看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看看将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让我们回到宇宙的最简单状态:假设宇宙中除了一个质点以外不存在其它任何物质。 我们知道,质点是一个具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理想物体。那么,对这个质点来讲,由于没有其它物质作为参考,它不能判断自己的位置,也不能判断自己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没有办法判断时间,对它来讲时间是不存在的。如果宇宙中有了两个质点以后是不是就有时间了,还是不一定,当两个质点保持相对静止时,还是没有时间。 只有当两个质点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时候才有时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根据质点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判断出时间的存在;而当两个质点保持静止不动时就没有时间,因为只要它们不发生变化,就没有这一时刻和那一时刻的概念,时间就是停止的。时间随物质相对运动的产生而产生,随物质相对运动的中止而停止。 同样的道理,即使宇宙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物质,只要物质之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就不会有时间存在,只有当物质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的时候宇宙中才有了时间。时间不是物质,它只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它是由物质的空间运动产生的,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时间不随物质的存在而存在,只随物质运动的产生而产生,随物质运动的停止而终止,时间只能相对于物质的运动而存在,它不是绝对的。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 运动是如何产生时间的呢?所谓的运动其实就是物质的空间位置的远近次序发生的变化,是一个物质空间位置由近及远连续不断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空间上是连续的没有间断的。位置是空间概念的核心,是产生时间的根本,在空间中只有位置是唯一确定的,因为在同一时刻,物质的位置是唯一的,我们还没有发现物质同时存在于两个空间的证据,也就是不存在同一时刻物质即在这儿又在那儿的情况。其它空间概念包括方向、位移、距离、速度等等都是由位置衍生出来的,宇宙中的任何物质变化,包括力、能量以及各种社会事件等等,最终都要归结为物质空间位置的变化,正是由于这种位置变化产生了时间。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各种时间现象都是物质空间位置变化的不同表现形

随机环境中多型分枝过程研究概述及一类鞅收敛

第29卷第4期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l. 29 No. 4 2017年12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c. 2017 doi : 10.3969/j.issn.1672–6146.2017.04.003 随机环境中多型分枝过程研究概述及一类鞅收敛 张影1, 彭雪莲1, 王月娇2 (1. 长沙理工大学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0; 2. 中南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摘要: 随机环境多型分枝过程(MBPRE)在描述类似于突变基因的出现及生存、分析排队论中队伍变化的波动 现象等问题时, 比局限于用经典多型分枝过程处理方法能够得到更精确、更深刻的结论。通过整理MBPRE 的相关文献, 发现其发展现状可归纳为5个问题, 即灭绝问题、灭绝时间的渐近性、上临界极限问题、大数 指数率及关于MBPRE 的拓展问题; 给出了一些作者对于某些问题研究的见解及疑问; 构造了一个经过正规 化的随机环境多型分枝过程的鞅过程()m n W , 对其鞅性进行了证明, 讨论了()m n W 的极限问题。 关键词: 随机环境; 多型分枝过程; 鞅 中图分类号: O 211.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146(2017)04–0008–04 Summary of research and a class of martingale convergence for multi-type branching process in random environments Zhang Ying 1, Peng Xuelian 1, Wang Yuejiao 2 (1. School of Mathematic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0, China; 2.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of CSU,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 Multi-type branching process in random environments (MBPRE) about describing the occurrence and survival of mutant genes, analyzing the fluctuation of team changes in queuing theory, and so on, which can be more precise and deep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ulti-type branching process.Through the arranging of random environment multi-type branch of the related articles, and reunification of conclusion symbols, its development status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 extinction Problem: the extinction time asymptotic, the super critical limit problem, the large exponential rate and the expansion of problem about MBPRE, and some authors' opinions and questions about some problems are given. On this basis, the martingale process ()m n W of a regularized random environment is studied, and the martingale process is proved and discussing the limit of martingale ()m n W . Key words: random environment; multi-type branching process; martingale MBPRE 是经典多型分枝过程从确定环境[1]到随机环境的一种推广。具有p 型粒子的MBPRE: 令{},0,1,2,n n ζζ==L 为定义在概率空间(,,)Ω?P 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 取值于Θ, 其中Θ是R 的一个可数子集。用P N 来定义所有1 × p 向量的非负整数坐标, 令1{(,,):01,0,1,p i s s s s i ′===L ≤≤S ,}p L 。利用概率母函数来定义: θΘ∈,有相应的p 维列向量1(;)((;),,(;))p s s s θ?θ?θ′=L ?, 其中(;),i s ?θ 1,2,,i p =L 表示一个p 维概率母函数。1(;)(,,),i p p i i i N s p i s αα?θθα=∈= ∑∏ 12(,,,),p s αααα=∈L S 。其中 通信作者: 张影, 1102573750@https://www.360docs.net/doc/5f11523849.html, 。收稿日期: 2017–01–20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1052, 11171044);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6B417)。

时间和时候的差别

“时候”不仅仅指时间,还指与该时间相关的一些情况,而且这些情况构成了该时间的主要特征。“时间”好象不能用。 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 他失败的时候,也不会垂头丧气的。 我姥姥死的时候,我才四岁。 他和别人打架的时候,一点都不害怕。 他生病的时候,就会想家。 表时点,“时候” 前面可以加表示具体时间的词 。而“时间”好象不能. 三点十分的时候,他来到了教室。 三月的时候,他要来广州。 星期天的时候,咱们去爬山吧。 这个周末的时候,我想去看电影。 “你写这篇文章用了多长时候?”好象是不能说的。我们也不能说“写这篇作文,他花了两个小时的时候。”因为“时候”是没有时段义。“时间”可以和“段”“个”搭配,“时候”一般和“个”搭配,不能说“一段时候”。也不能 说“时候长”“时候短”。可以说“时间长”“时间短”。*他很长时候不到我家来玩了。 “时候”一词以前是可以表示时段的,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我们现在几乎不这样用了。韩志刚曾经对《微型小说十年精华(1988-1999)》(约60万字)做了统计,没有发现一个用“时候”来表示时段的例子。以上是我的一点想法,请各位多多指教。 时间一般指时间段,例如我们会说:一段时间,而不会说一段时候。我们也会问:多长时间?同时,时间也可指时间点,比如:现在的时间是五点。 时候一般指具体的时间,比如:“你什么时候去上海?”或者“那个时候”除此以外,时候有固定搭配,“...的时候” 语义上 “时间”具体,“时候”概括 语法 都可以受定语的修饰 但是“时间”可以做定语 “时候”则不能 这个天子好几天没有人回复了,我来抛砖引玉吧。 “时候”是一个不能独立使用的名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要和其他成分(主要是动词性的)配合组成一个偏正短语,通常表达一个时间点。例如: *你有时候吗? *时候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无法超越时候 看电视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 你来的时候 开会的时候 “时间”是个能独立使用的名词,通常表达时间段,指称客观世界中的时间世界(一维世界),“长短”是其基本属性。例句: 你有时间吗? 时间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无法超越时间。 看电视的时间(不能太长) 开会的时间(很短)。 *你来的时间。 哪位愿意继续补充?我们合作写篇小文章,这类小问题很多,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需要。给金教授找点反例子 原帖由 金立鑫 于 2008-9-28 8:05:00 发表 这个天子好几天没有人回复了,我来抛砖引玉吧。 “时候”是一个不能独立使用的名词(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要和其他成分(主要是动词性的)配合组成一个偏正短语,通常表达一个时间点。例如: *你有时候吗? *...... 时候不早了。“时候”是独立的名词吧。(单独充当了句子的主语吧)呵呵,祝愿金教授节日快乐,祝论坛的朋友节日快乐。 另外,我倒觉得“时间”比较概括,而“时候”比较具体。这个是否值得现代汉语先生再斟酌一下。 各中,等问题高中资卷调控工况下工作,需试卷装置调

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什么? 李泽健 摘要:时间是对物质运动持续性的度量,是描述物质运动持续性的一个“量”,是物质空间位置远近次序更替和前后联系的表现。时间不是物质,它是由物质的运动产生的,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运动决定时间,不是物质在时间中运动,而是时间随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运动的不可逆性决定了时间的一维性,时光不能倒流,也不能穿越时空。同时性是由物质的相对空间位置决定的,是唯一的,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时间的相对性 时间、空间,是一个人们讨论了上千年的话题,因为时空关系实在是太复杂,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现在让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看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看看将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让我们回到宇宙的最简单状态:假设宇宙中除了一个质点以外不存在其它任何物质。我们知道,质点是一个具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理想物体。那么,对这个质点来讲,由于没有其它物质作为参考,它不能判断自己的位置,也不能判断自己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没有办法判断时间,对它来讲时间是不存在的。如果宇宙中有了两个质点以后是不是就有时间了,还是不一定,当两个质点保持相对静止时,还是没有时间。只有当两个质点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时候才有时间,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根据质点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判断出时间的存在;而当两个质点保持静止不动时就没有时间,因为只要它们不发生变化,就没

有这一时刻和那一时刻的概念,时间就是停止的。时间随物质相对运动的产生而产生,随物质相对运动的中止而停止。 同样的道理,即使宇宙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物质,只要物质之间没有产生 相对运动就不会有时间存在,只有当物质之间产生了相对运动的时候宇宙中才有了时间。时间不是物质,它只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它是由物质的空间运动产生的,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时间不随物质的存在而存在,只随物质运动的产生而产生,随物质运动的停止而终止,时间只能相对于物质的运动而存在,它不是绝对的。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 运动是如何产生时间的呢?我们知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物质的运 动是不存在的。现代科学证明,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它是其他一切运动形式的基础,宇宙中各种各样的物质运动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社会的以及思维的等一切运动形式都包括机械运动。而机械运动就是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就是物质的空间位置的远近次序发生的变化,是一个物质空间位置由近及远连续不断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空间上是连续的没有间断的。位置是空间概念的核心,是产生时间的根本,在空间中物质的相对位置是唯一的,我们还没有发现物质存在于两个空间的证据,也就是没有发生物质存在于这个位置上又存在于另一个位置的情况,其它空间概念包括方向、位移、距离、速度等等都是由位置衍生出来的,宇宙中的任何物质变化,包括力、能量以及各种社会事件等等,最终都要归结为物质空间位置的变化,正是由于这种位置变化产生了时间。那么什么叫时间呢?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时间是对物质运动持续性的度量,是描述物质运动持续性的一个“量”,是物质运动的空间位置远近次序更替和前后联系的表现。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各种时间现象都是物质空间位置变化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苹果由青变红就是由于苹果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这种结构变化表现在组成苹果的分子原子的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正是这种变化导致了苹果在与光线的作用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因为是物质的空间位置变化产生了时间,所以有关时间的概念最终都是要通过比较物质的空间位置来确定。物质运动的某一具体位置产生了时刻的概念;物质运动的方向和空间位置的远近次序产生了时间的先后概念;物质在空间两个位置间

随机游动学术讲座记录表

学术讲座记录表 姓名班级学号 时间地点主讲 人 题目随机游动的常返与相遇问题 10月18日,一个晴朗的日子,在数学院341传来阵阵抑扬顿挫的声音。来自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陈大岳与数学院师生畅谈“随机游动的常返与相遇问题”。 陈大岳先生远道而来,给我们带来了不一般的感觉,原来数学是如此博大,如此有滋有味,一改此前对数学的印象。 陈大岳先生首先带大家回顾了随机游动的两个基本定义——简单随机游动(马氏链)和图上随机运动。随后,陈老师为大家讲解了随机游动常返与电阻的关系,图上随机游动与其子图上随机游动的关系;关于相遇问题的已知结论、应用背景和尚待研究的几个命题。讲座内容思路清晰,事例丰富,通俗易懂,同学们收获颇丰。提问环节,大家围绕讲座内容与陈大岳探讨更深入的理论问题。 随机游动是最常见的马氏链,而常返性是其最基本的性质。人们发现随机游动的常返性质与相应电网络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从而可以借助电网络的概念和技巧,给出了常返性的一个清晰解释。如果同时考虑两个独立的随机游动,它们是否一定相遇?陈大岳先生在一小时的演讲报告中阐述这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陈大岳教授的研究领域为随机过程,其研究工作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1)研究马氏过程的亚稳态性,刻画了随机伊辛模型和Majority Vote Process的亚稳态性, 并推广为一族带指数扰动的马尔可夫链;引入了大偏差理论使处理方法统一而简洁,适用面更宽。(2) 研究随机环境中的随机游动,得到关于GW树上随机游动的速度的上下界估计;证明随机游动的速度为零(或者为正)在随机扰动下不变;考察Scherk图上的渗流模型,发现在临界点以上的另一类相变。(3) 研究树和图上的无穷粒子系统的相变问题和临界现象。 虽然理解起来特别困难,但仍旧听得有滋有味。讲座结束以后,特别回去上网查了一下资料。随机游动是Karl Pearsonl20)于1905年引入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醉汉漫行.假设6,&,…,G,…是一列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或随机向量,sn=6+6+--.+&,我们称随机变量序列{5?}为随机游动(random walk).更一般地,^的取值范围相当宽泛,只要能进行某种叠加运算就可以,还有什么半直线上独立随机环境中随机游动的常返性。随机环境中的随机过程是概率论的一个新的分枝,其问题的提出可追溯到物理学中的不均匀介质的传输问题,它在众多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随机环境中的随机游动(简记RWIRE)是它的特例。 此次学术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进入一个新的天地,在研究数学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真正的获益匪浅。 考核意见考核教师签名

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管理能力 本章要点: 1、时间管理能力的定义、结构 2、时间管理主要理论的基本观点 3、时间管理的负面表现和正面表现 虽然我们不能创造更多的时间,但我们希望通过时间管理帮助个体更加懂得分配时间的重要性,进而对个体使用时间的方法进行评估并找出改进的方法,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第一节时间管理能力概述 一、时间管理的定义 有史以来,众多先哲为揭示时间的奥秘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了不同的时间学说。从古代以“自然思辨”为特征的时间说,到近代以“绝对时间”为特征的时间说,再到现代以“相对时间”为特征的时间说,这些学说的提出和发展,促进了人类对时间本质及其特征的认识。作为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的矛盾统一和物质运动状态的顺序性的衡量指标,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它

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一个方向,一去不复返。 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时间具有如下独特性:1、供给毫无弹性:时间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每天都是24小时,无法开源。2、无法蓄积:时间不象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可以被积蓄、储藏。不论愿不愿意,我们都必须消费时间,无法节流。3、无法取代: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时间的堆砌,这就是说,时间是任何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可以说,世上任何一件事情都离不开“时间”。4、无法失而复得:时间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旦丧失,则会永远丧失。花费了金钱,尚可赚回,但倘若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挽回,正所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说“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作为稀有且珍贵的特殊资源,时间是一切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时间资源,才能保证实现效率和效能。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时间”面前表现不同,其结果不同,其重要原因来自于"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能力"的高低差异。时间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个体决定什么该做,什么又不应该做,通过事先的规划、提醒、引导个体或组织的未来行为。显然,“时

时间存在吗

时间存在吗? 时间存在吗?这个问题一般有两种回答。一种是肯定的,认为时间是存在的。另一种是否定的回答,认为时间是不存在的。 我认为时间是存在的,时间是存在之物所构成出来的,而任何东西的存在首先其必定要拥有时间。离开时间,我们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会失去意义。时间的定义有很多种。在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一起构成了被称为时空的实体。在运动学中,时间是描述物理量变化的一个参数。时间是椅子的过去和未知的未来,对于我们而言,过去和未来有一个本质区别,这个区别并不用借助物理量变化的概念就可以区别。那就是,未来是不确定的,而过去是确定的。一个不确定的东西变得确定的过程,我们可以用信息熵的传递定义,我们的大脑在源源不断的获取知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确定性也在增加,这就定义了一个时序。以鸡蛋为例。我们脑子里想象一个完整的鸡蛋,因为鸡蛋是完整的,所以它大概就长得那个样子,我们看到也好,没看到也好,大概都不会差太多;然而我们想象一个破碎的鸡蛋,这个不确定性就太大了,每一片蛋壳的排布方式都有很大的自由度,因此在我们亲眼看到破碎鸡蛋一幕之前,这个“破碎鸡蛋”的事件完全是不确定的。当我们真的看到了破碎的鸡蛋,我们就立刻从一个巨大不确定的情况变成了完全确定的状态,一大波信息量被我们感知并记忆了下来,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变成了过去。

一个不确定结果的状态在我们脑子里就标志着未来,而它变成确定结果的一刻,标志着”现在“的来临。 从时间的一些特性来看,时间具有一维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具有一维性的特点;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时光一去不复返,时间过去了就回不来了;时间具有不可停顿性,时间不会停留,时间也不会等待;时间具有不可储藏性,时间一直在进行着,悄然流逝我们无法用做到在不需要的时候将时间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其释放出来;时间还具有不可分离性,有个理论认为时间不存在的,是无数的静止的空间的叠加,把时间无限细分,然后像电影一样一帧一帧,我们的思维穿过这些空间,产生了时间这样一种“直觉”,如果时间可以细分,那么两个相邻的空间中又是什么呢?想起了数学上的无穷多的点构成线,相邻两点之间还是有无穷多的点,这时候我们说这条线是连续的,同样时间也是连续的,不可分离的;时间具有相对性,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说,时间受到质量和速度的作用在不同的空间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比如,在太空中的时间流逝会比在地球上慢很多倍。 通过上面的分析,时间是存在的,我们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时间。

认识时间管理

认识时间管理 单元大纲 一、认识时间 二、时间的分类 三、时间的管理 正文 一、认识时间 现代社会的发展讲的就是速度,竞争的优势就是时间。而对许多事情的判断,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用时间来衡量。因此,时间观念、时间意识与时间管理,已开始深入人心。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所以,我们人生拥有的只有3分钟:过去的一分钟,现在一分钟和未来的一分钟。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每分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1.时间是什么 (1)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年、月、日、小时、分钟和秒等时间概念,都是从物理学的角度,通过测定而形成的。 例如,日晷,是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 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到了1270年,又发明了机械的钟表,使得我们测时更方便。 (2)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的概念 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

逆性,它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一个方向,一去而不复返。 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概念,更使时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化,也赋予了时间的深刻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概念,可以从时间的四项独特性去认识: 第一,时间供给没有弹性; 第二,时间无法蓄积; 第三,时间无法取代; 第四,时间无法失而复得。 于是我们想起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年5月4日-1895年6月29日)说过的话: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2.时间的价值 时间是有价值的,分成两种:一种叫做无形价值,一种叫做有形价值。 时间的无形价值是把时间投资于工作、家庭、社交的功能方面,建立工作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为此建立这些关系花掉时间,但它带给来的收获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就是时间的无形价值。 时间的有形价值是指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有目的地去建立一定的关系,并能带来一定的报酬,那么,所化的时间建立的关系可以比较直接地计算出其价值。 例如,销售人员拜访客户,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最后与客户达成交易,其与客户建立关系的时间就可以直接计算出价值。 时间的价值

马克思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库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C )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2、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B、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是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D、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 3、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 D ) A. 运动 B. 物质可以认识 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D. 客观实在性 4、“物质不是指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形态,而是指各种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性。”这是( C ) A、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B ) A、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古典力学、量子力学、相对论 D、电子学、高分子化学、分子生物学 6、对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C ) A、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事小事,迎刃而解 B、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C、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终生受益 D、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省掉学习具体学科的艰辛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D ) A、时间的一维性 B、空间的三维性 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一维性和有限性 8、把握时间的真正意义在于(A) A、把握机遇,成就一生 B、懂得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不可逆性 C、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 D、懂得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9、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 C ) A. B.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10、在意识的起源问题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人的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33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A、出现时间的先后 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C、形式上是否新奇 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A、根本和条件的关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4、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D、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5、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 A、由偶然向必然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简单向复杂转化 D、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所谓相对静止是指(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静止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一事物对它事物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E、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2、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它区分为多种情况,其中有( )。 A、可能性与不可能性 B、现实可能性与抽象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 D、可能性量的大小 E、抽象可能性就是不可能性 3、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的有( )。 A、斗争性和同一性分别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C、没有矛盾的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同一 D、没有矛盾的同一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斗争 E、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是相对的 4、下列说法正确表达了时间一维性的有( )。 A、光阴一去不复返 B、时间好比长流水,只能流出不流回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E、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一个方向发展 5、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 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 C、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D、一点论和均衡论的统-

认识时间管理

认识时间管理 一、认识时间 二、时间的分类 三、时间的管理 正文 一、认识时间 现代社会的发展讲的就是速度,竞争的优势就是时间。而对许多事情的判 断,我们也越来越多地用时间来衡量。因此,时间观念、时间意识与时间管理,已开始深入人心。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 1759年11 月10 日- 1805年5月9 日)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所以,我们人生拥有的只有3分钟:过去的一分钟,现在一分钟和未来的一分钟。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每分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1.时间是什么 (1)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的概念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年、月、日、小时、分钟和秒等时间概念,都是从物理学的角度,通过测定而形成的。 例如,日晷,是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 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到了1270年,又发明了机械的钟表,使得我们测时更方便。 (2)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的概念 时间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间隔性和顺序性。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

可逆性,它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的一个方向,一去而不复返 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概念,更使时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化,也赋予了时间的深刻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时间概念,可以从时间的四项独特性去认识: 第一,时间供给没有弹性; 第二,时间无法蓄积; 第三,时间无法取代; 第四,时间无法失而复得。 于是我们想起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年5月4日—1895年6月29日)说过的话: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 2.时间的价值 时间是有价值的,分成两种:一种叫做无形价值,一种叫做有形价值。时间的无形价值是把时间投资于工作、家庭、社交的功能方面,建立工作关系、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等。为此建立这些关系花掉时间,但它带给来的收 获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这就是时间的无形价值。 时间的有形价值是指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有目的地去建立一定的关系,并 能带来一定的报酬,那么,所化的时间建立的关系可以比较直接地计算出其价值。 例如,销售人员拜访客户,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最后与客户达成交易,其与客户建立关系的时间就可以直接计算出价值。 时间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