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及铁路发展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车及铁路发展变化
∙十八世纪中叶---瓦特的蒸气机
∙十九世纪蒸气火车出现----铁路运输实用化。
∙1960年代内燃机及治炼技术----柴油火车
∙1960年代后廉价电力普遍使用----电力火车,高速化。
∙二十世纪末叶磁力的实用化----磁浮列车
鐡路及火车发展地---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已有所成就。
∙瓦特蒸气机开始实用化---需要大量的煤及铁
∙利用鐡路上面用马拉车,以运煤及铁。
火车发展史
∙火车发展史18世纪以前历史上最早的「铁路」出现在英国,是一种为了托运煤矿而设计的「有轨马车」
∙18世纪末蒸汽火车发明。
∙1870年电力火车首度出现。
∙1876 年以柴油引擎为动力的火车发明。
∙1960年柴油火车普及化。
∙1960以后在比较进步的都市,火车早已电气化
∙20世纪初电气化,火车重量轻、速度快、污染少、噪音小,最主要的火车特性。
第一辆马拉火车
∙1755年英国男子约翰乌特兰
最早的蒸气机车
∙1803年英国人理查‧崔威斯克发明
蒸气火车发展
∙1825年首次以蒸汽为动力的铁路,由史蒂文生制造的诺泰布华安号,行驶于史特克顿至达林顿之间。
∙1827年英国人亨利‧包斯发明了多管式锅炉,取代旧式单管锅炉。
∙1829年史蒂文生制造的『火箭号』,废除齿轮驱动改以连杆驱动。
『火箭号』在利物浦举行的火车竞赛中夺魁,成为第一部行驶于利物浦至曼彻斯特之间的载客火车。
蒸汽火车正式成为大家知晓的交通工具。
∙1850年水平式汽缸取代了旧型直立式汽缸。
∙1860年将隔火板置于火箱中,以增长煤的燃烧时间,降低空气污染。
∙19世纪初期德意志人威廉‧史密特发明过热器,用以增加火车的动力。
柴油火车出现
∙1960年柴油火车全面取代蒸气火车
柴油火车发展
∙西元1876年,德国的尼古拉斯。
奥古斯都。
鄂图发明了实用的汽油引擎后,曾经考虑要将这种引擎应用在铁路的机车上。
但因汽油引擎恐有失火的危险,而终未被普遍使用。
之后,德国的狄塞尔(Dr Rudolf Diesel)在西元1893年发明柴油引擎,但很快地被肯定而出现了柴油机车。
由此柴油引擎的发展,对于启发动力传动装置的进步而言,实属最大功臣。
电力火车出现
∙西元1860年代,电气机器逐渐发展,实用的发电机,马达,变压器,蓄电池等相继问世,被使用于工厂等方面。
铁路车辆,则考虑以不出烟,操作轻便的电气作动力。
它首先被考虑应用在被黑烟,湿气,闷热困扰的地下铁路以及有着长隧道的登山铁路。
不久,由于比蒸汽机车效率高,又能制造电力的机车而推广至一般干线铁路上。
电力火车发展
∙初期的电力机车
∙到了西元1900年代,为使火车的黑烟自大都市的终点站或穿越阿尔卑斯山隧道中消失,而使电气铁路被大幅推进。
随 各种技术的演进,技术人员卖力地制造出更好的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的发展
∙电力机车,无须煤和水,凡有架线的地方,无论何处都能运转,比蒸汽机车效率还高,故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普遍采用。
1960年以后电车开始盛行
火车轨距
∙轨距是铁路轨道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以钢轨的内距为准)。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制定1435mm为标准轨(等于英制的4呎8½吋),世上大约百分之六十的铁路的轨距是标准轨。
这轨距又称标准轨距或国际轨距。
比标准轨宽的轨距称为宽轨,比标准轨窄的称为窄轨。
∙双轨距铁路或多轨距铁路铺有三或四条钢轨,让使用不同轨距的列车都可行驶。
世界各国火车轨距
∙亚洲的中国、日本、朝鲜;美国及欧洲大部份为标准轨
∙南亚地区国家、中亚地区及苏联为宽轨。
台湾火车轨距
清代修筑台北-新竹线时选用1067毫米即为窄轨,
日治时期相沿并续修至高雄,台湾铁路管理局的铁路使用1067毫米。
其他产业铁路例如糖业铁路及闻名的阿里山森林铁路则为762mm的窄轨,日治时期花莲-台东线原为762毫米,
中华民国时期十大建设时配合北回铁路改造为1067毫米。
目前正要将利用抽换钢轨机会加装第3轨成为标准轨,以窄轨、标准轨并行模式,透过自然淘汰,将全国铁路逐步转换成标准轨。
∙台湾高速铁路、台北捷运、高雄捷运、台湾桃园国际机场捷运则使用1435毫米标准轨。
鐡路的发展史
∙蕴酿期:十八世纪前
∙开创期:1825~1850年
∙发展期:1850~1900年
∙成熟期:1900~1950年
蕴酿期:十八世纪前
∙曾有以马拉车在轨道行走
∙将蒸气机放在车辆上在道路上行走
开创期:1825~1850年
∙因为钢鐡工业、机器制造水准渐提升。
∙英国首先修建了一条一千公里的鐡轨,专供火车行走以做为载乘客及货物在两个城市间行走。
∙1850年美国及德国等共有十九个国家也相继开始修建铁路。
发展期:1850~1900年
∙发展鐡路运输系国家扩增为60多个,包含亚洲的日本、中国及台湾。
∙鐡路长度不断延长,如美国太平洋鐡路,俄国西伯利亚大鐡路都长达数千公里。
∙鐡路相关技术大幅进步。
成熟期:1900~1950年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工业技术突发猛进。
∙在非洲及中东地区也开始建立鐡路系统。
∙火车制造开始朝向快速及舒适为主。
如高速鐡路及磁浮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