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病例分析儿科作业

合集下载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加病历

儿科补液液体疗法加病历
者补钾时间应更长(10~15天)。
.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三)高钾血症 – 1.定义:正常血清钾浓度3.5~5.0
mmol/L,当血清钾浓度>5.5 mmol/L 时为高钾血症。
.
高钾血症
2.原因 – 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
皮质功能低下等使排钾减少; – 休克、重度溶血以及严重挤压伤等使
重度失水 >10%
皮肤 口唇粘膜 眼眶前囟 泪尿 循环 全身情况
稍干,弹性无改变 略干 稍凹陷 减少
尚佳,肢温 精神尚好
皮肤干燥,弹性较差 口唇干燥
皮肤苍白,干燥,弹性 极差,花纹
口唇粘膜非常干燥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露睛
尿少,泪少
甚至无尿,无泪
脉细,肢凉
循环障碍,甚至休克
消瘦,软弱无力
重病容,神萎靡
.
钾分布异常; – 输入含钾溶液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
.
高钾血症
3.临床表现 – 心电图异常及心律异常:
心率减慢而不规则、室性早搏和心室颤 动、心搏停止; 心电图高耸T波、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 宽、心室颤动、心脏停搏
– 神经、肌肉症状:
精神萎靡、嗜睡、手足感觉异常、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出现弛缓性瘫痪 、尿潴留甚至呼吸麻痹。
.
1.第一天补液: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液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维持液 总量(ml)
轻度脱水 30-50
10~30 60~80 90~120
中度脱水 50~100 10~30 60~80 120~150
重度脱水 100~120 10~30 60~80 150~180
累积损失量:是由于腹泻呕吐丢失量,据此判断脱水程度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及案例分析林景晖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及案例分析林景晖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及案例分析林景晖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量减少、质地变稀等症状。

腹泻严重时会引起脱水,儿童脱水的治疗主要通过给予液体疗法来补充体液。

液体疗法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脱水的一种方法,包括口服补液和静脉注射补液两种方式。

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到中度脱水,主要通过口服复方等渗盐水、柠檬汤、米汤等来补充和维持体液平衡。

静脉注射补液适用于重度脱水,可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案例分析:小明,5岁,因腹泻2天来就诊,大便次数约为10次/天,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伴有少量黏液,伴有轻度腹泻,体温正常。

经体格检查,小明脱水程度为轻度。

根据小明的症状和脱水程度,可以选择口服补液为治疗方法。

首先,小明需要停止进食含脂肪、纤维素、卤化物等食物,以减少刺激肠胃的物质。

其次,小明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给予小明口服复方等渗盐水,每次100毫升,每隔半小时一次。

复方等渗盐水内含有适宜比例的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等成分,可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此外,可以给予小明清淡的汤类,如米汤、面汤、柠檬汤等,以补充体液和多种维生素。

同时,家属可以给小明补充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持续时间。

治疗过程中,家属需要观察小明的症状变化,包括大便次数、大便质地、脱水程度等。

如果小明的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及时就诊。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液体疗法时,需要注意给予适当的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以免造成电解质紊乱。

同时,家属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简介【液体疗法常用概念】1、等渗等渗指的是某种液体的渗透压和血浆的渗透压相等,通常为280-320mOSM。

2、等张等张既是等渗,是一个传统的流体物理学名词。

3、体液的总量和分布: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这主要是间质液比例较高,而血浆和细胞内液量的比例与成人相近。

不同年龄组体液分布细胞外液(占体重%) 年龄体液总量细胞内液间质液血浆新生儿80 35 40 6~1岁70 40 25 5~14岁65 40 20 5成人55~60 40~45 10~15 54、体液的组成:小儿体液电解质组成与成人相似。

唯新生儿在出生后2~3d内,血钾、氯、磷和乳酸根偏高血钠、钙、碳酸氢根偏低。

5、水的出入量:正常婴儿每日需水量约为150 ml/kg,以后每3岁减去25ml/kg,9岁时为75ml /kg。

正常小儿每日失水量与需水量相等,为120~150ml/kg。

【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液体】1、电解质溶液:主要用于补充所丢失的体液,纠正体液的低渗状态,纠正酸、碱中毒及补充需要的电解质。

(1)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2)复方氯化钠溶液(林格液)上二者均为等张液。

生理盐水含Na+和Cl-各154mmol/L,Na+含量与血浆Na+含量相近;但Cl-含量比血浆Cl-(103 mmol/L)高约50%,故大量输注可致高氯血症,尤其在严重脱水、酸中毒或肾功能不佳时,有加重酸中毒的危险。

复方氯化钠溶液除含氯化钠外尚含少量钾、钙。

此溶液缺点同生理盐水。

(3)碱性溶液:用以纠正酸中毒。

①碳酸氢钠:可直接增加缓冲碱,故可迅速纠正酸中毒,但在呼吸衰竭和CO2赌留者慎用。

1.4%碳酸氢钠溶液为等张液,5%碳酸氢钠为高张液。

在紧急抢救酸中毒时,亦可不稀释而直接静脉推注,但多次使用有使细胞外液形成高渗之危险。

②乳酸钠:需在有氧条件下经肝脏代谢生成HCO-而起缓冲作用,显效缓慢在休克、缺氧、肝功能不全、新生儿尤其有乳酸贮留性酸中毒时不宜使用。

儿科液体疗法的案例

儿科液体疗法的案例

儿科液体疗法的案例篇一:新生儿液体疗法案例案例1、足月娩出、3天、体重3kg、奶量10mlQ8h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入院第一天液量计算:总量:1003=300ml氨基酸量:2201/3=73ml氯化钠量:3.585=2ml糖液量:220-73-2=145ml设定:10gs需毫升50gs需y毫升+ y=145可得出。

第二天患儿咳嗽,考虑有支气管肺炎长期给头孢地嗪静滴,20ml10ml/h ,今日体重3100g 奶量15mlQ8h今日补的液体总量:1203,1=372 ml今日补的液体量:372-20-(158)=232 ml232÷22=10.5 ml/h氨基酸量:232÷3=77 ml g氯化钠量:3.1.585=2 ml糖液量:232-77-2=153ml今日糖量:4.0603.1(24-2)=16.3 g设定:10gs需毫升50gs需y毫升+ y=153 可得出。

篇二:儿科液体疗法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补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

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

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

一、补充累积损失量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

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

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2/3量给予。

(2)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

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

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渗性脱水处理。

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

(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用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儿科病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病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病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一:儿科学补液病例分析题】院,4天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6-7次/日,第二天呕吐止,出现腹泻,大便10余次/日,黄色水样便,量多。

来院前8小时未解尿。

查体:t37℃(r) p150次/分 r461.急性重症肠炎伴中度等渗脱水(1分),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0.5分)鉴别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生理性腹泻;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0.5分) 2.轮状病毒(1分) 3.1)补充累积损失 2∶3∶1 含钠液(2/3—1/2张含钠液) 50-第1页/共2页6. 患儿,男,6个月,因吐泻伴发热3天入院。

3天前出现呕吐、腹泻伴发热,体温为38℃,呕吐频繁,10次/日,下午起腹泻,大便6-7次/日,黄色,蛋花汤样,无腥臭。

尿量明显减少。

体检:t38.5℃,p120次/min,bp90/60mmhg,1)急性肾小球肾炎伴严重循环充血,急性肺水肿。

依据:患儿,8岁;浮肿少尿4天;前驱皮肤感染史,尿常规rbc+++/hp;高血压;气急,呼吸心跳明显增快,双肺可及湿罗音。

2)抗o、esr,泌尿系b超,胸片,心超,血气,24小时尿蛋白定量,抗核抗体,肝炎系列,补体c3 3)治疗休息:急性期须卧床休息2-3周。

(0.5分)饮食:水肿高血压限制盐和水,氮质血症应限蛋白。

(0.5分)感染:青霉素用10-14天,清除病灶。

(1分)严重循环充血的治疗(1分):a利尿:用速尿利尿 b降压:必要时用硝普钠 c 必要时透析治疗第2页/共2页【篇二:儿科病例分析】支气管炎2 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发热3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2)加强口腔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

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3)给予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或药物降温。

二、患儿,女,8个月,因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就诊,患儿为人工喂养,至今未加辅食,体检:可见方颅,手镯,足镯。

儿科病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病例分析题及答案

儿科病例分析题及答案篇一:儿科学补液病例分析题】患者为男性,6个月大,因为呕吐和腹泻伴发热3天入院。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每日6-7次,第二天呕吐停止,随后出现黄色水样便,每日10余次,8小时未解尿。

体温为37℃,心率为150次/分钟,呼吸率为46次/分钟。

诊断:急性重症肠炎伴中度等渗脱水和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鉴别诊断包括急性细菌性痢疾、生理性腹泻和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治疗:补充累积损失2∶3∶1含钠液(2/3-1/2张含钠液)50-。

患者为男性,6个月大,因为呕吐和腹泻伴发热3天入院。

体温为38.5℃,心率为120次/分钟,血压为90/60mmHg。

大便为黄色蛋花汤样,每日6-7次,尿量明显减少。

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伴严重循环充血和急性肺水肿。

诊断依据包括患者为8岁,浮肿少尿4天,前驱皮肤感染史,尿常规RBC+++/HP,高血压,气急,呼吸心跳明显增快,双肺可及湿XXX。

治疗:进行抗O、ESR检查、泌尿系B超、胸片、心超、血气、24小时尿蛋白定量、抗核抗体、肝炎系列、补体C3.治疗方案包括卧床休息2-3周,限制盐和水摄入以控制水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使用青霉素10-14天清除病灶,必要时使用速尿利尿和硝普钠降压,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篇二:儿科病例分析】患者患有支气管炎,主要护理诊断为发热。

护理措施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热水擦浴。

加强口腔护理,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并准确记录,如有虚脱表现,应予保暖,饮热水。

严重者给予静脉补液。

同时,进行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拭或药物降温。

患者为女性,8个月大,因多汗、烦躁、睡眠不安就诊。

患儿为人工喂养,至今未加辅食。

体检发现方颅、手镯、足镯。

诊断为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因包括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光照射不足、生长速度快、维生素D摄入不足、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治疗要点包括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口服维生素D治疗,加强营养,保证足够奶量,及时添加转乳期食物,坚持户外活动。

儿科学补液病例分析题

儿科学补液病例分析题

1.患儿, 女,9个月,因腹泻伴呕吐4天于10月28日入院,4天前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6-7次/日,第二天呕吐止,出现腹泻,大便10余次/日,黄色水样便,量多。

来院前8小时未解尿。

查体:T37℃(R)P150次/分R46次/分W 7.5kg BP60/35mmHg 精神萎,面色青灰,反应差,哭声微弱,肢端湿冷,可见花纹,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口唇粘膜干燥,两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肋下2cm,皮肤弹性差,神经系统阴性。

血常规:Hb 130g/L WBC7.7×109/L N37% 大便常规:黄糊WBC0—2/Hp 血气分析:PH 7.25 BE -10mmol/L Na+128mmol/L K+3.6mmol/L 问题:1.请写出完整诊断。

(2分)2、最有可能的病原菌(1分)3、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4分)1)急性重症肠炎(0.5分)伴重度低渗性脱水(0.5分),代谢性酸中毒(0.5分),低血容量性休克。

(0.5分)2)病原最可能是轮状病毒(1分)3)第一个24小时的补液:1.扩容(1分):2:1等张含钠液20ml/kg 20ml/kg/h 静推2.累积损失量(1分): 4:3:2含钠液(2/3张) (100-120 ml/kg-20ml/kg) 先补2/3量,余量视病情取舍8-10ml/kg/h 静滴这阶段液体在8~12小时内滴完3.继续损失量(0.5分)2:3:1含钠液(1/2张)10-40 ml/kg 5 ml/kg/h 静滴生理需要量(0.5分)60-80 ml/kg 尽量口服,不能口服用4:1含钠液(1/5张) 5 ml/kg/h 静滴这阶段液体在12~16小时内滴完4.及时补钾,如6小时内无尿则见尿补钾。

静脉补氯化钾浓度不超过0.3%。

惊跳补钙、补镁。

复查血气及电解质,必要时纠酸。

(1分)2.患儿男15个月因腹泻、呕吐伴发热3天入院3天前出现腹泻,大便10余次/日,黄色水样便,量多,未见粘液脓血便,呕吐胃内容物4—5次/日,伴发热,体温38—39℃(R)。

儿科补液病案例题分析

儿科补液病案例题分析

儿科补液病案例题病案:患儿,女,六个月,腹泻3天,大便每天10余次,水样便;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囟、眼窝深凹明显,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入院;体重7kg,血清Na 135mmol/L;Hco3ˉ 12mmol/L;一、该患儿的诊断有哪些二、该患儿第一天静脉补液应如何进行解答一、诊断:1、重度脱水;依据:①有腹泻病史,导致失水;②无尿,呼吸深大, 眼窝深凹,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等重度脱水表现;2、等渗性失水;依据:血清Na135mmol/LNa<130为低渗脱水,130<Na<150为等渗脱水,Na>150为高渗脱水3、酸中毒;依据:Hcoˉ12mmol/L二、补液1、三定:定量,定性,定速①定量:重度脱水补液总量150~180ml/kg中度脱水补液总量120~150ml/kg轻度脱水补液总量90~120ml/kg该患儿补液总量为150~180ml/kg×7kg=1050~1260ml②定性:该患儿为重度等渗脱水;③定速:此患儿为重度脱水有扩容阶段,中度及轻度则无需扩容,直接进入快速阶段和维持阶段;ⅰ、扩容阶段:用20ml/kg的等张液扩容,该患儿应用20ml/kg×7kg=140ml的等张液,在30~60min内补液;ⅱ、快速阶段:总补液量-扩容量÷2该患儿应用1050~1260-140÷2=455~560ml的1/3~2/3张溶液在8~12h补液;ⅲ、维持阶段:总补液量-扩容量÷2该患儿应用1050~1260-140÷2=455~560ml的1/3~1/5张溶液在12~16h补液2、纠正酸中毒所需碱溶液mol数=BE××体重kg婴儿BE=-7~-1该患儿所需碱溶液mol数=-7~-1××7=~1ml 5%NaHCO3=故所需5%NaHCO3=-BE××体重=7~1××7=~1ml 5%NaHCO3= %NaHCO3故所需%NaHCO3=~给药应稀释成%NaHCO3给药而不直接用5%NaHCO3,先给半量,即~复查血气后调整剂量;3、两补:见尿补钾,补液中出现抽搐先补钙,无效再补镁补钾:3mmol/kg, 该患儿补钾量为3×7=21mmol,浓度<%,速度<kg/h,该患儿速度小于h补钙:10%葡萄糖酸钙 1~2ml/kg, 该患儿应补钙7~14ml补镁:25%硫酸镁kg/次该患儿补镁次 q6h。

儿科考试病例分析-补液

儿科考试病例分析-补液

1.患儿9月大,腹泻2天,10余次/日,黄色稀水便,12小时无尿。

查体:精神差,皮肤弹性差,前囟及眼窝凹陷,哭无泪,肢冷,血钠132mmol/L,血钾4mmol/L,请确定诊断并拟订纠正脱水治疗方案。

(15分)2.患儿10kg,腹泻3天,10余次/日,黄色稀水便,12小时无尿。

查体:精神差,皮肤弹性差,前囟及眼窝明显凹陷,哭无泪,肢冷,脉弱,血钠132mmol/L,血钾4mmol/L,请确定诊断并拟订纠正脱水治疗方案。

(15分3. 患儿10个月,腹泻3天,为黄色稀水便,15-18次/日,每次量较多。

现已12小时无尿。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前囟及眼窝凹陷明显,哭时无泪,肢冷,脉弱。

查血钠140mmol/L,血钾4.2mmol/L,请确定诊断并拟订补液方案。

方案:一、体重:出生体重未知算3kg1-6 月体重(kg) =出生体重+(月龄×0.7);7-12月体重(kg)=6kg+(月龄×0.25);2-12岁体重(kg)=年龄×2+8 或(年龄-2)×2+12。

二、脱水程度:1.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中、重三型。

①轻型:无脱水及中毒症状,孩子精神好,食欲影响不明显。

②中型:出现轻度至中度脱水症状或有轻度中毒症状。

③重型;出现重度脱水或已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明显中毒症状。

2.脱水主要从孩子的前囟门、眼窝、皮肤弹性、眼泪、尿量、口渴程度等方面来判断。

①轻度脱水:小儿前囟门稍塌,啼哭泪少,皮肤不像平时那样嫩滑,尿量比平时略少。

②中度脱水:可表现精神不好,爱哭闹但眼泪很少,眼窝和前囟门凹陷明显,皮肤和口唇干燥,尿量明显减少。

③重度脱水:小儿由于水分的大量丢失,上述症状更明显,精神萎靡,由于口渴,表现为拼命吸吮奶汁或水分,口唇及舌面干焦起刺,6个小时以上未排尿,腹部或大腿内侧的皮肤明显松懈。

三、脱水性质:等渗性脱水(Na+ 130~150 mmol/L),低渗性脱水(Na+ <130 mmol/L),高渗性脱水(Na+>150 mmol/L)。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6. 混合溶液
掌握①混合溶液组成 ②混合溶液张力 ③混合溶液简单配制
称名
组成 NS:GS:1.4%SB
配制 GS: 10%NaCl :5%SB 100 6 10
张力
2:1等张 2
1
1
2:3:1
4:3:2 1:1
2
4 1
3
3 1
1
2
100
100 100
3
4 4
5
6
1/2
2/3 1/2
2:1
3:1 4:1
查便常规:粘液WBC20 , RBC 30 血 K 1.6, Na 120, C l 87, Ca1.5, Mg0.5, pH 7.1, HCO310 ,BE-11.
入院后虽予以积极救治,但于次日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病例分析 病情: 急 重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 全身中毒症状:发热,浅昏迷,休克症状 脱水症状:全身皮肤弹性差,无尿,眼窝凹陷 水电紊乱:低渗.低K.低Na.低Ca.低Mg.酸中毒
高渗性脱水
血清钠>150mmol/L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细胞外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水的转移从细胞内液向细胞外 液
脑细胞脱水,出现口干、烦渴、激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多见于病程较短的呕吐;腹泻伴有高热;病毒性肠炎时, 大便中含钠较低,如吃奶较多而饮水少;口服或静脉滴注 过多的等渗或高渗溶液。 常由医源性引起,大量输入高渗性液体。
配制过程
10%GS 50ml NS 33ml 1.4%SB 17ml 10%GS 10%NaCl 5%SB 50ml 3+30ml水 5+12ml水
GS 100ml 10%NaCl 3ml 5%SB 5ml

小儿液体疗法实验报告

小儿液体疗法实验报告

小儿液体疗法实验报告引言小儿液体疗法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小儿疾病的方法。

通过给予患儿适量的液体,可以有效维持其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为了探究小儿液体疗法的疗效,本实验设计了一组小儿液体疗法实验,旨在评估该疗法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实验设计与方法实验对象选取具有感染性疾病的40位小儿作为实验对象,其中20位为实验组,20位为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接受小儿液体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实验步骤1. 患儿收入实验室,并进行病情评估。

2. 实验组患儿接受小儿液体疗法治疗,通过静脉注射给予适量的液体,包括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并监测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3.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按照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卫生护理。

4. 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液化学指标等疗效相关指标。

5.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组结果经过小儿液体疗法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体温迅速下降,呼吸频率和心率恢复正常,血液化学指标也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同时,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明显缓解,复原时间较短。

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较实验组延长,且复原过程中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的恢复速度较慢。

血液化学指标的改善情况也不如实验组明显。

数据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小儿液体疗法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小儿液体疗法可以迅速调整患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病情好转。

相比之下,常规治疗只能提供局部和症状性的缓解,无法对病因进行根本治疗。

然而,本实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本实验并未考虑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小儿液体疗法在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时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加速病情好转,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儿科护理学腹泻患儿液体疗法

儿科护理学腹泻患儿液体疗法
儿科护理学腹泻患儿液体疗法
• 一、儿童正常水电解质代谢 • 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酸碱失衡
• 三、常见液体种类
• 四、腹泻病液体疗法
• 五、护理
本课内容
一、儿童正常水电解质代谢
1.体液的总量及分布
血浆 5%
间质液 40%
细胞内液
35%
新生儿80%
血浆
5%
间质液 25%
细胞内液
40%
-1岁70%
常用液体成份
溶液种类
血浆 NS 5%GNS 5%GS 5%NaHCO3 1.4% NaHCO3 10%KCl
每 100ml 含 Na+ 溶质量
142
154 0.9g
5g/0.9g
154
5g
595 5g
167 1.4g
10g
K+ 5
1342
Cl103 154 154
1342
HCO324
595 167
纠正酸中毒
轻度酸中毒,可以不另行补碱。 中、重度酸中毒时,则须补碱纠正。
无血气分析时: 按5%NaHCO3 5ml/kg 计算减半输入 有血气分析时: 5%NaHCO3 ml数=(-BE)×0.5×体重(kg)
原因: 吐泻时丢失大量碱性肠液 进食少,热卡不足,肠吸收不良脂肪分解过多,产生大量酮体 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无氧酵解增多大量乳酸堆积 脱水肾血流量减少肾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三、常用液体种类
常用溶液
• 非电解质溶液: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溶液 • 电解质溶液 :0.9%氯化钠溶液 ,碱性溶液 (5%碳酸氢钠溶液,11.2%乳酸钠溶液),10%氯化钾溶液 • 混合溶液 :各种不同渗透压的溶液按不同比例混合配成 ,2:1含钠液,2:3:1含钠液,1:4含钠液 • 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溶液)

我的小儿液体疗法

我的小儿液体疗法

静脉补液---病例
1. 总量:180×7.5=1350ml
2. 扩容:20×7.5=150ml
用2:1
------------------------
0.9%NaCl 100ml 10%GS 35 ml
1.4%NaHCO3 50ml 0.9%NaCl 100ml
--------------------- 5%NaHCO3 15ml
120~150
150~180
8~12小时内输完 12~16小时内输完(5ml/kg/hr)
(8~10ml/kg/hr)
注:累积损失量,学龄前期及学龄期补液量应酌减1/4~1/3
第一天静脉补液方案
❖ 快速扩容阶段:适用于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 衰竭者,2:1等张含钠液20ml/kg于30-60分钟 内推注或滴注
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谈、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 则(补钾浓度应小于0.3%,每日补钾总量静脉点 滴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严禁直接静脉推注)
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 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 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输液反应 判断输液有效性:脱水改善程度 观察低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低血钙等表现 注意大便的变化,计算记录24h出入量
Mg2+﹤0.6mmol/L (1.5mg/dl) 低镁血症 原因:
进食少,小肠吸收不良 腹泻丢失较多 活动型佝偻病伴长期腹泻,营养不良患儿
低钙和低镁血症
临床表现:震颤、手足搐搦、惊厥。多 在补液后出现。若补钙后抽搐仍不见 缓解,注意低镁。
代谢性酸中毒
原因 细胞外液中产酸物质过多 细胞外液碳酸氢盐的丢失
3.5倍) ❖ 10%KCl (需稀释至0.33%浓度, 即100ml水中最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液体疗法病例分析
v8个月女婴,10kg, —周前上感。

腹泻呕吐 2天,大便稀水样,12次/天,量中等,无脓血。

呕吐6〜7次/天,尿少,哭时泪少。

患病以来饮食未改变。

vPE:神萎,呼吸30次/分,略深,BP、P正常。

皮肤弹性差,前囟明显凹陷,眼眶凹,口唇干,呈樱红色。

心音低钝,腹稍胀,四肢软,双侧膝反射未引出。

血气电解质: pH , PaO2 98mmHg, PCO2 23mmHg, BE -4 mmol/L, 血钠 125 mmol/L ,钾 L, Ca++, Cl- 正常。

请列出该患儿现有的医疗诊断。

请根据液体疗法的原则制定该患儿第一天的输液方案。

1.医疗诊断有:
婴儿腹泻(重型)
中度低渗性脱水
低钾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2.患儿第一天的输液方案
①定量:(120~150)* 体重= 1200~1500mL
②定性:血钠125mmol/L,故为低渗性脱水,用2/3张液体
③定时、定速:
累积损失量(约总量的一半)600~750mL,在8~12h 内补足(8~ 1 0 m L/kg/h )
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约另一半)600~750mL,在12~16h内均匀
滴入(5mL/kg/h )
护理133 班
罗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