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孟子》理解性默写题

合集下载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复习(答案)班级姓名学号1、读《论语》十则,完成以下问题:(1)《论语》“论”读lún(注音)。

《论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2)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十则》中亦有阐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

(4)强调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5)孔子认为应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揭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赞美松柏坚强品格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10)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

(12)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

”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由这句诗句演变成的成语是择善而从。

2、古诗文陶冶了我的情怀,我和孔子对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明白了加强修养的艰巨性;我和孟浩然一起到田家小院,与他的旧交“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吟易安居士《如梦令》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仿佛让我也有了一丝醉意;我伴随辛弃疾夏夜行于黄沙道上,嗅到了稻花的馨香,听到了如鼓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而感受到丰收在望;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让我感受到新旧事物时序的交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令我体悟到了天涯旅人的思乡情怀……3、《龟虽寿》的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军事家、政治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七年级(初一)论语过关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初一)论语过关练习及答案

《论语》十二则过关试卷一、理解性默写:1、《论语》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3、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6、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7、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8、《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9、曾参讲治学的人要重视个人的品德修养的句子是:???10、孔子在《为政》中强调了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的语句,。

11、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12、孔子借自己的经历论述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的句子是:,,,,,,。

13。

14、《论语》强调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语句是:,。

二、语文知识填空:1、《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共篇,是我国现存最早用体记录的古籍。

孔子,名,字,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和家。

2、《》《》、《》、《》合称为“四书”;《》《》《》《》《》合成为“五经”。

3、写出三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4、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三、解释加点的字词:1.子曰:“学而①时.()②习.()之,不亦③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④亦.()乐乎?人不⑤知.()⑥而.()不⑦愠.(),不亦⑧君子..()乎?”2. 曾子曰:“①吾.()②日.()③三.()④省.()吾身:⑤为.()人谋而不⑥忠.()乎?与朋友交而不⑦信.()乎?⑧传.()不习乎?”3. 子曰:“吾十①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②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③天命....(),六十而④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⑤逾.()⑥矩.()。

根据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孟子》五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根据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孟子》五篇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根据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孟子》五篇
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本文档旨在提供根据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孟子》五篇的理
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

以下是默写训练和答案的简要概述。

第一篇:《离娄上》
默写题:请写出《离娄上》提到的凡事和为之方法的具体内容。

默写答案:凡事以当时之情为主,为之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境而定。

不同情况下的行为应被得当地调整和适应。

第二篇:《公孙丑上》
默写题:请写出《公孙丑上》中的政治伦理观点及其基本内涵。

默写答案:《公孙丑上》强调政治的道德性和社会责任。

政治
活动应奉行仁义道德,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公正。

第三篇:《告子上》
默写题:请写出《告子上》中孟子对人性的看法。

默写答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们本能地追求仁义和道德行为。

只有在恶劣的环境中才可能失去善良的本性。

第四篇:《滕文公上》
默写题:请写出《滕文公上》中滕文公的困惑和孟子的劝告。

默写答案:滕文公困惑于如何实现道德修养和理想的治理。

孟子劝告滕文公应遵循仁义道德,以自身的榜样影响和引导他人。

第五篇:《尽心上》
默写题:请写出《尽心上》中探讨的仁爱之道。

默写答案:《尽心上》认为仁爱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包括尽心尽力地关心他人,并对社会责任负有义务。

以上是根据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孟子》五篇的理解性默写训练及答案的简要概述。

八上语文《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题集锦

八上语文《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题集锦

《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题集锦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理解性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后分析“得道者”与“失道者”的不同情况,从正反两面论证了“_____”的重要性,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

2、理解性默写。

(1)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其中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______,(2)从上文来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__。

(3)最能体现作者仁政思想(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性默写。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战必胜”的条件是: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施行“仁政”君子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2)得道天下顺之(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得道者多助(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二、《富贵不能淫》1、用原文语句填空。

(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50篇

初中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专项练习50篇

理解型默写题,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记得准、写得对、看得清。

不能光背不写,光记不辨。

《论语》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理解默写

《孟子》理解默写

理解默写(《得到多助,失道寡助》)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文章的主旨句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强调守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的句子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6.强调在治国时地利和武力是不足恃的句子是: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富贵不能淫理解默写1.本文的中心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怎样才能让自己做大丈夫呢?儒家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句子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文中体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与孟子另一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习题1. 本文的中心论点(全文的中心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了经历磨难后产生的结果是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3.作者所摆出的事实论据是: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_。

4. 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_____;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5. 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6. 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重视人才成长的主观因素?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然喻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8. 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

高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1、《论语》中提出以学习为乐事,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为快乐,以及宽容不了解自己的人的名句是子曰:“,?,?,?”2、朱熹说:“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

”这句话所指的是《论语》中的名句子曰:“,。

”3、孔子在《论语》中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的语句是子曰:“,。

”4、《论语》中孔子所言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

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

倘若自己所不欲的,不能硬推给他人的语句是“!,。

”5、“弘毅”出自《论语》中的曾子曰:“,。

”因为“,?”所以“任重”;因为“,?”所以“道远。

”1、孟子在文中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的文句是:,;,。

,。

2、孟子在论述生命和死亡时得出一个结论——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这两句的原文是,。

1、本文中孟子提出的人生要历经上天赐予的种种磨难,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句是是故,,,,,,所以,。

1、战役之后由曹刿论证战术的选择和克敌制胜的原因,是全文的重点,它展示了曹刿作战指挥智勇双全的特点。

曹刿是如何说的?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

,。

,,。

,,。

”1、文中,邹忌分析自己的妻、妾和朋友都说邹忌的样貌比徐公美的原因是“,;,;,。

”2、文中,邹忌认为齐威王也会受的蒙蔽的原因是“,,,,: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文中,诸葛亮从分析形势入手,首先提出要广开言路的相关语句是,,,,,。

2、文中,诸葛亮规劝后主吸取先汉兴隆和后汉衰退的历史教训的语句是,,;,,。

11、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2、文中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桃花源怎样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图景?,,。

,。

,,。

,。

1、文中总写三峡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的相关语句是: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文中写夏季三峡水涨流速的情景时提到,只有王朝的紧急命令要向各地传达时,才会有航船,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借此写出船行之快的语句是:或王命急宣,,,其间千二百里,,不以疾也。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

(完整版)《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题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论语》中写求知实事求是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11.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曾子每天从哪些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哪一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4.写出《论语>十二则》中关于从师的“从”和“改”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5.《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6.《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7.2005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时引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对客人的欢迎,这句话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8.《论语》只能感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9.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0.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文言文理解性默写答案

1《论语十二章》孔子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别人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学习;对别人的缺点,我们应引以为戒。

这正如孔子所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正如《论语》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那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集中体现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的三句话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桃花源记》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桃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点明桃源人祖先定居桃源原因的是:避秦时乱。

展现桃源人精神面貌的语句(或:突出桃源人和平相处、幸福生活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突出桃源社会生活平静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是: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表现"村中人"热情待客的语句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表现"村中人"都来关心渔人的语句是: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闻讯。

3《爱莲说》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全文的纲领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相似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初中理解性默写(一)

初中理解性默写(一)
这在《鱼,我所欲也》中的体现是: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
理 状 态 变 化 的 句 子 是 “困_ _于_ _心_ _衡_ _于_ _虑_ _而_ _后_ _作” ; 写 人 面 部 表 情 的 变 化 的 句
9.《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
句子是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论语十则》中的 逝者如斯夫 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
快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2.《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陋室铭》中,作者将自己的“陋室”与“___南__阳__诸__葛___庐____,
____西__蜀__子___云__亭___”相比,表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4.郑板桥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一也
用“___苔___痕__上__阶__绿___,草__色___入__帘__青______两句写出了他的雅室的清幽。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5.《论语》中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论语》中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子罕》中指出,即使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 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两句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8.《论语》中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代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1. 题目:《古文观止》中的名篇《论语》是哪位古代文学家所著?答案:孔子。

2. 题目:请简要解释一下《古文观止》这本书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古文观止》是一本收录了各类古代文言文名篇的教材。

它的作用是供学生研究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培养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 题目:请写出《古文观止》中至少两篇古代文言文名篇的名称。

答案:《论语》、《孟子》等。

4. 题目:《古文观止》中的古代文言文名篇通常包括哪些内容要素?答案:通常包括古代文言文的重要篇章、经典名篇、名句、警句、杂记等。

5. 题目:为什么研究和理解古代文言文对中学生来说很重要?答案:研究和理解古代文言文可以使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惯和文学素养,对形成综合性的人才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6. 题目:《古文观止》中的古代文言文常通过默写来进行研究,请简述一下默写的好处。

答案:默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提高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形成良好的研究惯,培养自律和耐心。

7. 题目:列举两个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默写的研究策略。

答案:进行反复朗读,分段默写,逐渐增加默写难度;利用默写错题集,及时纠正错误,巩固记忆。

8. 题目:请简要介绍一下默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在默写过程中应注意准确拼写,正确理解课文,养成良好的书写惯,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及时纠正和改正错误。

9. 题目:默写是研究古代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你有什么其他研究方法可以推荐?答案:除了默写外,还可以进行课文朗读、理解分析、写作拓展等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可以参加古代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他人交流研究经验。

10. 题目:假设你正在默写《古文观止》中的一篇名篇,请简要描述你的默写流程。

答案:首先,我会仔细阅读所选篇章,并进行多次朗读,确保对课文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然后,我会将整篇篇章分段进行默写,逐渐提高难度,不断检查并修正错误。

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

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

初中语文理解性默写(中考常见50篇)一、《〈论语〉十则》1.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求知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孔子借物候现象比喻高尚节操的句子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认为“恕”的含义应该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鱼我所欲也》10.全文的中心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2.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13.与《礼记》中记载的“不食嗟来之食”的典故一样意思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4.孟子例举6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主要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5.明朝宋廉的求学经历让他最终成就一位大家,我们可以用本文中的句子来概括他的人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人”生于忧患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四、《曹刿论战》17.统领全文,暗示文眼,反衬曹刿的形象特点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8.曹刿最赞成鲁庄公的第3个参战条件,因为它体现了“取信于民”的政治思想,这些句子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孟子一则理解性默写

孟子一则理解性默写

孟子一则理解性默写
理解性默写:
1.在《孟子》一则中,对于学生问到的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孟子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孟子》一则中,孟子对学生解释说这种“浩然之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孟子》一则中,孟子举“堰苗助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对待“义”既要不断培养,心中牢记;同时也要注意“______,
____________”,避免矫枉过正。

4.在《孟子》一则中,孟子所认为的“知言”除了包括“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这两方面以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

参考答案
1.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3.心勿忘,勿助长也。

4.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子(八章)》理解性默写

《孟子(八章)》理解性默写

《孟子(八章)》理解性默写
孟子(八章)理解性默写
本文是对《孟子(八章)》内容的理解性默写。

孟子(八章)是孟子的一篇著作,内容主要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之辩,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人性中的善的一面。

在这篇文章中,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并且认为人性中有良知的
存在。

他认为人天生具有善的本能,但这种本能需要通过教育和修
养来得以发展和提升。

孟子强调,一个人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
和培养,他的善性就无法得到发挥,而可能被外在的恶势力所影响。

文章中提到了孟子的“四端”理论,即仁、义、礼、智。

孟子认为,追求这四端可以帮助人们培养和发展善的一面。

仁是指爱人之心,义是指正义之心,礼是指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智是指明
辨是非的智慧。

通过培养这四个方面,人们可以将善的本性最大化
地发挥出来。

总的来说,孟子(八章)强调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并提出了通过教育、培养和培养的方式来发展和提高人性中的善的一面。

这种观点和方法对于培养人们的良知、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感谢阅读本份文档。

第11课《论语》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解性默写

第11课《论语》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知识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七四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队员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2、“孟夏之日,万物并秀",在这美好时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有明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填空),我们怀着满腔热情欢迎世界各方友人相聚中国,共商发展大计。

3、《<论语>十二章》中阐述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备的风度的句子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论语>十二章》中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一句大意相同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十二章》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要随时向身边有长处的人学习请教。

7、古文中有许多含义深远,激发斗志的名句,例如《<论语>十二章》中就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来激励志士仁人,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坚定志向8、《<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0、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论语>十二章》中感叹时光流逝,劝勉人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论语>十二章》中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正如论语中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4、《<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要虚心请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浩然之气——理解性 情景式默写

孟子——浩然之气——理解性 情景式默写

1.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对于学生问到的自己所擅长的地方,孟子的回答
2.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对学生解释说这种“浩然之气”必须要有经常性
3.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举“揠苗助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对待“义”既要不断培养,
这两方面。

5.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用种庄稼作比喻,批判了培养浩然之气的两种错误方法:
《孟子·公孙丑上》答案
1.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3.心勿忘,勿助长也。

4.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5.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论语理解性默写带含答案

论语理解性默写带含答案

《论语》选读理解性默写训练参照答案1. 《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虑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重申学习要有谦逊务实的态度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论语》中重申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4.朋友从外处来探望你,你能够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论语》中,论述勤学精神和教课态度的两句是:学而不厌,不厌其烦。

6.《论语》中的“逝者如斯夫”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7.《论语》中孔子认为向他人学习,弘扬优点防止缺点,那就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论语》告诉我们面对他人的误解,我们应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9.《论语》中曾子每日从哪些方面来反思自己句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0.《论语》中孔子认为要脚踏实地,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2. 《道德经》里说起的“好人者,不好人之师;不好人者,好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13.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隆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勉。

14.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讨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唯我独尊、师心白用的人,我们能够引用《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辩驳和告诫。

15.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句来进行辩驳 , 用比喻的修辞形象的说明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是特别重要的。

16.在《论语·子罕》中形容貌渊对孔子之道赞美的两句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17.在《论语·子罕》中形容时间的流逝的两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18.《论语·为政》中为孔子所倡导的一种把学习和思虑联合起来的念书学习方法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语》
1.《论语》中,表现学习与按时温习,是一件令人高兴并能提升人的境界的句子是:“
,?”
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论语》中,表明做君子的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要给人以足够的理解和宽容的句子是“,。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论语》中,表达君子对有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之人的高兴心情的句子是“,
”。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论语十则》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

答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论语十则》中阐述对学习应该保持正确态度,切莫不懂装懂的语句是:“
,”。

答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

答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的语句是:“,。


答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论语十则》中的“”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
好珍惜它。

答案:逝者如斯夫
10.(2015山东卷)《论语》记载的孔子言论中,用星辰作比喻,形象地表述“为政以德”社会效果的句子是“,”。

答案: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1.《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


答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
,。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


答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
,。


答案: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5.《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


答案: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孔子在《论语·里仁》中,用“,。

”来概括君子与小人对待“义”与“利”的不同态度。

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7.《论语·雍也》中的“,。

”两句说到“立人”与
“达人”,意思是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

答案: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鱼,我所欲也》
1.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


答案: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2.《鱼,我所欲也》全篇作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答案:舍生而取义者也。

3.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答案: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
,。


答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答案: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说明了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


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答案: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凡是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身体、内心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的句子是:“,。


答案: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五.《寡人之于国也》
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

”的疑问。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2、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4、《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梁惠王的疑问是:“
,。

”孟子则强调:“。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6、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

”(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五十步笑百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