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诗-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三唐朝: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译文及注释【译文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美丽容颜?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注释1】咏怀古迹五首·其三鉴赏《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

诗人有感于王昭君的遭遇。

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同时表现了昭君对故国的思念与怨恨,并赞美了昭君虽死,魂魄还要归来的精神,从中寄托了诗人自己身世及爱国之情。

全诗叙事明确,形象突出,寓意深刻。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的发端两句,首先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据《一统志》说:“昭君村,在荆州府归州东北四十里。

”其地址,即在今湖北秭归县的香溪。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住在夔州白帝城。

这是三峡西头,地势较高。

他站在白帝城高处,东望三峡东口外的荆门山及其附近的昭君村。

远隔数百里,本来是望不到的,但他发挥想象力,由近及远,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

他就以这个图景作为这首诗的首句,起势很不平凡。

杜甫写三峡江流有“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长江二首》)的警句,用一个“争”字,突出了三峡水势之惊险。

这里则用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这是一个有趣的对照。

但是,诗的下一句,却落到一个小小的昭君村上,颇有点出人意外,因而引起评论家一些不同的议论。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咏怀古迹·其一》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咏怀古迹》五首中的第一首。

开首咏怀的是庾信,这是因为诗人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写安史之乱起,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颔联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颈联写安禄山狡猾反复,正如梁朝的侯景;自己飘泊异地,欲归不得,恰似当年的庾信。

末联写庾信晚年《哀江南赋》极为凄凉悲壮,暗寓自己的乡国之思。

全诗写景写情,均属亲身体验,深切真挚,议论精当,耐人寻味。

作品原文:咏怀古迹·其一作者: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作品注解:1、支离:犹流离。

2、东北风尘际:指安禄山叛乱时期,作者一直在外流亡。

风尘:比喻战乱。

3、五溪衣服:指溪人衣服不同。

五溪:雄溪、溪、西溪、溪、辰溪,在今湖南、贵州两省接界处,古五溪族所居。

4、共云山:是说自己与溪人共处。

5、羯胡:指安禄山。

安禄山父系出于羯胡,也即小月支种。

兼指反叛梁朝的侯景。

6、词客:指下庾信,也指自己。

7、且未还:飘泊异地,欲归不得。

8、庾信两句:庾信,梁朝诗人,字子山,新野(今属河南)人。

为梁元帝出使北周,被留,乃仕于周,常怀乡关之思,曾作《哀江南赋》以寄其意。

这里把安禄山之叛唐比作侯景之叛梁,把自己的乡国之思比作庾信之哀江南。

作品翻译: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作品韵译战乱之际,我在东北一带颠沛流离;辗转入蜀,更是居无定处漂泊东西。

我在三峡的楼台,留滞了不少日月;在湘贵交界,与五溪夷人共处一起。

咏怀原文及鉴赏

咏怀原文及鉴赏

咏怀原文及鉴赏咏怀原文及鉴赏咏怀原文及鉴赏1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鉴赏阮籍的诗大量运用了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

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

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

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

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

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

“言在耳日之内,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诗显著的特点。

其实,如果能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此诗也并不难解。

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

正如他“醉六十日”,以使文帝之“为武帝求婚于籍”,终于“不得言而止”(同上)一样,“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现实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

史书中“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描写,就正是他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

赏析古诗《咏怀古迹 其四》唐 杜甫

赏析古诗《咏怀古迹 其四》唐 杜甫
《咏怀古迹 其四》唐 杜甫
演讲人
目录
壹 格杜
甫 及 其 创 作 风
贰 四《
》咏
的怀
内古
容迹
赏 析

叁 四《
》咏
的怀
文古
学迹
价 值

肆 四《
》咏
的怀
现古
代迹
启 示

1
杜甫及其创作风格
杜甫的生平及影响
01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
02
03
杜甫的诗歌以反映社会现实、表
达个人情感为主,被誉为“诗史”
04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咏怀古迹》
01
杜甫简介:唐 朝著名诗人, 被誉为“诗圣”
02
创作风格:以 抒发忧国忧民 之情为主,语 言简练、寓意 深刻
03
《咏怀古迹》 背景:此诗创 作于唐玄宗天 宝十五年,时 值安史之乱期 间,杜甫在江 南游历时所作
04
诗歌内容:以 咏怀古迹为题, 表达了诗人对 古人遗迹的怀 念和对历史变 迁的感慨

05
杜甫的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杜甫的诗歌创作始于青年时期, 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时期
杜甫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 重要地位,被誉为“诗圣”,对 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杜甫的诗歌风格
01
现实主义风格: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
02
韵律严谨:诗歌语言优美,韵律和谐
03
忧国忧民: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和忧虑
2
《咏怀古迹 其四》的内容赏析
诗歌的主题思想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 衰败和社会动荡的
忧虑

阮籍咏怀诗经典名句赏析

阮籍咏怀诗经典名句赏析

阮籍咏怀诗经典名句赏析导读:篇一:阮籍《咏怀诗》一、意旨遥深的诗人:阮籍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时代状况:玄学。

篡权。

战乱。

黑暗。

竹林七贤:怀县(今属河南省)的山涛、向秀,尉氏(属陈留郡,今属河南省)的阮籍、阮咸,铚(zhì)县(今属安徽省)的嵇康,沛国(今安徽宿县西北)的刘伶,还有林沂(yí)(今属山东省)的王戎。

在“竹林七贤”中,山涛和王柔虽然很崇奉老庄的道家哲学,但也非常热心于名位利禄,所以,他们二人的生平在“竹林七贤”中比较富贵、显达,而不以文学著称,也没有留下很多好作品。

向秀、刘伶、阮咸虽然留下一些作品,但不算很多,只有向秀的《思旧赋》、刘伶的《酒德颂》等较为著称。

在七贤中,真正倜傥不群,富有个性,而且在文学上有较大成就的自然就是嵇康和阮籍了。

这两个人的作品风格完全不同,阮籍的风格是寓意遥深,志气旷逸。

前人评他们二人的诗说:“嵇诗清峻,软旨遥深。

”意思是说嵇康的诗清新、峻切,阮籍的诗意旨遥远、深微,难以测知。

如果从诗歌的艺术价值来说,嵇康的诗虽然也写得很好,但是,写得过于直率了,缺乏含蓄,没有蕴藉;阮籍的诗虽有一份哀怨之意,但很有节制,很含蓄。

所以阮籍的诗富于蕴藉、沉挚的意趣。

因而,在竹林七贤之中,在“正始时代”的作家之中,阮籍的文学成就是第一位的。

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阮瑀“工于诗文、长于书札”,诗、文和书信都写得很好,曾担任过曹操的记室。

历史上记载: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喜怒不形于色”。

这是因为他所处的魏晋之交的乱世,不如此不足以远祸全身。

阮籍的性格,一方面他的生活非常放浪,秉赋有豪放的志意,不受一切外在的礼法的拘束。

另一方面,他为了能够在衰乱之世委曲求全地保全自己,而在内心非常有节制。

阮籍的诗之所以写的如此寓意遥深,他的为人之所以这样喜怒不形于色,正是因为他有两种相反的情感的缘故。

关于阮籍的为人,历史上记载说,他“内心淳至,以孝称,而疏于礼法”。

阮籍《咏怀诗》原文及赏析

阮籍《咏怀诗》原文及赏析

咏怀诗[魏晋]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分类标签: 孤独作品赏析【注释】夜中:夜半,半夜里。

帷:帐幔。

鉴:照。

这里指月光照在帐幔上。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写远处飞鸟的哀鸣,显出黑夜凄凉不安,寓有象征反常的意味。

孤鸿,一只离群的大雁。

号,叫。

翔鸟,夜里还在飞翔的鸟。

徘徊将和见?忧思独伤心:是说人不眠,鸟飞鸣,都这样徘徊不安,又将看到什么呢?景象如此凄凉,真令人暗自神伤。

【古诗今译】一个清凉的夜晚,时已夜半,一个人辗转反侧,久不能眠,于是索性起来弹琴。

明亮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寒气逼人,清冷的夜风徐徐吹来,撩动着我的的衣襟。

一只离群的大雁在野外哀鸣,林子里的鸟儿因惊恐儿而窜飞不停,叫声不时地从林子里传来。

一个人在夜色中徘徊不定,可是徘徊又能见到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呢?只有忧伤陪伴着我独自伤心。

【赏析】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魏末晋初文学家、思想家。

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阮籍是魏晋时代的名士,思想上崇尚老庄哲学,行为放荡,反对虚伪的礼教。

《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由此看来,他的行为放荡乃是政治压抑下的一种消极反抗。

阮籍的《咏怀》诗共有八十二首,是诗人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有感即发,类似于“杂诗”。

用曲折隐晦的笔调抒写了诗人在乱世之中找不到人生出路的内心苦闷,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有的是对虚伪的礼教的批判,也有的是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但是也不免带有消极颓废的色彩。

本篇是第一首,写诗人弹琴的情景,抒写了找不到人生出路的孤独、落寞、忧愁和不安。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诗人以一个“夜”字领起,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

虽然描述的是一种极为平常的动态现象,但是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极为复杂的感受,诗人展示的动作行为、所见所闻、心理状态等全部场景都发生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原文、译文及赏析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译文】夜中不能寐,夜里睡不着觉。

起坐弹鸣琴。

起床坐着弹琴。

薄帷鉴明月,月光照在薄帷上。

清风吹我襟。

清风吹着我的衣襟。

孤鸿号外野,孤鸿(天鹅)在野外哀号。

翔鸟鸣北林。

飞翔盘旋着的鸟在北林鸣叫。

徘徊将何见?这时徘徊会看到些什么呢?忧思独伤心。

【注释】①炎光:日光。

②湍濑(tuúnlài团赖):水流沙石之上叫作湍,也叫濑。

这句话的实际意思即指大水在沙石的河滩上流着。

③扶桑:传说中的神树名,据说太阳每早就从这棵树上升起。

说法详见《山海经》、《十洲记》。

④长剑句:宋玉《大言赋》:“长剑梗邰伲葩倚天外。

”以上二句是用弓挂扶桑,剑倚天外来衬托此篇所写的“雄杰士”的形象高大。

⑤砥砺,磨刀石。

二句是说,和“雄杰士”的形象比较起来,泰山小得如同一块磨刀石,黄河窄得象一条带子。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表》:“使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宁,爱及苗裔。

”这里袭用其句。

⑥庄周:战国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虚无随化,是没落阶级的代言人。

著有《庄子》。

⑦荣枯:本意是开花和枯萎,一般引申为生死、兴衰等含义。

⑧《庄子·列御寇》云:庄子临死时,嘱咐门人们待他死后把他的尸体丢在旷野上,不必埋葬。

门人说,怕让乌鸢啄食。

庄子说,埋下去叫蝼蚁食,抛在上面叫乌鸢食,为什么要偏待乌鸢呢?以上四句是说,庄子虽然达观,但也不能长生不死;死后抛于旷野,也不能逃避乌鸢的啄食。

⑨雄杰士:阮籍所幻想的能摆脱人世,超然于天地之外的人物。

他的《大人先生传》就是描绘的这样一个形象。

⑩功名:这里指道德名声。

从此大:指一直响亮地传下去。

【鉴赏】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是第一首。

阮籍《咏怀》诗(包括四言《咏怀》诗十三首),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总汇。

《咏怀》古诗词鉴赏

《咏怀》古诗词鉴赏

《咏怀》古诗词鉴赏《咏怀》古诗词鉴赏1原⽂:【咏怀】⼀⽇复⼀⼣,⼀⼣复⼀朝。

颜⾊改平常,精神⾃损消。

胸中怀汤⽕,变化故相招。

万事⽆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随风飘。

终⾝履薄冰,谁知我⼼焦。

赏析:阮籍在这⾸诗⾥,表现了⼀种很复杂的感情:既为⾃⼰的衰⽼⽽悲哀,⼜为友⼈的逝去⽽痛苦,最后以鄙弃现实作为解脱的道路。

诗的前四句说:由于时间的推移,他已失去了以前的容颜和肤⾊,精神也衰退了。

这四句起得似乎很平淡,但下⾯接着的两句——“临觞多哀楚,思我故时⼈”——却把感情突然强化了。

这⾥⼀⽅⾯显⽰出诗⼈不但已经衰⽼,⽽且还很寂寞,朋友都逝世了;另⼀⽅⾯更意味着从朋友的纷纷去世,诗⼈意识到⾃⼰也已在向死亡迫近。

在读过这两句以后,读者也就会感觉到在开头的四句中其实隐伏着深刻的恐惧感——为⽣命的即将消失⽽恐惧。

由此,在读下⾯的“对酒不能⾔,凄怆怀酸⾟”时,读者⾃然会懂得:诗⼈的这种强烈的痛苦,并不只是为了朋友,同时也为了⾃⼰。

再按下去的“愿耕东皋阳,谁与守其真”两句,虽似接得⼗分⾃然,其实经过惨淡经营。

它⼀⾯承续上⽂怀念朋友的思路:朋友已经没有了,谁与我⼀起去实现我的愿望——到⽥野(“东皋”)上去耕种以“守其真”。

另⼀⾯也就把⾃⼰所寻求的解脱途径显⽰了出来。

他在《⼤⼈先⽣传》中说:“陵天地⽽与浮明遨游⽆始终,⾃然之⾄真也。

”所谓“守其真”,就是保持这样的⽣活态度。

能做到这⼀点,也就不会再受衰⽼与死亡的威胁。

最后的四句,则是对这种⽣活态度的进⼀步申述。

“愁苦在⼀时”,是说⼈的愁苦都不过为⼀种短暂的东西⽽发,实在是不值得的。

《⼤⼈先⽣传》说:“岂希情乎世,系累于⼀时?”“愁苦在⼀时”与“系累于⼀时”,含意相近。

“⾼⾏伤微⾝”是说⾼洁的⾏为会伤害⾃⼰。

他否定这⼀切,是因为“曲”与“直”本来就没有⼀定的界限(“曲直何所为”即“何所为曲直”),今天是曲的,明天就成了直,⼀切都不是永恒的,那就不必为了这种⼀时的事情⽽愁苦甚⾄伤害⾃⼰。

古诗咏怀·夜中不能寐翻译赏析

古诗咏怀·夜中不能寐翻译赏析

古诗咏怀·夜中不能寐翻译赏析《咏怀·夜中不能寐》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阮籍。

其古诗全文如下: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前言】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而作,是总计平生所作诗,总题为“咏怀”。

是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翻译】又是一个辗转反侧难以成眠者,傲然于物的后的明显写满了孤独。

清冷的月光透过薄薄的窗纱射进室中,清风徐拂,孤雁嘶鸣,只有自己那幽愤的琴声伟传进耳膜。

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月下独自踯躅着,品味着孤独的滋味,这个世界太Org乱了,或许只有孤独才可以将自己的灵魂拯救吧。

【鉴赏】六朝时期,五言诗的发展成为诗坛的主流。

在正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应推竹林七贤中的阮籍。

阮籍有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抒写一生的志向、感触,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写夜中不寐,独自弹琴的情境。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这两句直写不寐弹琴之事,中间似有一段忧愁。

幽独不寐原来在《诗经》中就是君子忧时忧世的表现,如《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但此诗全无一字明说忧愁为何,只是在明月清宵之中发散着一片忧愁的气氛。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月清风的明亮清爽,是中宵实景,正衬出诗人弹琴的高致。

一片心境如明月的澄澈,又如清风的舒爽,寄托于夜半琴声之中,此中原无忧愁可以寻绎,但后面四句的徘徊忧思,却写出夜中不寐的根由,而使如此明亮的夜晚,如此高洁的琴声,都似弥漫着无穷的“忧思”。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由室中之景而移到户外,可看到听到外野北林之间孤鸿、翔鸟的飞翔鸣叫。

孤鸿、翔鸟的飞翔鸣叫,也许另有它们自身的原因,但在明月清宵之中飞鸣,正隐隐提示夜里耸动的一种不安。

诗人与飞鸟,都在这种不安之中徘徊而不寐。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这人与鸟的中夜徘徊,最后只是拥有满怀忧思而已,意望中的事物既不可得见,而只是让忧思淹没自己,触痛心弦而已。

古诗赏析《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宋词

古诗赏析《咏怀古迹·其一》杜甫唐诗宋词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羯(ji )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鉴赏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首联是杜甫自安史之乱以来全部生活的概括。

安史乱后,杜甫由长安逃难至鄜州,欲往灵武,又被俘至长安,复由长安窜归凤翔,至鄜州探视家小,长安克复后,贬官华州,旋弃官,客秦州,经同谷入蜀,故曰支离东北风尘际。

当时战争激烈,故曰风尘际。

入蜀后,先后居留成都约五年,流寓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由成都至云安,今又由云安来夔州,故曰漂泊西南天地间。

只叙事实,感慨自深。

颔联承上漂流西南,点明所在之地。

这里风情殊异,房屋依山而建,层层高耸,似乎把日月都遮蔽了。

山区百姓大多是古时五溪蛮的后裔,他们身穿带尾形的五色衣服同云彩和山峦一起共居同住。

颈联追究支离漂泊的起因。

这两句是双管齐下,因为在咏怀之中兼含咏史之意,它既是自己咏怀,又是代古人庾信咏怀。

本来,禄山之叛唐,即有似于侯景之叛梁,杜甫遭禄山之乱,而庾信亦值侯景之乱;杜甫支离漂泊,感时念乱,而庾信亦被留北朝,作《哀江南赋》,因身份颇相类,故不无同病相怜之感。

正由于是双管齐下,所以这两句不只是承上文,同时也起下文。

尾联承接上联,说庾信长期羁留北朝,常有萧条凄凉之感,到了暮年一改诗风,由原来的绮靡变为沉郁苍劲,常发乡关之思,其忧愤之情感动江关,为人们所称赞。

全诗从安史之乱写起,写自己漂泊入蜀居无定处。

接写流落三峡、五溪,与夷人共处。

《咏怀·夜中不能寐》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

《咏怀·夜中不能寐》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

《咏怀·夜中不能寐》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咏怀·夜中不能寐》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咏怀·夜中不能寐》原文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深夜难眠,起坐弹琴。

注释①《咏怀诗》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

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不外说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

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②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夜中,中夜、半夜。

③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

鉴,照。

薄帷,薄薄的帐幔。

④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

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⑤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⑥号:鸣叫、哀号。

《咏怀·夜中不能寐》原文翻译 深夜难眠,起坐弹琴。

单薄的帏帐照出一轮明月,清风吹拂着我的衣襟。

孤鸿在野外悲号,翔鸟在北林惊鸣。

徘徊逡巡,能见到什幺呢?不过是独自伤心罢了。

 《咏怀·夜中不能寐》诗歌赏析 这首《咏怀·夜中不能寐》诗以半夜无法人睡,起坐弹琴为开头,虽未直接道出心中的苦闷,但“不能寐“字委婉含。

阮籍《咏怀诗》赏析(82首)

阮籍《咏怀诗》赏析(82首)

阮籍《咏怀诗》赏析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曹魏后期,政局混乱,曹芳、曹髦等皇帝既荒淫无度,又昏庸无能,司马懿父子掌握朝政,曹芳、弑曹髦,大肆诛杀异己。

此时文人的命运与建安时大不相同。

拥曹的何晏、夏侯玄人被杀。

嵇康拒绝与司马氏合作,亦惨遭杀害。

阮籍本有济世志,但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酣饮和故作旷达来逃避迫害,最后郁郁以终。

山涛本来与阮籍、嵇康等人为友。

同在“竹林七贤”之列,后来投靠司马氏。

正始十年司马懿父子发动高平陵政变,夺取权利后的十年间,全国进入恐怖状态。

(只到高平陵政变十六年后,司马氏才最后取而代之,夺了曹家的帝位。

)这一时期的诗人,政治理想落潮,普遍出现了危机感和幻灭感。

此时的诗歌也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故阮籍诗“颇多感慨之词”(钟嵘《诗品》)和“忧生之嗟”(李善《文选注》),嵇康诗亦“多抒感愤”(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八)。

由于正始玄风的影响,诗歌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寄托遥深。

因而正始诗歌也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风貌,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以时而论,则有……正始体。

”注云:“魏年号,嵇、阮诸公之诗。

”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

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阮籍的《咏怀诗》充满苦闷、孤独的情绪,其诗或者写时光飞逝、人生无常,如:“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阮籍《咏怀》原文及赏析

阮籍《咏怀》原文及赏析

咏怀[魏晋] 阮籍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作品赏析在阮籍那个时代里,有相当一部分士大夫对在思想界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由怀疑而不满,阮籍也是其中的一个。

他认为,儒家所提倡的“礼法”是“束缚下民”的可怕又可恶的东西,他们所鼓吹的那些神圣的原则不过是“竭天地万物之至,以奉声色无穷之欲”(见其所著《达庄论》)。

因此,他不愿为这些原则奉献自己,但又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究竟何在。

这使他的诗歌经常显示出一种焦灼的情绪和悲观的色彩。

这首诗也是如此。

古代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语,意思是:桃李虽然不会说话,无法为自己宣扬,但总有许多人前去观赏它们的花朵,采摘甘美的果实,其树下自然而然地会被人们踏出一条路(“蹊”)来。

此诗的前四句说:在东园的桃李这样的嘉树下,曾经聚集过很多的人,热闹非凡;但当秋风吹得豆叶(“藿”)在空中飘荡时,桃李就开始凋零,最终便只能剩下光秃的树枝了。

由此,诗人领悟到了一个真理:有盛必有衰,有繁华必有憔悴;今日的高堂大厦,不久就会倒塌,而成为长满荆棘、枸杞等植物的荒凉之地。

——这就是第五、六句的诗意。

既然如此,眼前的功名富贵就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

没有当前的显赫,也就不会有未来的没落的痛苦吧。

所以诗人在其后的四句中又说:我不如赶快离开这个名利场,骑马到西山去隐居;这样做虽然要抛妻撇子,但在这个世界上我连自身都保不住,又何必对妻子恋恋不舍?然而,这也不是一条可以使人生获得安慰的道路。

从名利场逃避到山野,也不过是使自己从园苑中的桃李变为荒郊的野草罢了。

桃李开始凋零时,野草虽然仍很茂密,但到了年底,严霜覆盖在野草之上,野草也就完结(“已”)了。

在此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就又轻易地否定了他自己找出来的解脱之路。

所以,从此诗中只能得出如下的结论:人生实在太悲哀了。

目下的繁华固然预示着他日的灭亡,但舍弃了繁华又不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

《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

《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阮籍《咏怀(其一)》原文: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阮籍《咏怀(其一)》赏析阮籍的《咏怀诗》共八十二首,非一时之作。

其内容主要表现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因当时现实引起复杂矛盾而产生的苦闷心情。

本诗是《咏怀》的第一首,主要表现作者夜晚孤独、凄清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点明时间、诗的主人公、主人公在做什么。

时间是“夜中”,主人公是诗的作者,他因“不能寐”而起坐弹琴。

中间四句描写景物: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窗帷照在主人公的身上,清风也透过窗帷吹拂主人公的.衣襟,孤独的鸿雁在野外哀号,飞翔的鸟儿在北林悲鸣。

前两句显出主人公的孤独,后两句见出其处境的凄清。

最后两句写主人公的心态,先说自己得不到任何的慰藉,又说自己独坐既忧愁又伤心。

本诗的主要艺术特点:1.以景喻情。

主人公独坐,只有明月相照,清风相拂,但明月、清风何能理会他的心情?主人公只能感到自己的孤独,他弹出的琴声,自然更是无人理会。

而主人公听到的是孤鸿哀号,翔鸟悲鸣,这凄清的景物,正以见出主人公对自己处境的凄清之感。

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描写,曲折地表达出在当时恐怖政治统治下的自己的孤独和凄清,从而表现了对当时现实的不满。

2.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

前两句叙事,中间四句写景,结尾抒情。

但其重点在写景,所费笔墨较多,旨在通过写景来曲折表达心态,从而突出本诗的主题思想。

【关于《咏怀(其一)》的原文及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二唐朝:杜甫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译文及注释【译文草木摇落深深地体会到宋玉悲秋的原因,风流儒雅可以做我的老师。

面对千秋往事惆怅不已,洒下泪水,虽然生在不同的朝代,但萧条感相同。

江山故居空留下文采,云雨荒台难道是梦想?最可叹楚主宫殿已经不存在,船夫还指点猜疑。

】【注释风流儒雅:指宋玉的文采和学问。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鉴赏《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是第二首,是杜甫凭吊楚国著名辞赋作家宋玉的。

诗人瞻仰宋玉旧宅怀念宋玉。

从而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宋玉的崇拜,并为宋玉死后被人曲解而鸣不平。

全诗通篇用赋,遣词造句讲究铸炼,清丽自然。

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写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欢会故事,因而传为巫山佳话。

又相传在江陵有宋玉故宅。

所以杜甫暮年出蜀,过巫峡,至江陵,不禁怀念楚国这位作家,勾起身世遭遇的同情和悲慨。

在杜甫看来,宋玉既是词人,更是志士。

而他生前身后却都只被视为词人,其政治上失志不遇,则遭误解,至于曲解。

这是宋玉一生遭遇最可悲哀处,也是杜甫自己一生遭遇最为伤心处。

这诗便是诗人瞩目江山,怅望古迹,吊宋玉,抒己怀;以千古知音写不遇之悲,体验深切;于精警议论见山光天色,艺术独到。

杜甫到江陵,在秋天。

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其辞旨又在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与杜甫当时的情怀共鸣,因而便借以兴起本诗,简洁而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

“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

古诗文《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唐朝: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译文及注释【译文战乱中在长安东北一带流离,天地间漂泊在西南地区。

长久地停留在三峡的房屋中,在五溪与溪人一同住在山里。

羯胡事主狡猾反复无常,诗人伤怀的时候还没有回还。

庾信一生最凄凉,晚年作的诗震动了江关。

】【注释⑴支离:流离。

⑵羯胡:指安禄山。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鉴赏《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这首是第一首。

战乱中诗人流离失所,漂泊西南,心中愁苦,更加思念故乡,借凭吊庾信,抒发自己的情怀。

全诗感情深沉,诚挚感人。

浦起龙《读杜心解》认为:“此‘咏怀’也,与‘古迹’无涉,与下四首,亦无关会。

”意思是《咏怀古迹》借古迹以抒己怀,专咏古迹,合则为组诗,分则为咏怀。

首言庾信,次及宋玉、王嫱,皆叹其才之不得用;咏蜀主刘备与诸葛武侯,感君臣际会之难;通过怀古,抒发自己的身世感叹和内心感受。

“支离东北”、“漂泊西南”,直指诗人最痛心之处,概括了无数离乱痛苦和无限愁肠。

“东北风尘”指安史之乱;“西南天地”指逃亡蜀中。

三四句承上,正面抒写“漂泊之感”。

“三峡楼台”,说夔府山居,“淹日月”,写久滞无聊。

夔南五溪是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之地,因此称“衣服共云山”。

久滞异地,无限痛楚,却冠以“楼台”、“日月”、“衣服”、“云山”的轻松之词,这是以乐写哀的手法。

五六句宾主双关,以流水对句,转入时事。

“羯胡”句追述安禄山叛乱。

“词客”句以词客自比,并连带下文庾信,写自己漂泊西南。

七八句承“哀时”,以庾信作结。

庾信之“萧瑟”代指杜甫自身之萧瑟;庾信之“暮年”实为杜甫之暮年;“词客”之“暮年”只有“诗赋”可慰“平生”,这是自慰,自哀,诗人正是从咏古中以述怀,庾信以其绝世之诗赋“动”其“乡关”之思,杜甫也正是以其绝世之诗歌“系”其“故园”之心。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及赏析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原文、译文及赏析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杜甫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注释】1.支离:流离。

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2。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3.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4.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5.词客:诗人自谓。

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6。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

“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2。

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淹:滞留。

日月:岁月,时光.3。

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共云山:共居处。

4。

羯(jié)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5。

词客:诗人自谓.未还:未能还朝回乡.6。

庾(yǔ)信:南北朝诗人。

7.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都江陵。

【创作背景】这组诗是咏古迹怀古人进而感怀自己的作品.作者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先后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对于古代的才士、国色、英雄、名相,深表崇敬,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鉴赏】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

组诗开首咏怀的是诗人庾信,这是因为作者对庾信的诗赋推崇备至,极为倾倒。

他曾经说:“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

另一方面,当时他即将有江陵之行,情况与庾信漂泊有相通之处。

古诗《咏怀八十二首》翻译赏析

古诗《咏怀八十二首》翻译赏析

古诗《咏怀八十二首》翻译赏析展开全文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二二妃游江滨。

逍遥顺风翔。

交甫怀佩环。

婉娈有芬芳。

猗靡情欢爱。

千载不相忘。

倾城迷下蔡。

容好结中肠。

感激生忧思。

萱草树兰房。

膏沐为谁施。

其雨怨朝阳。

如何金石交。

一旦更离伤。

三嘉树下成蹊。

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

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

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

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

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

岁暮亦云已。

四天马出西北。

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

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

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

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

谁能常美好。

五平生少年时。

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

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

白日忽蹉跎。

驱马复来归。

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

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

失路将如何。

六昔闻东陵瓜。

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

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

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

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

宠禄岂足赖。

七炎暑惟兹夏。

三旬将欲移。

芳树垂绿叶。

青云自逶迤。

四时更代谢。

日月递参差。

徘徊空堂上。

忉怛莫我知。

愿睹卒欢好。

不见悲别离。

八灼灼西隤日。

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

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

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

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

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

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

中路将安归。

九步出上东门。

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

上有嘉树林。

良辰在何许。

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

玄云起重阴。

鸣雁飞南征。

鶗鴂发哀音。

素质游商声。

凄怆伤我心。

十北里多奇舞。

濮上有微音。

轻薄闲游子。

俯仰乍浮沉。

方式从狭路。

僶俛趋荒淫。

焉见王子乔。

乘云翔邓林。

独有延年术。

可以慰我心。

十一湛湛长江水。

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

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

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

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

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

泪下谁能禁。

十二昔日繁华子。

安陵与龙阳。

夭夭桃李花。

灼灼有辉光。

悦怿若九春。

磬折似秋霜。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原文、注释及解析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原文、注释及解析

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咏怀诗[三国魏]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②,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③,翔鸟鸣北林④。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①本篇选自《文选》。

作者《咏怀》共有八十余篇,《文选》选入十七篇。

本篇列《咏怀》诸篇之首。

②帷,帐幔。

鉴,照见。

③号,鸣叫。

④北林,北面的树林。

《诗经·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故后人往往用“北林”暗寓思念和忧虑之意。

〔解析〕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曾被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誉为中国古诗中“格调最高”之作。

据臧荣绪《晋书》:“籍属文初不苦思,率尔便作,成陈留八十余篇。

”据此,“咏怀”之名,疑非阮籍所按,而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选录其中十七首时所加。

自然,这个问题,恐怕难以弄清楚了。

但是,这八十余首诗,虽非作于一时,专咏一事,但他们却又具有颇多的共同之处,也就是内容虽然不同,反映的却都是诗人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的深刻感受,因而从这一角度着眼又不妨把它们视作“组诗”。

后人在论及阮籍诗作时一向将这八十余首《咏怀》诗作一个整体来分析研究,其原因也即在此。

阮籍生当魏晋易代,曹魏王朝已经腐败没落,但正在紧锣密鼓阴谋篡政的司马氏集团更是凶恶残暴,为了取曹魏而代之,他们培殖亲信,结成死党,翦灭异己,镇压反抗,以致“名士少有全者”。

阮籍并非曹魏的不贰之臣,更不甘心同司马氏集团同流合污,面临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他若稍有不慎,便会立即招来杀身之祸。

《晋书》本传说他“性至慎”,“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正是他在这特定的时代里为避祸全身而采取的处世策略。

而其实,他内心充满了难言之痛。

“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这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忧思,泄之于诗便形成了一种深文隐曲、旨意难明的特点。

《文选》李善注早就指出:“咏怀者谓人情怀。

籍于魏末晋文之代,常虑祸患及己,故有此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怀-古诗-赏析
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注释
①《咏怀诗》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

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不外说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

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
②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夜中,中夜、半夜。

③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

鉴,照。

薄帷,薄薄的帐幔。

④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

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⑤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
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⑥号:鸣叫、哀号。

鉴赏
阮籍的诗大量运用了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

他的《咏怀》82首是十分有名的抒情组诗。

其中有些诗反映了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在种种醉态、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痛苦忧愤。

有些诗表现了诗人害怕政治风险,希冀避世远祸的思想面貌;有些诗借古讽今,寄托了对时政的抨击或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切;还有些诗嘲讽了矫揉造作的虚伪的礼法之士。

总的来说,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这是阮籍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的第一首。

诗歌表达了诗人内心愤懑、悲凉、落寞、忧虑等复杂的感情。

不过,尽管诗人发出“忧思独伤心”的长叹,却始终没有把“忧思”直接说破,而是“直举情形色相以示人”,将内心的情绪含蕴在形象的描写中。

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将无形的“忧思”化为直观的形象,犹如在人的眼前耳畔。

读者可从诗中所展示的“情形色相”中感受到诗人幽寂孤愤的心境。

但是那股“忧思”仅仅是一种情绪、一种体验、
一种感受,人们可以领略到其中蕴涵的孤独、悲苦之味,却难以把握其具体的内容。

“言在耳日之内,情寄八荒之外”,即是此诗显著的特点。

其实,如果能透彻地了解阮籍其人,此诗也并不难解。

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晋书·阮籍传》)。

正如他“醉六十日”,以使文帝之“为武帝求婚于籍”,终于“不得言而止”(同上)一样,“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现实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

史书中“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描写,就正是他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

所以这首诗,只要看他“孤”“独”二字,就不难“曲径通幽”了。

此诗起首,诗人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

这是从实景来理解。

然而,也不妨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

“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其六十一》)呵!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化用王桀《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三四句诗人进一步描写这个不眠之夜。

清人吴淇说:“‘鉴’字从‘薄’字生出……堂上止有薄帷。

……堂上帷既薄,则自能漏月光若鉴然。

风反因之而透入,吹我衿矣”(《六朝诗选定论》)。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从这幅画面的表层意义上,感受到诗人的旨趣。

诗人写月之
明,风之清,正衬托了自己的高洁不群;写“薄帷”、写“吹我襟”,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

这虽非屈子那种“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浪漫境界,但那种特立危行,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五六句,诗人着重从视觉、感觉的角度描写,五六句不但进一步增加了“孤鸿”“翔鸟”的意象,而且在画面上增添了“号”“鸣”的音响。

这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之物、眼前之景,又同时是诗人自我的象征,它孤独地飞翔在漫漫的长夜里,唱着一曲哀伤的歌。

“北林”化用《诗经》“鴥(“音郁”)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秦风·晨风》)之典,从而暗含了思念与忧心之意。

“北林”与“外野”一起进一步构成了凄清幽冷之境界。

结尾二句“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有如庄周梦为蝴蝶后“蘧(音“渠”)蘧然而觉”,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他也许想到许多许多:“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其三十九》),却“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其三十三》),“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其十七》)。

诗人只能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

纵观全诗,似是“反复零乱,兴寄无端”(沈德潜语),“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王夫之语),但如果把握了诗人“悲在衷心”的旨趣,就自可理解这首“旷世绝作”。

“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在《诗品》中对阮籍诗的评价,当是不易之论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