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彩陶纹饰演化的几个问题_华年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大家族,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南30公里的南部山区。
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爆发的一个文化现象,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作为其中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简单介绍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及其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在演变中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 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马家窑彩陶纹饰逐渐脱离崇拜神灵的束缚,开始发展出自己的风格。
此时,作品的造型更具自由性和个性化特征,同时,色彩也更加丰富,纹饰更加精细。
3. 盛期阶段:在盛期阶段,彩陶纹饰出现了一大批精美绝伦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与天相连意识和人文精神,同时也取得了很高的文化及艺术成就。
4. 衰退和消亡阶段:在衰退和消亡阶段,马家窑彩陶纹饰逐渐失去其创新性和魅力,其形式逐渐单一化、呆板化。
1. 地域特征: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表现出浓郁的山东特色,体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特征。
2. 自然主义: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具有鲜明的自然主义特征,包括动植物、自然景观以及自然现象等等。
它们是用自然做为原型,通过艺术手法加以优化和变形后,呈现出自鸟、虫、兽等丰富多彩的形象。
3. 抽象表现: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抽象手法,这种形式只适于用图案符号来表现某些思想和情感。
4. 象征手法: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中,采用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手法,例如,动物图案所代表的是吉祥、福气等等美好的愿望,飞禽走兽所象征的是百业兴旺、丰收年成等等。
5. 鲜明色彩: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颜色鲜艳抢眼,有红、黄、黑、白、绿等色彩,通过色彩的组合和运用,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力度。
综上所述,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绚烂的色彩、精美的工艺、鲜明的地域特色,代表着新石器时代人们对生产和生活的情感和理解,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代表性文化,产生于今天的河北省平山县马家窑遗址。
该文化的核心特征是陶器的制作和使用,因此被称为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制作技术非常发达,其彩色陶器尤为出名。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的马家窑彩陶纹饰主要以几何图案为主,如简单的直线、波纹、折线等。
中期的马家窑彩陶纹饰开始出现了人物形象,如走兽、人脸、猪形等动物和人物形象。
晚期的马家窑彩陶纹饰进一步发展,图案更加丰富多样,有动物、人物、几何图案等。
1. 色彩鲜艳:马家窑彩陶纹饰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彩色颜料,如红色、黄色、黑色、白色等。
这些颜色经过烧制后能保持鲜艳持久,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色彩的运用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识。
2. 图案生动: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图案生动多样,包括动物、人物、几何图案等。
动物形象常见的有狗、猪、羊等,人物形象则有人脸、人身等。
这些图案不仅形象逼真,而且富有动感,给人以活力和生命力。
3. 线条简练: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线条通常简练而有力,以直线、弧线、波浪线为主。
线条的运用既能够突出图案的形状,又能够增强整体的美感,使作品更加凝练和精致。
4. 刻划精细: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刻划非常细腻,刻划出的纹饰线条清晰明确,刻划的深浅也有层次感。
这些细腻的刻划使整个彩陶纹饰更加细致入微,给人以高雅和精巧的印象。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在技术上非常高超,审美特征突出。
其鲜艳的色彩、生动的图案、简练的线条和精细的刻划都体现了古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才能。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及其审美特征不仅是中国古代陶器制作技术演变史上的重要篇章,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北省和北京市的一些地区。
马家窑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前文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中国陶器文化的鼻祖之一。
马家窑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陶器制作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尤其是彩陶纹饰的出现和演变。
本文将探讨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过程及其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和晚期。
早期马家窑彩陶的纹饰主要以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案为主,形式单一,呈现出较为原始的风格。
线条的画法主要是通过刻划或划线的方式,几何图案则是通过简单的几何形状的组合而成。
这些纹饰通常是以单线或多线交叉、环绕等形式呈现,线条较为粗糙而不规则。
纹饰的色彩主要以黑色为基础,形成明暗对比的效果。
中期马家窑彩陶的纹饰开始有所发展和丰富。
此时的彩陶纹饰逐渐从简单的几何图案演变为更加复杂和丰富的图案。
除了线条和几何图案,动植物形象也逐渐出现在彩陶的纹饰中,如鸟类、兽类、花鸟等。
这些动植物形象的描绘开始呈现出一定的生动性和立体感,但仍然相对简单。
此时的彩陶纹饰的色彩也逐渐丰富,除了黑色外,还出现了红色、棕色等。
这些色彩的运用使得彩陶更加鲜艳多彩,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效果。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成熟的过程。
纹饰的形式由简单的线条和几何图案逐渐丰富到包括动植物形象和人物形象在内的多种元素。
纹饰的色彩也从黑色逐渐丰富到包括红色、黄色、白色、蓝色等多种颜色的组合。
这些演变过程体现了马家窑文化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和发展。
鲜艳多彩。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色彩丰富多样,色彩饱满鲜艳,给人以明快愉悦的感觉。
这种鲜艳多彩的色彩运用是当时人们审美追求的一种表现,也是彩陶纹饰的独特之处。
几何形状和线条的组合。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中的几何形状和线条构成了纹饰的基本元素,几何形状之间的组合和线条的延伸和交织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纹饰图案。
论彩陶旋涡纹的由来与演变 .kdh
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纹样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类文化彩陶花纹多有旋动的节律,花纹组合也多为斜列旋动的形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被称之为“旋涡纹”。
这样的称呼不仅是因为其形似旋涡,更主要的是它那种不断回旋往来的运动意象。
关于旋涡纹的由来及其演变,学者们早有详尽的考察。
究其由来争论很多,而其演变也随着大量新的考古资料的发现,人们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它。
一、关于彩陶旋涡纹的起源观———多样并存彩陶旋涡纹的由来有很多的意见,一般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第一种意见认为是由鸟纹逐步演变过来的,有的学者还就鸟纹向旋涡纹的演变进行过花纹形式的推测排比(见图1)。
这种解说的根据是旋涡纹由鸟论演变而来的规律,同时,这种转变同拟日论也是有着联系的。
著名学者张朋川先生也曾就庙底沟类型彩陶的鸟纹作了一个演变图。
(见图2)他认为,庙底沟类型晚期彩陶中,鸟纹已完全变成几何形了,由正面鸟纹减缩为圆点弧边三角形。
由侧面鸟纹减缩为钩羽形纹,鸟头减缩为圆点,被组合在富有动态斜形图案结构中,显示出庙底沟类型彩陶特有的奔放活泼风格。
图1图2第二种意见认为旋涡论是由指纹演变而来的。
有的指纹是盘旋状而与后来青铜艺术中的云雷纹极其相似,因此,旋涡纹又被称为“雷纹”。
例如说:“雷论者,余意盖脱胎于指纹”。
古者陶器以手制,其上印有指纹,其后仿刻之而以雷纹也。
这种推论的依据有绳纹与席纹为证实,因为绳纹和席纹都是属于在陶器制作过程中由于物件的纹样偶然印在陶器上而激发人类的灵感而创造这些纹样的。
同时,这种推论也源于原始的“装饰”说;指纹的仿制,是以几何形纹的装饰需要而存在,装饰说成为很流行的观念。
有认为“几何形图案是最富于变化,作法最易,最易适应,又能取得好艺术效果的一种装饰纹样”。
还有许多学者认为旋涡纹源于人们对于水波的形象化。
云雷纹导源于流水的旋涡。
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图腾崇拜“的产物,很多的几何图案是同在越族蛇图腾的崇拜有关,有一件彩陶它的旋涡纹似蛇的盘曲状,水波纹似蛇的爬行状。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重要遗存,起源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河北省南部和山东省西部地区。
马家窑文化以其独特的彩陶纹饰而闻名,这些纹饰在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追求简练而有力的线条,中期追求更加夸张和复杂的纹饰,晚期回归简约和抽象的表达方式。
在初期阶段,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主要以线条为主,用简练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动物、人物和几何图案等形象,整体呈现出一种明快而生动的气质。
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逐渐进入中期,纹饰的形式和内容也变得更加夸张和复杂。
纹饰中的动物形象逐渐变得夸张和奇特,人物形象则呈现出夸张的肢体比例和艳丽的服饰,同时还出现了大量的几何图案和抽象符号。
首先是形象生动和夸张。
马家窑文化的纹饰中的动物、人物形象常常被夸张和放大,以突出形象的生动和独特。
其次是色彩鲜艳和丰富。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采用了多种鲜艳且对比强烈的颜色,在烧制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色彩效果,增加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
再次是几何图案和抽象符号的运用。
马家窑文化的纹饰中常常出现各种几何图案和抽象符号,这些形象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层次和纹理,还对观者产生了一种神秘和超越现实世界的感觉。
最后是整体呈现出一种简约而精细的特征。
尽管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在形象和色彩上充满了夸张和鲜艳,但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简约、精细和谐调的审美特征,这种审美特征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经历了演变过程,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这些纹饰在形象、色彩、几何图案和抽象符号的运用上具有生动夸张、色彩鲜艳丰富、简约精细等特点,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典型遗存,始于公元前5千年左右,发源于今天陕西省境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演化成繁荣的城址文化,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是该文化的独特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重要瑰宝,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彩陶纹饰是指在陶器表面绘制机制的装饰性纹样。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最开始只是简单地划分出基本的几何线条和图案,后来逐渐变得复杂,发展成各种奇妙的形象和花纹。
彩陶纹饰的形成是受到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精神活动等多种因素所共同影响的,这些纹饰的演变也展现了其时代和地域的特征。
首先,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最初是以简单的几何形状为主。
早期的文化中只有简单的直线,弧形和同心圆等,多用黑色或红色作为底色,纹饰的颜色也比较单一,更倾向于比色。
其次,随着马家窑文化的发展,陶器的彩绘技艺逐渐提高,人们逐渐学会使用多重色彩来描绘纹饰。
从中期发展到晚期,彩陶纹饰变化趋势更加多样化,逐渐出现拼接、镶嵌、交错和重复等装饰形式。
纹样则更倾向于呈现自然界的事物,如鱼、虫、鸟、兽等,或是一些人类活动的场景,如狩猎、战斗、舞蹈等,纹饰的造型呈现出了一种人性化和艺术化的特征。
最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主要以线条为基础,几何图形为拓展,并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多运用抹、坠、点、墨等技法来补充和增强形式上的表现力。
在颜色上则多运用红、褐、紫、绿等自然色和部分白色、黑色,使得彩陶的装饰效果更加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总之,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和审美特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从几何形状到图形样式的逐渐多样化,从颜色的单一到多重颜色的出现,表现出文化时期的不同特征,这些共同形成了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独特的审美魅力,并且对其后代文化形态和艺术造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彩陶纹饰及演变
贝叶纹
半山时期出现的纹样,马厂时期 使用较多,而且有许多创新。半山 时期的贝形纹,一般用单一的黑色 绘制单个的贝形纹,比较写实,中 间用线条将贝分为两半,并用锯齿 纹表现贝腹部的花纹。马厂时期的 贝纹有的用黑、红复彩绘制,也有 的用黑色单彩。马厂早期的与半山 晚期接近,多为单个的贝形纹横向 排列,但表现手法出现变化,用红 色粗线绘贝的外形,内填由大到小 的橄榄形黑线纹;中、晚期多用单 一的黑色绘制,表现手法变得简单, 一般用线条勾勒轮廓,中间用竖线 将贝纵分,出现成串的贝形纹,多 为顺向串连,排列方式有横排、竖 排和斜排几种。
主要彩陶纹饰及演变
人面纹
人面纹在仰韶文化早期和中期就出现。人面多作圆形,眼 或睁或闭,眉以上和人中以下为黑底白纹,中间为白底黑 纹。这种黑白黑的对比增强了装饰效果。在头顶和太阳穴、 嘴等部位装饰有鱼纹或向上弯的钩纹,异常奇特。眼以上 涂成黑色或空白的三角形,耳部或作向上的弯钩,或饰鱼 纹,嘴用两道相交的斜线表示,两边也各饰一条鱼纹。值 得重视的是,人面的头顶,画出半圆状的束发,并有横插 的发笄。还有特殊的一例,在鱼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 个人面,具有“寓人于鱼”的意义。它很可能是原始人在 水中捕鱼的真实描绘:人在水中只露出头部,捕到鱼后或 衔于口或系于头上,以便再腾出手来继续捕鱼。它也很可 能是缘于早期原始的动物崇拜。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遭 到水的威胁,在洪水泛滥和水中作业时,溺水致死的事常 会发生。于是人们深感人比不上水中的鱼,希望自己有鱼 的本领甚至希望自己变成一条鱼,这些想象便自然产生对 鱼的崇拜。
早期的葫芦形束腰不明显,中间两 侧微内收,到中期葫芦形的下半部逐 渐变大,晚期的葫芦形束腰明显,下 部的圆形变得更大。 网纹也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常见的 纹饰,在马家窑类型彩陶中时常以主 体纹饰出现。到半山类型时多与其他 纹饰组成复合纹饰。马厂时期网纹使 用率也较高,但构图较松散。
论彩陶纹样的发生与演变_施茜
在贴敷制作陶器的过程中! 陶器的表面会出现 竹制或木制器物的泥印! 这是因为贴敷的陶土经过 烧制! 原来编制的容器被烧烬! 而留下陶器表面的 印痕! 这种印痕经过火变得坚硬! 最早的陶器的纹 饰! 就这样偶然得来( 那些只经过捏塑的陶器便是 素面! 而无任何装饰( 早期人类在发现了颜料之 后! 便知道颜料可以改变许多物质的色彩! 于是就 用红色颜料涂抹器物的表面! 真正的彩陶由此诞 生 ( 老 官 台 文 化 #距 今 $%&&) ))’&&& 年 之 间( 是 我国至今发现的彩陶文化最早范例( 这一期的彩陶 主要是在钵口沿外饰一条深红色的条带形纹! 钵内 绘圆点! 波折组成的滴血纹! 虽然简单! 但确为后 期彩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期的河北磁山文化! 在陶器中也出现了红彩曲折纹的陶片( 山东北辛文 化陶器中! 也有少量带状彩陶! 可以这样说! 从人 类在陶器上涂抹第一笔开始! 就在考虑应该在上面
马家窑类型几何纹饰在半山% %%马厂类型时期 开始演变’ 在半山时期的纹样仍残留着马家窑期的 许多特征" 如旋纹+ 波纹+ 锯齿纹" 但构成风格却 远没有马家窑型那么流畅+ 轻松+ 富有动感" 而是 趋于沉重+ 威严+ 震慑+ 静止" 这一特征到了马厂 类型就更加明显了" 直线取代了曲线" 虽然还间或 可见图腾的动物形象" 如马厂类型彩陶壶中的蛙 纹" 但也被变形为可怖的形象" 远没有初期那么活 泼可爱+ 轻巧+ 生动+ 稚气可拘" 现出了神秘威吓 的气氛’ 这时的原始社会处于母系氏族让位给父系 氏族" 神农氏的和平时期已经过去" 进入黄帝+ 尧 舜的战争时期" 并逐渐向奴隶制过渡" 这些陶器所 绘制的纹样也成为统治阶级手中威震+ 恐吓的工 具" 即可以用于巫术" 又可以用于战争中威吓对方 的一种手段’ 可能" 这种纹样不仅绘于彩陶上" 还 在其他的器物上出现’ 从彩陶的制作上来看" 马家 窑时期可以算是彩陶的高峰期" 其后就开始衰落 了" 半山& &&马厂类型制作上远不及马家窑期那么 精良" 究其原因" 可能是青铜器开始出现" 陶器已 不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了’
彩陶纹饰演变1_彩陶纹饰的演变
彩陶纹饰演变1_彩陶纹饰的演变追溯绘画的渊源,首先会想到史前时期那些画在陶器上的纹饰。
正是由于器表绘有精美的纹饰,考古学家把这些陶器叫作彩陶。
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盛器,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画在器表上。
彩陶图案复杂多变,纹样正视、俯视的视觉效果又有变化,是欣赏和研究的焦点。
彩陶纹饰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或昆虫一类的形象。
图案类的纹饰数量很大,种类也非常多。
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
线条画得规整流畅,图案的组织讲究对称、匀衡,疏密得体,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
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除了一些象形纹样之外,大多数是几何纹饰,最常见的有十余种纹样。
在甘肃省马家窑一带发现的被称之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上,大都描绘水波纹、旋转纹图案。
这些图案匀称、流畅,十分精彩,看上去具有行云流水之感,使人觉得轻松活泼,平和而亲切。
马家窑文化中曲线构成的旋涡纹饰是结构最复杂、完美而又有典型意义的几何纹饰之一。
作为器物纹样的几何装饰手法,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中高超的构图技巧。
面对这些五千年前的历史遗存,我们很容易想象到历史中讲述的原始氏族社会的情景:男人耕作,狩猎,捕鱼,女人从事家务或采集。
没有剥削,没有奴役,一幅平等和谐的社会景象。
稍晚于此的半山类型和马场类型彩陶的纹饰则发生了变化,那些锯齿纹、四大圈纹以及蛙纹等显得大起大落,粗犷狞厉,甚至怪诞神秘。
当时原始社会行将解体,社会发生变革,战乱、动荡等不安的情绪也在图案中流露出来。
由彩陶纹图案所引发的联想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主观臆想,在历代图案和图画中,都或隐或显地折射出当时社会风貌的基调和时代的主要精神。
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发掘出的彩陶上的动物纹虽然非常简练,但表现得很生动:自由自在游动着的鱼,奔跑的鹿,站立吠叫的狗,好象受到惊吓。
从中显示了远古艺术家捕捉动物瞬间特点的才能。
半坡村的原始艺术家已经开始把具体的物象变成装饰性的图案,并在其中注入某种观念。
关于彩陶纹饰演化的几个问题
为 了证 明莨 苕纹 样 是从 棕 榈 咔纹 样 演 变 而来 , 在 他 本具 有广 泛影 响 的 著作 《 格 问 题 》 风 中作 了精 彩
一
险 , 也不 是 毫无 根 据 。例 如 , 名 的 《 海 经 》 但 著 山 文 献 中描写 了数 以百 计 的神 灵 、 精怪 、 动物 、 异族 等 等 , 人 们 不难 在文 献里 发现 与 艺术作 品 中某 些人 物或 动 物形 象之 问 的相 似性 , 如 果研 究 者 以此 为 基 础 为 但 艺 术 中 的形 象 “ 名 ” 难 以 成 立 。美 术 史 家 巫鸿 定 则 的解 释有 两点 : 一 , 第 因为 所 引 用 的 文献 的 年代 、 来 源和 功能 都有 极 大的不 确 定性 , 这种 “ 名 ” 就 不 定 也 具 备 特定 的 历 史 意 义 ; 二 , 于 这 些 “ 名 ” 乏 第 由 定 缺 历 史性 , 它们对 理 解 沿着 连 续 的 时空 框 架 发 展 的 艺
个新 的研 究 领 域 , 后 的 潘 诺 夫 斯 基 ( . ao- 随 E Pnf
sy 成 了这 个 领 域公 认 的 大 师 。其 实 , h) 图像 学 的研 究 意义 不仅 仅 活跃 于 艺术 史 的探 索 , 图像 作 意 识 用 形态 、 思想 史 的 分 析 , 逐 渐 出现 。 许 多研 究 者 也 ¨ 看到 , 图像 学 研 究 的意 义 不仅 仅 是 直 观 性 ( 术 史 美 研 究 的方法 源 泉 ) 综 合性 , 、 重要 之 处 还 在 于 图像 本 身 的 比例 、 方位 、 彩 、 状 等 等 。这 些 图 像 的 内容 色 形 在 文 史材 料 中是没 有 的 , 是 图像 学 的特 殊价 值 。 这 对 于较 为 久远 的原 始 艺 术 , 以语 言 为 描 述对 象 的神话 故 事人 手 , 也许 是 传 统 艺 术 史 研 究 或 者美 学 研 究 的途 径 之 一 , 往 往 难 以 从 逻 辑 上 给 予 证 明 。 但
彩陶纹饰释读的困境与文化人类学方法检讨
彩陶纹饰释读的困境与文化人类学方法检讨发布时间:2010-03-21 文章来源:投稿文章作者:王先胜摘要:文章以具代表性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及马家窑文化之纹饰研究为主要考察和分析理和反思学术界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对纹饰寓意和内涵表达的认识与理解。
指出以彩陶纹饰为代表的之释读和研究长期没有进展或进展不大,事实上陷入了研究和解释困境,其原因与考古学和史前研究的理论不完善以及研究者不恰当地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有关方法、理论直接相关。
由于史前纹饰研究和解读对中国古化研究极其重要,故纹饰释读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学界重视,也需要研究者跳出既往的解释和观念框架以及要我们开拓新思路、新思维。
关键词:史前纹饰释读困境文化人类学检讨新思维最近几十年来,通过考古学家和其他一些相关学者的研究,已经认识到以彩陶纹饰为代表的中饰与中国史前人类的精神文化密切相关,当然这也意味着它们与中国史前史和传说历史乃至与整个历史文化有着重要关系。
显然,史前纹饰的含义或内涵表达之解读与揭示对所有相关学科和领域的其是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以及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
然而由于考古学和史前研究本身的理论、方法还不是那么完善和完美,史前纹饰释读长期缺乏论和方法支撑,数十年来学界在彩陶纹饰寓意和内涵表达的理解与研究上几乎没有进展或进展不大况已严重地影响到中国史前历史文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
中国考古发掘工作已经进行半个多世纪,及历史时期文化遗存可以“海量”来形容,但是至今我们对史前历史文化尤其是史前中国人的精神华文明的起源和各种文化发生、发展的历程以及中国古籍所载的传说时代历史等等所知不多。
本文拟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以时空跨度最大、关系较紧密学界研究也最深入的有代表性的几文化(即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与马家窑文化)之纹饰研究为主要考察和分析对象,梳理十年来的相关认识和理解,检讨与反思其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期望能够为纹饰释读和相关研究带转机。
浅谈原始彩陶纹饰的构成形式
浅谈原始彩陶纹饰的构成形式图形纹饰构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表现手法上表现为线与面的组合,形式上也不外乎方圆曲直,但正是这些简单的线与面构成了图形纹饰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
中国的图形纹饰在构成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及地域特色,其发展也有自己清晰的脉络,追根溯源,原始先民的彩陶纹饰可以说是中国纹饰的起源,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彩陶紋饰可以说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始祖。
彩陶的产生所谓彩陶,是指在砖红色的陶制器壁上用赭石和氧化锰等天然矿物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后呈赭红和黑色花纹的陶器。
陶器最初是作为原始先民重要的生活用具而被发明出来的,人们用它来盛装东西,烹煮食物或者祭祀。
直到彩陶的出现,彩陶是将人类最质朴的审美情趣点缀到了这些日用品中。
由于这一精神元素的注入,彩陶成为远古先民表达信仰、崇拜和祈愿的载体,也成为新石器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
中国原始彩陶其空间分布大体分为三个区域:中原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在时间上大体可以分为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五个重要时期,每个时期的彩陶装饰纹样、装饰风格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原始彩陶的纹饰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或植物类的形象;一类是抽象的几何形象,表现了古朴、简练、刚劲、单纯的艺术风格。
在器皿造型上最常见的是符合陶器功能需要的碗、钵、罐、盆、壶、豆、瓶、鼎等10余种。
彩陶纹饰的表现手法彩陶绘画具有浓郁的装饰性,特别是在几何形纹饰的表现上,结合了陶器形体的变化,几何形装饰图案虚实相间,黑白互相衬托成为“双关图案”,这是中国图案传统的一种卓有成效的组织方法。
彩陶绘画经过不断的重复和演变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程式,可以将这些描绘程式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线描型:一种以线条为主的白描式手法,线条疏密有致,能抓住对象的形态特征,显示出较高的绘画技巧。
平涂型:以单色平涂作类似剪影式的表现手法。
造型极简括,动态觉得活泼,能从特定的角度把握对象的形态特征。
综合型:这种手法结合线描与平涂两种手法上情下构成。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其特征之一就是以彩陶制作的丰富多彩、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器物。
马家窑彩陶以红、棕、灰、黑、白等五种基本颜色为主要色系,运用线条、点、面等不同的线条组合,形成了各种花纹和图案。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纹饰也经历了演变和变革,呈现出独具特色的审美特点。
起始阶段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初始于马家窑文化早期,以单线或双线穿插交错,形成了条纹、栏杆、环圈、鱼鳞、波浪等简单的图案。
此时的彩陶纹饰以黑、红、棕为主色调,釉面光润光泽,纹饰清晰整齐。
中期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逐渐发展到中期,图案逐渐复杂,呈现出多彩和多样化的特点。
此时彩陶纹饰多以大面积的滚花和点阵为主,颜色由五原色向多色过渡,呈现出艳丽的色彩。
纹饰上转变到了兼顾抽象性和具象性,有的以人物、动物、花卉为主题,有的呈现出神秘的图案象形符号。
在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末期阶段,图案的构图形式更加多样化,纹饰表现出了更为丰富的细节,呈现出更多艺术上的变化。
彩陶纹饰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从单纯的颜色过渡到了多种颜色的混搭,色彩呈现出了更加繁复绚丽的效果。
此时的彩陶纹饰以人物和花卉图案为主,纹饰表现出了较高的逼真性和立体感。
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审美特征是鲜明的。
它的纹饰以线条清晰,构图严谨,组合变化多样为主要特征;色彩上采用了红、黄、褐、常青色等各种色调,从单纯到深婉,从鲜艳到柔和,色彩展示出视觉上的层次感;图案上多以动物、人物、花草等壮丽的自然景象为主题,结合了神话传说中的图案象征,呈现出一种神秘神奇之感。
总的来说,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纹饰呈现出了多彩、多样以及艺术创新等特点,代表了当时的审美水平和文化水平,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学中器物纹饰研究存在的问题
考古学中器物纹饰研究存在的问题王先胜摘要:考古学中器物纹饰识读和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纹饰的真实性没有得到保障;二、陶器起源观点的误导;三、西方原始文化理论的误导;四、漂浮无根的猜测式研究。
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纹饰识读和研究陷入迷茫与困顿,进而影响了史前考古、史前历史和文化研究的顺利发展与进行。
针对纹饰识读和研究的困难,作者发表了三点意见和看法:一、古代纹饰有必要从物质遗存和层位学、类型学研究中相对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拥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的相对独立的研究阶段和范畴;二、有严密的数量关系设计的典型器物纹饰及其内涵表达是纹饰识读和研究的可靠性基础;三、有些古代纹饰可能蕴含多种相关联且能兼容的意思和含义,而不适合作“是此非彼”、“非此即彼”的释读。
关键词:考古学纹饰识读和研究主要问题启示和看法这里所说的纹饰主要是指古人刻画在各种器物上的图案、符号、记号,同时它也应该包括一些有特定造型和含义的雕塑、器物构成部分乃至器型,也应该包括岩画和某些图案化的遗迹﹡。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简称为纹饰或器物纹饰、考古学纹饰、古代纹饰。
众所周知,考古学的两个基本理论是层位学和类型学,它们主要服务于古代遗存的发掘和整理阶段,为判定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不同的文化遗存、遗物的相对年代而存在。
在这个基本构架中,纹饰研究是从属于、附丽于层位学、类型学的,它既不构成一个独立的阶段,也不构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范围,当然也就没有自己的理论、方法。
由于考古学自诞生以来就定位于主要研究古代物质遗存、物质文化,所以纹饰必然只能从属于、附丽于物质遗存;由于古代纹饰在考古学中没有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阶段、学科范围,考古学也就始终是研究物质文化的科学,纹饰研究也就大体上是为物质遗存研究、为类型学服务的,此外,它就成为而且只能成为研究者手中的泥团,怎样捏,全看各人的想法、手艺。
中国新石器时代以及青铜器上的纹饰并不仅仅是古人的美术作品,或者说它本来的意思表达、创作意图不是美术,这已是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
论中国彩陶纹样的发展
论中国彩陶纹样的发展一、概述中国原始社会的彩陶纹饰经由初级阶段的仰韶文化半坡、庙底沟类型彩陶, 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再到原始文化彩陶衰落,前后经历了四千多年的历史。
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彩陶纹饰随社会原始形态和原始人类审美意识发展,由最初的在器物口沿涂抹一道简单的黑色或红色宽带纹, 到出现由直线和折线为主的三角形纹或环折纹,继而出现了较为写实的动物或人物图像。
总体看来,彩陶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由单纯到丰富, 由简练趋向繁琐的漫长过程。
而与此同时中国彩陶纹样有着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和艺术表现, 这是人类艺术渊源流传的最重要形式之一。
二、中国彩陶纹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彩陶图案类的纹饰数量很大, 种类也非常多。
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
线条讲究规整流畅, 图案组织讲究对称、匀衡、变化, 疏密得体, 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
彩陶的描绘用线条造型, 运动流转是主要的旋律, 从模拟到夸张, 从夸张到变形, 在形和线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培养和创造了线的艺术。
艺术创作则包含着两种形式: 一是装饰的作风, 二是描写的方法, 一路发展下去, 脱离了远古的蛮荒和愚昧, 人类也在生存的斗争中, 一步步走向文明。
三、中国彩陶纹样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彩陶文化,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而且因时间地域的不同,分别有着不同的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彩陶可分为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马厂类型三种。
1.半坡彩陶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
纹样一般是自然形态的再现。
半坡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
仔细体味,有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感觉,可以说是半坡人原始生活的记录。
纹饰形象主要描绘了当时人们接触的动物,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
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2.庙底沟彩陶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得多。
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摘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其彩陶纹饰作为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审美意义。
本文从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起源与发展、类型、演变过程、审美特征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研究表明,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在演变过程中逐渐丰富多样,体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对后世陶器制作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结论部分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重要性进行了总结,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审美特征、影响、重要性、研究、文化、起源、发展、类型、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家窑文化是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文化,其彩陶纹饰作为该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形式,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以其绚丽多彩、精美细致的特点而闻名于世,为研究古代文化、社会和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随着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起源、演变和特点进行深入探讨,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趋向提供更多线索。
本论文旨在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及审美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探讨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古代文明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推动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领域的深入发展,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马家窑文化是中国史前文化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而其彩陶纹饰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对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社会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提供重要线索。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演变及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彩陶纹饰是中国古代陶器中的一种精美艺术品,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特征,还展现出了演变的历史脉络。
本文将从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演变及审美特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早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前,最初以线性纹为主,线条简洁流畅,主要以斜线、直线和曲线等基本线条组合构成纹饰,呈现出原始朴素的审美特征。
2.中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手工艺水平的提高,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逐渐演变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图案,如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等,纹饰结构逐渐趋于成熟,线条更加流畅,图案更加生动,呈现出稳重大气的审美特征。
3.晚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到了晚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图案更加多样丰富,颜色也更加艳丽,纹饰风格逐渐趋向成熟和完善,展现出了成熟丰富的审美特征。
1.简约的审美特征早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以线性纹饰为主,简约而不失精致,线条流畅,构图简洁,给人以素雅、朴实的审美享受。
2.生动的审美特征随着纹饰的发展,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逐渐增加了各种图案,如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等,图案生动丰富,给人以生机勃勃的审美感受。
3.艳丽的审美特征晚期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的颜色更加丰富多彩,红色、黄色、蓝色等明快的色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彩陶纹饰,给人以艳丽夺目的审美体验。
4.大气的审美特征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在构图上注重整体效果,追求稳重大气的审美特征,线条流畅,纹饰丰富,给人以稳重大气的审美享受。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其审美特征也日益丰富多样,简约、生动、艳丽、大气成为了其独特的审美标签,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这些审美特征不仅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也为当代的陶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料。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和关注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陶瓷文化。
陶瓷纹饰的演变与发展
陶瓷纹饰的演变与发展陶瓷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瓷器萌芽于商代,成熟于汉代,隋唐为繁盛时期,宋元达到鼎盛,至今还在继承、创新和发展着。
彩陶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卓越的工艺创造。
青瓷自东汉晚期作了成功的烧制之后,迅速进入日常生活之中,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漆器和金银器,成为主要用具。
宋代陶瓷处于高度发达的阶段,不仅有为供应宫廷贵族而烧造的高等瓷器,并且民间陶瓷的需求量也大为增加,陶瓷生产地遍及全国,名窑遍布南北各地。
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瓷器萌芽于商代,成熟于汉代,隋唐为繁盛时期,宋元达到鼎盛,至今还在继承、创新和发展着。
广义的“陶瓷”包括陶器、瓷器、炻器。
陶瓷是由陶器和瓷器两种形式组成的,先有陶后有瓷。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较重要的有泥质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四种。
泥质灰陶是古代最普遍的陶器,最初的陶器因为受编织物影响较大,在烧成的陶器上还保留着编织物的痕迹,像布纹、席纹和绳纹都成了简单的装饰。
陶器表面的绳席纹装饰,在汉代以后消失。
绳席纹陶鬲的形式与装饰方法都表现了陶器与编织物(或皮革器)的密切关系。
因长时期的应用而成为工艺造型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陶器上的绳纹装饰,后来长时沿用。
彩陶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卓越的工艺创造。
马家窑彩陶,以点、1/ 7圆、波纹、旋纹、直线纹搭配成图案,非常匀称得体,上口部的图案是河水平稳波动,碧波荡漾的涟漪;中部是汹涌的波涛翻卷层层浪花,形成激流漩涡。
下部的平行直线构成了水波的恬淡温柔的景象。
半山彩陶罐是古代工艺中的杰出的作品。
在造型上彩陶罐各部分有一定的比例,如高度和宽度,腹径和底径的比例,使之有助于柔和优美的外轮廓线的形成,在中国工艺史上为最成功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造型之一。
装饰因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几何形装饰花纹的组成,或疏或密,都结合了形体的变化。
这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项重要传统手法的开始。
几何形装饰花纹以波状弧线效果最鲜明。
装饰图案虚实相间,黑白互相衬托成为“双关图案”。
这是中国图案传统的一种卓有成效的组织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鸟纹从具象向抽象的演化过程 146
◆艺术学研究
图 3 鳄鱼纹样 ( A. C. 哈顿,1895)
但是,有人指出这种解释方法存在着致命的弱 点,那就是几乎没有一幅图案是标上日期的。因此, 没有证据可以证明,比较易于辨认出的鳄鱼图案一 定就是最早创造的。因为图案的演化过程也可能出 现相反的顺序,如波斯地毯上的程序化漩涡纹样变 成了写实表象的鹦鹉。另外,李格尔的研究中则认 为莨苕叶饰的起源也经历了类似从几何纹样向写实 纹样的转化。[8]247 如果这种迹象确实存在的话,那 么我们是否可以怀疑曾经肯定的彩陶纹饰发展脉 络?
145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年第 3 期
题、纹饰成分乃至最有代表性的图画结构更为稳定、 更合乎传统的了。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容器的彩 绘不是自由自在的画家个人创作的结果,相反,这是 有严格规定的象征物,它服从于一定的礼仪———崇 拜的作用。”[6] 216
彩陶的彩绘母题、纹饰意义究竟是“礼仪”、“崇 拜”还是其他? 也许在原始人的眼中,这些“有严格 规定的象征 物 ”有 着 简 单 而 明 确 的 含 义,他 们 往 往 可以一望得知; 然而,在今天看来要准确破译这类文 化物品却是艰难的。美学家李泽厚敏感地认识到这 一点。他认为陶器纹饰的演化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困 难的科学问题,尚需深入探索。因此,他在归纳陶器 纹饰演化的倾向和规律时,总是小心翼翼地使用一 些留 有 余 地 的 词 语,如“由 写 实 的、生 动 的、多 样 化 的动物形象演化成抽象的、符号的、规范化的几何纹 饰这一总的趋向和规律,作为科学的假说,已有成立 的足够根据。同时,这些从动物形象到几何图案的 陶器纹饰并不是纯形式的‘装饰’、‘审美’,而具有 氏族图腾的神圣含义,似 也 可 成 立”[7]18 - 25 。毕 竟 《美的历程》不是研究艺术史的专著,而只是一本欣 赏书,李泽厚后来也多次澄清这一点。所以,我们在 参考时需要保持一种怀疑精神。但是,对于书中引 用的四份材料( 1.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半 坡》; 2. 苏秉琦: 《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 3. 石 兴邦: 《有关马家窑文化的 一 些 问 题》; 4. 严 文 明: 《甘肃彩陶的源流》) 则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于较为久远的原始艺术,以语言为描述对象 的神话故事入手,也许是传统艺术史研究或者美学 研究的途 径 之 一,但 往 往 难 以 从 逻 辑 上 给 予 证 明。 相对而言,图 像 及 其 形 式 作 为“实 物 ”,无 疑 成 为 艺 术史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这样的结论也许有些冒 险,但也不 是 毫 无 根 据。 例 如,著 名 的《山 海 经 》文 献中描写了数以百计的神灵、精怪、动物、异族等等, 人们不难在文献里发现与艺术作品中某些人物或动 物形象之间的相似性,但如果研究者以此为基础为 艺术中的 形 象“定 名 ”则 难 以 成 立。 美 术 史 家 巫 鸿 的解释有两点: 第一,因为所引用的文献的年代、来 源和功能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定名”也就不 具备特定的历史意义; 第二,由于这些“定名”缺乏 历史性,它们对理解沿着连续的时空框架发展的艺 术史也就意义有限。[2] 27
开始是写实的、生动的、形象多样化的,后来逐 步走向图案化、规律化、规范化,而蛙、鸟两种母题并 出这一点 则 是 始 终 如 一 的。”这 四 份 材 料 比 较 一 致 的观点是彩陶的纹饰具有明显的规律,这个规律就 是: 由写实向写意再到抽象演变。另外,材料 4 还有 一个观点 非 常 重 要———它 提 出 了 彩 陶 中“蛙 纹 ”和 “鸟纹”属于两种装饰纹样的母题。
假设我们能从儿童绘画规律性研究来分析彩陶 纹饰发展的话,还使研究变得更加有趣。例如,在美 术教育中,罗恩菲德( V. Lowenfeld) 曾把儿童美术的 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涂鸦阶段( 2 - 4 岁) 是儿童自我 表现的第一阶段; 样式化前阶段( 4 - 7 岁) ,儿童作 首次的表现尝试; 样式化阶段( 7 - 9 岁) ,有形体概 念的形式; 党群年龄( 9 - 11 岁) 是理智萌芽的阶段; 推理阶段( 11 - 13 岁 ) 是拟写实的阶段; 青春危机 期( 13 岁 - ) 是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不妨 将儿童美术发展阶段与彩陶纹饰演化过程作一比 较,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例如在 涂鸦期阶段,我们很难猜测儿童在画面上表达的意 思,正如早期彩陶上的纹饰只是一些简单的划线,这 些符号也许是随意为之,在今天其真正含义已难以 解读。但在样式化阶段,虽然儿童表现的符号仍然 具有很大的模糊性,但是儿童所使用的符号具有象 征性,这些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与彩陶上的具象纹饰 也十分相似。因为,无论是鱼纹或蛙纹都不是随意 的,它们的表现均有严格的格式。样式并不是随意 的记号,而是与身体和心智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有 研究人员认为,早期彩陶的主要纹饰有人面鱼纹、鱼 纹、蛙纹、鹿纹等。纹饰的构成有两种: 一是左右对 称的正平面,一种是剪影式的正侧面。这种构图形 式易抓住对象的特征加以描绘,给人一种鲜明的形 象,又具有一定的装饰性。这种极其概括简练的表 现手法具有儿童画的特征。[9]
我们已知的半坡类型彩陶纹饰大致可分为两大 类: 一类是具象的人、动、植物纹样,主要是鱼纹( 见 图 4) ; 另一类抽象的以折线纹、三角纹、网纹、成组 平行线为主的几何形纹样( 见图 5) 。
图 4 彩陶鱼纹盆(半坡类型)
图 5 几何纹钵(半坡类型)
从这些实物我们可以看出,在早期的彩陶中,无 论是象形的描绘,还是比较抽象的几何图形都可以 找到; 而且,这些彩陶也没有标明准确的制作时间, 那么,我们凭什么可以判断最早画在彩陶上的装饰 一定是比较写实的呢? 其实,如果我们观察比半坡 彩陶更为久远的文化,如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以及 裴李岗文化,在 出 土 的 彩 陶 上,其 纹 饰 几 乎 呈 几 何 形,如网状绳纹、红色宽带纹、划纹等等。这些实物 似乎更能显示,早期的彩陶纹饰起源是抽象的几何 形而不是类似于象形的写实。
由此可见,彩陶纹饰演化问题主要有两个: 第 一,纹饰演化的过獉程獉;獉第獉二獉,纹獉样獉的獉母獉题獉。獉关獉于獉第一獉 点獉,獉我獉们獉可獉以獉做獉出獉两种獉演獉化獉过獉程獉的獉假设獉。一种是由 写实向抽象发展,另一种刚好相反,由抽象向写实发 展。那么,彩陶纹饰演化到底是选取哪种发展趋势? 或者两者演化趋势都同时存在? 这取决于我们找到 的彩陶实物以及对这部分实物的时间界定。否则, 我们作出任何判断都只能是一种假设。
西方艺 术 史 研 究 也 同 样 出 现 这 样 的 例 子。 譬
如,关于科林斯式柱头就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一个 小姑娘的墓地上,有人放下了一只盛着玩具的篮子, 凑巧,这个篮子正置于一株莨苕的根茎上。春天,莨 苕的新枝从篮子两边长处来,被压迫着以致新枝长 成涡卷形曲线。雕塑家卡里马库斯当时在科林斯, 他偶然路经此地,注意到了篮子与莨苕的这种偶然 结合很诱人,便把它描画下来,于是就有了科林斯式 柱头。[3]83 - 84 这个故事还演绎成一个艺术教育与人 文精神相结合的例子: “每当我们从街上看到这个 美丽的柱式时,就不难想到那个早逝的小生命,并对 她寄托着无限的同情与怜爱……假如教师只是从建 筑形式上介绍科林斯柱式,而不深刻地理解它的人 文内涵,就 会 使 学 生 失 去 了 一 次 很 好 的 学 习 机 会。”[4]但是美术史家李格尔( A. Riegl) 根本不相信 这个故事,他认为科林斯式作为一种在西方装饰史 上重要的纹样,被说成是直接从大自然中摹仿而来, 这是不能让人接受的。他说“莨苕纹样最初只不过 是转变为立体雕刻的棕榈叶纹或半棕榈叶纹”[5]85 。 为了证明莨苕纹样是从棕榈叶纹样演变而来,他在 一本具有广 泛 影 响 的 著 作《风 格 问 题 》中 作 了 精 彩 的论证,而他论证的手段,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图像学 研究综合运用于美术史的一个成功典范。
二
从棕榈叶纹或半棕榈叶纹到莨苕纹样,是关于 装饰纹样母题起源及其演化过程的探索。这种视角 对分析中国彩陶纹饰的演化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 研究者认为,因为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期最有代表 性的文化器物,如果能找到彩陶的纹饰母题,将有利 于从一个方面来解释中国文化的问题。所以,列· 谢·瓦西里 耶 夫 说,“恐 怕 再 没 有 比 彩 陶 的 彩 绘 母
如果能用儿童美术的发展规律来分析彩陶纹饰 的演化,那么问题就显得简单了。当然,做出这样的 结论也只能是一种推测。虽然彩陶纹饰含有很大的 绘画因素,但是毕竟还是成人所作的物品,也很难用
材料 1 用三幅图演示了具象的鱼如何逐步演化 成抽象几何图案的过程,为了方便接下来的论述,我 们复制其中的一幅( 见图 1) 。
材料 2 演示了鸟纹图案从写实到写意再到象征 的过程( 见图 2) ; 材料 3 演示了几何形图案花纹由 动物图案演化而来的( 鸟纹→螺旋纹饰、蛙纹→波 浪纹和垂幛纹) ; 材料 4 不但说明了半坡彩陶和庙 底沟彩陶的几何花纹分别由鱼纹和鸟纹演变而来, 而且还进一步指出: “把半坡期到庙底沟期再到马 家窑期的蛙纹和鸟纹联系起来看,很清楚地存在着 因袭相承、依次演化的脉络。
2012 年第 3 期
华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No. 3,2012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 年 6 月 Jun. 2012
关于彩陶纹饰演化的几个问题
华年
提出这种怀疑基于如下理由: 原先我们划定的 彩陶纹饰走廊中,其样本采用基本属于“横向”。所 谓“横向”即 样 本 的 选 择 并 不 是 以 一 个 遗 址 出 土 的 彩陶来分 析 的,而 是 跨 越 了 不 同 地 域 和 不 同 时 期。 如果要证明纹饰的顺序,逻辑上需要一种“纵向”条 件,即同一地域、同一文化,而且还要找到一定数量 的不同时期的彩陶,这样才能明确“层位”关系。
( 华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