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研究[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能源开采方面也有了
重大的突破,探测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尤其是在云南上芒岗发现的卡林型金矿床是附近矿区开采的首例。
因为针对此处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对相关地质与矿产资源的了解不是非常充分,所以,一定要在此基础之上引进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理论,加强对此金矿床的研究。
[关键词]云南潞西金矿成矿模式找矿
云南上芒岗金矿区位于一条多金属的成矿带上,同时又属于“三江”成矿带的范围,必然会成为开发矿产资源的重点区域。
针对上芒岗的金矿区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了解其矿床的地质状况、矿石含有的微量元素、矿石矿物学、流体包裹体以及稀土元素等,在对控矿规律进行总结,进而设计其成矿模式,并且利用相关技术与方法,对此矿区与周边矿区进行成矿预测,进一步研究找矿形势。
1成矿模式研究
1.1沉积-初始富集期
在火山喷发、海底热水流动以及大陆裂谷边缘海的演化作用下,形成了岩石圈结构层,在陆地化学物质不断的沉积过程中,还伴随着火山喷发物质的沉积,而其中就含有大量的金、铜等成矿物质,为成矿提供了初始矿源层。
并且随着边缘海的不断扩张,逐渐形成了一些深切割断裂,在地壳深部开通了一道与海底展开物质交换的渠道,致使海水能够在深循环的作用下,吸收岩石中的部分成矿物质,通过热卤水的方式逸出海底,进而对海底的物质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改变,主要就是创造了一个高温缺氧的环境,导致泥质砂岩层中含有大量的成矿物质,逐渐形成黄铁矿。
一些含矿的热卤水覆盖在含矿的火山上,提高初始矿源层的位置,进而形成了成矿的部分来源,然后,通过长时间的幔热运动形成地热场,并且方便壳幔物质的迁移,进而富集成矿。
1.2构造-岩浆-热液期
该地区曾经遭受过古太平洋与特提斯两种构造域的复合作用,其相应的构造环境既不属于安第斯大陆范围,也不属于大陆裂谷地带,属于一种大陆边缘向内断块过渡的环境。
随着地幔侵蚀作用导致玄武岩源区出现局部熔融状态,进而形成了具有碱性的岩浆,并逐渐上升,与地壳物质之间出现强烈的互相作用,进一步形成闪长质岩浆。
岩浆在断裂构造的有效配合之下,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上升,这样就使得两组断裂构造进行交汇地方的导岩性比较好。
上升的岩浆在浅部进行定位之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岩浆就会出现对流的现象,进而在溶流分离的作用下使流体更加稳定与分离,并且进行深层次的集聚;深部岩浆通过相关的活动可以与浅部岩浆进行联系,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提供持续的含矿热液与热源,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对浅部岩浆的冷却时间进行有效的延长,并且加快其溶流
分离的综合作用,进而形成了矿物质浓度比较高的热液。
深部含矿热液随着裂缝不断向上移动,在到达隔挡层之后,成矿流体通过渗流的方式在多孔介质中进行相关的迁移,其流动的速度相对比较缓慢。
在岩浆的演化过程中,地层岩石与成矿流体之间进行了岩-水交换反应,进而形成了成矿流体系统。
尤其是此时还汲取了长英岩物质,进而导致岩浆成矿物质与岩浆热液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着不断的混合,并且随着岩浆与周边岩石构造的不断迁移,导致脉状矿化,最后形成了金矿体。
所以,构造-岩浆-热液的动力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处在区域性张性的环境下,上芒岗金矿区与地幔岩石之间的地质关系非常紧密;二是,矿床集中分布的因素主要就是指构造-岩浆不同深度的控制程度;三是,具有碱性的陆下岩石岩浆与地壳物质之间发生同化作用,进而为形成金矿床流体系统提供了相应的物质条件。
1.3表生期
在成矿之后的阶段中又经历了长时间的大陆碰撞作用,进而导致相应的断裂构造发生了不同的改变,在以后的时间内又发生相应的升降活动,进而导致浅部矿石经常在外力的作用下遭到破坏,严重的甚至发生再次热液成矿现象。
构造与地下水作用对原来的矿床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通过红土化以及岩溶化作用对原来的金矿区产生了一定的侵蚀、改造以及再生,随着风化、冲洪积以及残坡积的作用,在浅部地表处形成了相对比较复杂的氧化带,进而形成了现阶段能够进行开采的金矿石,也就是红色粘土型金矿床。
此类矿床就是在矿化体与原生矿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矿区内逐渐形成矿化体与原生矿床之后就逐渐升高一直到地表,也就是成矿的表生期。
表生作用主要包括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坡积作用以及残积作用这四个作用。
这个成矿的表生期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分别为岩溶作用的阶段、残积作用的阶段、红土化作用的初级阶段、坡积作用的阶段以及红土化作用的后期阶段。
2找矿研究
现阶段比较常用的找矿预测方法就是地球化学勘查法,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在加大对此种方法的研究力度。
此种方法主要包括X荧光测量法、γ能谱测量法、氡气法、地气法、地电化学法等。
X荧光测量法就是指利用人工放射性的特点对需要探测的样品物质进行探测的物理方法,可以对样品物质当中的元素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确定其含量与种类。
当需要测量的样品物质受到辐射激发的时候,各种元素原子就会出现电子跃迁的现象,进而放出相应的X射线,通过对这些X射线的测量计算出相应元素的含量。
γ能谱测量法就是指一种非常天然的放射性测量方法,对比放射性元素钍系与铀系的γ射线能谱,进而选择一段适合的数据对其展开相应的能谱测量,对岩石中含有的钾、金等元素的含量进行一定的推算。
此种方法就是利用γ能谱仪对野外的土壤、岩石表面进行直接的测量,进而得到相应的射线强度以及相关元素的含量。
氡气法就是指岩石中钍、铀等放射元素会在衰变的时候产生一定的氡气,并且产生的气体能够进入到岩石溶洞、缝隙、地下水以及土壤孔隙当中,在衰变的时间内,具有非常强的迁移能力,对其进行测量的一种方法。
测氡的方法主要包括射气测量法、活性炭法以及裂变径迹法等。
通过相关实践证明,产生气体的迁移距离能够超出10米,更远的甚至可以达到上百米。
地电化学法是勘查隐伏矿床的新方法,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此种方法的不断完善,对于矿床的定量评价也就更加准确。
此种方法在矿体中的元素能够以离子状态向地表迁移,并且指示元素与成矿元素基本上是保持一致的。
3结语
总而言之,上芒岗金矿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金矿类型,在对其进行研究的同时,以浅部红色粘土型金矿为基础,加深对深部金矿的研究,进而加强对此类金矿床的综合研究。
因为对于此类矿床的研究程度还比较低,缺少相应的经验与资料,因此,一定要充分结合缅甸卡林型金矿床的研究经验,加深对上芒岗金矿床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普传杰.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06).
[2]高振敏,杨竹森,李红阳等.云南潞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J].地质地球化学,2002(12).
[3]罗泰义,王立峰,饶文波等.云南潞西上芒岗金矿红色粘土化作用及其环境效应[J].矿物学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