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15de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6.png)
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2)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人物、改革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通过探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提高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2)树立尊重多元文化、追求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其影响。
(2)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人物、改革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1.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是近代历史的开端?(2)简要介绍文艺复兴运动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特点。
2.文艺复兴运动(1)分组讨论: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2)展示代表人物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的艺术魅力。
(4)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对后世的影响。
3.宗教改革(1)讲解宗教改革的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宗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介绍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改革内容。
(3)分组讨论: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联系与区别(1)引导学生思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5.课堂小结(2)强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6.课后作业(1)熟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在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3)课后作业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4)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五、教学资源1.教材:高中历史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辅助材料:代表人物作品、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宗教改革漫画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34b25c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d.png)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2. 使学生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思想。
2.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 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4. 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5.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献,增强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直观认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看法和认识。
4.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中世纪欧洲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文艺复兴:介绍文艺复兴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思想,重点讲解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 讲解宗教改革:介绍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重点讲解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4. 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影响:讨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它们在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联系和区别。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其他领域的具体影响。
4. 准备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表达,了解他们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理解。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博物馆,直观感受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美学特点。
用 教案 必修3 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用 教案 必修3 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945500d7a1c7aa00b52acb46.png)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玛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基础知识;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探究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2、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通过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3、源流际会,分析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变化、发展的原因和方法。
4、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一些名画和著名文学作品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重点与难点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和实质。
难点:通过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文艺复兴1、产生条件: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发生的主要原因:①物质前提:14、15世纪的意大利处在西方贸易的中心地位,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采取一些重商政策,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新生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先进知识分子顺应资产阶级的要求,进而提出一系列符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张。
③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④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存,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
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
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案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967f6127d3240c8447efed.png)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教学课题本课课题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本课前一课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后一课是《启蒙运动》。
二、课标解读本课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弘扬,并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
本课主要是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于人文主义精神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下一课的学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形成一个整体连贯的只是体系。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文艺复兴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古典文化、资本主义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文艺复兴的主要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成就;文艺复兴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2)在宗教改革概念之下,使学生形成如下的知识系统:资本主义发展与宗教改革的相互关系;西欧国家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主要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的基本史实;德意志、法国、英国宗教改革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本节教材中涉及的基本史实和基本历史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前因后果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历史过程、历史人物、思想和作品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4)通过对文艺复兴中重要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文艺鉴赏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和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反对宗教迷信。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公开课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08f0a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7.png)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学术论文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素养。
-定期组织历史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画像,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首先,我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幅画作背后的历史故事吗?”通过学生的回答,逐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5.阅读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如达·芬奇、马丁·路德等,并准备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人物介绍,每人限时3分钟。
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彼此的认识。教师将及时批改作业,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不断提高历史学科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变革的作用及其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及其影响。
2.学生讨论过程中,我巡回指导,回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确保讨论的有效性。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名词解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人文主义。
2.选择题:关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
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时代背景,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历史意义。
2.掌握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作品,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价值。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459d07b52acfc789ebc98c.png)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重点难点: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讲述: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深刻探讨的问题是文艺复兴,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究竟什么是文艺复兴?它是如何兴起的呢?它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文艺复兴。
大家通过预习就知道文艺复兴的主战场是在哪一个国家?(意大利)。
对于意大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喜欢看足球的同学。
我们知道,意大利有很多世界顶极的足球俱乐部,像是国际米兰、尤文图斯、佛罗伦萨等等。
但是从现在来看,在欧洲,意大利并不算是最强的国家。
即使在中世纪,欧洲的传统强国也并不包括意大利。
那么,在当时为什么文艺复兴会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而不是英国、法国或者是德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文艺复兴之前意大利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文艺复兴得以在这个国家首先出现。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8c297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b.png)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2. 让学生掌握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影响以及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的背景:中世纪的欧洲社会状况、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2. 文艺复兴的时间、地点和代表人物:14世纪意大利、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3. 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人文主义、理性、科学精神。
4. 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等领域的创新。
5. 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现代西方文化的基础、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时间、地点、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艺术成就。
2. 教学难点: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代表人物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家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的艺术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进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艺复兴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和艺术成就。
3. 分析: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名家作品,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的艺术魅力。
4. 讨论:组织学生探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6. 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活跃程度,评估他们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c3b75e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5.png)
1.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内在联系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引导学生挖掘其内在关联,形成系统化认识。
2.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可能过于注重表面现象,忽视深层次原因和影响,需要培养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练习题目,涵盖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知识点,如:“列举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简述宗教改革的原因及其影响。”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提交练习,教师进行批改,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主要知识点。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辩论等活动中体验历史,提高历史实践能力。
-编写历史剧本,让学生扮演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深入理解其思想观念。
-举办宗教改革辩论赛,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为各自的观点辩护,锻炼辩证思维能力。
3.组织小组Leabharlann 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分组讨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形成小组观点,进行班级分享。
2.设计一份关于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代表性人物的介绍展板,内容包括人物肖像、生平事迹、主要成就及其影响。要求展板内容丰富,设计美观,能够直观展示人物的特点。
3.拍摄一段关于文艺复兴或宗教改革时期的历史短剧,要求剧情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充分体现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短剧时长不超过10分钟。
4.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文化发展的贡献,以及它们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要求结构清晰,内容丰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e42b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1.png)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2. 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
3. 使学生了解宗教改革的主要观点、宗教改革家的主张以及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原因: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文化和科技状况,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
2. 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个性解放等。
3. 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领域的重要作品和代表人物。
4. 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奠定基础,推动人类思想的解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艺复兴的背景、主要思想和艺术成就;宗教改革的主要观点和影响。
2. 难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原因、主要思想和艺术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艺复兴作品和宗教改革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艺术作品等。
2. 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文献、图片等资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画和雕塑,引导学生思考中世纪文化的特点,引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话题。
2.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原因:简要介绍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文化和科技状况,以及新兴资产阶级的兴起。
3. 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讲解人文主义、古典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4. 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详细介绍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等领域的重要作品和代表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等。
5. 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强调文艺复兴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奠定基础,推动人类思想的解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26fe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e.png)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 使学生掌握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艺术成就和影响。
3. 使学生了解宗教改革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和影响。
4.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原因: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文化和科技状况,意大利城市的兴起,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2. 文艺复兴的主要思想:人文主义,关注人类价值和尊严,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
3. 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等领域的发展,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
4. 文艺复兴的影响:对后世文化、艺术、科学、哲学等领域的影响,为现代社会的诞生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原因、主要思想和艺术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比较法: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历史事件。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原因、主要思想和艺术成就。
3. 分析:分析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让学生感受文艺复兴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5. 总结: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历史事件。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包括论文、研究报告等。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提问、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批判性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历史教科书或相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教材。
2024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2024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671f3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7.png)
2024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掌握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以及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欧洲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历史事件中提炼经验教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欧洲历史中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作和宗教改革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这两个历史事件的了解,并简要介绍它们的背景。
2. 讲授新课文艺复兴讲解文艺复兴的含义和起源,强调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
逐一介绍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人物,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重点分析他们的作品及其反映的时代精神。
讨论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文化和科技的影响。
宗教改革讲述宗教改革的背景,特别是教皇与德意志诸侯之间的矛盾。
详细介绍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和改革措施,如“因信称义”、“圣经至上”等。
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政治、宗教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3. 深化理解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片段,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
4.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分享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看法,以及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场辩论会,加深对改革内容的理解。
5. 总结提升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历史事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历史纪录片片段等辅助教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安排简答题,让学生回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基本知识。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教案设计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761a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c.png)
多媒体资源准备
80%
PPT课件
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 难点解析、课堂互动环节等,使 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100%
视频资料
选取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关 的历史纪录片或专题片,让学生 在观看中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丰 富性。
80%
音频资料
准备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作 品,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感受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气息。
教学内容
文艺复兴的背景、主 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主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 响
宗教改革的背景、主 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主张
教学重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涵 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及意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欧洲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精神的实质
展示图片或视频
展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或宗教改革的场景,让学生对这两个时期有初步 的认识和了解。
新课学习
背景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人们开始追求世俗生活的享 受和个性解放。
内容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自由、平等和博爱。在 艺术领域,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强调对自然和人体的真实描绘,追求美感和和谐 。
课堂小结
01
02
03
04
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 要内容和影响
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 要内容和影响
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 要内容和影响
总结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 要内容和影响
07
评价与反馈设计
设计评价策略
课堂表现观察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包括参与度、注意力集中情况、 讨论和提问的积极性等方面,来 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高二(上)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eb49c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c.png)
5.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文艺复兴是一场重视人文主义、追求个性解放、崇尚理性与科学的运动,它为欧洲社会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包括中世纪欧洲的宗教束缚、资本主义萌芽等。
2.详细讲解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如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3.阐述文艺复兴对欧洲文化、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影响,强调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4.过渡到宗教改革,介绍马丁·路德、加尔文等宗教改革家的主张,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宗教、政治、社会的影响。
5.强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理解两者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提高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在本章节的学习中收获更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过程、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4.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敬畏之心,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作用。
2.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激发学生对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观的认同。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关注人类命运,尊重不同文化,关爱弱势群体。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巩固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了解。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教案设计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cea4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d.png)
提高作业
深入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 主义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 响。
研究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政 治和文化的影响,以及其对现 代世界的影响。
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 的社会变革和历史意义。
拓展作业
对比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 期的文化、艺术和社会发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本质和意义。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 维,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 价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对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重要 贡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
,探讨其异同点。
结合现实生活,思考文艺复兴和 宗教改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
撰写一篇短文或报告。
探索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 重要人物、事件和思想,制作一
份手抄报或PPT展示。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讲授新课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系统讲解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全面介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特点、 代表人物和作品,以及它们对欧洲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对比分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通过对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点,加深 学生对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理解。
题和观点。
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对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的基本概念、特点
和影响的掌握情况。
思维能力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教案设计ppt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教案设计ppt](https://img.taocdn.com/s3/m/bf187f7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4.png)
测试成绩
通过测试成绩分析,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 握程度。
改进措施的反思
针对教学内容的反思,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关资料的收集 和整理,确保知识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针对教学方法的反思,需要不断尝试新 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在线教学
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学习 资源、作业和测试,方便学生
自主学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04
CATALOGUE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讲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 尔等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艺术家 和马丁·路德等宗教改革家的故事 ,引起学生的兴趣。
历史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 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 会和文化环境。
马丁·路德
主张“因信称义”,强调 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 反对教会的权威。
约翰·加尔文
提出“预定论”,认为人 的命运由上帝预定,个人 需通过勤奋工作和节俭生 活来获得上帝的认可。
英国国教
主张政教分离,强调国家 的主权和民族文化的独立 性。
03
CATALOGUE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第6课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教案 教案设计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01
CATALOGUE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的背景、主要内 容和影响。
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 改革对欧洲社会、文 化和宗教的影响。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3ca74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b9.png)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代表人物。
(2)掌握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及其主要成就。
(3)理解宗教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教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
(2)运用比较法,深入理解两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区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1)背景:意大利的地理、经济、政治因素。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 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1)文学:莎士比亚、但丁、彼特拉克等。
(2)艺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
(3)科学:伽利略、布鲁诺等。
3.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原因(1)背景:欧洲宗教和政治腐败、神学异化。
(2)原因:印刷术的发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宗教权威的削弱。
4. 宗教改革的主要过程(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2)宗教改革的扩展:加尔文、慈运理等。
(3)新教与天主教的冲突:战争和分裂。
5. 宗教改革的影响(1)宗教制度的变革:新教的产生和天主教的反动。
(2)思想文化的解放:宗教权威的削弱,人文主义的兴起。
(3)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民族国家的崛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文学、艺术、科学。
(3)宗教改革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联系和区别。
(2)宗教改革对欧洲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教材,了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等。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艺复兴作品和宗教改革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
![第6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5a29f8f90f76c661371a9f.png)
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授课对象:高二12班指导老师:赵静带队老师:崔恒秀授课人:费艳红一、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三、教材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6课,必修三作为文化史地位重要;本课教材围绕14~16世纪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主题,重点向学生介绍了当时欧洲的两大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大力弘扬,并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
同时,两大运动影响深远,有大量的古迹、资料流传至今,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
四、学情分析本课针对的对象是高二12班,高二12班作为一个文科班,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有一定基础,对于本课学习有一定的奠基作用;但是,学习本课仍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人名、人文主义等知识点没有了解,学习有一定困难。
五、重点难点:重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意志的宗教改革难点:文艺复兴的实质,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
六、教学方法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图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讲述。
师生在共同交流、合作探究中一起学习本课。
七、课时安排:1 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对于意大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喜欢看足球的同学。
我们知道那里有世界最具权威性的足球赛;那里有最诱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那里有世界著名的永恒之城──罗马,威尼斯、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
就在这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达克斯、但丁、米开朗琪罗、达·芬奇、伽利略、马克·波罗等伟大的人物;也是在这块土地上诞生了恺撒大帝、墨索里尼和暴君。
这就是意大利──一个神秘的王国。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4、15世纪的意大利,探寻文艺复兴的足迹。
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文艺复兴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历史背景:(学生阅读教材前三段思考)(1)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的萌芽发展(教师讲述)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上呈现出繁荣景象,这就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说课稿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20eb3e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1a.png)
4.引入历史人物的故事,如达·芬奇、马丁·路德等,通过讲述他们的生平和贡献,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探究欲望。
5.设置课后研究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如查找相关资料、撰写小论文,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2.教学难点:
-宗教改革中不同教派的主张及其影响,容易混淆。
-分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后世的影响,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观点评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需要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主要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正处于青春期,具有以下特点:认知水平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复杂的历史事件和概念;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历史事件特别是具有转折性、影响力的事件感兴趣;学习习惯方面,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学习习惯,如课堂听讲、做笔记,但还需进一步培养其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板书主要内容将包括: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代表人物及成就;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主张及其影响。风格上,我将使用清晰的字体,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部分,使用图表和关键词强化信息点。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我会在课前准备详细的板书设计草图,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板书的速度和条理性。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逐步呈现知识点。首先,我会简要介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成就,以及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主张。在此过程中,我会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如通过分析达·芬奇的绘画技巧,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发展。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归纳,帮助他们发现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这样的逐步呈现,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一、课标要求: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艺复兴三杰”及其代表作,并着重理解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而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运动,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应深入本质,而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学生可以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文艺复兴并非古典文明的简单重复,让学生明确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别。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宗教改革,我们能够看清中世纪欧洲的社会概况:教会的腐败与罪恶笼罩着欧洲社会。
然而,即使是像路德这样的宗教改革家实际上也并非是贫苦民众的救世主,由此可以看出,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运动。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重点难点:重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文艺复兴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难点:西方文艺复兴产生的历史背景、性质、思想理论基础;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性质、作用。
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讲述: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深刻探讨的问题是文艺复兴,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究竟什么是文艺复兴?它是如何兴起的呢?它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文艺复兴。
大家通过预习就知道文艺复兴的主战场是在哪一个国家?(意大利)。
对于意大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喜欢看足球的同学。
我们知道,意大利有很多世界顶极的足球俱乐部,像是国际米兰、尤文图斯、佛罗伦萨等等。
但是从现在来看,在欧洲,意大利并不算是最强的国家。
即使在中世纪,欧洲的传统强国也并不包括意大利。
那么,在当时为什么文艺复兴会首先出现在意大利,而不是英国、法国或者是德国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文艺复兴之前意大利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文艺复兴得以在这个国家首先出现。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讲述: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
我们可以看下书上的插图。
佛罗伦萨当时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城市。
是当时的一个手工业中心,作为一个小城市,它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2万多,拥有200多家呢绒手工工场,极盛时期工人多达3万。
而威尼斯的丝织业和造船业也是极为著名,它的商业贸易活动遍及西欧和东方。
这时意大利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如此繁荣的工商业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为什么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呢?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
1、原因:(1)(国家)政策:各城市国家重商。
讲述:当时,意大利在政治上是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从另一方面想,这也说明当时意大利的中央政权是非常薄弱。
中央弱刚地方强,因此一些城市就各自为政,相对独立。
像是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都是如此。
而这些城市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都实行重商政策,也就是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环境:工商业主掌权讲述:在这里我们就要回到刚才所提到的佛罗伦萨了。
在当时,佛罗伦萨除了手工业发达之外,还有一个行业非常地发达,是什么行业呢?对了,就是银行业。
提到这个行业,咱们就不得不提美弟奇家族了。
这个美弟奇家族当时成立了一个美弟奇银行,美弟奇银行在意大利及西欧一些城市都设有分行,与各国工商业有着广泛的联系,甚至同法国宫廷和罗马教廷都保持密切的往来。
美弟奇银行每年都会向这些宫廷及教廷给予很很大金融支持。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
这些宫廷和教廷必定会给美弟奇家庭一些特殊照顾。
因此,美弟奇家族就掌握了佛罗伦罗乃到意大利的一些政权。
甚至有人说美弟奇家族是文艺复兴的“幕后导演”,不过这些都是众说纷纭。
但是工商业主的掌权确实给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便利。
(3)地理位置:地中海航运中心。
讲述:我们知道,古代西欧一直有从东方国家输入商品的传统,欧洲的商品贸易也主要是围绕着东西方的商品贸易。
而在当时,新航路还没有开辟之前,地中海就是当时欧洲人前往东方的必经之地。
而意大利也刚好是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这也是意大利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
在这些条件下,意大利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长足地发展。
2、表现:佛罗伦萨等城市的繁荣讲述:佛罗伦萨等城市的繁荣,也表明资本主义经济也得到很大地发展,3、影响: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思想变革。
讲述: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阶级关系的变化,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
而且得到不断地壮大,而资产阶级的力量一壮大,他们也就不希望只拘泥于教会给的一些蝇头小利,他们追求财富和现世的享乐,关注人的本身的发展,这就与教会宣扬的以“神”为中心、祈求来世幸福的意旨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此外,他们也更希望的是能够上台,能够真正地掌握政权,实行更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
因此,一场在思想舆论领域的大解放运动就油然而生了。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文艺复兴。
二、文艺复兴1、历史背景:(1)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在意大利的萌芽发展讲述: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上呈现出繁荣景象,这就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人才优势:汇聚众多人才讲述:在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们都争相招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为自己的势力发展出谋划策。
(3)文化: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
讲述:这也是文艺复兴产生的重要条件。
意大利作为古代罗马的故乡,境内保留着许多古罗马的建筑遗址和典籍。
各城市与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有着长期的经济和文化联系,拜占庭帝国灭亡后,深通古希腊文化的学者和大量典籍也就流入了意大利,研究和鉴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在意大利就形成了一种风气。
当时的一些对宗教文化钳制思想不满的先进知识分子,就希望能够通过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从而表达他们对现实生活的希望,从而掀起了一起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运动因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
这种运动用我们中国的在话来说就是典型的:“托古改制”。
咱们中国在近代也曾兴起过这种运动——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就是托古改制的范本。
也就是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
而文艺复兴打的是什么旗号呢?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来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新思想。
2、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讲述:实际上文艺复兴是不是真的就为了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而展开的运动呢?并不是,文艺复兴实质上是一场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那么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什么呢?3、核心——人文主义讲述:这些是什么意思呢?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知道,在欧洲,有一种人人信仰的宗教,什么教啊?对,基督教,天主教。
我们知道在中世纪,基督教会是欧洲社会的重要势力,它不仅拥有大量地产,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基督教会在意识形态占支配地位,垄断西欧的文化,将思想领域都归入神学的范畴。
在欧洲的中世纪,90%甚至95%以上的人都是文盲。
比如当时的查理曼大帝。
大家玩过扑克牌吧,扑克牌里面的老K画的就是他。
查理曼大帝在公元800年时建立了查理曼帝国,是继罗马帝国之后的第二次完成了欧洲的统一。
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君主,他连自己的姓名都不会拼写,文盲嘛。
而当时的欧洲谁最有文化?教士。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圣经是用拉丁文写的,传教是用拉丁语。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国语。
但是罗马帝国已经灭亡了,所以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没有人会讲拉丁语,所以就由教士垄断了文化。
而人们就变得越来越无知,愚味。
教士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基督教义,像政治、文学、艺术、哲学等等都具有浓厚的神学色彩,圣经和教会教条被视为真理的准则。
教会宣扬蒙昧主义,实行愚民政策,强调凡与信仰无关的知识都是无用的,他们对古代科学文化视为异端,对科学家进行严酷的迫害。
轻者逐出教门,重者判处火刑。
大家知不知道有哪位科学家是因为坚持真理而被烧死在火刑柱上的?学生:布鲁诺对,布鲁诺因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由此可见,当时教会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多么严酷。
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曾经说过“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
”在教会的垄断下“知识服从于信仰”“哲学服从于神学”成为意识形态的最高原则。
除了对思想的垄断,教会还宣扬禁欲主义,号召人们放弃现实的物质生活享受,放弃一切欲念,以求来世的幸福。
它要求人们忍受剥削和压迫,接受现实中的痛苦,逆来顺受,服从上帝的安排,刻苦修行,以求死后能进入天堂。
另外,教会对学校教育的控制极其严格,中世纪的学校大多都是教会开办的,以培养神职人员,所以教授的内容也都是为宗教生活需要而设置的。
但是与思想上的禁锢相反的是,当时社会经济开始发展,社会要求进步。
在这种情况下,教会的这种政策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学生:阻碍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落后。
于是,当时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就提倡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学和科学,追求知识。
那么在这里我想先问一下,文艺复兴,从字面理解,它复兴的是什么呢?学生:文学和艺术很好,我们就来看几位代表人物。
也就是文艺复兴成就。
4、成就:(1)文学:讲述:我们知道,在当时,是出现了文学三杰。
是哪三个啊?那么下面老师要布置一个任务。
大家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负责找出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的代表作、主要思想和评价,给大家两分钟时间。
好,时间到。
先请第一组的同学。
A但丁:《神曲》但丁是意大利著名的诗人、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之一。
其代表作为《神曲》,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从表面上看,《神曲》反映的是一个宗教故事,劝善惩恶,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地狱:凡生前做过坏事的人的灵魂都被罚在地狱中受刑并根据罪孽的大小安排在不同的层次,罪孽越重,越在下层所受的刑也越重炼狱:炼狱里的灵魂的罪孽比地狱中灵魂的罪孽轻些,经过烈火的焚烧,断除孽根后,他们可以升入天堂天堂:天堂庄严光辉,充满欢乐和爱,住着生前正直行善的人,他们享受着永远的幸福恩格斯如此评价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标志着中世纪贵族文化的终结和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开端。
B彼特拉特: 彼特拉克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人文主义的奠基者。
他首先提出以“人的学问”来代替“神的学问”,因而他被称为“第一个人文主义者”或“人文主义之父”。
彼脱拉克一生的创作很丰富,其中《歌集》著称于世。
这是用意大利语写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其女友劳拉的纯洁爱情,表现出对现世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以及抒发了渴望祖国和平与统一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