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大陆周边强震活动状态研究
近期地震活动统计分析
近期地震活动统计分析地震活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地球表面上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近期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对于研究地震的发生规律、预测未来的地震趋势以及提高地震灾害的防范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近期地震活动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地震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首先,我们选择了最近一年内的地震数据,根据不同地区的发生频率和震级进行了综合统计。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在全球范围内我们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第一,地震的分布并不均匀。
从全球范围来看,地震主要集中在一些地震带上,如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亚得里亚海地震带、欧亚大陆边界地震带等。
在这些地震带上,地震频繁发生,震级较高。
而在其他地区,地震相对较少。
第二,地震活动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
地球的外部由几块大陆板块和一些小型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之间有不断的相对运动。
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特别是在板块之间的交界处。
我们观察到,在板块交界地区,地震频率较高,震级也较大。
第三,地震活动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地震活动在不同季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
在夏季和冬季,地震活动相对较少,而春季和秋季则是地震频发的时期。
此外,从长时间的数据来看,地震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例如,某些地震带上的地震活动可能呈现出几十年或上百年的周期性。
接下来,我们分析了近期国内地震活动的情况。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地震频发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中国地震活动呈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地震活动集中在西南地区。
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向附近的云南、贵州等地延伸。
这一地区不仅地震频繁,震级也相对较高。
四川汶川、雅安等地的大地震都是在这一地区发生的。
其次,中国沿海地区也存在较多的地震活动。
特别是在东海、南海、台湾海峡等地,地震频发且震级较大。
这与华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有关。
最后,近年来中国地震活动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尽管地震活动的大小和发生地点是难以确定的,但通过长期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地震的频率和震级呈现出一定的增加趋势。
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7级以上强震分布特征
带上 ,并 沿 太平 洋 板 块俯 冲带 形成 了 由浅 源地 震 与 中 、深 源 地震 构 成 的倾 斜 地 震 带 ,称 之 为 Wa - d t B no 带 。我 国大陆 西部 的 印度 板块 与 欧亚板 块碰撞 ,因二 者密 度 均较 轻 ,不 能 以深俯 冲 的方 ai e i — f 式 耗散 板块 的碰撞 能量 ,而 是 以相对 挤 压抬 升 的方式 蕴 育 了规模 巨大 的造 山运 动 ,形 成 了 高原 隆起
中图 分 类 号 :P 1 . 35 7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8 5 ( 0 8 3 0 — 8 0 4 2 6 2 0 )0 — 1 0
0 引言
板 块 的碰撞 方式 决定地 震 的分 布特 征 。太平 洋 板块 与周 边 大陆板 块 碰撞 ,因其 密度 较 大 ,太 平 洋板 块俯 冲于 大 陆板 块 之下 ,形 成 了海 沟一 弧 的地貌 特 征 ,地震 主要 分 布在 板块 碰 撞 的狭 窄边 界 岛
块 以约 5 。 0 的倾 角 向南 俯 冲 ,印度 板块 以平 均 3 。 5 的倾 角 向北 俯 冲 ,两板 块 在深 约 10 m深 度 相碰 8k 撞 ,帕米尔一 兴都 库什 地 区地 震 的最大 深度 为 3 4 m。 6k 通过 帕米尔一 兴都 库什地 区的地震 剖 面 ,可 以看 出印度 板块 与欧 亚板块 碰撞 ,在这 一地 区形成
了 由中源地 震构成 的 向深部俯 冲的地震 层面 。
1 . 印缅 山弧地 区 2
印度板 块 向北 俯 冲与欧 亚板 块碰撞 ,在地 貌上 形成 了 向东北 的 凸进 区。在 印缅 山弧 地 区中源地
震带 分布形 似新 月牙状 ,浅 、中源地震 构 成 的俯 冲带呈南 北 走 向 ,地 震深 度 由西向 东逐 渐加深 ,俯 冲带 比较平 直 ,倾 向东 ,俯 冲倾 角约为 2 。 4 左右 ,地震 最大 深度 为 1 8 m。 7k
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与强震活动_张国民
Abstract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seismic activities on the 26 active_tectonic boundaries , which are located betw een 6 active tectonic block regions and 22 active tectonic blocks in the China mainland , are studied systemically based on the delineation and researches on the active_tectonic blocks . The mutual relations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 such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s and locations of the active_ tectonic boundaries , the relation between tectonic deformation rates and seismic intensities , and the relation betw een tectonic deformation rates and strong earthquake recurring_periods of boundaries . The linear relation betw een tectonic deformation velocities and seismic activities is presented , and the reverse relation between tectonic deformation rates and strong earthquake recurring periods are established . The results reve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ve tectonic blocks and their movement in the China mainland further . It can be drawn that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the block boundaries controls the occurrence of strong earthquakes . Keywords Active tectonic block , Active tectonic boundary , Seismicity , Tectonic deformation 构造变形以活动地块运动为主要特征 . 活动地块是
地震分布及强震
我国强震及地震带分布情况中国地震带分布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1949年以来,100多次破坏性地震袭击了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涉及东部地区14个省份,造成27万余人丧生,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地震成灾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达700万间。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构成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
这五个地区是: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带的分布是制定中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重要依据。
河北邢台地震1966年3月8日至29日,连续发生多次6、7级地震。
首次地震发生于邢台地区隆尧县以东,震级为6.8级,此后,又发生5次6级地震,以22日发生于宁晋县东南的7.2级地震为最大。
由于灾区土质松散,地下水位较高,古河道等因素影响,地震造成破坏损失严重,破坏范围大。
6.8级地震波及142个县市,7.2级地震破坏范围包括136个县市。
有感范围北到内蒙多伦,东到烟台,南到南京,西到铜川等广大地区。
地震共造成8182人死亡,51395人受伤,破坏房屋400余万间,损坏桥梁86座。
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和全球部分地震带强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和全球部分地震带强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李献智;吕梅梅
【期刊名称】《中国地震》
【年(卷),期】1996(12)2
【摘要】对全球部分地震带强震活动的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与全球某
些地震带强震活动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或负相关,且有些地震带的强度震超前于中国大陆活动或平静,因此,可以利用相关地震带的强震活动和某些地震带的超前性,预测中国大陆的地震活动趋势及判定中国大陆的地震活跃期。
【总页数】8页(P155-162)
【作者】李献智;吕梅梅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5
【相关文献】
1.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影响分析 [J], 李发;沈小七
2.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增强与中国大陆地区7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关系分析 [J], 陈
学忠;李艳娥;王恒信
3.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边界带强震活动与中国大陆西部强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J], 邵志刚;武艳强;马宏生;李志雄
4.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的b值与地震趋势研究 [J], 陈学忠;吕晓健;王慧敏
5.全球及各地震区带强震活动周期特征 [J], 宋治平;尹继尧;薛艳;张国民;刘杰;朱元清;张永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强震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强震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罗国富;杨立明;赵卫明;屠泓为;胡永均【摘要】主要分析中国大陆与周边板块边界,尤其是西部"大三角"地区强震活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三角"内与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关系,同时具有持续稳定的关系,并对这种"互动关系"的可能机制和我国大陆未来地震活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高原地震》【年(卷),期】2010(022)003【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强震活动;地震趋势【作者】罗国富;杨立明;赵卫明;屠泓为;胡永均【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宁夏,银川,75000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宁夏,银川,750001;青海省地震局,青海,西宁,81000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5近些年来,许多研究学者对中国大陆西部及周边未来数年尺度地震活动趋势的分析普遍认为,2001年昆仑山口西 8.1级大地震后,中国西部及周边地区 (简称西部“大三角”)强震进入新的活跃时段,随后发生 2003年中、俄、蒙交界 7.9级、2005年巴勒斯坦北部 7.8级、2008年新疆于田 7.3级和四川汶川 8.0级等强震事件,呈现出大震频繁活动的态势,为进一步分析西部“大三角”今后几年 7.0级以上强震的紧迫性和强震活动频次,本文将中国大陆及西部“大三角”地区强震构造动力环境、各震级档的强震活动周期及特点等作了初步研究,从而探讨我国大陆西部与周边板块边界强震活动的互动关系,以便为未来大震趋势的预测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大陆及其周边地区处在印度板块北推与欧亚板块阻挡、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向西俯冲与阿拉伯板块阻挡的联合动力的作用下,成为7.0级以上强震多发区域之一,该区域的强震可以划分为板间和板内两种类型,板间地震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构造弧上,板内地震主要分布在大陆西部。
中国大陆7级地震活动状态分析
世纪 初的 目录有 一些差 异 ,本文 采用 的是 文献 E O 的结 果 。 l]
这 些 资 料 中 Ms 7 0地 震 的 空 间 分 布 如 图 1所 示 。在 1 0 2 0 ≥ . 9 1 O 7年 的 1 7 间 ,中 0 年
国大 陆共发 生 6 6次 7级 以上强震 ,其 中大陆 西部 ( 东经 1 7以西 ) 8次 ,东部 8次 ( 0。 5 包含 台
的震情变 化 ,张 国民等 在 以往 研 究 工作 基 础上 ,针对 2 o世 纪 10年 中 中 国大 陆发 生 的 0 6 5次 ≥7大震 的发生 实况 , 无 ( 级 ) 将 7 震年和 有震年作 0 、1化处理 , 时间轴上 建立 7 在
级地震 少发时 段和频 发时段 的判据 ,进 而将 其 划分 出 5个 强 震 频发 时 段 和 5个 强 震 少 发
湾 海 峡 2次 ) 。
图 1 中 国 大 陆 M 7 0 震 的空 间分 布 图 ≥ . 地
发 的时段 ) 、地震 活动水平 相对较 低 的状 态 被称 为平 静 期口 - JL 。不少 学 者研 究 了 7级 以上
大 震 的 成 组 活 动 特 征 ,给 出 了 基 本 一 致 的结 果 ,即 自 1 9世 纪 末 以 来 ,中 国 大 陆 经 历 了 5 个
强 震丛集 的成组 活动时段 ,又称 5 活跃期 或 5个强 震幕 ] 个 。为进 一步认识 2 0 0 1年昆仑 山 口西 8 1 . 级地 震后 ,近 5年未发生 过 7 地震 的低活 动实况 与预测结 果相 反 的错综 复 杂 级
年资 料 显 示 , 一 个 Ⅲ类 时段 前 都 存 在 一个 Ⅱ类 时段 ,强震 活 动 增 强 需要 一个 过 程 ,没 有 I类 每 时段 直 接 进 入 Ⅲ类 时段 的先 例 ; 0 8年 3月 2 20 1日新疆 于 田 7 3级 地 震 的 发 生 , 能 意 味 着 中 . 可 国大 陆 已进 入 Ⅱ类 时段 。
中国地震活动特征与规律探析
中国地震活动特征与规律探析中国地处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地震活动的特征与规律,为地震预防和灾害减轻提供依据。
一、地震活动特征地震活动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集中性:中国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某些特定区域,如川滇地区、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台湾地区等。
这些地区是构造活跃带、断裂带等地震高风险区。
2. 频发性:中国大部分地区地震频发,尤其是在地震带上。
短期内可能发生多次震级较小的地震,这种频发性非常明显。
3. 线性:中国地震活动呈现出线性特征,即沿着地震带或断裂带连续排列。
这与中国处于亚欧板块碰撞带有关。
4. 不均衡性:中国地震活动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
一些地区长期没有发生较大地震,而另一些地区则频繁发生大地震。
二、地震活动规律中国地震活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构造影响:地震活动与地壳构造关系密切。
中国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构造复杂、断裂活跃的地带,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周边地区。
2. 地震带分布:中国地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震带分布特点。
沿着地震带,地震频繁发生。
例如,西南地区的滇池地震带、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地震带等。
3. 地震周期:中国大陆地震周期比较长,平均为10-40年。
但也有一些地区,如四川盆地、新疆地区,地震周期相对较短。
4. 同震断层:同一地震带上的地震往往发生在同一条或相邻的断层上。
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
5. 前兆活动:地震前兆活动往往与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地震前的地下水位异常变化、地表变形等都可能是地震即将来临的信号。
三、地震活动的预测与监测地震的预测与监测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
中国地震局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和地震预警系统,提高了地震的预测与监测能力。
地震的预测主要采用历史数据和地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判断地震活动的特征、规律和趋势,预测未来地震的可能发生区域和震级范围。
同时,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对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监测数据的实时分析,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预警信号,给人们争取到逃生或采取措施的宝贵时间。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02年4—5月)
全 球 大 震 和 中 国及 邻 区 强 震 地 震 活 动 中 (0 2年 4 5 20 ~
陈 培 善
( 国北 京 1 0 8 中 0 0 1中 国地 震 局 地 球 物 理 研 究 所 )
中 图分 类号 :P 1 . 3 55
文 献标 识码 :R
本 目录 中的地 震 参数 来 自 “ 国地震 台 临时报 告 ” ( 中 简称 “ 月报 ”) .其 中 ,国 内及 邻 区给 出 M≥4 7的事 件 , . 全 球 给 出 ≥6的事件 .“ 月报 ”由 中国地 震 局地 球物 理 研 究所 九室 按 月做 出. 本 目录 中 的发震 时刻 采 用协 调世 界 时 (T ) 为 了方便 中 国读 者 ,也 给 出北 京 时 (T ) UC; B C .震 中位 置 除给 出经 纬 度 外 ,还给 出参考 地 区名 ,它仅 用作 查 阅参 考 ,不包 含任 何 行政 意 义 ;还给 出测 定 震 源 位 置 的 台数 () 标 准 偏 n和
差期 宽频带 s 是 K地 震仪 记录 , 采用 北 京 台 1 6 9 5年 面 波 震级 公式 Ms g / +1 6 1 ( =l T) . 6 g △) +3 5 1<△< 10 =求得 .A 是两 水平 分 向最 大 面波 位 移的 矢量 合成 位 移. . (。 3。 移. 是 对 7 3长周 期地 震 仪记 录, 用 6 采 国 际上推 荐 的面 波 震级 公式 Ms l 、丁 + 1 6 1 △ +3 3(0 <△< 1 0 =求得 . 是 垂 直 向面 波 最 大地 动 位 g / ) .6 g( ) . 2 。 = 6。 A、 是短 周 期体 波 震级 ,M 是近 震 震级 . 为避 免 混乱 ,震级 之 间一 律 不换 算. 为方 便读 者, 给 出美 国 N I 还 E C定 出 的面 波震 级 Ms 短周 期 体波 震级 . 和
中国地震震源深度与强震活动状态研究
中国地震震源深度与强震活动状态研究陈立军(湖南省地震局 ,长沙 410001)摘 要 通过对中国绝大部分地区 1970 年以来有仪器测定震源深度的地震资料进行详细分 析 ,提出了“地震地热说”的假说并对分析结果作出解释 ,得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强震活动大形势的全新观念 ,认为中国强震活动受到地壳深部 4 个“热点”(吉林 、新疆兴都库什 、台湾和西藏日喀则等中深源震区) 70 年代强震活动的牵引 ,完成了一个由地震活动高潮期 ( 1970 ? ~1982) 、调整期 ( 1983~1992)和消减期 (1993~1999 ?) 所组成的地震链全过程 。
目前消减期尚未结束 ,但从 1999 年 4 月 8 日吉林 710 级深震开始 ,新的一轮地震链过程可能已在酝酿之中 。
关键词 震源深度 强震活动 地震地热说 地震链引言大陆地壳内强震的震源深度分布问题 ,历来为许多学者所重视 ( 马宗晋 , 1983 , 1997 ; 段星 北 ,1997 ;韩健等 ,1998) 。
从 1970 年起我国建立了全国性的地震台网 ,取得了丰富的地震震源 参数资料 ,为震源深度分布的研究积累了 30a 的大量数据 。
地震震源的深度分布 ,如同地震震中的地理分布一样 ,带给我们大量有关地壳深部构造和 地震之间相关联的信息 ,尤其是中国幅员广阔 ,地震类型多种多样 ,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研究 强震活动在纵深剖面上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
本文利用我国丰富的地震资料 ,经过反复分析处理 ,制作了大量图表 ,从中得出了一些重要 的结论 ,某种意义上可以改变我们对于我国地震活动总趋势的一些认识与判断 。
1 2 资料的选取与预处理211 资料的选取本文资料取自中国地震台网自 1970 年以来的地震目录中提供了震源深度资料的地震 ,选 取 M L ≥310 地震 (缺失深度数据的地震较多) 作一般性研究 ,取 M L ≥410 地震作时序分析 ,取 M L ≥510 地震作空间分析 。
地震(倒塌建筑物)搜救的现实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论文
地震(倒塌建筑物)搜救的现实需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2-04姓名:...学号:............摘要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
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
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
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地震造成的破坏是相当大的,不仅对人们的身体产生影响,而且对人们的心理也会造成阴影,所以在地震发生后,救援是相当必要的,通过救援,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们的损失。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蒙受地震灾害最为深重的国家之一。
在我国,发生过很多较大的地震,比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爆发的强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这些地震都对我国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在重大地震发生后,许多被埋压人员都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有效地救助而死亡,因此地震发生后及时展开救援,是减少人员伤亡最有效的方法。
而紧急救援中最核心的任务就是搜救那些被埋压在废墟中的群众。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在地震发生后,如何搜救哪些埋在倒塌建筑物中的群众。
关键词:地震倒塌建筑物搜救国内外研究一:开展地震(倒塌建筑物)搜救的现实需求与一般倒塌建筑物的搜救不同,地震灾害现场的搜救将可能面对大量的、类型复杂、倒塌情况复杂的建筑物,制定科学的搜救策略对于快速有效的营救被困人员十分重要。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2年1—2月)
第34卷 第3期地 震 学 报Vol.34,No.3 2012年5月 (423--424)ACTA SEISMOLOGICA SINICAMay,2012 陈培善.2012.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2年1—2月).地震学报,34(3):423--424.Chen Peishan.2012.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all over the world and strong-moderate earthquake activity within and near China(January--February,2012).Acta Seismologica Sinica,34(3):423--424.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2年1—2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doi:10.3969/j.issn.0253-3782.2012.03.015 中图分类号:P315.5 文献标志码:E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all over the world and strong-moderate earthquakeactivity within and near China(January--February,2012)Chen Peishan(Institute of Geophysics,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81,China)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0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本目录中的发震时刻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了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参考地区名,它仅用作查阅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还给出测定震源位置的台数(n)和标准偏差(SD).面波震级MS是对中周期宽频带SK地震仪记录,采用北京台1965年面波震级公式MS=lg(AH/T)+1.66lg(Δ)+3.5(1°<Δ<130°)求得.AH是两水平分向最大面波位移的矢量合成位移.MS7是对763长周期地震仪记录,采用国际上推荐的面波震级公式MS7=lg(AV/T)+1.66lg(Δ)+3.3(20°<Δ<160°)求得.AV是垂直向面波最大地动位移.mb是短周期体波震级,ML是近震震级.为避免混乱,震级之间一律不换算.为方便读者,还给出美国NEIC定出的面波震级MSZ和短周期体波震级mb.中国及邻区地震目录(2012年1—2月,M≥4.7)Catalog of earthquakes within and near China(January--February,2012;M≥4.7)编号发 震 时 刻UTC月-日时:分:秒 BTC 日-时地理坐标纬度/°N经度/°E深度/km震 级MSMS7MLmbMSZmb(NEIC)标准偏差(SD)使用台数(n) 地 区1 01-08 06:20:05.0 8-14 42.10 87.50 7 5.0 4.7 5.2 4.7 5.0 1.9 84新疆自治区南部2 24 23:34:15.2 25-07 43.33 94.17 8 4.3 4.0 4.7 4.4 4.7 2.7 63新疆自治区北部3 29 08:07:39.0 29-16 25.35 122.16 247 4.7 4.7 2.2 74台湾岛4 02-01 21:16:57.3 2-05 40.50 122.40 9 4.2 4.0 4.7 4.4 4.6 2.0 65中国东北部5 04 04:09:33.5 4-12 42.31 105.73 6 5.2 5.1 5.8 4.9 5.4 2.5 93中国北部6 05 07:10:14.6 5-15 41.57 74.67 13 4.8 4.5 5.4 5.0 5.2 1.6 77吉尔吉斯7 09 18:57:0.5 10-02 44.85 93.10 7 5.3 4.9 5.7 4.7 5.1 2.5 85新疆自治区北部8 15 18:34:21.5 16-02 23.95 114.50 10 4.7 4.4 5.1 4.4 4.3 2.1 61中国东南沿海9 17 15:44:23.3 17-23 32.35 82.80 30 5.3 5.2 5.0 5.3 2.1 94西藏自治区10 20 13:52:34.7 20-21 35.79 79.70 7 4.2 3.9 4.8 4.5 4.6 2.3 34克什米尔-中国西藏边境地区续表编号发 震 时 刻UTC月-日时:分:秒 BTC日-时地理坐标纬度/°N经度/°E深度/km震 级MSMS7MLmbMSZmb(NEIC)标准偏差(SD)使用台数(n) 地 区11 20 13:59:24.7 20-21 35.90 79.80 10 4.6 4.3 5.2 4.6 5.0 2.2 67克什米尔-中国西藏边境地区12 20 14:18:03.1 20-22 35.78 79.70 10 4.7 4.5 5.3 4.7 5.0 2.4 66克什米尔-中国西藏边境地区13 26 02:34:57.8 26-10 22.75 120.75 20 6.0 6.0 5.8 5.4 5.2 6.0 1.5 102台湾岛14 27 01:11:46.7 27-09 23.95 123.39 44 5.1 5.0 4.8 5.2 1.5 87台湾地区全球地震目录(2012年1—2月,M≥6.0)Catalog of earthquakes all over the world(January--February,2012;M≥6.0)编号发 震 时 刻UTC月-日 时:分:秒 BTC日-时地理坐标纬度/°经度/°深度/km震 级MSMS7mbMSZ mb(NEIC)标准偏差(SD)使用台数(n) 地 区1 01-01 05:27:52.2 1-13 31.40N138.30E360 6.0 6.2 0.9 101本州以南地区2 09 04:07:14.0 9-12 10.45S165.25E30 6.4 6.3 6.1 6.4 6.6 0.9 99圣克鲁斯群岛地区3 10 18:36:59.1 11-02 2.50N93.20E24 7.2 7.0 6.3 7.0 6.6 1.3 101北苏门答腊西海岸近海4 15 13:40:20.0 15-21 60.70S55.90W20 6.6 6.5 6.4 6.4 2.7 88南设得兰群岛5 15 14:21:33.0 15-22 60.70S55.90W18 6.3 6.3 5.8 6.2 2.7 80南设得兰群岛6 21 18:47:15.1 22-02 15.00N93.00W70 6.2 6.0 6.0 1.5 71墨西哥恰帕斯海岸近海7 22 05:53:43.4 22-13 56.74S25.11W20 6.2 6.1 6.1 5.5 2.3 75南桑德韦奇群岛地区8 23 16:04:53.8 24-00 36.30S73.00W30 6.2 6.2 6.0 5.8 1.5 81中智利海岸近海9 30 05:10:58.7 30-13 14.20S75.75W40 6.3 6.3 6.3 3.2 94秘鲁海岸近海10 02-02 13:34:37.2 2-21 17.70S167.20E20 7.1 6.9 6.3 6.8 1.1 95瓦努阿图(新赫布里底)地区11 03 03:46:22.3 3-11 17.40S167.30E20 6.0 5.8 5.7 5.8 5.9 1.9 96瓦努阿图(新赫布里底)12 06 03:49:12.2 6-11 9.90N123.20E20 6.9 6.8 6.0 6.2 1.4 96内格罗斯岛13 06 10:10:21.1 6-18 9.90N123.10E30 6.1 6.0 5.4 5.7 1.5 93内格罗斯岛14 13 10:55:11.1 13-18 9.20N84.10W30 6.2 6.0 5.4 5.7 1.9 69哥斯达黎加海岸近海15 14 06:21:55.3 14-14 36.25N141.70E20 6.0 5.9 5.5 5.4 5.7 1.6 98本州东海岸近海16 14 08:19:54.4 14-16 10.35S161.35E60 6.1 6.0 5.7 6.4 1.4 98所罗门群岛17 26 02:34:57.8 26-10 22.75N120.75E20 6.0 6.0 5.4 5.2 6.0 1.5 102台湾岛18 26 05:24:54.2 26-13 32.14S177.34W14 5.8 5.6 5.8 6.2 5.6 0.7 59克马德克群岛以南地区19 26 06:17:16.8 26-14 51.75N96.00E10 7.0 7.0 6.1 6.6 6.4 1.3 102俄罗斯中部424 地 震 学 报 34卷。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2011年11-12月)
S r n a t qu ke a tv t l o e h rd a d sr n - o e a e e r h a t o g e r h a c i iy al v r t e wo l n t o g m d r t a t qu ke
a t i i i n e rC ia( vmb r D cmb r 2 ) ci t w t n a dn a hn No e e- ee e , 0 vy h 1 1
Che iha n Pes n
( n t u e f G o h s s h n a t q a eAd n sr t n, ejn 0 0 1 C ia I si t e p y i ,C ia E rh u k miita i t o c o B iig 1 0 8 , h n )
陈培 善
( 国北京 108 中 0 0 1中 国 地 震 局 地 球 物 理 研 究 所 ) d i1 . 9 9 ji n 0 5 —7 2 2 1 . 2 0 4 o:0 3 6/.s . 2 33 8 . 0 2 0 . 1 s 中 图 分 类 号 :P 1 . 355 文献 标 志 码 : E
本 目录 中 的 地 震 参 数 来 自“ 国 地 震 台站 观 测 报 告 ” 简 称 “ 报 ” .其 中 ,国 内及 邻 区 给 出 M ≥ 4 7的 事 件 , 中 ( 月 ) . 全 球 给 出 M≥ 6 0的 事 件 .“ 报 ” . 月 由中 国 地 震 台 网 中 心按 月做 出 . 本 目录 中 的 发 震 时 刻 采 用 协 调 世 界 时 ( UTC ;为 了 方 便 中国 读 者 ,也 给 出 北 京 时 ( TC .震 中位 置 除 给 出 经 ) B )
16 g A + 3 5 1< △ 1 O) 得 .AH是 两 水 平 分 向 最 大 面 波 位 移 的矢 量 合 成 位 移 .MS是 对 73长 周 期 地 震 . 6l( ) . (。 < 3 。求 6 仪 记 录 ,采 用 国际 上 推 荐 的 面 波震 级 公 式 一 l( / + 1 6 ( +3 3 2 。 △ 1 0) 得 .Av是 垂 直 向 g Av T) . 6l △) . (0< < 6 。求 g
中国大陆西部及邻区强震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2 西 部 “ 三 角 ” 中 国大 陆 的强震 大 与
估 、 明 天 糸
2 1 资料 处理 和分 析 .
边 板块 边 界强 震 活 动 的互 动 关 系 , 以便 为 未 来 大
震 趋 势 的预测 判断 提供参 考 依据 。
根据历史 地震 资 料 I 和 中国地 震 台 网 中心 5 速报 目录 ( 9 0~ 0 9年 ) 中 国大 陆 在周 边 及 内 10 2 0 , 部 特定 的构 造 背 景 、 力 环境 和运 动 状 态 的制 约 动 下, 大陆及周边地 区 Ms 70级 地震主要分 布在 由 1 > . 喜马 拉 雅 弧 、 北 地 震 带一 贝 加 尔 、 米 尔一天 南 帕 山一 贝加尔 三大 巨 型 构 造 带所 围成 的西 部 “ 大三 角 ” 区( 1 。据 研究 , 地 图 ) 印度板 块通 过 帕 米尔构 造结 、 萨姆 构造结 和喜马拉雅弧对 欧亚 大陆 长期 阿 持 续 的动力作 用形成该 图像 的根 源 , 区域的强震 该 空间分布 显 示 出 中 国大 陆 地震 活 动 是 西 部 “ 大三 角” 构造 区域 地震 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 分 J 。
2
高
原
地
震
第2 2卷
图 1 10 90年 以 来 西 部“ -f ” .  ̄ -i 70级 以上 地 震 震 中分 布  ̄
板块 边界 构造 动力 控 制 下 发 生 , 兴 都 库 什俯 冲 如 带 、 马拉 雅俯 冲带 和缅 甸一 爪 哇俯 冲带等 , 喜 在这 些边 界带 的结合 部 位 形 成 复杂 的构 造结 点 ( 帕米 尔构 造结 和 阿 萨姆 构 造 结 ) 这 些 构 造 结 是 强 震 , 的多 发 区域 。中 国大 陆 在 合 围受 压 背 景下 , 藏 青 高原 的挤压 隆 升 、 山 褶 皱带 和南 北 地 震构 造 带 天 的形 成 , 些地 区成 为 中 国 大陆 板 内地 震 的 多发 这 区域 。因此 印度板块 的北推 动力 与欧 亚板块 碰撞 是 引起西 部 “ 三角 ” 中 国大 陆 构 造 变 形 和 强 大 与 震 活 动增强 、 静 的主要 原 因¨ 。 平
特大地震对震源邻区的增(减)震作用的研究
特大地震对震源邻区的增(减)震作用的研究
特大地震对震源邻区的增(减)震作用的研究
通过研究中国大陆1910年以来8级以上特大地震和国外几组典型特大地震对震源邻近区域的影响,发现特大地震往往发生在断裂带上,一组或一次特大地震可能使发震断裂部分破裂,而未破裂断裂的构造应力可能增大,又成为大震的空段,该空段短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大震(起到增震作用);反之,发震断裂完全破裂或没有大震空段,震源邻近区域构造应力可能减小,短时间可能不会发生大震(起到减震作用).依据这一结果,可对特大地震发生后震源邻近区域的后续大震作短、中期预测.
作者:罗国富马禾青杨明芝卫定军曾宪伟Luo Guofu Ma Heqing Yang Mingzhi Wei Dingjun Zeng Xianwei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银川市北京东路244号,750001 刊名:中国地震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年,卷(期):2007 23(4) 分类号:P315 关键词:特大地震增震作用减震作用。
全球地震活动趋势与区域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北美板块地震风险较高,需要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
应对措施: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地震应急救 援体系建设
非洲板块地区
地理位置:位于非洲大陆及其周边海域
地震活动:频繁发生地震,地震活动性强
风险因素:地壳构造复杂,地震断层活跃,人口密集,基础设施薄弱 应对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提高抗震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公众防灾意识
04
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建立健全的地震预警体系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包括地震台站、地震监测仪器等 地震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地震应急响应: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演练 地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地震安全意识,普及地震自救知识
加强地震监测和预测能力
建立地震监测网络:覆盖全球,实时监测地震活动 提高地震预测技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预测准确性 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立快速、准确的地震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提高公众防震意识: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震意识和自救能力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全球地震活动趋势与区域
风险分析
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全球地震活动趋势 区域地震风险分析 地震风险评估方法 地震灾害应对措施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01
全球地震活动趋势
全球地震活动概述
全球地震活动趋势:地震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周期性变化,但具体趋势因地区而异
地震活动频率:全球地震活动频率较高,但大部分地震发生在海洋中,对人类影响较小
地震活动强度:全球地震活动强度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 雅地震带
我国大陆近期强震能活跃起来吗?:关于地震趋势的商榷
我国大陆近期强震能活跃起来吗?:关于地震趋势的商榷刘德富;黎令仪
【期刊名称】《地震》
【年(卷),期】1994(000)003
【摘要】本文对我国近几年强震活动趋势估计出现高预报和低活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从全球和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反相关关系以及1985年以来中国大陆地震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自律节奏分析得出:(1)中国大陆近期连年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活动期尚未到来;(2)目前的低水平活动状态不会突变;(3)近期的趋势应注意西藏,四川,云南的地震活动增强。
【总页数】6页(P10-15)
【作者】刘德富;黎令仪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5
【相关文献】
1.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的b值与地震趋势研究 [J], 陈学忠;吕晓健;王慧敏
2.中国大陆地震活跃期和全球部分地震带强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J], 李献智;吕梅梅
3.中国大陆强震相近重复的50年周期及其对大陆西部强震趋势的预测 [J], 黄圣睦;董瑞英
4.我国西南及其邻区新的强震活动幕与当前地震趋势问题 [J], 黄圣睦
5.2004年12月26日印尼8.7级地震及其对我国大陆地震趋势的影响 [J], 陈学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收 稿 日期 :2 0 —42 改 回 日期 :20 -72 0 90-0 I修 0 90 -3
基 金 项 目 :地 震 行 业 专 项 经 费 项 目( 0 7 8 3 ) 中国 地 震 局 地 球 物 理 研 究 所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专 项 ( J 0 B 3共 20008和 DQ B 6 0 ) 同 资 助 作 者 简 介 :马 宏 生 ( 9 6) 1 7一 ,男 ,新 疆 和 静 人 . 士 ,副 研 究 员 ,主要 从 事 地震 活 动性 和 数 字 地 震 学 等 研 究 。 博
同 ;采用 对 数 正 态 分 布 对 Ms 7 8 震 活动 进 程 进 行 拟 合 分 析 发 现 ,到 2 1 ≥ .地 0 5年 的 累积 发 震 概
率 达 0 8 ,到 2 2 .0 0 0年 的 累 积 发 震 概 率 达 0 8 ,表 明 与 中 国大 陆 关 系 紧 密 的 “ 三 角 区” .9 大 已进 入
摘 要 : 文 应 用 中 国 地 震 台 网给 出 的全 球 大震 目录 , 合 前 人 的研 究 , 析 了 10 本 结 分 9 0年 以 来 全 球
≥ 80巨 大地 震 活 动 的 时 间 变 化 与 Ms . . ≥7 8大 地 震 的 空 间 迁 移 特 征 ,同 时 还 探 讨 了包 含 中 国 大 陆 西 部 及 其 周 边 的“ 三 角 ” 区 Ms 7 8地震 的 发 展 态 势 。2 大 地 ≥ . O世 纪 全 球 百 年 的 大 震 活 动 表 现为 2 O世 纪 前 半 叶 活 动 强 而 后 半 叶 活 动 弱 的 前 高 后 低 的 活 动 特 点 ,而 进 入 2 1世 纪 以来 有 增 强 活 动 显 示 , 现 百 年 左 右 起 伏 的长 期 变 化 。在 这 百 年 尺 度 的 起 伏 之 中 还 含 有 2 呈 O年 左 右 的 韵 律 变 化 , 要 显 示 为 地 中海 一 喜 马 拉 雅 地 震 带 巨 大 地 震 的平 静 一 活跃 交 替 活 动 特 征 。 据 大 主 根
震 活 动 的起 伏 特 征 和 地 中海 一 喜 马拉 雅 地震 带 幕 式 活 动 特 性 , 入 2 世 纪 以 来 , 中 海 一 喜 进 1 地
马 拉 雅 带 巨 震 频 繁 发 生 , 示 其 地 震 活 动 显 著 增 强 的 高 活 动 态 势 。 过计 算 中 国大 陆 西 部 及 周 显 通 边 地 区 的不 同震 级 地 震 的 变 异 系数 C 发 现 ,7 0级 以上 强震 与 7 8级 以上 大 地 震 活 动 类 型 不 近 1 O年 ,直至 2 0 0 1年 1 1 月 4日被萨 尔多 瓦 8级 地震 打破 。萨尔 多瓦 8级地 震后 , 至 截
20 0 9年 3月底 , 全球 已发 生 l 次 8 以上 巨大地 震 。据 中 国地震 台 网 目录 ,1 0 1 级 9 0年 以来
的 ¨0年 间全球 共发 生 8级 以上地 震 1 5次 ,大约 每年 发生 1 或 稍多 。与 中国大 陆强震 1 次
第 3 O卷
第 2 期
地
震
Vo . O,No 2 I3 .
Apr ., 2 0 01
21 0 0年 4月
EARTH QUAKE
全 球 及 中 国大 陆周 边 强 震 活 动 状 态 研 究
马 宏 生 , 龙 泉 邵 志 刚 , 长 胜。 周 , 蒋
(. 国地 震 局 地 震 预 测 研 究 所 ,北 京 1 0 3 ;2 中 国 地震 台 网 中 心 1中 006 . 北 京 10 4 ;3 中 国 地震 局 地 球 物 理研 究 所 , 京 10 8 ) 005 . 北 0 0 1
1 0 年 就发 生 了 6次 。 96
本文应 用 中国地震 台网给 出的全球 大震 目录资 料 , 结合 前人 的研 究 , 析 了 1 0 分 9 0年 以 来全 球大地 震活 动 的时间变 化 特征 和 与地 中海一 喜 马拉雅 地 震 带 MS 7 8地 震 幕 式 活动 ≥ . 特征 ,同 时还 根 据 大震 活 动 的起 伏 特 征 ,探 讨 了 当前 中 国大 陆 西部 及 周 边 地 区 ( 大 三 即“
块 交 界 的俯 冲带 附近 , 源机 制解 ( o a C 震 Glb l MT) 类似 ,属板 块边 缘 的近 纯逆 冲 型地 震 , 表 明这 几次 地震 受 同一动 力 作用 控制 。 自 19 9 1年 4月 2 3日哥斯 达黎 加 以西海 中 8级 巨大地 震 之后 ,全球 8级地 震 平 静持 续
大 地 震 活 跃 时段 。
关 键 词 : 球 ;中 国大 陆 西部 及邻 区 ; 震 活 动 全 强
中图分类号 :357 P 1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0 3 7 ( 0 0 0 — 0 90 1 0 — 2 4 2 1 ) 20 2 — 9
引言
根 据 中国地 震 台网测 定 , 2 0 继 0 4年 1 月 2 2 6日和 2 0 0 5年 3月 2 9日印度 尼西 亚 苏 门答 腊西 北 近海 两次 8 5级 以上特 大 地震 之后 , 0 7年 9月 1 . 20 2日和 9月 1 3日又 分别 在 印尼苏 门答 腊南 部海 中发生 了 8 5级 和 8 3 地震 。这 4次 巨大 地震 均发 生 在 印度 板 块与 缅 甸板 . . 级
活 动具有 空 间上 的非 均匀性 和 时间上 的非 平稳 性 [ 类 似 ,从 空 间上 看 ,全 球 8级 巨大地 1 震 的分布 也很不 均匀 ,主要集 中在环 太平 洋 和地 中海一 喜 马拉 雅地 震 带 ;从 时 间上 看 , 这 些 巨大地震 的分 布则 是很不 平稳 的 ,l 5次 地震 分 布 在 6 1 9年 内 , 的年 份如 2 有 O世 纪初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