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第八章,作业成本法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

在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总结词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分析生产过程 中的增值和非增值作业,优化生产流程 。
VS
详细描述
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作业 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识别出增值作业和非 增值作业。企业可以针对非增值作业进行 改进或消除,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同时,作业成本法还可以用于生产 能力的规划和利用,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
03
04
05
强调作业和资源消耗的 关系,通过作业将资源 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 中。
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 息,帮助企业识别增值 和非增值作业,优化资 源配置。
支持企业战略决策,通 过提供多维度成本信息, 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定价、 市场定位等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作业成本法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解决传统成 本会计方法在间接成本分配上的不合理问题。
0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明确作业和作业中心
总结词
明确作业和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需要识别和定义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为后续的成本分配和计算提 供基础。
详细描述
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的主要作业和作业中心。作业是指企业为了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进行 的一系列活动的集合,而作业中心则是这些作业的集合体。明确作业和作业中心有助于将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合 理分类,并为后续的成本分配和计算提供基础。
优势Leabharlann 010203
04
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分配 间接费用,从而更准确地计算 产品成本。
促进决策科学化
作业成本法提供的详细成本信 息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更科学、 更合理的决策。
提升成本控制能力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的成本分配方法,也是一种本质上的产品成本法。

它适用于生产作业或服务活动的成本核算,能够使管理层对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变动情况有清晰的了解,并且能够帮助管理层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本文将对作业成本法的原理进行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应用进行分析。

一、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分配的方法。

作业是特定的生产任务或服务活动,例如生产一种产品、完成一项工程或提供一项服务等。

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包括三个核心概念:作业成本卡、间接成本分配和作业成本汇总。

1. 作业成本卡作业成本卡是作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工具,用于记录与特定作业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作业成本卡将每个作业的成本细分至每个成本项目,以便于管理层对每个作业的成本核算和控制。

2. 间接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法要求将间接成本与各个作业进行合理分配。

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特定作业相关联的成本,例如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通过适当的分配基础,可以确保间接成本能够合理地分配给各个作业,从而真实反映各个作业真实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要求对每个作业的成本进行汇总,以便于管理层对企业的总体成本结构有清晰的了解。

作业成本汇总还可以帮助管理层评估各个作业的盈利能力,并作出相关经营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和产业。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

案例:某制造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某制造企业生产了多种不同的产品,并使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

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卡的方式,对每个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详细记录和核算。

企业还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进行了合理的分配。

通过作业成本法核算,企业得以了解每个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并可以评估每个产品的盈利状况。

有些产品可能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低下或者优化制度不完善导致成本较高,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管理会计第八章 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第八章 作业成本法

核心理论 “成本驱动因素”理论
生产经营导致作业的发生 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
实质
在资源耗费和产品生产之间借助作业来分离、 归纳、组合,形成各种成本计算对象(如产品 成本、责任成本)的成本。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用货币表现的 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价值进行归集的基础上, 采用一定的方法并按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分配,最终形 成成本计算对象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一项工作。
新浪微博@六月雪_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案例 1次服务成本: (30×46+500×23+50×1108+500×23+60×1131+1000×4) ÷(1108-23) =139.76(元)
新浪微博@六月雪_1
PART 02
作业的确认和分类
作业的确认 从技术或管理角度看,作业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 和环节。 从作业成本计算角度看,作业是基于一定的目的、以人为 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内的工作。
重要。
(四)作业可 以区分为增 值作业和不 增值作业
不增值作业虽然也消
耗资源,但其消耗是
不合理消耗。
作业的分类
按是否 增加价值 区分作业
分为增值作业和不增 值作业,其中增值作业 是指能给顾客带来附加 价值因而能给企业带来 利润的作业,而不增值 作业是指不能给顾客带 来附加价值的作业。
作业的分类
例如车间领用钢材10吨,其中6吨加工成 产品对外销售,而4吨退回仓库。此时,6 吨钢材的领用就是增值作业(作业种类为 搬运作业),而4吨钢材的领退就是不增值 作业。
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或服务) 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追溯到成本对象;

作业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

标题:深度剖析:作业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一、介绍作业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用性,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和决策制定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三种成本法的内涵、应用以及它们在实际经营中的意义。

二、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不同产品或服务进行成本分配的方法,它强调将成本与具体的生产活动或作业相关联,以便更准确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按照成本对象(如产品、订单或部门)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和分配,通过对各项作业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进而实现对产品成本的准确控制和管理。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根据具体的作业需求,对成本进行精细化的分析和核算,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计划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是一种以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为基准,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方法。

在计划成本法中,企业制定具体的成本计划和预算,然后根据预算对实际生产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

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成本偏差,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管理。

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促使企业在预算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计划成本法,企业可以有效地监控成本的发生和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作为基准,对实际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方法。

在标准成本法中,企业确定产品生产的标准成本,然后对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差异的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成本控制和改进。

标准成本法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规范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通过标准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的实际发生情况,及时分析成本差异并找出原因,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八章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ls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八章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ls

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八章作业成本计算与管理. ls一、单选题(共 1 11 题,4 34 分)1 1 、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A、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小B、作业环节较少C、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小D、产品品种较少正确答案:C 2 2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缺陷有A、实施成本较高B、实施效果较差C、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D、间接费用的分配与产出量相关性较弱正确答案:A 3 3 、作业基础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之一是作业基础成本法A、存在较多的同质成本库B、存在较少的同质成本库C、间接费用分配基础不一定是成本动因D、成本决策相关性较弱正确答案:A 4 4 、销售成本和调运成本不包括A、执行销售订单成本B、装运成本C、编制商品销售价目表D、材料采购正确答案:D 5 5 、作业成本法所采用的成本动因A、不考虑辅助作业B、只考虑某些生产作业C、将作业与产品直接联系在一起D、将作业与产品间接联系在一起正确答案:C 6 6 、与数量相关的动因不包括A、产量B、直接人工工时C、机器工时D、生产工人人数正确答案:D 7 7 、作业成本计算法把企业看成为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 ( ) ) 的集合。

A、契约B、作业C、产品D、生产线正确答案:B 8 8 、在现代制造业中 ,( ) )的比重极大地增加, , 结构也彻底发生了改变。

A、直接人工B、直接材料C、间接费用D、期间费用正确答案:C 9 9 、服务于每批产品并使每一批产品都受益的作业是( ( ) ) 。

A、专属作业B、不增值作业C、批别动因作业D、价值管理作业正确答案:C 10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程序, , 首先要确认作业中心, , 将( ( ) ) 归集到各作业中心。

A、资源耗费价值B、直接材料C、直接人工D、制造费用正确答案:A11 、采购作业的作业动因是( ( ) ) 。

A、采购次数B、采购批量C、采购数量D、采购员人数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 6 6 题,8 18 分)1 1 、作业基础成本法适用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企业A、间接生产费用比重较大B、企业规模大、产品品种多C、作业环节多且易辨认D、生产准备成本较高E、计算机技术较高正确答案:ABCDE 2 2 、作业基础成本法的兴起和运用与以下新的制造环境密切相关A、专业化生产B、电脑辅助设计C、弹性制造系统D、适时制生产方式E、自动化生产正确答案:BCDE 3 3 、成本动因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A、因果关系B、受益性C、合理性D、全面性正确答案:ABC 4 4 、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相对于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而言具有以下特点A、建立众多的间接成本集合B、同一个间接成本集合中的间接成本是基于同一个成本动因所驱动C、间接成本的分配应以成本动因为基础D、不同集合之间的间接成本缺乏同质性正确答案:ABCD5 5 、下列有关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以人工成本、人工工时等作为间接费用分配的基础B、往往会夸大高产量产品的成本,而缩小低产量产品的成本C、整个工厂仅有一个或几个间接成本集合(如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等),他们通常缺乏同质性D、主要适用于产量是成本主要驱动因素的传统加工业正确答案:ABCD 6 6 、下列各项中, , 属于直接成本的是A、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B、车间照明用电费C、车间生产工人工资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正确答案:AC三、判断题(共 6 16 题,8 48 分)1 1 、企业的生产过程既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过程, , 又是产品价值的形成过程正确答案:错误 2 2 、成本动因是驱动或产生成本、费用的各种因素, , 它通常可分为两种: : 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正确答案:正确 3 3 、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 , 它反映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耗用情况。

《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课堂笔记

《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课堂笔记

福师《成本管理会计》第八章作业成本系统课堂笔记◆主要知识点掌握程度本章分析传统成本信息的局限性,介绍作业成本计算法及其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掌握传统成本信息缺乏战略决策相关性的主要表现,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步骤、作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知识点整理一、从战略意义理解作业成本系统(一)战略与战略管理1、战略的基本概念战略是指企业总体性长远规划。

在范围上,是对企业全局的总体谋划;在时间上,是对企业未来的长期谋划;在依据上,是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重大程度上,是对企业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本质上,战略的精髓在于创造和变革,在于创造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以企业战略为对象的管理活动,是对战略筹划直至实施全过程的管理,它是企业面对瞬息万变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为谋求自身生存和不断发展所进行的总体和长远性规划及其实施。

(二)传统成本信息的局限用于管理决策的传统计算法主要有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这两种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信息均缺乏战略相关性,都难以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其表现是多方面的。

1、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传统的成本系统建立在“业务量是影响成本的惟一因素”这一假定基础上,从而将成本的产生过程过分简单化,在目前新的环境下,已不能适应成本管理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产生了以下不合理现象:1)用在产品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小比重的直接人工去分配占有越来越大比重的制造费用;2)分配越来越多与工时不相关的作业费用;3)忽略批量不同产品实际耗费的差异。

因此导致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2、不能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战略管理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管理,而传统成本管理系统无法满足这种要求,其表现主要有:1)不能反映经营过程。

实行战略管理要求企业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这要求企业管理必须深入到作业层次,通过展开作业分析,为需求降低成本提供可靠依据。

另外,作业观念也促使企业优化作业组合,采用日趋合理的产品生产程序,以降低总资源耗费;传统成本信息不提供经营过程中各作业环节所发生的成本及各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

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

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

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成本管理会计是指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决策的一种管理方法。

通过对企业的成本进行计量、分类、分析和控制,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成本管理会计方法。

第一,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作业的企业。

它将企业的成本分摊到各个作业上,以便对各个作业进行成本控制和评估。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企业的成本按照作业所需资源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类后的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中。

最后通过对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到每个作业的成本组成和成本效益。

第二,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是一种以活动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它通过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中,以控制和评估各个活动的成本效益。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将企业的成本按照各个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进行分类,然后将分类后的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中。

最后通过对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到各个活动的成本组成和成本效益。

第三,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法是一种以产品的目标售价来确定成本的方法。

它通过给定产品的目标售价和预期利润率,从而计算得出产品的目标成本。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确定产品的目标售价和预期利润率,然后从中减去其他费用和期望利润,得到产品的目标成本。

最后通过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分析,了解到产品的成本组成和成本效益。

第四,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标准成本来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以控制和评估企业的成本效益。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并对差异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差异的分析,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第五,全面成本法。

全面成本法是一种将企业的所有成本都计算在内的成本管理方法。

它通过对企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计算、分析和控制,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成本效益。

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对企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进行计算和分类,然后对成本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成本的分析,找出成本组成和成本效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改进。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原理及应用分析1. 引言1.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用于分析和计算生产过程中各个作业的成本。

根据作业成本法,成本被分配到不同的生产作业中,以便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状况。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原理是将总成本按照作业的不同特性进行分配,并直接与生产作业相关联,以便进一步分析和管理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情况,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被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生产作业相关联的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而间接成本则是不能直接与具体生产作业直接相关的成本,如间接材料和间接人工成本。

通过将这两种成本分别分配到各个生产作业中,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分配和计算各个生产作业的成本,为企业提供重要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具。

通过深入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原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

1.2 作业成本法的价值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对成本进行分配和追踪,帮助企业有效控制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企业合理分配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企业了解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制定更加科学的生产计划和决策。

通过对成本的详细分析和跟踪,企业可以深入了解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构成,找出成本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成本管理符合经济效益和效率原则。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波动和异常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保证企业生产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

作业成本法及案例分析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 ABC)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和分配企业的成本。

相比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精确地反映了不同操作活动对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影响,提供了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操作活动上,再将这些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首先,确定企业的各项操作活动,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然后,识别和计量这些操作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例如材料使用量、工作小时数、产品数量等。

最后,根据这些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每个操作活动的成本,并将其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作业成本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做出更有利的决策。

例如,作业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产品的真实成本,以便制定更合理的定价策略。

作业成本法还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消除不必要的操作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可以用于绩效评估,帮助企业确定每个操作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下面以制造企业为例,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假设该企业有三个操作活动:采购、生产和销售。

采购活动的主要成本驱动因素为采购订单数量和采购订单金额。

管理者按照采购订单数量和采购订单金额计算了采购活动的成本。

生产活动的主要成本驱动因素为生产员工的工作小时数和产品数量。

管理者按照工作小时数和产品数量计算了生产活动的成本。

销售活动的主要成本驱动因素为销售订单数量和销售订单金额。

管理者按照销售订单数量和销售订单金额计算了销售活动的成本。

根据作业成本法,企业将采购、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成本分配到产品上。

例如,若产品对采购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贡献较大,则较大比例的采购成本将分配给该产品。

这样,企业可以更精确地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从而制定更合理的定价策略。

综上所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精确计算和分配企业成本的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决策依据。

通过将成本与操作活动和产品相关联,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对各个操作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估。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作业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作业成本法

成本管理会计教案作业成本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和流程;3.了解作业成本法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

二、教学内容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和流程3.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三、教学过程1.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和特点(20分钟)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针对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的方法。

其特点如下:-精确核算:作业成本法可以将成本按照不同的作业进行精确核算,从而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进行成本控制与衡量。

-适用性强: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且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能够通过作业的划分和成本的追踪,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

-数据采集的依赖: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因此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较高。

2.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和流程(40分钟)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作业的划分: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过程的要求,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的作业,作业可以是同一种产品的不同规格,也可以是不同产品的不同工序。

-成本的追踪:根据作业的划分,追踪和记录每个作业所涉及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成本。

-成本的分配:根据成本追踪的结果,将各项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如按照作业的成本比例或者作业的资源使用量等。

-成本的计算:根据成本的追踪和分配结果,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并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成本的控制:通过对作业成本的核算,可以及时了解成本的实际情况,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3.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和应用范围(20分钟)作业成本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的难度:作业成本法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数据采集方面较为繁琐。

-工作量大:作业成本法需要针对每个作业进行分析和核算,工作量较大。

-不适用于批量生产:作业成本法更适用于装配式生产或者项目制生产,对于批量生产的企业不太适用。

作业成本法名词解释

作业成本法名词解释

作业成本法名词解释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活动来分配的。

这种方法使用作业成本表来记录和汇总成本信息,从而提供全面的成本数据以支持管理决策。

以下是一些与作业成本法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1. 作业:作业是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一个单元。

它可以是一项特定的任务、产品的生产过程,或者一个特定的服务项目。

2. 成本池:成本池是将相关成本聚集在一起的方法。

每个成本池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生产活动或资源。

例如,可以有一个材料成本池和一个人工成本池。

3.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与特定作业相关联的成本。

例如,原材料和直接劳动成本都是直接成本。

4.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分配给特定作业的成本。

它们通常与多个作业或整个组织相关。

例如,设备折旧费用和间接人工成本都是间接成本。

5. 作业成本表:作业成本表是记录和追踪各个作业的成本的工具。

它包含各个成本池的成本分配和汇总信息。

6. 作业成本率:作业成本率是用于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的比率。

它是由作业成本除以一个确定的活动基数得出的。

活动基数可以是直接劳动小时、直接劳动成本或其他合适的指标。

7. 作业承接成本法:作业承接成本法是一种作业成本法的变种,用于按订单计算产品的成本。

它适用于定制产品或服务,每个订单都有不同的特性和要求。

8. 作业生命周期成本:作业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从开始到结束对一个作业产生的所有成本。

它包括设计、采购、生产、销售、交付等各个阶段的成本。

9. 作业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是维持作业成本在可控范围内的管理过程。

它涉及对各个作业的成本进行监控、分析和调整,以确保成本目标得以实现。

总之,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将成本分配给特定的作业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它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名词和概念,如作业、成本池、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作业成本表等。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全面的成本数据,帮助管理层做出有效的决策,并对作业成本进行控制。

作业成本法与过程成本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过程成本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过程成本法的比较作为管理会计的两种常用成本计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在企业成本控制和决策制定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一、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离散型产品,通过将成本按照作业的单位进行分摊,来确定产品的成本。

它的核心是将成本分配到特定的产品或作业上,从而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

1. 优点:1.1 明确成本分配:通过将成本分配到特定的作业上,作业成本法能够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使管理层更好地掌控成本结构。

1.2 灵活性强:作业成本法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具体需求制定不同的作业,因此更加灵活适应产品多样化的特点。

2. 缺点:2.1 成本计算局限性:作业成本法需要建立更加细致的成本核算体系,因此对计算人力和资源的要求较高。

2.2 成本计算滞后性:由于成本是在作业完成后才进行分摊,因此在作业过程中无法及时了解成本状况,可能会影响企业的决策效率。

二、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主要适用于连续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将整个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按照每个阶段的成本来确定产品的成本。

它的核心是将成本按照生产过程的流程进行分配。

1. 优点:1.1 成本计算简单:过程成本法不需要对每个作业进行详细的分配,只需要将成本按照流程分配即可,更加简洁高效。

1.2 实时成本掌控:过程成本法能够实时掌握成本状况,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决策的灵活性。

2. 缺点:2.1 成本分摊不准确:过程成本法将每个阶段的成本均摊到产品中,可能导致某些阶段的成本被高估或低估,影响成本的准确性。

2.2 适用范围窄:过程成本法主要适用于连续生产过程,对于离散型产品的计算不够灵活。

三、适用场景及选择原则根据作业成本法和过程成本法的特点和优缺点,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

1.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以下场景:- 产品种类多样化,需要准确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PPT课件

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PPT课件
与某项作业直接相关的资源应直 接计入该作业,如果一项资源用于多 种作业,应根据资源动因将其分配计 入各项作业中去。可编辑课件
(三)作业中心与作业成本库
作业中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能实现某 种特定功能的作业组成的集合。通常一个作业中 心就是生产流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可以设置 若干不同的作业中心,其设立方式与成本责任单 位相似。但作业中心与成本责任单位的不同之处 在于:作业中心的设立是以同质作业为原则,是 相同的成本动因引起的作业集合。
1.企业提供的不同产品或服务在数量上和复杂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2.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 3.企业拥有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电算化基础。 4.企业现有的传统核算系统不能满足内部管理需要。 5.作业成本法涉及到成本动因的确定、作业的分解以及业务流程的改进。
可编辑课件
17
作业成本法的缺陷
1.作业成本法并未获得我国有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认可,因此企业要实 施作业成本法,将作业成本信息用于财务披露和税收依据显然还存在法律障 碍,不能用于财务会计成本核算,只能够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
可编辑课件
2.作业动因(Activity Driver)
作业动因是作业被各产品或劳务消耗的方 式和原因,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产品的成本对 象的标准,反映了产品对作业消耗的逻辑关系。 譬如,订单处理作业,其作业成本与其产品订 单的处理份数有关,处理份数即为作业动因。 再如机器调整作业,其作业成本与其产品所需 的机器调整次数有关,就可按机器调整次数向 产品分配这项作业的成本。
可编辑课件
14
(二)增值作业和不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是指有利于增加产品或服务价值的作 业。在理想状态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只有产品设计、产品加工、产品 交付为增值作业。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是两种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们各自 有不同的定义、应用和优缺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并进行比较。
标准成本法的定义
1 基础定额计算
按照已确定的生产能力和 生产流程,计算每个产品 或服务的标准成本。
2 费用分解与分配
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 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合理分 配到不同产品或服务。
标准成本法的应用
1
成本控制
2
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及时
采取措施控制成本波动。
3
预测本
通过标准化的成本计算方法,预测每个 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绩效评价
利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 评估经营绩效和成本效益。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定制作业
适用于定制产品或服务,根据具 体要求计算成本。
大规模生产
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按照工序和 产能分配成本。
项目管理
适用于项目式的工作,追踪并核 算每个项目的成本。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
计算方法
标准成本法基于定额计算,作 业成本法基于作业量和实际发 生的成本。
适用范围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连续生产环 境,作业成本法适用于定制和 项目式的环境。
成本精度
标准成本法更精确,作业成本 法更适用于粗略估算和大范围 追踪。
3 成本差异分析
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 之间的差异,了解成本控 制的优化空间。
作业成本法的定义
1 按作业计算
根据每个作业(或产品)的具体要求,计算产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2 费用归集与分配
根据工序和作业量,确定每个作业的总成本,并按比例分配到不同产品或服务。
3 成本核算与追踪

管理会计实务-作业成本法

管理会计实务-作业成本法




过去看起来是合理的计算方法,在新的环境下,却出现 了扭曲成本信息,不能满足决策及管理需要的现象。 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全都追溯到产品中去,直接成本由于归属对 象明确,可以做到准确分配,而间接成本的发生动因却 比较多,笼统以单位水平动因来分配,在制造费用较多 的情况下,将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时代的变革导致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环境的变 化要求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进和完善管理技 术和方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随着企业 对成本计算的准确度要求,作业成本法慢慢地走入了 企业成本管理者的视野中。

作业成本分析 首先,Dampsey把分配给钢笔生产的辅助费用分成六类: 费用种类 费用 间接人工 $20 000 边际福利 $16 000 40% 计算机系统 $10 000 机构 $8 000 平均维护 $4 000 平均能源 $2 000 平均总计 $60 000 她断定边际福利是人工费用(直接和间接)的40%,这个 比率适用于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


直接人工小时? 机器工作小时? 是什么在驱动成本? 分配基础必须是制造费用明显的驱动者。 驱动成本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分配的基础也应该是 多方面的。 Nhomakorabea本动因的选择

案例: 奶制品公司根据单位产品所用黄油数量来分配制造 费用,因为之前黄油是制造费用的主要动因。 生产脱水牛奶需要使用昂贵的机器,但却几乎不含 黄油,这样,增加的制造费用基本上被分配到了冰 激淋和其他产品中去了。脱水牛奶的成本看起来就 很低。 由于成本信息扭曲,管理当局削减了冰淇淋而增加 了脱水牛奶的生产,导致盈利进一步下降。 如果用于分配制造费用的数量基础不是主要的成本 动因,那么不同产品的生产成本可能会被严重歪曲。

管理会计本科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作业

管理会计本科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作业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一、关键概念1.标准成本2.理想标准成本3.价格差异4.有利差异5.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二、分析思考1.分析预算和标准成本之间的区别。

2.材料用量差异永远是生产主管的责任。

你是否同意这句话?为什么?3.分析标准成本法在企业实践中的控制作用?三、单项选择题1.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B.理想标准成本C.正常标准成本D.现行标准成本2.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B.稳定标准成本C.现实标准成本D.正常标准成本3.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变化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D.市场变化导致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4.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

A.采购数量B.入库数量C.领用数量D.耗用数量5.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组成内容的是()。

A.由于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B.由于更换产品产生的设备调整工时C.由于生产作业计划安排不当产生的停工工时D.由于外部供电系统故障产生的停工工时6.标准成本是一种()。

A.机会成本B.历史成本C.重置成本D.预计成本7.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量差异,是()。

A.未能充分使用现有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B.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生产能量而形成的差异C.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差异D.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金额脱离预算金额而形成的差异8.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

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

A.360000元 B.320000元C.200000元D.-160000元9.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案例



Aerotech 公司制造三种电路板:A、B、C电路 板。 A电路板是3种产品中最简单的,该公司每年销 售10 000块I号电路板; B电路板仅仅比I号电路板复杂一点,公司每年 销售20 000块II号电路板; C电路板是最复杂的、低销量产品,每年仅销售 4 000块。 公司采用分批成本法计算每种产品的成本。相关 的基础数据如下:
C电路板 20 40 66 2727 157.50 250.00
27
直接人工和准备人工成本为每小时20元。
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评价-基于案例
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以生产数量(如产量、直接 人工小时、直接材料耗用、机器小时等)作为 分配制造费用的单一基础; 这种以生产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高估了 工艺简单、高产量产品的成本, 却又低估了工艺复杂、低产量产品的成本。
26
每种产品的单位成本、目标售价
A电路板 直接材料 50元/块 直接人工 每块3小时 B电路板 90元/块 每块4小时 C电路板 20元/块 每块2小时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目标售价 市场售价
A电路板 50 60 99 209 261.25 261.25
B电路板 90 80 132 302 377.50 328.00
4、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8.125) = 变动制造费用(支出)耗费差异(1128.125)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950)
8
(四)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1、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开支)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30000元-32000元=-2000元 2、固定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闲置能量)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 =32000元-45125小时×0.64元/小时 =32000元-28880元=3120元 3、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 标准分配率×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 =0.64元/小时× (45125小时-9500件×5小时/件) =28880元-30400元=-1520元 4、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400) =耗费(开支)差异(-2000)+生产能力利用(闲置能量)差异 (3120)+效率差异(-1520)
7
(三)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 1、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45125小时×0.425元/小时-9500件×5小时/件×0.4元/小时 =19178.125元-19000元=178.125元 2、变动制造费用(支出)耗费差异 =(0.425元/小时-0.4元/小时)×45125小时=1128.125元 3、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0.4元/小时× (45125小时-9500件×5小时/件) =-950元
4
结转成本差异
例:某企业只生产一中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标准总工时5万小 时 , 标准产量 1 万件 ,直接材料的标准耗用量为 4 万公斤 , 直接材料 的标准单价5元/公斤,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为2元/小时,标准变动 制造费用2万元,标准固定制造费用3.2万元,该产品的实际数量指 标如下表,假定期初和期末均无在产品。 项 目 总 数 45125小时 单 位 数 4.75小时/件 6元/公斤 2.5元/小时 实际耗用人工工时
常见的分配方法有: (1)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2)生产工时比例法 (3)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2
案例与思考 问题的提出
甲公司有A、B、C三种主打产品。 B产品是公司产量最高的产品,让CEO 刘先生纳闷的是,竞争对手B类产品的价格 似乎总比公司的低。
13
“不知为何,竞争对手似乎总是可以压 低B产品的价格,让我们处于被动的局面”。
17
公司新上任的CFO莫先生,通过数周的 工作,解开了这个谜。
结果令人吃惊
18
公司高估了产量高、工艺相对简单 的B产品的成本,同时大大低估了C产品 的成本。 也就是说,成本在B、C两种产品之间 没有得到合理的分配。
19
工艺复杂、产量低的C产品,事实上没 有承担其应分配的成本份额,而工艺简单 、产量高的B产品则承担了过多的成本份额 。

递延法


概念:将本期的各种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分配给在产 品、期末产成品和本期已销售产品。 优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反映的是实际成本; 缺点:工作量大,不便于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和控制。
2
1、直接处理法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价差 5000 量差 15000 10000 有利用红字 不利用黑字 10000
14
“应该说,我们的生产效率未必比竞 争对手低,而且我们刚上了一套计算机控 制的制造系统”。
15
此外,C产品是公司获利的重要来源, “但从市场情况看,我们已经多次提高了C 产品的价格,客户依然络绎不绝”。
“难道竞争对手对这个市场不感兴趣? ”
16
整个市场形势让人感到迷惑不解:
B产品产量大,价格却上不去;C产品 的价格已经很高了,但好象还有提价的空 间。
23
Aerotech 公司的基础数据
A电路板 生产: 产量 10 000 20 000 4 000 10批, 每批400块 20元/块 每块2小时 1批, 4批, 批次 每批10 000块 每批5000块 直接材料 50元/块 90元/块 直接人工 每块3小时 每块4小时 B电路板 C电路板
准备时间 每批10小时
机器时间 每块1小时
每批10小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每批10小时
每块1.25小时 每块2小时
24
Aerotech 公司其他数据





公司制造费用的预算额为3 894 000元,制造费 用根据直接人工小时确定的预定分配率进行分配 。直接人工和准备人工成本为每小时20元。 (1)计算传统成本法下每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2)如果公司的目标售价为单位成本的125% ,每种产品的目标售价为多少? (3) 假如市场上I号板的售价为261.25元,II 号板的售价为328元, III号板的售价为250元, 对该公司有什么影响? (4)问题出在哪里?
管理会计学——16.1
主讲教师:苏力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2013-2014学年第2学期
成本差异的期末处理方法

直接处理法



概念:将本期发生的各种成本差异 全部转入“产品销售成本” 账户,由本期的销售产品负担,并全部从损益表的销售收入项 下扣减,不再分配给期末在产品和期末库存产成品。 优点:减少工作量,并能使利润指标能如实反映本期生产经营 工作和成本控制的全部成效。 缺点:标准成本的制订需要根据实际不断进行修订;
实际产量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9500件
33250公斤 112812.5元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
19178.125元
30000元
0.425元/小时
5
(一)直接材料成本的差异计算与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实际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
=33250公斤×6元/公斤-9500件×4公斤/件×5元/公斤
例:
产品销售成本
3
期末成本差异的账面处理:直接法
借:产成品 181040 贷:在产品 181040 借:应收账款 200000 销售产品 贷:销售收入 200000 借:产品销售成本 181040 结转已售产品标准成本 贷:产成品 181040 产品完工入库 借:产品销售成本 11560 材料价格差异 9000 材料用量差异 11000 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4000 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480 贷: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8000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21600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6000 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 200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40




首先,传统成本计算在将间接费用计入最终产品(或服 务方面)采用单一的标准,并假定间接费用的支出有助 于生产,这种情况在现代制造业中已发生改变。 其次,传统成本计算将间接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 工时分配给最终产品或服务,这种分配方式只有在假定 间接费用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前提下是合适的。 最后,成本计算方法的决策相关性还表现在确定系统化 考核指标上。传统成本计算虽然也有责任会计系统和标 准成本计算方法考核指标,但这些方法在成本性态上缺 乏必然的联系,这也要求采用一种新的成本计算法实现 这些方法的融合。 决策相关性是ABC的理论基点和得以产生的理论依据。
6
(二)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 1、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 =45125小时×2.5元/小时-9500件×5小时/件×2元/小时 =112812.50元-95000元=17812.50元 2、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2.5元/小时-2元/小时)×45125小时=22562.50元 3、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2元/小时× (45125小时-9500件×5小时/件) =-4750元 4、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7812.50) =人工工资率差异(22562.50)+人工效率差异(-4750)
=199500元-190000元=9500元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6元/公斤-5元/公斤)×33250公斤=33250元 3、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5元/公斤× (33250公斤-9500件×4公斤/件) =-23750元 4、直接材料成本差异(9500)
=材料价格差异(33250)+材料用量差异(-23750)
9
第9章 作业成本计算法

9.1 作业成本计算法概述
9.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理论 9.3 作业成本计算
10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 基本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掌握作业成本计算法的 应用。

11
《成本会计》制造费用的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